商談理論對道德建設的啟示

時間:2022-06-24 09:35:07

導語:商談理論對道德建設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談理論對道德建設的啟示

一哈貝馬斯商談理論道德建設啟示

哈貝馬斯的商談理論,對我們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有著重要的啟示。道德屬于上層建筑,它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前進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變革而重建。“我們在調整社會機構組織的時候,不應遵循減少人類私欲的原則,而應盡量使其成為發掘人類美德的有效機制”。[2]可見,道德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和諧幸福的生活,因此,必須以人的需要為目的。這就要求我們在道德建設過程中,首先搞清楚人們內心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那么,如何讓人們自由、平等、充分地表達自己的真實需要呢?哈貝馬斯的商談倫理學給我們提供了有效的路徑。在大家平等、自由、公開商談基礎上進行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才會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道德建設中,需要構建能夠平等、自由、公開商談的道德教育環境。哈貝馬斯將商談倫理學的原則建立在交往理性的基礎上,他認為脫離交往去尋求的一種至上的道德的客觀法則,不但不可能真正建立起道德原則,而且還扼殺了人性。[3]這就要求能夠給人們構建一個理性的交往環境。這個環境就相當于“賽博空間”。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為核心的虛擬現實技術的長足發展造就了人類一個新的生存空間“賽博空間”(cyberspace),表示受控制(主要是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空間。[4]康德說過,自由是道德的前提,沒有自由意志,就沒有道德價值。對個人自由意志的承認和對道德責任的尊重,是道德及其道德教育的核心。[5]“類賽博空間”中的人們相互平等、思想開放、交流自由,這個空間有利于人們的商談,達成道德共識。在教學中我們運用的“雙向案例教學法”恰如在課堂上建立“賽博空間”,可稱作“類賽博空間”,其為人們道德共識形成提供了理想平臺。

二“雙向案例教學法”對道德建設的意義

“雙向案例教學法”是在“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案例教學法”就是用案例(生活中的實例、個案、實情、狀況、經典的作品)進行教學的一種模式。具體地說,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對一個具體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種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情況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些案例可以口頭、書面描述的形式或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展現出來。雙向案例教學法的“雙向”一方面是指課堂上所用的案例既可以是教師提供的,亦可以是學生提供的;另一方面“雙向”還指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自由、平等、公開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坦誠地表明自己的態度、真誠地進行思想交流,發揮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6]1.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道德教育模式。傳統道德教育理論認為道德教育就是將“應然”轉化為“實然”的過程,認為“應然”是既定的完美的“模具”,用這個既定的模具去規范個體的“實然”,而不顧個體“實然”的需要,必將墜入理想“應然”的虛泛和空洞,導致個體的道德逆反心理或“虛假道德”。另一方面,道德教育還在于把個體的實際需要不斷地上升為新的“應然”,使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不斷與時俱進。“雙向案例教學法”就對傳統的道德教育模式進行了“倒轉”,先去尋找學生需要什么,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引導、最終達到“量體裁衣”。在學生的交流和相互評價中讓我們的道德教育更貼合學生的實際思想和現實生活,使我們的道德教育會不斷與時俱進,更新那些過時的道德規范。“雙向案例教學法”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對道德教育的片面認識。2.具有道德自我教育功能。下面是《思想品德》課運用“雙向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的實踐過程。例如:關于“公德”的教學。教師讓學生談談日常生活中體現公德的所見所聞。學生提供如下案例:一位老太婆拉著一只狗在遛彎,這條狗疾跑幾步到一顆樹底下,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它想大便,這位老太太從包里拿出了紙巾。請學生猜猜她準備干什么?學生有的認為老太太要給狗擦屁股,有的認為她要捂住自己的鼻子。事實是老太太用紙巾裹起狗的糞便放進了垃圾箱。聽到這一結果,學生們個個目瞪口呆。這樣就實現了學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效果,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避免了教師強行灌輸引起的反感。作為一名大學生,自己以后在實際生活中到底應該怎么做不言而喻。葉圣陶先生在給《中學語文》題詞中明確指出:“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是要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嗎?”[7]在這個平等商談的“類賽博空間”里,學生們平等地討論,相互引導、學習、評價,共同提高,達到自主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像一筐待洗的土豆,只要讓這個筐子動起來,里面的土豆相互“洗”最終比一個個用手去洗更省力,而且洗得更干凈。而且你會發現土豆大小越相近洗的效果越好。對于學生來講,在所有可能的外部影響因素中同伴作用顯得尤為突出他們非常在乎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并努力通過相互交流和評價來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獲得大家的接納。[8]由此可見,“雙向案例教學法”通過“商談”充分激發了同學們的自我教育的才能和熱情,更重要的是教育效果大大優于教師從外部強行的道德灌輸。3.有利于學生真誠、尊重和合作品質的培養。在師生平等、自由的交流和評價中,大家毫無顧忌地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和想法,大家會因相互的坦誠而感動,從而讓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學會坦誠表達自己,真誠對待別人。在主體間性的人類社會共同體中,人與人溝通和合作的共在能力發揮得越好,即與他人能夠建立起“尊重一傾聽一商討一共識”的社會良性互動,意味著人們在涉及共同體活動的關鍵問題上能夠關照和考慮不同的利益需求,有時甚至需要把他人的利益放到自己的利益之上,才能達成共識。很顯然,這個人具有尊重與負責任的優良品質。[9]我們在課堂上構建的“類賽博空間”充分體現“主體間性”,大家在平等自由的交流和評價中學會尊重他人,在交流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觀點得到大家的認同,那么就必須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在商談中必然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從而培養大家相互尊重的品質和相互溝通的能力。在大家相互討論和評價中,學生會從內心深處領悟到大家普遍認同的行為規范。每個同學在實際生活中會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只有在和他人的相互交往和交流中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不同他人發生關系的個人不是一個現實的人”。[10]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11]人只有在不斷碰撞和交流中才會找到自己在社會這張大網中的結節點,即自己的恰當位置。在相互交流和商談中,大家才會充分認識到,“自我實現”“自我規劃”都是在與他人的實現和規劃中相互作用得到確證的。4.有利于道德觀念的創新。讓學生討論案例:筆者所在學院外語系一位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義務幫助計算機系學生補習英語,而外語系其他學生在外面做家教,或干其它兼職,或旅游等等。他內心很矛盾,不幫這位同學吧,不好意思拒絕,談報酬吧又說不出口,繼續幫他補習英語心里又很不平衡。希望同學們幫他出出主意。在全班學生(150人左右)討論之后,讓同學們選擇如何解決。有23.6%的學生選擇以自己忙為借口推掉補課差事;8.5%的學生認為應按勞取酬;11.7%的認為同學之間不能收報酬,收報酬庸俗;56.2%的認為可以收取適當的報酬(以禮物代酬),或讓計算機專業學生幫著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由學生們以上的態度可見,這四種做法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只有哪種做法更“合適”,使雙方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正如亞當•斯密指出,道德就是“合宜性”;我們對物的贊美、對道德的贊同,不是因為它們有用,而是因為它們是合宜的、符合事實的。[12]羅衛東指出合宜性是審美贊同和道德贊同的最主要原則,合宜性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個體不同偏好之間的一種和諧的互動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觀察者與行為者之間一種無功利的純粹情感共鳴。[13]因此,“道德共識”使人們的價值都得到實現,對每個個體的行為有導向功能。這樣既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同時又能滿足他人的需求,即“道德共贏”。個人之間以德報德;當個人對集體、國家和社會施以道德,集體、國家和社會同樣應給予施德者相應的補償。這樣有利于整個社會道德行為的可持續發展;同樣說明只有當個人利益不受到損害時,才能調動個人道德的積極性。而孔子所說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是在當時自然經濟社會條件下提出來的。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自己得利必然會損害別人的利益,那就成為不道德的“小人”,只有舍棄自己的利益讓別人獲利才是所謂有義的“君子”。今天是市場經濟,它的一切運行機制來源于“交換”,“推動交換的基本動力是個人利益,其結果是全社會得益”,[14]所以,在新的經濟體制下必然要尋求更適合它的新“道德共識”。這點是今天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中最為重要的,這就激發我們在社會轉型、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創新的熱情。這些共識不斷地被確認、強化、最終外化為人們行動,就會引起“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道德共識和道德普及效應,它不斷在整個社會進行擴展、傳播和實踐,就會形成中國特色的與時俱進的新道德。所以“類賽博空間”的道德以一種平民化的方式存在于賽博社群之中,這種道德實踐方式的變革,必將促進道德規范受到每個成員自覺的認同,而削弱傳統道德的強制性力量。[15]所以,“雙向案例教學法”極大地解放了學生思想,便于新道德觀念的傳播。這就既擺脫了用其他國家的道德觀來引導我們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的盲目性;也擺脫了用中國改革開放前的種種道德觀來指責我們道德滑坡的悲觀性。由此可見,“雙向案例教學法”不僅是一種新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通過對道德的商談達到課堂討論所及領域道德的共識,對整個學生道德的建設和教育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我們需要在更大的范圍,更多的領域構建“類賽博空間”。去尋求整個社會各個領域的道德共識。它對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的重構和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引導作用。5.有利于道德踐行。傳統的道德教育通過道德知識灌輸,往往就是教給學生一些常識性的道德規范條文,甚至一些空洞的道德名言,讓學生對道德規范有一定的認知,至于到底如何踐行,似乎和課堂教學無關。分析原因,最主要是課堂教育的內容和現實狀況差距太大甚至相悖,讓學生無所適從。通過運用“雙向案例教學法”構建“類賽博空間”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敢于直面現實,通過群體的溝通和商談,大家就會在實踐中嘗試踐行我們達成的“新道德共識”。在我們傳統的道德教育中,就是要把“道德應然”轉化為“道德實然”。現在“道德應然”到底是不是當下社會共同體的“道德共識”,無法確認,這里許多內容其實是“理想化的道德共識”———主要屬于集體、社會的利益需要,而社會成員個體的需要到底和這個機體需要之間有多少交集,我們需要仔細研究,從而不斷修正我們的“社會共識”,這樣的“道德應然”才能被個體所接受。只有個體“道德需要”和“社會共同體道德需要”產生共鳴之處,才是此時社會現實中較完美的,較恰當地“道德應然”。正如斯賓塞所說,“道德就是合時宜性”。在師生共同尋求道德供體“應然”和個體“實然”的過程中通過平等自由的交流和辯論能引起共鳴,從而使個體達到真正的內心認同,只有內心認同才有付諸道德實踐的可能。在“雙向案例教學”中,同境、同齡學生的相互啟發和引導,他們更容易接受來自于自我群體中的教育,自覺地校對自己的言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這就達到了我們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目前,中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傳統的道德許多內容已經不適合人們的需要,在人們的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新的道德呼之欲出,卻又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就需要在整個社會構建更大、更開放的“類賽博空間”,讓人們暢所欲言尋求道德共識,構建出符合人們內心需要的道德。而順應人民群眾的共識,發揮每個個體在社會中的正能量,從而加快社會整體前進的步伐,這既符合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也符合我們今天的“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以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三雙向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積極構建課堂教學“賽博空間”。在教學中我們運用的“雙向案例教學法”恰如在我們的課堂上建立“類賽博空間”,這種教學法的運用使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針對個人提出的現實問題和真實案例大家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充分展開道德商談,從而達成道德共識,最終形成道德自覺。2.引導學生坦誠表達。有些同學不愿意坦誠地表達自己需求。正如茅于軾先生所說“歷史上一幕幕無恥的丑劇和一出出人間悲劇,就是在‘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幌子下上演的。直到今天,人的欲望仍不能順乎自然地被公開承認。”[9]這就需要教師的真誠引導,對于學生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給予大力的鼓勵,讓每個同學最大限度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得到道德共識才是客觀的。為了讓學生們能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道德觀點,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倡導商談式口頭表達。這種效率較高,而且很容易營造“商談”所需的“類賽博空間”。但容易造成觀點難以集中,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分成小組,使學生的討論和評價在有序中進行,同時必須要有討論記錄,最后得出結論。否則,就成了為討論而討論,看起來轟轟烈烈結果一無所獲。(2)引導學生匿名形式表達。這種商談的形式讓學生沒有心理壓力,不會介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或誤解,可以坦誠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教師歸納后讀出這些觀點讓同學們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這種方式的弊端是讓同學自己匿名自由去寫,有些同學不積極參與老師無法監督。因此,在這種方式下,教師的鼓勵、啟發、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3)通過問卷調查。這種“商談”方式需要教師在上課前精心設計問卷的內容,這種方式會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商談”,而且得出的結論比較明確,很有說服力,但這種方式效率較低,往往不能及時得出結論。總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商談”方式。3.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開展道德討論。在課堂上應該以課本的教學目標為宗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即教學宗旨不變,即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我們就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正如弗蘭克•梯利所說:“道德規范并不涉及所有行為,人生及其理想要比道德及道德的目標更為寬廣和豐富”。[16]“人們是為了生活而培養個體的品德,改善和提升社會的道德,并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個體品德和社會道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人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實現和達到既定的目標”。[17]道德來源于生活,并引領生活到達更高境界。讓學生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煩惱、感動、崇拜等都坦誠地談出來,我們的議題離學生實際生活越近,學生會感同身受,他們在交流和評價時才能更充分、更真切,學生商談的積極性就越高。大家通過場景的想象及自己對于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經驗的累積來理解、體會他人的處境。在此基礎上通過情感共鳴才能夠識別哪些是合宜的行為,從而達成“共識”;哪些是不合宜的行為,會遭到人們的憤慨。通過這種彼此相互溝通和商談,人們在達成的共識指導下調整自身的行為,做出合宜的行為,而這又促使謙讓、寬容、克制等美德的產生,讓人們處于和諧的環境中。

本文作者:肖歲利工作單位:商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