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護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0 15:33: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臨終護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臨終護理論文

臨終患者心理護理論文

【關鍵詞】臨終護理

【摘要】臨終患者護理的目的是減輕臨終患者心理及身體上的痛苦,使患者在有生之日過得舒適和更有意義,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臨終患者的心理過程主要分為5個階段,針對不同的心理過程予以相應的臨終護理。

關鍵詞臨終患者心理過程臨終護理

筆者在從事臨床護理工作,通過接觸及護理臨終患者,深感臨終護理的重要。著名學者KublerRoss將臨終患者的心理過程分為5個階段,我們應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過程及其身心變化,實施臨終護理,使其臨終前的人格受到尊重,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合理要求,提高最后的生命質量,安祥地度過生命的最后階段。

1臨終患者心理過程的5個階段

1.1第一階段(否認期)接受面臨死亡的事實是困難的,患者通常無法接受面臨失望的事實,亦否認希望的存在;有時患者已認識到,而家屬仍處在否認階段,這將阻礙患者表達其感覺和想法。但對知情者則會哭訴真情,以減輕內心痛苦,期待奇跡出現。

查看全文

護理科研選題探討論文

近10年來,我國護理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表現在護理隊伍的擴大,護理人員學歷層次的提高;護理內容的擴充;從單純的疾病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轉變;從傳統的臨床執行醫囑護理到運用高科技手段進行診療檢測的護理等,但與現代化護理相距甚遠。為適應新時代人類健康的需要,必須對護理工作進行從內容到形式、從歷史到現狀、從國內到國際的深入細致的研究。下面就如何選擇護理科研課題進行討論。

1選題的基本原則

1.1選題的準確性:選題的準確性包括實際工作的需要和科學理論體系完整、正確兩個方面。所謂實際工作需要也就是護理工作中亟待解決或亟待完善的問題,如某一護理措施的改進,社區護理的組織和臨終病人的護理等。課題的確立應以現實臨床護理工作需要為出發點,以提高護理質量和完善護理措施為目標。因為只有那些預測對臨床護理影響越大的課題,實用價值就越高,獲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正確的課題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因此,所選課題必須與完整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相吻合,既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可靠的理論依據,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意識。

1.2選題的創新性:科學研究貴在創新。所謂創新,就是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研究解決前人未能解決或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創新具體體現在[1]:

1.2.1觀點與概念的創新,包括源于傳統而區別于傳統、甚至完全摒棄傳統的新觀點、新概念。

1.2.2手段和方法的創新,如新方法、新技術的創造和運用。

查看全文

基層醫院全科護士培訓探討

【摘要】目的:探索基層醫院全科護士的培訓模式。方法方法:將3年培訓期分為兩期,Ⅰ期(前18月)培訓后進行考核,在分析和找出難點問題的基礎上,作出調整后再進行Ⅱ期(后18月)的培訓,然后結合臨床護理綜合技能考核和社區護理實踐技能進行效果評估。結果:在條件設備、師資人力相對滯后的基層醫院和受訓護士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基礎上進行全科護士的培訓,要實施“因勢利導的個體化培訓”方法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培訓完畢:(1)針對臨床護理綜合技能考核的專科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急救技術、臨床教學、科研能力考核成績顯示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P﹥0.05)。(2)社區護理實踐技能各項考核結果的醫療與用藥、康復與保健、飲食與訪視、心理與臨終關懷的比較,顯示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P﹥0.05)。結論:采取“強化師資、分層分班、因勢利導、‘一對一’個體化”的培訓方案并結合臨床病例督促自學和實時匯報是在基層醫院進行全科護士培訓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基層醫院;全科護士;培訓模式

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一步改善服務和提高水平,培養全科醫生下基層是在“新醫改”背景下提出的一項培養人才的重大舉措,而要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必須構建醫護相匹配的醫療體系,才能確保達到“便捷、有效、高效”的醫療服務。相較于國外全科醫學培訓已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現階段我國以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為重點的全科醫學培養模式已然形成[1,2,],而全科護士仍以轉崗培訓為主,至今仍無一所專門培養全科護士的學校。本科教育雖將其列為教育目標之一,但實際上未培養出一名合格的全科護士[3],特別是在條件、設備、師資人力相對滯后的基層醫院培養進程尤為緩慢。現將我院在進行全科護士培訓時遇到的難點及應對策略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總床位285張,護理人員135名。設置科室有內科2個、外科、婦產科、兒科、康復科2個、手術室、急診科、重癥監護室等。在崗護理人員117名,其中N4級9名(50±4歲8%),N3級25(40±5歲22%),N2級27名(30±4歲23%),N1級41名(25±3歲35%),N0級15名(25±3歲13%);本科6名(6%),大專98名(84%)。專科護士共10名,其中ICU2名(20%)、急診3名(30%)、手術室2名(20%)、靜療1名(10%)、傷口造口1名(10%)、康復1名(10%)。1.1.2參加全科護士培訓的標準:在全院N0-N2級護士中選擇20名參加培訓,年齡22±3。年資3±1。職稱結構護師:護士=6:14=30%:70%。崗位結構N0:N1:N2=4:10:6=20%:50%:30%。學歷結構本科:大專=6:14=30%:70%。臨床工作時間4±2年。1.1.3帶教老師標準:選擇院內具有帶教經驗的高年資護士20名進行一對一帶教,年資16±9年。年齡結構32±2:37±2:45±5:≥50=3:5:8:4;分別占該年齡段的50%:100%:34.78%:36%。學歷結構本科、大專分別為6、14名;分別占該學歷群的100%和20.59%。、職稱結構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護師=1:13:6=5%:65%:30%。崗位結構N2、N3、N4級護士各3、12、5名,分別占該級別護士的8.33%、63.16%、38.46%。專科護士均在列。

查看全文

醫院腫瘤科優質服務工作總結

一、加強護理職員醫德醫風建設

繼續把落實***行為規范,進步全體***的服務意識和醫德醫風建設放在首位。嚴格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并加大治理力度,進一步抓好和完善內在軟指標的執行水準,如微笑服務、規范化語言、首問負責制、舒適護理等,倡導人性化的服務理念,進步病人的滿足度。以“醫院治理年”、“滿足杯”等主題活動為載體,以“服務、質量、***”為目標,開展多形式的優質服務活動。今年繼續開展了“出院病人電話隨訪”活動,時間具體化,定在每周二、五;職員相對化,相對由高年資的質控組長負責隨訪任務;內容框架化,根據不同的病種、病情、個體差異做好具體的指導,使腫瘤治療達到綜合、連續、動態的過程。今年共電話隨訪157次,獲病人好評。

二、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防范護理差錯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進步護理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的保證。今年全體***參加了護理部組織的“護理安全教育”活動。根據科室存在的題目召開全體***大會兩次,指控組長會議每季度一次,在以護理安全為條件的條件下,同一操縱程序,簡化操縱流程,發現題目及時改正。今年在職員調整(兩名),新同道定科(四名)的情況下,召開了新同道的座談會。座談會上強化了***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并鑒戒了兄弟科室好的工作辦法。玄月份全院電腦工作站版本升級,全體***獻計獻策,不斷交流與總結,加強醫護溝通、協調、配合,使我科順利度過了這次系統的升級工作,無差錯事故發生。

三、注重健康教育,完善整體化護理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護理治理的重要內容。今年我們在原有的內科健康教育計劃單的基礎上又完善了腫瘤科病人健康教育計劃單,并在全科開始使用。在病區走廊新設了報架及白板報,宣傳健康知識及腫瘤病人的抗癌飲食,獲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評。我們還規定每個化療病人的健康教育時間不少于5分鐘,重點是抓好首次化療的病人,要求各項內容宣教后要有病人或家屬簽字。簽字主要是帶動***(尤其是年輕***)主動與病人溝通的意識,真正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查看全文

護理健康教育發展研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健康教育發展趨勢自我保健行為干預

論文摘要:從健康教育的起源,自我保健、行為干預、新型護患關系、社區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老年護理、家庭護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及健康教育學科發展等方面闡述了21世紀護理健康教育發展趨勢。

近年來,全球性的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正迅猛發展,一個以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醫療服務正逐步形成。新世紀健康教育的4大發展主題:平等、權利、環境、經濟是護理人員探索的新問題。21世紀人們將在民主、自由、福利等方面享有越來越多的社會平等,健康也將成為人們所追求的更高的目標,社會發展的需要,護理專業自身不斷完善和發展,使護理工作者將承擔更重要的責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開展健康教育,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新的健康觀念的提出,護理學已進入健康促進的時代[1],護理工作由過去的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護理工作逐步擴展到對人的全部生命過程中的健康問題的照顧。護理健康教育作為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護理工作中,并提到了學科發展的日程。如何做好護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發揮護理專業的獨立功能,是護理工作者21世紀努力的方向。

健康教育作為一種理論應用于人類健康事業,起源于本世紀初。美國1925年最先興起健康教育,經過反復探討,在實踐之中深化提高,至今已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在社會學和醫學知識中占據重要位置[2]。20世紀之初,隨著西方醫學知識的傳入,健康教育理論開始引入我國。

查看全文

婦產科巾幗文明科室爭創匯報材料

在市工會“巾幗建功”活動小組的號召下,在院工會的領導下,我院婦產科熱烈響應,廣大女職工積極投身于兩個文明建設,以飽滿的激情參加到“巾幗文明科室”的爭創活動中,現將有關材料匯報如下:

一、婦產科基本情況

我院婦產科現有醫護人員57名,女職工占全科人數98%。全科擁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醫學博士生1名,主治醫師9名,住院醫師3名;護理人員共有35名,其中,主管護師9名,護師14名,護士12名。蔣芝蓉主任是數界市人大代表,歐容清主任擔任省、市醫學會婦產科專委會委員。全科有共產黨員6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共青團員12名,年齡結構從22-54歲,是一個充滿活力,團結向上的集體。

二、努力提高醫護人員的思想素質,做愛崗敬業的白衣戰士

優良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從事醫療護理工作的前提,科室始終把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思想覺悟作為工作重點。全科醫護人員自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弘揚白求恩精神,為開展“巾幗建功,爭創文民科室”的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使整個科室形成一種團結進取的氣氛.由于婦產科工作的特殊性,直接關系到婦女兒童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而且婦產科是高危和糾紛多發科室,病情變化多端,來勢兇猛,因此全體醫生護士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多做一點,再看一眼”是我們的口頭禪,突如其來的搶救常常使大家加班加點,通宵達旦,哪怕在家休息,只要接到科室的電話,任何一位同志都會立即趕到醫院,無怨無悔地投入到工作。

產科護士長王文敏,是我軍特級試飛員、一級獎章獲得者梁萬俊同志的妻子。試飛是一項高風險、高技術性的工作,王文敏的丈夫長年在部隊承擔各種任務繁重的試飛項目,完全不能夠照顧家庭。王文敏深深理解丈夫的事業,作為軍屬,她是賢內助,贍養長輩,悉心照顧,教育孩子,引導才;而作為護士長,她是頂梁柱,帶領產科全體護士姐妹們奮戰在臨床一線。去年春節,王文敏的婆母不幸去世,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情緒,為了不影響整個節日期間病房的工作秩序和排班,她懷者巨大的悲痛,沒吭一聲,獨自安排好孩子,仍然堅持完成了病區的工作后,最后才默默料理了婆婆的后事。為了保衛祖國,丈夫在藍天上奉獻著青春和熱血,為了新生命的平安和母親的微笑,妻子在護理崗位上辛勤地拋灑汗水。正是這平凡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在一次執行重大飛行任務中,梁萬俊同志憑借高超的技術,臨危不懼,冒者生命危險搶險成功,不僅避免了我軍一次重大經濟損失,同時帶回了寶貴的試飛資料,受到中央軍委表彰,并被評為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而王文敏也連續兩年被醫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查看全文

護理管理中護士長作用探討論文

[摘要]醫院開展社區衛生服務8年歷史,建立的社區管理體系。完成社區護士轉崗培訓,在實踐中拓展社區護理服務,完善社區護理質量控制工作,形成優質的衛生服務運轉模式,是社區護理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社區總護長;社區護理

隨著我國衛生事業正在實現由醫療型為主向保健型為主的歷史性跨越,護理工作范圍及工作職能也在不斷地拓展和轉變,社區護理也從單純醫院搬家轉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化”的服務,我院1997年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后成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社區護士長開展社區護理,覆蓋6.4平方公里,為轄區近13萬居民健康服務,形成自己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深受社區居民的認可,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社區中心配合市、區開展10多項科研調研工作,并有多篇社區論文在各種護理雜志上發表,社區護理科研也進展良好。在8年的社區管理護理實踐中,護士長在社區護士的建站、培訓、服務和質量管理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1建立管理制度,制訂各項考核細則,以制度管理人

1.1根據《北京市城鎮衛生管理體制改革意見》及有關文件要求建立社區護理管理網絡,各社區站設立護理組長建立了各崗位人員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登記、記錄、統計制度,制定了常見病、多發病護理常規;社區護理操作規程;制定社區護理工作考核標準。在工作中不斷探索、拓展護理服務項目,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工作流程。SARS期間完善了社區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社區護理管理工作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1]。

1.2依法執業在醫療舉證責任倒置的形勢下,強化社區護士職業風險意識,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恪守行業規范,加強法律法規教育,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護士管理辦法、傳染病法、消毒技術規范、職業安全防范辦法等,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安全,減少護理糾紛和缺陷。

查看全文

試論敘事醫學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

摘要:為敘事醫學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提供參考,以推動藥學服務的深入開展。方法:介紹敘事醫學的概念及其在我國的發展,探討其應用于藥學服務的意義,探索提高藥師敘事能力的方法。結果:敘事醫學自2011年引入我國,主要應用于臨床醫學、護理學和中醫學等領域,國內期刊尚無在藥學服務中應用的相關論著。敘事醫學應用于藥學服務有助于藥學工作向“以患者為中心”轉型,提高藥學服務的深度,培養藥師人文素養,促進藥患關系良性發展,樹立藥師良好的職業形象。結論:藥師有必要學習了解敘事醫學理論,并應用于臨床實踐,從而推動藥學服務的發展。

關鍵詞:敘事醫學;藥學服務;臨床藥學;藥師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和醫院藥學的不斷發展,醫院藥師工作重點逐漸從“以藥品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越來越多的藥師開始從事直接面向患者的藥學服務,如開展藥學查房、協助制定給藥方案、藥物重整、用藥教育、用藥咨詢、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慢病管理等工作。藥師在抗感染、抗腫瘤、抗凝治療、降糖治療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1-5],已經成為治療團隊的重要一員。筆者早期曾指出:藥師與患者之間雙向、積極的交流有助于雙方的理解,提高藥學服務的有效性[6]。藥學服務(pharmaceuticalcare,PC)要求藥師不僅僅提供用藥支持,更應重視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命質量[7]。因而,提高藥師溝通等人文素養,對于推進藥學服務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醫學人文的組成部分,近年來,敘事醫學(narrativeMedicine)日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關注,為藥學服務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動力。本文擬就敘事醫學在藥學服務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1敘事醫學的概念內涵

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麗塔·卡倫首次提出了“敘事醫學”[8]。敘事醫學是由人文醫學、敘事學和醫患關系研究等學科知識匯集而成的一種醫學,敘事能力具有識別、吸收、解釋和被疾病故事所打動的能力。卡倫教授認為,醫學與文學淵源深厚,醫學在本質上是敘事的,敘事的作用不亞于數字及專業術語。以情說話、帶情傾聽、用情看病,回歸醫學本身,敘事醫學由此應運而生[9]。實踐敘事醫學,由具有敘事能力的臨床工作者通過“吸收、解釋、回應患者的故事和困境”,為其提供充滿尊重、共情和生機的醫療照護[10]。敘事醫學采用文學敘事來豐富醫學,認知生命、疾苦、死亡的意義;用敘事來體現醫學人文,聆聽排斥科學話語的患者聲音。簡單講,敘事醫學就是講生命的故事,把醫者和患者緊緊地聯系在一起[11]。根據卡倫教授研究,書寫平行病歷是醫生實踐敘事醫學的主要形式。平行病歷記錄疾病帶給患者的主觀感受,也描摹診治過程中醫患的所思所悟,是“非技術性”的人文記錄。提高醫者敘事能力,可以從“細讀、關注、共情”三步做起。細讀。以讀者而不是醫者的角度閱讀疾病的故事,從文字中體會和意識到患者面臨疾病、苦難、死亡時的精神沖擊,也可以意識到技術的局限和冰冷。卡倫教授在著作《敘事醫學:尊重疾病的故事》中提出了細讀法,以及細讀文本的五個要點[11],包括:1)框架(文本的作者、讀者及其空間結構);2)形式(文本體裁和結構、敘述者、暗喻、典故等);3)時間(故事發生的時間線);4)情節(文本中發生的故事);5)意愿(作者創作的目的)。關注。關注病情是考驗醫者的智商,而重視病人的心情可以檢驗醫者的情商。在醫療實踐中,除了關注病人的病情變化,更應積極關注病人及家屬的心理狀態、情感訴求。共情。通過細讀和關注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就能夠實施有效溝通,與病人的情感相融合,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共同面對治療的成功與失敗。敘事醫學包括三個要素[12]:即關注病人的故事、再現醫者的實踐、接納醫患間的共情。三者合一,為現代醫學注入情感的活力,也是醫者成為“師”的必由之路。國外敘事醫學臨床實踐可參考該領域的奠基之作卡倫教授主編、郭莉萍教授主譯的《敘事醫學:尊重疾病的故事》一書[11]。學者Bayoumi指出了作敘事醫學的五條原則[13]:第一、數據的呈現順序應反映這些故事,而不是混亂的數據收集;第二、病例報告應反映患者的患病經歷,例如:包括病人主訴,而不是令人遺憾的轉診原因;第三、病例報告應反映演講者的診斷或治療邏輯;第四、既往病史應包含涉及患者現狀的一切因素,如用藥史和家族史;第五、案例報告的語言應適合講故事,并顧及患者的經歷。

2敘事醫學在國內的發展及應用

查看全文

美國老年醫學教育認識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來臨,老年人群的醫療保健需求快速增長,一種針對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專門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老年醫學已成為現代醫學中必不可少的前沿學科。目前,中國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預測到2O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l7.17%,達到2.48億Ⅲ。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發展現代老年醫學和教育在我國勢在必行。為此,迫切需要各級老年醫學會、綜合醫院、醫學院校及研究機構努力借鑒國外經驗,創造出適合我國特色的老年醫學教育模式。本文扼要介紹了美國老年醫學的發展現況、醫療模式和教育模式,旨在探討對于我國老年醫學和教育發展的啟示,從而促進我國老年醫學和教育的發展。

1美國老年醫學現況

自1909年美國IgnatzLeoNascher醫生提出老年醫學(Geriatrics)的概念,一個世紀以來,美國老年醫學專家的醫療和教育工作使老年醫學得以不斷完善,迄今已經形成了一門完整的學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醫學會,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學會,1965年設立老年人醫療保險,1966年開始老年醫學專科培訓,1974作者簡介:杜文津,碩士,主治醫師,第四軍醫大學兼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老年神經病學。豐在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創建老年研究所。20世紀0年代,設立老年醫學研究基金開始資助本科醫學院校的臨床和科研人員探索改進醫學生課程中的老年醫學內容,職業衛生局資助建立老年醫學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軍人醫療系統成立老年醫學科研、教育、臨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國新型老年醫療模式

美國除了傳統的護理院(nursinghome)外,還有各種現代綜合服務的老年醫學診療、保健方法不斷涌現。這些新型醫療模式旨在全面提高醫療質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醫療消費。設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國的老年病房一般設立在大型三級醫院,由老年醫學專科醫生負責,專門收治老年患者,并會同其他專科醫生對老年患者的會診與治療。該醫療模式能有效診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時發現和防治老年病綜合征,縮短住院曰。開設老年髖部骨折專診(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體質虛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質疏松,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發生率高。老年髖部骨折專科診療流程簡捷,由老年科醫生負責患者的術前評估、圍手術期處理和術后亞急性期診療與康復,可使老年患者盡快手術、減少并能及時處理術后并發癥,縮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復,降低治療費用。實施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緩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復,但其住院過久可能會引起活動能力下降、院內感染等問題,造成其疾病的惡性循環。在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模式下,老年醫學團隊負責老年患者的康復理療、壓瘡治療、抗生素治療、腸內外營養、精神行為病癥等診療服務,并負責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連續診療、保健以及指導相關機構改善社會和家庭環境,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連續性診療服務,有利于患者恢復。開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務項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務項目是一種為衰弱老人提供基礎診療、預防、日問鍛煉與娛樂活動、急性病診治及慢病長期管理等全套醫療保健服務模式。老年科醫生定期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式,對難以解決的病案邀請專科醫生會診。同時,為保證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其能夠繼續居住在社區,減少住院次數和入住護理院的幾率,提高和維持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商議護理、診療方案。建立退休養老社區連續醫療(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國將退休老人聚居,對其提供連續性醫療、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務與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時屬低齡,比較健壯,生活能夠自理,CCRC為其提供基礎醫療保健和預防、及各種生活服務支持。隨著老年人年歲增長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漸增多,老年醫學團隊根據每個老人的具體需求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長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區可享受連續性的醫療保健服務。

3美國老年醫學教育現況

查看全文

中學校長勞動獎章獲得者先進事跡

**常說:“學校要辦出名堂,不僅要靠能力和汗水,更重要的是靠師德。師德的核心是‘愛’,愛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同事。”在實際工作中,他時時處處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詮釋著高尚師德的內涵。他把鐘情教育事業,干出一流工作,創出一流業績,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執著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并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愛”和“拼”的樂章。

“教育工作事關千家萬戶,輟失一個學生,對學校而言,可能是千分之一的失敗;而對于一個家庭,就會是百分之百的痛苦”

**有一本輕易不離身的筆記本,記錄著那些家庭困難和單親家庭的學生狀況,他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給他們以親情,給他們以幫助,給他們以關愛。王飛同學,去年已在清華大學電子系畢業,現在韓國工作。他剛考入一高時,個頭不高,腦瓜靈活,基礎扎實,很惹人關注和喜愛。有好幾次周末,別人都離校回家了,他仍坐在位上看書。后來**了解到,王飛兄妹三人,妹妹在漯河上中專,弟弟在讀初中,母親多病,全靠年邁的父親拉上架子車走街穿巷賣醬油醋支撐一家人的開支。王飛為節省每趟兩塊錢的車費才孤單地留下來,餓了就啃口干饃或方便面。**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多次從生活上給他以幫助,并帶頭發動師生為他捐款。種種溫暖和關懷,激發王飛更加刻苦攻讀,發憤學習,最終以當年全市高考總分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

**一高是一所全封閉的寄宿制學校,**一直把學生的吃、住、安全等問題放在心上,帶頭值班。無論誰當班,他總是堅持每天晚上都查班,遇到刮風下雨,還要多查幾遍,看學生的被子是否蓋的嚴實,看學生睡的是否安穩。他努力為學生辦實事,想方設法讓學生吃到熱飯熱菜,洗碗用上熱水。從早到晚,走路時、吃飯時、睡覺前,或者一覺醒來時,都在思考著怎樣把溫暖送給最困難的學生,怎么讓校園有歌聲,學生臉上有笑容……

現已考入北京大學的魏斐同學,在春節時,給**寄來一份精美的賀卡,上面寫道:“我最敬佩三個人,第一個是神話中的孫悟空,第二個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第三個就是您——我最敬愛的文校長。”可見**在學生心目中的份量之重。每年的教師節、春節,學生寄來的信件從全國各地雪片般飛來,紛紛向**傾訴著無限的感激和思念。從來信中,他得知學生吳風雷已在中國航天設計院任職,是神舟六號七大系統的總設計師之一;得知當年的省理科狀元李慶虎年薪已達30萬元;還有不少學生已留學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每到這時,他的喜悅之情就溢滿心頭,欣慰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沒有白費。屈指算來,**在**一高已經工作25年了,干校長也8年了,但是重任在肩,他仍不敢有一絲懈怠。他迫切希望在他這一任上,**一高能夠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希望通過學校的精心栽培,從**縣走出一批文學藝術大師、科學技術院士、新聞法律名家、公安軍事將領、黨和國家領導人。他說他有這個信心,老師們也有這個信心!他深信這個夙愿的實現不會太遠!

“知識分子的心像敏感的琴弦,你傾注了真情,便會得到期望的回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