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標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8 11:55: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機械工業標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機械工業標準體系的構建
1福建省機械工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全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帶動下,福建省機械工業取得了較快發展。全省工業主導產業作用日益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以臨港重化和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逐步形成[1]。“十五”期間,福建省確立了機械設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加工和化學產品制造業為該省經濟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截止2011年,全省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已經達到4471.2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24.2%,占全省工業GDP的17%。其中出貨值942.0億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9.7%。雖然機械工業作為福建省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極大支持了全省經濟的發展。但是外部世界經濟環境嚴峻復雜,同時福建省機械產業也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艱難階段,因此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如機械工業結構不合理,中低端產品供過于求,高端產品卻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在組織結構方面,小型企業比重過大,多數企業尚處在產業鏈的低端,對高端裝備的研發能力不強;發展模式較為粗放,產業建設重復性較高,缺乏核心競爭力;自主研發基礎性產品力量不足,導致超高壓變配電設備、高度軌道列車等主機產品過度依賴進口,大大增加了成本[2]。因此,福建省應進一步規范機械工業生產,細化工作流程,提升產品質量,方能提升企業、行業市場競爭力。
2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就標準制定的數量來看,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超過上萬個,機械工業企業也紛紛制定了符合自身發展的相關企業標準,以滿足總體市場發展的需求,在行業內初步建立了與國際市場同步發展的機械工業標準體系。從福建省層面來看,近年來也加快了研制機械工業地方標準的工作進度。然而,應該看到的是,隨著國際貿易和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新技術和國際市場的培育對機械工業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實施的標準無法及時、快速地針對其作出反應。現行標準在總體結構、內容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存在如下問題:(1)總體水平低,不適應機械工業發展需要主要表現為標準總體結構不合理,在制定標準中,多數都是針對中低端的機械產品,而目前急需的高新技術標準嚴重缺失,包括能加速發展機械工業的高新技術產品標準、重大技術裝備標準,以及專用基礎設備標準等,許多機械工業的先進科研成果未及時應用于標準研制,是導致高新技術標準不足的重要原因;現有的標準更新滯后,某些機械產品已應用了高新技術科研成果,對應的標準卻未能及時修訂。據有關數據顯示,已實施的機械工業標準中,實施時間長達10年以上的國家標準高達46%以上、而行業標準則高達30%。由于標準化工作總體水平偏低,過分遷就現有機械產業技術水準的標準大量存在,導致市場領域流通的許多機械產品雖達到標準要求,卻不具備競爭實力,本土的機械產業面臨嚴重威脅。(2)未能與國際接軌,不利于提升機械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相對其他行業而言,機械工業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以下簡稱采標)比例偏低,在多達1.3萬以上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采標數量僅達4462項,采標率為32.5%,其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采標數量分別為2735項、1727項,采標率分別為60.4%、18.8%;此外,采標更新滯后,采標標準未能隨著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修訂或廢止而作出對應調整[3]。(3)服務能力有限,標準化工作效能偏低標準只有推廣實施才能發揮其真正作用,因此,只有用戶獲取標準、解讀標準、實施標準,標準的作用才能落到實處。然而機械工業行業標準化工作總體服務水準不高,服務手段落后,服務效能偏低,缺少便捷、公開、實時更新、真實可靠的標準化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大量標準化科研成果無法在合理的時限內實現推廣應用,難以實現及時、有效、準確的標準化服務。綜上所述,由于缺乏機械工業標準整體發展框架,標準之間協調性、標準制定的水準和標準管理都相當混亂,因此,構建科學、合理、系統的標準體系勢在必行。機械工業標準體系構建是標準化工作的基礎,充分體現出該領域各標準之間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并清晰展現出標準與標準之間的內在關聯。科學的標準體系有利于掌控工作全局,也有助于站在戰略的高度上規劃標準制修訂工作。
3福建省機械工業標準體系構建
(1)構建依據標準體系應參照GB/T13016-2009《標準體系編制原則與要求》的內容要求進行構建。標準體系由標準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兩大部分組成,結構圖相對比較穩定,明細表則可以根據行業的實際情況隨時增補。結合上述要求,參照了其他行業的體系構建經驗,將機械工業標準體系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通用基礎標準、通用管理標準、產品及技術服務標準。而在產品和技術服務標準的分類則參照了GB/T4754-2011《國民經濟學行業分類》,并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福建省機械工業生產實際分布的領域情況,對其進行了詳細劃分,形成了福建省的機械工業標準體系架構,具體架構參照圖1、圖2、圖3。依據上述的機械工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在福建省標準化研究院網站,以及深圳市標準信息服務網進行了詳細分類查找,查找每一子類別相關的標準,獲取了機械產業標準信息明細表(由于占用篇幅太大,文中不詳細列出)。經過數據統計,機械工業標準明細表中,國家標準121個,行業標準118個,地方標準7個。(2)標準體系分析①標準分布情況a、標準數目總體分布了約49%,而行業標準占了48%,地方標準所占比例非常小。這說明了福建省機械工業標準以國家和行業層面為主,地方標準在機械工業標準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較小。b、各子行業數目分布機械工業體系中的產品及技術服務標準種類繁多,包含的子行業也多,因此分析各個子類別中的標準的分布情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從下圖5機械工業產品及技術服務標準分布圖中可以看出,在金屬加工機械行業、金屬鍛造加工機械行業、放置服裝與制鞋這幾個子類別上,標準數目較少,而服裝鞋帽又是福建省的支柱型產業,因此有必要對上述行業加大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研制力度,以規范化推動其進一步發展。圖5機械工業產品及技術服務標準分布圖c、標準時效性依據福建省電子行業標準體系明細表中標準的時間點,經過統計分析,得到機械工業標準實施時間分布圖,如圖6。從機械產業標準實施時間分布圖可以看出,機械產業的標準大部分是2003年制定的,已超過國家規定的5年修訂一次的時間周期兩次,說明標準的更新不及時,高新技術標準研制力度較弱;從2004年到2013年,每年的新標準的數目呈現總體上升趨勢,這說明,無論從國家、行業和省級層面上已提升了對機械工業標準工作的重視,加大了機械工業標準的制定力度。圖6機械工業標準實施時間分布圖5福建省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對策建議(1)完善福建省機械工業標準體系,并積極開展體系應用工作標準體系的建立和應用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文中僅對福建省機械工業標準體系架構提出了初步設想,要真正完善該標準體系,還應有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統一管理、規劃、引導和組織,形成配套的相關政策和專項資金列支,并號召龍頭企業廣泛參與。此外,要真正發揮體系的規劃、指南作用,還應由質監部門多與相關行業部門溝通聯系,確定領導機構,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并出臺操作性較強的實施管理辦法,確定相關政策及鼓勵措施,以規范化運作標準體系的推廣應用工作;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檢測機構等組織的積極作用,加強對標準體系的指導、宣貫、實施和持續改進工作。(2)加大福建省機械工業地方標準的制定力度,提升福建省機械工業行業競爭力上述數據已經表明,福建省機械工業相關地方標準較少,不能滿足省內機械工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與其他省市,如廣東省等存在較大差距,標準研制的數量較少,涉及內容比較窄,研制地方標準的技術力量相對弱。應建立機械制造企業、機械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機構、高等院校共同組成的技術聯盟,找準尚未制定標準的空白領域,按照市場需求,開展地方標準的研制工作,作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有力補充。(3)將先進制造技術成果納入標準,促進福建省機械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按照“創新驅動戰略”的要求,機械工業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力圖將高新技應用于生產,并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因此,福建省相關政府部門應重點發展機械工業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相關政策傾斜,并鼓勵其將先進制造的技術成果轉化為企業標準,而后上升為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乃至國家標準,并做好高新技術標準宣貫工作,促進整個福建省機械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提升福建省機械工業制造的整體競爭實力,以促進其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機械工業共性技術展望
機械工業的基礎技術主要包括設計和生產制造技術,可以說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研究范圍是圍繞兩條主線開展的,一條是機械裝備技術,或者叫產品技術,其中涵蓋了基礎共性的設計技術;另一條是制造技術,或者叫工藝技術,工藝技術中涵蓋了基礎共性的制造技術。在機械工業中,基礎共性的設計與制造技術是服務于機械產品的。目前,機械工業的基礎共性技術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定義,但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基礎共性技術能對整個行業或產業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發生根本改變,其在機械工業產品上具有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并且研究成果可共享,是在機械工業中對一個產業或多個產業以及企業產生深刻影響的一門技術。
總體來看,市場需求引發的機械產品開發和機械工業生產的發展是機械工業基礎共性技術的發展動力,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及近年來迅猛發展的高新技術是機械工業基礎共性技術的發展基礎和知識源泉,反之,基礎共性技術及機械工業發展也促進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機械工業生產的發展和機械產品的開發不斷對基礎共性技術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并為其發展提供廣闊天地。而自然科學基礎學科和高新技術的發展,也不斷為基礎共性技術輸送新的科技原理和知識,使基礎共性技術作為基礎學科、高新技術和機械工業生產之間的橋梁、通道及接口,處于不斷的發展之中。
1機械工業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的范圍
機械行業的基礎技術主要包括數字化設計及制造技術、大型鑄鍛焊結構件制造技術、智能化傳感器技術、精確成型制造及超精密加工制造技術、重大工程中先進工程材料應用技術、關鍵基礎件和關鍵零件的設計與制造技術、發動機的節能減排技術、安全性和可靠性技術、防腐蝕表面處理技術、自動化儀表及自動檢測與控制技術等。從具體含義上,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的范疇是電流電壓等級和頻率、電氣信息結構文件編制和圖形符號、機械振動與沖擊、鑄造、焊接、無損檢測、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鍛壓、熱處理、螺紋、機器軸與附件、技術產品文件、篩網篩分和顆粒分檢方法、機械安全、電工術語、產品尺寸和幾何技術規范、激光修復技術、微機電技術、綠色制造等的總稱,它是機械工業產品設計、制造、檢驗、包裝、使用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機械工業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基礎共性支撐技術,在機械工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
2基礎共性技術在機械工業產品造型與設計中的作用
在機械工業產品的造型與設計中,設計工程師要根據產品的性能與功能要求、使用環境、材料性質等條件,正確選擇鑄造、焊接、涂層、鍛壓、熱處理;正確選用與產品相關功能要求的零部件;還要在造型與設計制圖時,合理正確選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圖形符號、圖樣畫法與尺寸標注,來滿足機械工業產品造型與設計的要求。可以看出,基礎共性技術在機械設計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機械工業工作計劃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部門,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基礎,也是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服務的重要行業。國家**計劃綱要將發展裝備制造業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跨入新世紀,浙江機械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把機械工業培育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促進現代化建設,是**期間浙江機械工業的戰略任務。
一、浙江機械工業現狀
**期間,浙江機械工業持續較快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發展成為全省工業第一大產業
至**年末,全省機械工業擁有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非國有企業(下稱"規模以上企業")4673個,職工總數82.92萬人;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794.5億元,工業增加值425.9億元,銷售收入1675.3億元,利稅總額177.6億元,其中利潤總額98.8億元。在全省工業中,機械工業企業數占32%,工業增加值占27%,利稅總額占25.9%,利潤總額占27.9%。
(二)在全國同行的地位穩步提高
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論文
1機械工業制造業質量的問題
1.1質量意識不夠明確。目前,我國的機械工業企業更多的是把資金投入到自己的銷售環節和企業市場拓展環節,很多企業對技術投入和質量管理投入卻很少的,這說明我國企業特別是機械工業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認識不夠,質量意識不強,很多企業沒有在自己的生產整個過程和企業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把質量內容納入有效的企業發展戰略中,也缺乏對機械工業企業質量問題的認識和了解,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1.2質量管理效益不夠高。我國的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的效果不明顯,效率不夠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機械工業制造業不能僅僅依靠一些非常傳統的制作方式,必須謀求新的轉型發展之策,這需要極大地提升產品的質量,而實行有效的質量戰略卻是我國機械工業企業的一個難題,很多的企業進行了一定的質量管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念,也缺乏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體制,以此導致我國的機械工業企業的質量管理效率和效益都比較低下,很難有真正的質量管理成就。1.3質量管理體制不健全。機械工業企業如果想有效的進行質量管理和監管,必須明確一定的工作機制,而我們的機械工業企業的質量管理體制不完善,誰管理、怎么管、管什么的問題突出,各個部門之間的不協調性十分突出,有效應對質量問題的體制不健全,沒有一套完善的監督管理工作機制。比如:在工藝定型階段,對一些質量特性的影響因素并未完全識別,工業化生產暴露出來;質量標準不明確導致生產各環節包括售后對質量問題判斷標準不統一。這些導致質量問題的因素要在機制上進行完善,對企業內部來說的,還應做好質量管理的整體架構設計。
2現場質量管理是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的中心環節
現場質量管理的落腳點是生產現場,主力軍是車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管理的主體是人員的思想教育、物資準備、設備、環境、執行工藝、半成品與成品檢查(或者簡稱人、機、料、法、環、測六要素);從查找質量事故的危害、原因分析、解決措施的制訂到保證產品的一次合格率和綜合合格率,最終實現對生產全過程進行科學地控制,從而不斷提升現場質量管理的能力。
3實施有效的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策略
(1)提高管理者認識。機械工業企業各級管理者的重視與責任是推進精益化管理的關鍵,必須明確管理責任、以身作則,堅持“消除浪費、提高效率”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企業管理遵循精益化思路開展工作,精益化管理工作才能穩步推進。(2)因地制宜,找準精益化切入點。實施精益化管理是漸進的過程,以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浪費為例,首先需要系統梳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識別各種浪費;其次要圍繞資源浪費、管理不暢的流程節點進行系統分析,制訂整改措施;再次要明確責任人,確定階段性工作目標、落實整改。1)機械工業企業在制造上普遍用到機床切削加工。刀具選擇、進給量、進給轉速、裝夾及機床本身的精度和穩定性決定了工件的加工質量。應先做好工藝試驗和調試工作,設計及工藝定型階段要廣泛論證;質量問題的解決要有設計和工藝人員共同參加;對質量問題的措施要標準化,文字化;定期培訓相關人員,尤其是新員工和轉崗員工。待質量穩定后及時總結每個細節并進行工藝固化,以確保零件加工質量穩定。2)嚴格控制裝配質量。裝配質量直接關系到機械設備功能的有效實現,對最終產品的質量影響很大。裝配質量主要體現在裝配精度上,裝配精度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相互位置精度、相對運動精度、相互配合精度。對于輪、軸類的最后裝配的質量,一個重要方面是要看其精度,所以為了加強裝配質量控制,可以制訂嚴格的裝配檢驗標準并據此把關檢驗。3)多方法解決質量問題。在控制過程中要對質量問題進行識別,采用項目管理,組成跨管理部門的質量問題解決小組。同時采用先進質量方法和工具,例如六西格瑪,QC等方法分析和解決質量問題。4)及時兌現質量績效。對質量監控和管理要全過程地精益化管理,對異常的質量問題一定要刨根問底,找出解決辦法,并追究責任,兌現質量績效。
機械工業技術吸收能力論文
1研究回顧
東道國企業的吸收能力影響FDI技術外溢的效果,這已得到諸多學者的普遍認可。Borenszteinetal的研究表明:單純的FDI流入并不直接導致技術外溢效應,FDI是否能促進東道國經濟的技術進步,從而最終推動經濟增長還取決于東道國的吸收能力如何。Borenszteinetal首次運用人力資本作為吸收能力的指標將東道國的吸收能力具體量化,其研究結果表明FDI與東道國的人力資本相結合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FDI的技術外溢作用存在“臨界水平”,即只有當東道國人力資本存量足夠豐裕時,東道國才能吸收FDI的技術外溢。Olfsdotter(1998)認為除了東道國的人力資本存量之外,經濟開放度、政府政策、人口增長率、基礎設施狀況乃至行政效率、知識產權保護度等因素同樣起著重要作用。Alfaroetal(2000)則認為東道國的金融市場效率是影響其吸收能力的關鍵因素。Markusen&Vanables(1998)用具有技術優勢的外資企業與東道國內部門的鏈接效應(LinkageEffect)來考察東道國的吸收能力。Kinoshita(2000)將研發的作用分為兩部分:一是研發的創新作用;二是研發的學習效應,即東道國國內研發的增加將提高國內企業對FDI技術的吸收效果。
我國學者賴明勇、包群、陽小曉(2002)通過實證研究表明在影響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眾多因素中,人力資本存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人力資本存量的豐裕度決定了對FDI的技術擴散效應的吸收程度。張斌盛、唐海燕(2006)選取留學回國率和外資就業率作為人力資本流量的指標,與傳統的人力資本存量指標一起納入模型進行回歸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FDI和人力資本相結合與經濟增長呈顯著正相關,尤其是留學回國率以及外資就業率與FDI的結合,其正效應更為顯著。
2我國機械工業吸收能力對FDI技術外溢的制約分析
(1)我國機械工業研發經費不足,技術基礎薄弱,制約了對FDI技術外溢的吸收。國際上一般認為,研發經費支出占銷售額的比重達2%時,企業才可能維持生存,而達到5%時才有競爭力。比較而言,我國機械工業行業許多內資企業還未達到2%的水平,與跨國公司存在巨大差距。研發投入是技術創新優勢的來源,也會影響到外商投資企業與國內供應商之間建立關聯而產生的技術外溢效應的大小。我國企業要想提高自身技術吸收能力,還需要進行較大的投資,這只有一些大型企業才能做到。而我國機械工業中盡管有些國有企業規模很大,但是,真正能夠在國際上具有很強競爭力的企業還屈指可數。目前我國機械工業多數企業經營規模小,未能形成一批占有較大市場份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也未能形成一大批專業化協作配套廠。而且生產的產品品種少,技術含量低,質量不穩定。如我國國產金屬切削機床中,數控機床僅占2.8%,而日本1987年已達30%,德國1990年達54%。我國一些機械產品的質量標準總體上低于發達國家,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存在差距;高新技術產品、機械基礎產品和重大技術裝備成套供應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長期依賴進口;中低檔機械產品出現結構性過剩,積壓嚴重。由于我國機械工業中間產品生產企業的規模一般都較小,在所生產的中間產品的性能、質量穩定性和多樣性等方面與跨國公司的要求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導致跨國公司難以與之建立起后向聯系。而且我國企業在技術及管理水平上與跨國公司的差距大,雙方難以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跨國公司覺得培植當地供應商的成本太高,從而選擇國外進口中間產品。而跨國公司如果與我國企業之間的聯系微弱,其中間產品來源于國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子公司的經濟活動只是充當了一個組裝中心的功能,那么就很難對我國經濟產生技術溢出。
(2)我國機械工業人力資本水平低對FDI技術外溢吸收的制約。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組成聯合調查組于2005年的一項調查表明:目前我國機械行業高級技工所占比例小且年齡結構老化。據對87家機械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調查統計,生產工人中,高級技師和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無等級工分別占工人總數的2.26%、13.54%、31.77%、34.34%和18.09%。87家企業中,中級工、初級工、無等級工所占比例達84.2%。這與工業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遠。從調查情況看,高技能人才奇缺,后繼無人嚴重。以調查的企業數據為例,高級技師僅占工人總數的0.26%,技師占2%。而且近70%的中級工、初級工(不含無等級工)只有中等以下文化程度,這種素質狀況遠不能適應高、新、精設備對操作工的需要。高級人才、技術人員的匱乏必然會影響到外資企業對我國機械工業的技術轉移和擴散。跨國公司子公司需要在東道國雇傭熟練勞動力和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如果當地勞動力素質與跨國公司的要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就會加大跨國公司的進入成本。因此,由于人力資本的限制,我國難以吸引資本技術密集型的跨國公司進入,同時也不能有效吸收跨國公司擴散的技術。(3)政策、體制不完善也影響到FDI對我國機械工業技術外溢的大小。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不到位。我國機械工業比較分散,開發能力建設上過多注重行業研究所研究能力的提高,每個產品都有歸口研究所,產品開發主要依靠研究所,而沒有重點把產品開發能力放在企業進行。同時,對于大量尚不具備建立開發中心能力的中、小企業,政府未能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力量,為其提供技術支持,建立起技術開發支撐體系。在這種背景下,希望提高技術水平從而進入跨國公司全球分工體系的企業既得不到科技資源,也難覓技術支持和幫助,外資企業在國內市場遭遇不到有力的競爭。這樣,技術外溢既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勵,也缺乏有力的競爭促進,技術外溢的步伐就會相應放慢。第二,通過FDI引進技術的管理體制上還不完善。未能很好地組織各設計、制造、施工、使用等單位和產、學、研各方面力量進行協同攻關,加之缺乏支持機械裝備國產化的激勵政策,致使許多引進項目消化吸收緩慢,國產化程度低,發揮作用有限。就已引進的技術看,從圖紙資料的翻譯、轉移到投入批量生產,一般要用三年以上時間,大型復雜裝備的消化周期還要拉長。第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人員流動是產生FDI技術外溢的重要途徑。在跨國公司的高薪誘導下,大批國有企業技術人員流向外資企業,卻很少看到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回流到國有企業。在人才流動方面,主要是在外資企業之間流動。人員流動帶來技術溢出也包括跨國公司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離開跨國公司后自己創業。這需要國內存在較為健全、完善的金融與資本市場,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個人創業的困難較大,特別在融資渠道方面還不夠通暢,貸款擔保風險投資基金業的發展尚顯不足。第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使得外資企業更加注重對技術的嚴格保密,也不能更有效地發揮我國機械工業企業在技術上自主創新的積極性。據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統計,目前工業發達國家的新產品貢獻率52%,我國僅為5.9%。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產品少,克隆產品較多。這樣的結果除了自主創新能力削弱之外,還容易遭到侵權指控。即使出現了自行研制的技術,也很容易被指責為“剽竊”。中國不久前自行研制的“CM1海豚”磁懸浮列車還沒有試運行,就被德國一些媒體和企業指責為“抄襲了德國磁懸浮技術”。
我國機械工業吸收能力論文
摘要:東道國企業的技術吸收能力是影響FDI技術外溢的重要因素,主要分析我國機械工業在人力資本、技術基礎等方面的技術吸收能力對FDI技術外溢的制約情況,提出增強技術吸收能力、促進我國機械工業FDI技術外溢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FDI;技術吸收能力;技術外溢;機械工業
1研究回顧
東道國企業的吸收能力影響FDI技術外溢的效果,這已得到諸多學者的普遍認可。Borenszteinetal的研究表明:單純的FDI流入并不直接導致技術外溢效應,FDI是否能促進東道國經濟的技術進步,從而最終推動經濟增長還取決于東道國的吸收能力如何。Borenszteinetal首次運用人力資本作為吸收能力的指標將東道國的吸收能力具體量化,其研究結果表明FDI與東道國的人力資本相結合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進一步的研究還發現,FDI的技術外溢作用存在“臨界水平”,即只有當東道國人力資本存量足夠豐裕時,東道國才能吸收FDI的技術外溢。Olfsdotter(1998)認為除了東道國的人力資本存量之外,經濟開放度、政府政策、人口增長率、基礎設施狀況乃至行政效率、知識產權保護度等因素同樣起著重要作用。Alfaroetal(2000)則認為東道國的金融市場效率是影響其吸收能力的關鍵因素。Markusen&Vanables(1998)用具有技術優勢的外資企業與東道國內部門的鏈接效應(LinkageEffect)來考察東道國的吸收能力。Kinoshita(2000)將研發的作用分為兩部分:一是研發的創新作用;二是研發的學習效應,即東道國國內研發的增加將提高國內企業對FDI技術的吸收效果。
我國學者賴明勇、包群、陽小曉(2002)通過實證研究表明在影響我國外商直接投資的眾多因素中,人力資本存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人力資本存量的豐裕度決定了對FDI的技術擴散效應的吸收程度。張斌盛、唐海燕(2006)選取留學回國率和外資就業率作為人力資本流量的指標,與傳統的人力資本存量指標一起納入模型進行回歸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FDI和人力資本相結合與經濟增長呈顯著正相關,尤其是留學回國率以及外資就業率與FDI的結合,其正效應更為顯著。
2我國機械工業吸收能力對FDI技術外溢的制約分析
機械工業能源審計節能措施
0引言
目前,我國能源消耗已占到世界的第二位,能源利用率僅為33%,遠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單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許多。工業是我國能源消費大戶,其能源消費量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0%左右,占發電總量的3/4。“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明確提出一系列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6%。能源審計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對企業節能降耗以及降低整個國家能源消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源審計是一套集企業能源系統審核分析、用能機制和企業能源利用狀況核算評價為一體的科學方法,它科學規范地對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進行定量分析,對用能單位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經濟進行審計、監測、診斷和評價。為企業找出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挖掘節能潛力、尋找節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能源審計能摸清企業能耗指標底細,為政府制定宏觀能源政策提供客觀、真實的能耗指標數據;開展企業能源審計,是政府加強能源監督,規范企業能源管理,提高企業能源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國內外能源審計發展狀況
1.1國外能源審計發展狀況
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引發了西方國家對節能的重視,在嚴峻的能源形勢與沉重的能源費用負擔面前,能源審計正是應這種需要而生。發達國家不斷總結能源管理方面的經驗教訓,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能源審計在發達國家經過長期的實踐已日趨成熟并廣泛采用,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比如,英國政府多次制定和實施了推進節能的政府支持計劃,把能源審計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80年代英國9萬多個企業,有4萬多個企業進行了能源審計調查,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日本免費對企業的用能設備進行節能診斷,促進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由于能源審計是企業申請節能示范項目或其他節能補助的有效依據,所以能源審計在國外深受企業歡迎。
1.2國內能源審計發展狀況
機械工業技術教學論文
【內容提要】機械工業技術引進是中國技術引進的主體和縮影。本文回顧了建國50年來中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的四個發展階段:50年代主要從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大量引進成套設備和技術,建設了一批機械工業基地,奠定了中國機械工業與機械科技發展的基礎;60年代技術引進轉向日本、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受國內外政治氣候的影響,技術引進規模較小,進展遲緩;70年代技術引進擴大到整個西方國家,出現了兩次進口成套設備的高潮,帶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改革開放以來,機械工業技術引進進入了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文章還對中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進行了總結與評述。
【關鍵詞】中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
【正文】
歷史昭示人們,技術引進是實現技術進步的一條捷徑,幾乎所有“后發”國家都是從引進和模仿先進國的科學技術“起家”的,日本和韓國是這方面的典范。中國的機械工業也是在引進和利用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建國50年來,機械工業的技術引進在曲折前進中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時期。
一、50年代從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成套引進先進技術裝備
解放初期的中國是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大國,工業基礎脆弱,以修配為主的機械工業尚未形成獨立的制造業,且技術十分落后。根據國民經濟恢復和“一五”建設的需要,國家確立了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本國技術水平的方針。由于當時美、英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采取“封鎖禁運”的“冷戰”政策,因此50年代我國技術引進的來源國主要是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五”期間的技術引進是以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項目為核心,以引進重工業部門所需大型成套設備為重點而展開的。據國家外貿部門統計,1950-1959年,我國共簽訂成套設備等合同約450個,其中與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簽訂的成套設備合同分別為215項和108項,與西方國家只簽了3項,另外還進口了單項設備120余項。以上引進項目共花外匯約27億美元,其中成套設備占用匯總額的90%以上,所有費用主要由前蘇聯以低息或無息貸款方式提供。通過156項重點工程的建設和成套技術裝備的引進,中國在短短幾年內便恢復和建立了鋼鐵、機械、電力、煤炭、石油、化工等工業,形成了中國工業體系的總體布局,奠定了中國現代化工業建設的初步基礎。
機械工業技術引進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機械工業技術引進是中國技術引進的主體和縮影。本文回顧了建國50年來中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的四個發展階段:50年代主要從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大量引進成套設備和技術,建設了一批機械工業基地,奠定了中國機械工業與機械科技發展的基礎;60年代技術引進轉向日本、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受國內外政治氣候的影響,技術引進規模較小,進展遲緩;70年代技術引進擴大到整個西方國家,出現了兩次進口成套設備的高潮,帶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改革開放以來,機械工業技術引進進入了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文章還對中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進行了總結與評述。
【關鍵詞】中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
【正文】
歷史昭示人們,技術引進是實現技術進步的一條捷徑,幾乎所有“后發”國家都是從引進和模仿先進國的科學技術“起家”的,日本和韓國是這方面的典范。中國的機械工業也是在引進和利用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建國50年來,機械工業的技術引進在曲折前進中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時期。
一、50年代從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成套引進先進技術裝備
解放初期的中國是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大國,工業基礎脆弱,以修配為主的機械工業尚未形成獨立的制造業,且技術十分落后。根據國民經濟恢復和“一五”建設的需要,國家確立了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本國技術水平的方針。由于當時美、英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采取“封鎖禁運”的“冷戰”政策,因此50年代我國技術引進的來源國主要是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五”期間的技術引進是以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項目為核心,以引進重工業部門所需大型成套設備為重點而展開的。據國家外貿部門統計,1950-1959年,我國共簽訂成套設備等合同約450個,其中與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簽訂的成套設備合同分別為215項和108項,與西方國家只簽了3項,另外還進口了單項設備120余項。以上引進項目共花外匯約27億美元,其中成套設備占用匯總額的90%以上,所有費用主要由前蘇聯以低息或無息貸款方式提供。通過156項重點工程的建設和成套技術裝備的引進,中國在短短幾年內便恢復和建立了鋼鐵、機械、電力、煤炭、石油、化工等工業,形成了中國工業體系的總體布局,奠定了中國現代化工業建設的初步基礎。
機械工業改革提升建議
杭州市機械工業改造提升的探索經驗
杭州機械工業發展的過程是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順應市場變化,調整產業方向。杭州機械制造企業瞄準新興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調整產業結構,由傳統主導產品轉向新興領域發展。通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二次開發,實現產品產業鏈的延伸,打造企業發展的新增長點。杭齒集團由十幾年前以維修風電增速箱為主,轉型為自行設計制造600千瓦、800千瓦和1.5兆瓦的產品,與目前市場主流的風力發電設備相配套。華立集團通過抓住智能電網這個機遇,將簡單生產小電表,“升級”到在未來智能電網中扮演重要作用。萬向集團在金融危機中挺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內惟一具備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總成產業系統能力的企業。
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企業競爭力。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產品改進和創新。杭汽輪股份公司每年編制年度新產品開發設計/試制、科研技術攻關計劃。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引進博士后專題研究,與浙江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開發了多項汽輪機技術。與國際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持續開展技術引進、消化和再創新工作。采用先進裝備和先進工藝改造傳統設備和傳統加工工藝,保證設計制造精度,提高產品的質量。如杭州機床集團根據用戶需求,使機床在加工過程中能準確顯示進給量、切削量,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使機床加工精度得到提高。通過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拓展產品市場。杭氧股份公司在大型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領域,實現了裝置的國產化,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加快品牌建設,提高產品市場美譽度。積極營建國際、國內營銷網絡,推廣自有品牌。杭州機械企業積極參加全球各類工業貿易展會,登臺亮相,宣傳品牌。通過建立海外公司與生產基地、鞏固發展國內外銷售網點與直營處、基礎辦事處,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例如,東華鏈條集團“DONGHUA”牌商標在美國、加拿大等全球70個國家、地區注冊,實現自營客戶27家,并在德國、荷蘭建立了全資倉儲式銷售公司。東華鏈條集團產品也進入國際市場的高端領域,與約翰迪爾、紐荷蘭、克拉斯等世界前幾位農業機械制造商配套。持續改進產品質量,提高品牌市場影響力。以萬向、杭氧、萬馬等為代表的杭州機械企業引入ISO9002等質量體系,在內部建立了規范、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良性循環的生產機制,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品牌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
激勵人才,持續創新添動力。培養和造就具有自主創新意識的領軍型人才隊伍。如西子聯合集團創辦西子合大學培養人才,西子聯合大學成為西子聯合CEO的搖籃。注冊成立西子研究院,充分依托西子電梯省級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科研機構,協助下屬企業培養創新人才。建立正確評價勞動價值的人才管理機制。如杭氧股份公司積極營造能干事、干成事的舞臺,建立了一套正確評價各類骨干勞動價值的人才管理、激勵機制,使科技、經營人才的勞動價值逐漸與市場接軌。集團內形成了談判工資制、年薪制、項目承包制等分配方式,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政策引導,推動企業改造提升。杭州市把機械工業中的裝備制造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浙江省出臺《關于加快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杭州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方向。《杭州市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加速裝備制造業的改造提升。《杭州市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五年行動計劃》,通過落實重點扶持培育、企業上規模獎勵、突出貢獻獎勵等政策措施,為支持機械工業龍頭企業、優勢骨干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提供有力保障。杭州市的“瞪羚計劃”鼓勵和支持機械工業成長型中小企業發展成為“專、精、特”型競爭力企業。科技革命成為杭州機械工業改造提升的最大動力。
在機械工業領域,由于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向機械工業的滲透所形成的機電一體化,使機械工業的技術結構、產品結構、功能與構成、生產方式及管理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為產品高技術化。機械產品的高新技術含量已成為市場競爭取勝的關鍵。一是智能化。傳感器系統的集成化與智能化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創造了條件,有力地推動著機械工業智能化方向發展。二是柔性化。系統體系結構進一步采用開放式和模式化的總線結構。系統可以靈活組態,進行任意的剪裁和組合,同時尋求實現多子系統協調控制和綜合管理。三是微型化,微電子機械系統的幾何尺寸向微米、納米級方向發展。由于微機電一體化系統具有體積小、耗能小、運動靈活等特點,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四是綠色化。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生態環境無危害或危害極小,資源利用率極高。
粗放發展———杭州市機械工業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