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漁殺家設計教案

時間:2022-03-15 09:40:00

導語:打漁殺家設計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打漁殺家設計教案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深化已經學過的戲劇知識。

2.初步理解京劇。

[難點、重點分析]

1.為什么蕭恩對丁郎的態度與李俊、倪榮對丁郎的態度不一樣!

分析:蕭恩經歷過大半生的坎坷,他反抗、斗爭,終至失敗,所以被磨去了“棱角”,變得深沉;即使有怒氣,也竭力隱忍,從不輕易惹是生非,只求帶著女兒過太平日子。所以對丁郎比較忍讓。

李俊的遭遇比不上蕭恩復雜,年齡也略小些,而倪榮又年輕氣盛,加上兩人都疾惡如仇,所以對丁郎一步不讓。

2.該怎樣理解蕭恩的忍讓!

分析:蕭恩經過大半生的坎坷,他深深懂得忍讓與反抗的利害關系。他知道,靠幾個人是難以斗倒惡霸地主和官府的。他的忍讓恰恰反襯了惡霸地主和官府的無惡不作。他的起初的不反抗與最后忍無可忍的反抗,也都是相輔相成的。

3.《打漁殺家》這出戲戲劇沖突的實質是什么!

分析:實質是惡霸地主和官府互相勾結,狼狽為奸,殘酷地壓迫、剝削、勒索勞動人民,以致激起人民的反抗。即“官逼民反”。

4.蕭恩與楊白勞這兩個人物在性格上有怎樣的差異!為什么!

分析:他們兩個最明顯的個性差異是:蕭恩深沉、隱忍,至忍無可忍之時則奮起反抗,怒殺惡霸全家,遠走他鄉。他有主見,有武藝,是隱跡江湖的豪俠。而楊白勞呢,是個忠厚、善良、懦弱的農民,面對厄運,無力反抗,最后只能以死抗爭。這種個性差異與他們倆各自的身份、地位、經歷是分不開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了解什么叫京劇。

京劇是全國性劇種之一。以徽班戲為起頭,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劇目的唱腔和表演方法,逐漸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唱腔基本屬于板腔體,以西皮、二簧為主要腔調,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瑣吶等樂器和鑼鼓等伴奏。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以上只要求學生對京劇有一個最初步的認識。)

二、按自讀提示預習課文,講述故事情節。

先請學生講述課文故事情節,教師再簡介全劇內容。故事梗概:梁山好漢蕭恩自與眾弟兄分手后,和女兒桂英相依為命,在江邊打魚為生。時因天旱水淺,魚不上網,欠下了鄉宦丁自燮的漁稅銀子。丁府派惡奴丁郎前來催討,恰好被蕭恩的好友、水泊英雄“混江龍”李俊及“卷毛虎”倪榮遇見,二人甚為不平,將其頂撞了回去。丁自燮聞報怒不可遏,隨即派教師爺率一幫打手至蕭家強行索取稅銀。蕭恩先跟他周旋,但終因對方仗勢逼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怒將來人打跑。蕭思自恃有理,搶先至官府報案,以求公斷。豈知官、紳早就勾結,狼狽為奸。縣令呂子秋貪贓枉法,反誣蕭恩抗稅不交,杖責40大板后趕出公門,并命令他連夜過江向丁自燮賠禮請罪。桂英原已許配給花榮之子花逢春,只是尚未過門。蕭恩決意棄家與丁死拼,并催促女兒攜花家聘禮慶頂珠投奔夫家。是夜,蕭恩暗藏戒刀在身,父女雙雙以獻珠賠禮為名闖入丁府,殺了丁自燮全家。

三、討論“自讀提示”中的三個問題。

明確:蕭恩一再忍讓,反動統治階級一再進逼,蕭恩出于無奈,才起來反抗,殺了丁員外全家。這樣寫,意在表現主題。

劇本安排李俊和倪榮與蕭恩聚會,意在以二人的豪俠氣概來襯托蕭恩的逆來順受,并向觀眾暗示蕭恩思想性格發展的趨向:反抗——殺家。

這場戲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

四、理解組成劇本的兩個部分:舞臺提示和人物臺詞。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下面練習,教師略加點撥即可:

題目:從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舞臺提示,人物臺詞(分出唱詞和說白),并說說它們各自的作用。

蕭思兒啊!

(唱搖板)

父女打魚在江下,

家貧那怕人笑咱!

穩住篷索父把網撒。

(撒網,提網,接唱)

年紀衰邁氣力不加。

桂英爹爹年邁。這河下生意不做也罷。

蕭恩兒啊,本當不做這河下的生意,怎奈囊中無鈔,你我父女怎生度日呀!

五、理解人物語言。

1.讀下面四句李俊、倪榮的對唱,用“/”標出句子中間的停頓,“△”標出重音,“_____”標出表示人物動作的詞語。

閑來/無事/江邊/,波浪//往東/流。

手搭/涼篷/往外瞅,柳陰之下/。

2.這段臺詞描寫了什么情景!表現人物怎樣的性格!

明確:江水在滔滔奔流,岸邊一排垂柳,柳陰下泊著一只小舟。江邊不遠處有一涼篷,蓬內李、倪二人正手搭涼篷往河那邊瞧呢。看,無意之中,他們發現了那停在岸邊的小舟……

通過這段臺詞,寫出了李、倪二人豪爽、俠義、風流倜儻的性格。

六、比較《白毛女》《打漁殺家》的異同。

明確:兩篇課文都屬于戲劇文學,它們的共同點見本單元《白毛女》教學過程設計板書,這里不再贅述。

兩篇課文從語言到主題思想各有不同,試列表分述于下:

表一

課文

取材

表現形式

語言特點

演出特點

白毛女

現代

歌劇

以歌唱為主,輔以說白

虛實相生

打漁殺家

古代

京劇

唱念做打并重

多用虛擬

表二

課文

矛盾沖突

按內容性質分類

主題思想

基礎

結果

性質

白毛女

地租高利貸

楊白勞自殺

(兩場戲)

主人公死亡

悲劇

舊社會把人變成鬼

打漁殺家

漁稅

殺丁家

(殺家)

主人公出走

正劇

官逼民反

[小資料]

京劇知識

本篇是京劇劇本。京劇被譽為“國劇”。它“集我國戲曲之大成,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愫,成為聯系大陸同胞和臺、港、澳同胞,聯系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重要藝術紐帶”,“不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而且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精品”。(李瑞環語)

京劇的由來:明末清初,地方劇種數以百計,相當繁榮。京劇融匯眾家之長,逐漸形成和發展,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在南方演出的一些徽調班社陸續進入北京獻藝,后來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兼以接受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一些民間曲調,逐步演變成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發展成為全國性劇種,達到了我國戲曲藝術發展的高峰。

京劇的劇目:傳統劇目1000余個,長期以來經常上演的多達數百個,其中《將相和》、《宇宙鋒》、《群英會》、《空城計》、《借東風》、《貴妃醉酒》、《野豬林》、《三岔口》、《二進宮》、《拾玉鐲》以及《打漁殺家》等優秀劇目更是廣為流傳。解放后,陸續上演了一些現代京劇,像《紅燈記》、《沙家濱》、《智取威虎山》等,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京劇的表演形式:表演上,唱、念、做、打結合在一起,歌與舞并重,多用突破時間空間界限的虛擬化的動作。

京劇的唱腔:以“皮黃”為主。“皮”指西皮,其腔調最早來自陜西,故較為高亢明快,富有力度。西皮包括倒板(導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快板、搖板等板式。“黃”指二黃,腔調較為沉穩凝重。二黃包括倒板(導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快板、搖板等板式。不同行當和流派,備有不同的聲腔和演唱的方法、習慣。

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生,又分為“生、小生、老生、武生”四種,分別指一般男子、青少年男子、中老年男子、勇武善打的男子。旦,又分為“旦、正旦(青衣)、花旦、老旦、彩旦”五種,分別指一般婦女、端莊的閨秀、小家碧玉(小戶人家美貌的年輕女子)、老年婦女、詼諧或邪惡的婦女。凈,又稱“花臉”,指品貌或性格特異的男子;擅長武藝者則稱“武凈”。丑,也稱“小花臉”,指詼諧或邪惡的男子;擅長武藝者則稱“武丑”。此外,京劇在伴奏、服飾、道具、人物造型、臉譜等方面,也富有鮮明的特色。

因此,欣賞京劇,所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藝術體系,只讀劇本是遠遠不夠的;而且若是對京劇常識毫無所知,也無法讀好劇本,這一點,與讀話劇劇本不同,與讀歌劇劇本也不大一樣。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