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變的事物》教案

時間:2022-06-04 07:07:00

導語:《我改變的事物》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改變的事物》教案

一,瀏覽課文猜猜作者:

我們平時看報紙讀雜志的時候,往往是先了解作者,再讀文章,今天我們來先讀文章,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猜猜文章的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把課文掃描一遍,然后從作者的性別、年齡、學歷、身份、長相、愛好等方面進行判斷。

好,請你告訴我,作者的性別。年齡。學歷。身份。長相。愛好。

好,請看大屏幕,作者的名字叫做劉亮程,這是作者的長相,這是作者的介紹。

劉亮程,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里,讀過一年小學,三年初中,種過地、放過羊,當過十幾年鄉農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點文字。大多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風中的院門》等。

你們猜得怎么樣,如果你覺得你們猜得還不錯的話,請為自己鼓鼓掌。

二,再讀課文討論“改變”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總要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改變世界,改變事物。

“我”改變了那些事物?按順序把它們找出來。(在荒野上挖兩锨,把土包鏟平,幾年后……在平地上挖大坑,幾年后,……為別人增收了幾斤玉米、改變了兩棵樹的長勢、把一棵樹上的麻雀趕到另一棵樹上,把一條渠里的水引進另一條渠,在牛屁股上拍了一锨,趕走一頭正在交配的黑公羊。)

我讀一下最后第二小節,大家覺得這一節寫作者改變了什么?哪一句話最值得玩味?

村里的人是怎樣看待我的勞動的?他們能理解作者的勞動嗎?

同學們怎么看待作者的勞動呢?

作者怎么看待自己的勞動呢?在他改變了一個個事物時他是怎么想的呢?請跳讀全文,找出一些能透露作者心理活動的句子。請猜測一下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成就感)對嗎?或許大家說的是對的,或許大家說的是錯的,因為作者說“這時我內心……”

作者改變了事物,什么改變作者?時間。時間不僅改變了我,還改變了村里的一切,乃至世上的一切。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節,思考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可能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

三,品讀課文深入感悟

(1)在時間面前,人是怎樣的一種形象?(渺小、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當作者明白了這個道理后,作者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深深地思考)

(2)請大家把最后一句話齊讀一遍,體會作者有沒有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作者在寫最后一句話時的心態是怎樣的?(平和、坦然、幡然醒悟、大徹大悟)

劉亮程究竟悟出了什么大道理?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筆墨寫他干了那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呢,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他想告訴我們,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一輩子所做的事往往都是小事,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些小事足以改變一些事物的命運,所以我們不能輕視這些小事,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往往是有意義的。)

我們再來看作者與記者的一段對話

記者:我還和別人說你是個“閑錘子”,愛在荒野上晃悠,把跟你無關系的一個土包鏟平或在一片平地上無故地挖一個大坑,去把一棵長得歪了的樹用繩子拉直,很得意地說這是你改變的事物

劉亮程:鄉下嘛,就這樣,沒什么大事,牲畜、草木、天氣、一小片陽光,吃、勞動、睡覺。除了這些小事再沒啥想頭。那個地方,能讓人日久天長地想一些小事情,不是事情的事情,一想很長時間,想得沒意思了撂掉。實在沒啥想頭了拾起來再想。一件小事就是這樣被想成大事,想成另外一件事,到最后它就不單單是一個村莊的事了。

著名文藝評論家蔣子丹這樣評價劉亮程的散文,“身邊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動靜皆可成詩,散文中透出的那種從容優雅的自信,是多少現代人已經久違了、陌生了、熬長了黑夜搔短了白頭也找不回的大才華。這當然是一種哲學,是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是生命體大徹大悟頂天立地的哲學。”

劉亮程就是因為把鄉村的平凡小事想成大事,被稱為鄉村哲學家,請大家沿著這位哲學家的思路思考,人的一生究竟怎樣才可以留下痕跡?人的一生可以留下多少痕跡?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當我們想到我們每做一件小事,都會留下痕跡,我們肯定會認真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當我們想到我們每做一件小事,都會改變事物,每個人在自己的“村莊”里都可以實現個體生命價值,我們的人生肯定是無怨無悔。劉亮程的散文讓我們的心靈感到好溫暖。

劉亮程的散文集叫做《一個人的村莊》,他說過,我全部的寫作都是為了完成一個村莊。這村莊就是他勤勤懇懇建造的精神家園,是人類靈魂的棲居地。在這個村莊里,陽光明媚,清風徐來。當燥熱的城市越來越難以容下遠道而來的流浪者,劉亮程用他一個人的村莊庇護了眾多城市人無處依附的心靈。劉亮程也因此贏得了眾多的好評:

劉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條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個字都干干凈凈,但洗盡鉛華的文字里又有一種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個字都重得好像要脫手。

劉亮程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希提島,但是又沒有那種原始的浪漫情調,在那里夾雜地生長著的,是一種困苦,一種危機,一種天命中的無助,快樂和幸福。

四,布置作業拓寬視野

但是,劉亮程已經離開農村很久了,他的創作也由散文轉向長篇小說,近幾年他好像一直都沉默著,大家非常擔心的是長期的都市生活會不會讓他失掉那些金子般寶貴的東西。我想推薦大家閱讀一部長篇小說,那就是溫嶺作家郭小櫓創作的《我心中的石頭鎮》,大家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這就算作是今天的一個作業吧。

或許生活教給作家的東西遠遠多于學校教給他們的東西,于是,文壇上出現了一大批低學歷作家,劉亮程算一個,還有沒上過學的戰士作家高玉寶、只有小學畢業卻寫出《邊城》這樣偉大作品的沈從文、讀過小學四年級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大家可能都看過電視劇《永不瞑目》、《玉觀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可大家知道嗎,他們的編劇海巖只是讀到小學四年級,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韓寒,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探究他們的成長道路,可以去思考學歷教育與作家成長的關系。這就是今天這節課的第二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