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知識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13:24: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集成電路知識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集成電路知識

電路產業發展實施意見

為加快*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增強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培植高端產業,帶動國民經濟與社會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性

集成電路產業對于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高倍增性和關聯度。集成電路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可以推動消費類電子工業、計算機工業、通信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集成電路芯片作為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的核心,對于提升整體工業水平和推動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發展意義重大。此外,微電子技術及其相關的微細加工技術與機械學、光學、生物學相結合,還能衍生出新的技術和產業。集成電路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轉變增長方式、改善資源環境、增強競爭優勢,帶動相關產業和領域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性產業。

*省資源環境良好,集成電路設計和原材料生產具有比較優勢,具有一批專業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和原材料生產的企業及水平較高的專業人才隊伍。*省消費類電子工業、計算機工業、通信工業以及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現實需求的空間。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要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資源優勢,加強規劃,因勢利導,積極組織和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加快招商引資步伐。省政府有關部門要切實落實國家和省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積極推動和支持*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二、發展思路和原則

(一)發展思路。根據*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基礎,當前以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和原材料生產為重點,建成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設計和原材料生產基地。以內引外,促進外部資金、技術、人才和芯片加工、封裝、測試項目的進入,建立集成電路生產基地。

查看全文

電路稅收調研報告

一、集成電路產業的特征

1、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國家基礎戰略性產業。

集成電路(IC)是集多種高技術于一體的高科技產品,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隨著技術的發展,集成電路正在發展成為集成系統(SOC),而集成系統本身就是一部高技術的整機,它幾乎存在于所有工業部門,是衡量一個國家裝備水平和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

2、集成電路產業是技術資金密集、技術進步快和投資風險高的產業。

80年代建一條6英寸的生產線投資約2億美元,90年代一條8英寸的生產線投資需10億美元,現在建一條12英寸的生產線要20億-30億美元,有人估計到2010年建一條18英寸的生產線,需要上百億美元的投資。

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進步日新月異,從70年代以來,它一直遵循著摩爾定律:芯片集成元件數每18個月增加一倍。即每18個月芯片集成度大體增長一倍。這種把技術指標及其到達時限準確地擺在競爭者面前的規律,為企業提出了一個“永難喘息”,否則就“永遠停息”的競爭法則。

查看全文

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方法

摘要:集成電路設計是一項理論基礎要求高、綜合性和系統性強、涉及面較廣的任務,離不開計算機軟件的輔助。開設《集成電路CAD》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對專業課程的理解,是系統培養集成電路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針對課程內容抽象的特點,在課堂教學時需通過融入行業前沿信息、設計案例,合理設置隨堂練習題、討論題以及課后習題等一系列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創造直觀生動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實踐性強的特點,通過分組進行課題設計、逐一開展設計報告、加重實踐環節的考核比重等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

關鍵詞: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方法;實踐訓練

一、引言

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存儲和處理能力得到了爆炸式提升,使得信息技術(IT,Infor-mationTechnology)時代已升級到數據技術(DT,DateTechnology)時代。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信息技術已深入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作用愈發凸顯。作為信息產業基礎和關鍵的集成電路產業,在這個階段也迎來了快速發展。從芯片特征尺寸的角度來看,從2010年的65nm發展到了2018年的7nm;從芯片功能和性能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電路模塊被集成到芯片中,片上系統(SoC,SystemonChip)越來越智能,自2017年起,蘋果公司和華為公司的SoC都集成有神經處理單元(NPU,NeuralProcessingUnit);從市場分布的角度來看,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但市場份額主要被美、歐、日、韓等國家或地區的少數跨國公司所占有。芯片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沒有芯片就沒有電子世界,更沒有21世紀的制造設計大國[2]。我國雖然擁有龐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但尖端核心技術均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上,隨時有被“卡脖子”的風險,2018年初的“中興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產業的振興首先要從培養人才開始,集成電路設計是知識密集型行業,需要培養專門的設計人才。集成電路的CAD(ComputerAided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幾乎是伴隨著集成電路產品的產生而出現的,雖然數字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已從CAD演進到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但是模擬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的設計目前還是采用CAD技術。在高等教育院校的相關專業中開設“集成電路CAD”課程,加強設計思維培養和設計實例訓練,是系統培養集成電路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對專業課程的理解。

二、教學內容安排

《集成電路CAD》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的關鍵專業課程之一,主要覆蓋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領域。在學習該門課程之前學生需具備《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半導體器件物理》《微電子工藝》《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等專業課程基礎。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有兩個部分:一是課堂教學,共16學時。其中概論部分2學時,主要講述集成電路的概念、發展歷史及現狀、集成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發展歷史及現狀、集成電路的設計方法及設計流程、集成電路CAD的主要內容等;用2個學時溫習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專用集成電路的CAD設計方法及設計實例講解共安排4個學時;CAD電路分析基礎、電路元/器件模型各占2個學時;集成電路的版圖設計、版圖驗證及后仿真各占2個學時。二是課程設計報告,共16學時。在開學第一課上做出安排,由班長或學習委員組織學生分組,5—7人一組,指定一名組長。每個小組從集成運算放大器、電壓基準源、集成電壓比較器、振蕩器、低壓差線性穩壓器、開關電容電路、全定制邏輯電路(50門以上)以及其他方面選擇一個設計課題,從開學第一周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開展電路設計和仿真、版圖設計和驗證工作。同一小組中的同學在選定應用領域和設定電路指標參數時要體現出差異。從9—16周,各個小組陸續開展課程設計報告,每次課(2個學時)匯報一個課題。首先由組長介紹所選課題的基本情況,每一位同學補充介紹自己的設計和組內其他同學的差異,采用“PPT展示+CAD軟件操作”的組合匯報模式。

查看全文

企業版圖設計教學與實踐

一、企業對IC版圖設計的要求分析

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在招聘版圖設計員工時,除了對員工的個人素質和英語的應用能力等要求之外,大部分是考查專業應用的能力。一般都會對新員工做以下要求:熟悉半導體器件物理、CMOS或BiCMOS、BCD集成電路制造工藝;熟悉集成電路(數字、模擬)設計,了解電路原理,設計關鍵點;熟悉Foundry廠提供的工藝參數、設計規則;掌握主流版圖設計和版圖驗證相關EDA工具;完成手工版圖設計和工藝驗證[1,2]。另外,公司希望合格的版圖設計人員除了懂得IC設計、版圖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Foundry廠的工作流程、制程原理等相關知識[3]。正因為其需要掌握的知識面廣,而國內學校開設這方面專業比較晚,IC版圖設計工程師的人才缺口更為巨大,所以擁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設計工程師,就成為各設計公司和獵頭公司爭相角逐的人才[4,5]。

二、針對企業要求的版圖設計教學規劃

1.數字版圖設計。數字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是由自動布局布線工具結合版圖驗證工具實現的。自動布局布線工具加載準備好的由verilog程序經過DC綜合后的網表文件與Foundry提供的數字邏輯標準單元版圖庫文件和I/O的庫文件,它包括物理庫、時序庫、時序約束文件。在數字版圖設計時,一是熟練使用自動布局布線工具如Encounter、Astro等,鑒于很少有學校開設這門課程,可以推薦學生自學或是參加專業培訓。二是數字邏輯標準單元版圖庫的設計,可以由Foundry廠提供,也可由公司自定制標準單元版圖庫,因此對于初學者而言設計好標準單元版圖使其符合行業規范至關重要。2.模擬版圖設計。在模擬集成電路設計中,無論是CMOS還是雙極型電路,主要目標并不是芯片的尺寸,而是優化電路的性能,匹配精度、速度和各種功能方面的問題。作為版圖設計者,更關心的是電路的性能,了解電壓和電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當知道為什么差分對需要匹配,應當知道有關信號流、降低寄生參數、電流密度、器件方位、布線等需要考慮的問題。模擬版圖是在注重電路性能的基礎上去優化尺寸的,面積在某種程度上說仍然是一個問題,但不再是壓倒一切的問題。在模擬電路版圖設計中,性能比尺寸更重要。另外,模擬集成電路版圖設計師作為前端電路設計師的助手,經常需要與前端工程師交流,看是否需要版圖匹配、布線是否合理、導線是否有大電流流過等,這就要求版圖設計師不僅懂工藝而且能看懂模擬電路。3.逆向版圖設計。集成電路逆向設計其實就是芯片反向設計。它是通過對芯片內部電路的提取與分析、整理,實現對芯片技術原理、設計思路、工藝制造、結構機制等方面的深入洞悉。因此,對工藝了解的要求更高。反向設計流程包括電路提取、電路整理、分析仿真驗證、電路調整、版圖提取整理、版圖繪制驗證及后仿真等。設計公司對反向版圖設計的要求較高,版圖設計工作還涵蓋了電路提取與整理,這就要求版圖設計師不僅要深入了解工藝流程;而且還要熟悉模擬電路和數字標準單元電路工作原理。

三、教學實現

1.數字版圖。數字集成電路版圖在教學時,一是掌握自動布局布線工具的使用,還需要對UNIX或LINUX系統熟悉,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指令;二是數字邏輯單元版圖的設計,目前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大都采用CMOS工藝,因此,必須深入學習CMOS工藝流程。在教學時,可以做個形象的PPT,空間立體感要強,使學生更容易理解CMOS工藝的層次、空間感。邏輯單元版圖具體教學方法應當采用上機操作并配備投影儀,教師一邊講解電路和繪制版圖,一邊講解軟件的操作、設計規則、畫版圖步驟、注意事項,學生跟著一步一步緊隨教師演示學習如何畫版圖,同時教師可適當調整教學速度,適時停下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若有錯加以糾正。這樣,教師一個單元版圖講解完畢,學生亦完成一個單元版圖。亦步亦趨、步步跟隨,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掌握速度更快。課堂講解完成后,安排學生實驗以鞏固所學。邏輯單元版圖教學內容安排應當采用目前常用的單元,并具有代表性、擴展性,使學生可以舉一反三,擴展到整個單元庫。具體單元內容安排如反相器、與非門/或非門、選擇器、異或門/同或門、D觸發器與SRAM等。在教授時一定要注意符合行業規范,比如單元的高度、寬度的確定要符合自動布局布線的要求;單元版圖一定要最小化,如異或門與觸發器等常使用傳輸門實現,繪制版圖時注意晶體管源漏區的合并;大尺寸晶體管的串并聯安排合理等。2.模擬版圖。模擬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更注重電路的性能實現,經常需要與前端電路設計工程師交流。因此,版圖教學時教師須要求學生掌握模擬集成電路的基本原理,學生能識CMOS模擬電路,與前端電路工程師交流無障礙。同時也要求學生掌握工藝對模擬版圖的影響,熟練運用模擬版圖的晶體管匹配、保護環、Dummy晶體管等關鍵技術。在教學方法上,依然采用數字集成電路版圖的教學過程,實現教與學的同步。在內容安排上,一是以運算放大器為例,深入講解差分對管、電流鏡、電容的匹配機理,版圖匹配時結構采用一維還是二維,具體是如何布局的,以及保護環與dummy管版圖繪制技術。二是以帶隙基準電壓源為例,深入講解N阱CMOS工藝下雙極晶體管PNP與電阻匹配的版圖繪制技術。在教學時需注意晶體管與電阻并聯拆分的合理性、電阻與電容的類型與計算方法以及布線的規范性。3.逆向版圖設計。逆向集成電路版圖設計需要學生掌握數字標準單元的命名規范、所有標準單元電路結構、常用模擬電路的結構以及芯片的工藝,要求學生熟悉模擬和數字集成單元電路。這樣才可以在逆向提取電路與版圖時,做到準確無誤。教學方法同樣還是采用數字集成電路版圖教學流程,達到學以致用。教學內容當以一個既含數字電路又含模擬電路的芯片為例。為了提取數字單元電路,需講解foundry提供的標準單元庫里的單元電路與命名規范。在提取單元電路教學時,說明數字電路需要歸并同類圖形,例如與非門、或非門、觸發器等,同樣的圖形不要分析多次。強調學生注意電路的共性、版圖布局與布線的規律性,做到熟能生巧。模擬電路的提取與版圖繪制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模擬集成電路常用電路結構與工作原理,因為逆向設計軟件提出的元器件符號應該按照易于理解的電路整理,使其他人員也能看出你提取電路的功能,做到準確通用規范性。集成電路版圖設計教學應面向企業,按照企業對設計工程師的要求來安排教學,做到教學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從教學開始就向學生灌輸IC行業知識,定位準確,學生明確自己應該掌握哪些相關知識。本文從集成電路數字版圖、模擬版圖和逆向設計版圖這三個方面就如何開展教學可以滿足企業對版圖工程師的要求展開探討,安排教學有針對性。在教學方法與內容上做了分析探討,力求讓學生在畢業后可以順利進入IC行業做出努力。

查看全文

集成電路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探索

為響應國家科技強國戰略需求,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構筑先發優勢,在未來全球創新系統中占據戰略制高點,迫切需要培養大批新興工程科技人才[1]。而集成電路產業作為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2-3],在中國制造大投入、大發展、大跨越的趨勢下,集成電路的戰略重要性日益突顯。然而,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仍然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存在質和量上的不足。高等院校作為高端人才培養的主場地,如何緊密圍繞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對高水平人才的迫切需求,遵循集成電路發展規律[4-6],培養出具有理論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綜合創新型人才,這對集成電路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集成電路中心堅持“人才培養是根本、提升能力為關鍵、凝聚資源夯基礎、科學研究促發展”的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思路,提出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為核心目標的“四位一體”實驗教學體系,實踐教學覆蓋現代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技術與技能環節[7],內容層次遞進,為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綜合創新型人才實踐教學培養提供新方案。

一、“四位一體”實驗體系構建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實驗中心提出以“教學與科研、工程相融合”的培養理念,形成了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目標的“四位一體”實驗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該體系覆蓋現代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技術與技能環節,由“通識實驗”、“專業實驗”、“科研創新實驗”與“綜合交叉融合實驗”四大模塊構成,兼顧物理、器件、電路、設計、工藝等集成電路學科核心內容,適應于培養集成電路人才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具有覆蓋面廣、實用性強和創新性等鮮明特色[8-11]。該實驗教學體系在知識結構上從通識課程一直延伸到專業課程,在實驗與實踐環節上從校內實驗室延伸到校外實踐基地。實驗內容層次遞進,通過實驗教學最終實現工程實踐與系統實驗相融合、科學研究與實驗相融合、虛擬實驗與實踐實驗相融合以及理論課程與實驗相融合。(一)通識實驗模塊。通識實驗主要面向本科一年級與二年級的學生開設。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微電子與集成電路專業而言,能夠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程序語言以及扎實的物理與電子基礎理論知識,可以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通識實驗模塊,將程序類實驗、物理類實驗、電子線路類、信號與系統類實驗作為核心內容,四大類實驗之間的層次遞進關系以及開設的學期如圖2所示。通識實驗課程設置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從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類實驗入門,進而開設大學基礎物理實驗;在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后,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在第三學期開設難度稍高的綜合物理實驗。隨著知識點的積累、理解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提升,逐漸開設與專業基礎相關的電子線路類、電路信號與系統類、半導體物理類實驗。實驗內容由淺及深,層次遞進,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實驗興趣的目的。通識實驗模塊的實驗教學活動,著重在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規范化的實驗操作習慣,熟練掌握常規儀器設備(示波器、電流源、信號源、函數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等)的操作方法,以及處理實驗數據和撰寫實驗報告的能力。實驗的考核方式以及所占的比重為:實驗預習(40%)+實驗過程(40%)+報告為主(20%)。在課程設置時間上,實驗課程一般滯后于理論課程四個星期左右,目的是使得學生在充分理解理論知識點,即實驗原理的前提下,帶著思考問題進入實驗室,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實驗,充分實現理論課程與實驗教學相融合。(二)專業實驗模塊。基于通識實驗模塊,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能力且積累了一定的與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具備了專業實驗的能力。為了進一步優化實驗教學體系,新的實驗體系對專業實驗的內容進行合理優化,保留傳統優勢、經典的實驗項目,摒棄與優化落后的實驗項目,在此基礎上,根據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加大科學創新實驗以及綜合性實驗在總實驗項目中的比重,使專業實驗體系結構更為合理,并構建了半導體器件實驗、工藝實驗、物理實驗、虛擬仿真實為主的六大實驗平臺,如圖3所示。每個實驗平臺下包含若干與專業主干理論課程緊密相關的專業實驗,這些專業實驗的內容涵蓋面廣,由驗證型實驗→綜合設計型實驗→創新型實驗,實驗內容層次遞進,相互關聯,構成專業實驗的核心內容。1.集成電路實踐操作教學實驗。集成電路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要承擔學生的實踐操作教學實驗,主要包含半導體器件物理實驗、半導體工藝檢測實驗以及半導體物理實驗三大平臺,包含30個實驗項目,涵蓋半導體材料、器件、電路的物理、電學特性測試與分析等方面的內容。實驗內容繼續秉承由淺及深的原則,由簡單的驗證性實驗逐漸過渡到創新型與綜合性試驗。目前為止,創新型與綜合設計型實驗已經占據總實驗項目的62%。此外,學院成立了我國西部地區唯一具備集成電路生產實習條件且應用于實驗教學的超凈工藝實驗室,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完成器件設計、工藝操作和樣品的測試一系列環節,加深對集成電路制造主要流程與技術的理解。專業實驗的考核方式兼顧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對于創新型與綜合性實驗項目,側重于考核實驗過程,新增實驗小組答辯環節,考核范圍覆蓋實驗方案設計、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測試結果、實驗報告以及答辯表現等環節。專業實驗與集成電路學科覆蓋的物理、器件、電路、系統等專門知識一致,同時與集成電路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的產業需求相符,在培養學生扎實基礎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以及綜合創新能力。2.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虛擬仿真教學實驗。虛擬實驗與實踐操作實驗相結合是未來實驗發展必然趨勢。優化后的實驗平臺中增加了“工藝”、“器件”、“集成電路設計”虛擬仿真三大實驗平臺,各個模塊既有自身的側重,又相互聯系支撐,共同通過虛擬和仿真技術、多媒體、網絡通信等技術手段,強化理論教學的效果。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涵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環節,兼顧工藝、器件、電路等多方面的培養要求,具有綜合性、實用性和創新型的鮮明特點。以《氮化鎵發光二極管工藝制造與光電特性虛擬仿真實驗》為例,該實驗取材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家級科研成果,主要實驗內容為器件虛擬工藝制造、光電特性仿真。AlGaN單量子阱GaNLED器件實驗項目中的氮化鎵發光二極管可以采用AlGaN、InGaN等作為單量子阱材料,學生可以根據需要的光波波長選擇相應的量子阱材料,并可以根據需求改變器件的結構和材料參數,進而分析器件的光電特性。在虛擬環境中完成器件的設計,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學習半導體集成器件的微觀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并剖析影響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引導學生逐步探索物理現象的本質,巧妙地解決了由抽象到具體,理論到實踐的環節,彌補了工程實踐中的某些薄弱環節。此外,利用虛擬仿真平臺實現此實驗,可以克服真實實驗耗時長、成本高、環境要求苛刻、危險性大等弊端,使學生能夠增強對所學理論課程的理解和掌握[12],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3.科研創新模塊實驗。通過專業實驗模塊的訓練,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實驗的能力以及基本的綜合創新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思維,同時為學有余力以及科研思維活躍的學生提供更高展示能力的平臺,學院在本科實驗中增加科研創新實驗模塊[13]。高校的實驗室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科研創新實驗模塊充分利用實驗室優勢資源以及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實現科研反哺實驗教學。學院主要通過各類科研訓練計劃、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實踐能力,實現科研創新與實驗教學相融合。以本科生的科研訓練資助計劃(URTP)為例,URTP是在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的基礎上,采用項目化的運作方式,通過設立創新基金和本科生資助申報的方式確定立項并給予資金支持,形成了全方位的本科生科研訓練資助計劃體系,鼓勵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項目研究。該項科研訓練項目鼓勵本科生、申請專利,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面向本科生的科研訓練計劃核心是支持本科生開展科研訓練,學生參與URTP的過程本質上是在進行研究性的學習,注重學生參與研究的學習過程,并鼓勵本科生產生一定的科研成果。該計劃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直接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引導學生進入科學前沿,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學生通過發現問題,激發創新思維,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的新領域,從而體驗一種全新的研究性學習的樂趣。特別是參與科研訓練計劃的學生可以無條件進入開放實驗室,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完成項目,實現科學研究與實驗教學相結合。4.綜合交叉融合模塊實驗。學科之間的綜合交叉融合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及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力,而且對當今高水平大學的學科協同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14-15]。實驗中心根據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需求,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增加綜合交叉融合實驗模塊,著重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多層次、復合型、創新型集成電路領域人才。綜合交叉融合實驗模塊主要以兩種載體實現學科之間的融合。其一,以各類學科競賽為載體。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試驗計劃項目和各類學科競賽、豐富學生課外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以傳統競賽項目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為例,它重在于考核學生的動手創新實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競賽命題范圍廣,涉及到數模集成電路設計、單片機、電源、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識點。這勢必要求帶隊教練根據自身專業所長對參賽學生進行專門的單項實踐訓練,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根據具體題目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交叉運用解決實際問題。其二,以學生畢業設計或者科研訓練項目為載體,開展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項目。以本科學生畢業設計項目“硅基二極管可重構偶極子天線關鍵技術研究”為例,此項目屬于半導體與微波通訊的交叉結合課題,研究此課題必須掌握半導體器件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工藝制造等方面的數理基礎知識,此外,必須熟悉微波通訊中等離子體與微波的相互關系以及天線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導體硅基二極管構成的偶極子天線具有傳統金屬天線無可比擬的優點,即體積小,且天線在沒有激發的狀態下,雷達散射截面可以忽略不計,具有隱身的性能;不改變物理結構的同時實現可重構;輻射方向范圍寬等優點。這種交叉融合的新型天線為雷達與通訊系統性能的提升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技術路徑。優化后的實驗體系中通過增加綜合交叉融合實驗模塊的比重,實現工程實踐與實驗教學的相融合,不僅顯著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而且產出了一系列具有影響的交叉創新成果,學科綜合優勢進一步提高,學科整體水平和創新活力顯著提升。

二、實驗教學體系成效

通過優化實驗內容,增加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以及增加科研創新實驗模塊與綜合交叉融合實驗模塊的比重,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從而切實提高了大學生的工程實踐動手能力。截至目前,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擁有Silvaco、Synopsys、Cadence、Mentor等公司授權和自主研發的軟件多套,擁有23臺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和300多臺PC機,可實現年150000人/時虛擬教學實驗任務。學院在3大模塊9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基礎上,開設了52個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所有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均對本科生開放,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而且,學院已經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累計共派出200余人前往合作企業(院所),例如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應用材料、德州儀器等國際知名微電子企業進行實習。企業為前來實習的學生提供與專業相關的實習崗位,并指派實習導師,與校內導師共同協助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項目。同時,企業還在校內設立專項獎學金并贈送先進的儀器設備與軟件,并提供培訓課程,使得學生可以了解目前業界最先進的數字集成電路設計理念、方法、工具以及實例,對專業知識有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在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方面,優化后的“四位一體”實驗教學體系實施后,學生的實踐創新與創業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以國家、省部級各類學科競賽為平臺,對大學生進行課外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科技成果豐碩、學科競賽喜獲佳績,圖4為新舊實驗體系(2013年與2017年)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成果比較分析。此外,在新的實驗體系實施后,學生獲獎的級別也在逐年上升。以2018年為例,獲得國家級別獎項有:獲得2018年美國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13人,國際二等獎10人;獲得2018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5人,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金獎2人,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國家一等獎1人,全國大學生瑞薩杯信息科技前沿專題邀請賽國家三等獎1人。創業方面,實驗中心成功培育孵化學生創業項目8項,目前實現PreA輪融資企業2項,天使投資項目2項,企業估值約2.5億元。數據表明,“四位一體”實驗體系實施后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實踐機會,學生的科技創新獲獎不僅種類與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而且獲獎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查看全文

市集成電路產品認定管理制度

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文件精神,為規范我市集成電路產品的認定工作,明確相關的組織管理、工作程序、認定標準和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本辦法所稱集成電路產品,是指通過特定加工將電器元件集成在一塊單晶片或陶瓷基片上,執行特定電路或系統功能的產品(包括單晶硅片,即呈單晶狀態的半導體硅材料)。

本辦法是為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企業享受優惠政策制定的審定辦法和認定程序。

第二條:根據上級規定和授權范圍,*市科學技術局會同*市國家稅務局負責管理全市集成電路產品的認定工作:

(一)審定、授權我市的集成電路產品認定機構;

(二)監督檢查我市集成電路產品的認定工作,審核批準認定結果;

查看全文

軟件產業發展的規章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快*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根據《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按照其有關部門規定,經認定的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除享受《若干政策》、國家及本市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外,同時執行本政策規定。

第三條本市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的認定機構和認定程序,由市信息辦會同市計委、市經委、市科委、市外經貿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質量技監局等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二章軟件產業

第四條由市政府安排5億元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軟件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軟件項目、軟件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并為相關國家項目提供匹配資金。

查看全文

鋼鐵廠參觀實習調研報告

2007年7月4日,今天早上九點我們微電子04級全體同學在首鋼nec門口集合,在姜老師和鞠老師的帶領下跟隨首鋼nec工作人員開始了我們的參觀實習。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同學們秩序井然,而且大家參觀的熱情高漲,充滿了興奮與好奇。

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首鋼nec的小禮堂,進行了簡單的歡迎儀式后,由工作人員向我們講解了集成電路半導體材料、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工藝、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技術與應用前景和首鋼nec有限公司概況,其中先后具體介紹了器件的發展史、集成電路的發展史、半導體行業的特點、工藝流程、設計流程,以及sgnec的定位與相關生產規模等情況。

ic產業是基礎產業,是其他高技術產業的基礎,具有核心的作用,而且應用廣泛,同時它也是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規模化,具有戰略性地位的高科技產業,越來越重視高度分工與共贏協作的精神。近些年來,ic產業遵從摩爾定律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鼓勵和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首鋼總公司和nec電子株式會社于1991年12月31日合資興建了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sgnec),從事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的半導體企業,致力于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包括完整的生產線――晶圓制造和ic封裝)和銷售的生產廠商,是首鋼新技術產業的支柱產業。公司總投資580.5億日元,注冊資金207.5億日元,首鋼總公司和nec電子株式會社分別擁有49.7%和50.3%的股份。目前,sgnec的擴散生產線工藝技術水平是6英寸、0.35um,生產能力為月投135000片,組裝線生產能力為年產8000萬塊集成電路,其主要產品有線性電路、遙控電路、微處理器、顯示驅動電路、通用lic等,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程控和家電等相關領域,同時可接受客戶的foundry產品委托加工業務。公司以“協力·敬業·創新·領先,振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為宗旨,以一貫生產、服務客戶為特色,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中生產體系最完整、技術水平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也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標志性企業之一。

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講解,我們一方面回顧了集成電路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也對首鋼日電的生產規模、企業文化有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隨后我們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第一次親身參觀了sgnec的后序工藝生產車間,以往只是在上課期間通過視頻觀看了集成電路的生產過程,這次的實踐參觀使我們心中的興奮溢于言表。

由于ic的集成度和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生產工藝對生產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中的前后各道工序對生產環境要求更加苛刻,其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氣壓、靜電防護各種情況均有嚴格的控制。

為了減少塵土顆粒被帶入車間,在正式踏入后序工藝生產車間前,我們都穿上了專門的鞋套膠袋。透過走道窗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廠房和身著“兔子服”的工人,在密閉的工作間,大多數ic后序工藝的生產都是靠機械手完成,工作人員只是起到輔助操作和監控的作用。每間工作間門口都有嚴格的凈化和除靜電設施,防止把污染源帶入生產線,以及靜電對器件的瞬間擊穿,保證產品的質量、性能,提高器件產品成品率。接著,我們看到了封裝生產線,主要是樹脂材料的封裝。環氧樹脂的包裹,一方面起到防塵、防潮、防光線直射的作用,另一方面使芯片抗機械碰撞能力增強,同時封裝把內部引線引出到外部管腳,便于連接和應用。

查看全文

集成電路設計教學改革探究

驗證模擬電子技術是一門所有電類工科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1],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掌握半導體物理器件、單級和多級放大電路、集成運算器、穩壓電源等知識,為后續微機原理應用、單片機技術、高頻電子技術等專業課程學習做好知識鋪墊[2]。然而,傳統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以課本理論公式講授推導為主,以采用模擬實驗箱或實驗臺的驗證性實驗為輔,具有物理概念抽象、分析方法復雜、動手設計困難等特點[3]。因此,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學習起來困難,考試通過率不高,學習興趣不足。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集成電路行業已經被視為與鋼鐵和石油工業同等重要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命脈行業,其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工業先進、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4]。特別是在“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新體系”的新時代工科建設背景下[5],如何培養出優秀的適合集成電路行業需求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已經成為了各本科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集成電路設計能力,提高學生對于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認同度和興趣感,本文探究了一種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方法,使用Cadence和HSPICE仿真軟件對模擬電子技術課本中的典型電路進行仿真分析,進而驗證其理論的正確性。

1傳統模擬電子技術教學

1.1傳統模擬電子技術理論教學模式。傳統的模擬電子技術理論教學采用教師課堂知識灌輸形式,即教師通過板書和PPT的方式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推導書本中的理論公式,通過已學的知識來推導和驗證新的理論和公式[6]。例如在學習第二章“基本放大電路”時,教師是通過圖解法和微變等效電路法來推導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和交流電壓增壓。圖1為采用圖解法求解的單管共射電路,圖中通過虛線把晶體管和外圍電路分開,當輸入信號ΔUI為0時,在晶體管的輸入回路中既應該滿足輸入特性曲線,又應滿足外圍電路參數,因此:UBE=VBB-iBRb(1)圖2為單管共射電路的輸入特性曲線,由1式可以確定圖中的輸入回路負載線,其中斜率為-1/Rb,輸入回路負載線與輸入特向曲線的交點Q就是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圖3為單管共射電路的輸出特性曲線,與輸入回路一樣,在輸出特性曲線中靜態工作點既應在IB=IBQ曲線上,又應滿足外圍電路特性:UCE=VCC-iCRC(2)由2式可以確定圖3中的負載線,其中負載線的斜率為-1/RC,IB=IBQ與輸出特性曲線的交點即為靜態工作點Q,其縱坐標值為ICQ,橫坐標值為UCEQ。通過圖解法可以求出單管共射電路的靜態工作點Q,采用微變等效電路法可以求解電路的H參數,計算電路的電壓增益、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等[7]。同樣,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波形的發生和信號轉換等章節都是采用傳統的公式推導法來向學生講解的。傳統的模擬電子技術理論教學雖然可以使學生掌握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但是繁雜的64物理概念以及抽象的公式推導過程往往讓學生感覺到入門難、理解難、掌握難,僅僅依靠課堂理論灌輸的教學模式就成為了一種“空對空”的教學模式[8]。1.2傳統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傳統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主要采用模擬實驗箱或模擬實驗臺模式,即學生通過導線插針在現有的實驗箱或實驗臺上連接各種電子元器件或模塊來搭建模擬電路的方式[9]。傳統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雖然可以通過現有的模擬實驗箱或實驗臺驗證課本理論,較為靈活的設計簡單模擬電路。但是,傳統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存在諸多缺點:(1)傳統的模擬實驗箱或實驗臺一般采用導線插針方式,在實驗過程中容易發生插針折斷堵塞插孔情況,影響設備德正常使用。(2)隨著機箱設備的老化,設備內部經常出現導線或底座虛斷、接觸不良等情況,造成實驗結果的失真。(3)由于傳統實驗箱或實驗臺采用模塊集成方式,一般只包含了課內驗證實驗模塊,難以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2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

2.1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模擬電子技術理論教學模式。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模擬電子技術在理論教學上采用“工程向導法”的教學思路,首先由教師結合生活實例提出一個具體的工程問題,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可以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課堂講授向學生傳輸工程項目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定理,與傳統理論課堂教學模式相比,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課堂理論教學在知識點講授上按照“知識鏈”模式,即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不再按照傳統知識章節的順序,而是以工程項目為導向,把做工程項目所需的知識點串在一起講解。以設計“集成運算放大器”為例,集成運算放大器一般包括:偏置電流產生電路、差分輸入放大電路、中間放大電路、功率放大電路四部分模塊電路組成[10]。因此教師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首先講解偏置電流產生電路和電流復制電路,可以通過電流鏡和微電流源的工作原理來講解。然后講解差分輸入放大電路,通過差分輸入放大電路的電路結構以及如何提高電路的共模抑制比為出發點進行講解。接著講解單級放大電路和多級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原理,最后講解功率放大電路,主要向學生講解功率放大電路如何提高電路的帶負載能力。這樣學生具備了基礎知識之后就可以動手設計運算放大電路。在向學生講解設計工程項目所需的基礎知識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設計模擬集成電路所用到的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軟件,這里以在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行業被廣泛使用的EDA軟件Cadence和HSPICE為例。由于Cadence是在Linux操作環境下運行的,因此教師首先給學生講授簡單的Linux操作環境和基礎指令,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Cadence的運行方法,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在Cadence中進行工程項目的原理圖設計,最后使用Cadence把所設計的電路網表文件導入到HSPICE軟件中進行參數仿真。使用HSPICE可以對所設計電路進行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態分析以及蒙特卡羅最壞情況分析等。2.2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面向集成電路設計的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采用“教師引導,學生開放設計”的教學模式。教師以“大作業”形式每學期給學生布置5~6道實驗課題,制定好項目參數。學生課下搜集項目資料,自主設計電路架構并且進行仿真驗證,最后提交項目結項報告。通過學生設計的電路參數是否達標以及結項報告的內容完整性給成合理的評判成績。圖5為指導學生設計的基于CMOS工藝庫的運算放大器原理圖,共分為三級:偏置電流產生電路、輸入級差分放大電路、中間級放大電路。學生把原理圖輸入到Cadence中可以生成電路參數網表,再使用HSPICE仿真軟件進行參數調試。最終可以仿真電路的開環增益、輸入共模抑制比、電源抑制比等參數。

3結語

查看全文

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分析

1微電子學與集成電路解讀

微電子學是電子學的分支學科,主要致力于電子產品的微型化,達到提升電子產品應用便利和應用空間的目的。微電子學還屬于一門綜合性較強學科類型,具體的微電子研究中,會用到相關物理學、量子力學和材料工藝等知識。微電子學研究中,切實將集成電路納入到研究體系中。此外,微電子學還對集成電子器件和集成超導器件等展開研究和解讀。微電子學的發展目標是低能耗、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等特點。集成電路是通過相關電子元件的組合,形成一個具備相關功能的電路或系,并可以將集成電路視為微電子學之一。集成電路在實際的應用中具有體積小、成本低、能耗小等特點,滿足諸多高新技術的基本需求。而且,隨著集成電路的相關技術完善,集成電路逐漸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微電子發展狀態與趨勢分析

2.1發展與現狀

從晶體管的研發到微電子技術逐漸成熟經歷漫長的演變史,由晶體管的研發→以組件為基礎的混合元件(鍺集成電路)→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電路→微電子。這一發展過程中,電路涉及的內容逐漸增多,電路的設計和過程也更加復雜,電路制造成本也逐漸增高,單純的人工設計逐漸不能滿足電路的發展需求,并朝向信息化、高集成和高性能的發展方向。現階段,國內對微電子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目前國內微電電子發展特點如下:(1)微電子技術創新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進展,且逐漸形成具有較大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規模。對于集成電路的技術水平在0.8~1.5μm,部分尖端企業的技術水平可以達到0.13μm。(2)微電子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技術的革新產業結構逐漸生成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關系處理完善。(3)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更多企業參與到微電子學的研究和電路中,有效推動了微電子產業的發展,促使微電子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

2.2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