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3 16:26: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樟子松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樟子松育苗技術

1、科學選擇育苗地根據樟子松幼苗的生長習性,育苗地宜選擇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為宜。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塊不利樟子松生長。

2、施足底肥改良土壤在遼西干旱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地塊育苗,須施足有機肥,以保證養分的供給,改善土壤結構,增強蓄水、保墑和通氣性能。每畝(667m2,下同)應施用優質農家肥10000kg以上,床作的先將農家肥均勻撒入育苗地后,在翻入土壤作層中;壟作的把農家肥均勻撒入溝內,然后合壟。

3、種子催芽處理遼西地區多采用混沙埋藏進行催芽處理。具體方法:在播種前15~20天,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且背風向陽的地方挖寬、深50~60cm,長度視種子多少而定的沙藏坑。在坑底鋪上席子,然后將經消毒處理的種子拌混2~3倍濕沙放入坑內,上蓋草簾,夜蓋晝揭,并于白天上下翻動混沙種子,適量澆水。經15~20天后,絕大部分種子裂嘴,即可將種子篩出進行播種。如不能及時播種,則應停止翻動,并加覆蓋物或移于背陰冷涼處,降低溫度,抑制發芽。

4、播種技術遼西地區宜春播,力爭能早播,以促進種子發芽,保證苗齊苗壯,增強幼苗抗病能力。當平均地溫達到7~9℃以上時,即可播種,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進行播種。播種前要灌透底水,待床面稍干時,將床面摟起0.5~1.0cm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種機或手推播種磙播種。幅度3~5cm、行距8~10cm。播后及時鎮壓,覆土0.5~1.0cm厚,過厚幼苗出土困難。樟子松千粒種約6g,通常每畝播種量4~5kg。

5、播后管理設防風障是播后主要措施。在育苗地四周及中間設置防風障,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2次撤出。床面覆草,為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溫,床面須覆一層谷草,厚度以不見床面為宜,待苗木出土后及時撤出,撤草時不要上街苗木并注意防止鳥啄食為害。

6、苗期管理

查看全文

樟子松栽培營造技術論文

摘要:大力發展樟子松,不僅可以加快造林綠化速度,而且對調整林種、樹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增強保護的功能,綜合治理開發沙漠化土地,建設后備森林資源,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樟子松播種育苗營造技術

引言

樟子松(PinussywestrisvarmongovicaLitvin)是歐洲赤松的一個地理變種,又名蒙古赤松,海拉爾松,是防風因沙和針葉用材的優良樹種。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適應性強,生態幅度廣。樟子松耐寒性強,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溫,春季生長期間能忍受-6.5℃低溫;樹冠稀疏,針葉少且短小,具發達的角質層、氣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細胞致密,束縛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強;葉綠素含量大,積累干物質多。因此,可減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騰,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達4m,側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層,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徑可達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強的喬木樹種之一。樟子松壽命長,一般可達150—200a,有的長達250a。樟子松適應性強,在貧瘠的風沙土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沙土均能生長良好,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微堿性土壤中生長正常。可以應用于營造防護林、用材林和城鎮綠化,是“三北”地區的一個重要造林樹種,尤其是改造沙區的優良樹種。大力發展樟子松,不僅可以加快造林綠化速度,而且對調整林種、樹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增強保護的功能,綜合治理開發沙漠化土地,建設后備森林資源,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樟子松播種育苗技術

1.1選地。育苗地宜沙不宜粘,宜松不宜堅,要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通氣性均好的土地。

查看全文

樟子松幼苗培育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對樟子松種子、幼苗生物學特性的大量觀測實踐和研究,總結出樟子松種子處理、幼苗培育和病蟲害防治的育苗技術,提出了在榆林及周邊地區推廣的建議。

【關鍵詞】樟子松;種子;幼苗;培育

樟子松(Pinussylvestnisvar.mongolicaLitv.)又名海拉爾松,為松科大喬木,樹干通直,生長迅速,根系發達,適應性強,耐干燥瘠薄,耐旱耐寒,嗜陽光,喜酸性土壤。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但由于樟子松種子較小,幼苗年生長量小且病害嚴重(主要為立枯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較難培育的樹種。長期以來,本地區一直存在育苗人少和小苗苗源不知的問題。為此,我們通過多年大量的實踐和積累,摸索出一套操作性很強的樟子松幼苗培育技術供大家參考和應用。

一、采種

天然樟子松林15-20年左右開始結實,豐年間隔期3~4年,其中有的個別年出現小年。春秋兩季均可采種,秋季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春季3月上旬到4月中、下旬。結實中等年份,一般每株母樹可采球果9斤左右,每人每日可采球果50-80斤,每斤40~50個球果,一個球果中含種子25~40粒。但因樹齡不同結果量和球果內種粒多少也有差異。因球果堅硬,不易開裂,種子調制較困難。露天涼曬雖簡便易行,但脫粒時間過長,最好采用室內烘干法,將選凈的球果放入分層木架的種盤上(或簾子上),在室內加溫烘干,室內溫度要保持在45~50℃(以上層為準),不宜超過50℃以上,經過3~4天,60%以上的球果開裂,用手搖凈種器或敲打振落脫粒。如球果開裂不完全,可放入40~50℃的溫水中浸泡5~10分鐘,浸透撈出再烘干,經2-3天,球果可大部分開裂脫粒。干燥過程中要注意勤翻動球果(每天5~6次)經常檢查室溫,注意通風換氣。一般球果出種率為1%~2%,經過動翅篩選,種子純度可達90%以上。

二、育苗

查看全文

樟子松幼苗培育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通過對樟子松種子、幼苗生物學特性的大量觀測實踐和研究,總結出樟子松種子處理、幼苗培育和病蟲害防治的育苗技術,提出了在榆林及周邊地區推廣的建議。

【關鍵詞】樟子松;種子;幼苗;培育

樟子松(Pinussylvestnisvar.mongolicaLitv.)又名海拉爾松,為松科大喬木,樹干通直,生長迅速,根系發達,適應性強,耐干燥瘠薄,耐旱耐寒,嗜陽光,喜酸性土壤。樟子松是我國三北地區主要優良造林樹種之一。但由于樟子松種子較小,幼苗年生長量小且病害嚴重(主要為立枯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較難培育的樹種。長期以來,本地區一直存在育苗人少和小苗苗源不知的問題。為此,我們通過多年大量的實踐和積累,摸索出一套操作性很強的樟子松幼苗培育技術供大家參考和應用。

一、采種

天然樟子松林15-20年左右開始結實,豐年間隔期3~4年,其中有的個別年出現小年。春秋兩季均可采種,秋季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春季3月上旬到4月中、下旬。結實中等年份,一般每株母樹可采球果9斤左右,每人每日可采球果50-80斤,每斤40~50個球果,一個球果中含種子25~40粒。但因樹齡不同結果量和球果內種粒多少也有差異。因球果堅硬,不易開裂,種子調制較困難。露天涼曬雖簡便易行,但脫粒時間過長,最好采用室內烘干法,將選凈的球果放入分層木架的種盤上(或簾子上),在室內加溫烘干,室內溫度要保持在45~50℃(以上層為準),不宜超過50℃以上,經過3~4天,60%以上的球果開裂,用手搖凈種器或敲打振落脫粒。如球果開裂不完全,可放入40~50℃的溫水中浸泡5~10分鐘,浸透撈出再烘干,經2-3天,球果可大部分開裂脫粒。干燥過程中要注意勤翻動球果(每天5~6次)經常檢查室溫,注意通風換氣。一般球果出種率為1%~2%,經過動翅篩選,種子純度可達90%以上。

二、育苗

查看全文

沙地人工混交林經營探討

1及時撫育沙地人工幼齡林,提早、高效和穩定發揮其多種功能

沙地人工幼齡林一般在20a以內。首先,造林后3~5a,每年5月中旬至8月中旬及時除草松土2~3次,而造林后2~3a若再追施氮、磷肥更能促進幼齡林生長,縮短林分郁閉時間,以提早發揮出幼齡林的生態防護功能。其次,要及時采取修枝、抹芽、除萌等撫育技術措施。在章古臺,對松樹就是及時修去底部輪枝,對楊樹是要及時抹芽。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護好幼齡林地避免人為或其他情況破壞樹木,確保正常成林,以高效發揮出林地林木的固沙保土、保水、保肥等功能。第三,要采用林農間作與以耕代撫的方式撫育幼齡林。同時,要經常開展檢查和巡視,及時去除林分中的瀕死、枯朽木,及時有效發現和防治病蟲害,以穩定發揮出林分的生態、景觀、經濟和社會功能。

2解析沙地人工林經營的核心內涵,實施沙地人工林經營技術

2.1沙地人工林經營的核心義涵。首先,要遵循沙地生態系統演替規律,科學規劃人工混交林營造與經營的時間、空間。第二,要在每年經營能力內通過適度和有序的更新,優化現有混交林年齡結構和空間分布。第三,要大力推進管理與政策創新,提升現有人工林和每一塊新造林地的集約經營水平,實現穩定發揮整個人工混交體系防護功能等目標。第四,要由科研單位參與或有關技術人員現場設計,科學確定防護林成熟前期、成熟期和更新期的不同培育技術措施。第五,要將有害生物防治、防火、林地保護與管理、林產品加工利用等,納入廣義的經營范疇。下面,以典型的遼寧章古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和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相關研究結果為例,簡述沙地人工林經營的技術措施。2.2沙地人工林經營。2.2.1密度調控。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宋曉東等,根據近幾十年密度試驗固定標地的林分生長和健康監測結果,結合水量平衡密度和生產實際,得出樟子松人工林適宜密度:林齡20年及以下,每公頃保留樟子松810~960株;林齡21~40a,每公頃保留樟子松390~450株;林齡大于40a,每公頃保留樟子松330株。該研究結果已納入遼寧省森林經營技術規程(DB21/706-2013),并在生產中得到應用。2.2.2人工整枝。對于密度較大的樟子松純林,在密度調控的基礎上,用人工整枝調控林木的冠高比(宋曉東等,2011)。研究認為:樟子松幼齡林以保證林木生長為主,最佳整枝強度為冠高比1∶2;中齡林以預防和控制病害為主兼顧生長指標,最佳整枝強度為冠高比1∶3和1∶4;近熟林和成熟林以林分健康和穩定為主,最佳整枝強度為冠高比1∶3。該研究結果突破了傳統技術規程的相關限制,被納入新修訂的遼寧省森林經營技術規程(DB21/706-2013)。另外,整枝強度的大小要結合林分密度綜合考慮,密度大的林分整枝強度應大些,反之亦然。對年齡較小、密度較大的林分,單靠間伐調節水量平衡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整枝更為必要。2.2.3林分結構調整。從幼齡林至成熟期,通過混交其他樹種和林農(牧)復合,增加物種多樣性,增強林分穩定性,擴展生態經濟功能。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自1976年以來,就開始研究混交林營造技術[1],近十年,繼續營造行帶狀混交林,并試驗營造了冠下人工更新和林農(牧)復合模式,調整章古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結構。研究認為:彰武松、赤松、油松、班克松、長白松、異砧紅松、樟子松、沙地云杉、杜松、鉛筆柏、銀中楊、北抗楊、小鉆楊、色木槭、山杏、暴馬丁香、刺槐、平榛、沙棘、胡枝子等為適宜混交樹種,其中樟子松+彰武松+色木槭、樟子松+銀中楊、樟子松+白榆為典型的行帶狀混交林模式。而對大面積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結構調整,一方面以5倍成林高為一帶(其長邊方向垂直主害風方向)進行順序皆伐并造林形成上述混交模式,另一方面可行帶狀嫁接彰武松、紅松改造樟子松純林為針、針混交林;試驗的冠下人工更新模式,一般在近熟中和成熟林中進行,通過冠下栽植色木槭、暴馬丁香、皂角、異砧紅松等樹種,把樟子松純林改成樟子松+彰武松+色木槭+杜松、樟子松天然更新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異砧紅松冠下更新等異齡復層(混交)林,使林分更加穩定、高效;示范的疏林草地模式,對近熟林和成熟林進行衛生伐和更新伐,形成自然恢復疏林草地植被。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認為疏林草地能顯著提高保留樟子松的胸徑生長量;林農(牧)復合模式,通過行間種植玉米、谷子、花生以及羊草、冰草和燕麥草等發現,林農(牧)復合改善了林地的水分養分條件,促進了林木生長與健康,兼顧了生態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長短期效益的互補[2]。2.2.4防護和更新年齡。章古臺樟子松人工林的初始防護成熟齡為28a,對應的成林高約9m。當保存密度為2500株hm-2(2m×2m)時,遼寧樟子松人工林的初始防護成熟齡為15a,更新年齡為56~66a[3]。

3沙地人工林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解決措施

3.1主要問題。主要是對現有沙地植被保護不夠、經營水平低、生態建設多次反彈的問題。3.2解決措施。要強化引導、廣泛宣傳,改變沙地人工混交林營造與經營理念。要正確評價現有人工林,確立科學經營的思想。要強化新造林地的長期專人管護,大力推進林地標準化、應用大數據科學管理。同時,與國家科技創新政策銜接,強化林業經營政策創新,省、市林業主管部門要面向縣級解讀國家與地方林業政策。通過技術創新專項資金扶持,加大科研投入,強化科技支撐,引導省、市林業科研院所強化技術培訓,加快科技示范推廣,落實創新政策督查機制,幫助縣級及以下林業各主體享受優惠政策,以解決好現有沙地植被保護不夠與經營水平低的問題。要在生態脆弱沙區實施生態移民,因為減輕人口壓力是改善沙地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最根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這樣就能解決好目前存在的生態建設多次反彈的問題。

查看全文

初探樟子松林種植技術論文

摘要:樟子松是常綠喬木,它適應性強,耐干燥瘠薄,在風積沙土、礫質粗-沙土、沙壤土、黑鈣土、栗鈣土、淋溶黑土、白漿土上都能生長。它耐寒性強,能耐50℃的低溫,耐旱,對土壤水分要求不嚴,根系發達,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固沙、固土效果良好。是營造速生用材林、各種防護林的重要樹種,現得到廣泛得應用,據此,本文針對樟子松的營造技術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樟子松造林技術

0引言

樟子松耐寒性強,休眠期能忍受-40~-50℃低溫,春季生長期間能忍受-6.5℃低溫;樹冠稀疏,針葉少且短小,具發達的角質層、氣孔深陷且密度小,表皮細胞致密,束縛水含量高,保水能力強:葉綠素含量大,積累干物質多。因此,可減少地上部分的水分蒸騰,抗干旱。在干旱沙丘上,樟子松主根一般深扎1-2m,最深可達4m,側根亦可深入到50cm深的沙層,孤立木根系向四周伸展,直徑可達13m以上。樟子松是抗旱性強的喬木樹種之一。樟子松適應性強,在貧瘠的風沙土及土層很薄的山地石礫沙土均能生長良好,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微堿性土壤中生長正常。樟子松壽命長,一般可達150~200a,有的長達250a。

1采種

樟子松球果在9月中下旬開始成熟。球果成熟后掛在樹上達6~7月之久,采種期較長,采種最好在春秋兩季,因冬季嚴寒,枝條較脆易折斷損傷母樹或發生事故。樟子松球果果鱗厚而堅硬,短期不易開裂,可用人工露天日曬干燥和干燥室進行脫粒。脫粒時,要注意室內溫濕度的調解,保持種子的生命力。種子貯藏含水量為9%~10%。

查看全文

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材料

*,男,漢族,中共黨員,縣政協委員、農民。1951年9月出生于*縣,現為*縣四合城鄉下河村會計。

從1984年開始承包荒沙丘用樟子松固沙1100畝,栽楊樹300畝,個人植樹治沙造林1400畝,為遼寧個體固沙造林的成功典范。

1999年6月被國家林業局評選為“全國優秀鄉村護林員”;1999年6月被省政府授予“省勞動模范”稱號;1999年7月被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9年5月被省綠化委授予“省十大綠化標兵”稱號。

*市委、市政府、市總工會先后9次授予他為“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勞動模范”、“十大致富狀元”、“十大勞模”、“致富狀元”等榮譽稱號。

*縣委、縣政府、縣政協9次授予他為“勞動模范”、“致富明星”、“優秀政協委員”等榮譽稱號。

見到楊海青,是在他的松林里。

查看全文

樟子松的播種育苗技術研究

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催芽處理,這樣有助于種子播種后盡快發芽,而且出苗齊整,苗木的抵抗性也強。催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①雪埋。在1~3月間,降雪后選擇背陰處,將雪收集起來,放至之前備好的坑中,厚約30~50cm。然后用3倍的雪量將種子拌勻,倒進木箱或麻袋等容器里,放置雪上。最后將上部用雪蓋嚴實。播種前的一周取出種子,等雪融化干凈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半個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在向陽溫暖處催芽。期間要勤翻動,使種層之間保持適當的濕度,等到種子咧嘴數量達到50%以上時就能播種了。②混沙埋藏。在播種前的10~20d,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深度、寬度均約0.5m,長度應按照種子的多少來定。于坑的底部鋪上席子,之后將消毒后的、混兩倍濕沙的種子放進坑里。為了保持溫度,夜里用草簾蓋好,白天把草簾掀起,上下來回翻動,并澆以適量的水。大約經過15~20d,種子大部分就會咧嘴,此時,可從沙子中篩出種子,進行播種。倘若需要延期播種,則應立即停止翻動,并移于蔭涼處或者加以覆蓋物來降溫,控制發芽速度。通常采用高床作業的方式,床高約10~15cm,床面寬約1m,長約10~20m,小步道寬約50cm。作床時,先做好下床,然后充分灌足底水,等水滲下以后,將步道土翻至床上,鋪平、壓實,并盡量保持床面平坦,否則遭雨或者澆水時,種子幼苗可能被沖淤,進而影響種子發芽及幼苗生長。適時播種對促進種子發芽、增強幼苗的抗病能力、保證苗齊苗壯十分重要。一般在4月中、下旬,平均地表溫度達到8~9℃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之前應灌足底水,待床面稍干之時,將床面摟起0.5~1cm深的麻面。用手或播種機推動播種磙進行播種,幅度3~5cm,行距8~10cm。播種后要及時鎮壓,覆蓋土厚0.5~1cm,太厚幼苗難以出土。樟子松千粒種約6g,通常每公頃播種量約為60~75kg。出苗期(從播后至幼苗出殼,時間約一個月)以噴灌為主,每2~3d噴一次;保苗期(從頂芽脫殼、子葉展開至剛抽新梢,時間約20d)噴水與側方溝灌水相結合,每2~3d噴灌一次,并適當側方溝灌一次,水不要漫過床面;苗木速生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約60d),以漫灌為主,通常每半個月灌一次水,并視情況進行噴灌;苗木硬化期(從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時間約40d),應當停灌,特殊干旱除外。在苗木旺盛生長期,大約6月中旬,及時追施速效氮磷肥,一般60~75kg/hm2,每公頃的數量可以隨著苗木的逐漸生長而慢慢增加,但是每公頃一次最多不可超過750kg。至9月上旬停止追肥,每次追肥后要用清水及時沖洗苗木。

下雨或灌水后應及時松土、除草,盡量保證床土疏松草凈。可以用除草醚除草:播種時,將除草醚攪拌到覆土中或者覆土后將稀釋過的除草醚均勻噴灑至床面上,施藥量約為每公頃150~225kg(濃度為40%的除草醚);出苗后,在第一次噴藥25~30d后再噴灑一次,施藥量約為公頃150~225kg,這樣就可以基本控制各類雜草的生長。鑒于可能播種不大均勻,可將過密、細弱的小苗于7月中旬間掉,每平方米以留600株苗為最佳。為了促進樟子松幼苗根系的快速生長,可于7~8月份進行松土,深度以2~3cm為宜,頻度約10d一次。病蟲害的防治對樟子松苗木的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首先,圃地不要選用地勢低洼、土壤黏重的地塊;其次,播種時應在覆土中攪拌五氯硝基苯,一般每公頃約用藥22.5kg;再次,當幼苗出土數量已達一半之時,用濃度均為1%的硫酸亞鐵溶液和等量式波爾多液交替噴灑,間隔7~10d一次,連續4~5次。這樣,基本可以控制樟子松苗期的各類病蟲害。①為了防止表層的覆土被風吹走、提高地溫和保持土壤水分,播種后應在床面覆蓋一層麥草或者稻草,每平方米用草量約為0.75~1kg,厚以不見床面即可。當幼苗出土量達一半時,可撤掉部分草,等苗全部出齊后,將草全部撤掉即可。撤草時需注意不要損傷苗木,并防止被鳥啄食。特別說明一下,為防止降雨或澆水時沖刷表層土,調節床面溫度、濕度,防止土壤表層板結,可保留行間稻草到秋后。②播種后,若育苗地防護林稀疏或根本無防護林,為提高出苗率和保證幼苗的健康生長,可以采取設防風障的措施。在育苗地的中間和周圍設置防風障,防止沙打幼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兩次將防風障全部撤出。③樟子松幼苗頂殼出土時較易遭受鳥類的啄食,這期間應設專人看護,直至種殼全部脫落。④在苗床上搭建封閉式遮陰網,也可達到防風、保濕和預防鳥類啄食的目的。樟子松較耐寒,但因冬季氣候干燥,幼苗期苗木較易流失水分,導致生理干旱,進而枯死。所以,為了保證幼苗安全過冬,上凍前需對苗木進行覆土防寒等保護性工作。通常在10月下旬灌足冬水,11月中旬土壤將要凍結之時,掘步道土敲碎,用來埋嚴苗木,覆土的厚度約超苗梢5cm即可。到了次年春季4月上旬左右,待化土層達15~20cm時,分2~3次將土全部撤除,并且應及時灌水。為風化圃地的土壤、消滅病蟲害及緩解春季植苗繁忙的形勢,亦可秋季掘苗。掘苗之后應進行假植作業,用土將根部埋嚴實,一年生的幼苗可以捆成小把,每把50~100株。待土地即將上凍時,用土將苗梢全部埋嚴實,這樣苗木就能夠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了。值得一提的是,經過秋掘及假植的苗木,移栽或者造林后緩苗要遲幾天,但并不會影響到苗木的成活和生長。2.8移植苗的培育培育二年生以上的苗木需進行移植,具體移栽時間大約在春季4月上旬左右。順著畦床移栽時,株距保持4cm、行距12cm。壟作時,株距約4cm、行距約16~20cm,雙行栽植。栽植的深度以苗葉不被埋入土中為基準。移栽、踩實后要記得及時灌水,移栽苗成活之后要適時進行追肥、灌水、除草及松土,以促進其茁壯生長,培育成符合規格的苗木。

本文作者:田海芹工作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林業監測規劃院

查看全文

林業局城鄉綠化工作上半年總結

今年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作出的“三年大變樣,綠化要先行”的決策精神,以“建宜居城市,打造綠色張北”為己任,以建設山、水、草、林、園為一體的生態宜人壩上中心城市為目標,突出讓山、水、森林、草原、莊稼進城的城市綠化新理念,堅持高站位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作,在上半年高質量完成了十大造林綠化工程,創下了城鄉綠化新佳績,彰顯了城市建設新水平。

一、城鄉并進,全力推進十大工程,實現城鄉綠化全覆蓋

按照“點線面結合、城鄉并進”的大綠化原則,今年以來,全縣共投資4212.83萬元,全力推進十大綠化工程,完成了綠化面積25362畝,栽植各類樹木1303多萬株,實現了城鄉綠化全覆蓋。

1、城區道路綠化工程:按照“林蔭型、景觀型、休閑型”的城市綠化理念,共投資1650萬元,高標準高質量實施完成迎賓大道、樺皮嶺大街、察哈爾大街、中都大街、興華東路、興和路、永春南街、建安路、師范路、新城區緯路、新城區經緯路等12條城區道路綠化工程。共完成植樹67.6萬株,植草坪11300平方米,綠化總長度31815米,綠化面積529.5畝,栽植紫葉李、云杉、榆葉梅、樟子松、丁香、山杏等各類樹種19類。

2、通道綠化工程:投資1609萬元,完成了張石高速公路張北南口—壩頭段、張化線、楊哈公路、西環路等4條通道的綠化工程,總長42.2公里,共植樹134999株,綠化面積達到1812.9畝。

3、西郊森林公園建設工程:以“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城建理念為指導,按照“城林相融、水路環繞、景觀別致”的建設原則,計劃投資2000萬元,以縣中心林場現有森林為基礎,圍繞西環路建設和玻璃彩河治理,實施完成占地面積4100畝的西郊森林公園。截止6月30日,園內綠化栽植云杉639株、火炬樹615株、樟子松540株、爬地柏31200株、白臘200株、紫葉李360株、刺梅220株、馬蓮120000墩。道路建設完成4米寬環園水泥路1961米;完成4條3米寬壓膜路砂礫墊層1770米,其中完成2條寬壓膜水泥路500米;3米寬環河路砂礫、墊層900米。景點建設完成園內涼亭建設3個;林間健身廣場鋪磚2400平方米,鋪設管灌5977米,整形微地形4處;3個節點廣場地面鋪磚接近尾聲,栽植5米樟子松60株。橋梁建設南橋、北橋橋墩橫梁已澆鑄完畢;中橋橋墩完工,橫梁正在支梁架模,近日澆鑄。其它建設完成公園大門組裝、兩間門房主體;完成公園1處廁所的主體;興和路節點背景墻完成,墻面繪畫接近完。

查看全文

愿以熱血換綠色-綠化工作先進事跡

——記x縣中心苗圃主任xxxxxx是xx縣中心苗圃主任,自1996年至今已在育苗戰線工作了11個春秋.為xx縣營林綠化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去年被xx縣人民政府授予"全縣綠化先進個人".

二00五年四月一日,在他上任的這天,他面對縣委、面對全體職工做出了莊嚴的承諾——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

可是他面對的是人心渙散、茫然無措的職工和經濟低谷的企業,要運轉沒資金,要發展沒目標,單靠苗木生產已無法維持的局面。

他首先統一了思想,提出了“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發展”的理念。面對新形勢、新產業、新技術,對于我們這個一無資金,二缺技術,人心低沉,思想混亂的單位,明確了“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是死路”的認識。必須轉變觀念。不找縣長,找市場上來。把職工和公司的厲害關系緊緊聯系在一起。并提出我們要生存必須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獨苗支撐的局面。針對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具備的條件,他指出:我們不能等、靠、要,我們要抓住漠河打造旅游名城的機遇,在花卉產業、在園林綠化上做文章,把產業向這兩個方向上調整,因此他帶領黨政一班人經過多方調整論證,最后確定了“抓住育苗主業不放,壯大花卉產業,向園林綠化發展”的企業發展戰略。從而適應市場的需求,闖出一條我們西林吉苗圃的振興之路。

在他的正確領導下,苗圃花卉經濟已形成規模。在總結去年花卉種植經驗的基礎上,今年主要狠抓了基礎設施建設,品種的豐富選優和培育流程的改革。今年又新投資建設了一棟700平方米的大棚,育花面積達2100平方米,保證了花卉育苗的需要。品種的選優和豐富。按照漠河縣花卉市場需要趨勢,今年根據我縣氣候、環境等因素,共分兩季種植花卉26個品種15萬多株,其中,一季種植花卉13萬株,二季種植花卉2萬株。一舉占領了漠河縣花卉市場3/4的份額。還對培育流程進行改革。在幼苗期分離到小營養杯進行單株養植,他們都進行了改革。這既有利于苗木的生長,也減少了病害的發生、傳播,大大提高了花苗質量。同時,改變了原來的地栽為架式栽植,減少了取暖投入,提高了溫度,使花卉提前20多天開放,達到了出棚時全部開放。

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承擔了北極鄉、西山公園、中心街、加漠公路與鐵路交叉處的西側等綠化任務,他親自率領苗圃全體職工,早晨4點鐘上班晚上8點下班,在北極鄉栽植各種花卉4350株,栽植樟子松3866株,山丁子971株,紅瑞木100株,小桃紅20簇。綠化帶拉土方4千多立方米,栽植草坪近40000余平方米。在西山植物園探索栽植大樹,共栽植8-10米以上大榆樹、樺樹,4-6米以上山丁子計112株。樟子松30棵,紅瑞木、柳樹、楊樹、剌玫果、映山紅、“水冬瓜”樹、面果樹、丁香等100多棵,在東大壩、南大壩栽植補植樟子松7064株,在責任區補植面果樹167棵,清挖排水溝570延長米。在公司圃前路東西兩側栽種植草坪600余平方米,栽植云杉籬近200米7200株,栽植樟子松防護帶2排160余株,栽植各種喬灌木近100株。使圃前環境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呈現了一片花草相間,綠樹成行的美麗景觀。上半年他,他們在北極鄉、西山公園、加漠公路、特色養殖小區共栽植花卉11萬多株,栽植野花2000余株,他帶領全體機關人員和部分生產人員義務獻工達260多個工日,在綠化和美化上,取得了可喜成績。得到漠河縣委和廣大游客的高度贊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