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2 19:20: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預應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現狀論文
簡介:本文從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張拉技術和施工方法及結構抗震性能上的發展狀況來進行闡述,提出了提高預應力混凝土工藝水平的建議.
關鍵字:混凝土鋼材施工工藝抗震性能
引言
預應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迫切要求恢復戰爭創傷,從西歐迅速發展起來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從理論,材料,工藝到土建工程中的應用,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隨著部分預應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與開裂的約束,大大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目前預應力混凝土已成為國內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種結構材料,而且預應力技術已擴大應用到型鋼,磚,石,木等各種結構材料,并用以處理結構設計,施工中用常規技術難以解決的各種疑難問題。我國預應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歐大約晚10年,但發展迅速,應用數量龐大。我國近年來在土木工程投資方面,建設規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在混凝土工程技術,預應力技術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近來二三十年來,我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發展很快,無論在橋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與技術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不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修建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文著重從其組成材料和特性上探討預應力混凝土發展現狀及前景。
混凝土
從我國已建成的預應力混凝土橋梁來看,大多都采用40~50混凝土,進而采用減水劑等添加劑制備塑性混凝土,并發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藝。隨著橋梁跨度的增加,為減少橋梁結構的自重,混凝土逐漸向高強,輕質方向發展。日本早在70年代采用80混凝土修建了幾座跨徑為45的簡支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德國在主跨136的富林格爾橋上采用了輕質混凝土。我國目前在高強,輕質混凝土方面已經有所成就。如建設中的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是一座主跨450米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由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試驗忠心研制成功的60微硅粉高強混凝土首次在該橋主梁澆注使用。作為混凝土的改性材料,微硅粉高強混凝土具有易澆注,整體密實,長期穩定及強度高等特點,可提高建筑的內在質量,在橋梁建筑市場上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分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時,結合工程實際,探討了預應力錨索技術在邊坡支護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關鍵詞]邊坡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
在眾多邊坡支護工程中,作為業主方,應密切關注邊坡的穩定性,要通過合理的邊坡施工技術來提升穩固程度。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因具有良好的穩固效益,在邊坡支護施工中應用較為廣泛。業主也對預應力錨索施工技術持有較高的關注度,從鉆孔、錨桿安裝、注漿等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對于工程質量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1項目概況
潮州中心醫院易地新建項目位于潮州市湘橋區意東三路與東山路交界處,該工程的邊坡長度為371m,高度范圍為7.35~17.50m。在對工程地質進行勘察之后,制定了工程邊坡支護方案,確定支護等級為二級,支護結構為灌注樁+錨索+鋼筋砼擋土墻。錨索為一樁一錨,豎向設3~6排錨索,間距1.8m,錨孔注漿材料為純水泥漿,注漿體強度保證為M30,選擇二次壓力注漿技藝。
2施工流程
高強預應力管樁分析論文
摘要:經過近幾年的實踐,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以其樁身混凝土強度高,適應性廣,耐沖擊性能好,穿透力強,具有承載力高,抗彎抗裂性能好,施工快捷、方便,質量穩定可靠,耐久性好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基礎。
關鍵詞:樁預應力基礎設計
一、前言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以其樁身混凝土強度高,適應性廣,耐沖擊性能好,穿透力強,具有承載力高,抗彎抗裂性能好,施工快捷、方便,質量穩定可靠,耐久性好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基礎。
二、工程概況
增城市婦幼保健院門診大樓,占地面積約550平方米,呈“▃”字形,共計九層。首層樓高5.0米,為侯診大廳;二~九層為各門診科室,層高二層3.5米,天面層設有水池、洗衣房。結構采用框架結構。該建筑物按規范規定為二級建筑物,抗震等級為三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場地為舊房拆除地,并已清理成平整的場地。
預應力管樁應用之議
摘要:結合預應力管樁在紹興至諸暨高速公路橋頭軟基處理的應用實例,著重介紹預應力管樁的施工方法,為以后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預應力管樁;軟基;公路;
1工程概況
紹興至諸暨高速公路第SZTJ03合同段,起點里程為K8+000,終點里程為K17+000,全長計9.000km。路基大部為填方,并為軟土路段,其工程地質條件表部分布軟塑—可塑狀粉質粘土,俗稱“硬殼層”,其下分布海相流塑—軟塑狀淤泥質粉質粘土、粉質粘土等,性質差-較差,做路基時易引起沉降和不均勻沉降,需進行軟基處理。針對本合同段工程特點,結合我單位成熟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水泥攪拌樁、塑料排水板、塑料套管樁、預應力管樁、貧混凝土灌注樁五種軟基處理方案。本文著重從預應力管樁的應用進行探討。
2工作機理
在加荷初期,樁間土和樁同時受力并發生變形,由于樁和樁間土的剛度相差較大,樁間土下沉量大于樁基,形成樁頂與軟土地基頂面少量的沉降差。該沉降差能夠導致樁頂一定范圍內路堤填料產生應力重分布。大主應力方向發生偏轉,大致平行于相鄰兩樁帽之間的圓拱形連線,從而將此拱形區域內的路堤填料壓實,形成一個個拱狀的壓密殼體,將一部分樁間土路堤的荷載傳遞于樁帽上,加上鋼塑土工格柵變形的提拉作用,將路堤荷載大部分轉移到樁托板上,從而減小了樁間土上部的壓力。在加筋墊層的作用下,樁基所分配的荷載逐漸增大,進而樁基下沉,如此往復達到兩者變形的協調。其樁間土壓力數值應是逐漸增加,而樁帽下的土壓力數值呈鋸齒狀的曲線上升,但始終都小于樁間土的土壓力。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發展研究論文
簡介:本文從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張拉技術和施工方法及結構抗震性能上的發展狀況來進行闡述,提出了提高預應力混凝土工藝水平的建議.
關鍵字:混凝土鋼材施工工藝抗震性能
引言
預應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迫切要求恢復戰爭創傷,從西歐迅速發展起來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從理論,材料,工藝到土建工程中的應用,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隨著部分預應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與開裂的約束,大大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目前預應力混凝土已成為國內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種結構材料,而且預應力技術已擴大應用到型鋼,磚,石,木等各種結構材料,并用以處理結構設計,施工中用常規技術難以解決的各種疑難問題。我國預應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歐大約晚10年,但發展迅速,應用數量龐大。我國近年來在土木工程投資方面,建設規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在混凝土工程技術,預應力技術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近來二三十年來,我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發展很快,無論在橋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與技術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不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修建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文著重從其組成材料和特性上探討預應力混凝土發展現狀及前景。
混凝土
從我國已建成的預應力混凝土橋梁來看,大多都采用40~50混凝土,進而采用減水劑等添加劑制備塑性混凝土,并發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藝。隨著橋梁跨度的增加,為減少橋梁結構的自重,混凝土逐漸向高強,輕質方向發展。日本早在70年代采用80混凝土修建了幾座跨徑為45的簡支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德國在主跨136的富林格爾橋上采用了輕質混凝土。我國目前在高強,輕質混凝土方面已經有所成就。如建設中的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是一座主跨450米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由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試驗忠心研制成功的60微硅粉高強混凝土首次在該橋主梁澆注使用。作為混凝土的改性材料,微硅粉高強混凝土具有易澆注,整體密實,長期穩定及強度高等特點,可提高建筑的內在質量,在橋梁建筑市場上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預應力框架設計分析論文
摘要: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與普通混凝土結構相比有跨度較大、撓度和裂縫較小的優點;和鋼結構相比能降低造價和日常的維護費用,而且防火性能較好。因此,大力發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與現階段我國國情相適應的。但在設計中有一些問題不容忽視。本文在這方面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預應力框架抗震
一、前言
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是改善結構使用性能、節約鋼材和能源、滿足建筑空間要求、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然而筆者在這幾年的工作實踐中發現在預應力框架的設計中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1、許多設計人員只知道通過預應力技術可以加大梁的跨度、降低梁的撓度、減小梁的裂縫,但對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對不同階段荷載作用下預應力筋及非預應力筋的應力變化情況和裂縫的開展等情況并不清楚。
2、設計人員在設計預應力框架時,設計步驟如何?計算模型應如何建立?預應力等效荷載應如何應用等問題上有許多模糊的認識需加以澄清。
預應力砼技術管理論文
摘要:預應力混凝土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已成為土建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結構材料,應用范圍日益擴大,由以往的單層及多層房屋、公路、鐵路橋梁、軌枕、電桿、壓力水管、儲罐、水塔等,擴大到高層建筑、地下建筑、高聳結構、水工建筑、海洋結構、機場跑道、核電站壓力容器、大噸位船舶等方面。
關鍵詞:預應力結構設計
一、我國預應力砼技術發展歷史回顧
(一)房屋建筑中的預應力砼技術發展歷史
五十年代初,大量工業廠房和民用建筑需要興建,而結構材料,特別是型鋼和木材奇缺,由于難以解決廠房鋼結構屋蓋與鋼吊車梁的型鋼用料,迫切需要改用預應力混凝土來代替。按照預應力經典理論,生產預應力混凝土必須要用高強鋼材(鋼絲和鋼筋)和高強混凝土,要用專門的張拉千斤頂、錨夾具及其配套的專用機械與零部件,而在我國當年除書本知識外,真是一窮二白,一無所有。要從國外進口,既缺外匯,又受帝國主義封鎖,而蘇聯當時也剛剛起步,在人力物力上無力對我援助。在這一艱難時刻,原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前身)接受了國家計委的任務,沿著自力更生、土法上馬、走不同于國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低強鋼材預應力的發展道路,開始了預應力混凝土的研究。
從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我國房屋結構中開發研制了一整套預制預應力砼構件技術,如屋面梁、屋架、吊車梁、大型屋面板、空心樓板等,其中預應力空心板年產量達一千萬立方米以上。這一時期的預應力技術特點是采用中、低強預應力鋼材,采用中國特色的預應力砼張拉錨固工藝技術。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現狀分析論文
簡介:本文從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張拉技術和施工方法及結構抗震性能上的發展狀況來進行闡述,提出了提高預應力混凝土工藝水平的建議.
關鍵字:混凝土鋼材施工工藝抗震性能
引言
預應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迫切要求恢復戰爭創傷,從西歐迅速發展起來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從理論,材料,工藝到土建工程中的應用,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隨著部分預應力概念的逐步成熟,突破了混凝土不能受拉與開裂的約束,大大擴展了它的應用范圍。目前預應力混凝土已成為國內外土建工程最主要的一種結構材料,而且預應力技術已擴大應用到型鋼,磚,石,木等各種結構材料,并用以處理結構設計,施工中用常規技術難以解決的各種疑難問題。我國預應力混凝土的起步比西歐大約晚10年,但發展迅速,應用數量龐大。我國近年來在土木工程投資方面,建設規模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在混凝土工程技術,預應力技術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近來二三十年來,我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發展很快,無論在橋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與技術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不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修建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文著重從其組成材料和特性上探討預應力混凝土發展現狀及前景。
混凝土
從我國已建成的預應力混凝土橋梁來看,大多都采用40~50混凝土,進而采用減水劑等添加劑制備塑性混凝土,并發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藝。隨著橋梁跨度的增加,為減少橋梁結構的自重,混凝土逐漸向高強,輕質方向發展。日本早在70年代采用80混凝土修建了幾座跨徑為45的簡支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德國在主跨136的富林格爾橋上采用了輕質混凝土。我國目前在高強,輕質混凝土方面已經有所成就。如建設中的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是一座主跨450米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由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試驗忠心研制成功的60微硅粉高強混凝土首次在該橋主梁澆注使用。作為混凝土的改性材料,微硅粉高強混凝土具有易澆注,整體密實,長期穩定及強度高等特點,可提高建筑的內在質量,在橋梁建筑市場上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預應力技術建筑管理論文
摘要:通過對各種預應力結構形式的分類說明,和對預應力平板結構優點的重點闡述,分析和比較預應力結構的競爭力所在及其適用范圍,達到預應力技術在建筑工程中推廣的目的。
關鍵詞:預應力現場施工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對住房和工作環境及消費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住宅要求有較好的內景,辦公室要求有開闊舒暢的空間,建筑要追求較大的凈高……預應力結構的出現,輕松的實現了這些要求。
預應力結構的形式也是多樣豐富的,常用的形式有:無梁平板結構、有梁大板框架(或剪力墻)結構、轉換層結構、門架結構和吊車梁以及特殊結構如水池、筒倉、大懸挑結構等。
(一)、預應力平板結構
傳統的普通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體系,需在柱間及隔墻下設置框架梁和次梁,這必然導致室內明梁縱橫交錯,降低了樓層的有效高度,影響了室內美觀和使用功能,裝修也較難處理;由于室內明梁的存在,隔墻布置的任意性受到限制,室內功能的重新調整比較困難,而一棟建筑物在其50年甚至70年使用期內都不需對空間重新分隔和變換使用功能是很難想象的,特別是一般的商場建筑及辦公樓建筑。若設計中樓蓋體系采用普通鋼筋混凝土平板結構或預應力平板結構,以上問題則迎刃而解;工程若采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無梁平板結構,由于內隔墻較多,附加荷載較大,要使普通鋼筋混凝土平板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撓度滿足規范要求,計算所需板厚較厚,同時普通鋼筋用量也較大,不經濟。因此,為了提高整個樓蓋的抗裂性能,減薄板厚,減輕結構自重,提高其使用功能,采用近年來在大量工程中得以廣泛應用的現代高效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將整個樓蓋設計為后張部分預應力混凝土無梁平板結構是一個良好的選擇。這種預應力無梁平板,除在樓板周邊保留必要的邊梁和在局部少數有隔墻的地方及洞口邊緣保留梁之外,室內明梁全部取消,僅在必要的地方設暗梁以改善樓板的受力性能,每單元整個室內頂板為一整塊的平面。
預應力混凝土建筑結構論文
一、我國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發展現狀
1我國預應力混凝土的發展成果
(1)新材料的應用解決了原來鋼材強度低,供不應求的局面。通過進口的方式,材料的強度級別基本上可以說是提高到了國際的先進水平,而且年產量在15萬噸以上。基本可以滿足國內發展的需要,并且超出的部分可以進行出口。所以說新材料的應用對于我國混凝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預應力施工中的關鍵技術得以解決。我國現在已經能夠自主生產千斤頂、各類錨具等等。錨具的產量也十分高,可以說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地位,生產量在國際領先,基本解決施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3)規范規程已經基本配套。在現在這樣好的發展形勢下,我國已經初步的制定了很多相關的規定,基本上能夠滿足設計的需要,至少能為工程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也對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4)建造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結構。因為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比較結實和耐用,有很多優點,所以我國很多高難度的建筑都使用預應力混凝土的結構。比如說比較有名的楊浦、南浦大橋、上海電視塔等等。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我國在預應力混凝土的使用上已經在進步,并且逐步培養高水準的設計施工隊伍。這樣對于預應力混凝土的應用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根據不完全的統計,我國在無粘結的預應力混凝土方面發展的很快,無粘結涂包的生產線就已經有30多條,年涂包量超過12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