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1 00:18: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幼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幼小

小議幼小銜接的問題與措施

20世紀90年代開始,幼小銜接問題便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并作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進行研究,但時至今日幼小銜接仍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幼兒教師要充分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針對兒童入小學后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針對兒童入小學后心理和思想上的不適做好充分的準備

兒童在幼兒園里以“游戲”為主,入小學后以“學習”為主,兒童對由“動”到“靜”的突然轉變難以適應。教師應該在入小學前有意識、有目的地帶領幼兒參觀小學,與小學生一起上課、閱讀、課間活動,親身體驗上小學的感覺等,讓兒童打心里向往小學生活;同時可適當減少幼兒游戲時間,多安排如畫畫、折紙等培養幼兒“坐得住”的活動,適當讓兒童認識全班幼兒的名字,認讀簡單的古詩,有意識、有選擇地培養幼兒的識字能力。在幼兒園里教師較多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出發,采用游戲形式組織教育活動,到了小學則要求兒童獨立自主,遇到事情首先要自己解決,使兒童從心理上有一種失落感、無助感。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兒童入小學前有意識地引導、分配他們獨立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鍛煉他們獨立做事的能力。

二、針對兒童入小學后生活上的不適,家長與教師要積極配合做好準備

幼兒園的孩子,生活上處處依賴成人,爸爸接送上幼兒園,奶奶喂水喂飯,從小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由于家長重視不夠,幼兒遲到、曠課成了家常便飯;一旦兒童入了小學,要求兒童不遲到、不曠課,要自己整理書包、削鉛筆等,兒童一時難以適應。這就要求家長和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時逐步按照小學的標準來做,在幼兒園最后的一段時間里,家長要配合幼兒園逐漸省去加點這一環節,要求家長為兒童準備耐饑和富有蛋白質的早餐,午餐前不吃零食,中午準時吃飯,同樣午睡時間也要逐漸減少,逐漸與小學并軌,從而教育兒童要有時間觀念。

查看全文

小議怎樣克服幼小銜接的問題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由于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不一樣,在幼兒園里孩子是處于被照顧的地位,孩子餓了渴了冷了老師都會照顧到,而且幼兒園教學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孩子會比較輕松,在整個幼兒園生活中他們始終扮演的是一種受到照顧和依附于別人的角色。而小學教育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種獨立的角色進入小學生活的。并且小學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強,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動性。面對突然變化的環境孩子往往有不適應感,也會形成一種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所以社會普遍強調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這對于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許多教師在開展幼小銜接工作中面臨困惑,怎么來幫助教師擺脫這些困惑呢?

一、對幼小銜接要有正確的認識

要解決老師們的困惑,實際上涉及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教師和家長對幼小銜接工作的認識問題,另一個就是教師和家長如何面對現實采取正確的應對辦法。

具體來說,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在幼兒園升入小學的過程中有個很好的過渡,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鴻溝,有許多孩子都掉進了這條鴻溝里。而這條鴻溝恰恰反映了教師和家長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知識獲得問題。對于這一點,許多家長追求的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做算術、識字、背書等,但我認為正確的知識的獲得,應該包括學習知識與技能。這里的知識除了課本知識,還包括廣闊的其他知識,也可稱為背景知識,知識面廣的孩子學習能力也強,同時要強調,從小培養孩子掌握學習技能比某種知識的獲得本身更重要;還要注意學會一些生活知識與技能,比如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與一些生活技能等;另外交往知識與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查看全文

幼小銜接的學前教育思索

一、幼小銜接導向及其對于學前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學前教育是向小學階段學習過渡的一個前置階段,它通過一系列學前教育的基本目標、要求、手段和方法對兒童進行知識的啟蒙和啟發,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兒童進行集體生活和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而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要參考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并進行相關教育環節、教育內容及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設計。

幼小銜接是學前教育中的一個基本要求,它著眼于兒童后繼小學階段的學習和要求,提前在幼兒階段學前教育中給予適當涉及并對兒童的心理和智慧進行塑造和啟迪。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學前教育中幼小銜接導向對于兒童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的貢獻率為37.5%,大大超過了其他方面的影響程度,同時該調查報告也顯示,兒童后繼小學階段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中的要素與其學前階段的幼小銜接導向的培養效果呈現出0.45的相關系數和強度,由此可見幼小銜接導向在學前教育階段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目前學前教育在幼小銜接導向上現狀存在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整個教育系統改革的逐漸推進和深入以及在學前教育中每年平均5%的遞增投入幅度,目前學前教育取得了長足進展,表現在幼小銜接導向上體現為兒童進入小學階段的適應指標和學習生活等基本素質指標2009年較1998年相比平均每年上升了7.8個百分點,學前教育對于小學階段教育的貢獻率同期也實現了每年5.7個百分點的增加。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在幼小銜接導向上學前教育中存在問題及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幼兒教育中的班級課堂時間設置與小學教育階段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造成兒童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難以適應常規班級時間的設置,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甚至厭學的情形。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應該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鐘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準備,實踐證明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其次,幼兒教育中的教師對于兒童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常規要求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特點及常規要求出現嚴重的不匹配,造成了小學教育特別是小學一年級教育的困難境地。比如字體書寫上,在幼兒園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范;再次,幼兒教育中的對于兒童的自理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日常生活能力的培養狀況不滿足小學教育階段對于學生日常生活能力的要求和基本目標。幼兒園大班應加強生活能力的培養。

查看全文

幼小銜接準備工作方案

“幼小銜接”問題廣泛涉及到家庭、幼兒園、小學等教育機構,并直接關系到兒童的健康成長,所以“幼兒園與小學的研究”這一課題所獲得的成果對當前有重大現實意義。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是單方面因素就能解決的,需要調動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準備。

一、幼兒本身應做好以下準備:

1、生理準備:

進入小學后,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都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即將進入小學的幼兒應該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進餐、睡眠、排泄、盥洗等衛生習慣。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儀表,注意保持儀表整潔。

查看全文

讓愛滲透幼小心靈講演

滿足幼兒正當的心理需要,發明愛的氣氛。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兒就可能有充分的發展。

樹立健康的觀念,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需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如今的幼兒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視為“小皇帝”被捧著,凡事以他為中心,對其物質生活唯命是從,對知識技能的學習不惜自己的財力、精力,但如何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則極少關注,從而導致幼兒出現自我意識過強、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不能與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現象。隨著對《綱要》學習和貫徹實施,一些幼兒園及教育工作者開始逐漸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深知未來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競爭的加劇,要求未來人才除具備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而用愛心與耐心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距離,跨越心理鴻溝,真正用愛去探索幼兒,走進他心理世界,從而促進他健康發展,這正是培養幼兒良好心理素質有效途徑。

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積極營造充滿愛心的健康心理氛圍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必要的環境因素,環境對幼兒能否健康生活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年齡越小的幼兒對心理環境要求比物質環境的要求更為重要。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教師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觸?!薄敖逃记傻娜繆W秘在于

教師如何愛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沒有不愛的教育,沒有不需要愛的孩子,教師與幼兒心靈的溝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只有把愛心獻給孩子,孩子才能積極接受教師的教育。如果一位教師身體離幼兒很近,而心卻離得很遠,整天陰沉著臉,動不動就對幼兒大聲呵斥,那幼兒一定會被籠罩在壓抑的氣氛之中,就會感到恐懼、緊張,其心理隨之被扭曲。

查看全文

深究如何解決幼小銜接中的問題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由于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不一樣,在幼兒園里孩子是處于被照顧的地位,孩子餓了渴了冷了老師都會照顧到,而且幼兒園教學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孩子會比較輕松,在整個幼兒園生活中他們始終扮演的是一種受到照顧和依附于別人的角色。而小學教育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種獨立的角色進入小學生活的。并且小學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強,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動性。面對突然變化的環境孩子往往有不適應感,也會形成一種焦慮,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所以社會普遍強調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這對于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許多教師在開展幼小銜接工作中面臨困惑,怎么來幫助教師擺脫這些困惑呢?

一、對幼小銜接要有正確的認識

要解決老師們的困惑,實際上涉及兩個層面的問題,一個是教師和家長對幼小銜接工作的認識問題,另一個就是教師和家長如何面對現實采取正確的應對辦法。

具體來說,開展幼小銜接工作,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在幼兒園升入小學的過程中有個很好的過渡,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鴻溝,有許多孩子都掉進了這條鴻溝里。而這條鴻溝恰恰反映了教師和家長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知識獲得問題。對于這一點,許多家長追求的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做算術、識字、背書等,但我認為正確的知識的獲得,應該包括學習知識與技能。這里的知識除了課本知識,還包括廣闊的其他知識,也可稱為背景知識,知識面廣的孩子學習能力也強,同時要強調,從小培養孩子掌握學習技能比某種知識的獲得本身更重要;還要注意學會一些生活知識與技能,比如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與一些生活技能等;另外交往知識與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查看全文

從幼小的心靈鑄就輝煌演講稿

各位領導、評委、嘉賓、同行們:

大家上午好!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是關鍵;幼芽小樹成棟梁,培育是關鍵。很高興能參加這次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從幼小的心靈鑄就人生的輝煌!

每天我們看著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看到他們像是一株株幼小的樹芽,經過澆灌、扶直、剪枝,就會長成棟梁。我們每一位幼師,就是育人中的一名園丁,我們作為育人的人,有一顆善良仁慈母愛關愛之心,我們的情操和品質無形中影響和滲透著孩子們。作為教師都知道,培養祖國和家庭的未來。因此,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句話、一個眼神等一切行動都在影響著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引導人。因此,教師關愛之心比文化素質更重要。愛心是教師的靈魂,關愛是教師人格特征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關愛要求都是教師的人格,因為愛心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者、行為規范、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等,既是愛心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孩子幼小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榜樣、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教師高尚的愛心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等。

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民族的群體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一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幼兒教師起決定性的作用。盡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和培養。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無論是德育內容、方法,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幼兒產生深遠影響。教師的教育具有科學性、滲透性,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的培養,教師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的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人生最初的講文明、懂禮貌、學做人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和發展,幼兒期則是關鍵的關鍵,而幼兒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后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的文明、和諧社會建設起到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師愛是愛心的靈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幼兒就是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熱愛幼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幼兒時常體會到教師的愛。“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幼兒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幼兒的感情基礎,幼兒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做其人”;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和文明的延續!愛心教育不僅是教育素質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因為愛心教育直接影響著一代人!

愛心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微笑,是一個人的表情;成千上萬人一起微笑,就是一個群體、一個社會的表情。一句小小的指教,體現的是一顆博大的愛心;一絲短暫的微笑,有時卻能永遠烙印在人們心底的最深處。全民人人都講文明、懂禮貌、做貢獻。人類就會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查看全文

幼兒園與小學教育教學銜接策略

【摘要】文章摸索和研究了幼小銜接的有效策略,提出了幼小銜接課程框架及實踐路徑。

【關鍵詞】幼小銜接;課程框架;實踐路徑

一、研究背景

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從一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比較陌生的、層次比較高的學習場所,各方面會顯露出諸多的不適應。美國政府對50個州的7000多名幼兒園教師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有23%—47%的學前兒童尚未達到入學準備的要求。有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剛入學時在學業、社會性和情緒技能上的水平是預測其今后學業成就的重要指標,那些認知能力水平高的兒童的學業成績更好。兒童學前教育經歷與兒童的入學適應也有重要關系,那些具有良好學前教育經歷的兒童往往能順利地完成對正規學校學習生活的適應。由此可見,兒童的入學準備狀況對其今后的學業成就具有重要影響。關注孩子的發展,保證教育的連續性,縮短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期,使孩子感到教育目標、學習內容的一貫性,使兒童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越來越變得自信、獨立,為兒童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是當前小學與幼兒園共同的任務。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針對幼兒園與小學在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評價、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心理準備、適宜的知識準備等方面進行深入的銜接研究,以及對入學準備不足兒童的及早干預研究,具有重大價值和重要意義。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歷來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至今仍為世界基礎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小學應密切聯系,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清河幼兒園過去一直是小學的附屬幼兒園,與小學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幼兒園和小學在教育教學方面一直都是各行其是,缺少互動與資源的有效利用。小學教師不了解幼兒園課程內容和要求,幼兒教師不了解小學課程標準和教材,部分幼兒教師又不自覺地模仿小學超前接軌,使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師又無視幼兒園打下的基礎,在教育教學上許多又都重頭來,等等。這些現象表明存在銜接上的脫節和重復?;谝陨险J識,從2007年起,教育集團以省第11期教研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幼兒園與小學教育教學等方面銜接的研究”為抓手,集中教育集團教科研骨干力量,開展摸索研究幼小銜接的有效策略,構建幼小銜接園本課程,促進兩學段的相互了解、支持,減小兩學段之間的坡度,為孩子的一生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成長。

二、大班幼小銜接課程框架及實施路徑

十年來,幼教集團五園分時段、有側重展開對幼小銜接的研究,集中力量,以點帶面。利用淮陰師院學前系教授研究團隊的力量,系統指導,引領研究的方向。同時,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全員卷入,提煉、驗證、修正著具體的實施策略。(一)解決認識不清、重視不足問題的策略—。編印《幼小銜接手冊》,定期召開幼小銜接家長會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對幼小銜接的認識都比較片面,家長們在“幼小銜接”方面更是存在著諸多誤區。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首先要解決大家認識觀念問題,于是產生了編寫《幼小銜接手冊》的思考。隨后在廣泛征集意見、全員發動的基礎上,分別編寫了面向教師、家長的《幼小銜接手冊》,兩本手冊因對象不同,內容有所側重,著力于解決認識層面的問題。與《幼小銜接手冊》呼應的是組織召開幼小銜接家長會。一是大班第一學期開學時,由本班教師組織召開,重點讓家長了解為什么要進行幼小銜接以及家庭如何配合幼兒園進行好幼小銜接。二是從大班第二學期開始,由小學部的骨干教師主講。通過比較發現,家長們在幼小銜接方面更信服于小學部老師的現身說法。于是我們相對固定地邀請小學部的課題組成員(既有幼兒園工作經歷,又有小學的工作經歷,現為小學骨干教師)來開家長會。小學部老師用學生的具體案例,幫助家長了解小學的基本情況,了解幼小銜接的重要,了解幼小銜接中孩子的心理準備、任務意識、良好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讓家長在具體個案的比較中提高認識,效果非常好。由此,逐步形成了大班第一學期開學由園長和班級教師給家長召開幼小銜接會議并輔之以《幼小銜接手冊》、大班第二學期開學由小學部的骨干教師給家長開幼小銜接會議并輔之以《幼小銜接手冊》的學習情況交流活動。這樣,來逐步解決家長以及教師的認識觀念問題。(二)解決活動零散、安排隨意問題的策略—建立幼小銜接活動框架表、形成重大活動方案。在進行幼小銜接研究之前,幼教集團五所幼兒園開展的幼小銜接活動零零散散、比較隨意。開展幼小銜接研究之后,越來越感覺到幼小銜接活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系統思考、整體安排,需要一進入大班就開始啟動。經過反復梳理、推敲,形成了《淮安市清河幼兒園教育集團大班幼小銜接活動框架表》(表1),明確每個月的幼小銜接主要活動內容及目的,做到有序推進。隨著系列活動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相應活動的方案,如參觀小學活動、背上小書包、畢業典禮、幼小銜接座談會等都有相應的活動方案,用它來規范大班一年的幼小銜接活動,讓幼小銜接工作形成體系,循序漸進。幼小銜接框架表和活動方案在運用的過程中,逐年都會有些微調,也將會不斷地完善下去。(三)解決問題不清、針對不明問題的策略—開展幼兒發展跟蹤調查、進行幼小銜接座談會。幼小銜接工作只有真正指向解決問題,才有實效性。為此,我們開展大班幼兒進小學后發展情況跟蹤調查。調查從情感態度、行為能力、學科成績3大方面16個小項進行調查,每一小項分為3個等級進行評價。然后對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形成調查報告,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作為我們工作切入點的依據。在大班第一學期開學前,組織召開大班教師代表與小學低年級教師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交流兩個學段年級的主要教學目標、內容,交流對相互學段教育教學的一些建議,加強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如座談會中,小學部老師提出幼兒園孩子在傾聽習慣方面存在明顯問題,與問卷調查結果一致。對此,我們在幼兒園的平時活動中加強了對幼小良好傾聽習慣培養的重視,并將之列為良好學習習慣子課題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四)解決課程銜接程度不高、內容重復斷層問題的策略—梳理主題綜合課程、編寫幼小銜接補充課程。從與小學部低年級老師的座談交流中發現,幼兒園與小學在課程上存在重復和斷層的問題。如認識時鐘,幼兒園的課程中要求幼兒認識半點,而小學課程到一年級下學期才要求認識半點,幼兒園課程拔高了對孩子的要求,對此進行了調整。通過研究,我們更加清楚,幼兒園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在于認識多少字,而是重在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因此,我們重新梳理了主題下每周談話的話題及談話提綱,讓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與孩子有話可講,會推進引導。另外發現,我們使用的“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語言領域中看圖講述的活動不多,而看圖講述活動對孩子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于是,我們在主題框架下編寫的《幼兒園大班看圖講述教案》供老師們參考;同樣還有數學內容、幼兒學習習慣培養方面的補充課程。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幼兒園與小學教育教學內容銜接方面的不足。(五)解決理論層次不高、指導性不強問題的策略—撰寫研究論文、參與課題賽課等。幼小銜接課題研究主要是在實踐層面上的探索,為了提升研究層次、擴大成果,課題組成員根據研究情況,努力進行實踐總結和理論提升。課題研究論文、課題研究報告,分別獲得省師陶杯論文評比一、二等獎,近十篇文章在《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幼教新天地》《現代教育報》《淮海晚報》等刊物上發表。其中《幼兒教育》雜志用四版刊發了集團幼小銜接研究的一組文章《幼小銜接,您準備好了嗎?》。設計的多篇教案獲獎,參加課題研究課評比也獲得好成績。在結題前,課題組收集相關文章,編印《幼小銜接論文集》《優秀教案集萃》等。

查看全文

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施方案

為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階段到小學階段的平穩過渡,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推進我縣基礎教育健康發展,根據《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指導意見》(教基〔1〕4號)和省市相關安排,確保試驗區工作取得實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深化學前教育課程改革,建立幼兒園與小學科學街接的長效機制,全面提高保教質量,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兒童為本。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尊重兒童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異;關注兒童發展的整體性,幫助兒童做好身心全面準備和適應;關注兒童發展的可持續性,培養有益于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查看全文

幼兒小班銜接計劃

轉眼間,曾經哭哭啼啼要拖著媽媽的手不肯來上幼兒園的那群小家伙們,現在馬上就到了在園的最后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幼兒園的生活,踏進小學的門檻。我們難以忘懷、依依不舍,但過多的還是歡喜與欣慰……那么,我們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做好幼小銜接的各項工作,為幼兒入小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

2、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脫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班級管理工作(班長、值日生),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