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04:49:5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誤解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析稅收GDP增長誤解
日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針對減稅大討論中的焦點問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認為稅收增長絕對不能高于GDP增長是一種誤解。
賈康說,實際上,只有在管理體制和稅制結構相對穩定、成熟的時期,稅收占GDP的比重才不會發生明顯的波動。而我國經濟發展尚處于轉型期,體制和稅制均處于轉軌過程中,很多因素都在劇烈變化,所以實事求是地說,不宜簡單地用稅收收入占GDP比重相對穩定的框架來套中國的現實。
他認為,我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稅收的持續增長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它在一定意義上是前十年稅收占GDP比重下降過頭之后的正常回調。從80年代開始的分權改革和減稅讓利安排,使我國稅收占GDP的比重下降至90年代前期的10%以下。而從國際經驗看,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重大至為20%以上,發達國家更要高得多。經過近年來的回升調節,我國目前稅收占GDP比重也僅達到16%,所以說宏觀稅負并不高。
其次,1999年稅款征收總量超過萬億元,與加大清欠力度有直接關系,這也是以前的欠稅大戶感到沖擊很大的原因。但是要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就應將彈性征收減少,加強征管力度,硬化以法律為依托的稅收約束。打擊走私而增加的稅款,更是完全合理的。
當然,作為具體案例,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蠻橫征收、“征過頭稅”的現象,所以提高征管隊伍執法水平,加強對其監督也是當務之急。此外,也發現有“列收列支”、“貸款空轉”等單純為保證稅收達標而弄虛作假的扭曲現象。
因此賈康建議,在承認需要進一步健全法治、加強征管的前提下,創造配套條件,將稅收指標轉為像GDP一樣的預測性、指導性指標。在依法納稅、依法征稅的基礎上,屆時可以借鑒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用短期國債調節稅收預測數與實征數的差額可能形成的財政收支缺口。
澄清對“輿論審判”的幾點誤解
在3月11日上午的廣東團分組審議上,有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地就許霆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代表們的觀點比較統一,他們認為,“許霆案判得太重了一點”,而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鄭紅更直言,辦案應考慮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鄭紅強調,“接受媒體的監督對我們的工作是只有利而沒有弊。”同時,他認為,各級檢察和政法機關應牢固地樹立這樣的觀念:不要對媒體和新聞輿論有怕的心理。要積極主動接受媒體的意見和監督,建立新聞通報制度,定期約請新聞媒體,加強溝通。(廣東檢察長稱許霆案量刑過重應考慮社會效果,/legal/2008-03/12/content_7769380.htm,2008年03月12日,金羊網。)
我認為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看法整體是正確的。對“輿論審判”(mediatrail),各國都把它作為一個對獨立審判有重大影響的重要問題進行立法規制,然而,這也很容易成為執法、司法機關侵犯新聞自由、拒絕輿論監督的理由,特別是認為法官以外的所有人對案件的任何評論都是“輿論審判”。為此,應當對輿論審判的幾個重要問題予以澄清。
第一,“輿論審判”只針對法院,而不針對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
輿論審判的本質是不能因為民眾的激情影響法院的公正裁判。《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一項確認了司法獨立原則。規定:“所有的人在法庭和裁判所前一律平等。在判定對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確定他在一件訴訟案中的權利和義務時,人人有資格由一個依法設立的合格的、獨立的和無偏倚的法庭進行公正的和公開的審訊。”而輿論可能因為民眾并沒有親歷案件而發表不理性的意見,法官在審判前通過輿論對案件情況和定性的公眾意見的了解,容易造成不是根據理性的法庭審判取得的證據來裁判,而是根據媒體的情緒化的甚至于可能是不準確、不全面、不真實的情況進行判斷,也有可能在量刑問題上不綜合考慮案件中各方的利益,而是根據民眾的激情要求對被告人作出不適當的嚴懲或者寬宥。
而公安、檢察機關則不同,它是代表國家追訴犯罪的政治性機構,當然應當遵守政治活動而不是中立的司法活動的規律,在程序正當的前提下,當然應當考慮民眾要求打擊犯罪、維護公正的呼聲,二者還各自在其內部實行實行“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統一指揮”的一體化工作機制,在上下級關系上遵從上命下從的行政領導體制,在遵守某些特殊工作規律(有特殊保密規定和工作要求,如美國司法部在其《與媒體關系指南》1-7.540要求:“關于個人的以前的犯罪記錄的公開在調查或者審判中,司法部人員不能公開被告人或者以前有犯罪的人的犯罪記錄。”)的同時,當然也要象其他行政機關一樣接受媒體監督。因為它們不是最終的、中立的裁判機關,對其不存在所謂輿論審判問題。美國司法部在其《與媒體關系指南》中還特別指出“此指南之內容沒有阻礙信息自由法(FOIA)規定的公眾了解司法部的信息之意。”而法院的審判,則適用另外的規則。
第二,法院不能通過限制媒體報道和評論,而只能通過程序的自我完善防止輿論審判
文學著作翻譯誤解現象
茅盾先生曾經說過“:文學的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把原作的藝術境界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的時候能夠像讀原作時一樣得到啟發、感動和美的感受。”①翻譯活動是一個跨越國家、民族、時代、語言界限的復雜的人類活動,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信奉的一直是“信、達、雅”的原則,而在很多時候這種翻譯原則就成為一種完美主義的標志。事實上,文學翻譯的實際效果和預期目標會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其中就有著歷史層面的誤讀現象,而這種誤讀甚至可能會改變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方式。本文希望以日本文學《我是貓》的不同中譯本為例探討這種誤讀的力量,同時建立一種新的解讀方式。
一、三個中譯本的特點
1.尤炳先生、胡雪先生中譯本的特點尤炳先生曾經留學日本,并在日占區長期從事文藝活動,是一位有著愛國之心、極強的日文功底和文學修養的翻譯家。解放后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合作翻譯《我是貓》,雖然他們的分工我們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應該說這次翻譯在文字的準確和忠實原文意旨方面是幾個譯本中最好的,也在最大限度上做到了“信、達”。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為了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原文,使得他們的翻譯在細節之處就略顯粗糙。比如《我是貓》的第一句: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就直譯為“我是只貓。要說名字嘛,至今沒有”②。雖然在意思上很準確,但是卻沒有體現出原著中貓的自傲與自卑交加的心理狀態。
2.于雷老師的中譯本特點于雷老師早年曾先后擔任過東北人民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文學編輯等職務,后來又與人合作發表過文章和小說。所以,于雷老師不僅是一位翻譯家,更是一位作家,可以說,于老師是帶著很大的創作熱情投入到翻譯工作中的。在翻譯的過程中于老師的翻譯非常注意語言的修飾,整體感覺簡單明快,是影響最大的一個中譯本。但是于老師在翻譯時為了使得節奏的順暢,特意使用了很多文言詞匯,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我們依然以第一句為例,于老師翻譯為“咱家是貓,名字嘛……還沒有”③,雖然使用了“咱家”顯示出了貓的玩世不恭和詼諧的特點,但在此后的翻譯中此類文言詞被頻頻使用,造成普通閱讀者的理解障礙。
3.劉振瀛老師中譯本的特點劉振瀛老師早在1935年就東渡日本留學,主修科目是日本古典文學,歸國后又在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等中國一流學府任教,1957年開始從事日本文學的相關研究工作和評論工作。可以這么說,劉振瀛老師首先是研究者,其次才是一個翻譯家。劉老師對于翻譯理論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他認為翻譯工作不能簡單地做到“信、達”,而應該研究翻譯作品所屬的國家的文學樣式,比如像翻譯《我是貓》,就應該了解日本俳句的藝術,能夠在翻譯的過程中體現日本語言之美。劉振瀛老師的中譯本是在學術范圍影響最大的中譯本。但是劉振瀛老師的翻譯在用詞上過于直白,失去了語言應有的魅力。我們依然以《我是貓》第一句的翻譯為例,劉振瀛老師譯為“我是貓。名字還沒有”④。這種翻譯的方式使一般的文學愛好者失去了興趣。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中譯本各有千秋,我們無法評以高下優劣。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三種不同的翻譯方式都加入了作者獨特的考慮方式,而作者是一定時代下的作者,是在一定社會語境下完成的,在翻譯的過程中都會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以下將從歷史角度解讀《我是貓》中的誤讀現象。
二、同一譯者在不同時代的誤讀
英語語法教學誤解論文
摘要:英語語法在語言教學領域經常被誤解。對語法的錯誤概念源于這樣的認識:語法是一套語言靜態結構的死規定。還有另一些值得質疑的論斷,如:英語語法不用教,學生會自然習得;語法教學是枯燥無味的。于是逐漸的交流性和熟練性為基礎的傾向常常會限制英語語法教學。在這里我將對八個這樣的誤解進行論述。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自然習得靜態規定學習風格語篇水平
一、英語語法是自然習得的,不需要教
確實有些學習者無需知道就會習得英語語法。例如,許多美國移民依靠自己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尤其是青年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習者都能達到這一點。在同樣的移民群體中,有些學習者英語熟練程度很高,但離準確性相差甚遠。所以問題是,是否有可能借助語法知識來幫助那些靠自己不能達到英語準確性的人。
另外,學習英語語法確實需要大量的時間,甚至對那些功底很深的人也是如此。CarolChomsky(1969)研究表明:即使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正處于不斷獲得一定語法知識的過程中,遠沒有掌握足夠的語法。這樣,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是否可以通過語法教學加速學生對語法的自然學習過程。關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研究發現(參見Larsen-Freeman&Long,1991)。Pienenmann(1984)研究證明:經過語法指導的學習者在短短兩周后就可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習,否則一般需要幾個月。實驗對象的數目越少,比起自學來,語法教學的功效越明顯。對語法教學是否能幫助學習者習得他們自學所不能獲得的語法這一點,有些研究資料表明:語法結構性的知道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準確性極具價值,而不注重語法結構性學習的分散性學習方式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參見Larsen-Freeman,1995)。
二、語法是一套毫無意義的語言結構形式的集合
黑格爾對中國哲學誤解原因
黑格爾曾對中國哲學做出似乎欠妥的評述:在《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中,黑格爾承認中國有道德哲學,承認中國哲學的抽象能力和想象力,但總結中國哲學時又認為“與宗教相關聯而發揮出來的哲學便是抽象的,因為他們的宗教的內容本身是枯燥的。那內容沒有能力給思想創造一個范疇[規定]的王國。”[1]在《哲學史講演錄第二卷》中,黑格爾論述亞里士多德的影響時曾附帶評論中國的科學技術:“……那極少量的科學知識就被傳到亞洲內地,傳到中國,這點科學知識在那里就帶著一個傳統的外貌維持下去,不過在中國卻沒有繁榮起來。中國人是笨拙到不能創造一個歷法的,他們自己好像是不能運用概念來思維的;他們也顯示出他們有些古老的儀器,而這些東西是與他們的日常作業配合不上的,———所以,最自然的猜測就是:這些東西乃是來自巴克特利亞。”[2]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顏捷曾將黑格爾誤讀中國原因歸結為資產階級偏見,以批判資產階級思想的立場批判黑格爾哲學[3];隨著研究的深入,有論者已跳出階級斗爭思考方式的藩籬,更注重總結黑格爾對孔子哲學、易經哲學和道家哲學論述的具體錯誤之處;也有學者在論述的過程中指出黑格爾不懂中文更不懂中國古文是他誤讀中國哲學的主因[4]。如果我們不假思索地認可這上面這些分析,那么沿著這條思路的推斷:任何一位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懂中文和中國古文的外國哲學家,對中國哲學的解讀都可能是誤讀。這樣的推論明顯是有失公允,黑格爾對中國哲學誤讀的原因需要得到重新審視。對黑格爾誤解中國哲學的原因探究,最恰當地莫過于回到他的著作中尋找答案。
一、文獻資料缺乏限制黑格爾深入理解中國哲學
在《哲學史講演錄》里我們不難發現黑格爾對東方哲學的論述篇幅不大,只對孔子、易經哲學和道家做出簡要論述。稍加總結可以發現以下特點:首先,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概括基于西方傳教士對中國哲學思想評述和翻譯。黑格爾對孔子的概括資料來源于1687年出版的耶穌會神父普羅斯佩利•若內塔、赫爾特利希、盧熱孟、古布累等人的拉丁文翻譯和注釋[5];黑格爾對《易經》起源的論述資料來源于1776年出版的“關于中國人的追述”里阿米歐神父“論中國古代”的文字[6];黑格爾對八卦認定為可以喚起意義的便利和對中國哲學從思想開始、沒有概念且流入空虛的判斷,來源于溫地士曼的觀點[7]。從資料的來源看,黑格爾沒有接觸中國哲學的第一手資料,更沒有接觸過中國哲學翻譯成德文或英文的資料,因此資料的缺乏是黑格爾對中國哲學誤解的最重要原因。以孟子和古希臘哲學家為例,黑格爾在論述中國哲學的結尾才匆匆提到孟子哲學思想,而對畢泰戈拉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出現的偽書他卻已做出辨別和區分,這一點佐證了在研究資料的占有方面黑格爾用以思考中國哲學資料是不足的。其次,文獻資料的缺乏導致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認識缺乏歷史性思考。黑格爾論述中國哲學的文獻僅限于先秦時期,因此他無法思考和理解中國哲學在秦之后與印度佛學融合進程;也無法思考和理解中國本土哲學經佛學的濡養向宋明理學的發展;更無法對中國哲學后來的發展中出現的,與西方哲學發展史中類似的命題進行思考和準確地評述。恩格斯曾概括黑格爾的哲學思考有別于其他的哲學史家,稱其以巨大的歷史感為基礎[8],但是在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論述中這種巨大的歷史感顯然因文獻資料的局限而缺失。再次,文獻資料缺乏直接影響黑格爾對中國哲學進行概念化地思考。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明確指出“:……哲學的目的即在于用思維和概念去把握真理”[9]“思維的產物一般地就是思想;但是思想是形式的,思想更進一步加以規定就成為概念”[10]。因為文獻資料的缺乏,黑格爾無法將中國哲學準確地轉化成他所謂的哲學思維的形式,更無法準確把握中國哲學思想進一步規定成概念。因此,從黑格爾的哲學思考方式看,他無法將中國哲學的內容準確地概念化,成為他自身思想所思考的對象。
二、對中國哲學思考對象的誤解導致黑格爾誤讀中國哲學
首先,中國思想的主要對象與西方思想的主要對象存在差異。司馬遷曾對先秦思想進行概括,“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涂。’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11]牟宗三先生也呼應司馬遷的看法“:可是周文發展到春秋時代,漸漸的失效。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這套禮樂,到春秋的時候就出問題了,所以我叫它‘周文疲弊’。諸子的思想出現就是為了對付這個問題。這個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謂社會問題,也不是籠統的民生疾苦問題,它就是這個‘周文疲弊’問題。”[12]從司馬遷和牟宗三先生的總結看,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思考的對象是周朝舊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現實之間的差距,是如何過上更良善的政治生活。中國思想從肇始之初其對象就是對政治制度與政治現實之間關系的思考,而非西方思想那種從古希臘發端直至近代所圍繞的思維與存在而進行的思考。其次,中國哲學的思考對象有別于西方哲學的思考對象。黑格爾認為,“概括講來,哲學可以定義為對事物的思維著的考察……不過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在這種方式中,思維成為認識,成為把握對象的概念式的認識。”[13]黑格爾的意思是:哲學是對思想形成的概念進行思維著的考察。這種考察的對象是種概念化的思想和概念化思想的對象。從黑格爾對哲學的定義出發,中國哲學是對概念化的中國思想的思維者的考察,這種考察關涉到中國思想和中國思想的對象———政治制度與政治現實的關系。因為政治制度與政治關系更多呈現出對如何過上更良善生活的追問與思考,因此中國哲學所進行的概念化思考主要也呈現出道德哲學的特點;西方思想主要對思維與存在關系進行概念化探究,因此西方哲學的以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形成的思想為思考對象的思考,其主要特點必然與中國哲學的不同。再次,忽視中西哲學思考對象的差異導致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片面認識。中國哲學以對政治制度和政治現實關系的概念化思考為對象,思考的主要內容和概念化表述,主要與倫理道德、國家治理、宗教典章等密切相關。在黑格爾看來這些都是倫理學說或道德哲學的主要內容,而不是西方哲學要探討的思維與存在關系的主要內容,更不是西方哲學要達到的目的。因此當黑格爾將西方哲學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和思考思路,套用到對中國哲學內容進行理解和評述時,就對中國哲學做出錯誤的論斷,認為中國的倫理道德歸于宗教,并認為中國哲學對解決思維與存在問題而言是抽象枯燥的言論,無法對西方哲學主要思考的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進行范疇[規定]的探討。若要求中國哲學在政治制度與政治現實的關系哲學思考中,產生一個在思維與存在關系思想中的范疇[規定]的哲學王國,這顯然是個“種豆得瓜”的非分要求。把中國哲學主要思考的對象認為是關于思維與存在的概念性思考的這種誤解,在《歷史哲學》中顯露無疑:“中國很早就已經進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狀;但是因為它客觀的存在和主觀運動之間仍然缺少一種對峙,所以無從發生任何變化……”[14]黑格爾沒有明白,中國哲學對峙的兩方面應是政治制度與政治生活的現實,中國哲學的變化發展,一直在圍繞政治制度的主觀規定性與政治現實的客觀現實性之間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
三、對中國哲學辯證法的片面理解加深黑格爾對中國哲學的誤讀
網絡民意如何拒絕疑慮和誤解
網絡民意能為公共決策的價值取舍、利弊權衡提供重要依據,為政府釋放“決策氣球”、了解民心向背提供成本低廉、反應快速的平臺
在中國現代化、信息化、民主化的發展進程中,網絡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民意渠道。中國網民數量一直呈指數增長,已達2.3億,總數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網絡已成為重要大眾媒體,成為網民討論公共事務、表達意見、進行輿論監督的一個重要的公共平臺。中國網絡媒體已經表現出巨大的影響力、社會地位、社會認可度及對重大事件的報道能力。
我們黨和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網絡媒體尤其是網絡民意的重要性。*年3月20日,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日益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此外,他還透露自己經常通過互聯網了解國內外時事和民眾的意見與建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在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進行了22分鐘的在線交流,引起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網絡正在推進中國民主政治的進程,并改變黨和政府的執政方式和理念。國民的表達權、知情權、參與權在網絡中展現得尤為充分。隨著官員年輕化和高學歷化,上網的官員無疑會越來越多,重視吸納網絡民意也將成為潮流。
雖然網絡民意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但是,目前在理論界、管理部門乃至社會上有一些人對網絡民意尚有各種的疑慮甚至誤解。
網絡民意已具代表性
英語語法教學誤解研究論文
摘要:英語語法在語言教學領域經常被誤解。對語法的錯誤概念源于這樣的認識:語法是一套語言靜態結構的死規定。還有另一些值得質疑的論斷,如:英語語法不用教,學生會自然習得;語法教學是枯燥無味的。于是逐漸的交流性和熟練性為基礎的傾向常常會限制英語語法教學。在這里我將對八個這樣的誤解進行論述。
關鍵詞:英語語法教學自然習得靜態規定學習風格語篇水平
一、英語語法是自然習得的,不需要教
確實有些學習者無需知道就會習得英語語法。例如,許多美國移民依靠自己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尤其是青年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學習者都能達到這一點。在同樣的移民群體中,有些學習者英語熟練程度很高,但離準確性相差甚遠。所以問題是,是否有可能借助語法知識來幫助那些靠自己不能達到英語準確性的人。
另外,學習英語語法確實需要大量的時間,甚至對那些功底很深的人也是如此。CarolChomsky(1969)研究表明:即使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正處于不斷獲得一定語法知識的過程中,遠沒有掌握足夠的語法。這樣,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是否可以通過語法教學加速學生對語法的自然學習過程。關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研究發現(參見Larsen-Freeman&Long,1991)。Pienenmann(1984)研究證明:經過語法指導的學習者在短短兩周后就可進入第二階段的學習,否則一般需要幾個月。實驗對象的數目越少,比起自學來,語法教學的功效越明顯。對語法教學是否能幫助學習者習得他們自學所不能獲得的語法這一點,有些研究資料表明:語法結構性的知道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準確性極具價值,而不注重語法結構性學習的分散性學習方式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參見Larsen-Freeman,1995)。
二、語法是一套毫無意義的語言結構形式的集合
刑事證據的認識誤解分析論文
證據是訴訟的靈魂和核心,在某種意義上,整個刑事訴訟過程就是一個發現、收集、固定保全、審查判斷和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的過程。然而,在這個“證據流程”中,許多認識誤區需予澄清,否則將會影響到案件的正確處理。
一、口供至上
所謂被告人口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就案件事實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口頭或其他書面陳述。由于受封建意識的影響,有人認為被告人口供是“證據之王”,是最有價值和證明力最強的證據,因而在辦案中千方百計地獲取口供,而一旦獲得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就萬事大吉,忽視其他相應證據的提取。不可否認,經查證屬實的被告人口供能夠詳細、具體地反映犯罪的動機、目的和犯罪的時間、地點、行為、結果等,具有較強的證明力。論文百事通但是事物總是相輔相成的,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著切身的利害關系,被告人口供往往還有虛假可能性較大的特點。正因為此,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它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如此規定,就是為了防止公安司法人員在辦案中過分偏重和依賴被告人口供,“據供定案”。
二、翻供就是“不老實”
所謂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向公安司法人員推翻其以前所作的供述。刑事訴訟法修改后司法實踐中被告人翻供現象明顯增多,有的部分翻供,有的全部翻供。對這些翻供尤其是被告人推翻以前所作的有罪供述,我們不能一概認為是被告人拒不認罪,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被告人翻供的確是為了逃避罪責或避重就輕而將以前真的供述翻成假的,但也有被告人以前因記憶錯誤或受刑訊逼供,現在將假的供述翻成真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認為只要被告人翻供就是“不老實”。那種認為被告人翻供就是抗拒法律的思想是基于一種被告人確實有罪的假設,是一種有罪推定的思想。
探索壽險營銷的人本管理誤解
摘要:人本管理,簡單地概括就是“以人為本”核心理念在管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其效果體現為內部員工對企業忠誠度的提高和企業外部良好社會形象的塑造。壽險營梢無論從管理的形式上還是管理的內容上,都體現了人本管理,但從人性假設與制度基礎兩個方面來看,目前人本管理在壽險營梢中的效果卻與人本管理的目標相悖。
關鍵詞:人本管理以人為本壽險營稍壽險會司治理機制
一、引言
人本管理,簡單概括就是“以人為本”核心理念在管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其效果體現為內部員工對企業忠誠度的提高和企業外部良好社會形象的塑造。一般來講,人本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個人的自我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本質特征
人本管理強調人的主體意識,個人既能自覺主動地參與企業管理,也能進行自我管理,能夠根據企業的總體目標,在各自所在的工作崗位上自主地做好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漫談美術對藝術100歷史的誤解與偏離
“美術”這一學科名稱,在中國已存在和使用了100年.做為一個專門學科,無論是正式的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在中國都明確指向視覺藝術或造型藝術,具體包括:繪畫、雕塑、建筑和工藝四大門類.這已經是家喻戶曉和熟練使用的詞語和概念。
做為一門學科,“美術”這一名稱不論是學術研究機構和專業團體,還是藝術教育及普及、出版傳播和商業等領域,在冠名的使用上都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學科名稱。但由于“美術”和“藝術”做為一百年前從西方輸入的外來語它們都源于同一英文單詞“art”,在正式的書面表達和對藝術文獻原文的翻譯上存在著普遍混亂現象,而在西方及世界許多國家的辭典解釋和實際運用中,“art”從來就沒有象中國一樣把它明確指向表示“視覺藝術”或“造型藝術”的概念范疇。從語言學和詞源學的角度來看,顯然是不嚴謹、不科學的。盡管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我們并不在乎它的含混性,也從未出現過大的歧義,但問題在于中國的視覺藝術所面臨的藝術發展狀況和現實與100年前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和信息社會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當代視覺藝術和藝術教育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加之“美術”與正處于困惑中的“美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美術”做為一個專門學科名稱不論從具體使用的科學性,準確性及應用性上顯然已無法承載它所涵概的范圍和當代藝術的發展狀況。
因此,有必要對“美術”這一學科概念及它的使用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疏理,使它從中國100年對藝術的誤讀與偏離中解脫出來,踏上科學和健康的發展軌道,這已經是當代中國藝術和藝術教育所面臨的緊要問題。
一、“美術”一詞來源于英文“art”,再往上溯,英文“art”又是來源于拉丁語的“ars”。當代出版的由牛津大學和商務出版社主編的《牛津現代高級英漢辭典》(1987年版)是這樣對“art”進行解釋的:
①美的事物的創造和表現;藝術,如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兒童藝術、風景畫藝術等。
②thefinearts;美術,包括繪畫、雕刻、建筑、音樂、舞蹈等。
熱門標簽
精品范文
1誤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