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資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0:38: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史資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史資料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計劃

20*年是十屆省政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的第一年。省政協文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旗幟,緊扣20*年省政協工作要點,積極開拓進取,推動我省政協文史工作進一步發展。一、積極履行專委會工作職能

1.根據省政協工作要點的安排,參與承擔關于加快推進淮河流域糧食生產主體功能區建設民情民智專題座談會的工作。

2.組織委員開展具有文史特色的視察、調研、考察等活動,發揮政協委員中文化名人多、影響大的特點和優勢,為文化強省建言立論,促進和諧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組織本委聯系的界別委員對“環巢湖文化圈”建設進行視察或調研,為提升省會中心城市帶的文化凝聚力和輻射力提供支持。

——組織委員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及發展方向進行視察調研,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撐。

3.就新時期文史工作如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強與兄弟省(市、區)政協文史部門的工作聯系與經驗交流,適時組織委員進行學習考察。

查看全文

市加強文史資料工作意見

為貫徹落實《政協全國委員會關于加強文史資料工作的意見》和《政協四川省委員會關于加強文史資料工作的實施意見》,推進新世紀新階段全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文史資料工作的重大意義

1、加強文史資料工作,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自創立以來,在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作出了特殊貢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世紀新階段,文史資料工作要與時俱進,從政協委員及其所聯系的各方面人士“三親”史料角度反映*發展變化的歷史進程,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力量,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2、加強文史資料工作,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需要。文史資料反映了眾多仁人志士的奮斗歷程和人生體驗,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文史資料從多個側面反映歷史史實,對匡史書之誤、補檔案之缺、輔史學之證具有重要使用;文史資料記載歷史的真實性和細微性,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保護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等方面作用獨特。根據我市文化建設總體要求和新的時代特點,大力推進文史資料工作,不僅是各級政協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繁榮文化的重要內容,更是弘揚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形式。

3、加強文史資料工作,是推動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需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人民政協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它產生、發展于人民政協,服務于人民政協的全局工作,與人民政協事業有著天然的、內在的必然聯系。政協文史資料具有“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重要作用。通過組織政協委員和他們所聯系的社會各界人士撰寫“三親”史料,允許多說并存,既體現了政協廣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有利于發揚民主,增進團結,又是對歷史遺漏的補充。通過進一步總結個人和歷史的經驗教訓,鑒往知今,有利于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政協履職的重要平臺,是發揮政協影響力的重要窗口。我們必須把做好文史資料工作作為政協履行職能的特有形式,不斷拓展領域,豐富內容,為政協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二、貫徹新世紀新階段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方針原則

查看全文

領導在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講話

各位會員,同志們: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今天正式成立了,這是全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新事、喜事。研究會的成立,對于進一步拓展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社會基礎,形成“以文會友、以史為鑒”的工作格局,發揮文史資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擴大人民政協的社會影響力,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次會上,審議通過了研究會章程,選舉了研究會的領導機構,為研究會開展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組織基礎。承蒙大家信任,推選我們幾位擔任研究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我們非常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也深感使命光榮、責任很重。我們將根據研究會的章程規定,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工作,與大家一道把研究會的事情辦好,把我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推向一個新水平。下面,我就做好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的各項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性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最富有政協特色和統戰特色的工作,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有益當代、惠及后世的千秋工程。政協史料與黨史、國史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所謂特殊性,就在于它有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特色,具有補史料之遺、匡史書之誤、補檔案之缺、輔史學之證的獨特功能。有些文史資料可以提供文獻檔案不可提供的“獨家”資料,使史料的內容更翔實、更生動、更具可讀性,可以服人心、動人心、暖人心。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已深深扎根于政協的土壤,日益受到廣大委員和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視,在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和政協事業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首先,做好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政協文史資料可以補史之缺、續史之無、詳史之略、糾史之錯,是史料寶庫中的瑰寶。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政協文史資料工作自開創之日就始終發揮著“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能,做好文史資料工作,及時把政協委員和各界民主人士“親歷、親見、親聞”的重要歷史事件和具有教育意義的史料留存下來,征集匯編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史資料,有利于深刻了解和認識國情、市情,有利于深刻了解和認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有利于以共同的理想匯聚更加廣泛的力量,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服務。其次,做好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推動我市先進文化建設的需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明確任務。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具有統一戰線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本身就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內涵深厚,有海文化、民俗文化、甲午文化、英租文化、道教文化、僑鄉文化等等,異彩紛呈,各具特色。我們要充分利用政協文史資料獨特的視角、獨特的資源和獨特的優勢,充分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著力開發富有時代精神的文化資源,抓住機遇,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的先進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第三,做好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推動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需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產生、發展于政協,又服務于政協的全局工作,與政協事業有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文史資料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政協委員、派成員及其所聯系的各界愛國人士,主要內容是動員、組織、推動他們撰寫自己所親歷、親見、親聞的歷史資料,主要功能是為鞏固愛國統一戰線、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服務。因而,做好文史資料工作,有利于進一步發揚民主,增進團結,有利于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水平。我們要把文史資料工作當作政協履行職能的特殊形式,不斷拓展其領域,豐富其內容,為推動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服務。

二、扎實推動研究會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查看全文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匯報

省政協九屆四次全委會以來,在省政協常委會和主席會議的領導下,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面旗幟,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保持特色,開拓創新,積極為政協委員履行職能服務、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穩步推進文史工作

《江淮文史》堅守陣地,維護品牌,繼續保持固有特色通過廣開渠道、多方聯系、制訂計劃、有序展開的思路和方法,全年共征集了史料2*萬字,編發了史料90萬字,其中建國后史料占73%。《江淮文史》堅持“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宗旨,通過刊載反映*近現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史料,折射出百年中國的歷史面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成就和挫折、經驗和教訓,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增進了人們的歷史共識和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下的團結,同時為廣大政協委員履行職能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料。《江淮文史》始終堅持精品意識、高雅品位,不追風、不媚俗,以鮮明的思想性、豐富的史料性、濃郁的地方性,受到廣大讀者和各界人士的好評。在20*年10月召開的全國暨地方政協文史工作研討會上,《江淮文史》被列入“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立足政協,面向社會”、“堅守陣地,維護品牌”的優秀文史期刊行列。

全力協作,穩步推進,《*文史資料全書》編輯出版成果顯著《*文史資料全書》共17卷,2500多萬字,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在全省各級政協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勞動,編輯出版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已經出版的有淮北、六安、宣城、蚌埠、銅陵、馬鞍山卷,完成審校即將付印的有阜陽、淮南、滁州卷。這9卷共有1337萬字,《*文史資料全書》的編輯出版任務已經完成過半。

精心編輯,拾遺補缺,《*名人故居》已經成稿《*名人故居》是全國政協系統的協作項目《名人故居博覽》叢書的一卷。我省各市縣政協按照全國政協的要求,積極開展了征集工作,陸續提供了近100篇名人故居的文字資料和600多幅照片資料。我們對各地政協報來的稿件認真篩選,精心編輯,在要求有關單位增補資料的同時,還分頭到亳州、蕪湖、安慶、懷寧、壽縣、肥西等市縣實地采訪、攝影,使資料更趨完整、準確。《*名人故居》完成了編輯和錄排工作,書稿清樣和光盤已送交全國政協。

發行工作穩健發展,卓有成效文史發行工作繼續穩步推進,全年共發行《文史資料存稿選編集粹叢書》、《江淮文史》等書刊20多萬冊。大批的優秀文史書刊走向社會,有效地發揮了文史資料的社會功能,傳播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發行工作中,我們不斷完善發行機制,提升發行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做好系統發行的同時,努力開拓了市場發行的渠道。

查看全文

縣長在文史資料座談會講話

各位老領導、政協委員、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按照今年縣政協重點工作安排,今天我們召開一年一度的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首先,我代表縣政協向參加這次座談會的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各位委員、同志們,以及長期關心、支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各位撰稿人和文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是縣政協換屆后召開的首次文史工作座談會,成功開好這次會議,對開好今后幾年文史資料座談會,具有重要影響。這次座談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交流以往文史資料工作經驗和體會,研討文史資料工作如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更好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研究提出文史資料征編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進一步提高認識,開拓創新,推進新時期縣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再上臺階,充分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效,為促進徽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提高認識,正確把握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性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是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文史資料有其鮮明的統戰性、翔實的史料性和生動的可讀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政協文史資料補史之缺、續史之無、詳史之略、糾史之錯,是史料寶庫中的瑰寶。通過研究整理、編輯出版文史資料,可團結和聯系各界愛國人士,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可為研究近代、現代歷史和補充國家檔案提供豐富、確實的基礎資料;可將有價值的資料流傳后代,可用歷史知識教育啟發后代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有益于今人、惠及后世的文化事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查看全文

政協文史資料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和《政協*省委員會專門委員會通則》的有關規定,參照《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組織簡則》和《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史辦公室工作職責》,結合*省政協歷屆文史資料委員會的實踐,制定本簡則。

第二條文史資料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高舉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據政協組織的特點,通過征集、研究、編輯、出版和發行中國近現代史資料,組織具有文史特色的視察、調研等活動,為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第二章文史資料委員會

第三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是政協*省委員會的一個常設工作機構,受省政協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主要由省政協委員組成,也聘請史學界和派有關人士參加。

第四條本會的具體任務是:

查看全文

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意見

一、扎實開展文史資料征編出版工作

根據統一戰線的特點,開展文史資料的征集、編輯和出版,是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履行職能的重要形式。五年來,共征集文字史料1*5萬字、照片2500多張。其中《江淮文史》刊發450萬字1900張圖片,建國后史料占80%;《名人故居博覽》*卷刊發12萬字600多張圖片;編輯出版《*文史資料全書》、《存稿選編集粹叢書》3350萬字。

進一步辦好《江淮文史》期刊。《江淮文史》始終堅持特色,維護品牌,樹立精品意識,辦刊質量不斷提高,以其鮮明的思想性、豐富的史料性、濃郁的地方性,受到廣大讀者和各界人士的好評,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本屆再次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和*省優秀期刊,并被全國政協文史委列為“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立足政協、面向社會”,“堅守陣地、維護品牌”的優秀文史期刊行列,今年11月被全國政協辦公廳、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評為文史優秀書刊三等獎。省政協主席楊多良也對《江淮文史》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它“不僅為文史工作,而且為政協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組織征編出版《*文史資料全書》。全省各級政協通力協作,廣大文史工作者辛勤勞動,歷時四年,編輯出版了17卷3000多萬字的《*文史資料全書》。《全書》匯集了我省各級政協40多年來出版的從晚清到新中國誕生這一時期的珍貴史料,是一項具有搶救性質的重要文化工程。《全書》是全省政協第一次協作編輯的大型叢書,在全國政協文史系統也是首開先河。今年11月在全國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上,被全國政協辦公廳、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評為文史優秀書刊榮譽獎(特等獎項)。

合作編輯出版《文史資料存稿選編集粹叢書》。與全國政協文史委合作,從3500萬字的《文史資料存稿選編》中精選320萬字,并配發近600幅歷史照片,編成10卷本《集粹叢書》,圖文并茂地再現了從晚清到建國前半個多世紀的舊中國方方面面的歷史面貌。《叢書》的出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被評為全國政協文史優秀書刊榮譽獎(特等獎項)。

率先完成《名人故居博覽》*卷的征編工作。《名人故居博覽》是全國政協系統協作項目,*卷是全省政協系統協作項目,該卷簡介了80多位名人和故居,配發600多幅照片,在全國政協系統領先完成協作任務,對于*名人故居的保護和開發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查看全文

政協文史資源管理工作講話

同志們:

市政協第二次文史資料工作會開幕了,這次會議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交流各縣(區)政協開展文史資料工作的做法和經驗,開展工作業務培訓。通過會議,總結取得的成績,找出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后的任務,促進全市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使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更好地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人民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領導歷來十分重視文史資料工作。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是1959年任全國政協主席期間發出了“把知識和經驗留給后代”的倡導下創立的一項工作。從而開辟了一項政協歷史上從未有的有價值的資料流傳后代,用歷史知識教育啟發后代的新途徑。李瑞環同志在1995年接見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全體同志時就明確指出:“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大有可為,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以史為鑒,鑒知往來,使人們了解和掌握許多不太被人重視的史實”。1998年5月又:“文史資料不僅可以存史,還可以資政、育人。”葉選平同志在1995年的座談會上講話中:“文史資料工作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在政協深深扎根,成為政協工作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以上精辟論述,不僅充分肯定了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指明了文史資料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方向。文史資料工作是人民政協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十分有特色的工作。面對新形勢,文史資料工作仍然要保持特點,發揮優勢,擺正位置,選準方向,把這項具有統一戰線性質和特點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我們應該深刻領會把握這些論斷的精神實質,以此為指導,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實踐創新,把政協履行職能、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地推動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

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近年來,在起步晚,人員、經費都較少的情況下,市、縣(區)兩級政協,在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編輯、出版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兩級政協領導都十分重視文史資料工作的開展,逐步成立了文史資料收集整理的相應機構,配備工作人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到目前為此,全市10個縣(區)都已出版文史資料:少的1輯,多的4輯。全市政協系統內部已公開出版文史資料總數達31輯,共5665千字,成書4.692萬冊(本)。這些文史資料的出版發行,成為政協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和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有效形式。為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的經驗。為發展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工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對已出版發行的史料,我們基本遵循“存真求實、實事求是”的原則和“不夸大、不縮小、不溢美、不貶損、不臆度、不杜撰、不因當前需要而取舍”的要求,對所征集的史料進行篩選、整理、考證,選錄有史料價值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內容,填補了地方黨史、方志不能收錄某些史料的缺憾,留下了一批有益當代、惠及后世的寶貴歷史資料。

查看全文

政協領導執政管理工作講話

同志們:

黨的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明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支持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決定》中這些論斷的既是對過去政協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時也為今后的工作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我們政協工作人員是極大的鼓舞,也是有力的鞭策。如何貫徹落實好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履行好政協各項職能,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成為擺在各級政協面前的一件大事。撤地設市后,市政協由原來的省政協派出機構變成了一級地方政協組織,市政協履行職能的范圍變大了,方式增多了,途徑變寬了,任務也加重了。市政協成立以后,圍繞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履行各項職能,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為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民主政治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市政協事業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樣一種前提下,召開撤地設市以來第一次全市政協系統文史資料工作聯系會議,目的就是傳達貫徹屆四中全會精神,探索政協履行職能新途徑、新方法,交流文史資料工作經驗,加強文史資料工作者之間的聯系,增進共識,加強友誼,努力開創全市文史資料工作新局面,從而開創全市政協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提高對做好文史資料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政協章程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地方委員會根據統一戰線組織的特點進行關于中國近代史、現代史資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這項工作,是在的親自倡導下開展起來的。1959年4月29日,在招待60歲以上全國政協委員茶話會上指出,戊戌以來是中國社會變更極大的時期,有關這個時期的歷史資料要從各個方面記載下來,他希望過了60歲的委員都能把自已的知識和經驗留下來,作為對社會的貢獻,并指示政協全國委員會成立工作組時,其中要有收集歷史資料組。根據的指示,政協全國委員會于1959年7月20日成立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8年4月改稱文史資料委員會),隨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協也相繼成立了文史資料工作機構。經過30多年的發展,人民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在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并日益受到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也逐漸成為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一個主要社會功能。一是存史。文史資料具有“親歷、親見、親聞”的特征。其作者大多是政協委員和政協聯系的各界愛國人士,他們是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參與或見證人,所述資料多屬鮮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涵蓋面廣的綜合性、翔實可靠的資料性和具體生動的可讀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歷史記載的不足。二是資政。文史資料通過記載各界人士排除干擾興辦企業、從事金融外貿、潛心科研、致力教育等事跡,通過反映和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對于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寶貴的借鑒作用。三是團結、育人。文史資料工作產生于統一戰線,服務于統一戰線,是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鄧穎超曾,屬于靜態性的文史資料工作可以發展成為動態性的工作,可以擴大統一戰線的對象和統一戰線的影響。實踐證明,通過委員組織和推動愛國統一戰線內部各方面人士撰寫文史資料,充實了人民政協的工作內容,能夠以文會友,增強人們對歷史的共識,在更深層次上加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

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這是因為,1、人民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機構網絡不可替代。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凡是人民政協組織,都設有從事文史資料工作的專門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個系統的完善的網絡,覆蓋范圍廣,組織結構完備。2、隊伍的數量和質量不可替代。政協這支文史工作隊伍,素質較高,經驗豐富,數量龐大,各族各界、各派人士都是這支隊伍的成員。3、資料征集面廣,占有資料的豐富,不可替代。從已征集到的資料看,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非一般資料工作所能比擬,全國各級政協歷屆委員算在一起,少說也幾十萬人之多,是取之不盡的資料源。4、整合力量整合資源,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協作,系統地征集出版文史資料圖書的優勢不可替代。全國政協編輯出版的影響巨大的《文史資料精華》、《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就是明證。

在1995年政協全國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上,李瑞環主席:“政協文史資料大有可為。”“文史資料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以史為鑒,鑒往知來,使人們了解和掌握許多不太被人重視的史實。”葉選平副主席也指出:“文史資料工作已在政協深深扎根,成為政協工作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的有效形勢之一”,“要重視政協工作,重視統戰工作,就必須重視做好文史資料工作。”

查看全文

政協資料報告講話

同志們:

在這春意盎然、萬物吐綠、百花盛開的美好季節里,全市政協年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今天在孟連縣召開了。首先,我代表市政協對會議的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向參加會議的各縣(區)政協的同志,以及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社會團體、政協委員和無私奉獻的廣大文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座談會的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四中全會、全國“兩會”、省“兩會”、市委二屆八次全會、市“兩會”精神,總結交流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經驗,研究解決文史資料征編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部署下一步文史資料的征編工作,進一步認清形勢,明確任務,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推進新時期政協文史資料征編出版工作,充分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效,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作出新貢獻,努力開創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新局面。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政協文史資料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人民政協文史資料工作作為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過了半個世紀的不平凡歷程。自1959年同志倡導并創立以來,在歷屆政協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在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下,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從無到有、發展壯大,歷經風雨、碩果累累,充分發揮了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為增進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與團結,擴大統一戰線的聯系面和團結面,促進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豐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深刻內涵;為豐富我國史料寶庫,深化近現代史的研究;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

文史資料工作產生于統一戰線,又服務于統一戰線,是人民政協實踐“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人民政協一項獨具特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式,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政協文史資料工作開展之初,主要是對我國戊戌以來近代、現代的歷史資料進行征集,為歷史研究積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為教育后代提供鮮活的歷史、人文教材。我市各級政協組織自開展文史資料工作以來,征集出版了各種文史資料31輯,字數約538萬字,印刷冊數達44920冊。這些文史資料均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真實、生動地記錄了我市近代、現代各時期、各階段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以及政權組織和社會機構的歷史演變,真實再現重要史實,為發現、記錄、研究、借鑒歷史,全面、客觀地反映社會歷史、評價歷史人物,以文會友、增進團結、消除誤解、形成共識,鞏固、發展黨的統一戰線,發掘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