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10:08: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探測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測

氣象探測環境通知

自治州直屬各縣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霍爾果斯、都拉塔口岸管委會:

近年來,隨著州直城鄉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受到影響和破壞的現象日趨突出,州直10個氣象觀測站的探測環境已不同程度遭到破壞,部分氣象觀測站已面臨被迫遷站的嚴峻形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自治區氣象條例》、《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中國氣象局令第7號)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為了切實加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依法加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

氣象探測工作是整個氣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直接關系到氣象觀測資料的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和連續性,關系到天氣氣候預測預報和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關系到自治州氣象探測資料參與全國和全球的氣象資料交換工作,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做好防災減災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做好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自治區氣象條例》、《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中國氣象局令第7號)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依法加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力度,確保氣象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建立完善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備案制度

各級氣象部門要加強與建設、規劃、國土、環境保護、無線電管理等部門的聯系,建立健全相關備案制度。備案內容包括氣象臺站的類別、探測任務、探測項目、探測環境保護標準、探測環境保護專業規劃、臺站規劃圖、探測環境影響區域等,以及有關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各級建設、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無線電管理等部門要對氣象部門報送的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標準和具體范圍進行備案。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把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范圍納入城市或鄉鎮規劃,避免因城市或鄉鎮規劃項目建設使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受到影響和破壞。

查看全文

氣象探測與環境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了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證氣象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獲取的氣象探測信息具有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提高氣候變化的監測能力、氣象預報準確率和氣象服務水平,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氣象探測環境,是指為避開各種干擾保證氣象探測設施準確獲得氣象探測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離構成的環境空間。

本辦法所稱氣象探測設施,是指用于各類氣象探測的場地、儀器、設備及其附屬設施。

第四條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管理全國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工作。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工作。

查看全文

氣象探測的緊迫性及措施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持穩定和保護的程度直接關系到氣象探測基本資料的代表性、準確性和比較性,關系到天氣氣候預測、預報和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和針對性,直接制約氣象防災減災的能力提高和氣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的提高,影響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直接關系到我國氣象工作在國際上的聲譽和影響。氣象臺(站)頻繁搬遷不僅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氣象資料不連續性、降低科學研究的參考價值,還影響到我國氣象資料的全球交換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明確規定“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的劃定標準由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法定標準劃定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范圍,并納人城市規劃或者村莊和集鎮規劃”、“國家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義務”。確因實施城市規劃或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需要遷移氣象站的,應當報經氣象主管部門批準。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城市或鄉鎮規劃建設項目不斷開發和擴大,原地處偏僻郊區的氣象觀測站,已有不少陷人了高樓大廈的包圍之中,導致氣象探測環境遭受影響和破壞日趨嚴重,甚至還有未經批準擅自在國家基準氣象站、國家基本氣象站的觀測場附近建高層建筑,挖溝開路,有的甚至強行拆毀氣象探測儀器等。保護探測環境和設施的壓力在逐漸加大,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迫在眉睫。確保氣象探測環境的長期穩定、氣象資料的連續性,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偉業,保護探測環境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保護好氣象探測環境,人大、政府的監督、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很重要,切實把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納人依法行政的軌道,使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遭受破壞,實現城市建設和探測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依靠全社會的努力,保障氣象事業順利發展。氣象資源作為一種可預知、可利用而不可再生資源,是整個社會乃至人類的財富。氣象是政府的一個科技事業單位,按照政府的意志與氣象規章制度去做監測記錄,積累各地的氣象資料,并根據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局部影響天氣,為促進經濟建設服務。當經濟的發展與氣象資源相矛盾時,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大眾所共享的氣象資源環境。面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嚴峻形勢,中國氣象局多次下發《關于加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亦作出了明確規定,即將頒布實施的《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條例》,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責、規范了氣象設施的保護措施、細化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規范氣象臺站的遷移等內容。

本文作者:曹雅杰工作單位:吉林省遼源市氣象局

查看全文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及計劃單列市氣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氣象局,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規劃局(規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氣象探測工作是整個氣象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人民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保護好氣象探測環境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中明確了各級政府及其部門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責任和義務,明確了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范圍和標準。長期以來,各級氣象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在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促進氣象事業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和其他基礎設施的迅速發展,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受到影響和破壞的現象日趨突出。截止**年7月,僅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觀測站中,有1445個氣象觀測站由于探測環境破壞被迫遷移,占全國氣象部門地面氣象觀測站總數的60%。其他部門有1000多個氣象站探測環境遭破壞,或者被迫遷移的比例也很高。這些氣象觀測站的遷移,直接影響了這些地區氣象觀測資料的連續性和代表性,影響了氣象探測業務質量、氣候變化分析和氣象預報服務工作,也影響了我國氣象探測資料的全球交換工作。為了切實加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管理工作,確保氣象探測工作的順利實施,提高氣象探測資料的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使氣象探測資料更加及時、準確、科學、高效地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產生活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重要性認識,增強法律意識。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氣象探測基本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關系到天氣氣候預測預報和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和針對性,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全問題,也關系到我國氣象工作在國際上的聲譽和形象。為此,各級氣象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國際形象,樹立科學發展觀,保證我國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國防建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出發,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充分認識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的力度,確保氣象探測工作的順利實施。各級氣象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都要強化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自覺性。

二、建立和完善相關備案制度。各級氣象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要繼續發揚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加強氣象部門與建設規劃部門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協作工作機制,建立相應的工作程序。各級氣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當地建設規劃部門聯系,建立、健全相關的備案制度,及時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以及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的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范圍和標準報當地建設規劃部門備案;各地在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時,要嚴格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切實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減少或者避免因城市或者鄉鎮規劃建設項目導致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受到影響和破壞。

三、建立和完善相關協作溝通機制。建設規劃部門應當與氣象部門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設規劃協作溝通機制。建設規劃部門應當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和審批可能影響已建氣象臺站探測環境和設施的建設項目時(包括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主動聽取氣象部門的意見,并事先征得具有行政審批權限的氣象主管機構的同意,新建、改建、擴建氣象臺站和設施,應當符合氣象設施建設規劃和城鄉規劃,做到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現城市建設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查看全文

激光探測系統接口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激光探測;接口

論文摘要:本文論述了激光探測系統信息接口技術;討論了激光探測接口的一般設計思想。

1引言

激光具有波長單一和良好的方向性,所以和傳統的探測方法相比,激光探測具有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在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告警、激光制導、目標識別等軍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針對不同武器系統的需求,激光探測系統接口呈現出多樣性。

近年來,隨著應用需求和集成化度的增加,激光探測系內部、激光探測系統和各武器平臺之間集成了不同廠商的硬件設備、數據平臺、網絡協議等,由此帶來的異構性給探測系統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及平滑升級能力帶來了問題。

對激光探測系統而言,接口技術的設計是整個系統集成的關鍵技術。一個激光探測系統的設計、實施,有很大的工作量是在接口的處理上,好的接口設計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運行效率、升級能力等,本文以激光探測系統接口技術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其接口技術類型、設計考慮因素和驗證方法。

查看全文

電法探測物理模擬教學

實驗教學是理工科專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感性認識和實踐能力。地球物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堂教學以書本為主,注重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傳授,對這些基本理論和概念進行講解時,用到大量的數學物理知識,并且有非常多的復雜公式推導、方程求解以及物理參數的物理含義的理解等問題,學生對這些問題會覺得比較枯燥。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地球物理課程的興趣,使學生能輕松地掌握專業知識,是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為了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搞好課堂理論教學的同時,我們對實驗教學環節進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近年來隨著學校對實驗教學儀器的支持,地球物理儀器設備逐步完善,在此基礎上,筆者申請了同濟大學第6期實驗教學改革項目“地球物理電法物理模擬實驗教學建設”并得到資助,通過該項目的建設展開實驗教學,提高了課程教學效果,并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上取得了成效。

一、基于相似性原理的電法探測物理模擬實驗建設

1.電法探測物理模擬實驗的相似性原理電法探測研究的對象是被探測的地下目標地質體,而在實驗室內不能對研究對象進行直接實驗,這就需要先設計1個與所研究的地電現象相類似的模型,然后通過對模型的實驗和觀察,間接地了解被研究的現象。這種模擬實驗是根據相似性原理,用模型來代替被研究的對象,將實驗手段(儀器設備等)直接作用于設計的模型。在電法探測物理模擬實驗中的“相似性原理”是指所用模型和裝置的幾何參數及電性參數與實際條件下的參數之間應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使得模型或者模擬實驗結果與實際結果吻合較好。在該模擬實驗建設中,主要考慮傳導類電法,在該類電法(激電法中的面極化情況除外)中存在比較簡單的相似關系,也就是模型和實際原型之間的幾何參數(現狀、大小、埋深等)的關系與電性參數的關系是彼此獨立的,并且是各自線性的,這類模擬實驗做起來相對感應類電法探測來說就容易多了。

2.基于相似性原理的電法探測物理模擬實驗建設內容本實驗建設主要是建立傳導類電法模擬實驗中的水槽模型試驗、土(砂)槽模型實驗以及導電紙模型實驗3個實驗方法。

(1)水槽模型實驗。水槽模型實驗是常用的一種模擬實驗方法,主要用來解決三度體的問題。在水槽模擬實驗中,通常用水做均勻介質來模擬均勻圍巖。模擬引起異常的地質體時,用金屬或石墨模擬各種形狀的良導體,用環氧樹脂、有機玻璃等模擬絕緣體,有限電阻率用石墨、金屬粉加水泥等制作。這一方法的特點是:作為圍巖的水是均勻的,作為地面的水面是水平的。很適合模擬在均勻各向同性的半無限介質中埋有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情況。

(2)土(砂)槽模型實驗。土(砂)槽模型實驗可以用于研究三度導電空間中場的分布、特別是要求構筑地形起伏時土槽模型實驗優于水槽模型實驗的情況。可以在土砂中埋設金屬良導體以及不良導體的介質,通過儀器來測量,并可以考慮不同地形和電阻率對比差異下的觀測實驗結果。

查看全文

在線探測技術研究論文

摘要網絡設備的在線狀態及其工作、運行信息的收集是網絡安全管理、網絡安全狀況分析的基礎,本文介紹了幾種探測技術和探測工具的使用,并介紹了計算機探測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掃描;探測;;拓撲圖;自動化管理

1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的安全風險系數不斷提高,需要在不影響網絡性能的情況下對網絡進行監聽和探測,從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各個終端主機、應用系統以及若干關鍵點收集信息,并分析這些信息,發現漏洞、缺陷以及潛在的威脅,從而提供對網絡的實時保護,提高信息安全基礎結構的完整性。

2探測技術介紹

2.1常用簡單的掃描技術

查看全文

古建筑火災探測需求分析

摘要:以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為研究對象,對古建筑中不同場所的自身結構、周圍環境以及火災探測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根據不同場所的具體特點和火災探測需求選擇適宜的火災探測產品或組合,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古建筑;高大空間;火災探測

古建筑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資源,保護好古建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在火災危險性、防火措施和消防管理等方面與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異。然而許多珍貴的古建筑在消防管理方面處于松懈狀態,無消防組織或消防組織不健全,缺乏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再者,室內沒有消防水源也是一大問題,因此利用火災探測技術早發現、早預防,將火災隱患控制在早期階段是一個極其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1古建筑對火災探測的需求

與一般建筑的火災消防系統的設計相同,古建筑的火災消防系統必須遵循國家有關方針、政策,針對保護對象的特點,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同時,因為古建筑的特殊性還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古建筑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古建筑火災安全不應單單以撲滅火災為惟一目標,而是應該以最大限度保護古建筑、減少文物損失為首要目標。2)由于我國古建筑多采用木材結構,具備燃燒的充分條件,而且木材燃燒特性較好,一旦發生火災,容易引起轟燃,難以撲救。因此古建筑的火災安全必須從火災防治的各個關鍵環節入手,有針對性地制定以防為主的安全對策,切實對文物古建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從技術上找到根本的解決方法。3)古建筑的結構裸露、室內裝飾風格較92復雜,消防設備設施與古建筑本體連接方式應與其修繕設計相協調,避免破壞古建筑本體或對古建筑周邊環境風貌造成較大影響。在滿足系統需求和規范要求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減少設備的數量,減少因設備的安裝、布線等必須進行的施工行為對古建筑的破壞,做到對古建筑本體的最小干預。

2項目特點及技術方案

查看全文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制度

第一條為保護氣象探測環境,提高氣候變化的監測能力、氣象預報準確率和氣象服務水平,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遼寧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及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我市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氣象探測環境,是指為避開各種干擾保證氣象探測設施準確獲得氣象探測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離構成的環境空間。

第四條市氣象主管機構負責管理全市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縣級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設有氣象臺站的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本部門氣象臺站的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并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各有關部門應按照職責,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

第五條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義務,有舉破壞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

查看全文

探測工程圓滿成功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這里隆重集會,慶祝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為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成功作出突出貢獻的全體科技工作者、廣大干部職工和解放軍指戰員,向所有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向熱情關心和全力支持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全國各族人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向關心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想,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這是我國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是中華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的又一歷史性跨越,是中華民族為人類和平開發利用外層空間作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全體中華兒女都為我們偉大祖國取得的這一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

實施月球探測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著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為推動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促進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工程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工程領導小組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精心組織工程實施,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同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承擔工程任務的部門和單位團結協作、奮勇攻關,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大力協同、密切配合,參加工程的全體同志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勝利完成了這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光榮任務。這一重大成就,是我國改革開放29年來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重要體現,是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譜寫的壯麗篇章。事實再一次向世人昭示,自強不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成功實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帶動了我國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若干領域深入發展,推動了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進步,促進了眾多技術學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學管理模式和方法,積累了新形勢下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經驗;培養造就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隊伍。這些重大成就,為我國深入開展深空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領域和空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