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04:57:4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所有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深化所有制關系的戰略調整
“一切所有制關系都經歷了經常的歷史更替、經常的歷史變更。”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有制變更的具體內容和具體形式極不相同,那么,所有制關系變更的終極原因是什么呢?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生產方式內部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因而,決定所有制關系變更的終極原因只能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這是判斷所有制結構是否適應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根本標準。
按照這個標準,在所有制問題上,我們特別需要繼續破除一些“左”的觀念:
一是“一大二公”的觀念。依我看“一大二公”是頑固的“左”的觀念,它在工業、商業等方面,還遠遠沒有得到清理,而且仍然以隱蔽的形式廣泛地發生著作用。
二是生產關系“超越”生產力的“先進論”。我認為按照生產力標準,生產關系既不能落后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存在,也不應該“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先進”。無論所有制的社會形式如何,如果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都不能認為是先進的。
三是所有制關系的“補充論”。浙江、福建、江蘇的情況表明,改革發展到今天,非公有制經濟在許多地方、行業、部門都與公有制經濟一樣,以生力軍的姿態積極推進著經濟增遞,實踐著“三個代表”。當然我們黨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但非公有制經濟在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應當給予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所有條件。
四是不同所有制成分的“機械數量論”。即僵化地理解“公有制占主體”,機械地規定不同所有制成分的比例,各種不同的所有制經濟,其發展的數量及其比例關系是不能人為規定的,而是由市場競爭決定的。凡是符合市場需要的,就必然能得到發展壯大;凡是不符合市場需要的,自然就會萎縮淘汰。
所有制的對立研究論文
20世紀50年代由于計劃經濟的影響,形成了一種公有制和私有制對立的觀點,特別是60—70年代,別說是私營企業,甚至連個體手工業者和農民的自留地都被當做“資本主義的尾巴”,時不時地要割掉。80年代改革開放,先是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后來城市里也有作買賣的個體戶,再后來又有了小企業,以后小企業做大了,叫民營企業,經濟發展了,這是好事。但是,我總覺得現在時不時地出現另一種觀點,民企比國企好,外企比民企好,似乎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其實,這是不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因為國企也是勞動者創造的,特別是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也曾起過重要的歷史作用,說到底它也是全體人民的財產,所以在國企進行資產轉讓過程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也是關系到全體人民切身利益的。
2003年在“民營企業參與產權并購”研討會上,有人說:當前國有資產處置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并非出在民企收購上,民企參與產權購并不僅應當支持,而且還應當推動。……國企產權重組的問題依靠內部人是搞不好的。自買自賣必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而民企購并既有利于社會公眾的利益,也有利于企業治理結構的改善。
問題也是存在的。在民營企業參與購并國有資產的實踐中,的確存在著交易雙方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風險,存在著交易規則不完善、資產價格的市場化詢價機制發育不充分問題。但這與并購主體是否是民營企業無關。制度不完善,在國有投資主體之間的產權交易活動中也可能發生同樣的弊端。防止產權交易過程的國有資產流失不能靠抑制購并行為本身,積極地完善相應的產權交易制度,形成有效的國有資產經營體制和方式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中國民企將在國企改革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中國新聞網》2003年4月30日)
說老實話,這篇文章,我實在讀不懂,“自買自賣必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為什么還有人鼓吹MBO(管理人收購)呢?“自買自賣”也是國企變民企,就“必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嗎?“民企購并”就一定“既有利于社會公眾的利益,也有利于企業治理結構的改善”,真的是這樣嗎?
一會兒說“當前國有資產處置中的國有流失問題并非出在民企收購上”,一會兒又說“在民營企業參與購并國有資產的實踐中,的確存在著交易雙方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風險,存在著交易規則不完善、資產價格的市場化詢價機制發育不充分問題。但這與并購主體是否是民營企業無關。”這是不是前后矛盾,什么叫“雙方串通”,那是收購的主客體串通。從利益上說,收購方當然希望價錢低一些,被收購方當然希望價錢高一些,這才會有討價還價。如果“雙方串通”那就有問題了,也就是某個國企的賣方,可能對人民不負責,撈了個人的好處,買方的那個民企也會給對方個人好處。這樣,才有可能“雙方串通”。
這里的問題是主客體之間是具體的企業,不是抽象的“國企”和“民企”。在市場經濟中,是具體的企業之間進行交易,即使具體的“國企”與“國企”之間或者具體的“民企”與“民企”之間進行交易,如果人之間進行私下交易,也會產生經濟損失。所以問題不在于企業的性質,而在于是否按照市場原則進行公平交易。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國有資本投資思考
摘要:國有資本與私營資本的逐利性不同,國有資本有其相應的政策定位,所有者的缺位增加了國有資本運營過程中的管控風險。國有資本投資過程中既要避免政府的過度干預又要避免政府的干預不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有資本布局面臨重新布局,以更加專業全面的面貌對外開展投資。
關鍵詞:國有資本;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國有資本;投資風險
一、國企改革背景回顧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放權讓利的破冰時期,這個時期的改革還處于不斷摸索的時期,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學習,當時的國際環境復雜,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的沖突導致改革只能在實踐中探索;第二階段,1993年開始的10年制度創新的發展時期,經過上一時期改革實踐經驗的積累,適合我國特色的改革路線逐漸浮出水面,制度創新引導改革實踐;第三階段,2004年開始10年縱深推進時期,該時期國企改革開始從大范圍的改革逐漸進入重點改革階段,根據國家戰略和政策規劃,對部分領域企業進行深化改革;第四階段,2014年至今的攻堅深化時期,該時期的改革是最難的,需要制定詳細的改革路線,把控改革風險。從2015年以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步伐明顯加快,中央頻頻發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和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2016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鼓勵和規范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指導意見》,2017年國資委專門針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制訂了考核辦法,2018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2019年國務院制訂了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目前國有經濟所占比重已不到30%,如何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關系到全國經濟新一輪發展全局和未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混合所有制”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要追溯至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但以國有企業引入非國有資本、優化股權結構和完善公司治理為基本特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踐則是與國有企業改革相伴而生。在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少到多,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經占到了1/3以上,歷史實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奠定了基礎,是我國國有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達到雙贏局面的必然選擇。開展好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是我國未來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國有資本投資的現狀和未來趨勢
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同時國有企業在投資規模上一直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國有資本的投資方向和策略也決定了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如何做好國有資本投資的風險把控和方向選擇直接影響了我國國有資產的價值,進而影響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由此應加強投融資體系建設,提高投資效率,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目前國有企業的投資現狀主要存在兩大現象,一是投資過度問題;二是投資不足問題。尤其以投資過度對于國有資產價值的損失較大,據審計署的審計結果,2007年8月至11月某央企在與其他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中投入了77.83億元,結果虧了72.21億元;在與國外企業合作開發3個境外礦山中,虧損了30.93億元。又如,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給出的報價甚至都不到波蘭高速公路管理局預算的一半的低價優勢競得了波蘭A2高速公路里A,C兩個標段的建設工程,但如果該公司堅持把此項工程做完,可能要虧損3.94億美元(約合25.45億人民幣),因此,2011年6月中海外總公司決定放棄該工程,但又需處理約17.51億人民幣的賠償要求與罰單。中鋁入股力拓、中石化收購Addax等央企的對外并購也常發生在被并購資產的歷史性高價上。這些國有企業的投資實踐表明我國對國有資本的投資必須進行有效的風險把控,需制定一條有效的投資策略。國家政策方面,自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以來,各地掀起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熱潮,國有企業引入非國有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混合所有制改革對于國有資本投資效率的影響也成為目前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學術界已經從產業效率、風險承擔、企業創新、公司績效、內部控制質量、薪酬業績敏感性等多種視角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經濟后果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學者們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優化企業股權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作用,能夠促進企業經營發展。同時,這些學者也較為深入地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涉及到的行為博弈、機構投資者持股、高管跨體制聯結、最優國有產權比重、改革動力和阻力以及政府放權意愿等具體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建議和措施。總之,這些研究表明,我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論研究部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于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哪種策略能夠促使國有資本發揮最大的投資效率,還需要改革實踐的不斷總結和探索。以往國有企業對外投資,以資源投資和基建投資為主,資金需求量巨大但收益緩慢,資本的撬動作用發揮不足。資本具有逐利性,國有資本投資大多是因為戰略和政策需要投資,加上復雜的國際環境、市場環境,風險把控難度較大,頻頻發生國有資本投資失敗案例,但這些不應該成為國有資本不可治愈的痼疾。國有資本和其他私營資本都屬于資本,存在的價值就是以較少的投資獲取更大的效益,否則就失去了投資的意義。如何發揮國有資本優勢規避國有資本的劣勢值得思考。我國的國有企業是從計劃經濟改革以來產生的,國有企業在我國承擔一定的政治任務和社會任務,它不是市場競爭的產物,這類國企在經濟市場中進行投資面對市場中存在的風險難免出現應對不足的表現。目前國企開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改革方向從最初的引入基金投資者轉向引入企業投資者,讓市場競爭的勝利者參與到國有企業改革中并提供寶貴的市場經驗,讓機構投資者充分發揮其資本運作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強勁的發展動力。企業家的參與可以有效規避國有資本市場風險意識不足的問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可以讓國有資本運營更具專業化。保障國有資本投資價值穩健增長的有力措施就在于標的資產的選擇,以往國有企業投資多集中在固定資產投資和自然資源的投資,知識資本投資在國有資本投資中的份額較低。隨著國企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知識資本在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以及加快轉型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企業知識資本對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升,它是企業取得長期戰略優勢的有力保障。中興、華為事件的對比充分說明擁有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掌握行業話語權的關鍵,是維持企業長久生存的動力。國家資本與私營資本的逐利性是有區別的,私營資本要求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最快的收益,國有資本最看重的是保值是長久是產業布局,好的資本布局會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提出要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確認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重要實現形式。2015年,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促進國有、集體、非公有等資本相互融合,分類分層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煤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17年,國務院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表明,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略低于65%。由此可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我國短期內難以改變。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煤炭產能過剩不斷加劇,市場價格持續下行,煤炭企業虧損嚴重、負債高企、社會性負擔沉重,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煤炭行業以國有企業占主導,行業集中度低,相當部分企業大而不強,同時也面臨著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和治理上的缺陷,效益持續下滑。在這種背景下,國有煤炭企業如何借助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的大潮,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選擇有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的同時,吸收非國有資本進入,讓煤炭企業走出困境,更好的為國家和社會服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1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財產權分屬于不同性質所有者的經濟形式。從宏觀層次看,國民經濟的所有制結構即包含公有制成分,也包含非公有制成分。從微觀層次看,企業的產權結構由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構成,形成多元產權主體的資本共融[1]。中央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多是指微觀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內涵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所有制經濟成分通過股份制、聯營等形式,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制形式。廣義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產權中不一定包含國有經濟成分,而狹義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混合產權中則包含國有經濟成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同時強調“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進一步明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方向,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推進國企改制上市與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注入了新的內容。實施股份制改造有利于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企業的動力機制和風險約束機制,為國企開辟新的融資渠道,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有以下6種模式。1)整體改制。整體上市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路徑之一,這是企業資產證券化的過程[2]。即將國有企業整體進行股份制改造,以符合上市公司發行新股的各項要求。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于業務單一集中、資產難以有效分割的國有企業。也可將國企集團公司通過下屬已上市公司,進行資產與產權的重新梳理,最終實現整體上市。2)兼并重組。一是引入民間資本,使得民營企業參股到國有企業資本中,不同投資主體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國企改制重組、股份制改造,使得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融合,協同發揮作用,提高企業實力。二是國有企業通過并購、增資換股、資產置換等方式在保留一定比例非公股權的情況下,收購民營企業,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3)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員工持股是把股權作為利益的載體,將職工和企業的利益相連,形成利益共同體,以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維護企業的長遠發展。國有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分步驟地通過由職工出資設立股份公司、委托基金公司或信托公司持股等合法的方式引入員工持股制度,實現員工持股。4)多層級國有聯合。企業的混合所有制包括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與個人持股等的混合,也包括不同級別國企的聯合,即央企與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的聯合,這種聯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國有資本效率。這一點與國資委此前定調的強強聯合,即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同質化業務整合和細分行業整合,進而推動國企兼并重組的思路吻合。5)國有企業產業鏈重組。從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央企重組的思路重心正在由橫向的合并同類項偏向縱向的產業鏈重組。上下游產業鏈重組是國資委推動央企重組的一個重要方向,以產業供給鏈條的需要和效益、質量為標準,以產業鏈條為特征展開重組,是供給側改革中的新領域。同鏈條企業之間能夠實現相互支持,抱團取暖,有效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下游企業和上游企業之間的聯結也將會更順暢,避免市場交易中的一些摩擦。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合力,互相借力,依托各自特長優化業務,實現雙贏讓利。6)其他模式。除了上述所闡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以外,還包括投資項目層面的混合,主要分為PPP模式、分立改制、海外紅籌公司等模式。
2國有煤炭企業的特點
國有煤炭企業大多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多年來一直承載著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歷史重任,為國民經濟及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別于一般的國有企業,國有煤炭企業除了具有一般國有企業所具有的共性特點外,還有著區別于一般國有企業的顯著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1)勞動產品的不可再生性。煤炭企業生產的勞動對象是地下煤炭,是一種非再生性資源,煤炭企業是資源導向型企業。煤炭資源是煤炭企業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礦區資源的豐裕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規模及生存期限。隨著企業生產過程的推進,煤炭資源也隨之快速消化,直至進入枯竭期。這使得煤炭企業對煤炭資源的依賴程度非常高,企業必須注重資源的合理利用,采取各種手段努力提高資源回收率,以延長企業的生存期限,這與非資源開發型企業有著顯著的區別。2)煤炭資源采礦權有償使用。根據《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定,我國實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的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五條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廣義的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指煤炭資源礦業權有償使用制度,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有償使用制度;狹義的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則僅指采礦權有償使用制度[4]。煤炭企業要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合理負擔煤炭資源采礦權取得成本、煤礦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成本,以及安全生產成本等。同時,國家也在大力完善煤炭資源稅費政策,加強煤炭資源開采的管理與宏觀調控,促進煤炭資源合理有序開發,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3)煤炭企業生產產品單一。長期以來,煤炭企業一直是開采原煤、銷售原煤,產品結構單一、粗放,附加值低。原煤深加工程度低,煤炭加工業滯后,深加工、精加工較欠缺,原煤生產與原煤深加工脫節,沒能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產業發展過于依賴初級產品,煤炭加工轉化率低,投入產出率低,經濟效益差。原煤的加工轉化主要集中在篩選、洗選、煉焦、發電等環節和行業,缺少深度加工。而在工業型煤、煤焦油深加工、煤層氣開發等深加工及清潔能源產品技術開發方面仍然處于初級階段。4)煤炭企業歷史包袱過重。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大多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煤炭企業從業人員多,歷史包袱重[5]。多數煤炭企業的開采時間較長,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規模,下屬單位多,職工人數多,離退休人員較多,同時還有大批的傷殘人員,企業辦社會負擔十分沉重。職工長期從事煤炭開采工作,技能單一,相對技術素質不高,習慣于國有企業的運營與管理機制,思想觀念比較落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煤炭企業難以承受這樣巨大的社會負擔,企業辦社會已成為國有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和瓶頸。
3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徑
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
摘要:闡述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針對國有煤炭企業的現狀和不足,提出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現路徑,以期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國有煤炭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路徑
20世紀90年代到2007前這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各大國有企業產能得到了迅速提升,但伴隨世界經濟發展與經濟危機的影響,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步入了當前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因此,國家積極制定新的政策,由原來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向經濟發展要重視質量的方向轉變。為了適應新形式經濟發展需要,對于煤炭企業來說,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行供給側結構改革、消化過剩產能、進行企業升級與轉型、去除落后產能等政策的落實,利用新技術與新理念來改變煤炭企業發展路線,積極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式,使煤炭企業向著節能環保、開放創新、和諧發展方向轉變[1]。
1混合所有制改革
20世紀90年代,國家為了激發經濟發展活力,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制定并推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用來引進民間資本,推動生產力的進步。經過不斷實踐,國家還允許部分外資參股國有企業改革。相比于國有制經濟來說,混合所有機制指的是企業資產所有權歸屬于多種性質擁有者的一種經濟模式。基于宏觀層面進行分析,我國社會經濟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公有制與非公有制兩大類。基于微觀層面分析,企業是由多個投資主體共同出資而創立的,但投資主體的性質是多樣化的,這就導致了產權多元化的現象。國家制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戰略通常是指基于微觀層面上的企業所有制改革。從廣義上來理解,就是由多種(大于等二)經濟成分共同組成的經濟主體,其中可以沒有國有成分,主要方式包括股份制以及合作聯營等方式。從狹義上來理解,通常是指包含國有成分混合產權經濟主體。
2國有煤炭企業的現狀與不足
個人所有制理論內涵論文
論文關鍵詞:個人所有制;產權;改革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個人所有制理論的內涵,闡述了其價值所在,指出只有以該理論為指導,才能構建和諧社會,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
一、個人所有制理論的內涵
1867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是馬克思關于重建個人所有制的重要觀點,其內涵表現在:
1.個人所有制是公有制。按照否定之否定規律,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本質,那么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就自然轉到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重逢上來,社會主義所有制當然不是對原個人所有制的簡單還原。因為社會經濟狀況發生了根本變化,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已經讓位于社會化大生產,孤立的個人的生產已經成了聯合起來的集體生產。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如果理解為生產資料歸屬于勞動者個人的私有制,那就與否定之否定規律相矛盾了,所以應理解為公有制。
2.個人所有制是聯合起來的所有制。重新建立的、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個人所有制不是小生產狀態下孤立的、原始的所有制,而是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對個人主體地位的高層次回歸。不是只要生產資料全體社會成員人人都有了,就建成了個人所有制。實質上,即使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擁有生產資料,但如果是孤立的、單獨的擁有,就與歷史上的私有制沒有根本的區別。因此,個人所有制不是個人各自占有生產資料,而是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個人對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
混合所有制企業研究論文
一、引言
十六屆三中全會在論述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時,首次明確提出了要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可以說,這是對以往在國有企業所有制改革方向上的肯定。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成分的發展提供了空前的機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聯營經濟等混合所有制經濟迅速發展,混合型經濟增勢強勁。1997年至2001年間,我國股份制企業從7.2萬家發展到近30萬家;從業人員從643.7萬人增加到2746.6萬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從8311億元增加到56733億元。十六屆三中全會后,理論界很多人認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或許可以為國企改革找到一條新路,實踐上也深受一些國企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歡迎。
那么,究竟如何認識混合所有制企業?如何規范之、發展之?由此如何走出原有國有企業的困境?這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是具有重要意義和現實緊迫性的課題。本文就此問題做一下探討。
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性質
對于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性質,理論界有很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它和公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私人所有制經濟不同,不是一種獨立的經濟成分,而是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的混合。就一個行業的企業而言,它是企業財產組織形式,是現代企業制度的股份制經濟。它非國企,也不是私有企業,那么它的運營機制不能按國企的那一套,當然也和完全的私有企業有某些差別。
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融合分析
摘要:我國提出當前要加快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公有經濟與非公有經濟的資本融合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能夠有效促進其健康發展。本文主要以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融合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了企業文化整合模式、整合原則、整合內容以及建構企業文化管理系統,以期能夠有助于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文化融合。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文化融合
混合所有制經濟能夠使企業實現優勢互補,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增強我國經濟活力。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難題是實現各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一旦出現貌合神離的現象,就極易導致企業重組的失敗[1]。因此,探討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企業文化整合模式
企業文化的整合程度和投資主體的企業文化改變程度決定著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的變化程度。根據企業文化的整合程度可以將企業文化的整合模式分為吸收型、融合型、保留型以及被同化型。吸收型文化整合模式是投資企業的文化服從于原有企業文化;融合型文化整合模式是各個投資主體尋求新的經營模式;保留型文化整合模式是各個投資主體保留其原有的經營模式;被同化型文化整合模式是指原來企業的文化服從于投資企業文化[2]。混合所有制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來選擇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文化融合模式。鑒于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的文化各有差異,在進行混合所有制發展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尊重”為前提,充分考慮投資各方的選擇意愿,選擇最佳的文化整合方式。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文化融合中,如果投資各方的主體背景以及企業文化差異過大,為了避免文化沖突,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各個投資企業要秉持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從而形成一種更加優秀的企業文化。
二、企業文化整合原則
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論文
一、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一)沖突理論為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根本依據。當社會發展到某一時期,就會產生社會沖突,社會沖突發展到一定的激烈程度時,就促成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制度的變革。從某些角度上來說,沖突理論可以用來對社會發展和制度產生進行解釋。在社會系統中,職業教育是一個小小的分支系統,其領域內的發展變化包括制度改革,同樣的也能用沖突理論來解釋,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沖突理論。從這個角度出發進行分析,我們可以認為沖突理論是為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度提供根本依據的理論基礎。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制度屬于是社會沖突的產物之一,而職業教育領域的混合所有制當對制度中心的某些權力主體產生影響時,就會促使這些主體發起變化和沖突,而這種沖突又能促成新的制度,這就導致了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與創新。(二)公共產品理論為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創新基礎。公共產品理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誕生,公認的對公共產品的定義是任何人對公共產品進行消費之后都不會影響其他人對公共產品的消費。這也就指明了公共產品的兩個特征:一是不具有競爭性,二是不具有排他性。這兩個特征為公共產品理論中對產品屬性的判斷提供了依據。公共產品理論根據產品屬性將社會中的產品分為總體三個類別:一是公共產品,二是準公共產品,三是私人產品。其中,準公共產品是介于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之間的一個概念。而本文我們探討的中心內容職業教育則屬于準公共產品的概念范疇。職業教育同時具有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兩個特點,其發展水平影響了利益相關者的數量和它們的發展程度。當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其內部制度的變革與創新等問題就需要由它的利益相關者來共同決定,同時它們也共同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條件和資源。因此,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與創新離不開公共產品理論。(三)成本分擔理論為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實施依據。在教育經濟領域,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約翰斯通,他是最早提出成本分擔理論的。成本分擔理論認為,高等教育的成本應該由高等教育涉及的各個主體來進行共同承擔,包括納稅人、社會成員、家長和學生,這就使得高等教育的成本投資能夠向多元化進行發展,而不是局限于市場決定或是政府的公共資源來決定。高征地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組成部分,因此職業教育的制度改革等相關問題在實施層面上應該將成本分擔理論作為參考依據。職業教育中,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實踐教學的需求都對成本分擔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和考驗,同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發環境中,職業教育的財政問題在單一成本承擔模式下開始變得明顯和嚴重。因此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創新必須要建立在多元成本分擔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有效推進和實施。
二、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標
(一)為學生深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適應性人才開拓平臺。職業教育在我國整體的教育體系中屬于起步比較晚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職業教育院校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教學經驗缺乏、課程體系不完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到位、甚至是辦學經費緊張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問題。拿實踐教學這個方面來說,首先實踐教學環節不論在普通高等教育領域還是職業教育領域,都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教學環節,都對學生的人才培養方向起到重要的發展作用,只有將實踐教學工作做好、做到位,將課程體系建立的健全和完善,才有更大的機會為社會培養和提供多元發展的適應性人才。而職業教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其目標之一就是在于更好地推進職業教育院校的課程體系建設和社會型人才培養。職業教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打破傳統制度的一些弊端和限制,為高校與市場的對接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礎,同時能夠充分發揮企業的人才培養優勢,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雙向選擇提供更廣闊、更便利的平臺。(二)幫助學校明確辦學目標、提高就業質量。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個目標在于幫助學校明確辦學目標,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概念,高等職業教育重在為社會培養專業性強、針對性強的技術型人才,職業教育重點對學生開展專業技能的教授和培訓,同時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就開始技能經驗的積累。如果想要更好地為學生的畢業就業提供保障和機遇,就應該明確學校自身的辦學目標,采取正確的高效率的辦學途徑和教學模式。職業教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在混合所有制的基礎上對職業教育領域的不同元素進行重新激活,使其將各自的優勢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從而更好地完成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學職能。(三)為企業創造進一步發展科技創新的平臺。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企業對與社會需求和市場變化具有最敏銳的觸覺和最準確的判斷,而企業自身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注入。根據這一特點,職業教育院校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應該保持與企業的持續性交流和溝通,時刻掌握最新的市場動態和社會需求,因為學校是培養人才的第一環境,人才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實現流動和發展,為社會提供價值。企業之間是存在競爭性的,在日新月異的經濟市場中,企業要想立穩腳跟,提高競爭力,就必須保持持續性的科技創新與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科技創新平臺,而且能使企業在發展科技創新的同時更好地實現與學校之間的人才對接。混合所有制對于職業教育院校和與學校進行人才交流的企業來說都是一種長期的穩定的保障性制度。
三、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徑
(一)轉變內在結構,進行實質提升。職業教育在現代社會中來說是一個較為獨立的組成部分,因為職業教育與普通的高等教育存在性質上的區別,因此其內部結構更為獨特和復雜。根據系統理論,系統內部的變化能夠帶來無限可能的結果,而且系統內部的變化是系統發展的必然現象和普遍現象。這就為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提供了一種路徑,那就是內在結構的轉變。職業教育系統的核心元素是職業教育理念,這種理念引導著職業教育的走向、發展和人才培養結果。如今我們已經步入現代社會,現代社會的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職業教育不應再局限于對職業性技能的傳授和培訓,而應向著多元化的方向進行人才培養。除了專業職業領域的針對性教學之外,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經典性理論概念和知識也應受到重視。當內在結構得到轉變之后,職業教育將會迎來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制度,從而促進教學體系質量的實質性提升與進步。(二)重建外在關系,注重社會發展。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職業教育的社會性更強,也更直接。因為職業教育本身的教學領域和人才培養性質就決定了職業教育與社會生活會產生更加廣泛的復雜的聯系。在這種聯系中,職業教育需要通過主動建立和處理這類外在關系,來從社會層面上實現自身的發展,而同時這類外在關系也能為職業教育的自身發展提供反向推動力。更好地推進職業教育院校的課程體系建設和社會型人才培養。職業教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打破傳統制度的一些弊端和限制,為高校與市場的對接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礎,同時能夠充分發揮企業的人才培養優勢。職業教育中,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實踐教學的需求都對成本分擔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和考驗,同時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發環境中,職業教育的財政問題和一些社會問題逐漸加深,而職業教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可以從外在關系這一層面入手,進行社會關系的重新構建,進一步強化市場平臺。
探索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黨的**后,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已成為許多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研究探索的熱點。全國組織部長會議要求,要著力探索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如何開展工作、如何發揮作用。筆者根據自己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的體會,擬就其中的幾個重點問題作些探討。
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新要求
一是產權結構的多元性,給企業黨組織的設置及領導干部產生的方式帶來了新影響。由公有與非公有等不同性質資本相互參股形成的多元化產權結構,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區別于單一所有制企業的最根本特征。國際慣例和我國公司法規定,資產所有者依法享有選擇企業經營者、作出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等基本權益。如果說國有獨資或私營企業中這種所有者權益易于落實的話,混合所有制特別是股權相對分散企業的領導干部以何種方式產生,不同性質、數量增多的資產所有者對組建黨組織持何種心態,黨組織組建后如何運行和管理等,都變得相對復雜。
二是企業目標的逐利性,對黨組織作用的全面發揮形成了新考驗。就生產經營而言,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追求利潤最大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國內外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對作為執政黨政治組織和企業經濟組織一部分的企業黨組織,如何在雙重職能、二維坐標中找到位置、拓展舞臺,如何在服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企業改革的多種矛盾沖突中承擔起必要的政治社會責任,提出了比過去國有獨資企業更高的要求。
三是管理方式的法規化,給企業黨組織的活動方式設定了新環境。混合所有制企業大多克服了產權主體不明、管理混亂的弊端,企業的法人治理機構大多較為規范,在生產經營的決策、管理上形成了獨立而完備的體系。但是,這種環境使企業黨組織不再擁有對人、財、物直接支配的決策權,有的企業甚至連活動時間、經費等都受制于企業法人。黨組織如何在公司制的法定框架下趟出一條更為有效、更有活力的工作路子,亟待探索。
四是黨員、職工構成的多樣化,對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帶來了新挑戰。混合所有制企業資產所有者、經營管理者、職工、黨員來源廣泛,構成復雜,有著不同的利益地位、思想基礎、從業心態,價值取向多元化。加上改革時期利益調整分化,對企業黨組織的依附性逐步弱化。這對黨組織如何增強在企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提出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