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0 00:05: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松毛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談論林業松毛蟲災害

全世界松毛蟲屬Dendrolimu:(鱗翅目:枯葉蛾科)昆蟲共有30余種,我國分布有27種,是松毛蟲種類最豐富的國家川。松毛蟲是危害地球森林系統的重大害蟲,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尤其以歐洲東部和亞洲中部、東部等地區分布較集中(表1)。在中國[‘,21、俄羅斯、日本、德國[3]、波蘭等針葉林都有過大面積暴發的報道。而由于氣候環境條件與暴發區相似性較高,松毛蟲對北美森林存在一定的潛在人侵危害性,尤其是落葉松毛蟲與歐洲松毛蟲。松毛蟲重點危害松、柏、杉類等重要森林樹種,如松(P藝nu:spp.)、落葉松(Larixspp.)、云杉(Piceaspp.)、冷杉(Abiesspp.)、刺柏(Jun藝perusspp.)等(表1)。松毛蟲大面積暴發成災時,松林如遭“無煙火災”一樣,針葉全部被啃光,只留“被燒”的樹干,阻礙林木生長,甚或致其成片死亡,嚴重威脅森林生.態景觀安全和造林綠化成果及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并間接影響到以松林為主的林產化工、制漿造紙、人造板、松香等林產工業的發展仁‘,幻。另外,大發生時的松毛蟲毒毛易使人致病(如:松毛蟲病、關節腫大等)、致殘、致盲等〔]。因此,松毛蟲在我國一直是森林保護、林業產業發展等的重點防治對象。至今,有關松毛蟲的暴發危害及其災變機理的綜述性文章很少、不全面,故此,本文就近些年來我國在松毛蟲災害機制、暴發機理、治理現狀與技術措施等方面進行綜述,并展望今后松毛蟲治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和趨勢,為其綜合治理服務。

1松毛蟲災害的發生現狀

松毛蟲遍布我國28個省、市、自治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被松毛蟲危害的松林每年200萬h耐以上,使林木生產量損失180萬~360萬m“,薪林收人損失數億元〔’•2〕。松毛蟲重要暴發成災種有8種,我國分布有6種(表1),分別為馬尾松毛蟲(D.Punctatus)、油松毛蟲(D.tabulaeformi:)、赤松毛蟲(D.spectabilis)、云南松毛蟲(D.houi)、落葉松毛蟲(D.suPerans)和思茅松毛蟲(D.kikueh-ii)[,2,5一7〕。其中,馬尾松毛蟲、云南松毛蟲和思茅松毛蟲主要在我國南方危害成災,其余3種則主要在北方危害成災。松毛蟲成災主要表現在發生面積大和周期性暴發兩個方面。以上6種松毛蟲暴發種中,馬尾松毛蟲因危害面積大,暴發周期短,成災最嚴重,其次為落葉松毛蟲、油松毛蟲、赤松毛蟲、云南松毛蟲和思茅松毛蟲川。馬尾松毛蟲一般3~5年暴發一次,油松毛蟲、赤松毛蟲6一10年暴發一次,落葉松毛蟲10~20年暴發一次[l,2,,7〕。福建省近50年來馬尾松毛蟲發生數據表明,平均3.69年出現一次發生高峰,且年均發生面積逐年上升,近20年來馬尾松毛蟲平均每年發生面積近8萬hmZ,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00萬元以上。近些年來,在福建省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和松毛蟲綜合防治的大力開展下,暴發面積穩中有降,但總體上松毛蟲發生面積仍占主要害蟲發生面積的50%以上,仍是當地的頭號林業害蟲[l0〕。

2松毛蟲的災變機制研究

近些年來,松毛蟲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探討種群暴發、崩潰機制、性信息素鑒定合成與應用,“松樹一松毛蟲一寄生蜂”化學通訊系統、監測與預測預報技術、生態控制等領域。

2.1影響松毛蟲種群暴發與崩潰的關鍵因子分析

查看全文

松毛蟲赤眼蜂防治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松毛蟲赤眼蜂;玉米螟;生物防治

論文摘要:對松毛蟲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推廣,并取得突破性進展。在赤眼蜂的繁殖上由滾式繁蜂改為散卵繁蜂,改一般短效蜂卡為長效蜂卡,使放蜂次數由3次降為2次,減輕了勞動強度。1991~2003年在省內外累計推廣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積為97.8hm2,均收到良好效果,受到農民歡迎。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蟲,沈陽地區一般發生年份玉米可減產10%左右,大發生年減產達20%以上。目前,我國對玉米螟大面積防治主要靠化學藥劑,生產上仍以人工投放高毒的顆粒劑為主,在配制和使用中極易發生中毒事故。為此,應用安全無毒功效高的新技術防治玉米螟,應是當前植保工作的大課題,也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希望。為滿足農民要求,1991年起,我們就正式開展了利用松毛蟲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十幾年來,經全體同志努力拼搏,刻苦攻關,采取邊試驗、邊示范、邊推廣同步進行的工作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與效益。

1試驗材料

1.1赤眼蜂種類

松毛蟲赤眼蜂。

查看全文

馬尾松毛蟲監測管理論文

摘要:利用馬尾松毛蟲常規測報防治數據進行預警分析,組建馬尾松毛蟲監測預警體系,為預防控災提供決策。

關鍵詞:馬尾松毛蟲;預警;監測技術;體系

馬尾松毛蟲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下稱松毛蟲)是松林危害最大的食葉害蟲,也是我國分布最廣的歷史性的松樹害蟲。近年來,隨著經濟與人口的迅猛增長,天然林面積銳減,人工林面積增大,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以致松毛蟲發生面積逐年增大。國內外專家已對松毛蟲的監測預報等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但對于松毛蟲預警技術的研究未見報道[1-3]。松毛蟲預警測報技術是指對松毛蟲危害導致的災情狀況的測度,預報災情狀況的時空范圍和危害程度以及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本文結合江西省贛州市松毛蟲常規測報防治等相關歷史數據,從中篩選了一些調查簡便的相關因子組成警情、警源和警兆,經預警分析,組建了松毛蟲預警體系。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松毛蟲預警指標體系的要素

松毛蟲預警指標體系的要素包括警情、警源、警兆和警度。

查看全文

落葉松毛蟲發生情況調查報告

2018年春季,落葉松毛蟲在我暴發成災,危害及為嚴重。災情發生以后,林業局在森防總站、森防站的指導下,采取了地面噴藥、人工摘除蟲繭、赤眼蜂卵期生物防治、1-2齡幼蟲期利用殺蟲煙劑化學防治等措施進行了防治,防治效果明顯,但蟲口基數仍然較高,明年還有大面積暴發成災的趨勢。為準確預測明年落葉松蟲發生情況,提前做好防治準備及擬定防治措施,按照林業廳檢[2018]588號《林業廳關于做好落葉松毛蟲發生情況調查和防治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在全范圍內針對落葉松毛蟲寄主林分進行了全面調查,現將落葉松毛蟲調查及發生情況報告如下:

一、落葉松毛蟲調查領導保障措施

我政府及林業局對此次落葉松毛蟲調查工作極為重視,政府責成林業局按照廳文件要求全面落實好此項工作。

局及時轉發了《林業廳關于做好落葉松毛蟲發生情況調查和防治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政府下發了《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落葉松毛蟲發生情況調查和防治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林業局下發了《林業局關于加強落葉松毛蟲發生情況調查和防治準備工作的緊急通知》文件。確保落葉松毛蟲調查工作及時、有序、準確的開展。

林業林業局成立以孫國臣局長為組長的“落葉松毛蟲調查和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森防站,賈中鵬站長任辦公室主任。召開了全各林場、林業站領導和森保員參加的落葉松毛蟲調查落實工作會議。

二、落葉松毛蟲調查工作的布署及開展情況

查看全文

林業重大害蟲松毛蟲災害控制策略

摘要:通過對青海湟源縣松毛蟲災害情況進行研究,制定了我國林業重大害蟲松毛蟲災害的控制策略,主要的目的是將防治松毛蟲災害工作落到實處,降低重大害蟲災害發生率,從而促進我國林業良好發展,改善我國生態環境、森林生長情況。

關鍵詞:林業;害蟲;松毛蟲;災害;控制策略

松毛蟲屬有30多種,我國分布的松毛蟲約有25種,為松毛蟲類型最多的國家。松毛蟲災害會直接危及森林植物生長環境,主要對柏類、杉類、松類森林樹種構成危害。松毛蟲災害大面積發生時,針葉全部被啃光,這對于林木生長、生態安全、林業發展等,均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需要做好松毛蟲的防治工作,以便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湟源縣松毛蟲災害情況的研究

害蟲暴發的原因,與環境、高產卵量基因、抗天敵基因、適應型和協同型增加,以及種群遷入、遺傳波動等因素存在緊密的聯系[1]。松毛蟲種群暴發成災的主要機制包括內在機制(遺傳特性)和外在機制兩種,前者主要指的是種群是否具有暴發的特點、種群及數量大小、種群適合度高低、種群生活史對策等;后者即為氣候是否適宜、食料是否豐富、天敵多少或能否很好地控制等。松毛蟲暴發寄主范圍比較廣泛,并且產量較高,這和種群暴發內在機制存在緊密聯系。成災率較高的馬尾松毛蟲寄主范圍較小、產卵量低,暴發成災和地域、高溫、干燥等有著緊密的聯系。馬尾松毛蟲災害有周期性、突發性特點,災害的原因與遺傳特性、馬尾松純林面積大、食料豐富、生物群落簡單、天敵少、林地溫濕度利于松毛蟲生長和發育等有關。根據相關研究報道顯示,松毛蟲暴發于純林,然后會向四周擴散,達到物質基礎后,松毛蟲災害在高溫、干燥的氣候環境下發生,構成混沌的動態啟動因子。上升期會受到密度相關因素影響,下降期、潛伏期易于受松樹誘導抗性、嚴重失葉、天敵等因素影響。

2我國林業重大害蟲松毛蟲災害的控制策略

查看全文

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管理論文

病蟲的生態控制或生態防治是指除去那些直接作用于寄主、森林病蟲或寄主—有害生物相互關系的防治措施外,凡通過樹木的生態環境,間接地影響寄主—有害生物相互作用,從而抑制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均包含于生態防治之中[1]。具體地說,林業工程區劃與總體布局、造林設計、樹種選擇、造林密度、種植制度、栽培管理等均能影響到病蟲發生。為此,生態控制的關鍵點是解決生態系統中某種制約因子功能失調(過強、不足或缺乏)或各因子之間的比例不協調的問題。本文從蟲源地的區劃布局入手,充分利用營林技術全面治理了贛州市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應用技術與方法

1.1營林技術的區劃布局

1.1.1區劃布局范圍

重點對馬尾松毛蟲蟲源地進行營林技術區劃,并兼顧馬尾松毛蟲有可能波及到的生態重要性和生態脆弱性達到極端或非常等級以上的地區。

1.1.1.1馬尾松毛蟲蟲源地

查看全文

馬尾松毛蟲防治管理論文

摘要:研究表明,馬尾松毛蟲的發生與物種多樣性指數、樹種組成結構、林分郁閉度、灌木層和草本層相對優勢度等存在顯著的相關性(R=0.9192),可按逐步回歸方程預測其發生量。

關鍵詞:物種多樣性;馬尾松毛蟲;相關性;馬尾松

馬尾松林分物種多樣性影響馬尾松毛蟲種群數量變動。灌木層物種多樣性指數與馬尾松毛蟲年均發生率存在負相關[1],本文從馬尾松群落植物多樣性角度,進一步探討其與馬尾松毛蟲發生的關系。

1材料與方法

1.1應用材料與調查方法

在信豐縣馬尾松毛蟲常發區、偶發區和自控區的馬尾松林分中,各采取典型抽樣方法,選擇無(0)、輕度(+)、中度(++)和重度(+++)等常年馬尾松毛蟲為害類型的林分為調查區域,每區域塊面積不少于100hm2。設樣地(20M×20M)重復三次,共12塊樣地。在每塊樣地內對喬木進行每木檢尺,以統計種類和數量,同時目測林分郁閉度(P);在每塊樣地的相鄰兩邊和對角線采用樣線法測定灌木層的相對優勢度(rd1)和草本層的相對優勢度(rd2)。同時,查詢統計上述各樣地區域5年的馬尾松毛蟲年均發生率(y)。

查看全文

多樣性松毛蟲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調查馬尾松林分中灌木層物種多樣性指數,研究分析物種多樣性與馬尾松毛蟲發生的相關關系,兩者的相關模型為y=4.824-1.808x(r=-0.868)。

關鍵詞:灌木層;物種多樣性指數;馬尾松毛蟲;相關關系

馬尾松毛蟲是贛南最主要的森林害蟲。為探討生物多樣性對馬尾松毛蟲發生的影響,筆者通過抽樣調查分析馬尾松林分中灌木層的物種多樣性指數與馬尾松毛蟲年發生率的關系,研究兩者的相關模型。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一、調查林分基本情況

調查林分為信豐、南康、會昌、于都等4個縣(市)的馬尾松林,面積為16732hm2,均屬馬尾松毛蟲常發區,平均林齡15年,郁閉度0.5~0.7,樹高4.0~6.4m,胸徑8.0~12.0cm。喬木層為馬尾松“單優群落”,灌木層物種系指未達喬木層高度的植物,如補植的木荷、楓香等,以及封山育林形成的雜灌,以殼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植物為主。灌木層物種確定按此層高度相差不超過平均高的20%的標準劃定。

二、調查方法

查看全文

馬尾松毛蟲危害管理論文

摘要:1994年—2003年,通過對信豐縣的谷山山脈的試驗研究表明:封山育林可促使人工林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有效地控制了馬尾松毛蟲的危害,并實現封育后不成災,達到最大防治效益。

關鍵詞:封山育林;控制;馬尾松毛蟲

信豐縣林區由于歷史原因,大量飛播造林,形成了集中成片的人工馬尾松純林,其林分結構簡單,群落穩定性差,抗逆性弱,地力衰退嚴重。馬尾松毛蟲發生猖獗,生產力低下。

為尋求控制馬尾松毛蟲危害,提高信豐縣松林質量的有效途徑,我縣于1995年對大阿鎮、正平鎮、嘉定鎮所在地的谷山山脈的現有松林開展了封山育林的試驗研究,通過實驗促使人工林生態系統保持相對穩定,有效地控制了松毛蟲的危害,并實現封育后十年不成災。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封育區概況

查看全文

馬尾松毛蟲生防管理論文

摘要:采用通徑分析法研究我市1990~1998年馬尾松毛蟲發生與防治方法的關系。結果表明,發生率與化防成正相關,與生防率、總防治率成負相關。

關鍵詞:通徑分析;馬尾松毛蟲;防治方法;相關關系

馬尾松毛蟲是我市最主要的歷史性害蟲,發生面積最廣,危害最烈。為分析化防、生防等防治方法的利弊,更好地指導綜合防治工作的開展,作者對我市1990~1998年馬尾松毛蟲發生與化防、生防比重、總防治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一、研究材料與方法

1.研究材料來源

本次研究材料來源于我市1990~1998年森林病蟲害目標管理年度考核結果。統計每年馬尾松毛蟲有蟲面積各占松林的比重(稱之為“發生率”,下同);化防、生防占有蟲面積的比重(化防率和生防率);總防治面積(包括人工捕殺、燈光誘殺等)占有蟲面積的比重(總防治率)。結果見表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