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2:17:00

導語: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管理論文

病蟲的生態控制或生態防治是指除去那些直接作用于寄主、森林病蟲或寄主—有害生物相互關系的防治措施外,凡通過樹木的生態環境,間接地影響寄主—有害生物相互作用,從而抑制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均包含于生態防治之中[1]。具體地說,林業工程區劃與總體布局、造林設計、樹種選擇、造林密度、種植制度、栽培管理等均能影響到病蟲發生。為此,生態控制的關鍵點是解決生態系統中某種制約因子功能失調(過強、不足或缺乏)或各因子之間的比例不協調的問題。本文從蟲源地的區劃布局入手,充分利用營林技術全面治理了贛州市馬尾松蟲蟲源地,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應用技術與方法

1.1營林技術的區劃布局

1.1.1區劃布局范圍

重點對馬尾松毛蟲蟲源地進行營林技術區劃,并兼顧馬尾松毛蟲有可能波及到的生態重要性和生態脆弱性達到極端或非常等級以上的地區。

1.1.1.1馬尾松毛蟲蟲源地

1995年全市結合馬尾松毛蟲發生類型區劃、發生的歷史資料等,專項清查轄區內所有的馬尾松毛蟲蟲源地。全市清查統計蟲源地6532個,蟲源地總面積72.366萬畝,平均針闊混交比例為9:1,平均植被蓋度32%,平均灌木多樣性指數0.42(表一)。上述蟲源地面積范圍,全面列入營林技術應用區劃布局。

1.1.1.2生態重要性和生態脆弱性達到極端、非常、比較等級的地區。

對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松林生態系統以及需要提供環境保護的瀕危動植物種類和人類社會設施重要地區的松林生態系統,一經破壞后就難以恢復良性生態環境以及生態環境極易因自然條件而造成偶發或多發性馬尾松毛蟲災害的松林,總面積705萬畝,涉及16個縣市區。這些地區,有可能誘導產生新的蟲源地,其面積范圍主要結合國家長防林、珠防林和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建設進行營林技術區劃和實施,不列入蟲源地治理范疇。

1.2主要的營林技術

1.2.1封:即封山育林,對立地條件差,松樹生長勢弱,人為干擾度強的地區,全面實行全封、半封和輪封等方式,以促進和恢復生物多樣性。

1.2.2改:即改造低效林,因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三大效能低下的原生型低效林或經營型低效林,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主要采取改樹適地、調整樹種結構等辦法,更換樹種或加強撫育或實行喬、灌、草的科學配置,以消除或減少馬尾松毛蟲發生的誘因。

1.2.3補:即補植適生樹種,利用邊緣效應原理,在林中空地內人工栽植闊葉樹,以加速形成與原有林分呈島嶼鑲嵌分布的復合森林群落結構。

1.2.4造:對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等采取當年更新造林的方法,加速恢復森林和改善生態環境。

1.2.5撫:即幼林撫育。當年營造的幼林,采取當年和第二年撫育,并適量施用基肥和追肥,以加速促進幼樹健康生長。

1.3主要的造林樹種

根據適地適樹和選用優良鄉土樹種的原則,1998年對贛縣、于都、興國、定南等縣進行了馬尾松毛蟲常發、偶發和自控區的植被輪廓踏查,以確定病蟲自控的“近天然林”的植被結構和數量。調查時,以省市級馬尾松毛蟲綜防林的生物多樣性為重點,并考慮遺傳多樣性,篩選出木荷、楓香、桉樹、苦楝、山蒼子、油茶、柑桔、臍橙、胡枝子、枳殼、香樟、黑荊樹、喜樹、擬赤楊、吳茱萸、火力楠、楓楊、南酸棗、山杜英、刺槐等二十余種優良鄉土樹種作為治理蟲源地的理想闊葉樹種。

2結果與分析

2.11995年以來,全市充分運用“封、改、補、造、撫”等措施,穩步實施了蟲源地治理。共實施蟲源地封山育林72.366萬畝,占蟲源地面積的100%;成功改造蟲源地4789個,占蟲源地總數的73.3%;改造蟲源地面積50.2319萬畝,占蟲源地總面積的69.4%;同時,大力實施補植闊葉樹種和在林隙、林緣適當補植蟲媒花植物(花粉和花蜜資源)和拒避植物,以豐富生物多樣性和加速森林“效應島”的形成。結果表明,2003年與1995年相比,蟲源地治理區內的平均灌木多樣性指數從0.42上升到目前的0.78,平均針闊混交比例由9:1上升到7:3,平均植被蓋度由32%上升到81%(表1),為實現馬尾松毛蟲的可持續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礎。

表1贛州市馬尾松毛蟲蟲源地營林技術效果

1995

2003

蟲源地個數(個)

蟲源地總面積(萬畝)

針闊混交比例

灌木多樣性指數(H)

植被蓋度(%)

前8年年平均發生率(%)

改造蟲源地個數(個)

改造蟲源地總面積(萬畝)

針闊混交比例

灌木多樣性指數(H)

植被蓋度(%)

后8年年平均發生率(%)

6532

72.366

9:1

0.42

32

43

4789

50.2319

7:3

0.78

81

26

備注:表1中馬尾蟲的年平均發生率以1995年前后8年數據統計。

2.2對表1的數據進行整理,作出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1995年與2003年相比,通過以營林技術為基礎的生態控制技術等措施的全面實施,其蟲源地由6532個下降到1743個,蟲源地總面積由72.366萬畝下降到22.134萬畝,蟲源地闊葉樹比例由10%上升到30%,蟲源地平均發生率由43%下降到26%。

3結論與討論

3.1結果表明,采用以營林技術為基礎的生態控制技術對松毛蟲的控制作用顯著。其作用的效果主要表現在通過治理的蟲源地的生物多樣性增加和誘導抗性增強,從而增強了松林對生物災害自我調控功能。

3.2本文中馬尾松毛蟲的持續控制效果應當是科學實施綜合管理的結果,包括預防害蟲的發生,壓低和調節害蟲種群的各種策略[2]。為此,要實現蟲源地馬尾松毛蟲可持續控制,除松毛蟲的生態控制外,預警技術和以生物防治為主導的預防控災技術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尤德康等.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組織與管理[M].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2,6—7.

[2]陳昌潔,松毛蟲綜合管理[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