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動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6 11:47: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受動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學反映受動性
一、文學活動及文學反應的慨念
文學活動是人的一種精神活動,是人所從事的文學創作、接受、研究等活動的總稱。文學活動既是一個包含諸多方面的復雜系統,同時又是作為人類整個社會活動的一個子系統而呈現出來。[1]文學活動是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審美的精神活動。它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讀者四要素構成。而文學的一般性質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社會性的話語活動。體現了文學與反映的關系。文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表現了文學反映的受動性與能動性。馬克思主義從從哲學的存在與意識的相互關系理論出發,把文學活動看成是一種人的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與反映。馬克思、恩格斯都認為,不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2]馬克思所闡述的這種觀點廣泛應用于文學活動性質的解說。列寧首先用“反映”一詞說明文學是對于生活的反映。列寧在著名的論文《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中說:“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真正偉大的藝術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會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質的方面。”[3]其次文學反映的觀點在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更鮮明的表述。說:“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4]“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現實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5]把文學看成是主體對于客體的能動的認識。
二、文學反映的受動性和能動性的闡釋
受動性指的就是作家在文學創作活動中要受到其所處時代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制約,他的創作一般不能超越一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能動性表現在,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作家還是可以根據其個人的思想認識、藝術趣味、生活經驗,來選擇他所要表現和能夠表現的生活、主題、題材和體裁,還可以選擇他所熟悉的藝術技巧和方法。
三、《藏獒》這一文章中反應的受動性
作者楊志軍1955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寧,當過兵,務過農,上過大學,做過記者。1982年春天,楊志軍大學畢業進入《青海日報》社當記者,與草原藏族牧民、草原靈犬藏獒共同經歷荒蠻而溫暖的草原生活,獲得深厚真實的荒原體驗,成為與荒原休戚相關、血脈相連的生命共同體。在《藏獒》序中,楊志軍說:“一切都來源于懷念——對父親,也對藏獒。”藏獒是由一千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巨型古犬演變而來的高原犬種,是犬類世界唯一沒有被時間和環境所改變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上橫行四方的野獸,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馴化,開始了和人類相依為命的生活。由此可見,這部小說是對一個特定群體的反映,它是源于現實生活的。
歷史主體的能動性與受動性
【英文標題】DynamicandtheStaticofHistoricalSubject
【內容提要】如何理解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這是近二十年來學術界探討的一個重大問題。以往的研究大多從客體方面來理解,而忽視了從主體、從人的活動方面來闡釋。只有從共時態的主客體的雙向運動和歷史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中把握歷史主體的能動性和受動性,才能避免把社會歷史規律絕對化、簡單化和偶像化,才能理解社會歷史規律是可以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創造、改變和消滅的。
【英文摘要】Howtounderstandthesubjectivityofsocialhistoryhasbeenoneofthemajorconcernsamongscholarsinthepasttwodecades.Previousstudieshavebeenmadefromanobjectiveperspectivebutfailedtoexplorethelawofsocialhistoryfromtheviewpointofthesubject,theman.Thearticleillustratesthatonlybymanipulatingthedynamicandstaticofhistoricalsubjectwhichareembodiedintheinteractionbetweenthesubjectandtheobjectandinthecontinuityofhistoricaldevelopment,canweunderstandthatthelawofsocialhistorycanbecreated,changedanddoneawaywithbyhumanpractice.
【關鍵詞】歷史主體/能動性/受動性
Historicalsubject/dynamic/static
【正文】
歷史主體的能動性與受動性
【正文】
中圖分類號:B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919(2001)03—0036—08
既然人的活動具有能動性、創造性和選擇性,不僅能不斷創造出新事物,而且能不斷創造出自身發展和社會歷史發展的新的可能性,那么,如何理解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呢?或者說,社會歷史規律作為社會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性、客觀性,是否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呢?可以說,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教程中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認為以往的理解雖然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都帶有一定的片面性,那就是都沒有從人及其活動去理解,沒有從實踐去理解,沒有從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去理解,特別是沒有把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能動性、創造性結合起來理解。
離開人的實踐活動來談社會歷史規律及其客觀性,就會把社會歷史規律看作是由外在于人的某種神秘力量創造的、在人的實踐活動之前或之外預先存在的東西,等待人們去認識它、尊重它、符合它,按它辦事。社會歷史規律本質上是人的活動規律,它既在人的活動中制約人的活動,又在人的活動中體現自己。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活動的能動性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與現實的人的能動性和受動性是同一個問題,這兩個方面只有在理論或邏輯上才是可以分開的,它們內在地統一于現實的人的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實踐活動。離開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選擇性談規律的客觀性,必然陷入機械決定論和宿命論;離開社會歷史規律的客觀性談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選擇性,又必然陷入歷史唯心論。
一、馬克思在主體能動性受動性問題上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揚棄
在哲學史上,唯心主義片面強調從主體性方面來理解社會規律,如柏拉圖把精神性的“理念”看作是事物的原因和決定者,把整個世界理解為一個從高級理念到低級理念層層制約、有序和諧的結構;康德提出“人為自然界立法”;黑格爾認為“理性統治世界,因而也統治了世界歷史”。而舊唯物主義片面強調從客體性方面來研究社會規律,例如,費爾巴哈研究的是“以自然為基礎的人”,“費爾巴哈承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性,同時他承認……外部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是分不開的”;[1](P148)霍爾巴赫認為“宇宙本身只不過是一條生生不已的原因和結果構成的鏈條。只要稍加思索,我們就不得不承認: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是必然的”[2](P595),他還用人體內分子的運動來說明歷史事件的發生。這樣,唯心主義把社會歷史引向無客體的主觀主義,而舊唯物主義則把社會歷史引向無主體的自然主義。
馬克思文學中的能動性與受動性體現論文
[摘要]馬克思主義從哲學的存在與意識的相互關系理論出發,把文學活動看成是一種人的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和反映。馬克思、恩格斯都認為,不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而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文學作品作為重要的文學活動,創作主體是人,則其必然具有能動性和受動性,即文學作品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關鍵詞]文學作品;能動性;受動性;文學反映論
馬克思文學理論的基石是文學活動論、文學反映論、藝術產生論、文學審美意識形態和藝術交往論。馬克思文學理論的根基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堅持辨證唯物主義是我們解讀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原則。
馬克思主義從存在與意識的相互關系出發,把文學活動看作是人的主體對客體的一種認識和反映。列寧首次用“反映”一詞說明文學與生活的關系,提出:“作為觀念意識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這就涉及到文學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即文學是意識的物化形式。唯物辨證主義的觀點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能動的反映。文學作品作為意識形態之一必然受到客觀實際的制約,同時又是一種能動的反映客觀實際,即我們常說的文學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下面我就根據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根基(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簡略談一下文學作品的受到性與能動性。那什么是文學作品的受動性與能動性呢?一般而言創作主體有相應的規定性,這種規定性體現為受動性和能動性。受動性就是作家在文學創作活動中要受到其所處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制約,他的創作不能超過一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但是在創作過程中,作家同樣具有能動性,即創作主體既要受到時代、社會的限制,又有其個人的主動性,體現了創作主體能動性的一面。這種能動性表現在,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作家還是可以根據其個人的思想認識、藝術趣味、生活經驗,來選擇他所要表現和能夠表現的生活、主題、題材和體裁,還可以選擇他
所熟悉的藝術技巧和方法進行文學創作。了解什么是文學作品的能動性與主動性就讓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文學作品的受動性。
蓋爾藝術關系網
“應將藝術人類學歸類于社會關系之中,作為社會關系的一個子集,藝術人類學的研究對象應以一種獨特的、‘藝術的’方式與社會能動性相關聯,否則藝術人類學就不是藝術人類學了。”[1]13阿爾弗雷德•蓋爾(AlfredGell)①在《藝術與能動性———人類學理論》一書的第二章“藝術關系網理論”中提出了上述論斷。他主張藝術學研究不能脫離人類學的視角,例如他在書中多次提到的馬克薩斯藝術的例子,他認為馬克薩斯人的藝術品的不同題材或式樣均具有“細微差異性”(leastdifference)的特質,這是與其社會身份認同構成模式相關聯的。這種對藝術所處社會環境的重視貫穿蓋爾的藝術人類學研究,是其藝術的能動性理論的基調。
一、藝術人類學研究的四要素與能動性
蓋爾在“藝術關系網絡與象征物”一章中指出,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存在著四個重要的要素:象征物(index)、藝術家(artist)、觀眾(recipient)和原型(prototype)。藝術人類學研究必須描述并探討這四個要素之間的網絡關系,然而目前的許多研究都忽略四要素的重要性,或僅模糊帶過。由此,蓋爾對上述四個重要的要素分別進行了論述和定義。概括地來說,象征物是物質實體,這種物質實體能夠激發誘導性的結論以及認知性的理解,等等;藝術家是象征物得以存在且風格化的直接責任者,象征物的存在和風格直接歸因于藝術家;觀眾與象征物相關聯,觀眾透過象征物施加能動性或者象征物對其施加能動性;原型是被表現在象征物之中的物質體,通常(但并不必要)在視覺上與象征物相似。蓋爾強調藝術不僅僅是意義的載體、溝通的渠道,更具有“行動力”,他將這種“藝術的行動力”理論化為“能動性理論”。由此,他這樣定義能動性(agency):能動性歸因于人或物,這人或物是一系列各種形式(思想、意愿、目的)的動因中的首要者;[1]16而能動者(agent)便是引起事件發生的人或物。[1]16蓋爾在書中進一步解釋說這里的能動性并不是普遍意義上所指的,具有“目的、思想、意識或感知”的人或動物才具有的屬性,而是一種相對的、有條件、有背景的概念,[1]16蓋爾的能動性概念與受動性(patient)相關聯,存在能動性就必定存在受動性,存在受動性就必定存在能動性。二者是相對存在的概念。
二、藝術(四要素)關系網絡
如上文所述,蓋爾強調藝術人類學研究應該關注對象征物、藝術家、觀眾以及原型這四個藝術要素的描述和探討,他認為這些藝術要素構成了社會網絡關系的一部分,并且以“藝術化的方式”具有一定的能動性(或受動性)。由此,蓋爾針對藝術要素的研究提出了一種分類式的(而非定理式的)理論———藝術關系網絡。蓋爾指出,藝術關系網絡圖的前提是:每一種藝術要素都具備一定的社會能動性,且每一種藝術要素都可以具有能動的或被動的兩種狀態。由此,他在《藝術與能動性》一書的第三章中構建的藝術關系網絡圖如下(見圖1):藝術關系網絡圖表現了藝術家、象征物、原型以及觀眾四個重要的藝術要素在能動與受動的兩個維度下的網絡關系,蓋爾針對這個圖,詳細地闡釋了在藝術人類學研究的過程中,這些能動與受動關系的實證材料。仔細觀察這個關系網絡圖不難發現,每種要素各自具有能動和受動兩種維度,例如藝術家—能動,藝術家—受動。同時,每兩個要素之間也具有兩種關系,例如藝術家—能動,象征物—受動;藝術家—受動,象征物—能動。如此計算,圖1所示共有20種能動與受動關系。本文沿著蓋爾的能動與受動關系基本思路,試圖理清此圖的深層含義。
三、藝術要素的能動性與受動性
漢語短語分類研究論文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
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
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
漢語短語分類論文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
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
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3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范文示例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范文:漢語短語的分類問題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地位,因此,短語的結構類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詞。這是漢語語法單位進行結構分析的一條捷徑,發展到頂峰就是“詞組本位說”。如范曉先生在《說句子成分》、《關于結構和短語》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漢語的句子結構和短語結構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獨詞句外,句子只不過是獨立的短語而已。根據這種觀點,應當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1)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本科畢業論文范文-漢語短語的分類問題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地位,因此,短語的結構類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詞。這是漢語語法單位進行結構分析的一條捷徑,發展到頂峰就是“詞組本位說”。如范曉先生在《說句子成分》、《關于結構和短語》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漢語的句子結構和短語結構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獨詞句外,句子只不過是獨立的短語而已。根據這種觀點,應當是有多少種結構的短語,相應地便會有多少種結構的句子。
將文章添加到百度搜藏
1.2“詞組本位說”把句法結構類型和短語類型完全對應起來,即以分析短語的結構類型為基礎,擴展到句子結構。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處;從實際的作業上看,它也具有相當的成效。它操作起來十分簡便,似乎可以一以貫之地分析漢語的一切“結構”,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這種簡便掩蓋了漢語短語類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實質性問題,如(一)是不是每個短語都可以在結構類型中找出它的歸屬?有的虛詞和實詞組合,其內部結構關系如何看待?(二)結構類型相同的短語,為什么其語法功能和轉換關系不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學者討論”在結構分類中都是主謂關系,但前者能作“進行”類動詞的賓語,后者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語限定之后作主語或賓語,后者不能。(三)許多結構類型不同的短語卻有同樣的語法功能,這是為什么?短語同詞一樣是靜態的、備用的語法單位,對它內部進行分析以及據此而進行的分類,其標準與動態的、使用的語法單位—一句子的分析不應該是一樣的,事實上,構成短語的成分和構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呂叔湘先生認為“從語素到句子”有一個“中間站”,即短語。②這里我們借用下“中間站”這個說法。我們認為,如果說漢語語法單位由靜態轉化為動態有一個中間站的話,那末這個中間站不是短語,而是句子成分。語和短語都需要這個中間站的過渡,才能由靜態的備用單位轉化為動態的使用單位。③“詞組本位說”所做的單純的結構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因而沒能解決上述問題,也就不能使短語研究向更深的方向發展。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學者對“詞組本位說”提出質疑,試圖把短語的結構和句子的結構區別開來,進而建立詞法、短語法(有的學者叫“下句法結構”)、句法三足鼎立的語法分析體系,④這一步邁得很勇敢,也頗有見地。如果把短語法單列出來,那末短語分類就和句法結構分類有了質的區別。但他們的分類如仍按短語內部的結構關系來確定,上面提出的問題就仍無法解決。
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研究論文
一漢語短語結構類型的分析
1.1自《馬氏文通》問世以來,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著對短語的分類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內部結構這
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
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