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類蔬菜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22:43: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茄果類蔬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茄果類蔬菜病蟲害防治論文
1灰霉病
該病可危害葉片、莖、花及果實,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實膨大期澆水過多、濕度高有利發病,病果劇增,是爛果高峰期。
防治措施:通風排濕,盡量降低棚內濕度;病株、病果、病葉帶出棚外燒毀或深埋。防治藥劑可選用50%凱澤15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40%施佳樂800~1200倍液(注意通風),或50%秀安10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青枯病
該病田間主要表現為植株矮縮、青枯,是1種典型的維管束病害。病原細菌主要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蟲、人畜以及生產工具等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透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導致莖部出現不規則水浸狀斑,同時病株和健壯株根系間的接觸也可發生侵染。病菌侵入維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導管,妨礙水分正常運輸導致萎蔫。
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續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連作地、地勢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塊易發病。
茄果類蔬菜病蟲害防治試析論文
1灰霉病
該病可危害葉片、莖、花及果實,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實膨大期澆水過多、濕度高有利發病,病果劇增,是爛果高峰期。
防治措施:通風排濕,盡量降低棚內濕度;病株、病果、病葉帶出棚外燒毀或深埋。防治藥劑可選用50%凱澤15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40%施佳樂800~1200倍液(注意通風),或50%秀安10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青枯病
該病田間主要表現為植株矮縮、青枯,是1種典型的維管束病害。病原細菌主要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蟲、人畜以及生產工具等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透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導致莖部出現不規則水浸狀斑,同時病株和健壯株根系間的接觸也可發生侵染。病菌侵入維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導管,妨礙水分正常運輸導致萎蔫。
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續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連作地、地勢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塊易發病。
茄果類蔬菜病蟲害防治論文
1灰霉病
該病可危害葉片、莖、花及果實,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實膨大期澆水過多、濕度高有利發病,病果劇增,是爛果高峰期。
防治措施:通風排濕,盡量降低棚內濕度;病株、病果、病葉帶出棚外燒毀或深埋。防治藥劑可選用50%凱澤15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40%施佳樂800~1200倍液(注意通風),或50%秀安10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2青枯病
該病田間主要表現為植株矮縮、青枯,是1種典型的維管束病害。病原細菌主要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蟲、人畜以及生產工具等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透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導致莖部出現不規則水浸狀斑,同時病株和健壯株根系間的接觸也可發生侵染。病菌侵入維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導管,妨礙水分正常運輸導致萎蔫。
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續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連作地、地勢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塊易發病。
植物環境條件影響管理論文
摘要闡述遮陽網覆蓋對環境條件的影響及其應用范圍,并從因地制宜選用遮陽網、掌握適宜的播種期和覆蓋期、覆蓋形式與方法、加強覆蓋期管理等方面介紹其配套技術。
關鍵詞遮陽網覆蓋;環境條件;應用范圍;覆蓋技術
1遮陽網覆蓋對環境條件的影響
1.1降低光照強度
我國北方地區夏季無云時,中午前后太陽光強度一般達到8萬勒克斯以上,這樣的光照強度大大超過各種蔬菜的光飽和點。同時,由于高強度的光照,必將伴隨著出現高氣溫和高地溫,即使是喜光或喜溫蔬菜也難以適應。對于夏秋喜冷的蔬菜栽培,在露地無遮蔭情況下更加困難,常導致植株葉綠素破壞,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劇烈,蒸騰受阻,生理代謝失調,植株萎蔫甚至枯死。部分茄果類和瓜類蔬菜光照強度大還會誘發病毒病的發生。據測定,采用黑色遮陽網覆蓋,光照強度可降低60%左右;銀灰色遮陽網覆蓋,光照強度降低30%左右。這是由于黑色網對各種波長的光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而銀灰色網吸收作用較小,反射作用大。采用銀灰色遮陽網覆蓋,對喜散射光蔬菜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耐蔭蔬菜使用黑色遮陽網則較為適宜。
1.2降低氣溫和地溫
工程促優勢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區自20*年提出并倡導以來,把實施“一村一品”工程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有效地促進了全區特色產業基地的形成及農民收入的增加。在當前新的形勢下,發展“一村一品”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舉措,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重要動力。今年以來,我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發展機制,提高發展質量,拓展發展空間,促進“一村一品”向縱深發展,推動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企業帶村、生態建村、人才強村新格局的盡快形成,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下面就我區發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況、經驗體會、問題困難及發展意見等,報告如下:
一、我區發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從20*年開始,在省、市的直接關懷、支持和幫助下,我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綠色農業特色經濟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設施、丘陵紅棗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結構調整思路,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據統計,從20*年實施“一村一品”以來,全區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余家,形成有產業特色的專業村近100個(其中蔬菜專業村21個,水果專業村10個),帶動近3萬農戶從事“一村一品”生產,農民從中獲得純收入占家庭年經營收入的60%以上。農業產業化進程進程加快,蔬菜、紅棗、養殖、農產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設規模壯大,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區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年開始,增長速度連續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來增長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級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縣(區)、省級增加農民收入先進縣(區)稱號。
一是發揮比較優勢培育特色產業,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年以來,我區把發展“一村一品”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壯大規模農業的重要手段,改變以往適應性調整的路子,著力建設區域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以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品種做紐帶,重新布局產業,充分發掘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我區農業的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糧食種植突出優質玉米、傳統小雜糧(谷子)等,玉米從20*年前的16萬畝左右,猛增至34萬畝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類蔬菜、溫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類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34萬畝,其中溫室大棚種植達5.1萬畝,年總產各類蔬菜達到11.63億公斤,商品率達85%,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達1245元,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個萬畝特色蔬菜開發帶、9個5000畝蔬菜連片區、10個千畝溫室大棚規模片。林果業上,突出抓好紅棗的規模擴張,由20*年的6萬畝猛增到目前的30萬畝,建成了三個3萬畝的紅棗示范園區,兩個5000畝標準化紅棗園區;目前掛果面積11萬畝,產量2萬噸,全部進入盛果期,紅棗總產量可達6.64萬噸,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業上,先后建成了省級良種瘦肉型豬、優質肉禽生產、無公害產品等8大養殖基地,養殖小區120多個,綜合養殖園區8個;肉蛋奶年總產量達到4萬噸左右,總產值3.5億元;突出抓好奶牛養殖基地,奶牛養殖從微到大,規模達到7649頭,正在建設張慶、修文、郭家堡萬頭奶牛養殖基地。
二是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農業增收潛力得到進一步挖掘。20*年以來,我區農業結構調整由過去主要抓產業和產品為主,轉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調整和優化,加速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產業化經營的格局。按照《晉中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提出的建設“兩區三帶”特色產業總體框架,重點培育12種優勢農產品。規劃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效益。共規劃實施蔬菜面積34萬畝,形成了“三線四片”優勢區域,即,108國道沿線18萬畝、榆長公路沿線10萬畝、太舊高速公路沿線6萬畝,茄果類蔬菜優勢區15萬畝、結球葉菜類蔬菜優勢區5萬畝、根莖類蔬菜優勢區5萬畝、設施類蔬菜優勢區5萬畝。規劃實施紅棗面積30萬畝,其中優勢區面積達到25萬畝,有11萬畝進入掛果期。
工程促優勢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榆次區自20*年提出并倡導以來,把實施“一村一品”工程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有效地促進了全區特色產業基地的形成及農民收入的增加。在當前新的形勢下,發展“一村一品”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舉措,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重要動力。今年以來,我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發展機制,提高發展質量,拓展發展空間,促進“一村一品”向縱深發展,推動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企業帶村、生態建村、人才強村新格局的盡快形成,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下面就我區發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情況、經驗體會、問題困難及發展意見等,報告如下:
一、我區發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從20*年開始,在省、市的直接關懷、支持和幫助下,我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綠色農業特色經濟和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戰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設施、丘陵紅棗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結構調整思路,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據統計,從20*年實施“一村一品”以來,全區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0余家,形成有產業特色的專業村近100個(其中蔬菜專業村21個,水果專業村10個),帶動近3萬農戶從事“一村一品”生產,農民從中獲得純收入占家庭年經營收入的60%以上。農業產業化進程進程加快,蔬菜、紅棗、養殖、農產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設規模壯大,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區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年開始,增長速度連續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來增長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級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縣(區)、省級增加農民收入先進縣(區)稱號。
一是發揮比較優勢培育特色產業,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年以來,我區把發展“一村一品”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培育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壯大規模農業的重要手段,改變以往適應性調整的路子,著力建設區域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以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品種做紐帶,重新布局產業,充分發掘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我區農業的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糧食種植突出優質玉米、傳統小雜糧(谷子)等,玉米從2001年前的16萬畝左右,猛增至34萬畝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類蔬菜、溫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類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34萬畝,其中溫室大棚種植達5.1萬畝,年總產各類蔬菜達到11.63億公斤,商品率達85%,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達1245元,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個萬畝特色蔬菜開發帶、9個5000畝蔬菜連片區、10個千畝溫室大棚規模片。林果業上,突出抓好紅棗的規模擴張,由2001年的6萬畝猛增到目前的30萬畝,建成了三個3萬畝的紅棗示范園區,兩個5000畝標準化紅棗園區;目前掛果面積11萬畝,產量2萬噸,全部進入盛果期,紅棗總產量可達6.64萬噸,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業上,先后建成了省級良種瘦肉型豬、優質肉禽生產、無公害產品等8大養殖基地,養殖小區120多個,綜合養殖園區8個;肉蛋奶年總產量達到4萬噸左右,總產值3.5億元;突出抓好奶牛養殖基地,奶牛養殖從微到大,規模達到7649頭,正在建設張慶、修文、郭家堡萬頭奶牛養殖基地。
二是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農業增收潛力得到進一步挖掘。20*年以來,我區農業結構調整由過去主要抓產業和產品為主,轉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調整和優化,加速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產業化經營的格局。按照《晉中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提出的建設“兩區三帶”特色產業總體框架,重點培育12種優勢農產品。規劃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效益。共規劃實施蔬菜面積34萬畝,形成了“三線四片”優勢區域,即,108國道沿線18萬畝、榆長公路沿線10萬畝、太舊高速公路沿線6萬畝,茄果類蔬菜優勢區15萬畝、結球葉菜類蔬菜優勢區5萬畝、根莖類蔬菜優勢區5萬畝、設施類蔬菜優勢區5萬畝。規劃實施紅棗面積30萬畝,其中優勢區面積達到25萬畝,有11萬畝進入掛果期。
三是扶持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鏈條得到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向特色資源、主導產業靠攏,帶動了“一村一品”工程的發展,同時,“一村一品”也為龍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優質農產品。經過幾年的努力,使我區形成了與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相適應的加工布局,真正意義上的龍形架構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業園的品牌優勢,不遺余力地引進能夠消化當地農產品的加工企業。目前已有河南正龍、江蘇恒順老陳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總投資3.7億元,年產值可達16億元。白象方便面12萬噸項目,年消耗面粉就達8萬噸。紫晨醋爽蘋果汁、葡萄汁、紅棗汁加工項目,可帶動紅棗等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豐元棗業、綠源棗業、博瑞乳業、華玉榮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餅干等一批圍繞棗、菜、乳等主導產業的加工企業迅速崛起。去年引進的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業之一,是山西農產品創匯第一大戶。其榆次直屬分廠食品加工項目,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將會成為晉中規模較大的干果、干鮮蔬菜出口創匯企業,對推動我區蔬菜、紅棗、核桃產業的上檔升級起到積極作用。
夏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探討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種植業一直是我國農業基礎,而蔬菜種植同樣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相關單位研發出了許多先進的蔬菜生產管理技術。從蔬菜品種選擇、菜地選擇、育苗、播種、水肥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等幾方面入手,分析夏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以此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蔬菜種植;生產管理;夏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水平生活日益提高,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觀念也逐漸增強,這就對種植業栽培管理工作和相關種植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在蔬菜種植方面,加強蔬菜生產管理,不僅可以滿足人們食用安全標準和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需求,還可以有效提升蔬菜的質量與產量,提高菜園的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
1品種選擇
不同品種的蔬菜生長規律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在選擇蔬菜品種時,一定要結合栽培環境和種植區域內土壤、環境等因素,如果選擇不當,會導致蔬菜不能健康成長。現階段菜農在前期蔬菜品種的選取工作上,缺乏科學、合理、全面的選取技術,只能盲目的選擇一些所謂“高產”、“抗病蟲害”的品種,與其生長區域內的環境不相匹配,導致蔬菜長勢不好,影響蔬菜的質量和產量。而夏季氣溫較高,雨水量大,因此在選種時應盡量選抗熱、耐澇品種,例如芹菜選用青芹、玻璃芹、津南實芹;蘿卜選擇短葉13號、夏美濃;番茄選擇毛粉802、新綠豐雜交2號、卡特琳娜。蔬菜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蔬菜品種。這樣不僅有助于健康生長,還可以有效的提升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此外,為降低風險率,可以提前對蔬菜進行試驗種植,以確保所選蔬菜的抗病性、適應性都是最佳的。特別是選擇外來品種的情況下,進行試驗中種植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由于時間等原因未能進行試驗種植,為了確保蔬菜果實的品質,也應該對蔬菜進行急性檢驗檢疫,消毒除菌,盡可能的減小種植風險。
2選擇菜地
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示范總結
蔬菜是城鄉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農產品,但由于受生產環境的制約,很容易受到農藥的污染。避蟲網栽培蔬菜,為大幅度減少農藥使用量和使用次數,生產出無公害綠色蔬菜開辟了一條新的有效途徑,,為了積極推廣應用這種新技術,我們在區、鎮科委科協和中心領導的關心支持下,2009年,經批準同意后實施了應用避蟲網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示范工作,計劃落實在新春村五組,因土地征用原因,該項目實施地點經研究落實在中洪村農場,面積30畝,管棚10套,種植蔬菜品種有小白菜、花菜、黃瓜、茄子、番茄、刀豆、蘿卜、萵筍、豇豆、卷心菜和辣椒,由于避蟲措施嚴格,產中合理使用無公害綠色農藥,所以蔬菜產品確保了新鮮、潔凈、無污染,并通過無公害生產蔬菜產品試包裝發銷,取名“虹新”牌無公害蔬菜,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和好評,現就該課題的實施技術總結如下:
一、建立基地
建立穩定的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是利用避蟲網,生產無公害蔬菜的前提條件,我們通過選擇后確定放在中洪村農場,一方面考慮我們中心已經通過土地流轉,這是2000畝規模田中的一塊;另一方面考慮遠離鎮區,靠近農民畫村,方便觀光,示范,示范區環境無論是大氣、土壤、水質、還是交通、田間設施均比較適合無公害蔬菜種植。
二、避蟲網選用
本課題確定后,我們課題組人員自4月底至10月初利用標準管棚;配套覆蓋了新一代鋁鉑避蟲網,具有避蟲效果好,透光性強,經久耐用等特點。
蓋網前,我們進行土壤消毒和除盡雜草,以殺死殘留在土壤中的病蟲草,控制基數,阻斷傳播途徑。
蔬菜凍害的預防與補救的方法
截止1月30日,*積雪深度已達到37厘米,積雪深度排在自1961年以來的第二位。日前,省氣象臺已連續暴雪橙色預警信號和冰凍橙色預警信號。我區蔬菜受災面積達1722畝,在田菜受到嚴重威脅。而辣椒、黃瓜的棚溫降至12℃、西紅柿降至10℃、茄子降至5℃的時間較長,便發生凍害。要注意棚內溫度不得長時間低于5℃,否則秧苗會受到不可逆轉的凍害。
一、凍害的預防辦法:
1、留意天氣預報,冷空氣來時,晚上在小拱棚上加蓋稻草防寒保溫,白天揭開稻草利于透光升溫。
2、培育壯苗和煉苗,因為壯苗細胞液內糖分等營養物質含量高,濃度大,能將冰點降低,這是壯苗比徒長苗更能抗凍害的主要原因。
二、凍害的補救方法:
1、合理追肥。瓜類和茄果類蔬菜,一生中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比較平衡,以選用三元素復合肥、噴施寶、光合微肥等為宜。葉菜類蔬菜,應噴施1%-2%的尿素水溶液,若再加入適量的赤霉素效果更好。根莖類蔬菜,對鉀、磷等元素的需要量較多,可噴施0.3%磷酸二氧鉀或1%硫酸鉀水溶液。葉面肥要噴灑均勻周到,使葉片反正面都沾滿肥液。噴后7-10天,再噴施一次。
解析蔬菜病蟲害整體預防技巧
蔬菜種類多,栽培制度復雜,作物營養條件好,病蟲種類繁多,發生規律復雜,危害猖獗,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據調查,黃山區10種主栽蔬菜中有40余種主要病蟲害,絕大多數病蟲害為害造成蔬菜減產5%以上,一般年份損失10%~30%,流行年份減產50%~70%。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科學合理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把化學農藥使用量壓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使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蔬菜的目的。
1農業防治
1.1選用抗病、專用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辦法。不同的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差異很大,根據不同的氣候重點防治對象,有針對性地引進良種。由于抗性品種的表現因地而異,應用時需對其抗性和豐產性能綜合評價,因地制宜選用品種;同時掌握新品種的栽培特性,充分發揮其抗性和豐產的綜合性能。并注意品種的抗性變化,一旦抗性喪失,要及時更新品種。
1.2應用“三新”技術培育無病蟲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