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18:44:5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起草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地方立法起草調研分析
摘要:法規起草調研是立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立法目的和意愿的實現。切實開展好立法起草調研,提升調研質量和水平,除了需要在實踐操作方面予以完善外,還需要理論層面的有力支撐。本文從法規的價值判斷與可行性論證、法規的針對性研究、立法思路的調整完善、立法成本效益分析與評估等四個維度出發進行系統闡述,對立法起草調研功用進行深入探析,以期為地方立法起草調研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指引。
關鍵詞:地方立法;立法起草;起草調研;功用探析
調查研究是實現立法工作從實際出發,反映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重要環節,是促進立法工作科學化民主化、提高立法質量的重要手段,其貫穿立法活動的全過程。而法規起草階段調研工作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立法目的和意愿的實現程度。從目前學界的研究現狀來看,人們對于立法調研的認識,多停留在具體的實際操作層面,而缺少理論層面的深入探析。本文中,筆者將從地方人大的視角出發,談一談對地方立法起草階段調研工作的認識。
一、法規的價值判斷與可行性論證
與一般社會學意義上的調查研究相比,立法調研既有調研工作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獨特之處。而在立法的不同階段,調研的主體、目的和內容各有側重。學界和立法實務界對于法規起草過程中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內容有著各種認知,但無論是對法規整體還是對某項具體條款而言,關鍵和首要的一點,都是對其作出價值判斷和取舍。從近年來各省市實踐情況看,地方立法旨在解決本行政區域內經濟和社會發展亟需的、公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屬于“問題導向性立法”,體現的是對社會和群眾關切的回應。但需要注意的是,“問題導向性立法”并不意味著所有問題都必須通過立法的方式來回應。近年來,隨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公眾法治觀念的提升,一部分人的頭腦中形成了所謂的“法律萬能論”誤區,認為只要出現問題就必須通過立法途徑來解決,然而法律本身并不是萬能的,任何法律制度的設立和運行都是有成本的,在不該由法律調整的問題上立法,不僅浪費立法資源,而且還可能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造成制度之間的不平衡。因此,在立法起草階段,需要通過調研弄清兩個問題:一是要弄清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屬于立法缺失還是執法不嚴或是其他原因。對于因立法缺失導致的問題,固然需要通過立法加以規范;而對于因執法不嚴、監管不力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問題,則應通過加強執法等相應措施來調整。二是要弄清法律手段和其他調整社會關系手段之間的關系。法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除了法之外,調整社會關系還可以通過道德規范、市場機制、習慣規則、行業自律等諸多手段進行,對于不同的問題,應當采取的調整手段也不盡相同,立法者對此必須有清晰的認知。一般來說,對于社會生活中帶有普遍性、反復出現的,用其他社會調整手段難以解決,最終需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來解決的問題,屬于需用法律手段調整的范疇。而對于其他的、不是必須依靠國家強制力來解決的問題,則可通過道德規范、市場機制等其他手段引導解決。在選擇具體采用何種社會關系調整手段時,還要區分兩種不同情況,一種是有關情況較為明確,適宜采用法律手段進行規制,立法預期效果較為明顯的,就需要進行立法。如2012年通過的我國首部關于人體器官捐獻的地方性法規《天津市人體器官捐獻條例》,通過法律手段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規范人體器官捐獻行為,保障相關主體合法權益,較之單純進行道德引導,更能有效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全面深入開展,且天津市率先進行的人體器官捐獻立法工作,對于推動其他省市乃至國家層面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能夠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因此,立法方式就是必需之選。另一種是有關情況不夠明晰,采用何種調整手段并不十分明確。如,近年來引起熱議的所謂“公交車不讓座就下車”入法問題,就一度因其是否屬于立法規制范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而引起社會廣泛爭議。對此,應當通過詳細的調查研究,分析比較采用不同調整手段,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如何,立法手段是否為最佳的規范調整方式,進而明確最終采用的調整手段。
二、法規的針對性研究
起草的意義和一般要求
工作,在整個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這是因為:
第一,起草是構思的實現。起草是作者把自已的設計構思草擬成文,將無形的思想變為有形的文章的重要步驟。不管作者的選題如何恰當,立意如何深刻,搜集的材料如何豐富,若不經過起草階段,這一切都還停留在“構思”階段,還只是“觀念形態”的東西,至多不過是“腹稿”而已。起草,是將作者的思想形諸文字、將作者設計的“藍圖”付之實施66過程。沒有起草,就沒有論文。
第二,起草是再創造過程。有寫作實踐經驗的同志常常會有這樣的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東西與最初的設想之間有一定距離,甚至存在很大差距。在動筆之前,許多思想是模糊的、混亂的、未成形的,只有經過起草過程,才能使它們明朗化、條理化、定型化。在行文過程中,作者運用語盲文字,將原來的命題、創意、構思、布局不斷地加以調整、補充、修正,使之逐漸臻于完善。所以,起草不是機械地將寫作提綱具體化,它自始至終充滿創造思維,從頭到尾是一個再創造過程。
第三,起草是論文寫作中最艱苦的腦力勞動。起草是一個復雜艱苦的寫作實踐過程,它要求作者繼續積極思考,深入研究,手腦并用,從內容到形式不斷進行琢磨。起草過程是思想最活躍、注意力最集中,作者的知識、閱歷、才能、精力得到充分調動的時期。認真做好起草工作,既是一種良好的寫作訓練,也是思想方法和思維能力的有力鍛煉。
起草對于論文寫作的意義如此重大,所以每位作者無不高度重視這一階段的工作,把它看成是畢業論文寫作成敗的關鍵。
二、起草的一般要求
專業演講技巧;起草文稿的靈感信息法
專業演講技巧 在文稿起草之前和起草中間,有一個重要的心理現象,這就是靈感。在起草之前產生的靈感,可以稱為整體結構靈感,是產生文章整體的契機。而在起草中間產生的靈感,不斷涌現,可以稱為部分靈感,或靈機、靈氣等,是形成文章實體的生機。不論是起草文學作品,還是起草論文,都要有靈感的參與,否則必定流于平庸。還可以說,只要是創造性的操作,必定產生靈感。
靈感,是最高級生命剎那間獨創性極強的表現,它是在人腦意識層面積聚大量信息并在潛意識中隱信息隨時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緒高漲的推動下,或者在理性約束力大大減少的情況下,由于一個途徑不一的關鍵信息的加入,所有信息迅速溝通形成一種創造性有機體。古今中外,人們對靈感這一神秘現象進行了探究。我國古代稱為“興會”、“機遇”、“感興”、“靈機”、“神遇”和“頓悟”等。靈感的特點是稍縱即逝。靈感是建立在思維勢態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夢一般,難以再現。作者必須在靈感出現時,快速地記錄下來。
產生靈感的關鍵信息,途徑不一,大致可以分為:
A.外界信息。偉大的古典物理學家牛頓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個蘋果的落地,茅塞頓開,豁然貫通,發現了萬有引力。列夫·托爾斯泰看到路邊一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牛蒡,聯想到一個民族英雄,于是寫出了中篇小說《哈吉·穆拉特》。唐代李商隱的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其中可以看出詩人看到夕陽這一信息后陡然聯想到大唐帝國的沒落,寫出了這首意象雄渾的小詩。
B.思維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潛意識的大海里突然躍出一個信息,使已有的多種信息一下子溝通,形成一個創造性整體。大科學家阿基米德絞盡腦汁,苦求多時,在洗澡時卻忽然來了靈感,高興得不顧一切地沖上街道大喊;柯巖一直想寫一首懷念的詩,感情十分真摯,卻苦于構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們的民族有一個為逝者喊魂的習俗……”于是,《,你在哪里?芽》這一反映全國人民心聲的絕唱誕生了。論文、哲理詩的寫作往往更多地出現這一類信息,造成頓悟型靈感。
C.啟迪信息。郭沫若說他創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點“暗示”,促進“興趣”。他還坦率地說:“我有一個秘訣,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構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賞郭詩,多方比較,明顯可以看出他向歌德、泰戈爾和惠特曼借鑒摹仿或者說從中提取啟迪信息。許多作者還從別的藝術意象中找啟迪信息。詩人白居易從音樂中獲得靈感,寫出《琵琶行》。杜甫、蘇軾等寫了很多題畫詩。文章摹仿、藝術意象等都能成為啟迪信息產生的來源。
領導講話稿起草交流材料
關于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的專著和文章很多,但基本是理論性強,操作性差,看著精彩,看完照樣不會寫;而講授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也一樣,講者和聽者往往“兩層皮”,講者總是想把怎樣起草領導講話稿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而對于聽者,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總是想聽到拿來就能用得上的實際操作方法。
所以,我想盡量以講座或漫談的形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與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討有關講話稿起草的實際操作方法問題,便于大家學以致用。
領導講話稿的種類很多,很雜,今天我們一起所要研究的領導講話稿,主要是領導在各種會議上的部署性講話和總結性講話。因為這兩種講話用的最多,也可以說是學習其他類型講話的基礎。所以學會了起草這樣的講話稿,其它類型的講話稿,包括我們經常用到的述職報告、競聘報告等也都能夠觸類旁通。
第一個問題,打破誤區,講話稿不是“寫”出來的
我們可以通過起草一篇部署性的講話來證明一下這個道理。
所謂部署性講話,是指在各種工作會議上,領導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提出貫徹落實要求的講話。比如《某某同志在全縣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某某同志在全省計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某某同志在全縣科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等。
醫療:醫療糾紛司法解釋正在起草
兩會看點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昨透露——
同樣的醫療事故,法院根據不同的法律、法規審理就可能造成賠償金額的不同,甚至會產生賠與不賠截然相反的結果。昨天,全國人大代表歷數醫療糾紛訴訟過程中的法律空白。記者了解到,最高法院正在調研起草醫療糾紛案件審理的司法解釋,出臺后將對醫療事故鑒定、賠償標準等“爭議空間”進一步明確。
代表質疑
同樣醫療事故賠償差別大
據調查,全國有73%的醫院出現過病人及其家屬暴力毆打、威脅、辱罵醫務人員的情況;77%的醫院發生過患者及其家屬在診療結束后拒絕出院,且不交納住院費用的情況;61%的醫院發生過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屬在醫院內擺設花圈、燒紙、設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置靈堂等情況。前不久,深圳地區的一家醫院甚至出現了醫務人員頭戴鋼盔上崗的極端情形。“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原因之一就是訴訟作為解決醫療糾紛的重要手段之一,存在模糊空間。”全國人大代表張燕麗如是說。
領導干部講話稿起草交流問題
領導講話,是擔任一定職務的領導同志在一定的時機和場合用以表明個人或組織的主張、見解、要求所作的演講。因為各級領導工作繁忙,講話稿不可能全部由他們親自撰寫,大多數要由機關干部代勞,所以起草領導講話稿是機關干部的重要職責之一。筆者認為,機關干部只有弄清楚以下十個問題,才能寫出領導滿意、機關認可、群眾喜愛的講話稿。
一、誰來講?由于領導的年齡、資歷、職務、崗位、性別有別,講話稿的內容、口氣、表達方式和要求也必然要有所區別。起草者只有站在不同領導的位置上,寫出個性風格來,寫出職務特點來,寫出崗位要求來,才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誰的講話。軍事領導的作風雷厲風行,給他們起草講話稿結構語言要干凈利落;政治領導說話最講究沉穩嚴謹,給他們起草講話稿理論性、思想性要強一些。年齡大、資歷深的領導在單位一般具有較高的威信,給他們起草講話稿言辭可以嚴肅一點,口氣不妨強硬一點;年紀輕、資歷淺的領導一般都比較謙遜,給他們起草講話稿語氣要乎和,矗好不用強硬口氣,指出問題或批評人時更應注意使用大家易接受的語育。出身“老基層”的領導比較熟悉基層情況,經驗豐富,給他們起草講話稿要多用事實說話,特別要多寫一些他們熟悉的基層情況;出身“老機關”的領導因長期從事機關工作,對講話稿的寫作很內行,給他們起草講話稿一定要做到觀點鮮明、結構合理、材料恰當、事例典型、語言準確、文字流暢。
二、以什么身份講?領導在不同的場合代表的身份不一樣,講話內容也應隨其所代表身份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領導如果是以黨內職務身份在黨的會議上講話,稿子就要充分體現宏觀把握和指導的原則,主題要集中,不能鋪得太開,可以多說一些原則性的“大話”,多列舉一些對單位建設和發展有影響的“大事”;如果是以行政職務身份在行政會議上講話,就不能大而化之,而要事先對講話涉及的事項做充分調查,在分析研究后再開始起草講話稿,做到講情況有具體事例,講問題擊中要害,講原因有具體分析,講對策有可行方法,提要求責任明確;如果是以下級身份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起草者應仔細了解和掌握會議的有關文件精神、參加人員及中心議題等,講話稿要寫得簡潔明了、高度概括,不可長篇大論、旁征博引,篇幅也要根據情況有所限制;如果是以朋友身份對來賓講話,講話稿就不能拘謹嚴肅,而要既熱情洋溢體現誠意,又輕松活潑不落俗套。另外,還需要弄清領導是代表個人講還是代表組織講,代表個人就要體現領導個人的友誼和感情,代表組織就要體現組織的關懷和愛護,讓人始終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三、對誰講?領導講話的對象是在場的聽眾,因聽眾在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身份、職務等方面存在差別,因此,對不同聽眾講話,講話稿也應有所不同。對思想水平不高、理解舶力較差的聽眾講話,講稿要盡量使用常用詞匯,句子結構要簡單,千萬不可咬文嚼字。反之,對思想水平高、知識較為淵博的聽眾講話,講稿就要特別注意文字的修飾和潤色,對所講的問題要有深刻分析和理論闡述,還可以引用名人軼事、箴言警句等。但無論哪個層次的聽眾都希望講話有新鮮的內容,有新思想、新觀點、新信息和新知識、新理論,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就要求講話稿的起草者不僅要熟悉實際情況,還要善于文字表達。
四、什么時候講?即使是同一主題,領導講話時間不同,講話稿的撰寫要求也不一樣。比如,調研開始時的講話與結束時的講話就不一樣。開始時需要講目的、任務和指導思想,講需要做哪些工作、有什么要求,講得越細越好;結束時則側重于對所做工作進行講評,重點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多講對策辦法,多提指導性意見。白天講和晚上講也不一樣。白天的會議一般是事先安排的,領導講話可放開些,可以現場自由發揮;晚上的會議一般都是緊急會議,起草講話稿一定要簡潔明了,切中要害,切不可拖泥帶水,在時間特別緊急的情況下,可以在征得領導同意后只準備講話提綱,同時把有關文件和資料素材備好。
五、在什么場合講?領導是在小型會議上講話還是在大型會議上講話,是在機關講還是在基層講,是禮節性講話還是工作性講話,場合不同對講話稿的撰寫要求往往有所不同,這就需要起草者注意針對不同場合使用不同寫法。如果是禮節性講話,其場合一般較為隆重喜慶,講話稿內容通常是表示祝賀或祝愿,撰寫時應做到語言熱情、語調輕松;如果是工作性講話,講稿則要闡明會議的主旨,反映會議的中心議題或主要內容。
辦公室文稿起草經驗交流
文稿起草是黨委辦公室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政務服務的主要形式,更是以智輔政的具體體現。做好新形勢下的文稿起草工作,必須切實解決好文稿立意不高、內容不實、文風不新、隊伍不強的問題,不斷提高文稿內容的“貼近度”和領導的“滿意度”,更好地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一、站在全局高度思考問題,切實解決“立意不高”的問題
黨章規定:“黨必須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其中的“總攬全局”,就是要求黨委立足全黨工作大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把好政治方向、決策重大問題、安排重要人事、開展宣傳教育、維護社會穩定、領導群眾組織,形成工作合力,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加強領導,保證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協調各方”,就是要求黨委從推進全局工作的需要出發,統籌協調好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幾套班子之間的關系,統籌安排好紀檢和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黨委辦公室作為黨委的核心樞紐部門,在為黨委服務中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來謀劃工作,特別是在文稿起草中更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度重視文稿的思想性和理論性,注意從全局的高度、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把握問題,力求文稿體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把方向、議大事、謀全局的原則,體現從宏觀思考問題、指導實踐的要求。具體應從三個方面把握高度。一是善于從中央和省、市的精神中把握高度。文稿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文稿寫作的一條重大政治原則。因此,在文稿起草時,要及時組織學習中央和省、市帶有全局性的會議和文件精神,把握實質,掌握要點,加以運用。二是善于從領導的角度上把握高度。文稿是“代領導立言”。“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想領導所想之事,謀領導所謀之策,言領導所言之語,這是起草領導講話的一條基本準則。文稿起草時,要注意“換位思考”,把領導的“關注點”作為思考問題的“著力點”,形成系統的理論觀點加以闡述,達到參謀思維與領導思維的“同頻共振”。三是善于從先進的經驗中尋求高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進地區之所以先進,首先先進在他們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因此,在文稿起草時,要善于運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學習其他地區的相關資料,一方面,要特別關注發達地區特別是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等地區的有關材料,捕捉新觀點、發現新思路、吸取新經驗;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關注與我們在同一發展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相似度較高的周邊其他縣(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轉型跨越的先進經驗和好的作法,認真研究,積極借鑒,在更高的層次上引領全區改革發展各項事業。
二、努力拓寬情況收集渠道,切實解決“內容不實”的問題
孔子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空洞無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把文稿寫實,關鍵在于把中央和省、市的精神與地方實際相結合,把文稿寫作的過程,當作反映工作、研究工作、指導工作、推動工作的過程,拓寬知情的渠道。一是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吃透上情,必須認真學習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文件,認真研讀各級領導的重要講話,吃透精神,領會實質,掌握立場、觀點和方法,融會貫通到文稿起草工作中去;掌握下情,必須緊緊圍繞黨委中心工作,提前準備,貼近領導關注點,確定專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調研成果,以備文稿吸收。二是做到熟悉內情,了解外情。熟悉內情,就是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以及資源、環境、人口、交通等方面的情況做到胸中有數;了解外情,就是對與本地區相鄰或關系較為緊密的其他地區的情況要有所了解,多做橫向比較,知曉本地區與相關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三是做到明了史情,洞察時情。明了史情,要求我們善于收集和整理本地區以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資料,特別是重大事件、重要數據等;洞察時情,要求我們對本地區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特征有明確的把握,不說過時話,不寫過時語。同時,在明了史情、洞察時情的基礎上,應更加注重縱向比較,進一步明確本地區發展方向。
在拓寬情況收集渠道方面,可以采取三種有效手段:一是組織撰稿前的座談。綜合性文稿或單項文稿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召開座談會,了解實情,研討思路,尋求對策,力求寫出更多切合實際的富有指導性的鮮活的材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超前安排座談課題、列出座談題目,交給有關單位提前準備,充分調動部門的積極性,發揮部門應有的作用。二是建立材料報送制度。確定重點單位為材料報送單位,提出具體要求,按月或按季報送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以便占有更多的學習和備查資料。三是構建快速知情機制。建立聯系點和聯系人制度,確定重點單位為聯系點,確定一名了解單位真實情況、責任心強的領導或秘書人員作為聯系人,做到材料需要時隨時詢問,隨時解答,防止出現需要資料時找不到人員、摸不到實情、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延誤時間、影響效率的現象發生。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說明
各位領導:
《政府工作報告》是指導一個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實事求是地進行總結,客觀中肯地評價政府工作,找準存在問題,結合縣情提出操作性強、具有指導意義的工作意見,對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極為重要。為認真總結好我縣第十四屆人民政府任期第一年的工作,向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交一份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思路清晰、承上啟下、操作性強的《政府工作報告》,縣政府對《報告》的擬寫高度重視,經過政府辦及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2004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已順利完成起草工作。下面,我就起草情況及有關問題作如下說明:
一、關于《報告》的起草情況
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是在縣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從《報告》提綱的起草,到形成初稿前后100多天時間,經歷了一個集民智、聚民意、凝民心的過程,政府辦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擬寫做到了"早安排、早動手、早落實"。
(一)整個《報告》的形成是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并親自參與的結果。為全面真實地反映一年來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報告》的起草工作。去年9月初,政府領導就要求政府辦著手思考、策劃《報告》的起草工作,根據領導的要求和布置,政府辦及時成立起草工作小組進行專題研究,著手《報告》提綱的起草。10月中旬,經過多次征求政府領導意見和反復修改、補充完善,形成了起草提綱,馬志山縣長認真審定《報告》提綱后,對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原則提出了具體要求,特別要求《報告》的起草要"限制篇幅,簡明扼要,樸實無華,尊重事實"。按照提綱內容要求,從10月下旬正式著手《報告》的草擬,在起草過程中縣長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對起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位副縣長對分管業務部分的起草也及時提出了建議,由于領導重視并親自參與,12月上旬《政府工作報告》初稿順利完成。初稿形成后,縣長親自動筆作了深入細致的修改,各位副縣長也從分管業務部分入手對作了修改、補充和完善,分別綜合縣政府領導修改意見后,又將《報告》提交到政府黨組和第13次常務會上進行集體討論修改,通過采取個人分別修改和集體討論修改等形式,力求《報告》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2004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科學合理地安排部署2005年的政府工作。
(二)整個《報告》的形成是政府辦公室團結協作當好參謀的結果。為起草好《政府工作報告》,政府辦首先針對2004年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調研,并發文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擬寫好2004年的工作總結和2005年的工作意見,為《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打牢基礎。在收集各級各部門報送材料的同時,安排兩位秘書從總結回顧與工作安排兩大塊分工進行全封閉式的擬寫,歷時10余天后形成初稿分發到各位秘書人員手中,根據其所聯系部門工作涉及的相關內容進行修改形成第二稿,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揚民主,凝聚集體智慧,召集辦公室全體文秘人員集中進行統一修改后形成第三稿,為使《報告》在內容上更加充實完善,根據秘書人員所了解的部門工作情況,在第三稿的基礎上再次將《報告》分塊落實到個人進行修改,并對相關數據進行核實,綜合后形成第四稿以書面形式送縣政府領導征求意見,綜合縣政府領導意見對《報告》內容作進一步的充實完善后形成第五稿。在整個《報告》的起草及修改過程中,政府辦所有參與人員以強烈的責任感,密切配合,殫精竭慮地認真工作,一次次廣泛討論,一次次集中研究。充分吸收各方面好的意見,不斷補充、完善、修改、推敲,形成了團結干事,一心起草好《政府工作報告》的良好氛圍,較好地發揮了為政府領導當好參謀助手的"智囊團"作用。
論文初稿起草注意事項
在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草擬初稿是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需要花費心思的工作。初稿雖然只是文章的一個坯子,但卻是下步進行加工的基礎。不能因為它是初稿,寫作時就可以草率行事。
起草初稿應注意些什么問題呢?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筆
論文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正式動筆之前,要對文章進行通盤思考,檢查一下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緒。首先,要明確主題。主題是文章的統帥,動筆之前必須想得十分清楚。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題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主題不明,是絕對不能動手寫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思想前進的脈絡、軌道,是結構的內在依據。動筆之前,對怎樣提出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解決問題,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謂“格局”,就是全文的間架、大綱、輪廓。在動筆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幾部分,各有哪些層次,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哪里該詳,哪里該略,從頭至尾都應有個大致的設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準備好,將各種事實、數據、引文等找來放在手頭,以免到用時再去尋找,打斷思路。第五,安排好寫作時間、地點。寫作要有相對集中的時間,比較安靜的環境,才能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完成論文寫作任務。
二、一氣呵成,不重“小節”
在動筆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下筆之后,則要堅持不懈地一口氣寫下去,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拿出初稿。這是許多人的寫作訣竅。有的人寫文章喜歡咬文嚼字,邊寫邊琢磨詞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來查半天字典。這樣寫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斷。其實,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無關大局。暫時不必去改動它,等到全部初稿寫成后,再來加工不遲。
民法典起草保護胎兒民事權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我國胎兒民事權利立法保護的現狀;其他國家對胎兒民事權利的立法保護;胎兒民事權利的范圍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民事權利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某種利益而依法為某種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胎兒出生時為活體的,溯及取得民事權利能力、胎兒出生時為活體的,在某些事項中有民事權利、胎兒出生時為活體的,對其利益的保護上視為已出生、健康權、健康權是指人所享有和應當享有的保持其軀體生理機能正常和精神狀態完滿的權利、撫養損害賠償請求權、但現實中,不可忽視的是被撫養權、繼承權、純利益獲得權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目前我國民法對胎兒的民事權利的立法忽視導致目前許多涉及胎兒合法權利的案件得不到法律的有力支持,這一情況與我國追求現代法治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完善對胎兒民事權利的有效立法保護應是我國目前民法典起草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胎兒民事權利民法
民事權利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某種利益而依法為某種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要談保護胎兒的民事權利,就必須首先從胎兒的民事權利能力說起。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賦予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從而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自然人只有在具備了民事權利能力的情況下,才被真正認為是法律意義上的“人”,才真正開始享有民事權利。在我國的《民法通則》中明確規定了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起始的時間是“始于出生”。那么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胎兒是否就是民事權利的當然否定主體?
一、我國胎兒民事權利立法保護的現狀
目前,我國對胎兒的民事權利的立法保護只體現在《繼承法》第28條,該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可見,法律保護的范圍還僅僅局限在一個相當狹小的范圍內。那么是不是這樣的保護就充分體現了現代法治的精神了呢?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欄目中曾有這樣一個案例:2001年的7月27日傍晚,當時已經懷有6個多月身孕的裴紅霞在散步時被后面駛來的一輛摩托車撞到了肚子。她看清騎摩托車的是自己樓下的鄰居錢明偉。于是,兩人發生了爭吵。由于沒有太多的醫學知識,吵完之后,裴紅霞沒有多想,仍舊繼續散步,可到了當天晚上,下身便開始有少量的水流出。7月29日凌晨5點,裴紅霞被緊急送往無錫市婦幼保健院后,被診斷為胎膜早破先兆早產,并進行抗炎保胎。8月8日,裴紅霞被迫提前兩個月早產了女兒吳佩穎。在出生醫學證明書上,孩子的健康狀況被評為差,體重只有2公斤。作為早產兒的小佩穎的身體將來能否發育正常,就必須需要家里人長年的精心護理,補充營養來預防早產兒的各種并發癥,度過一段成長發育期,直到孩子完全發育成熟并一切正常為止。這不僅僅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精神負擔,而且也帶來了經濟上的負擔。在醫院住了十多天后,由于經濟困難,孩子只好出院回家。裴紅霞一家人認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因為那天被撞造成的,而當初撞人的錢明偉卻再也沒有露面。于是,在律師的幫助下,剛出生33天的小佩穎當上了原告,和其父母一起要求賠償孩子的生命健康權傷害費、醫藥費、護理費及其父母的精神損失費共計6.3萬元。庭審過程中,由于在事件發生時,吳佩穎尚在母體中,能否成為訴訟主體成為本案爭論的焦點問題。最終,法院認為當時孩子未出生,在目前法律框架下,不具有法律的人的身份,她的利益只能通過母親的名義得到保護,判決被告賠付裴紅霞醫藥費等經濟損失5455元,其余訴訟請求予以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