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政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9 22:32: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減稅政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減稅政策

外國減稅政策研究論文

2001年2月8日,美國總統布什向國會正式提交了關于10年內大幅減稅1.6萬億美元的計劃,以兌現自己在競選總統時向選民許下的諾言。

布什提出的減稅計劃主要包括六項內容:一是簡化個人所得稅制,將五檔所得稅體系(15%、28%、31%、36%、39.6%)調整為四檔(10%、15%、25%、33%);二是將兒童課稅扣除由每名兒童500美元加倍至1000美元;三是減輕“婚姻懲罰”,恢復雙收入家庭10%的稅收抵免;四是廢除死亡稅(遺產稅);五是擴大慈善捐助扣除的范圍;六是使研究和實驗的稅收抵免永久化。

布什的減稅政策以其規模大、范圍廣而引起激烈爭論,本文擬就布什減稅涉及的幾個焦點問題進行評析。

一、布什減稅計劃的空間很大但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很多

自90年代中期以來,聯邦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長迅速,財政狀況也大為好轉,2000財年,聯邦政府的財政盈余達到創紀錄的2370億美元,遠遠超過上一年度的1244億美元。至此,聯邦政府已連續3年保持財政盈余,而上一次的聯邦政府連續3年保持財政盈余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1947-1949年。管理與預算局預計,未來10年內,聯邦政府將從納稅人手中籌集28萬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其中大約22.4萬億美元用于聯邦政府支出,會產生5.6萬億美元預算盈余。

針對這5.6萬億元的預算盈余,布什總統首先建議對其中社會保障信托基金產生的2.6萬億美元的結余要全部用于社會保障,并且在社會保障改革通過之前用來減少公眾持有的國家債券。此前的1998-2000年間,國債規模從3.8萬億下降到3.4億,減少了3630億美元,到2001年底,還將再減少2000億美元。布什上任后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國債回購力度,在今后10年內收回公眾持有的2萬億美元債券,到2011年,聯邦國債將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處于80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剩下的大約1萬億美元的國債屬不可贖回債務,管理與預算局(OMB)估計要收回這些不可贖回型債務要額外花費500-1500億美元,這是不經濟的,因此總統建議待這些債務自然到期后再予回購。

查看全文

減稅政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摘要:2017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30年來美國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此次減稅以供給學派的理論為指導。本文通過對古典學派的稅收理論,凱恩斯學派和供給學派理論進行具體闡述,以期對我國當前的稅收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減稅政策;古典學派;凱恩斯學派;供給學派

一、減稅政策的理論基礎

(一)古典學派的稅收理論。古典學派的稅收思想是指17世紀中葉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英國古典經濟學派的稅收理論和政策。它的出現是同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的,關于稅收的主要觀點如下:1、對稅收本質的研究。亞當•斯密認為納稅是針對政府對人們提供便利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而后李嘉圖指出,賦稅后總是由該國的資本或收入中支付的。2、對稅收原則的研究。古典學派針對當時的經濟環境,按照人們對利益的選擇,相應的提出了對稅收的要求。3、提出了地租稅、利潤稅以及工資稅三大稅系,并且分析了稅收負擔轉嫁和歸宿問題。(二)凱恩斯學派的減稅理論。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經濟衰落,損失慘重的現實情況,凱恩斯主張政府應該通過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和調節,從而達到刺激總需求的目的,而減稅就是凱恩斯的重要財政主張和經濟政策之一具體來說,即:NI=C+I+GT+X其中,NI表示國民收入;C表示消費;I表示私人投資;GT表示政府轉移支付;X表示凈出口。政府通過減少稅收后,導致國民收入NI增加,之后企業將會把更多的資金用于投資,個人將會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費。減稅作為凱恩斯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政府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的方式在西方國家擺脫經濟危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供給學派的減稅理論。20世紀70年代以后,面對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滯脹”局面,凱恩斯政策發生了失靈,經濟學家們開始尋找新途徑,其中供給學派最為突出。該學派主張通過減少稅收來刺激人們投資、儲蓄的積極性,從而能夠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保持社會穩定。在整個學派的減稅主張中,對所得稅邊際稅率的削減是其重要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投資收益,刺激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使經濟良性循環下去。供給學派有一個著名的“拉弗曲線”,其主要作用是用來說明政府稅率、稅收和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關系。圖中橫軸表示稅率,縱軸表示稅收額。稅率從0逐漸增加到100%,稅收額先是隨著稅率的提高而增加,直到到達A點,經過A點后稅收額隨著稅率的提高反而減少。當稅率為100%時,稅收額降為0。ACB的陰影部分被稱之為稅收禁區。拉弗曲線的社會經濟意義在于:稅率過高反而會影響人們對投資和消費的積極性,各種生產要素不能夠充分發揮其效用。在供給學派看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必須通過減稅擺脫經濟衰退的局面。

二、減稅理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一)降低稅負,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根據減稅理論,為了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可以降低企業和個人的稅負。1、降低企業稅負。我國內外資企業的實際稅率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優化企業稅率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點,分別是:稅基寬窄與稅收優惠具體數額;企業經濟效益;國際企業稅負水平等。2、降低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我國的工資邊際稅率比較高,對于人們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了不利影響,而且,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低,所以,政府可以選擇超額累進稅率實現收入分配的優化。(二)稅收優惠,加大科技開發扶持。按照減稅理論,我國是以生產性增值稅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業設備更新與擴大投資的積極性。因此,我國應把生產型增值稅轉變成消費型增值稅,提高更新技術和設備的積極性,優化產業結構。(三)創新稅制,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中小企業是我國解決就業問題和保持市場活力的重要因素。根據減稅理論,借鑒各國成功措施,我國應該重視中小企業,采取措施促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對稅制進行改革。

查看全文

剖析我國減稅政策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論文

摘要: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了全球范圍的經濟危機,致使全球經濟需求縮減。中國的出口依存度是高達70%的國家,因此這一危機也使中國經濟陷入泥沼。中國政府采取了若干措施來降低危機的損害度,其中稅制改革更值得關注,結合理論和現實綜合分析減稅政策的效果及發展方向應轉向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關鍵詞:經濟危機;減稅政策;社會保障

1引言

2006年中國進行了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新一輪大規模的稅制改革,改革主要內容包括2008年中外資企業所得稅的合并,2009年三大流轉稅制改革、車輛購置稅改革、連續兩次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和統一房產稅法等,還包括一些個別稅收項目的調整。通過這次稅制改革,使我國稅制更加體現稅收公平和效率的原則,進而使稅收體制對經濟發揮更好的調節作用,這樣稅收政策作為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確保了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與高效。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來的稅制改革呈現出減少稅收收入的特點,如增值稅改革預計減少2009年稅收收入1200億,企業所得稅改革將減少33億,其他稅種的稅率下調也體現了減稅特點,但其原因和效果本文將做出進一步探討。

2減稅政策的背景及現狀分析

國家實行減稅政策是多方面的,其中涉及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合并中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內資企業稅率由以前的33%降到25%,大大減輕了內資企業的稅收負擔。(2)流轉稅制改革,其改革重點是增值稅,實現了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允許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抵扣,企業稅負得到減輕。(3)七次提高出口退稅率,目的是刺激出口。(4)降低車輛購置稅,由10%下調至5%,目的是為刺激汽車行業的需求。以上內容是國家頒布的減稅政策的主要內容。在這里要指出的是,國家在經濟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萎靡不振時實行減稅政策是有其原因的。

查看全文

減輕納稅人負擔與稅收增長研究論文

【摘要】現在我國在大力實行減稅政策,例如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儲蓄存款利息稅的暫停征收,以及印花稅改為單方征收,將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那么現在我國是否應該實施減稅政策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國的稅收收入,但是二者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關鍵詞】稅收增長減稅政策

現在我國在大力實行減稅政策,例如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儲蓄存款利息稅的暫停征收,以及印花稅改為單方征收,將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那么現在我國是否應該實施減稅政策呢?這樣對我多的稅收收入增長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資料,發展中國家的宏觀稅負在16%~20%之間,而我國2001年已達了15.8%。就主要稅種來看,我國的法定稅率偏高。目前我國增值稅的基本稅率為17%,如果換算成國外可比口徑,即換算成“消費型”的增值稅,則稅率高達23%,這高于西方國家(大多在20%以下)的水平。我國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為33%,而德國為25%,澳大利亞為28%(5年內降到21%),英國、日本、印度等國為30%,美國實行15%、18%、25%、33%的四級超額累進稅率,前三檔都比我國低,最高邊際稅率才同我國相同。考慮到我國稅前扣除項目少和企業經濟效益低等因素,更顯得我國企業稅收負擔重。2002年5月13日美國著名經濟刊物《福布斯》公布了2002年度各國稅負調查表,根據對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稅負進行的比較研究,用稅賦壓力指數作為衡量稅負輕重的指標,法國排名第一,是稅負最重的國家,比利時第二,中國排名第三,高于瑞典、意大利、德國、英國、美國等。這些數據說明了我國應該實施減稅政策。

但是在實行減稅政策以來,近幾年我國的稅收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逐年遞增,從06年的3.7萬億到07年的4.9萬億,可以說稅收增長的幅度較以往的都大。如圖所示。(單位:億元)

表面來看,減稅政策的實施會使得稅收收入有所下降,但是實行減稅政策與稅收增長之間卻是沒有矛盾的,由上面數字來說,事實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影響稅收的因素并不單單只有稅收政策。

查看全文

經濟調控稅收政策論文

摘要:我國經濟運行已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正在加強。積極財政政策轉型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應采取漸進式的轉型方式,對財政政策的調控目標、調控方式、調控手段和方法組合上進行適時調整。與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相適應,采取以結構性減稅為主的新一輪稅制改革,以稅收政策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尤其是針對嚴峻的就業問題,應制定、完善稅收政策以促進就業。

一、積極財政政策轉型與新一輪稅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一)對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在2002年已基本走出低谷的基礎上,2003年已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2004年前三季度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和進出口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最主要推動力。同時,物價溫和上漲,貨幣供給充足,國民經濟已經走出了通貨緊縮的陰影。

有人據此認為,從高的GDP增長率、高的投資率和物價上漲這幾個經濟發展指標來看,經過這幾年以增發國債擴大投資為主要特征的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出現了過熱的問題,并有引發新一輪通貨膨脹的可能。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減稅政策不符合反經濟周期調節的基本原則,再實施減稅政策就是給現在過熱的國民經濟“火上添油”,結果助長了通貨膨脹。

直觀上看,所謂的經濟過熱,其判斷標準主要有三個:(1)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2003年我國GDP增長了9.3%,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2004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5%,比去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2)較快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從2003年的26.7%提高到了2004年第1季度的43%和1-3季度的29.9%,個別部門投資增長率甚至達到或超過了100%,如今年第1季度,鋼鐵、水泥行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了107.2%和101.4%,其他如電解鋁、煤炭、房地產和汽車等的投資增長率也居高不下。(3)較高的CPI漲幅。2003年1-12月累計平均,我國CPI比2002年同期上漲1.2%。2004年1-9月份,除2月份和9月份外CPI同比漲幅逐月走高,各月同比分別上漲了3.2%、2.1%、3.0%、3.8%、4.4%、5%、5.3%、5.3%和5.2%,呈較明顯的V字型變動態勢。1-8月份同比累計上漲4.0%,是自1997年以來漲幅最高的。

查看全文

財政局三問三送調研報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部署要求,及時掌握企業相關需求,更好地推動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在我市有效落地,幫助企業抓住機遇、用足政策、發展壯大,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創新創業創造。2019年7月9日,財政局局長、主任、處長聯絡市財政局李萬洙局長組成調研組,對3戶企業進行了“三問三送”調研走訪活動,深入企業,了解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

市財政局高度重視此次調研活動,與稅務部門密切溝通,相互配合,由稅務部門提前做好與相關企業的對接工作;市財政局與州財政局小組成員溝通協調,明確調研走訪行程。扎實做好準備工作,充分交換意見,確保政策解讀口徑一致。

三、認真細致,注重實效

調研組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講求工作方式方法,直奔企業、直插現場,不搞形式,不走過場,不影響企業的正常工作秩序,輕車簡從,厲行節約。調研組認真聽取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匯報,加強對企業反映問題的匯總整理和調研資料的梳理歸集,堅持邊調研邊解決問題,確保調研工作取得實效。按照調研情況,市稅務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了企業稅負,增強了企業活力。截止六月末減稅降費:1、增值稅111萬元;2、附加稅費13萬元;3、社保費11萬元。天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因為行業性質,此次減稅政策未覆蓋,但社保費從20%降到16%,對企業減負效果明顯。在調研中,沒有發現第三方亂收費問題。天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議:針對行業特征,有針對性的制定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減稅政策。

此次州、縣兩級財稅部門聯合,深入三戶不同行業、規模的代表性企業就減稅降費工作開展“三問三送”(問效、問需、問計,送政策、送服務、送建議)調研走訪活動,達到了共同把政府承諾的更大規模減稅紅利送到企業手中,助力企業打好“金算盤”,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努力讓廣大納稅人更全面了解、更便利享受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的目的,取得了扎實的成績。

查看全文

稅收增長和稅收政策選擇論文

一、對當前稅收超常增長的因素分析

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我國的稅收收入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年均增收1400多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從1994年的5126億元到1999年的1萬億元,用了5年的時間;而到2001年稅收收入突破1.5萬億元僅用兩年時間。不難看出,我國稅收增長呈現出加速之勢。

從理論上來講,在實行比例稅率的流轉稅制下,稅收(T)等于稅基(Y)乘以稅率(t),即T=Y·t,從而稅收增長取決于稅基和稅率的變動,即ΔT=ΔY·Δt。因此,稅收增長無外乎以下三種可能途徑:

第一,在其他條件不變(如維持現有稅制和征管水平)的情況下,隨著經濟的增長,稅基或稅源(Y)自然擴大導致稅收增長,我們稱之為稅收的“自然性增長”。由于在實行比例稅率的流轉稅制下,通常稅收彈性系數小于1,因此這種自然性增長盡管導致稅收的增長,但不會導致稅收的超常增長。

第二,通過調整或改變現有稅制,如提高稅率(t)、增加稅種以及擴大征收范圍(Y)等,實現稅收增長,我們稱之為“制度性增稅”。它可能會導致稅收的超常增長。

第三,在既定的稅制框架下,由于加強稅收征管、政策等因素變化而引起稅基(T)的擴大,從而實現稅收增長,我們分別稱之為稅收的“管理性增長”、“政策性增長”。它們通常會導致稅收的超常增長。

查看全文

科技局貫徹落實降成本政策自評報告

根據《關于迎接第三方機構開展降成本政策實施情況評估相關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調整全區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對辦事環節、材料、時限等進行再精簡。同時,按照省、市統一安排,做好政務服務事項與國家基本目錄同步及實施清單調整完善工作。2019年,區級個人事項全程網辦率93.07%,六類事項(行政許可、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行政裁決、行政確認、其他類行政權力)平均承諾時限1.41個工作日、區鄉村三級平均申請材料1.83件。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擴大“多證合一”改革成果,企業只需到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不再另行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開戶許可證等證件。2017年9月1日以來,共辦理企業“多證合一”營業執照2333份(含換照)、個體戶“多證合一”營業執照6828份(含換照)。繼續開展清單制度建設,涉及行使政府權力的單位由2018年的29家,調整為27家,共對644項權力事項進行調整。調整后區的政府權力事項總數為2532項,較2018年減少了71項。深入推動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目前,32家有政務服務事項的區直單位和水、電、氣公共服務單位均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含6個分大廳)。推廣使用全市統一的線上審批系統,實現線上推送、數據共享,節約辦事成本。同時,圍繞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等涉企高頻事項,設置綜合窗口,實現“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

2.大力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我區企業設立登記的辦理時限在2018年已由原1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2019年持續推進企業開辦(含公章刻制、發票申領)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區市場監管、稅務、公安和刻章服務統一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線下窗口開設2個企業開辦綜合服務窗口和1個名稱預先核準窗口。全程電子化網站已全面開通,設立了企業自助服務平臺,開展免費幫辦服務。同時,線下窗口以當面告知方式通知申請人開辦企業流程,辦事欄內放置詳細的全程電子化操作流程圖,供辦件人瀏覽學習,申請人可以自主選擇全程電子化或者線下窗口提交申請。目前,企業設立登記辦理時限已壓縮至4個小時,公章刻制壓縮至2個小時,發票申領壓縮至2個小時。

3.清理規范涉企保證金。嚴格執行涉企保證金目錄清單,未發現違規收取保證金現象。《關于轉發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實施辦法的文件》印發以來,區人社局認真落實農民工保證金差異化繳存辦法,對三年以上無欠薪行為的施工企業實行保證金全部減免,兩年未發生欠薪的實行部分減免,截至目前,累計減免涉企保證金項目數20個,涉及金額850萬元。

4.優化消防審批程序。嚴格執行新修訂的《消防法》,將建筑設計審核和驗收職能調整至住建部門。于2019年7月22日出臺了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精簡申請材料,合并了審批環節,優化了審批流程,2019年8月6日正式上線運行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共有入庫建設項目87個,受理辦結企業申請128件。

查看全文

服務業發展財稅政策分析與建議

摘要:財稅政策是一種政府對于市場調控的手段,服務業要想發展好,不僅要依靠市場的無形之手,更要利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所以財稅政策在促進和發展服務業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制定、完善和實施。本文首先對財稅政策的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有關財稅政策能夠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服務業;發展;財稅政策

一、關于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分析

(一)關于服務發展的財政政策分析

財政補貼政策:財政補貼政策是一種發揮財政分配機制作用的強有力的作用,我國目前在服務業上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財政補貼制度,不僅是中央在貫徹執行,而且地方也很重視對服務業的財政補貼,在一些行業中,我國推出了很多相關的財政補貼政策,我國制定了企業虧損補貼的制度,在服務業發展中,很多企業由于在這樣強烈的競爭環境當中,無法獲利,從而導致企業根本沒有原動力,這時候就需要國家在財稅上進行一定的補貼,使得有些企業能夠正常的運行,甚至起死回生。國家還在很多服務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都建立了財政補貼的政策,比如在一些新興的行業,由于發展的時間很短,例如專業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服務業等這些發展歷程短,自身的能力比較弱,資金欠缺的行業都分別制定出了補貼的具體數目,從而推動了這些新興行業的發展。財政獎勵政策:財政獎勵政策是一種有效地鼓勵服務業中的各行業積極創新、積極發展的一種財政政策,通過獎勵激勵著服務業的發展。財政投資政策:我國財政投資政策主要是通過撥出一定數量的財政資金,將財政資金投入到服務業中的各個行業,通過財政上將資金注入,促使我國服務業中的行業有一定量的資金能夠使自己的企業或者各種項目能夠運轉,從而使其不斷地拓寬自己的道路,加大投資財政投資對于服務業的發展來說非常的重要。

(二)關于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分析

查看全文

減稅時宜性研究論文

一、從稅收超常增長看減稅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還得從我國近幾年來稅收超常增長速度談起。“九五”時期,我國稅收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每年增長額都在千億元以上,1999年稅收總收入突破萬億元,2000年超收2000多億,2001年又增收2511億元,比上年增長19.8%。這種增長速度令不少人感到不安,照此速度增長,稅收收入實現“翻兩番”的目標,時間不用太長,但是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稅收超常增長。我國稅收高速度增長,并非完全依賴于稅率的提高和稅種的新設。在整個超收收入中,政策性、一次性收入和稅收流失回籠收入所占比例較大(2000年車輛購置稅增加266億元,減持國有股收入122億元,利息稅40億元),同時,有一部分收入是經濟內生增長帶來的稅收自然增收。另一方面,我國94稅制改革之后,稅收制度一直平穩運行,未能進行較大的變動和調整,只是根據經濟環境狀況靈活作了些停、開征稅種的工作。(如固定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停征,車輛購置稅、利息所得稅的開征)。因此,從上述稅收增長收入的結構和94稅改后我國稅制的平衡運行狀態可以推出,稅收增長并未是真正在法律基礎上增加納稅人的負擔,其增長在很大程度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即稅務工作者的勤勉工作、征管方式的改變和納稅人納稅意識的逐步提高。

再回過頭來分析一下我國稅收收入結構。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1994年所得稅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16.3%,2001年上升至23.9%;與之相對應,流轉稅1994為79.5%,2001年下降為69.3%,這組統計數據雖然表明所得稅在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但從總體上看流轉稅占絕對優勢的基本稅制結構沒有根本性改變。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確立了流轉稅和所得稅雙主體稅的復合稅制結構,以增值稅和營業稅為主體的流轉稅一直處于絕對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征管水平的逐步提高,這種絕對地位有所改變但我國的稅制結構仍然是屬于流轉稅為主、所得稅為輔的典型發展中國家稅制結構。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推行減稅政策,至少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稅收收入的降低意味著財政收入的減少,這不僅存在經濟風險還蘊含著相應的政治風險。顯然,減稅存在著較大的阻力,雖然廣大投資家期望政府能夠削減部分稅收,但事實上,投資需求的增長在目前看來取決于投資者情緒、經濟景氣指數和市場進入門檻的高低三大因素,減稅直正與投資需求的增長關聯程度不高;二是通過減稅來擴大內需,在我國缺乏實踐環境,西方國家通過低稅政策可以鼓勵勤奮工作、提高稅后收益水平產出規模和企業自身的積累率,進而達到帶動經濟增長的目標,但在我國處于轉軌時期推行減稅政策,“儲蓄—投資—產出”循環流勢必會受到險礙,并不一定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多大的刺激(這從我國降息與儲蓄存款的增長關系可以得到進一步證實)。三是事實上,我國一直以來對企業都實行了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只是未能冠以“減稅”二字,而是以“稅式支出”的方式存在。從1994年以來,特別是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后,政府已經在很多領域相機實行了力度很大的稅收激勵政策。例如,暫停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征收;允許企業用于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額的40%抵免企業所得稅;對高科技企業、集成電路企業實行特殊的廣告業務費用扣除法;并與此同時,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出,在支持農業、環保、基礎設施等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綜合上述分析,答案我們不言自明,稅收的超常增長實在不能成為減稅的理由。

二、從當前政府的事權看減稅

目前,我國已是WTO的正式成員,應該按照國際慣例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到全球經濟之中去。我國稅收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幫助企業在資源配置全球化的過程中,在整個世界經濟做大做強的過程中間切到其應有的份額,簡而言之,其主要功能是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政府可以通過稅式支出和直接的財政支出兩種方式來達到目的,但無論是那一種都需要政府財權的支持。坦誠地講,我國經濟仍處于低水平的增長階段,通貨緊縮壓力較大,還需要通過積極財政來帶動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當今,政府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花大力氣解決:(1)繼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發揮乘數效應;(2)西部大開發的直接資金注入(或轉入政策性銀行);(3)社會保障投入和下崗人員再就業;(4)落實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政策;(5)增加教育、科學、環境、農業投入;(6)農村費改稅后面臨的巨大財政支出缺口。以上六項項目,項項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強大的財力來推進改革,絲毫馬虎不得。所以,從經濟運行環境來看減稅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從經濟運行環境看減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