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20:15: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哈姆雷特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哈姆雷特的讀后感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寒假中,我讀了這本書,對這本書的主人公,我也有自己的一點看法。
主人哈姆雷特是一個皇室成員,然而,他叔叔的陰險,他母親的不忠,使他成為了一個被仇恨掩埋的人,使他成為了一個復仇的工具。直到最后,他的仇恨,殺死了他的仇人叔叔,殺死了不忠于父親卻很愛自己兒子的母親,也殺死了他——一個受人們愛戴的皇子。可見,仇恨是多么可怕。
對于我們讀者來說,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仇恨所帶來的災難。世界本來是美好的,因為人們有了貪念等等,給世界帶來了仇恨。對于仇恨,我們要靠感化,而不是打擊。
世人讀這本書,大多都關注主人公哈姆雷特,而忽略了其他角色。哈姆雷特那貪心的叔叔,可以說是哈姆雷特仇恨之火燃燒的干柴。如果沒有貪心的叔叔,哈姆雷特有著和平的國度,有著安定的生活,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可見,人的貪婪,是多么可怕,他能改變人的命運。在現代社會,犯罪率逐漸上升,我認為,這也是人貪婪的表現。由于人們的貪婪,人們破壞生態,破壞地球,只為滿足他們的欲望,而欲望,水漲船高,永遠都不會得到滿足。當人們發現地球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時,他們便想方設法的到外太空去尋找“寶貝”,來滿足他們的欲望。這些,在現代人看來,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不可否認,人們為了滿足他們的欲望,運用高科技,帶動社會的發展,使我們不用像原始人一樣生活,使我們過的很舒服,但是,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的。欲望有他的兩面性,他給我們帶來的,不是單純的好事或者壞事。
哈姆雷特的叔叔,教給我們有欲望不是壞事,但是不可以太過分。而哈姆雷特的母親,卻讓我們看到了所有母親的天性——愛子。的確,她背叛了所有,卻惟獨沒有背叛她的兒子。我們不能否認背叛的可惡,但是,她的愛子確實讓人敬佩。
這本書,讓我們了解人的許多東西,人性的善惡,世事的無常等等。總而言之,我們要看清楚,這個社會已不是單純的世界,需要我們學會立足于這個社會。
讀哈姆雷特個人感悟
沙翁所有的作品里,哈姆雷特是不完美的有時他抉擇是非理性的相當沖動的比如當他激怒之下一劍刺死他誤以為是國王的波洛涅斯時。哈姆雷特》或許是最受爭議的一部,也是最受注目的一部。16歲時或許會被《羅米歐與朱麗葉》感動得瀟然淚下,卻覺得《暴風雨》不知所云;當你60歲時,又可能深深地被后者所帶有的神秘主義色彩所打動而對人生有所感悟,而前者卻已經無法再次激起你心中的波瀾…但是無論你人生的哪一個階段,當你經歷了一場豐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當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重新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自我總是能在哈姆雷特〉里找到一些你會覺得那似乎應該是屬于永恒與不朽的東西。因為它談到人生的抉擇,談到一個生活在特定的歷史與生活環境下的人在對他個人來言是獨特的而對于全人類來說又是普遍的命運面前,只有從過去所積累的有限的經驗可以憑借與依托的情況下,所選擇的人生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說,經驗也代表了自己的經驗,所面對的命運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里也是所要面對的面對絕望的存在矛盾中摸索真理,迷霧中找尋真相,兩難問題里作出行動,一個失去標準與可以衡量標準的尺度的世界里重建價值的體系與精神大廈…
然而或許正是這種不理智的抉擇,這種人性的弱點的表現,讓我打心底里接受和認同他藝術形象,因為我常常可以在自己身上看見他影子…
依然抑制不住對奧菲麗亞的思念,哈姆雷特又是極其珍視感情的以裝瘋來躲避國王的迫害時。不忍心讓她由于自己裝瘋而痛苦,而冒著受到國王懷疑的風險給她寫了一首小詩:''''Doubtthouthestararfire;Doubtthatthesundothmove;Doubttruthtobealiar;ButneverdoubtIlove.就是這樣,哈姆雷特在對命運的抉擇中構造了自己的悲劇,原來他完全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運,不去探詢父王死去的真相,但哈姆雷特的性格不允許他帶著一個疑問生活在庸庸碌碌之中,所以他毅然走上了找尋真相的道路,此后,只要他所做出的任何抉擇稍有不同,和其它人最終的命運都會改變,但是經驗促使他一次次作出在認為是正確的而實際上是致命的抉擇,最后,哈姆雷特并沒有為自己的抉擇感到遺憾,只是希望霍拉旭能為他"inthiharshworlddrawthybreathinpaintotellmystory."因為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抉擇都是特定的歷史情況下唯一而不可重復的所以在這里假設如果哈姆雷特能回過頭去重新作出抉擇,會是怎樣一種情景就毫無意義;每一個人也是這樣,可以說,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所做的每一個抉擇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命運,沒有什么標準可以衡量我抉擇是否正確,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擇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就象哈姆雷特所說的"Thingsstandthuunknownshalllivebehindme!"或許我要面對的問題不是象"tobeornottobe"這么嚴重,然而,要想在這個充滿風險的混沌的世界里做好??而不是做對??每一個抉擇都不會容易。一個除了目標,再也沒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惡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擇,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運,這就是哈姆雷特永恒的魅力之所在吧。
哈姆雷特讀后有感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寒假中,我讀了這本書,對這本書的主人公,我也有自己的一點看法。
主人哈姆雷特是一個皇室成員,然而,他叔叔的陰險,他母親的不忠,使他成為了一個被仇恨掩埋的人,使他成為了一個復仇的工具。直到最后,他的仇恨,殺死了他的仇人叔叔,殺死了不忠于父親卻很愛自己兒子的母親,也殺死了他——一個受人們愛戴的皇子。可見,仇恨是多么可怕。
對于我們讀者來說,從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仇恨所帶來的災難。世界本來是美好的,因為人們有了貪念等等,給世界帶來了仇恨。對于仇恨,我們要靠感化,而不是打擊。
世人讀這本書,大多都關注主人公哈姆雷特,而忽略了其他角色。哈姆雷特那貪心的叔叔,可以說是哈姆雷特仇恨之火燃燒的干柴。如果沒有貪心的叔叔,哈姆雷特有著和平的國度,有著安定的生活,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可見,人的貪婪,是多么可怕,他能改變人的命運。在現代社會,犯罪率逐漸上升,我認為,這也是人貪婪的表現。由于人們的貪婪,人們破壞生態,破壞地球,只為滿足他們的欲望,而欲望,水漲船高,永遠都不會得到滿足。當人們發現地球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時,他們便想方設法的到外太空去尋找“寶貝”,來滿足他們的欲望。這些,在現代人看來,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不可否認,人們為了滿足他們的欲望,運用高科技,帶動社會的發展,使我們不用像原始人一樣生活,使我們過的很舒服,但是,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的。欲望有他的兩面性,他給我們帶來的,不是單純的好事或者壞事。
哈姆雷特的叔叔,教給我們有欲望不是壞事,但是不可以太過分。而哈姆雷特的母親,卻讓我們看到了所有母親的天性——愛子。的確,她背叛了所有,卻惟獨沒有背叛她的兒子。我們不能否認背叛的可惡,但是,她的愛子確實讓人敬佩。
這本書,讓我們了解人的許多東西,人性的善惡,世事的無常等等。總而言之,我們要看清楚,這個社會已不是單純的世界,需要我們學會立足于這個社會。
《哈姆雷特》與《蒼蠅》之比較研究
摘要:《哈姆雷特》與《蒼蠅》的問世,在時間上相隔三百多年,但兩部作品的主人公卻表現出多方面的驚人相似:第一,二者的生存境遇,自我選擇,復仇模式相似;第二,二者都兼有思想家、救世主、孤獨者的思想特征;第三,二者的使命一致,結局相同。
關鍵詞:人生選擇;思想特征;超人
1601年,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以下簡稱《哈》)發表,1943年,薩特的悲劇《蒼蠅》(以下簡稱《蠅》)發表。雖然兩部悲劇的題旨情境各不相同,但兩個主人公所作的人生選擇以及復仇模式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兩個主人公個性、信仰不同,思想特征卻相同;兩個作家所屬的文化語境不同,但他們對人的生存狀況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罪惡提出的療救方案相同。
(一)
反對封建割據,擁護中央集權,這是人文主義者的政治理想。在莎翁看來,明君代表秩序即“治”,暴君代表無常即“亂”,克勞狄斯弒君篡位意味著正常秩序的顛倒與混亂。要剪除奸雄,由“亂”而“治”,這是莎翁堅定的政治理想,同時也是《哈》劇的題旨之一。題旨之二,是作者的道德理想。克勞狄斯不僅是政治的奸雄,也是人倫的敗類,他的殺兄娶嫂同樣是倫理的綱常的顛倒混亂,所以哈姆雷特(以下筒稱哈)對克勞狄斯的斗爭就有了雙重的意義:代表人文主義的進步力量與反動封建政權較量;要代表善良的道德力量與邪惡勢力斗爭。哈的悲劇,是政治與道德理想幻滅的悲劇。
《蠅》的問世比《哈》晚了近三個半世紀,當時法國正處于德國法西斯的鐵蹄蹂躪之下,大難當前,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反抗,法國人民面臨嚴峻的選擇。為了喚起民眾,薩特選擇了寫作《蠅》這種當時唯一可行的抗敵形式干預生活.他以古代王子的故事借古喻今,號召人民為保家衛國而戰。
獨家原創:雷雨哈姆雷特人文主義對比論文
摘要:自曹禺先生創作的《雷雨》誕生以來,就總是與莎翁的《哈姆雷特》相比較[1]。在寫作手法方面這兩部作品都有點外國的古典主義時期的手法,即三一律,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人物,為一個中心服務。本文試從比較文學的角度,把在這個任務放到世界文學的畫廊中,運用原型批評的方法來重新解讀,在比較中挖掘任務內心真是的自我,并體會在比較中構成具有深厚歷史縱深感和人文注意關懷的原型世界。
關鍵字:雷雨哈姆雷特人文主義
他們都是以一個家庭里的矛盾[2]來反映整個社會的矛盾,而家庭里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其各自的特點的,都充當著一個代表。《雷》里面是每一個人都會牽扯到一個問題或一段矛盾中,人物與人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得比較緊密,如:三個兒子與父親之間,父親和兩個妻子之間,孩子們之間也有矛盾、聯系,從這些方面描寫這個家庭,從這個家庭在前撤出整個社會。《哈》里面則不同,主要是講哈姆雷特和他叔叔之間的,是一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所展開來的描述,從而表達出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探討可以說,《雷》比《哈》要描寫得多得多。劇本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簡練含蓄的語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極為豐富的潛臺詞。如刀刃一般在讀者的心弦上緩緩滑過,那抖顫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在自然景物、肖像描寫方面,《雷雨》特別重視音響和色彩效果,不惜用濃墨重彩表現。同時,還注意對人物的聲音、氣味、眼睛進行夸張的處理。《雷雨》劇作完全運用了三一律,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卻牽扯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狹小的舞臺上不僅突現了倫常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于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沖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實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后時分才終于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而《哈》劇通篇以主角的心情一直跌宕起伏。
從周魯兩家的沖突上,表現了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之間的沖突。侍萍和四風是舊中國兩代勞動婦女的典型。但是同樣她們有很強的局限性,以至于很多時候是她們的軟弱造成了自己悲慘的命運。這也是一個時代賦予婦女[3]的不幸,世界沒有告訴她們:她們是可以反抗的。侍萍忍辱負重,遭遇那么多不幸,卻只認為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里承受所有痛苦。我想,或許她應該讓自己心理負擔的少一點,而不必把社會造成的悲劇由自己獨自承擔。我想,這里面還是有一定的宿命論思想,很多東西歸于命運。我覺得這沒有什么不好,也沒有影響作品的深刻性。我當然不會認為世界上存在什么天命的因果報應。但是社會和家庭給予一群人的悲哀,卻正是這樣才被展現地淋漓盡致。他們的確可以在黑夜里去尋找一個真正的光明,但是那對于他們已經太難了。無疑的,我看到了一個罪惡的社會,一個危機四伏的黑暗的社會。但是這也更多的是對世界的一種感覺,不僅僅存在于某個歷史某個時期,這也正是我在這個時代去讀的時候,還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現的那個家庭,那個社會給我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周萍、四鳳、周沖,還有蘩漪似乎一直都處于一種想要逃離這一切的狀態里,他們想要離開,想要擺脫,想要征服。但是他們的痛苦卻始終沒有出路,反反復復地掙扎,甚至死成為了唯一的解脫。是的,那個社會,那樣的生活沒有給他們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霧般不能真實地抵達。探索真理的路上他們已經不能忍受,我想這也正是一種無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為自己作品集寫后記的時候說:“今天看來,必然有很多缺點和謬誤”,然后他談到沒有寫一個無產階級人物,沒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卻不敢茍同,必定有些痛苦會跨越時代,跨越階級。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者的典型。雖然他在劇中一出場就是一個身著黑衣、一臉肅穆的憂郁王子,但“劇前期”的哈姆雷特可是一個在人文主義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學學習的快樂王子,他對人類充滿了理性的信念:“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能力!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是世界倏然改觀: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瑣而卑鄙的叔父克勞狄斯卻踐登王位;父母親的愛情理想又為改嫁的母親所玷污;盛大的結婚笙樂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本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貴們紛紛向新王獻媚邀寵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僅僅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難就已經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涼、憂郁中,誰知還有更加殘酷的謀殺陰謀,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擊,巨大的震驚和憤怒,使憂郁的王子從個人的痛苦中轉到了更加深廣的范圍,使他意識到了“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在嚴峻的現實中,他自覺地擔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
一個復仇計劃就這樣演繹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圍.在這個突圍的過程中,哈姆雷特不斷的看到社會的黑暗,力圖讓自己融入這種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敵人同樣的手段來對付敵人;但是人道與正義的信仰卻做著本能的抵抗.在這種針鋒相對的思想沖突中,哈姆雷特進行著艱難的蛻變和抉擇.”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貴!力量是多么無窮!儀表和舉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論行動,多么像天使!論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華!萬物之靈!可是,對于我,這點泥土里提煉出來的玩意兒算得了什么呢?”這里“哈姆雷特是以一種譏諷的口氣講的這段話,”這是哈姆雷特對人的地位的懷疑,也是哈姆雷特的一種時代秩序觀念的反映。他用懷疑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一切:人性的虛偽,世態的炎涼,天道的不公,最后,終于到達了這種懷疑狀態的頂點:”生存還是毀滅?”而他的當務之急是復仇,有重振國家.這種對于生命意義的超負荷的思***,無疑對哈姆雷特優柔寡斷的性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哈姆雷特的憂郁性格探析論文
摘要:本文從哈姆雷特的性格憂郁所引起的原由入手,認為哈姆雷特的心性氣質體現的是生命價值優先的原則,這是一種傳統的形而上學的精神氣質,永恒的期待視界。哈姆雷特的延宕正是生命價值優先原則所致,而他的悲劇,一方面是人心秩序與社會秩序抗爭;另一方面,則是克勞狄斯的冷靜計算這種現代性原則的結果。
關鍵詞:哈姆雷特性格憂郁延宕期待視界
自從《哈姆雷特》這部偉大悲劇問世以來,幾百年來,不知有多少專家學者就哈姆雷特的性格問題傾注筆墨,就其量來說,可謂汗牛充棟。A·萊溫在他1936年出版的《書目索引》中,提出與《哈》劇有關的專著和論文就有2167種。近幾十年來,這種趨勢有增無減。而談論的中心大多是哈姆雷特為什么在復仇過程中總是躊躇,或者一再延宕,其根由究竟是什么的問題。
十八世紀德國偉大作家歌德,他在1796年借人物的嘴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莎士比亞要描寫:一件偉大的事業擔負在一個不能勝任的人的身上……”①歌德認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復仇重擔而又躊躇,是由于他本身軟弱的關系。我認為歌德僅僅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沒有把筆觸伸得更遠。戲劇的情節告訴我們,哈姆雷特不是一個沒有行動能力的人,他一怒之下一劍刺穿掛毯后面的竊聽者波洛涅斯;他還在預謀甚至使用詭計的情況下,讓設計謀害他的朝臣去送死,其行動是果斷的甚至是富有智慧的。哈姆雷特不是一個理想說教者,不是一個時代精神的傳聲筒,之所以如此,源于他性格的豐富性、復雜性、矛盾性。
十九世紀后期德國批評家卡爾·魏爾德爾,在1875年發表斷言:“哈姆雷特的躊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麥王子的軟弱性上,而是客觀情勢妨礙了實現復仇的計劃。”②我認為魏爾德爾也僅僅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我們承認,客觀情勢是哈姆雷特一再延宕的重要原因,但不完全是。
對于延宕,學界一般都視之為哈姆雷特的獨特行為,而沒有關注到延宕在劇中其實更為根本的是一種價值感現象;或者說,決定哈姆雷特延宕的是哈姆雷特的一種價值感。在劇中,哈姆雷特為父復仇的愿望可以說是強烈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在聽了鬼魂的話之后,并沒有直接實施復仇,而是成為一個“瘋癲”的思考者。
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特征論文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來,哈姆雷特復仇中的“延宕”和他的死吸引人們去思考,去探尋其原因和意義。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本文從哈姆雷特的語言和行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憂郁的王子不僅身處孤立無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備受煎熬。深受人文主義的影響,他深刻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不僅是為父報仇,更是對社會的重整。但是如何去做,卻始終束手無策,一直處于在孤苦焦慮和對人和社會的絕望中;最后既然決然地接受挑戰,慷慨赴死,與敵人同歸于盡。哈姆雷特永遠是人類文學史和文化史一個光輝的形象。
關鍵詞:哈姆雷特;孤獨;人文主義;獻祭者
一、簡介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取材于12世紀的一部《丹麥史》。它代表了莎士比亞最高的藝術成就。它是莎士比亞戲劇“王冠上一顆最燦爛的金剛鉆”。自問世以來一直倍受關注和推崇,吸引這后人不斷的挖掘,鉆研和再創造。在對哈姆雷特的角色的分析和理解中,他在復仇過程中出現的“延宕”,是最受人關注的話題。“自1736年托馬斯.汗莫爵士提出復仇的延宕問題后,歷代莎評家對此多有論說。許多人從內部分析,認為其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性格懦弱而不堪重任(如歌德),戀母情結(弗洛伊德和瓊斯)等。然而性格懦弱至多是出于思想困惑,哈姆雷特在復仇行動中還是有其剛硬果敢的一面的;至于戀母情結說,則純屬精神分析學派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其視野之狹隘足以使受蠱惑著忽視劇作中于人生真正吃緊的問題。”(梁工,1086)在作者看來,哈姆雷特是一個孤獨無助,憂郁深結,同時有具有人文主義精神,過于理想,過于追求完美,是自己理想的獻祭者。
二、孤獨憂慮的歸國王子
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劇人生自一次生活突變開始了。短短一個多月間,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繼承權他落別家,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切無可避免的流失,無法挽回。孤苦,憂慮,對個人生活的脫節的郁悶便成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東西。在剛出場時,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與宮廷的富麗堂皇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縱觀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為他提供幫助的只有霍達旭。雖然“他是為糊涂的群眾所喜愛的”(朱生豪,168),在國王眼中“一般民眾對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他們盲目的崇拜想一道使樹木變成石塊的魔泉一樣,把他所有的錯處都變成優點;我的箭太輕太沒有力了,遇到這樣的狂風,一定不能射中目標。反而給吹了轉來。”(朱生豪,180);雖然雷歐提斯的聚眾造反說明了社會的矛盾激化和動蕩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終都放棄了極具現實意義的民眾暴動策略。不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為在那最初的打擊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無助。對此,他以反諷,黑色幽默來消解和打擊。“葬禮中剩下的殘羹冷炙,正好宴請婚筵上的賓客。”(朱生豪,104)這一語諷刺了叔嫂的亂倫;“嗯,先生;在這世上,一萬個人中間只不過有一個老實人。”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虛偽。自己的母親亂倫背德,背叛了父親,嫁給了那個弒夫,弒父掠國的兇手,自己那潔白無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敵人利用并幫其隱瞞。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哈姆雷特何其孤獨;何其無助。又幾多的憂郁煩悶。無怪,哈姆雷特呼出;“上帝啊!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么的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哼!哼!哼!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朱生豪,103)。在獲悉父親的被殺真相后,考慮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哈姆雷特開始裝瘋,以迷惑克勞狄斯。但在那日日夜夜的身心煎熬中,他是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值得商榷。梁工先生認為:他(哈姆雷特)并非時時處處都那么冷靜。他明知道克勞狄斯在幕后窺探,卻喊叫出“已經結了婚的,除了一個人,都可以準許活下去”(第三幕第一場)這種自我暴露的話語。他在王后寢宮誤殺了波洛涅斯,似乎也與他當時的歇斯底里狀態有關。
莎士比亞作品電影改編特點
電影自誕生以來便與莎士比亞的作品結下了不解之緣。莎劇以其深刻而永恒的主題、波瀾起伏的情節以及跨越時代與國籍的強大藝術魅力,吸引了一代代電影工作者。拍攝于1899年的默片《約翰王》,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分鐘卻揭開了莎士比亞作品電影改編的序幕[1]。自此之后的100年以來,莎士比亞的37部戲劇全都有相應的電影作品問世。據馬克•楊編輯的《1999年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統計,共有42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戲劇,莎士比亞是作品被改編次數最多的作家。在諸多改編的電影作品中,《哈姆雷特》的電影改編作品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最為引人注目的。
勞倫斯•奧利佛、肯尼斯•布萊納以及邁克爾•埃爾默瑞達都曾將這部經典作品搬上大銀幕。隨著西方社會從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轉變,一種名為后現代主義的文化理論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慢慢興起。到了20世紀末的時候,后現代主義已經成為了滲透到文學、藝術、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各人文學科及當今世界方方面面的世界性思潮。受這股蔓延的文化思潮影響,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新一輪的莎士比亞電影改編熱潮,被深深地打上了后現代主義烙印。這一時期的電影改編者,不再唯經典馬首是瞻而是對莎劇進行了大膽的僭越與顛覆。美國新銳導演邁克爾•埃爾默瑞達拍攝的《哈姆雷特2000版》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這部前期投入不足200萬美元的低成本電影,卻是諸多改編作品當中最具顛覆性的一部,也因此引起了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導演將故事從中世紀的丹麥搬到了2000年的紐約,在商業氣息異常濃重的曼哈頓對這個古老的復仇故事進行了后現代式的徹底顛覆。本文以美國著名學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的后現代主義理論為依托分析這部影片中的后現代主義特征。
一、光怪陸離的拼貼
拼貼原是一種繪畫技巧,源自立體派畫家意圖打破繪畫的平面性,把各種偶得材料譬如布片、木頭、報紙等隨意貼在畫板或畫布上的一種拼貼技法,后來則演變成為后現代派最為常用的一種創作手法,并被廣泛應用于文學、建筑、電影、電視等各藝術類別當中。詹姆遜在他的著作《文化轉向》中指出,后現代主義目前最顯著的特點或手法之一便是拼貼[2]。詹姆遜認為,到了后現代主義階段,當代文化在經歷了漫長的積累期之后已經發生了質變,引發出了各種不同種類的文藝形式及各式各樣特征鮮明的個人風格。一方面,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后藝術家的創新空間;但另一方面這些已有的風格以及文化產品卻也為后現代拼貼手法提供了素材。因此,“文化創作者在無可依賴之余,只好舊事重提,憑借一些昔日的形式,仿效一些僵死的風格,透過種種借來的面具說話,假借種種別人的聲音發言。這樣的藝術手法,從世界文化中取材,向偌大的,充滿想象生命的博物館吸收養料,把里面所藏的歷史大雜燴,七拼八湊地炮制成為今天的文化產品。”[3]
在這部《哈姆雷特2000版》中,最為明顯的一個拼貼手法莫過于現代化背景與莎士比亞詩劇語言的捆綁了。電影一開始,便用一組低角度仰拍鏡頭展現了曼哈頓一座座聳立的摩天大樓,讓觀眾驚覺這絕對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改編電影。果然,下一個鏡頭哈姆雷特出現在了燈火通明,電子廣告牌林立的時代廣場中。原著的丹麥王國在電影中變成了坐落于曼哈頓的丹麥集團,古老的城堡變成了豪華的埃爾西諾酒店。故事中的人物也完全是當代人的模樣。在這部電影當中,盡管埃爾默瑞達對于故事背景、人物形象等進行了后現代式的大膽顛覆,對故事的情節也有大幅度的刪減,但他對莎士比亞語言的處理卻相當保守,幾乎完全保留了莎士比亞式的古樸語言。雖然舉世公認莎士比亞作品不朽的藝術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他對語言出神入化的運用,他用無韻體寫就的作品中確實包含了豐富的詞匯,生動的比喻,以及充滿生活氣息的民間諺語與俚語。但由于戲劇與電影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類別,而且經過了400年的衍化,現代英語與莎士比亞時期的英語已大相徑庭,所以再優美的戲劇語言,完全出現在電影當中也會顯得不合時宜。因此改編者們通常會根據劇情需要對莎士比亞語言進行刪減或者改編。以常理來考量,這部現代版的哈姆雷特既然如此當代,如此顛覆,那么語言應該會有相應的變化。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部在繁華都市重新上演的復仇故事里,頭戴貝雷帽穿著休閑服的哈姆雷特,穿著晚禮服的喬特魯德以及身穿正裝的克勞迪斯等人說的卻是莎士比亞式的古樸語言,而且這些語言幾乎未做什么改動,連語氣詞都保留著。通過這種將莎士比亞的無韻素體詩劇與當代背景相拼貼的后現代創作手法,埃爾默瑞達將這出古典悲劇搬上了銀幕,又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電影理念。《哈姆雷特2000版》最為顛覆的一個情節莫過于將原著中哈姆雷特為取得克勞迪斯的罪惡證據而精心編排的戲中戲,改編成了一段哈姆雷特拍攝的由無數電影片段拼貼而成的影中影《捕鼠器》了。
《捕鼠器》并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完整電影,而是由幾個老電影片段拼貼而成。這些片段包括黑白電影、動畫短片、廣告片段、無聲電影甚至情色電影。這些本來沒有絲毫關聯的電影片段,經過快速的鏡頭切換拼貼成一部可以表達完整意義的數字電影。電影的一開始是一朵盛開的黃色玫瑰,象征和諧美滿的幸福家庭,然后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出現了兩部描述家庭幸福和睦的電影片段,影片中年幼的孩子指代童年時候幸福的哈姆雷特,被父愛母愛包圍著,對于他來說那時候的世界是非常美好的。在這之后,背景音樂的節奏驟然加快變得猛烈起來,傳遞出陰郁緊張的氣氛。導演用動畫短片的形式設計了下一個鏡頭,鏡頭中出現了一個小憩的中年人,緊接著一只特寫的手將玻璃管中的毒藥灌進了中年人的耳朵。而后,另一部黑白電影的片段被拼貼進這部作品當中,片段中一位男子痛苦地掙扎,與上一組動畫片片段連起來暗示他是被別人下毒致死的。緊接著,一段色情片段暗示了克勞迪斯與喬特魯德的亂倫行為。最后一組鏡頭,是一位面容邪惡的人將一頂王冠戴在頭上并洋洋自得地在鏡子中端詳自己。通過這個拼貼電影,哈姆雷特成功地試探出了克勞迪斯內心的罪惡,取得了與原著中排演的《貢扎古之死》的戲中戲相同的效果。這一段影中影的設計可以說是這部電影最為睿智、最為先鋒的一個片段。這部由多部老電影拼貼出的數字電影《捕鼠器》,既清晰地傳遞了哈姆雷特想要探尋真相的情節又取得了別樣的藝術效果,成功地捕捉到了后現代社會的大眾口味。這種賦予過去事物以新的內涵的拼貼方法大量存在于大眾文化中,并在本部電影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讀哈姆萊特后有感
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的父親死后,他見到叔父篡奪王位并與母親匆匆結婚,滿朝文武向叔父獻媚,他感到深深的痛苦。這時,父親鬼魂出現,告訴他自己實際上是被自己的兄弟所謀殺。哈姆雷特就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讀到這我認為哈姆雷特是個堅強的人,父親死后,他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堅定了他復仇的決心。王子為了證實鬼魂的話和逃避仇人的監視,假裝精神失常。他的叔父對此十分懷疑,就派哈姆萊特的兩個老同學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兒奧菲利婭——他的情人去試探他,這都被哈姆萊特一一識破了。為了證實鬼魂的話,哈姆萊特安排了一場戲,劇情與其父被謀殺的情形十分相似。這時他的叔父驚惶失措,因而暴露了自己。利用一場戲劇,哈姆雷特確定了鬼魂的話是真實的。他的復仇心理也就隨之愈強。這時,王后受其夫指示,找王子談話。在和母親的談話中,哈姆雷特用極其犀利的話語責備她。“你不覺得慚愧嗎?要是地獄中的孽火可以在一個中年婦人的骨髓里煽起了蠢動,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讓貞操像蠟一樣融化了吧。當無法阻遏的情欲大舉進攻的時候,用不著喊什么羞恥了,因為霜雪都會自動燃燒,理智都會做情欲的奴隸呢。”“這樣一種行為,簡直使盟約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神圣的婚禮變成一串譫妄的狂言;蒼天的臉上也為它帶上羞色,大地因為痛心這樣的行為,也罩上滿面的愁容,好像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一般。”這些話使王后感到無比的羞恥,就像一把劍把她的心劈成了兩半。
同時,哈姆雷特刺死了帷幕后偷聽的波洛涅斯。波洛涅斯是個阿諛奉承的人,只知道向王上諂媚。現在死了也是罪有應得,但是這卻給了他的叔父一個放逐他的借口,他決心除掉哈姆萊特,設計派他出使英國,以便并想借他人之手鏟除哈姆雷特。但這一陰謀也被王子識破,他中途折回丹麥。
他的叔父又生一計,讓御前大臣之子雷歐提斯與王子比劍,暗中備下毒劍毒酒。比賽中,哈姆萊特被毒劍刺中,又用毒劍刺中了他的叔父和雷歐提斯,王后也因誤飲毒酒身亡,四人同歸于盡。哈姆萊特臨死前囑咐好友霍拉旭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
哈姆雷特如此悲慘地死了,令人惋惜。如果他還在世的話,我相信他會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
在哈姆雷特的復仇過程中,有些遺憾的是奧菲利婭的死。哈姆雷特在這方面沒有考慮周全,以致于奧菲利婭因為無法忍受失去父親和愛人的痛苦而發瘋,最終墜河身亡。
個性閱讀指導的策略剖析
個性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中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新課標修改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由于不能正確理解和辯證把握個性化閱讀的內涵,以致出現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強調個性化閱讀的人文性傾向,在教學中過分演繹“獨立選擇學習內容”“獨立選擇學習方法”“想學什么就學什么,想怎么學就怎么學”;由于強調個性化閱讀的體驗策略,在教學中就忽略學段目標和文體特點而一味地引導體驗而忽略思維的激發與引導。由此引來對新課程閱讀教學的一些詬病。
正確理解新課標“個性化閱讀”的精神,辯證處理與教師指導的關系,對個性化閱讀進行有效指導,才能使新課程閱讀教學取得預期效果。
一、根據不同的文本特點指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新課程閱讀教學經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依據課程目標的個性化閱讀指導,必須正確處理一個哈雷特與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關系。讀者的個性化閱讀,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哈姆雷特”中的每個哈姆雷特是個性的。課程目標制約下的閱讀教學,學生(也是讀者)是學習閱讀,通過一次次探尋文本的意義來提高閱讀能力,文本意義的探尋則要體現“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哈姆雷特”,一個哈姆雷特是共性的,這個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價值取向。要引導學生在探尋文本意義的同時,從文本的言語形式入手,既求同,又存異,不管是什么方式的個性化閱讀,求同,就是求得和文本意義最為接近的理解,存異,就是要鼓勵學生基于不同心理特點的閱讀感悟,鼓勵學生結合不同知識背景與生活經驗的閱讀感悟,體現個性化閱讀,不能把它們顛倒過來。
二、根據不同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共性特點;但同齡兒童的思維特點,又是有差別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如,對主要內容的把握,有的側重整體思維,在于對全文的多遍的閱讀;有的側重分析思維,遵循從部分到整體。因此,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指導,既要有幾次的從整體上的把握,也要有一部分一部分的或針對重點部分的閱讀指導。強調整體感知,忽略一部分一部分或重點部分的學習,是對側重分析思維的同學的學習方式的不尊重。又比如興趣的激發,有的同學的認知是情感型的,情感的激發能很快使其進入個性化閱讀狀態,有的同學是理智型的,知識的吸引能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個性化閱讀狀態。因此,在教學中一味的強調激發情感,對理智型的同學也是不公平的。既有整體把握的引導,又有局部的深入的探究,既有情感的激發,形象的思維,又有理性的分析,使不同心理特征的兒童的個性化閱讀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導。
三、根據不同的知識背景和經驗背景指導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由于對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同,知識背景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的;由于個性特點、家庭與社會背景的不同,生活經驗也有明顯差別。因此,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帶有個體的特點。老師應從不同層面去指導,并認可不同知識經驗背景的學生對文本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