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特征論文

時間:2022-08-14 03:42:00

導語: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哈姆雷特的人文思想特征論文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來,哈姆雷特復仇中的“延宕”和他的死吸引人們去思考,去探尋其原因和意義。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本文從哈姆雷特的語言和行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憂郁的王子不僅身處孤立無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備受煎熬。深受人文主義的影響,他深刻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不僅是為父報仇,更是對社會的重整。但是如何去做,卻始終束手無策,一直處于在孤苦焦慮和對人和社會的絕望中;最后既然決然地接受挑戰,慷慨赴死,與敵人同歸于盡。哈姆雷特永遠是人類文學史和文化史一個光輝的形象。

關鍵詞:哈姆雷特;孤獨;人文主義;獻祭者

一、簡介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取材于12世紀的一部《丹麥史》。它代表了莎士比亞最高的藝術成就。它是莎士比亞戲劇“王冠上一顆最燦爛的金剛鉆”。自問世以來一直倍受關注和推崇,吸引這后人不斷的挖掘,鉆研和再創造。在對哈姆雷特的角色的分析和理解中,他在復仇過程中出現的“延宕”,是最受人關注的話題。“自1736年托馬斯.汗莫爵士提出復仇的延宕問題后,歷代莎評家對此多有論說。許多人從內部分析,認為其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性格懦弱而不堪重任(如歌德),戀母情結(弗洛伊德和瓊斯)等。然而性格懦弱至多是出于思想困惑,哈姆雷特在復仇行動中還是有其剛硬果敢的一面的;至于戀母情結說,則純屬精神分析學派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其視野之狹隘足以使受蠱惑著忽視劇作中于人生真正吃緊的問題。”(梁工,1086)在作者看來,哈姆雷特是一個孤獨無助,憂郁深結,同時有具有人文主義精神,過于理想,過于追求完美,是自己理想的獻祭者。

二、孤獨憂慮的歸國王子

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劇人生自一次生活突變開始了。短短一個多月間,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繼承權他落別家,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切無可避免的流失,無法挽回。孤苦,憂慮,對個人生活的脫節的郁悶便成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東西。在剛出場時,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與宮廷的富麗堂皇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縱觀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為他提供幫助的只有霍達旭。雖然“他是為糊涂的群眾所喜愛的”(朱生豪,168),在國王眼中“一般民眾對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他們盲目的崇拜想一道使樹木變成石塊的魔泉一樣,把他所有的錯處都變成優點;我的箭太輕太沒有力了,遇到這樣的狂風,一定不能射中目標。反而給吹了轉來。”(朱生豪,180);雖然雷歐提斯的聚眾造反說明了社會的矛盾激化和動蕩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終都放棄了極具現實意義的民眾暴動策略。不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為在那最初的打擊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無助。對此,他以反諷,黑色幽默來消解和打擊。“葬禮中剩下的殘羹冷炙,正好宴請婚筵上的賓客。”(朱生豪,104)這一語諷刺了叔嫂的亂倫;“嗯,先生;在這世上,一萬個人中間只不過有一個老實人。”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虛偽。自己的母親亂倫背德,背叛了父親,嫁給了那個弒夫,弒父掠國的兇手,自己那潔白無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敵人利用并幫其隱瞞。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哈姆雷特何其孤獨;何其無助。又幾多的憂郁煩悶。無怪,哈姆雷特呼出;“上帝啊!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么的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哼!哼!哼!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朱生豪,103)。在獲悉父親的被殺真相后,考慮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哈姆雷特開始裝瘋,以迷惑克勞狄斯。但在那日日夜夜的身心煎熬中,他是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值得商榷。梁工先生認為:他(哈姆雷特)并非時時處處都那么冷靜。他明知道克勞狄斯在幕后窺探,卻喊叫出“已經結了婚的,除了一個人,都可以準許活下去”(第三幕第一場)這種自我暴露的話語。他在王后寢宮誤殺了波洛涅斯,似乎也與他當時的歇斯底里狀態有關。

三、過于美化人性的人文主義者

作為王子,哈姆雷特是優秀的。在別人眼中,他是“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眼鏡,人倫的雅范,舉世注目的中心”。(朱生豪,143)并有“高貴無上的理智”。他在莎士比亞筆下是一位人文主義者,作者通過他的言辭和他就讀于威登堡這一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名城的特殊安排暗示了他的身份。劇中他唯一的支持者和知心人霍拉旭也在同一城市就讀并自稱在精神上是個羅馬人,這些也印證了這一暗示。在人文主義的熏陶下他對人性的美好深信不疑,對理想之國的建立充滿了憧憬。而這一切在接踵而至的一系列打擊中,陷入懷疑的深淵。英明的父親去世了;忠貞不逾的愛情理想也被淫邪迷了心竅的母親褻瀆了;至親的叔父背叛了親情成了殺父仇人;吉爾登斯吞、羅森格蘭茲這兩位多年的好友也摒棄了友情,自覺的成為迫害他的工具;以波洛涅斯為代表的朝臣更是見風使舵毫無原則,成為敵人的幫兇。人性在他的眼前褪去了理想的光彩,赤裸裸的展示著它的全部丑陋。哈姆雷特的心理經歷了震驚中的頭腦空白和清醒后的萬念俱灰。這種境遇下,回顧自己接受的人文主義對人的盛贊,他只能發出無奈的嘲諷:“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是在我看來,這一個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朱生豪,130)。對他這一人文主義者而言,為父“復仇”就不會僅是個人的“復仇”,也應是社會的“復仇”。所以他感嘆:“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大的責任!”(朱生豪,117)他不像雷歐提斯那樣,為父報仇就聚眾造反,而是敏感地思考到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僅僅是私人的仇恨。在克勞狄斯慌亂地向上帝祈禱時,哈姆雷特不、沒有趁機殺死他,他不愿意在殺父仇人“正在洗滌靈魂”的時候報仇,而是想到要在敵人罪惡昭彰時,再舉起正義的劍懲罰邪惡。這不能僅僅歸結為哈姆雷特的宗教情結,更不能怪罪哈姆雷特的優柔寡斷,這是一個光明磊落的人文主義理想者的必然行動,而不再是宮廷權利的血腥爭斗。而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他始終不愿也不想采取聚民暴亂這一最實際有效的手段。他的復仇首先是一種精神復仇,他稱克勞狄斯為惡棍,奴才,小丑,扒手和無賴,他諷刺朝廷中趨炎附勢,虛假做作的風氣。人文主義自身的不足也促使了哈姆雷特的悲劇的形成。

四、慷慨赴死的獻祭者

哈姆雷特明知道應該自己做什么,卻猶豫應該怎樣去做的狀態中,最終也沒有處心積慮地籌劃殺死克勞狄斯,反而不斷地轉向自毀和自戕。初時的孤苦焦急之情讓他有自殺之念。在他誤殺老波洛涅斯后的言語中就可以明顯看到這種自毀意識:“我很后悔自己一時魯莽把他殺死;可是這是上天的意思,要借他的死懲罰我,同時借著我的手懲罰他,使我一方面自己收到天譴,一方面又成為代天行刑的使者。我現在先去把他的尸體安排好了,再來承擔這個殺人的過咎。”(朱生豪,164)英國之旅使哈姆雷特的心靈獲得了片刻的寧靜。他歸來手執骷髏站在墓地陷入冥思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了自己行動的毫無意義,明白美好與丑惡終究在死亡面前歸于虛無。在克勞狄斯派人邀請他與雷歐迪斯比劍時,雖然明知其中有詐,哈姆雷特還是答應了,當霍達旭勸阻時,他說:“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運預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會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過了今天,明天還是逃不了,隨時準備著就是了。一個人既然不知道他會留下些什么,那么早早脫身而去,不是更好嗎?隨它去。”(朱生豪,201)麻雀曾被耶穌用來鼓勵自己的門徒。此時,哈姆雷特也借此鼓勵自己不畏死,打算像宗教中的殉道者,英雄般地慷慨赴死。最后,他將死時靠自己的力量懲罰了克勞狄斯,而他自己也步入了毀滅。在最后,哈姆雷特阻止霍達旭去自殺,讓他忍痛講述自己的故事,如耶穌死后復生吩咐使徒傳講他的故事一般,傳播著愛。哈姆雷特也通過“講我的故事”來顯示自己在一種絕望中的希望和對自己命運的肯定;在悲劇的憐憫與恐懼中向人啟示著愛與揭示著自己的理想。公務員之家:

五、結束語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最具藝術代表性的一部。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它所揭示的主題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依舊覺得震撼人心。

哈姆雷特的“復仇”不僅是個人的復仇,更重要的是為社會復仇。王子的“憂郁”,一直是人們爭論和關注的焦點。他的這種“憂郁”,一直被看作是一個極高的美學境界。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哈姆雷特的復仇,不僅僅是遵照父命去殺死國王克勞狄斯的肉體,而是要消滅克勞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社會: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到處充滿著專制腐敗、陰謀詭計、阿諛奉承以及“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微賤者費盡辛勤所換來的鄙視。”(朱生豪,141)他的人文主義思想使他對這個時代不滿意,要以一己之力“重整乾坤”。“生存還是毀滅”,這個經久不絕的痛苦的聲音,就在他的靈魂深處奏響了。迷惘、焦慮、惶惶不安的情緒和心態,籠罩在哈姆萊特復仇的過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動上的猶豫和延宕,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哈姆萊特的猶豫不只是找不到復仇方法時產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虛無時那迷惘與憂慮心態的外現。從開始的孤苦,焦慮中幻想自殺,后來的“生存還是毀滅”,最終毅然地走向毀滅,或許只有死亡才能沉寂心靈的延宕,他的死成全了他的信念,最后成為他在人們心中永遠存活的希望。

參考文獻

[1]梁工.莎士比亞與圣經(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吳非.淺析哈姆雷特的人文主義形象[J].經濟研究導刊,2008,38.

[3]楊春艷.超越者的悲哀—也談哈姆雷特的"延宕"[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17(3).

[4]尹迪.詩化與自毀—哈姆雷特悲劇探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3).

[5]玨慧.《哈姆雷特》永遠的藝術魅力[J].觀察與思考.2008,20.

[6]朱生豪莎士比亞悲劇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