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0 09:02: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帝國主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反抗帝國主義研討論文
[摘要]蔣廷黻的琦善研究以中外檔案為依據,填補了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空白,并且成為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新標準。他對琦善的一些論斷即便在今天的研究水平下也是不能被推翻的。時人對他做翻案文章的理解與他的真實意圖存在著差距。他的目的在于為中國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找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即運用外交手段求得和平,以現代化的方法來與帝國主義相抗衡。
[關鍵詞]琦善;鴉片戰爭;反抗帝國主義;中國近代外交史
在鴉片戰爭史研究中,琦善的地位遠遜于林則徐。頭一次以琦善為主角并且還為他說了一些好話的,當推1931年蔣廷黻發表在《清華學報》上的《琦善與鴉片戰爭》一文了。對此當時既有人吹捧,也有人批評。1980年以來,這種褒貶不一的情形又再度出現。實則蔣廷黻后來還在一些文章中繼續討論過這個問題,下面就先總結一下他的基本觀點。
一蔣廷黻關于琦善的基本觀點
蔣廷黻主要從軍事及外交兩個方面人手研究琦善在鴉片戰爭中的言行及功過。軍事上主要有三個問題:首先,琦善應負撤防的主要責任嗎?其次,琦善到底有沒有開門揖盜?最后,琦善有沒有拒絕增兵、陷害忠良?他認為,琦善未主持交涉之前,道光帝即已制定并下達了撤防的命令,因此“道光二十年秋冬之間,撤防誠有其事,并且是沿海七省共有的,但撤防的責任不能歸諸琦善,更不能歸諸他一人”。其二,說琦善開門揖盜有失偏頗。談判破裂以前,“琦善不但不愿散漫軍心,且思‘激勵士氣’;不僅未撤防具,且派員前往虎門‘妥為密防’”。談判漸趨破裂以后,琦善一方面仍不放棄談判,一方面又不得不加強軍備。在兩種矛盾的策略下,廣東的防務呈現出偏重于虎門以內的局面,并且一直秘密從事,結果于國內國外均不得諒解,終致開戰。從大角、沙角之戰與虎門之戰的戰況來看,中方“失敗的理由不在撤防,因為炮臺上的兵實在多,炮位亦甚多,而在兵士缺乏訓練及炮的制造與安置不合法。失敗之速則由于關天培忽略了下橫檔”。“中國的策略只圖以臺攻船,而二月六日英人實先以臺攻臺。”“戰爭的失敗,琦善或須負一部分的責任,但是說他戰前不預備,戰中節節后退,不但與事實相反,且與人情相反。”總起來說,琦善在軍事上的表現“無可稱贊,亦無可責備”,失敗的根源還是在于當時戰斗力“遠不及英國”。不過蔣廷黻也承認,雖然客觀上琦善沒有撤防,沒有陷害忠良,但在他的主觀看法上,對于戰爭是十分悲觀的。
蔣廷黻對琦善的外交是基本給予肯定的,認為“他的外交有時人的通病,也有他的獨到處”。一是尊重英國人;二是基于中英實力的懸殊而堅持以交涉的方式來結束沖突,堪稱“中國第一任外交總長”;三是當談判破裂后,簽訂了一個實際上令英國政府極為不滿的《穿鼻草約》,與后來的《南京條約》相比,這是“琦善外交上的大勝利”。
大眾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國主義
1、《泰坦尼克號》風波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媒介帝國主義詳細內容管理論文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1)、姚文放:《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2期。
反抗帝國主義道路研究論文
[摘要]蔣廷黻的琦善研究以中外檔案為依據,填補了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空白,并且成為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新標準。他對琦善的一些論斷即便在今天的研究水平下也是不能被推翻的。時人對他做翻案文章的理解與他的真實意圖存在著差距。他的目的在于為中國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找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即運用外交手段求得和平,以現代化的方法來與帝國主義相抗衡。
[關鍵詞]琦善;鴉片戰爭;反抗帝國主義;中國近代外交史
在鴉片戰爭史研究中,琦善的地位遠遜于林則徐。頭一次以琦善為主角并且還為他說了一些好話的,當推1931年蔣廷黻發表在《清華學報》上的《琦善與鴉片戰爭》一文了。對此當時既有人吹捧,也有人批評。1980年以來,這種褒貶不一的情形又再度出現。實則蔣廷黻后來還在一些文章中繼續討論過這個問題,下面就先總結一下他的基本觀點。
一蔣廷黻關于琦善的基本觀點
蔣廷黻主要從軍事及外交兩個方面人手研究琦善在鴉片戰爭中的言行及功過。軍事上主要有三個問題:首先,琦善應負撤防的主要責任嗎?其次,琦善到底有沒有開門揖盜?最后,琦善有沒有拒絕增兵、陷害忠良?他認為,琦善未主持交涉之前,道光帝即已制定并下達了撤防的命令,因此“道光二十年秋冬之間,撤防誠有其事,并且是沿海七省共有的,但撤防的責任不能歸諸琦善,更不能歸諸他一人”。其二,說琦善開門揖盜有失偏頗。談判破裂以前,“琦善不但不愿散漫軍心,且思‘激勵士氣’;不僅未撤防具,且派員前往虎門‘妥為密防’”。談判漸趨破裂以后,琦善一方面仍不放棄談判,一方面又不得不加強軍備。在兩種矛盾的策略下,廣東的防務呈現出偏重于虎門以內的局面,并且一直秘密從事,結果于國內國外均不得諒解,終致開戰。從大角、沙角之戰與虎門之戰的戰況來看,中方“失敗的理由不在撤防,因為炮臺上的兵實在多,炮位亦甚多,而在兵士缺乏訓練及炮的制造與安置不合法。失敗之速則由于關天培忽略了下橫檔”。“中國的策略只圖以臺攻船,而二月六日英人實先以臺攻臺。”“戰爭的失敗,琦善或須負一部分的責任,但是說他戰前不預備,戰中節節后退,不但與事實相反,且與人情相反。”總起來說,琦善在軍事上的表現“無可稱贊,亦無可責備”,失敗的根源還是在于當時戰斗力“遠不及英國”。不過蔣廷黻也承認,雖然客觀上琦善沒有撤防,沒有陷害忠良,但在他的主觀看法上,對于戰爭是十分悲觀的。
蔣廷黻對琦善的外交是基本給予肯定的,認為“他的外交有時人的通病,也有他的獨到處”。一是尊重英國人;二是基于中英實力的懸殊而堅持以交涉的方式來結束沖突,堪稱“中國第一任外交總長”;三是當談判破裂后,簽訂了一個實際上令英國政府極為不滿的《穿鼻草約》,與后來的《南京條約》相比,這是“琦善外交上的大勝利”。
媒介帝國主義管理論文
1、《泰坦尼克號》風波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媒介帝國主義管理論文
1、《泰坦尼克號》風波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戰略恐怖主義,還是天下主義?
一、新帝國:戰國邏輯的一個結果
如果不考慮意識形態,冷戰時的力量格局應被描繪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核恐怖均衡。按照基辛格的理論,由于雙方都擔心對方會進行核報復,所以不輕易發動核攻擊;又因為任何常規戰爭都可能升級為核戰爭,所以雙方盡量避免沖突(1972)。美蘇兩國甚至自覺地利用核恐怖互相制衡。1972年,它們簽署了《反彈道導彈條約》,其用意就是將雙方暴露在對方導彈攻擊的威脅之下,反而促使雙方謹慎從事,進而減少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事實證明,核恐怖均衡是起作用的。自二戰結束到蘇聯解體的近50年間,除了一些局部戰爭,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尤其是,美蘇之間沒有打過仗。
顯然,與無核世界相比,核恐怖均衡是一種不合作均衡。我曾提出,在存在著武器競賽的情況下,不合作均衡也是不穩定的,因為會有一種"不合作升級"現象,或叫作"不合作非均衡"(盛洪,1999,第188頁)。即當其中一方在武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后,就打破了原有的軍備均衡,獲得不合作升級帶來的好處(見圖一)。兩個超級大國的競爭又類似于經濟學描述的雙寡頭壟斷。一般而言,當有兩個競爭者時,競爭往往是惡性的,即一方要將另一方淘汰出局,才善罷甘休。盡管不合作升級對整個世界沒有好處,由于會給其中一方帶來暫時利益,所以變得似乎不可遏制。因此,核恐怖均衡是不穩定的。
說明:當美蘇雙方知道,一旦發生核戰爭,雙方都會同歸于盡(-∞比-∞),它們寧愿采取核恐怖均衡的策略(5比5);但美國打破了武器(包括導彈、生化、基因和太空武器)水平的均衡,即采取了不合作升級的策略,獲得了相對于俄羅斯的明顯優勢,它必然挖掘這一優勢所帶來的好處,成為新帝國(10比-20)。
事實上,雖然沒有爆發核戰爭,雙方都在"暗中較勁"。其目的是改變力量對比,在競爭中勝出。直接來看,盡管雙方簽署了一系列保持戰略武器平衡的條約,但任何一方從來沒有放棄過改進武器的努力,或者鉆條約規定的空子,或者開發沒有條約約束的、但更為"先進"即更為可怕的武器。而其戰略,包括改變結盟關系(如從蘇中結盟到美中結盟),也包括經濟發展的競賽,因為軍事實力背后一定是經濟實力。更長遠地看,即使兩大國沒有太大的變化,其它國家的發展也會打破現有均衡。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越來越多,在核俱樂部中達成一致也就越來越困難。蘇聯的解體證明了這種兩國體系的不穩定性,而冷戰后新的核國家的出現,使核恐怖均衡體系變得更加復雜了。
冷戰的結束,實際上就是這場雙寡頭競爭的一個結局。盡管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仍是一個軍事大國,但其經濟實力已經遠遠落后了。這意味著兩大國體系將要終結。充分意識到自己優勢的美國顯然要面臨選擇:或者繼續維系這種均衡;或者擺脫它,走向單極世界,即本文所說?quot;新帝國"。與一個其實力與自己相差甚多的國家維系一種均衡,意味著美國要壓抑自己的發展潛力,同時要在國際經濟政治關系中放棄假如在單極世界中無需放棄的利益。而如果擺脫舊有均衡的束縛,走向新帝國,盡管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建立戰略導彈防御體系有某種增大核戰爭的危險,由于對手俄羅斯的衰落,這種危險已經不如原先那樣大了。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美國實力上升,俄國實力下降的階段,把握時機擴大優勢、拉開距離,則可以一舉成為沒有競爭對手的超超級大國。其對美國的好處自不必說。對世界而言,從短期看,一個新帝國支配的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比雙寡頭的情形似乎更具穩定性。因此,不管是否小布什上臺,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國際規則下,美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在短期內的理性選擇,就是要成為一個新帝國。原來保證核恐怖均衡的條約體系,現在在美國看來都是要擺脫的"過時的"束縛。美國參院否決批準、繼而小布什不再要求國會批準《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使美國實際上退出了該條約;為推出戰略導彈防御體系,美國公然退出《反彈道導致條約》;一直秘密研制生化武器,在被披露后又聲稱"為了防衛",干脆把《禁止生物和毒劑武器公約》視為一紙空文;我們更不驚訝,當美國宣布要研制太空轟炸機時,也不認為還存在《外空條約》了;更不用說美國還在加緊研制暫時沒有條約束縛的基因武器。進行新的一輪武器升級和擴軍備戰,加上海灣戰爭,北約東擴、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就是美國走向新帝國的足跡。問題是,新帝國是可能的嗎?它將給世界帶來什么?
大眾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國主義
1、《泰坦尼克號》風波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大眾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國主義詳細內容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1)、姚文放:《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2期。
媒介帝國主義管理論文
在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批評中,有一種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眾文化批判與媒介帝國主義批判(或相關的后殖民主義、第三世界批評、多元文化主義、全球化等)結合起來。認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大眾文化的跨國性、全球性的傳播導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國家文化傳統的喪失,導致全球文化的"美國化"。以形象的語言說就是整個世界的"麥當勞化"或"可口可樂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2)中專門談到了"文化工業與文化殖民主義"問題。文章指出:"文化工業的跨國跨地區運作,最終結果勢必是達成全球文化的一體化、單一化,它致力于讓長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用同樣的方式去看、去聽、去思考,將他們的意愿、思想、情緒、欲望統統納入同樣的模式,而這同一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話語系統主要以發達國家地區的文化為標準,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為代價。"作者認為這是文化上的一場"不帶硝煙的戰爭。"(1)
在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以銳不可擋之勢席卷中國之時,運用媒介帝國主義的理論討伐該片以及中國觀眾的文章也鋪天蓋地地被炮制出來。媒介帝國主義的批評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勢與振聾發聵之聲。比如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者看來,《泰坦尼克號》的凱旋標志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傳媒對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論者寫道:"《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勝利是金錢的絕對勝利,金錢以它戰無不勝的巨大力量將一部空洞無聊的三流影片變成了一部’巨片’。同時,它是美國意識形態的勝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遮蔽和欺騙","90年代,是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巨大勝利,成為美國文化工業在中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于是中國成為好萊塢的一個分銷店,它不僅壓迫了中國的國產電影,而且放逐和壓迫了電影的精神內涵,使電影徹底地商業化,電影實際上成為一片精神廢墟,90年代將作為中國電影引進史上和中國思想史上最可恥的年代而進入歷史"(2);另有論者就《泰坦尼克號》的消極影響寫道:"我們的感官在感受強烈刺激的時候,大腦已被悄悄地沖洗。長此以往,沒有任何意義的消遣和盲目的認同,將成為我們走進電影院的直接動機和不期然而然的結果"(3)
說實在的,最初看到這樣的批評時,感受到的震驚實在不亞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碼的藝術趣味與民族尊嚴還有階級覺悟,那就是我們的這些批評家的藝術趣味、民族尊嚴、階級覺悟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為我本人作為偶爾也從事電影批評的人,居然很喜歡《泰坦尼克號》,而且看了兩遍!有幾天,我對自己從事文學與文化批評的信心大大動搖。好在最近看了湯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書叫《文化帝國主義》,對于媒介帝國主義的論述提出了質疑,這才稍稍找回了一點感覺。
2、文化帝國主義的四種形式
依據湯林森的劃分,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可以分為四種,一是作為一種媒介帝國主義
(1)、姚文放:《文化工業: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