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9 16:13: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參觀核電站感言
我非常有幸于月日參觀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核電站。
坐落在海鹽縣的東南面,距海鹽縣縣城約十公里。據說秦始皇南巡駐蹕過而得名天下。
參觀核電站后讓我記住二十年前為中國第一座尋找地址的作出“重大貢獻”原核工業局基建處處長。他為建核電站帶領全國核電專家、工程技術人員十一次登上峰頂,進行科學勘探和考察。
年月,一期核電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年月開始發電。至今建成的有一期、二期、三期,總裝機容量為00萬千瓦,另外還有20萬千瓦機組在建。近萬名工作人員服務于核電站的各個崗位,而離核電站8公里的核電新村和楓葉小區等,就是核電站一期、三期的員工生活區。
核電站目前已完成三期。第一個0萬千瓦級的核電站就放在腳下的龍王廟處;第二個放在西側和方家山;第三個南端的楊柳山下;第四個放在長山河畔的長山腳下。經過20年的努力,我們中國人自力更生,自行設計,自行建造,滾動發展,把地區建設成為融設計建造、技術更新、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新中國第一個核電基地。
我不懂核電站發電原理,但我聽了介紹后只知道我們的核電站安全設計比日本福島先進。核電站不會發生像日本福島那樣的事故,福島采用的是第二代早期的沸水堆技術,而選用的是改進型的壓水堆,堆型和特性與福島不同,萬一失控或發生故障,反應堆會自動停堆。所謂壓水堆是目前國內外建造核電站時采用最多、最成熟的堆型。
變電站優化設計研究
摘要:為進一步探索變電站220kV架構的優化設計方法,在研究中采用3D3S軟件對某一實際工程案例進行簡單的研究與分析,并重點闡述220kV變電站架構的優化設計注意要點,希望能對廣大從業人員有所啟發。
關鍵詞:變電站;220kV架構;優化設計;3D3S
一直以來我國針對變電站架構設計均采用標準化設計方法,為了控制安全性,往往存在較大的安全富裕,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基于此種情況,對變電站輸電鐵塔架構開展優化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在本文的研究當中選擇采用3D3S軟件對某一220kV變電站架構進行建模分析,并探索優化設計的具體方法。
1空間模型
采用3D3S作為空間建模工具,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建立模型,該模型的具體架構如圖1中所示。完成空間模型建立之后,還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將架構所承擔的荷載施加到結構之上。具體來說所需要施加的荷載主要包含:地震力、風力、導線、架構本身重量以及導線所受到的風荷載等。在進行荷載施加時需要嚴格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合理施加荷載。
2檔距選擇
變電站設計探究論文
1變電站自動化
1.1繼電保護功能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要具備常規變電站系統保護及元件保護設備的全部功能,而且要獨立于監控系統,即當該系統網各軟、硬件發生故障退出運行時,繼電保護單元仍然正常運行。微機保護除了所具有的繼電保護功能外,還需具有其它功能。
1.2信息采集功能分布式自動化系統的變電站,信息由間隔層I/O單元采集。常規四遙功能的變電站,信息由RTU采集。電能量的采集宜用單獨的電能量采集裝置。系統對安全運行中必要的信息進行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遙測量②遙信量③遙控量④電能量。
1.3設備控制及閉鎖功能①對斷路器和刀閘進行開合控制。②投、切電容器組及調節變壓器分接頭。③保護設備的檢查及整定值的設定。④輔助設備的退出和投入(如空調、照明、消防等)。
以上控制功能可以由運行人員通過CRT屏幕進行操作。在設計上保留了手動操作手段,并具有遠方/就地閉鎖開關,保證在微機通信系統失效時仍能夠運行和操作,包括可手動準同期和捕捉同期操作。在各間隔的每個斷路器設置按鈕或開關式的一對一“分”、“合”操作開關和簡易的強電中央事故和告警信號。
1.4自動裝置功能
水蓄能電站技術進展論文
摘要摘要:在日本,抽水蓄能電站是電網主要調峰手段。日本抽水蓄能電站的裝機容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仍在繼續發展抽水蓄能電站。日本近期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有朝超大型發展的趨向。在建的神流川(Kannagawa)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2700MW,金居原(Kaneihara)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2280MW。這兩座抽水蓄能電站的水工建筑物設計和施工采用了一些新技術和新材料。本文對這兩座電站的規劃和水工建筑物的設計和施工中的某些新理念、新技術作了介紹和評論。
摘要:抽水蓄能電站日本神流川金居原新技術
一、前言
日本是世界上的經濟大國,也是電力生產大國。日本的電源構成以核電為首位,其次依次為燃煤火電、LNG火電和燃油火電。日本的常規水電開發較充分,但水電資源總量不多,在電源構成中占的比重不大。常規水電站除了徑流式電站外,優先用于峰荷發電;許多LNG火電站和燃油火電站也按每日開停機模式運行。為了解決調峰新問題,已經建設了大批抽水蓄能電站。2000年,日本共有43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24705MW,名列世界首位。抽水蓄能電站在電網中的功能首先是調峰填谷,改善負荷系數;同時用于調頻、維持電網穩定和調壓。在日本,抽水蓄能電站是公認的主要調峰手段。日本抽水蓄能電站平均年發電運行小時數只有620h,可見其主要用于峰荷發電和解決電網的新問題。盡管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成本不低,但和其他調峰電源相比,還是有競爭力的。因此,日本近年來還在繼續建設抽水蓄能電站。
為了增強新建抽水蓄能電站在電力市場的競爭力,日本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采取了一些應對辦法,新建抽水蓄能電站著眼于充分發揮抽水蓄能電站的優勢。從規劃和設計來說,除了擔負調峰填谷的靜態功能外,更致力于發揮抽水蓄能電站的動態功能。機組要有更快的對負荷變化的跟蹤能力,適應頻繁的工況轉換,水庫庫容要滿足更長時間事故備用的能力。而為了降低工程投資,從站址選擇上要選水頭更高的站址,安裝體現機組制造最新水平的超高水頭大容量的抽水蓄能機組,縮小地下洞室的尺寸。同時還要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降低環境保護的投資。這些辦法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發展高水頭和大容量的抽水蓄能機組,加大電站的規模。近期正在建設或預備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中,有一些超大型的電站。本文要介紹的神流川(Kannagawa)抽水蓄能電站和金居原(Kaneihara)抽水蓄能電站可以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這兩座電站的水庫規劃、水工建筑物設計和工程施工中采用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
二、兩座超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概況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思考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采用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實現變電站二次系統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為達到這一目的,滿足電網運行對變電站的要求,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體系由“數據采集和控制”、“繼電保護”、“直流電源系統”三大塊構成變電站自動化基礎。“通信控制管理’’是橋梁,聯系變電站內部各部分之間、變電站與調度控制中心之間使其相互交換數據。“變電站主計算機系統”對整個綜合自動化系統進行協調、管理和控制,并向運行人員提供變電站運行的各種數據、接線圖、表格等畫面,使運行人員可遠方控制斷路器分、合操作,還提供運行和維護人員對自動化系統進行監控和干預的手段。“變電站主計算機系統”代替了很多過去由運行人員完成的簡單、重復和繁瑣的工作,如收集、處理、記錄、統計變電站運行數據和變電站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保護動作、斷路器分、合閘等重要事件,還可按運行人員的操作命令或預先設定執行各種復雜的工作。“通信控制管理’’連接系統各部分,負責數據和命令的傳遞,并對這一過程進行協調、管理和控制。
與變電站傳統電磁式二次系統相比,在體系結構上,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增添了“變電站主計算機系統”和“通信控制管理”兩部分;在二次系統具體裝置和功能實現上,計算機化的二次設備代替和簡化了非計算機設備,數字化的處理和邏輯運算代替了模擬運算和繼電器邏輯;在信號傳遞上,數字化信號傳遞代替了電壓、電流模擬信號傳遞。數字化使變電站自動化系統與傳統變電站二次系統相比,數據采集更精確、傳遞更方便、處理更靈活、運行維護更可靠、擴展更容易。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結構體系較為典型的是:
(1)在低壓無人值班變電站里,取消變電站主計算機系統或者簡化變電站主計算機系統。
(2)在實際的系統中,更為常見的是將部分變電站自動化設備,如微機保護、RTU與變電站二次系統中電磁式設備(如模擬式指針儀表、中央信號系統)揉和在一起,組成一個系統運行。這樣,即提高了變電站二次系統的自動化水平,改進了常規系統的性能,又需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財力。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結構模式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結構模式主要有集中式、集中分布式和分散分布
水電站投資貸款劃分
一、前言
對于水電站的設計方案及其整機設計問題,我們已經非常熟悉,從任務書的下達,到初步設計階段再到最終設計階段。我們都已經有了非常熟悉的了解。然而對于水電站的投資問題則需要考慮自有資金以及投資資金的比例問題,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需要我們相關人員引起高度的重視,以免在水電站投資貸款中出現大的問題。本文從水電站投資貸款比例分析的重要性出發,通過實際的計算,總結出水電站投資中貸款的比例。
二、水電站投資理論依據分析
要想搞清楚水電站投資中的貸款比例問題,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水電站的年收益,水電站建設的總投資資金,水電站的年運行費用,水電站運行的折舊費用,水電站投資貸款額度以及水電站的年凈收益。
1、水電站的年收益水電站主要通過發電量來衡量水電站的年收益,這也是水電站的主要經濟來源。發電量受很多方面的影響,河道的來水量和降雨量直接關系著水電站的發電量,降雨的多少以及來水量的大小導致發電量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在衡量年發電量的時候大都是考慮的平均發電量。水電站的運行方式影響著發電量的有效利用系數。情況不同有效利用系數取值也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當有多年調節水庫或并入大電網運行,同時電網允許全部吸收本電站的全部發電量,其發電量有效利用系數的取值一般為0.9—1.0;對于那些獨立運行的電站,發電量有效利用系數取值一般為0.6—0.7;對于那些一般的電站來說,發電量有效利用系數取值一般為0.8—0.85。線損率也是其中的影響因素,所謂線損率就是發出的電量到用戶輸電線路的一定損耗,線損率隨著輸電線路的增長而增大。通常來說,一般的線損率取值一般為10%—20%。水電站本事也存在用電損耗,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廠用電率,通常情況下,我們取廠用電率為0.5%—1%。另外,電價與運行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獨立運行的電站電價較高,上網的電站就要依據目前上網電價計算。可以通過以下數學式來進行表示:此公式中,參數是指的有效利用系數,其值取0.8—0.85參數是所設計的年發電量參數是指的線損率,其值取10%—20%參數是指的廠用電率,其值取0.5%—1%參數是指的電價。
2、水電站建設的總投資資金考慮那些設計完成的水電站,其總投資資金是固定的,是個固定值,這兒,我們設總投資值為。
市水電站實習報告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廠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組發電機組和一些控制設備,我看了一下水輪發電機的銘牌:型號SF16—1613300。額定電流1035A,額定容量18823.5kVA,額定電壓10500V,額定功率因數0.85(滯后),額定頻率50HZ,相數3,電機總重116t,飛逸轉數697r/min,額定勵磁電流398A,額定勵磁電壓216V。我還看了周圍的那些控制設備,那些有都是記錄有關發電機的運行狀態,比如發電機運行時的溫度,壓力,輸入輸出的電流,電壓等等。由于金洞子水電站是一個新建設的中小型自動化水電站,從2006年4月份才開始運行的。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檢查運行狀態,所以這的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每隔一定時間去抄表和檢查,他們邊工作的同時邊給我們講解有關設備的工作狀態和解答我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從他們口中知道了那些勵磁柜用途和原理,并且了解了很多的有關檢查設備的方法,聽著他們的講述,我受益不少。
我們參觀完上邊,隨著技術員的帶領下,我們到了下邊。隆隆的響聲是主旋律,巨大的水輪機是主視角。連接水輪機的是壓力管道,壓力管道是指從水庫、前池或調壓室向水輪機輸送水量的管道。其一般特點是坡度陡,內水壓力大,承受水錘的動水壓力
1.上部結構
主廠房的上部結構包括各層樓板及其梁柱系統、吊車梁和構架、以及屋頂及圍護墻等。其作用主要為承受設備重量、活荷重和風雪荷載等,并傳遞給卞部結構。
2.下部結構
廠房的下部結構包括蝸殼、尾水管和尾水墩墻等結構。對于河床式廠房,下部結構中還包括進水口結構。其作用主要為承受水荷載的作用、構成廠房的基礎,承受上部結構、發電支承結構,將荷載分布傳給地基和防滲等。
電站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1船舶電站管理系統功能
船舶電站管理系統為動力系統提供穩定的能量管理及供給,由自動控制系統、數據采集監控及報警三大功能組成,管理系統對船舶動力系統各功能(柴油機組自動控制、勵磁轉速調節、頻率調制、動力系統并聯運行)進行自動控制,整個系統的功能如圖1所示。
2基于云平臺的電站管理系統設計
2.1管理系統硬件電路設計。電站管理系統對信號的采集、檢測是系統的關鍵,在此以并行S7-300PLC為核心控制器設計信號采集電路[2]。并行信號采集傳輸控制電路,同時對發電機、柴油機及電網信號進行采集,通過A/D轉換后傳輸至S7-300PLC,實現動力系統的調速器、啟動執行單元及是否脫網進行控制。基于S7-300PLC的控制電路如圖2所示。電網采集信號有電壓、電流及功率以及與船舶動力系統開關的狀態;發電機信號采集除了電壓、電流及功率,還有繞組溫度及相位差;柴油機采集信號為冷卻水溫度、滑油壓力、排煙溫度及壓力大小[3]。采集信號由于混入噪聲及多徑干擾等因素,會產生波形失真及精度下降,在進行A/D轉換前,為了提高原始信號精度,需要進行如下步驟:①信號調制。為了減少海上多徑信道干擾,選擇QPSK調試方式;②信號放大。由于通過各類傳感器采集的模擬信號幅值較小,模數轉換會產生轉換誤差,在傳輸前需要進行信號放大。③濾波及信道均衡。海上混入噪聲為高斯白噪聲,頻率具有高頻特性,通過高頻濾波器過濾;信道均衡則減少多徑信道產生的碼間干擾。最后將采集的各類信號通過A/D轉換傳輸至控制器,實現S7-300PLC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自動調頻調載控制功率,在此重點研究了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有如下功能:①實現船舶發電機與傳輸電網電壓、電流及相位同步,若不同步,關閉電網與發電機開關。②發電機與電網出現電壓差、電流差及相位差,調節發電機轉速,S7-300PLC同步并聯運行控制電路根據檢測的頻率差調節發電機轉速,直至電壓差、電流差及相位差控制在閥值內。③若電壓差、電流差及相位差控制在閥值內,S7-300PLC分析ACB運行時間,提前發出電網與船舶發電機之間的開關閉合信號,實現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4]。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原理如圖3所示。對于閥值設置,根據實際情況電壓差、電流差及相位差范圍控制在5%~15%,頻率差小于0.5Hz;由于電網與船舶發電機開關(ACB)閉合需要一定時間,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發出的閉合命令需提前200~500ms[5]。2.2管理系統軟件設計本文設計基于。S7-300PLC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軟件,主流程如下:①初始化階段:對采集電壓進行檢測,判斷電網電壓及船舶發電機電壓是否小于閥值,小于閥值進入步驟②,否則發送電壓告警;②檢測電網頻率是否為額定值,若超過則進行調節;③檢測船舶發電機頻率與電網頻率差是否在閥值內,若超過閥值則調整轉速進行頻率調整。④最后進行相位檢測,提前閉合命令實現發電機的并聯運行。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流程如圖4所示。在實際的電站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中,電網的負載會引起發電機頻率波動,造成閉合命令的提前量出現偏差,為了保障電路的穩定,需要進行負載均衡,并設頻率差閥值為0.5Hz;本文的自動同步并聯運行控制不能實現電壓自動調節,但電壓差超過閥值,則不允許發送閉合命令,并發出告警信息。同時,閉合是否成功返回至S7-300PLC,作為其他功能模塊的控制信號。
3基于云平臺的電站管理系統仿真
根據前2節的描述可知,本文設計的基于云平臺的船舶電站管理系統中的自動準同步并聯運行控制可實現柴油機、發電機及電網的各類數據的并行采集及分析,有效提高了并聯運行中開關閉合的實效性,最后對并聯開關閉合準確性及閉合消息提前量進行仿真,并與傳統單控制器管理系統進行比較,各閥值設置如下:頻率差為0.5Hz,電壓差為10%~15%,相位差為5%。仿真結果如表1所示。
變電站防雷保護探索
自2000年起,建德電網先后發生了5次雷電波侵入變電站的故障,雖未引起事故,但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故障后檢查發現:變電站內備用的35千伏開關柜設備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閃絡,2005年7月12日12時35千伏洋溪變尤為嚴重,開關柜內SF6開關外絕緣表面電弧燒損嚴重,SF6開關外絕緣(環氧樹脂壓鑄成型)三相斷口間及A、C相對地有短路現象;進線銅排、絕緣板等有多處放電痕跡。
經分析,這幾起故障均發生在變電所進線斷口處,變電所防雷設計完全符合設計規程要求,在進線側均安裝了避雷器,35千伏架空線也安裝了避雷線。
一、變電站的雷電波入侵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對策
1.變電站進線產生斷口的原因分析
因雷電過電壓、人為外力破壞、污閃、設備故障或保護誤動等原因導致線路斷路器跳閘,重合閘前斷路器處于短時分閘狀態;斷路器分閘后重合不成功,不能馬上恢復送電,又未做好安全措施(即拉開有關隔離開關,將線路兩側接地隔離開關合上),則在這段時間內斷路器實際上處于分閘狀態,對無人值守的變電站,尤其是雷暴天氣時,后一種情況經常會遇到,且持續時間有時達數小時。
根據雷電活動規律可知,雷云中可能同時存在著幾個密集的電荷中心,當第一個電荷中心的主放電完成后,可能引起第二個、第三個電荷中心向第一個電荷中心形成的主放電通道放電。因此雷電波通常是多重的,連續性的,二個波間隔時間僅僅是1/10~1/100秒。第一重的雷電波引起斷路器的跳閘,而斷路器重合閘需要時間,存在著末重合閘成功前,第二重雷電波又入侵的可能性。
電站綜合自動改造論文
摘要:近年來,將變電站由常規站改為綜自站漸漸成為一種趨勢。綜自改造后的變電站,其運行情況越來越依賴于自動化裝置的實用性及成熟性。該文就綜自改造中出現的問題做出相應分析,以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合理方案。
關鍵字:綜合自動化;事故信號;GPS;后臺監控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指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變電站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視、測量、控制、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自動化功能。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的變電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管理模式的需求。因此,將變電站由常規站改造為綜自站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但是,由于綜合自動化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其運行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下面將綜自改造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做一總結。
1有關事故信號的問題
在常規控制方式的變電站,運行中發生事故時變電站將產生事故報警音響并經過遠動設備向調度自動化系統發出事故信號,調度自動化系統采用這個事故信號啟動事故相應的處理軟件(推出事故畫面、啟動報警音響等)。由此可見,變電站的事故信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特別是對于無人值班的變電站,由于監控中心的運行人員需要同時監控多個變電站的運行狀態,事故信號就成為監控中心運行人員中斷其它工作轉入事故處理的主要標志性的信號,非常重要。
在110kV頓崗變電站綜自改造竣工驗收時,驗收人員在操作35kV線路時,發現在后臺和地調遠方控制合開關時,都會觸發“事故跳閘”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