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合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0 22:26: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參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方案

為進一步提高全鎮農民健康保障水平,緩解農民因患大病致貧、返貧問題,健全完善與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切實做好新一輪的新農合工作,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穩妥地推進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切實做好這項惠及全鎮農民群眾的“德政工程”。

二、工作目標

1、確保參合率85%,力爭達到90%。

2、農民新農合政策知曉率達到100%。

查看全文

新農合優化參合集資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

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通過各鄉鎮及相關部門的積極努力,近一年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新農合資金運行平穩。年全縣共有120839戶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戶數率為93.00%,參合人數為499639人,參合率為89.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15%,1—7月新農合共減免參合農民群眾門診和住院96292人次,共補償資金678.51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了全縣農民群眾的真心擁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實施以來,全縣參合農民群眾醫療負擔明顯減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有所緩解。

目前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年度新一輪農民參合籌資工作即將開始,由于工作涉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為切實加強領導,保證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現對年度農民參合籌資工作通知如下:

一、籌資時間

年9月1日至10月31日。

二、參合對象

查看全文

醫療保險制度自愿參合與大病統籌

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曾被世界衛生組織給予高度評價,被譽為“低收入發展中國家舉世無雙的成就”[1]。20世紀80年代,我國建立在農村合作社基礎上的傳統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漸走向解體,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隨之大量出現。為此,衛生部組織專家與地方衛生機構對我國農村采取何種醫療保險進行了一系列的專題研究,提出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新農合自2003年試點以來,已取得了巨大成效,為農村衛生工作帶來了希望。但作為一種新型的醫療保障制度,新農合在制度執行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影響著農村醫療保險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為此,筆者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旨在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借鑒。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1.1資金來源結構單一,數額明顯不足新農合強調由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支持相結合的籌資方式,但自2003年新農合實施以來,資金來源結構單一、數額明顯不足已成為其運行的一大難題。新農合運行初期,中央財政每年對中西部地區除市區外參合的農民每年按人均10元的補助金,地方財政也提供不低于10元的配套補助,農民個人每年的繳費標準不應低于10元,共同組成新農合基金。2008年3月衛生部、財政部聯合《關于做好200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規定從2008年開始各級財政對參加新農合農民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80元/人,其中,農民個人繳費增加到20元。雖然新農合補助標準有所提高,但因部分地區農民參合積極性不高,以及當前農民看病需求相應的提高,新農合資金數額明顯不足,籌集水平還很低。

1.2不能有效防止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新農合自試點以來,在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與此同時,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因家庭貧困未能參加新農合,因醫療費用太高而不去醫院就醫或需要住院時放棄治療的現象非常普遍。根據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的結果,2003年我國農村兩周就診率達到45.8%,比1998年提高了12.6個百分點,2003年我國農村的自我醫療比例為31.4%。這說明農村的自我醫療比例相對較低,但未就診率卻在提高。由此可見,農村居民放棄治療的現象比以前更為普遍[2],“小病扛、大病拖”,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

1.3農民參合積極性不高,參合率低自2003年試點以來,參合的人數已從2004年的0.8億人上升到了2008年的8.15億人,參合率也達到了91.53%(表1),取得了巨大成效。盡管如此,我國部分地區農民參合的積極性并不高,甚至有的農民在參合后由于種種原因又選擇了退出[3]。尤其是在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地區,農民對新農合始終抱著觀望的態度。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民人數約為9億人,占全國總人數的60%以上。按91.53%的參合率計算,未參加新農合的農民人數仍不容忽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劉尚洪,茍亞寧蘭州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甘肅蘭州7300501.4存在受益面窄,保障力度不夠的問題雖然新農合在運行以來取得了巨大成績,其覆蓋面不斷擴大,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部分農民在得病后仍然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而這些疾病常是一些非大病卻危害不輕的慢性疾病、常見病或多發病。農民長期受這些疾病的困擾既得不到有效醫治,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便不會去參加新農合,致使新農合受益面窄,無法保障大多數農民的看病需求。除了受益的疾病有限制外,農民的補償水平也是非常有限的,目前,新農合對住院患者進行補償的受益面窄,對門診和慢性疾病病人考慮較少,這樣就不利于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也不利于新農合的可持續發展。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執行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查看全文

改善新農合制度的策略及措施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制度試點以來,學者們對不同地區的農戶參與新農合的影響因素展開了廣泛研究。目前,農戶參與新農合的影響因素主要在三個方面:(1)農戶的支付能力。就自愿性醫療保險而言,人們是否投保受制于其支付能力和保險價格;對于新農合而言,參合費水平的高低和農民的支付能力對于參與意愿有一定的影響。(2)農戶的個人特征。主要是農戶的年齡、健康狀況、文化程度。醫療市場存在“逆向選擇”問題,即身強力壯、疾病風險小而支付能力強的年輕人不愿意參加合作醫療,而體弱多病、疾病風險大而支付能力弱的小孩和老人愿意參加合作醫療。因此,年齡和健康狀況影響農民的參與意愿。(3)制度因素。涉及報銷水平、補償模式、醫療服務信息、醫療服務資金監管等方面。本研究以福州市新農合制度效果評價的實證重點探討以下問題:新農合制度下農戶的就醫行為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005年7月以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福州市逐漸推行,2007年7月在有農業人口的11個縣(市)區實現了新農合全覆蓋。2009年參合農民373.86萬人,同時將當年出生的農村新生兒直接納入新農合制度,農民參合率已達到95%。福州市新農合開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缺少比較翔實數據來分析和探討農民的參合后就醫行為的變化,參合的趨勢如何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是否使農民真正獲益等一系列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助于更好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通過2010年7月對福州市的閩清、閩侯、永泰、連江、平潭、羅源6個縣的農戶參合后以及未參合農戶的就醫行為進行調查分析,顯示新農合制度給農戶帶來的實質效果,以及就醫行為的改變,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新農合制度存在不足的地方,為新農合制度在福建省更好實施以及開展提供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福州市是福建省會城市,現轄鼓樓、臺江、倉山、晉安、馬尾5個區,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和福清、長樂2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2008年全市戶籍人口630.30萬人。福州市2005年7月在羅源縣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2006年9月試點擴大到福清、長樂、連江,同年10月份馬尾區也啟動了新農合。2007年1月福州市新增閩侯、閩清、永泰、晉安、馬尾為新農合試點縣(市)區,同年7月份平潭縣啟動新農合,至此福州市有農業人口的11個縣(市)區實現了新農合“全覆蓋”。2008年福州市農業人口數402.89萬,占全市總人口數的63.92%。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142元。本研究調查的縣含福州市有農業人口的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共調查農民1825人,其中2009年參合1780人,未參合45人,參合率97.53%。

二、新農合下農戶的就醫行為分析

第一,從性別方面來看,所有調查對象中,所調查的人數中的男性占50.61%,、女性占49.39%。其中參合對象男性占54.84%,女性占45.16%。未參合對象男性占45.16%,女性占54.84%。參合對象、未參合對象在性別構成上無明顯差異,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第二,在年齡方面,調查對象按年齡段分組,對參合、未參合對象的年齡組構成進行比較,兩者無明顯差異,均以15-64歲的青壯年為主。其中參合對象0-14歲占13.59%,15-64歲占74.69%,65歲以上老年人占10.12%,根據2008年調查65歲以上老年人占9.41%,提示人口老齡化程度明顯,加大了新農合基金的風險支出,應科學合理地制定補償方案。(如表1)表1調查農民性別、年齡構成第三,從文化程度構成來看,在參合人數中,文盲或半文盲占總人數的20.83%,小學的占29.78%,初中的占34.47%,高中及以上13.27%。對未參合對象文化程度構成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初中文化程度占25.8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2.26%,表明仍有部分文化程度相對較高的農民未參合新農合,應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高新農合政策的知曉率。第四,收入情況方面,按調查對象年人均純收入情況,劃分為五個收入組(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組,4001元至6000元的中低收入組,6001元至8000元的中等收入組,8001元至10000元的中上收入組,1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組),年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下的占34.36%,年人均純收入在4001-6000元的農戶占22.70%,年人均純收入在6001-8000元的農戶占16.47%,而收入在8001-10000元的農戶占10.65%,而人均純收入高達10000元以上的農戶占15.82%。而在參合人數中,各個年人均純收入層次的農戶分別占總參合人數的33.77%,22.38%,16.40%,10.33%,15.23%。在未參合人數中,年人均純收入的各個層次的農戶分別占未參合人數的35.58%,6.45%,3.23%,19.35%,35.48%。從對參合、未參合對象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未參合對象中低收入組人群(4000元)仍占35.48%。鑒于目前低保對象均已由政府資助參合,提示目前仍有少數“隱形貧困”對象尚未納入新農合保障,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第五,家庭人口規模:本次調查共計431戶,其中3人以下家庭占15.62%,4-6人家庭占77.37%,7人及以上家庭占7.01%。對于不同人口規模家庭的參合率的調查顯示,在調查的總人數為1877人,參合總人數為1846人,參合率為98.35%。家庭人口規模3人及以下的家庭被調查人數308人,參合人數303人,參合率達98.38%,家庭人口規模大致4-6人中調查人數達1264人,參合的人數1245人,參合人數也高達98.50%,家庭人口規模大致7人及以上的家庭,被調查的總人數有287人,參合的人數達280人,參合率為97.56%。對參合對象家庭人口規模進行分析,提示由于以戶為單位參合,受經濟狀況的影響,隨著家庭人口規模的增加,參合率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第六,從農戶自報健康狀況,被調查對象自報健康狀況按很好、較好、一般、差、很差分為五個等次。對參合、未參合農民進行比較,在參合的農戶中,自覺地健康狀況很好的農戶占31.91%,健康狀況較好的占32.34%,健康狀況一般的農戶占21.90%,較差的占10.87%,很差的占1.33%;而在未參合的農戶中,自覺很健康的占54.84%,自覺較好的農戶占29.03%,自覺健康一般的農戶占12.90%,自覺較差的農戶占3.23%,基本沒覺得自感身體很差的,從數據上也可以說明,有參合的農戶與未參合農戶為自己身體評估,未參合農戶更不愿自評健康較差或者很差,也可反映了有新農合,有參合的農戶更不怕生病、看病的問題。(如表5)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收繳方案

一、參合范圍

凡是我鄉的農業戶口居民(含外出打工、經商、初高中學生的農村戶口)均為參合對象;不得把城鎮居民及鄉鎮企業下崗工人,大中專就讀學生納入參合。

二、2010年全鄉參合率目標。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為解決我鄉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舉措,通過實施新農合,減輕農民的醫療費用負擔,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建立農村基本健康保障制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2010年全鄉農民參合率以村委會為單位必須達到95﹪以上,使全鄉農民得到基本醫療保障。

三、參合原則

按照戶籍屬地管理和農民自愿參合的原則。對遷入我鄉居住的農戶按照參合范圍的要求給予參合,不得強迫命令、硬性推派,代收代繳和墊付參合籌資款;參合時以戶為單位,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查看全文

惠農卡與新農合對接工作方案

一、惠農卡與新農合項目對接的主要功能

1、農戶參合識別功能。惠農卡卡號將作為新農合參合農民身份識別標識,惠農卡將逐步取代參合證,將惠農卡融入新農合的整個業務流程中。

2、攜卡就診功能。參合農民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住院時,攜帶惠農卡作為參合證件,定點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通過惠農卡讀取參合農民信息,參合農民即可享受到新農合的醫療補償政策。

3、刷卡繳費功能。參合農民需要繳納就診費或住院費用時,可使用縣農行布放在定點醫療機構的自助設備,如:POS機、轉帳電話等,直接將款項轉入醫院帳戶,免去攜帶現金不安全等諸多不便。

4、住院費用貸款功能。參合農民在住院時,如資金不足,無法交納住院費用時,可到縣農行申請授信,通過發放農戶小額貸款,解決住院費用。

5、補償入卡功能。縣新農合辦公室或定點醫療機構在進行補償時,可以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渠道,將參合農民的醫藥費報銷款轉入農戶的惠農卡中。

查看全文

新農合籌資工作匯報

一、籌資原則

(一)市級統籌原則。新農合基金以市級為單位進行統籌,實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

(二)以戶為單位參合原則。農村居民要以戶為單位(以戶口簿為準)全員參合,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應當隨父母參加戶籍所在地新農合。

二、籌資對象

(一)我市轄區內的農村居民。

(二)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村居民,在戶籍所在地參加新農合。

查看全文

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醫療補償方案

為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切實減輕參合農民大額醫療負擔,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特制定本方案。

一、補償對象

*縣參加新農合人員。

二、補償期限

期限為一年。時間自20*年1月1日零時起至20*年12月31日24時止。

三、籌資方式

查看全文

合作醫療管理業務需求綜述

0引言

新型農村合作(以下簡稱新農合)醫療管理系統的需求是緊緊圍繞廣西某縣的合作醫療實施規范的,它主要管理合作醫療中所需要和出現的各種數據,主要包括參合人員門診業務需求、縣農合辦業務需求、鄉鎮農合辦業務需求、醫院結算業務需求等。

1參合人員門診業務需求

參合人員門診補償費用從參合用戶卡證余額中扣除,具體分為本地定點醫院門診和異地醫院門診。本地醫院門診在結算費用時直接從參合人員卡證余額中扣除,如果不夠扣,則參合人員補交不足部分;異地醫院門診參合人員必須先墊付所有費用,參合用戶拿異地醫院門診費用單到鄉鎮農合辦辦理補償手續,當用戶卡證余額夠醫療費用,則從參合人員卡證余額中扣除費用,并把費用返還用戶,當卡證余額不夠醫療費用時,扣除卡證中所有費用返還給參合人員。

2縣農合辦業務需求

縣農合辦主要負責對農合基金賬戶管理以及鄉鎮農合辦的管理。各種系統參數設置,政策參數設置以適應變化的各種補償公式的設置。負責農合藥物以及各種檢查的補償項目數據字典定義,各級管轄內醫院補償比例設置,級別設置。對各種所需報表的查詢、上報和分析。主要功能劃分為:醫療單位設置、親屬關系設置、行政區域劃分設置、用戶管理、基金賬戶管理、費用項目設置、政策參數設置、病種設置、數據上報、報表處理、與縣級醫院結算管理、與鄉鎮農合辦資金結算管理、各種組合條件查詢。

查看全文

市長在第二輪農民體檢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市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推進會,主要任務是對前一階段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確保圓滿完成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目標任務。借此機會,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不足,切實增強做好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自去年8月份啟動以來,在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已體檢19.5萬人,折合體檢率34.31%。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領導重視。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把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強化組織領導,按照有關要求,分別制定實施方案和年度體檢計劃,有效保障了體檢工作的穩步推進。二是工作務實。各鄉鎮、街道和體檢組人員在充分考慮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外出流動等因素的基礎上,充分把參合農民健康體檢與計劃生育檢查、群眾平時就醫和征兵體檢相結合,把定點體檢與下村體檢、集中體檢和分散體檢相結合,把白天體檢與晚上體檢相結合,做到務實靈活。三是考核到位。市政府對各個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實行公共衛生工作目標考核;同時,各鄉鎮、街道將體檢任務分解落實到村,并列入對駐村干部和村主要領導的工作考核,充分調動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四是技術過關。實施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以來,市衛生部門共投資115萬元為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了健康體檢必需設備,并對主檢醫師、B超醫生等體檢人員進行強化培訓,有效保障了體檢質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對照上級有關要求,我市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總體進度仍然偏慢,離60%的目標體檢率尚有較大距離,且各個鄉鎮、街道進度參差不齊。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個別鄉鎮、單位重視程度不夠,存在僥幸和麻痹心理;二是少數鄉鎮、街道宣傳發動不夠到位,導致工作開展緩慢;三是部分農民群眾自我保健意識薄弱,對健康體檢重要性認識不足,客觀上給農民健康體檢工作帶來了難度;四是部分體檢組人員工作方法簡單,往往是一檢了之,未向農民群眾作詳細解釋工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群眾的參檢積極性。

二、突出重點,強化舉措,扎實推進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