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范性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9 15:28: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不規范性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不規范性

證券市場不規范性

一、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性的種種表現

1.股權結構雜亂。

目前,我國股票種類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發起人法人股、募集法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公眾股、內部職工股、職工集體股、優先股、A股、B股、H股等,形成了我國股權設置復雜、種類紛繁的局面。這些股票中,有的上市流通,有的沒有上市流通。一家公司既有上市的股票,也有不上市的股票。而且,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價格也不同,股權結構雜亂。

2.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從我國現行《公司法》來看,董事會職責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如公司資產的處置權、為其他企業提供還債的擔保權等是不是董事會職權?能否通過多數決議原則將股東會的職權授予董事會來行使?《公司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實踐中此類職權的安排較隨意。董事長的法定職權過于集中,使得董事長在職權的享有上遠遠超過其他董事。又由于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過度集中,公眾股過度分散,董事會很容易被大股東操縱。

經理的權利沒有得到制約。公司的日常工作應由總經理負責,總經理行使職權必須以董事會決議為基礎并向董事會報告工作。但實際上,總經理改變董事會甚至股東大會決策的情況時有發生。

查看全文

證券市場不規范性論文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性[摘要]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是市場經濟演化的自然結果。按照一般的過程,證券市場的發展應該經歷由最初的債券現貨市場到股票交易市場,再到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漸進發展過程。而我國的證券市場是脫胎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級階段,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點產物,在股份制試點階段,就急急忙忙地建立了股票市場;在股票市場還沒有成熟、利率尚未實現市場化的情況下,又過早的開設了市場化要求更高、風險更大的國債期貨市場。這些急于求成的“快速建設”,使得我國的證券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就面臨著整體經濟上處于轉軌階段與證券市場的超前發展的矛盾,成為證券市場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性的種種表現

1.股權結構雜亂。

目前,我國股票種類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發起人法人股、募集法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公眾股、內部職工股、職工集體股、優先股、A股、B股、H股等,形成了我國股權設置復雜、種類紛繁的局面。這些股票中,有的上市流通,有的沒有上市流通。一家公司既有上市的股票,也有不上市的股票。而且,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價格也不同,股權結構雜亂。

2.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從我國現行《公司法》來看,董事會職責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如公司資產的處置權、為其他企業提供還債的擔保權等是不是董事會職權?能否通過多數決議原則將股東會的職權授予董事會來行使?《公司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實踐中此類職權的安排較隨意。董事長的法定職權過于集中,使得董事長在職權的享有上遠遠超過其他董事。又由于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過度集中,公眾股過度分散,董事會很容易被大股東操縱。

查看全文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性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性[摘要]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是市場經濟演化的自然結果。按照一般的過程,證券市場的發展應該經歷由最初的債券現貨市場到股票交易市場,再到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漸進發展過程。而我國的證券市場是脫胎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級階段,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點產物,在股份制試點階段,就急急忙忙地建立了股票市場;在股票市場還沒有成熟、利率尚未實現市場化的情況下,又過早的開設了市場化要求更高、風險更大的國債期貨市場。這些急于求成的“快速建設”,使得我國的證券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就面臨著整體經濟上處于轉軌階段與證券市場的超前發展的矛盾,成為證券市場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性的種種表現

1.股權結構雜亂。

目前,我國股票種類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發起人法人股、募集法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公眾股、內部職工股、職工集體股、優先股、A股、B股、H股等,形成了我國股權設置復雜、種類紛繁的局面。這些股票中,有的上市流通,有的沒有上市流通。一家公司既有上市的股票,也有不上市的股票。而且,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價格也不同,股權結構雜亂。

2.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從我國現行《公司法》來看,董事會職責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如公司資產的處置權、為其他企業提供還債的擔保權等是不是董事會職權?能否通過多數決議原則將股東會的職權授予董事會來行使?《公司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實踐中此類職權的安排較隨意。董事長的法定職權過于集中,使得董事長在職權的享有上遠遠超過其他董事。又由于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過度集中,公眾股過度分散,董事會很容易被大股東操縱。

查看全文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性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性[摘要]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是市場經濟演化的自然結果。按照一般的過程,證券市場的發展應該經歷由最初的債券現貨市場到股票交易市場,再到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漸進發展過程。而我國的證券市場是脫胎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級階段,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點產物,在股份制試點階段,就急急忙忙地建立了股票市場;在股票市場還沒有成熟、利率尚未實現市場化的情況下,又過早的開設了市場化要求更高、風險更大的國債期貨市場。這些急于求成的“快速建設”,使得我國的證券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就面臨著整體經濟上處于轉軌階段與證券市場的超前發展的矛盾,成為證券市場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性的種種表現

1.股權結構雜亂。

目前,我國股票種類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發起人法人股、募集法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公眾股、內部職工股、職工集體股、優先股、A股、B股、H股等,形成了我國股權設置復雜、種類紛繁的局面。這些股票中,有的上市流通,有的沒有上市流通。一家公司既有上市的股票,也有不上市的股票。而且,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價格也不同,股權結構雜亂。

2.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從我國現行《公司法》來看,董事會職責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如公司資產的處置權、為其他企業提供還債的擔保權等是不是董事會職權?能否通過多數決議原則將股東會的職權授予董事會來行使?《公司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實踐中此類職權的安排較隨意。董事長的法定職權過于集中,使得董事長在職權的享有上遠遠超過其他董事。又由于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過度集中,公眾股過度分散,董事會很容易被大股東操縱。

查看全文

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性研究論文

摘要]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是市場經濟演化的自然結果。按照一般的過程,證券市場的發展應該經歷由最初的債券現貨市場到股票交易市場,再到相應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漸進發展過程。而我國的證券市場是脫胎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級階段,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點產物,在股份制試點階段,就急急忙忙地建立了股票市場;在股票市場還沒有成熟、利率尚未實現市場化的情況下,又過早的開設了市場化要求更高、風險更大的國債期貨市場。這些急于求成的“快速建設”,使得我國的證券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就面臨著整體經濟上處于轉軌階段與證券市場的超前發展的矛盾,成為證券市場不規范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性的種種表現

1.股權結構雜亂。

目前,我國股票種類分為國家股、國有法人股、發起人法人股、募集法人股、定向募集法人股、公眾股、內部職工股、職工集體股、優先股、A股、B股、H股等,形成了我國股權設置復雜、種類紛繁的局面。這些股票中,有的上市流通,有的沒有上市流通。一家公司既有上市的股票,也有不上市的股票。而且,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場上市,價格也不同,股權結構雜亂。

2.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從我國現行《公司法》來看,董事會職責仍有不清楚的地方。如公司資產的處置權、為其他企業提供還債的擔保權等是不是董事會職權?能否通過多數決議原則將股東會的職權授予董事會來行使?《公司法》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實踐中此類職權的安排較隨意。董事長的法定職權過于集中,使得董事長在職權的享有上遠遠超過其他董事。又由于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過度集中,公眾股過度分散,董事會很容易被大股東操縱。

查看全文

中學生數學解題規范性分析

摘要:數學解題的規范性主要是指學生解題過程的論證層次分明、步驟清晰。但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往往由于解題不規范而造成失分的現象。解題是數學學習過程的關鍵內容。所以,本文在分析學生解題不規范現象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數學解題規范性的措施。

關鍵詞:中學生;數學;解題規范性

解題,不僅要求學生答題時要做到正確、嚴謹,同時更要求學生解題的規范性。規范性,具體指的是,首先,仔細審題,看清題目要求;然后按要求作答,保證步驟完整;其次,要求書寫的邏輯、規范和嚴密;最后,在題目完成后還要檢查哪個步驟有遺漏等。教師通過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學生在很多時候,由于答題不規范失分而后悔。所以,注重對學生答題規范的培養,是現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初中數學中的不規范解題行為

(一)不注重審題。審題是做題環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審清題目,弄清題意,才能保證做題的有效性。但實際上,絕大部分學生在拿到一道題目的時候,都是粗略看題,沒有仔細審題的意識,最后造成答題不準確。主要體現在,第一,走馬觀花,看到題目的表層含義就開始做題,對題目中的隱含條件缺乏探究和挖掘;第二,缺少對題目已知條件和解題目標之間聯系的研究,造成答題不當,直接混淆解題的思路和過程;第三,沒有思考的符號語言以及缺乏對圖形語言的轉換,很多時候,學生都是直接根據自己的感覺和做題經驗直接上手,缺少對題目的研究和思考。所以,數學答題不規范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做題效率和解題的正確性。時間一長,不利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建立,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和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二)沒有養成題后審查的習慣。做完題目后不檢查,這是大多數學生的通病。題目做完了就直接交卷,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造成答題步驟的缺失,或者計算錯誤。不利于學生數學分類和歸納思維的形成。學生常常由于沒有進行分類討論,導致答案不準確、又或者在分類后沒有檢驗、缺少總結性的話等,尤其在針對一些幾何圖形解析和綜合性的應用題中,學生總是丟三落四。因此,培養學生的檢查習慣也是規范學生答題準確性的重要內容。(三)銜接性語言的缺失。很多學生在解題環節中,缺少數學銜接性的語言,如,“依題意得”“綜上所述”之類的話,學生不重視數學性的語言描述,導致解題環節缺少數學性思維,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這不僅是答題規范性的表現,更是在做題環節中展現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解題能力的體現。

二、提升中學生數學解題規范性的具體策略

查看全文

高中數學解題規范性錯誤與改正策略

摘要:高中數學解題的規范性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因此,對學生解題規范性的研究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進而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積極的影響。本文從研究我國高中數學解題中常見的規范性錯誤入手,著重分析了我國數學中常見的規范性錯誤類型,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認識到自身錯誤的基礎上對規范性錯誤給予及時的改進,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規范性;錯誤;改正

高中數學在我國現代高中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數學成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是否能夠考上較好的學校,同時數學考試也是拉開學生檔次最好的方式。因此,學生在數學解題中應避免不必要分數的丟失,在這種情形下,答題的規范性就成為學生減少不必要分數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我們列舉了高中學生在數學解題中常見的錯誤,從而使學生能夠認識到這些錯誤,并且借助科學有效的方法避免規范性錯誤造成丟分情況的產生。

一、我國高中數學解題中常見規范性錯誤

1、選擇題涂卡出現的規范性錯誤

選擇題作為高中數學應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分值占據了60分,并且要求學生用2B鉛筆把自己選擇的答案謄寫在答題卡上。很多學生在做完選擇題時,為了減少時間的浪費,在涂卡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由規范性錯誤帶來的電腦不能識別選項,甚至是忘記涂卡的現象。這種較為低級的錯誤使得學生在數學測試中很容易出現不必要的丟分,從而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另外,由于答題卡是電腦識別選項,因此,答題卡不能夠在答題過程中進行折疊和污損,從而使得電腦能夠自動識別選項。但是,由于我國學生答題不夠規范,進而出現學生在答題過程中不小心折疊或者污損了答題卡的情況,從而出現了電腦無法識別選項的現象。

查看全文

國有煤炭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研究

摘要:國有煤炭企業屬于傳統企業,其會計工作從計劃經濟時代過渡到市場經濟時代,其中仍留有一些傳統的會計管理方法,這些方法在新時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會計工作的迅速發展。會計基礎工作是財務工作中易被忽視的部分,因其瑣碎且含金量偏低,致其常被忽視甚至對其產生錯誤的認識。本文對煤炭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進行了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為煤炭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會計;基礎工作;問題;對策

一、國有煤炭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工作缺乏規范管理

會計基礎資料應當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所有經濟業務都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履行憑證填制、傳遞及審核手續。當前一些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缺乏規范化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原始憑證管理不規范。由于各方面原因,單位部分職工在獲取原始憑證時,無法提供真實的原始憑證,會計部門默許以金額相同的其他發票進行代替或變通,造成原始憑證出現過期發票、連號發票等現象,同時在憑證填寫方面也存在如大小寫不符、單位名稱、項目等填寫不全或涂改等不規范現象。第二,記賬憑證管理不規范。在單位會計部門的記賬憑證中出現摘要描述不準確,明細科目記載不詳細,記賬憑證金額與原始憑證金額不相符,經辦人、審核人、批準人等簽名不全等現象。第三,單據審核流程不規范,領款人由于事發緊急等原因,造成單據的審核未嚴格按照“業務人員填制憑證—會計審核憑證—主管簽字—出納復核—領款人簽字”的流程進行。

(二)會計檔案管理缺乏規范性

查看全文

醫院藥學干預管理對門診處方的影響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其對疾病治療方式的重視也隨之增強。藥物治療作為當前臨床所有治療方式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是患者對抗疾病的重要途徑[1,2]。但從目前的就醫形式來看,由于醫院門診存在人流量大、藥品種類及規格多等特點,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加之醫務人員工作量通常較大,開具門診處方時可能因書寫不規范等原因影響處方規范性,進而增加不合理用藥概率,不僅給患者健康與生命造成威脅,同時也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合理用藥是保障患者治療安全的基礎,因此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進行處方規范性及用藥合理性的干預。醫院藥學干預管理在以常規藥學服務為基礎,針對門診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實現規范醫療行為,強化專業合作,從而達到提升藥物管理的效果,為患者提供規范的處方與藥物[3-5]。基于此,本研究選擇2019—2020年800張門診處方為研究對象,探討藥學干預管理在提高門診處方規范性與臨床用藥合理性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9—2020年800張門診處方為研究對象,將2019年1月至12月實施藥學干預管理前的400張門診處方作為對照組,將2020年1月至12月實施藥學干預管理后的400張門診處方作為觀察組。每位患者均對應1張處方。對照組男性215例,女性185例;年齡18~76歲,平均(456±3)歲。觀察組男性218例,女性182例;年齡18~78歲,平均(46±4)歲。比較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實施基礎藥學服務,在患者就診及取藥過程中,進行專人監管,并為其提供藥學服務;結合患者病情與處方進行疾病與用藥的宣傳教育,重點講解藥物藥效、用法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提升其對合理用藥的正確認知,提高用藥依從性。觀察組實施醫院藥學干預管理: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與書籍,并結合臨床藥品說明書,分析當前門診處方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以及不合理用藥情況,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1.2.1藥學宣傳教育:院內藥學部依據《處方管理方法》等相關藥事藥學知識,協助醫務科對臨床醫師進行培訓與考核;邀請藥學專家對各科室人員進行每季度1次的授課與學習,提升其合理用藥的理解,規范門診處方;在院內藥學部的領導下,各科室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科室合理用藥相關制度,并編輯成手冊,發放至個人,組織科室人員參與到合理用藥的學習中;還可利用微信、QQ等線上交流平臺進行藥學管理知識的宣傳,并進行線上藥學知識考核,提升醫務人員的藥學管理水平。1.2.2成立小組:成立處方點評組,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每月定期對門診處方進行點評,上報點評結果,并針對不合理用藥處方給予相應的用藥建議;制定獎懲制度,將合理用藥與否作為考核醫療質量的重要依據,對于不合理用藥行為突出的醫師進行強化培訓與指導。1.2.3信息化支持:利用臨床用藥決策支持軟件(CMDS)進行門診處方的合理性進行初步篩查,篩查內容包括配伍禁用、相互作用禁用、超量禁用以及給藥途徑禁用等問題,并通過相應的提示框進行信息提醒,再由處方點評專業組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開展人工審核干預,判定處方合理與否,并將結果提示信息進行針對性分級調整。1.2.4智慧藥房: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院內智慧藥房,投入全自動藥品擺放儀器,減少發藥差錯率;同時,患者可通過微信掃描智慧藥房二維碼的方式,查詢自我處方、藥品信息以及相應的用藥注意事項。1.3觀察指標對比2組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情況及患者用藥滿意度。1.3.1不合理用藥情況:對比2組不合理用藥情況,包括處方書寫不規范、藥品與適應證不相符、藥品用法用量不適宜、藥品劑型及給藥途徑不適宜、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聯合用藥不適宜及重復給藥。1.3.2用藥滿意度:對比2組患者用藥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用藥滿意度調查表對2組患者用藥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包括合理用藥、治療效果等方面,其克朗巴赫α系數為0.852,重測效度為0.862,非常滿意:≥90分;部分滿意:61~89分;不滿意:≤60分。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合理用藥情況觀察組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用藥滿意度觀察組用藥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880,P<0.05),見表2。

3討論

查看全文

費改稅問題分析論文

經過一個時期的討論,在“費改稅”的問題上,社會各界的意見已經漸趨一致,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有幾個方面的認識,有待于進一步澄清。

一、要站在宏觀的層次上看待“費多稅少”的矛盾

“費改稅”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緣于對我國政府部門收入規模的判斷。起初,人們用改革以來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78年為31.3%;到1995年僅為10.7%),來論證政府部門集中的社會財力過少了。但是,令人難于理解的是:在財政性質的收入如此之少的條件下,為什么龐大的政府機器仍能運轉?各方面政府職能的履行亦未因此而陷于停頓?后來,隨著研究視野的放寬,人們注意到: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是判斷現時我國政府部門收入規模的唯一標準。事實上,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收入口徑,除了預算內的規范性財政收入之外,還須計入:預算外收入、沒納入預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以及財政收入退庫,等等。按最保守的估計,各種游離于預算之外的非規范性政府收入和預算內的規范性財政收入之比,大約為3:2。以1996年預算內財政收入占GDP的10.9%推算,游離于預算之外的非規范性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為16.35%、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實際上已達到25%以上。

進一步說,非規范性政府收入的來源,基本上是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政府收費(如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性收費、對農民收取的鄉統籌和村提留以及各級政府的集資攤派等),非規范性的政府收入又大多于規范性的政府收入,于是,便產生了所謂“費多稅少”的特殊的矛盾現象。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費改稅”(或稱“改費為稅”)的政策主張。

從表面上看,“費多稅少”是所謂的“費稅之爭”或財稅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的“權力之爭”。然而,如果跳出部門或微觀的局限,站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層次上考慮問題,就會發現,“費多稅少”矛盾的實質,是政府部門收入機制的不規范以及由此引發的政府部門行為的不規范。

可以說,這一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改革事業進一步推進的極大障礙。非財政部門介入財政性分配,導致國民收入分配渠道混亂。政出多門的各種政府收費的一個共同特征是自收自支,不納入預算管理。既然能夠自收自支,那么收費項目的多少和收費規模的大小,就同各部門、各地區的利益特別是同有關人的個人利益掛上了鉤,其收費的積極性自然會越來越高;既然能夠不納入預算管理,其支出去向又脫離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審查,也促使其收費積極性愈加高漲。如此演化下去,各種政府收費日益擴展,非財政部門大規模地介入財政性分配,使得整個國民收入分配渠道陷于混亂狀態。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行政、執法與來自其管理對象的資金上繳有了直接聯系,以權謀錢、以權換錢等不規范行為也就由此產生并蔓延開來。換一個角度,各類腐敗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門收入機制的不規范為其提供了土壤和溫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