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應急預案演練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1 18:41: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泄漏應急預案演練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泄漏應急預案演練總結

篇1

關鍵詞:石油港口 泄漏 火災 應急預案

1.應急預案的編制思路

1.1核心任務

①油港相關危險源的辨識;

②事故(泄漏或火災)性質及類別;

③事故應急響應機制,包括應急組織架構設計(如何指揮),應急隊伍(誰來救災),應急物資和裝備(用什么救災),應急響應程序(如何救災)等;

④應急響應過程的通訊聯絡。

1.2重點要關注的危險因素

①對于應對油港輸油管線泄漏事故來說,應重點關注管道結蠟嚴重,管道強度設計不合理,管道上方違章施工,沿線壓管嚴重,管道附近土層運移,管道上方存在違章建筑物等危險因素;

②對于應對油港油罐火災事故來說,應重點關注無排風設施、排風設施損壞、未定時排風等事件造成的油罐區通風不良以及錯誤排空、密封系統失效、罐體腐蝕過度、焊縫缺陷、管線腐蝕、局部應力過大、油罐底部下沉、人為操作失誤等危險因素。

1.3確定事故性質、類別及分級

①借助應急信息支持系統,盡可能迅速地識別出事故的類型(泄漏、火災或由泄漏引起的火災),以及事故發生的可能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及觸發因素。

泄漏火災事故的性質和類別按石油港口裝卸工藝,分為:

儲罐區泄漏、火災事故,碼頭和油船裝卸泄漏、火災事故,輸油管線破損造成的泄漏、火災事故,汽車槽車裝卸泄漏、火災事故,火車槽車裝卸泄漏、火災事故以及油桶裝卸作業泄漏、火災事故。

②對泄漏火災事故進行分級,可以讓應急預案能有效分級實施,按照油港相關危險源及裝卸儲運作業過程,分級如下;

第一、小型泄漏和火災事故。因設施設備缺陷、人為誤操作、故障等引發的事故,可以在事故初期應急處理中及早處理。

第二、大型泄漏和火災事故。泄漏事故:油港輸油管線、儲罐等破裂或是裝卸某環節失誤,造成了大型泄漏,但還未引發火災、其影響范圍尚處于港區內。火災事故:因各種因素在儲存罐區、碼頭裝卸區、火車及汽車裝卸區及裝桶作業區出現的火災事故,影響范圍仍限于港區內的事故。

第三、特大型泄漏和火災事故:需要動員各方力量協助人員緊急疏散和救援的大型泄漏和火災事故,其影響范圍危脅到航道安全或者是危及到居民區及周邊區域。

2.應急組織架構設計

2.1應急指揮系統

應急指揮系統組成應包括:

①泄漏現場指揮組:負責油港大型泄漏事故的臨場指揮;

②火場指揮組:負責油港火災事故的現場指揮;

③通訊聯絡組:負責整個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應急響應中的通訊聯絡;

④現場警戒和人員撤離組:負責對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現場實行交通管制,對人員進行緊急撤離;

⑤現場物資轉移組:負責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現場重要物資的轉移;

⑥電氣運行控制組:負責對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現場的電力設施的運行實行緊急控制;

⑦事故風險預測組:負責對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的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影響的范圍和規模進行預測;

⑧后勤保障組:負責相關救援人員設備設施等的后勤保障;

⑨醫療救護組:負責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

⑩環境監測組:負責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現場及周圍的環境監測;

最后有泄漏油品回收與處理組:負責泄漏油品等危險品的回收與處理;以及事故原因查證與記錄組:負責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的原因查證和記錄。

2.2應急中心

應急中心是泄漏火災事故發生時,供應急指揮用的固定場所,需配備各種硬件與軟件裝備以能夠滿足應急指揮所需,有利于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指揮。應急中心應做到24時值班。應急中心裝備配備包括:①通訊聯絡裝備;②油港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泄漏火災事故預測軟件及投影儀等設備;③油港現場監視系統終端顯示裝置;④報警裝置:報警器、廣播系統等;⑤各類應急地圖,包括油港重大危險源(輸油管線、儲罐及碼頭等)分布圖等;⑥消防服裝與防毒面具;⑦辦公用具等;⑧風向、風速儀。

3.應急隊伍、物資和裝備及培訓和演練

3.1應急隊伍、物資和裝備

港口消防隊員以及其他應急組織部門的人員,是應急隊伍的主體,此外附近的地方及企業消防力量等外部協作單位,在應急預案中也不能忽視。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主要包括救援車隊、消防設備設施、聯絡設備、救災工具、防護工具、醫療救護工具、應急照明器材、風向風速的檢測工具、有機氣體濃度檢測和測爆儀等。還應該配備海上溢油應急器材,如圍油欄、溢油緊急處理船舶、溢油回收器材和吸油材料等,以避免油品的大量泄漏帶來海上污染。在編制預案中,需建立完善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管理制度,做到專人管理,對其名稱、數量、所在位置以及狀態定時檢查,確保他們完好、有效、隨時可用。

3.2培訓與演練

為使油港泄漏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更加具有科學性,彌補不足,需要定期進行人員培訓和預案演練。人員培訓,包括培訓的組織、師資要求、學員范圍、培訓內容、考查錄等方面。應急預案的演練,包括演練的規模、組織方式、要達到的目的及演練情況的記錄等。

4.應急響應信息支持

應急預案的啟動,需要信息支持。運用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GIS)、計算機模擬技術等,可以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以及多種支持手段,有利于油港泄漏及火災事故的應急指揮和輔助決策,提高應急響應行動的效率。

4.1危險源信息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技術運用,使石油港口泄漏火災事故危險源的地圖信息管理能得以實現。地圖信息管理主要包括:

①油港區域內輸油管線、電源干線、消防管線、排污管網等分布及走向;

②石油港口儲存罐區、碼頭等重大危險源,以及港區內其他作業設施的布局和位置;

③港區內道路的平面分布;

④港區內基本數據查詢。比如重要建筑物或其它設施等之間的間隔;油罐的編號、類型、儲存的貨種以及高度、直徑等;附近的消防力量查詢等。

4.2危險品(儲運油品)的基本信息查詢

油港在發生泄漏或火災事故時,為控制事故的進一步發展、減少損失,需要迅速了解到油品等危險品的理化特性、處理方法及應對措施。具體查詢功能如下:

①油品等危險品的理化特性查詢;

②油品等危險品的應急處理方法;

③油品等危險品的應急防護措施。

4.3泄漏火災事故預測模擬

利用好油氣泄漏擴散模擬預測及池火熱輻射強度預測模型等模型,通過計算機對泄漏火災事故做出模擬,預測泄漏火災事故可能的規模及影響區域,可以為應急響應行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5.應急預案的審訂和監管及公眾參與

5.1應急預案的審訂和監管

應急預案的編制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定期審查,由主管單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針對油港情況的變化進行適當調整。同時在日常演練和實際應急響應等中,也會不斷發現其他潛在風險,需要及時總結經驗,對預案定期予以修訂。

預案修訂完成后,在公布實施時須對應急預案的修訂版本,要加以必要標注及說明,將修訂內容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由主管部門完成備案。

同時對油港泄漏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實施監督管理,確保在事故發生時,預案能夠真正發揮應急救援作用而不是一紙空文。

5.2公眾參與

油港泄漏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需要集體智慧,制定時需組織油港中相關部門及人員進行意見的集中,充分參考他們的意見。應急預案一經,還要做好相關意見的反饋工作;確保港區內相關部門及人員都能明_事故報警程序。公眾在參與應急響應行動時,也需要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個人不得擅自行動,同時必要時要做到及時撤離等。

6.結論

本文全面地對油港泄漏、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進行分析,包括編制要點及如何啟動,具體來說,有應急組織架構設計,應急隊伍、物資和裝備,人員培訓與預案演練,應急響應信息支持,應急預案的審定和監管以及公眾參與,和油港泄漏火災事故的應急響應啟動。其中重點分析了油港泄漏火災事故具體的應急響應行動,提出其主要內容,有利于提高事故應急響應的效率,減少泄漏及火災事故對油港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曹鑫.油港儲運綜合安全評價和預警應急系統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2]褚家成,徐連勝,蔣平昌,等.港口石油化工碼頭及其庫區災害事故應急系統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01):148-155.

[3]曾明榮,魏利軍,多英全,等.化學工業園區重大事故場外應急預案編制技術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2):161-65.

篇2

關鍵詞:應急預案、應急處置能力、可操作性、協調性、應急演練、評估、量化

一 前言

近年來,危化企業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非常重視,結合公司實際制定了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內容從危險化學品泄漏、著火、爆炸到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著火爆炸,幾乎包含了危化企業的所有主要事故,初步在危化企業內部建立了應急管理機制,涵蓋了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事故風險描述、預警及信息報告程序、應急響應程序、保障措施等內容。這些預案和機制,對應急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了事故現場應急處理的準確性、快速性和協調性。因此,有必要對如何提高現場應急處理能力進行分析,便于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二 目前應急處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預案可操作性不強

目前,雖然危化企業各個層面基本上都制訂了應急預案,但從具體內容和實際操作情況看,預案都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大的原則性內容很齊全,但應急預案的特殊風險管理、標準操作程序和細節流程不夠明確;二是后果嚴重的事故都已列入預案,但平時發生概率較大的一般性事故及曾經發生過的一般性事故往往沒有列入預案,有漏項的現象。

2、應急預案編寫及修訂存在問題

應急預案修訂小組機構、制度及各項職責都制定的井井有條,但執行起來就很大一部分落不到實處。(1)有些預案的編制沒有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分析和應急調查;或是應急預案修訂只停留在安全管理部門,導致針對性不強。(2)有些預案修訂不及時,預案修訂只停留在紙面上,沒有與生產實際跟進,出現脫節現象。(3)預案之間銜接不夠。上下級、各崗位沒有很好的銜接,從組織結構、處理程序到職責劃分等,都存在一些盲點、重疊、矛盾現象。

3、現場事故處理不迅速

目前,危化企業一旦發生突發性事故,各級領導都能按預案要求,迅速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出動比較迅速,但是處理事故時間較長。主要還是對事故做出正確處理方法的判斷能力不夠,在總指揮未到達之前,下達如何處理重大事故的決策性指令的能力差,搶險人員處于待命狀態的時間較長,加上處理方法不熟練,采取的有效措施不及時,使火災延續時間較長,影響了整個處理過程的效率,造成的經濟損失增大。

4、各應急救援小組之間配合協調不夠

突發性事故剛發生時,由于大家對事故情況了解不是很清楚,往往會出現多個應急小組同時工作,如無先后工作順序的安排,很容易出現各應急小組間互相等待、互相影響的現象,造成救援場面混亂。如治安保衛組沒有及時在現場開出快速通道,影響了消防救援車輛的通行及位置的停放;或是由于部門間配合協調不好,造成處理人員無謂等待和資源浪費,從而影響到應急處理的效率。

5、應急演練存在只“演”不“練”的情況

當前應急演練中暴露的問題如下:

(1)有些基層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很大程度上是以宣傳性、演示性為主,做給大家看的。而不是按照實際需要組織的演練,只是“演”不是“練”,沒有真正發揮演練在檢驗預案、鍛煉隊伍、磨合機制、教育員工的作用。(2)演練預案與生產實際不符,處理事故的辦法比較粗,不具體,不合實際,甚至演練人員不清楚具體的行動做法,銜接不好,慌亂盲從。(3)演練后總結和評估不到位。不認真進行書面記錄和總結,總結和評估進行的不充分,沒有真正起到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的作用。

6、應急處置教育培訓不到位

當前,大部分企業在應急宣教培訓方面,存在著內容方式單一、參訓對象范圍小、培訓內容沒有操作性和指導性等情況,宣教培訓的效果不明顯。培訓的內容僅局限于防火、滅火、應急疏散等內容,沒有將危險部位的現場應急處置措施、應急物資的存放及檢查、應急裝備的使用方法及事故的應急處置程序等內容納入宣傳培訓計劃,使得現場職工應急能力差。

三 制定的改進措施

1、規范了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

應急預案的關鍵是具有可操作性。在大原則正確的前提下,往往是細節決定成敗。要編寫符合生產實際的應急預案,真正編寫好應急預案,首先應將本單位和同行業的事故進行認真分析,對本單位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另外要使各基層單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一線班工長都要參與到應急預案編制與修訂的過程中來,由公司安全、技術、設備等專業領導及各專業管技人員一起審核,最后再由總工程師總體審核,由總經理實施。只有規范了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過程,應急預案的質量才會有高度的提升,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會大大提高。

2、規范演練程序,加強正規演練。

應急預案演練是檢驗、評價和保持應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陷,發現應急能力的不足,所以要按照正規的程序演練。

(1)制定嚴格的演練工作方案。首先要成立演練組織機構,明確各人員職責,其次演練方案中演練目的要明確,演練事故情景要符合現場實際,參演人員任務及職責要分明,演練步驟要緊張有序,演練物資及保障措施要齊全到位。

(2)注重多樣化演練模式。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按照不同標準可以劃分不同類型,即可以單項演練,也可以綜合演練,既可以現場演練,也可以桌面演練。

(3)突出對演練效果的評價和總結。演練的目的是為了檢驗預案,發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解決遇到的問題,修改和調整應急預案,最終實現對應急預案的有效實施。演練完畢后必須形成書面評價報告,經相關各級領導簽字后反饋給各個部門,為各個部門今后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提供完善的依據。

3、普及應急救援知識,創新應急宣傳教育形式。

一是豐富宣教培訓內容。將生動的事故案例知識講座及影片放映納入宣傳培訓計劃,從思想上增強職工對應急知識重要性的認知程度。以微信群等方式讓職工全面了解應急知識、提高應急能力。

二是嚴格應急處置流程,抓好在崗教育。企業的每個重點崗位和關鍵部位,都應有簡單明了的應急流程示意圖或應急處置卡,時刻警醒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如何按照程序應急處置,避免遇事慌亂錯過最佳救援時機,甚至因操作失誤造成次生傷害,進一步提升企業第一現場、第一時間應對突發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

四 結語

應急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動態管理,現場應急處理能力是整個應急管理的核心內容,反映了企業應急管理水平高低,是檢驗應急預案是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試金石。現場應急處理能力強弱主要取決于應急預案的合理性以及處理過程的快速性、準確性、協調性,取決于應急處理人員綜合素質及平時演練經常化。因此,應急預案方面要及時更新與完善,應急宣傳教育及應急演練要經常化、日常化,應急管理機制方面要采用量化考核和動態改進機制,應急管理要不斷創新,才能使全體人員的應急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總之,抓好日常應急管理中的每個環節并不斷改進與創新是提高現場應急處理能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篇3

為預防事故發生。規范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置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定本預案。

危險性分析

(一)企業概況

公司名稱:某液化氣站。

部門地址:XX市XXXXX,占地面積:XXm2。

固定資產:XX萬元,公司人數:XX人。

物質名稱:液化石油氣,年均充裝量XX噸。

最大儲存量:XX噸,日均充裝量:XX噸(XX瓶)。

設備設施:有XXm3儲罐XX個,管線XX米,各類閥門XX個。

生產工藝流程:液化石油氣槽車進廠―卸車臺―貯罐―充裝―出站

儲罐位置圖(略),充裝區位置圖(略)。

(二)危險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氣的理化特性

(1)液化石油氣組成:

液化氣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異丁烷、丁烯、異丁烯等低分子類。而一般經過處理的民用液化氣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異丁烷等,無色氣體或黃檸色油狀液體、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氣常壓下為氣態,具有氣體性質。經過降溫和加壓處理后成為液態,密度增大。閃點為-74℃。引燃溫度為426-537℃,爆炸極限為5%-9.65%。液態的液化氣揮發性較強。有液態揮發成氣體時。其體積擴大250-300倍,其熱值大。最高燃燒溫度可達1900℃,體積膨脹系數約為水的10-16倍。相對密度為空氣的1.56倍,易在低洼處沉積。

2、危險源及危害

液化氣站存在的主要危險源及危害為: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指揮部組成人員和職責:成立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相應的事故搶險組。指揮部由總指揮、副總指揮總指揮和聯絡員組成。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指揮部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事故隱患;

(4)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5)負責現場急救的指揮工作;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搶險救援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副總指揮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及處理情況。

副總指揮一:負責協助總指揮作好搶險現場救災工作的緊急組織,具體負責搶險隊的指揮。向總指揮匯報情況。落實總指揮的搶險命令。

副總指揮二: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對搶險、搶修作業根據技術規范和工藝情況,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并隨時向總指揮匯報情況。負責義務消防經警人員的安排和現場保衛及周邊警戒的工作,布置善后的現場保護,維護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壞情況發生。

副總指揮三:負責組織運輸搶險隊,準備好人員和車輛。隨時準備按指揮命令行動。負責預備隊的組織及材料,膳食等后勤保障。隨時準備被充搶險隊伍。

聯絡員:負責搶修隊的組織及現場搶救、指揮。隨時向安全、生產副指揮匯報。負責按指揮部命令進行上、下級的聯、系和各搶險隊間的聯系,做好搶險工作記錄。協助檢查預案執行情況。根據現場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匯報。接等有關部門人員的詢問。

(二)搶險組職責

1、消防隊聽到報警后,立即到達著火地點,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滅火器聽命令滅火。做到迅速、準確、有效。一切行動聽指揮。隨時向指揮人員匯報滅火情況。注意現場保護。

2、搶修隊在聽到報警后,按照《搶險隊安全管理規定》有關條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揮部命令及搶修方案立即投入設備及管線的搶修。一組負責搶修破損的管線或截門:二組負責泄漏點的堵漏及其點火炬的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組負責將搶修專用工具運到現場并提供搶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搶修中必須注意安全,及時向指揮人員匯報情況。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在現場停留觀看。

3、運輸隊在報警后要迅速按預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揮部命令后。立即投入搶救人員及財產的運輸。隨時向指揮人員匯報情況,做好待命搶險準備。

4、后期組在報警后,組織預備隊在指定地點待命,同時為搶險隊做好材料、膳食和醫療等各項準備工作。做好搶險準備(預備隊)。

5、保衛組聽到報警后按保衛預案到達指定地點負責警戒。當發生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時。應隨時監測濃度及其范圍,根據擴散情況布置警戒,并通知附近機關團體禁止用電、用火切斷交通等。

預防與預警

對所轄區的液化石油氣儲罐、液化石油氣鋼瓶等油氣儲運設施設立符合政府令和行業規范的監測控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檢查、維護保養制度。對泄漏區域實施不間斷進行定點與不定點的檢測。隨時掌握泄漏區域濃度和擴散范圍,恰當地劃定警戒區,警戒區內禁絕煙火,不得使用非防爆電器,不準使用手機和對講機。

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油氣泄漏事故,建立預測預警機制,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應急響應

(一)事故報警

1、發生油氣泄漏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鈕報警,然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員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幫助等。

2、消防值班人員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應撥打119。請求外援。

3、報完火警后,消防值班人員立即通過電話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事故情況。并指揮有關人員到路口迎車,指引事故地點。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通知事故應急指揮部和事故搶險組所有人員到達事故現場。

(二)處理措施

1、報警(119、120等),并視泄漏量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2、建立警戒區。在指定范圍內實行全面。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3、消除所有火種。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后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

5、導流泄壓。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導入緊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將油氣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體掩護。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泄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

7、控制蒸氣云。用中倍數泡沫或干粉覆蓋泄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云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

8、現場監測。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注意事項: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發生的隱患消除后,應急結束后。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由公司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一)通訊與信息保障:消防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經理、副經理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二)物資保障:按照有關規定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臺帳。保障應急救援物質管用有效。

(三)應急隊伍保障:消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組要加強訓練,針對模擬事故進行應急演練,并加強救援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定期演練制度,實戰性的綜合應急演練每年不少于1次,確保救援隊伍能適應急搶險救援的需要。與臨近消防隊,定期開展各專業聯防活動,需要時通過消防值班室電話聯系。充分發揮聯防力量。

附則

篇4

Key words: coal mine enterprise;contingency plan;emergency;emergency exercise;emergency rescue;problem;improvement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TD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14-0089-03

0 引言

隨著我國煤炭生產呈規模化現代化的趨勢,煤礦安全總體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但是由于影響煤礦安全運行的因素較多,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就是災難性事故,所以必須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實現安全生產。

事故應急演練作為應急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應對突發事故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事故應急演練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和檢驗預案及培訓效果,進而更好的應對突發事件。因此,相關企業的當務之急是如何開展高水平的演練以檢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國家、省及中煤集團有關規定,平朔集團公司、各部門和各礦、二級單位,結合預案每年都開展了不同層次的應急演練,通過開展事故預案演練,提高實戰能力,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但筆者通過多年事故應急演練評審、煤礦企業事故應急演練參演體會、對煤礦企業進行應急救援分析,發現煤礦企業在應急演練中普遍存在重視不夠、重“演”而輕“練”,重“演”而輕“實戰”的問題。只有達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加強預案培訓學習、制訂科學的預案和腳本、科學調控、提高應急救援聯動能力等方法,才能使煤礦企業開展科學性、實效性較強的應急演練,并且找出應急程序中的不足,對已經制定的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使應急預案更加完善,操作性更強。

1 應急預案演練

應急演練是指針對事故情景,依據應急預案而模擬開展的預警行動、事故報告、指揮協調、現場處置等活動。為了保證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各部門能夠熟練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應定期開展針對不同事故類型的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高實戰能力。同時在演練實戰過程中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并對演練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充實、完善。

1.1 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重要性

事故應急演練是檢驗預案,發現應急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并合理完善預案的重要手段,如果缺乏必要的實際演練,應急預案往往只是紙上談兵。

通過演練可以檢查應急搶險隊伍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緊急情況及職能部門、專業人員之間相互支援及協調的程度;檢驗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應急能力,包括組織群眾應急響應的能力和組織指揮專業搶險隊救援的能力。應急救援預案必須通過實際演練才能證實其可行性,從而真正的發揮作用。同時通過演練還能夠鍛煉和提高相關人員的救援技術和業務能力。

1.2 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類型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AQ/T9007-2011),可按不同標準將應急演練分為不同的類型,如按照演練內容劃分,可將其分為綜合演練和單項演練;按照演練形式劃分,可將其分為現場演練和桌面演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演練類型并不是絕對獨立的,可以相互組合采用。

1.3 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組織

無論演練規模如何,一般參演人員都是分為兩部分:一是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者,他們占演練人員的大多數。要求所有的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者都必須是現職人員,都是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實際的事故當中去的人員。二是考核評價者,即事故應急救援方面的專家或專家組,對演練的每一個程序進行考核評價。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模擬演練之前應做好準備工作,演練后考核人員與演練者共同進行講評和總結。另外在不同的演練課目中盡量安排不同的人員負責主要任務,以使更多的人員得到實際鍛煉。

組織工作主要包括:事故應急救援模擬演練的準備工作;選擇適合該演練事故類型的模擬演練地段;制定適合該演練事故類型的演練方案;組合相關人員學習制定好的演練方案;布置演練場所,同時籌備演練所需物資和設備;提前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參與演練,聽聽他們的寶貴意見。

1.4 編制演練方案應注意的問題

應急演練的形式多種多樣,在編制演練方案時應結合演練的事故類型/目的等選擇最佳的演練方式,最大限度地確保演練起到應有的效果,演練方案應包括應重點考慮以下內容:

①事故細節描述。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清楚了解和掌握事故發生經過,才能避免造成更嚴重的事故.對事故發生和發展、擴大的原因及過程要進行簡要的描述。使演練參加者可以據此來理解和敘述執行該種事故的應急救援任務和相應的防護行動。

②日程安排。最好依照真實事故的條件安排演練時間,但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的延長或者壓縮演練時間,以演練的需求而定。需要注意的是安排好演練日程后,為了相關單位和個人能夠做好充分的準備,應提前告知演練各項事宜。

③演練條件。最好選擇比較不利的條件進行演練,比如夜間,低溫或者高溫環境等,如此有利于應急演練人員能力的提升。但若演練人員或者各項工作準備不充分時,為了檢驗預案的可行性或為了提高演練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可選擇條件較好的環境進行演練。

④安全措施。現場模擬演練要在絕對安全的條件下進行,認真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和安全保障,確保演練的安全性。同時由于演練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周遭的居民,必須安排專人告知周遭居民,并將居民需要知道的事項一并告知。

⑤事故應急救援模擬演練的考核與總結。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通過實踐考驗,證實該預案切實可行后才能有效地實施。因此,演練中應由專家和考評人員對每個演練程序進行考核與評價。演練以后要根據評價的意見進行認真的總結,找出問題并提出修改建議。經過驗證發現修改意見確實可行的話,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同時上報給上級領導。

⑥事故應急救援模擬演練的時間。一般應根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級別、種類的不同,對演練的頻度、范圍等提出不同要求。企業內部的演練可以與生產、運行及安全檢查等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統籌安排。

2 應急演練普遍存在的問題

2.1 領導、職工思想重視度不夠

多年以來應急救援演練質量一直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的原因是相關人員從思想上不重視,突出表現在一些領導根本沒有意識到演練的重要性,甚至沒有成立相應的機構,每到演練時都是走走過場,撐撐場面,因此這些單位難以在演練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應急救援能力,無法發揮演練的真正作用.演練只停留在形式上,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指揮部人員對演練方案不熟悉,掌握不透徹,且演練前未充分溝通,導致在指揮、崗位堅守、相互配合協調、響應速度、啟動指揮等方面存在問題;②應急人員對自己的工作職責不明確,對預案熟悉程度不夠,不按設計腳本執行;③應急人員思想意識出現偏差,認為演練是走走過程,導致實戰時不嚴肅,不認真對待,演練中沒有進入應急狀態;④記錄演練情況或匯報情況不完整,不利于評價、總結改進、歸檔、預案修訂。

2.2 演練內容過于簡單、方案有待規范

現實中很多單位雖然意識到了應急救援演練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經驗等原因,導致其在確定演練內容時過于簡單,不切和實際,無法真正發揮演練作用。比如在設置火災事故時,只明確了火災大小/火災位置等,對于諸多自然條件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比如風向/風速/燃燒物質/消防通道等,導致救援行為缺乏技術性和可信度。演練中,假設的災情都比較簡單,基本沒有設定災情發展變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災害,如可燃液體燃燒、壓力容器爆炸、建筑物倒塌以及特殊情況下高層建筑的人員疏散等,由于演練災情設定都過于簡單,沒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準備,對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作用不大。

2.3 演練組織沒有統籌規劃

部分煤礦企業在演練過程中存在以下三亂:一是演練進程亂,缺乏科學調控,導致演練無法正常進行;二是現場車輛調控亂,在演練現場車輛較多(包括觀摩車輛和參演車輛),尤其是大型綜合性演練,一旦沒有科學調控好現場車輛,就會阻礙到演練的正常運行;三是人員調控亂,大型演練涉及到很多人員(包括觀摩人員和參演人員),只有科學調控這些現場人員,才能確保演練的正常運行。

另外,為了保證演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也應該科學設置相關演練情景,綜合考慮各項可能發生的因素,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2.4 演練協調聯動有待加強

在目前的應急救援演練中,交代了各參戰力量的任務分工,卻忽視了相互間的協同作戰;特別是在力量的部署上,各職能部門和各礦之間演練協調聯動有待加強。資源還缺乏有效整合和統一協調,一旦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很容易使救援工作中存在職責不明、機制不順、針對性不強等問題,難以協同作戰,發揮整體救援能力。

3 改進建議

3.1 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堅決落實

企業領導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行動上真正投入進去,并且在宣傳上下功夫,利用板報、標語、專刊和印制宣傳冊子、競賽答題等不同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知識宣傳活動和應急預案培訓工作,在內容、形式、方法上都突出“面向實戰,講求實用,追求實效”的原則,才能充分發揮應急預案的適用性和有效性,達到控制事故擴大,降低人員傷亡與事故損失,提高抵御風險能力的目的。

3.2 制訂科學的預案和腳本

演練方案和腳本是整個演練的靈魂,演練方案確保演練準備、演練實施、演練評估及總結有序進行,演練腳本確保演練每一個環節都能高質量完成。演練方案和腳本的編制直接決定著演練效果。一是從制訂科學預案入手,夯實應急救援演練基礎。應急預案的制定是實施演練前提。制定符合客觀實際的應急預案,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結合應急預案進行編制,要與應急預案相統一;二是結合易發事故進行編制,對平時易出事故地點、易出事故環節進行有針對性設計;三是結合參演人員的素質設置演練情況;四是結合演練場地設置演練情況,有什么樣的場地,就要設置符合現場特點的演練情況。

3.3 科學調控,演練有序

要精心組織,使演練有序進行。組織實施演練時,必須做好三個調控。

①演練進程的調控。根據演練情景的設置、應急隊伍采取的相應行動效果,科學調控應急救援演練進程。

②對現場車輛的調控。控制演練車輛就要科學規劃場地,確定演練車輛停放區域和觀摩車輛停放區域,并劃出停車位。

③對現場人員的調控。根據演練需要確定演練人員、控制人員、模擬人員、評估人員的具置;根據場地特點和觀摩人員多少確定觀摩人員位置,需要轉移場地時,要有專人引導和管控觀摩人員,并設立標志牌。

3.4 提高應急救援聯動能力

通過政府、集團公司統一協調,依據有關規定動員、調動、征用有關人員及物資、設備器材實現聯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集團資源的作用,一旦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各類應急處置救援資源,形成"大應急、大處置、大救援"的工作格局,提高企業應急救援能力。才能既練組織指揮,又練戰術動作;既練工作程序,又練協調配合。

4 演練實例分析

①2015年,中煤平朔集團公司共有13家企業單位組織了應急預案演練活動,主要包括火災事故、特種設備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及汛期安全等多方面的內容,涵蓋了諸多領域的應急預案演練。通過演練,使職工掌握了事故發生時的應對措施和處置程序,提高了職工自我防護、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在思想行動方面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高度重視、迅速部署。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開始后,平朔集團公司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2015年平朔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活動的通知》(平朔安〔2015〕3號),全面部署2015年全公司應急預案演練活動,要求相關單位充分認識應急預案演練工作的重要意義,在開展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按照各單位的應急預案,精心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活動,加強領導、保障落實,提高綜合實戰能力。二是突出重點、內容豐富。部分企業根據從業人員的實際需要,組織舉辦了應急管理專題培訓,并聘請有關專家講解,并現場演示應急技能,采用橫幅、宣傳畫等多種方式宣傳事故預防及應急避險知識。各加油站及相關危化企業都結合本單位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重點,圍繞本單位重大危險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應急預案演練活動。

②以往大多數企業雖然都制定了相應的演練方案,但是演練方案并不規范、不具體,缺乏演練腳本,演練方案缺乏實際操作性。部分企業甚至不編制演練腳本,缺少對生產安全事故整體過程以及重要環節的描述。針對這些問題,2015年平朔集團公司要求各企業認真組織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制訂科學的演練預案和腳本,報公司總指揮部組織審核,并組織專家對各企業預案和腳本進行評優評先活動。活動開始后,各企業都成立了演練籌備機構,精心準備演練工作。根據企業規模有選擇性地成立指揮控制組、策劃組、執行組、評估組、保障組等。演練方案和腳本編制初步完成后,經反復推敲,不斷修改完善。各單位的演練方案和腳本在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大大增強。

③思想上重視了,有了科學的預案和腳本,還必須進行科學調控才能演練有序。2015年在安全生產應急演練周期間,平朔公司各企業通過解說或演練人員的臺詞,現場人員明白了演練的進程、演練的內容及演練節點。在企業應急響應隊伍、醫療、救護、消防及企業職工的協作配合下,充分展示了演練人員的專業技能,演練有序運行,達到預期目的。

④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四大類突發事件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特別重大(I級)、重大(II級)、較大(III級)和一般(IV級)四級。按照不同事故級別對應相應的應急響應級別。以前公司各企業演練時的事故級別比較低,各企業進行的事故演練,多數是現場處置方案和本單位的綜合預案演練,參加演練的人員和資源僅是本單位的,沒有涉及與公司或當地政府的合作演練。《關于深入開展2015年平朔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活動的通知》中規定了哪些單位的演練是屬于集團公司級別的,需要由市政府或集團公司啟動并組織實施應急響應,加強應急聯動機制。2015年,平朔集團公司井工三礦在井下舉行礦井水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在朔州市政府和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在公司各職能部門及技術、財務、裝備、供電、供水、衛生、物資、通信等部門的共同配合下,按照各部門在應急救援行動中的具體任務分工,實施了一場接近實戰的救災救援演練,提高了政府和公司門對重大生產事故的協調作戰能力。

平朔集團公司計劃2016年6月至8月開展13家企業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活動,包括頂板事故、水災事故、火災事故、火工品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油庫消防、液氨罐區泄漏等事故應急演練,在部署今年的應急演練中,集團公司認真總結了以往工作中的良好實踐和有待改進的地方,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年度演練計劃設定的事件,在應急救援的程序、組織、設施、能力、培訓等方面進行改進,確保將應急演練成為持續改進、推動工作的有力手段。

5 結語

①煤礦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只有達到干部職工思想上高度重視,讓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是減少事故損失、避免事故擴大的必要手段。通過演練,可以有效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篇5

2011年11月18日,南京市重大化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在南京藍星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星化工”)展開。這次演練由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江蘇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南京市安全生產監管局、南京市化工園區管委會承辦,南京市安全監管、公安(消防、交管、特警支隊)等23個部門(單位)的60余臺特種車輛和500余人參加了演練,全面檢驗了南京市處置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應急演練過程

2011年11月18日上午10:00,隨著演練總指揮——南京市市長季建業一聲令下,南京市重大化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在化學工業園區藍星化工生產裝置區正式開始。

演練模擬藍星化工新建四氫呋喃裝置試生產過程中,氫氣泄漏發生爆炸燃燒,火勢蔓延擴散平臺,容器受熱變形導致發生二次爆炸,爆炸拋射物擊穿鄰近裝置的苯儲罐,造成管道破損,大量有毒有害物料泄漏和擴散。

上午10時1分,藍星化工1號生產區四氫呋喃裝置中控室加氫工段突然發出了報警的信號。巡檢人員報告:四氫呋喃裝置閥門法蘭墊片處泄漏,發生爆炸,有人員傷亡,物料有甲醇、四氫呋喃、氫氣和馬來酸二甲酯,請求救助。隨后,一聲警報汽笛拉開了化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的序幕。公司啟動了應急預案,事發車間應急人員按現場處置方案迅速組織搶險,其他車間緊急停車、疏散人員,并報告園區應急響應中心。

10時6分,園區應急響應中心接到公司請求支援后,迅速啟動園區應急響應,成立園區應急指揮部,下設通訊與信息保障、治安道路交通保障、救援裝備保障、公用工程保障、專家組等專業小組,迅速轉入應急響應狀態。同時,調動園區應急處置力量立即趕赴現場,統一組織協調現場搶險處置行動,并向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

10時8分,化工園區消防中隊及周邊揚子、南化公司消防隊趕赴現場展開救援行動。揚子、江北人民醫院急救車將藍星化工自救的受傷人員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現場偵查小組、警戒小組、滅火小組、搜救小組按照預案任務分工,利用現有裝備展開救援,控制火勢蔓延。滅火小組按照指揮員的指令分別在著火裝置的北側設置2個車載炮和2門移動炮,對著火裝置進行冷卻降溫,并利用泡沫發生器對地面流淌火進行堵截和控制;供水小組占據消火栓向主戰車輛不間斷供水;警戒小組對火災現場的主入口利用警戒桶、警戒燈、警戒帶等器材實施警戒,控制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現場;搜救小組在水槍的掩護下,重點對燃燒爆炸現場進行搜救。

10時12分,市委、市政府接到市安監局值班室報告后,迅速啟動市級響應,并將有關情況向省安監局值班室報告。南京市安監、公安、消防等部門,接到命令后火速奔向事故現場實施救援。南京市安監局從市安全生產信息平臺專家庫選調3名化工專家赴現場進行技術支撐;交管部門立即啟動重特大事故交通保障預案,先期調集九大隊、十大隊、二橋高速大隊和六合大隊的警力,對事發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對周邊道路實施交通疏導,并控制圍觀人員的聚集,保障江北大道、長江二橋等通往事故現場、揚子醫院、江北人民醫院的道路暢通。

10時16分,根據《南京市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在園區管委會成立以副市長羅群為總指揮,安監局局長叢躍滋、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霞為副總指揮的市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統一組織、指揮、協調各方救援力量投入搶險救援行動。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由化工、消防、環保、氣象專業人員組成的專家組,正在對事故發展態勢及影響進行分析,為指揮部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提供安全技術支撐。

在現場,市級醫療專業救護隊伍、氣象監測應急搶險隊、通信保障專業應急隊伍等市級響應的救援力量陸續抵達事故現場,各專業隊伍迅速投入救援。消防部隊重型裝備投入了戰斗;市氣象局的應急分隊正對現場進行氣象監測,將匯總到的事故現場風向、風速和氣壓的氣象要素信息不斷傳送到指揮機構;電信、移動應急通信分隊正在建立應急通信指揮系統,保障應急通訊所需;市環保監測分隊設立多處檢測點,對事故現場周邊環境空氣及水體進行多方位監測;質監局特種設備應急技術人員正在提供特種設備和壓力管道應急救援技術指導工作。

10時23分,事故發生所在地六合區政府接到市應急救援總指揮部命令后,按預案立即采取措施,派出現場工作組,對處于事故發生地下風向的兩個社區群眾進行疏散。南京市交通運輸局調集30多輛客車,組織群眾向上風向、側風向撤離疏散。

10時27分,轟的一聲劇響,現場發生二次爆炸,爆炸的拋射物四處飛散,并擊穿了裝置數十米之外的苯儲罐,造成苯儲罐著火。此時,偵察直升機接到救援指揮部的指令,飛臨事故上空,對事故現場有毒有害煙霧擴散情況實施空中偵測。

10時28分,隨著現場火勢擴大,園區及周邊消防力量明顯不足,現場指揮部又緊急調動特勤一中隊、戰勤保障大隊等增援力量到場,大型危化品應急救援車投入搶險戰斗。由于容器發生爆炸,造成相連的管道發生泄漏,消防特勤和堵漏人員正在對管道進行堵漏。

10時30分,堵漏人員報告堵漏成功,苯儲罐明火撲滅,消防人員正用泡沫覆蓋圍堰內的消防水,防止苯揮發,并增調消防車對苯儲罐進行冷卻。

10時32分,現場總指揮羅群下達總攻指令:“總攻條件已具備,總攻開始!” 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搶險勇士奮力向前,水槍水炮怒吼,水流泡沫齊發,銀龍飛舞,激流四射。

篇6

關鍵詞:災害脆弱性;數據分析;關聯圖;醫院應急管理

Abstract:The descriptive and 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hospital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ssociation map was used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mproving the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hospital.

Key words:Hazard vulnerability; data analyst;Association graph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近年來各種突發事件頻發,嚴重威脅人類的身心健康和危及社會安全。福島核泄漏事件、SARS、印度洋海嘯等事件,使得突發事件風險管理與應急管理成為政府和學術界密切關注的焦點。對醫院而言,由于醫院在突發事件中常同時扮演著受害者與助人者的雙重角色,使得突發事件風險管理與應急管理更加重要。因此,醫院存在著哪些風險,有可能遇到什么樣的突發事件,是管理者啟動應急管理項目時應首先明確的問題。JCI和等級醫院評審均要求醫院必須開展災害脆弱性分析,明確需要應對的主要突發事件及應對策略。

災害脆弱性分析不是醫院應急管理的最終目的,而在于把一大批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背后的信息集中和提煉出來,進行挖掘分析,幫助管理者對醫院現行狀況進行預判和決策,以保障醫療環境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來源于醫院各級各類人員對災害脆弱性分析評估結果。

1.2方法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及社會安全事件等4類事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及當前社會熱點問題,選擇14種潛在危險事件,采取較為常用的脆弱性分析方法-風險評估矩陣,運用KAISER模型,計算并綜合分析各潛在危險事件的發生概率及嚴重性[1]。

1.3分析思路 運用對比、交叉關聯規則,多角度分析評估數據,從發生概率、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應急準備、內部反應、外部支持及相對風險等方面了解醫院目前在應急管理中的短板[2],前瞻避險,部署下一步工作,促M應急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

2 統計數據

見表1。

2.1描述性數據分析 統計數據顯示,總體而言,發生各類事件的相對風險差距不大。社會安全事件發生概率位居前列,接下來依次是事故災害類事件、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類事件。自然災害類事件相對風險雖較高,但發生概率不高。見圖1。

從發生概率來看,醫鬧事件的發生概率最高。其次是醫療安全事件和信息系統癱瘓;從服務影響來看,群體性醫鬧事件對我院的服務影響最大。其次是火災和信息系統癱瘓;從人員傷害來看,發生火災的人員傷害較大。其次是群體性醫鬧事件和地震;從財產損失來看,火災對我院的財產損失較大。其次是地震和群體性醫鬧事件。

2.2探索性數據分析 研究相對風險與發生概率的關聯性。

第一象限(高度關注區):屬于相對風險和發生概率都高的象限。醫鬧事件、火災、醫療安全事件、醫療設備故障和暴發醫院感染落在這個象限上。

第二象限(優先改進區):屬于發生概率高,相對風險不高的象限。信息系統癱瘓落在這個象限上。

第三象限(無關緊要區):屬于發生概率和相對風險都不高的象限。大面積停水、危險化學品事故、放射安全事件和洪水落在這個象限上。

第四象限(維持優勢區):屬于相對風險雖高,但發生概率不高的象限。爆炸事件、地震落在這個象限上。見圖2。

3 災害脆弱性分析的總結與建議

3.1明確應對重點 根據相對風險與發生概率的關聯圖,認為本年度應急關注重點為醫鬧事件、火災、醫療安全事件、醫療設備故障和暴發醫院感染等5類災難事件。

3.2應急管理建議 通過從相對風險與發生概率的關聯性綜合分析,認為醫鬧事件、火災、醫療安全事件、醫療設備故障和暴發醫院感染等5類災難事件需要盡快檢視、修訂原有的應急預案并開展相關培訓及演練。信息系統癱瘓應急預案需要檢視、修訂。大面積停水、危險化學品事故、放射安全事件、洪水及大面積停電等5類災難事件可進行應變計劃擬定,但目前已有監控、改善機制或應變措施等管理機制,故暫不擬定應變計劃。爆炸事件、地震暫不需要進行應變計劃擬定。

在修訂應急預案時,應注意完善醫鬧事件、火災和信息系統癱瘓相對應的應急預案中減少醫院服務影響的內容,火災、醫鬧事件應急預案的人員救治內容及保障財產的內容。

4 災害脆弱性數據分析應用于應急管理的體會

4.1關聯圖明確應急管理改進方向 災害脆弱性分析只是了解醫院應急現狀的第一步,通過應用關聯圖,對災害脆弱性進行數據分析,可將看似紛繁無聯系的災害脆弱性數據關系有邏輯地連接起來,量化醫院容災能力,為醫院應急管理改進的重點及方向提供依據,對重點管理事件有的放矢,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3]。

4.1.1指導業務科室制定年度應急演練 在全院公告年度災害脆弱性分析結果及應對重點,并將其作為各部門制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的參考依據[4]。

4.1.2調整應急演練監測重點 根據分析調整及有側重地監測每年的院級應急演練。

4.1.3調整醫院應急預案 根據統計數據發現的不足之處,修訂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演練后進行評價,審視并修訂演練過程中發現的預案和工作流程的缺陷,再進行培訓教育。

4.2應提高可參考性 為了提高脆弱性分析的可參考性,參與問卷調查人員應相對固定,覆蓋多層次、多專業,在醫院工作時間有一定時限。問卷調查之前進行座談,總結去年醫院發生的突發事件,讓參與者盡可能透徹了解醫院應急總體情況,保障數據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晉,桂鴻斌,閆若玉,等.基于Kaiser模型的醫院災害脆弱性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3(21):40-43.

[2]成沛玉,鄢碧_,劉群友,等. 災害醫學視角下三級醫院災害脆弱性分析[J].中國醫院,2014,4(18):23-24.

篇7

【關鍵詞】危險化學品庫;應急預案;道化學分析法

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是企業加強本質安全、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可提高企業全員參與安全、主動排查隱患、持續改進提高的能力,目前正逐漸成為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頻發,由于應急能力低下、應急救援行動不力、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應急響應不及時等,造成事故損失巨大,對危險化學品庫的應急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主要包括應急管理體系現狀調研、危險性分析、應急預案的架構設計、應急預案的編制等部分。

一、危險化學品庫應急管理體系現狀調研

確定危險化學品庫在企業的地理位置,對危險化學品庫周邊安全生產環境展開調研。包括兩個方面:①危險化學品庫周邊危險源;②危險影響區域;③周邊應急救援物資。周邊危險源:市政燃氣管道、周邊生產車間、交通主干道;危險影響區域:危險化學品庫在企業北部,位置較偏僻,且離車間較遠,但一旦發生事故,也可能危及其他車間;周邊應急物資:通過調查、訪問,初步確定危險化學品庫周邊可用的應急救援物資。

二、危險性分析

道化學評價法是以工藝過程中物料的火災、爆炸潛在危險性為基礎,結合條物料量等因素求取火災、爆炸指數,進而可求出經濟損失的大小,以經濟損失評價生產裝置的安全性[1] 。

道化學法進行評價的過程是:選取評價單元,確定物質系數(MF),計算一般物質危險系數(F1),特殊物質危險系數(F2),確定物質危險系數(F3= F1* F2),確定火災、爆炸指數(F&EI)、暴露面積、基本MPPD、最后確定實際的MPPD。

物質系數選取組成成分最大的MF最為混合物的近視值(最大組成濃度≥5%),本處取MF=16。

一般物質危險系數是指在事故損失中的基本影響因素,包括六項內容,根據危險化學品庫的具體情況,取值參照道氏火災爆炸指數法有關系數的選擇及確定標準,得F1=1+0.5+0.50+0.30=2.3。

特殊物質危險系數(F2)是影響事故發生概率的基本因素,包括十二項內容,根據危險化學品庫的具體條件及道氏火災爆炸指數法的有關規定:F2= 3.0。物質危險系數F3=F1×F2= 2.3×3.0= 6.9。

火災、爆炸指數F&EI= F3×MF=110.4,根據表1火災爆炸指數與危險等級表,其火災爆炸危險等級為“中等”。

暴露區域是指若發生火災爆炸事故,設備可能受到破壞的暴露范圍。暴露范圍是由暴露半徑決定的。其計算如下:R=0.256×F&EI=0.256×110.4=28.26m;S=πR2=3.14×28.262=2507.7m2。

危險系數反應單元中物料泄漏或反應能量釋放所引起的火災、爆炸事故的綜合效應,根據DF與F3和MF查單元危害系數圖,得:DF=0.73。表明危險化學品庫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在沒有安全補償措施的情況下,周圍2507.7范圍內將有72%遭到破壞。

通過上述計算,在不采取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危險化學品庫破壞的范圍很大,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安全措施補償系數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估算恰當的安全措施對降低火災爆炸事故的作用。

根據危險化學品庫的實際情況,填寫安全措施補償系數表,并計算結果為:C=C1C2C3=0.734×0.894×0.549=0.36。

則有:F&EI'= F&EI×C=110.4×0.36=39.744

查表1火災爆炸指數與危險等級表,采取補償系數后,危險等級由中等降低為最輕。

對系統采取了安全措施補償系數后,有效地降低了火災爆炸事故的危險等級。因此,在庫房固有的危險性無法降低的時候,必須采取安全措施補償系數。包括:

①物質隔離。應急預案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管理)部分提出了要對重要危險源進行管理。在緊急排放泄漏物、準確安裝連鎖裝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對降低物質隔離補償系數做了指導性的作用。

②防火措施。應急預案中預防與預警(監測)、應急響應部分對自動監測報警系統、滅火系統、滅火器、消防栓等防火措施做出了要求,促使企業降低防火措施補償系數。

三、應急預案架構

危險化學品庫中,危險化學品種類較多、危險性不一,一些危險化學品一旦發生事故,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等。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的要求,應急預案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三類 [2]。

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處理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內容包括:編制目的、編制依據、使用范圍、應急預案體系、應急工作原、設計場所的危險性分析、組織機構及職責、預防與預警、應急響應、信息、后期處置、保障措施、培訓與演練、附則等內容。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明確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組織結構及職責,預防與預警、信息報告程序、應急處置、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等。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主要內容包括:事故特征、應急組織與職責、應急處置、注意事項附件等。

制訂危險化學品庫應急預案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規范生產經營單位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職工安全健康和公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篇8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選取南通市某化工園區的60家化工企業為調查對象。

1.2方法及內容

制定統一的調查方案,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調查員向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相關管理人員以詢問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調查問卷經預調查后進行相應的修改,以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

調查問卷共分4個部分:企業基本情況、生產或使用的化學品情況、應急管理情況和應急救援設施情況。企業基本情況包括企業經濟類型,規模,是否發生過化學中毒事故,中毒的毒物及原因等。生產或使用的化學品情況包括化學品種類,年使用量及最大儲存量,儲存形式,可能接觸人數等。應急管理情況包括應急救援機構及職責,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應急經費投入,應急救援培訓等。應急救援設施包括中和、堵漏工具,醫務室配備,急救藥品及急救器材配備等。

2結果

2.1基本情況

在調查的60家企業中,國有企業2家,占3.3%;私營企業41家,占68.3%;外資企業13家,占21.7%,其他4家,占6.7%。大型企業1家,占1.7%,中型企業9家,占15%,小型企業50家,占83.3%。該園區共存在化學物90多種,其中主要的危險化學品有氯、甲苯、二甲苯、甲醇、氟及化合物、三氯氧磷、氨等。11.7%(7家)的企業發生過急性化學中毒事故8起,中毒32例,引起中毒的主要毒物有氯、甲苯、腈類化合物等。

2.2應急管理情況

60家企業均成立了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建了應急救援隊伍并配備了兼職應急救援人員。96.7%(58家)的企業建立了應急救援預案,但只有78.3%(47家)的企業建立了化學品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僅有53.3%(32家)的企業進行了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并能進行總結評估。78.3%(47家)的企業設有專項應急資金。有95%(57家)的企業進行了應急防護用品的使用培訓,但只有61.7%(37家)的企業進行了現場醫療應急救援的培訓。

2.3應急救援防護設施設備情況

91.7%(55家)的企業配備了堵漏、圍堵、中和、稀釋等控制毒物泄漏的設施和設備,如圍堰、應急噴淋裝置、應急堿池等。只有2個企業設置了醫務室,配置了醫護人員。僅有36.7%(22家)的企業和附近醫院簽訂了應急救援協議,68.3%(41家)的企業能在10 min內趕到附近醫院,而簽訂協議的醫院均為鄉鎮醫院,綜合救治能力較弱。35.0%(21家)的企業配備了必要的應急救援藥品。所有的企業都設置了洗眼噴淋器等應急救護器材以及防化服、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等個人防護用品,但部分企業應急器材配置數量不能滿足要求,部分器材不能有效使用。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該化工園區中化工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為私營企業。被調查的企業中11.7%發生過化學中毒事故,其中中型企業2家,小型企業5家。說明這些企業急性化學中毒應急綜合能力不強,不能有效控制事故發生。大型企業在應急救援能力上要比中、小性企業強,中、小型企業可以借鑒大型企業在應急管理上的經驗,并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吸取發生化學中毒事故企業的經驗和教訓,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在應急管理方面,盡管所有的企業均建立了應急救援預案,但由于只有78.3%的企業建立化學中毒事故專項預案,且進行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的企業也比較少(僅占53.3%)。因此,一旦發生化學物泄漏等事故,企業不能有效組織救援活動。園區僅有78.3%的企業設有專項應急資金,應急資金是應急設施配置、人員培訓等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增加專項應急資金的投入。園區95%的企業進行了應急防護用品使用的培訓,但現場醫療急救方面的培訓僅為61.7%,一旦發生事故,由于救援人員缺乏必要的醫療常識和急救知識,可能造成盲目施救或缺乏初步急救,造成人員傷亡的擴大\[2\]。

在應急救援設施的配置方面,園區企業醫務室設置數量少,僅有不足半數的企業與醫院簽訂應急救援協議,應急救援藥品的種類和數量也不能滿足要求,一旦發生事故不能及時趕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企業的應急器材防護裝備也存在數量不足的情況。

急性化學中毒事故一旦發生,企業第一時間開展有效自救是減少傷亡的關鍵。針對上述企業應急救援能力調查結果,該園區應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提高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水平,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

企業要制訂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尤其是針對化學中毒事故的專項預案,明確各應急人員的職責,辨識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對本單位應急人力、物力、設施工具等應急資源是否能滿足事故救援需要進行確認,制定應急行動程序。應急救援預案是企業科學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性文件\[3\]。一旦事故發生,根據預先制定的方法和程序可以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能縮小事故危害范圍,減少傷亡。同時,應急救援預案制定以后需經常進行演練,一方面是檢驗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經過演練評估不斷修正計劃中不完善之處;另一方面,定期的有計劃的演練可以使應急人員熟悉應急程序,遇事不慌,能正確快速反應。

企業應急救援資金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無論是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還是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的配置都需要資金投入,企業設置合理數量的應急資金,保障專款專用,是順利開展應急工作的前提。

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及時、有序、有效地實施現場急救和安全轉運傷員是降低傷亡率,減少事故損失的關鍵\[4\]。企業應重視現場應急醫療,包括對受化學毒物污染人員的清潔凈化,初步的現場急救以及應急救援藥品的使用。企業應派人員接受相關的培訓,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術,在等待救護車轉運病人之前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減少傷亡。

企業還應根據自身可能發生突發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藥品等,數量要滿足救援要求。

企業自身應急救援能力是應急救援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應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4參考文獻

[1]尹仕偉,單利玲,楊繼紅.2006―2011年南通市職業病病例分析\[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2,38(6):369-371.

[2]陸春花,單利玲,楊澤云.南通市2005―2012年急性職業中毒事故分析\[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3,31(6):308-309.

[3]吳宗之,劉茂.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及預案導論\[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17-23.

篇9

企業要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應該做好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下面是小編帶來關于2020企業管理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模板,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獲!

一、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總則

1、編制目的:

為規范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提高處置安全生產事故能力,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實施應急救援,保障員工和顧客生命和財產安全,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北京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定》、《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 所發生的火災事故、觸電事故和機械傷害事故應對工作。

二、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危險性分析

1、企業概況:

坐落于

方向的

村區內,西邊面臨 ,北邊面臨 ,東邊面臨 ,南邊為 。營業面積 平方米,安全出口  處。現從業人數

人,其中管理人員  人,安全負責人  人,是一家

企業。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單位 內有高低壓配電裝置及經營區電源線路較多,易燃品集中堆放,且在

區域內使用燃氣和主食加工機械進行現場食品加工。如果出現人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發生火災、機械傷害及觸電等事故。

4、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快速反應,協調統一。

三、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下設應急辦公室,設在 。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設置通訊聯絡組、滅火組、疏散組、搶救組4個應急救援組。

1、應急指揮部成員及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 員:

職 責:

(1)接受上級部門、當地政府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并落實指令。

(2)組織本單位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

(3)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4)負責本單位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先期處置和善后工作。

(5)配合專業部門進行事故現場的應急搶救工作。

(6)及時準確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7)組織對應急預案處置方案的演練,補充完善本單位應急預案。

2、應急辦公室成員及職責:

負責人:

成 員:

職 責:

(1)設專人24小時值班。

(2)接到事故報警后,及時向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3)事故發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

3、應急救援組職責:

通訊聯絡組:負責與各應急小組及對外有關部門的通訊聯絡和情況通報。

滅火組:發現火情立即利用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進行初起火災撲救,及時斷電、斷氣。

疏散組:負責引導各部位人員有秩序疏散。

搶救組:搶救受傷人員并進行救護,及時護送受傷人員就醫。

(二)組織體系框架:

四、企業安全生產事故預防與預警

(一)危險源監控:

1、應急指揮辦公室24小時值班。

2、由安全人員負責加強對危險源的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事故預防措施:

1、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2、及時對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隱患進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保證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應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安全指示標志明顯連續。

5、在危險要害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便于公眾識別。

6、加強對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

(三)信息報告與處置:

1、事故發生后,第一發現人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并盡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擴大。

2、現場負責人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揮部成員到現場,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迅速做出響應,進入相應的應急狀態,救援組依據職責分工履行各自所應承擔的職責。

3、事故發生后,如事態繼續發展擴大,指揮部立即將本單位地點、起始時間和部位、危險化學品(含劇)名稱和數量、人員傷亡情況、可能影響范圍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報三間房地區應急辦公室。(應急辦電話:白天6542.0028、夜間及節假日6542.0017)

五、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響應

(一)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1、員工發現事故征兆,如電源線產生火花,某個部位有煙氣,異味等,立即報告值班領導,現場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條件下,立即進行自救、滅火,防止火情擴大。

2、事故現場繼續蔓延擴大,現場指揮人員通知各救援小組快速集結,快速反應履行各自職責投入滅火行動。

3、聯絡組撥打119火警電話,并及時向三間房地區應急辦報告,派人接應消防車輛,并隨時與救援領導小組聯系。

4、滅火組在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根據不同類型的火災,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滅火。

如液化石油氣鋼瓶泄漏著火,用濕布包住手去關閉角閥,無法關閉時,則用滅火器撲救,用水冷卻鋼瓶,滅火后應將鋼瓶拎至空曠處放置。

如電氣設備著火,首先切斷供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電源,再利用滅火器進行滅火。

5、疏散組接到警報后,立即按負責區域進入指定位置,用鎮定的語氣呼喊,消除顧客恐懼心理,穩定情緒,防止發生擁擠,以最快的速度引導顧客按指示方向有序疏散。

6、搶救組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撥打120、999急救電話或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7、救援隊伍到事故現場后,迅速報告未疏散出來的人員方位、數量以及疏散路線。

8、火災現場指揮人員隨時保持與各小組的通訊聯絡,根據情況可互相調配人員。

9、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各組人員應盡快撤離火災現場,等待專業隊伍救援。

(二)觸電事故現場處置:

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切勿觸摸電器用具的開關。

2、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

(三)炊事機械傷害事故處置措施:

1發現有人受傷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關閉設備電源,向周圍人員呼救,迅速向領導報告。

2、領導接報后,立即到達現場,指揮對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

3、一般性外傷,迅速包扎止血,并將傷者送往醫院。

4、如果受傷人員傷勢較重,現場指揮人員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治療,并及時上報三間房地區應急辦。

(1)發生斷指,立即止血,盡可能做到將斷指沖洗干凈,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裝有冷飲的塑料袋內,將傷者連同斷指立即送往醫院。

(2)肢體骨折,將傷肢固定,減少骨折斷端對周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再送往醫院。

(3)如果肢體、頭發卷入設備內,立即切斷電源停止機器轉動,不可用倒轉機器的方法,妥善的方法是拆除機器取出肢體,無法拆除時撥打119請求支援。

六、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結束

現場應急處置后,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已消除,應急工作結束。

七、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后期處理

1、組織人員盡快清理現場,檢修受損設備。

2、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賠償工作。

3、協助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4、將事故總結報告和處置情況報送當地政府應急辦,總結事故應急處置經驗,對應急預案進行修改完善。

八、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保障

1、應急隊伍及通訊保障:

(1)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 手機:

副總指揮: 手機:

成 員: 手機:

(2)應急辦公室

負責人: 手機:

成 員: 手機:

(3)通訊聯絡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4)滅火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5)疏散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6)搶救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2、應急救援物資保障:

照明器材:

消防器材:

防護用品:

通訊器材:

3、經費保障:

本單位從日常辦公費用中,抽出部分資金用于應急物資的添置、維護保養及演練培訓的費用支出。

九、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與演練

1、培訓:

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安全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設施設備的安全使用、火災事故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識、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相關知識培訓。

2、演練:

根據預案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做好演練記錄,并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修改完善應急預案。

十、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獎懲

1、在事故搶險過程中,無故不到位、不服從命令或臨陣逃脫的,將給予罰款或開除處理。

篇10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我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規范程序,明確職責,提高應對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省環境污染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遂寧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縣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一般突發環境事件。

1.4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平戰結合。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環境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加強環境事件危險源監測、監控和監督管理,建立環境事件風險防范體系,經常性地做好思想、預案、機制等工作準備,加強培訓和預案演練。應急狀態下實行特事特辦、急事先辦。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實行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各工業城管委會按各自職責組織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

加強聯動,信息共享。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加強協同配合,完善環境應急監測網絡,充分發揮部門、行業優勢和專業救援力量的作用,實現資源信息共享。

科學規范,處置有效。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應急管理中的參謀作用,采用先進的監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為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和處置提供技術支持。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應,科學處置。

2組織體系及職責

2.1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組成

指揮長:縣政府分管縣長

副指揮長:縣政府應急辦公室主任

縣環保局局長

成員:縣環保局、縣發改委、縣經委、縣商務局、縣國資辦、縣監察局、縣教育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勞動保障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規劃和建設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衛生局、縣旅游局、縣畜牧食品局、縣氣象局、縣安監局、川中石油**作業區、**電信、明珠電力公司、縣新聞中心、**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等有關部門負責人。

2.2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職責

負責我縣一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協調,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類別等情況提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原則要求;組織協調有關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專家和應急隊伍參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組織協調有關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提供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保障、救助支援;及時研究處理突發環境事件的重大事項,向縣委、縣政府和市政府報告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必要時派出工作組赴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現場指導應急處置工作。

2.3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

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環保局,由縣環保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長兼任副主任。其職責為:積極主動地為指揮部當好參謀助手,加強信息收集和分析研究,搞好上傳下達和對一線處置工作的監控,督促有關鄉鎮人民政府、縣級部門、各工業城管委會按要求落實各項處置措施;在指揮部授權下,依法組織協調我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制訂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方案,落實應急處置措施,建立和完善環境事件監測和預警體系。

2.4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縣環保局:負責組織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故、民用核與輻射環境污染的應急處置工作,組織對有關環境指標的監測,確定危害范圍和程度;負責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故、核與輻射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處理;參與突發環境事件的控制;協助司法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對突發環境事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縣發展改革委: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建設項目的立項與管理,參與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后的恢復重建工作。

縣經委:根據應急處置需要及事故性質,負責協調煤炭、成品油、天然氣、電力、醫藥、醫療器械等救援物資、設備的緊急調用;參與突發環境事件的調查和處置后的恢復工作。

縣商務局: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應急處置的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

縣國資辦:組織協調參與所監管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縣監察局:負責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履行職責的情況實施監察,對事件調查處理工作進行監督,對在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工作中的失、瀆職等違紀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

縣教育局:參與協調學校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負責學生及教職員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縣公安局:參與、協助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核與輻射、廢棄危化品、危險廢棄物等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負責丟失、被盜放射源的立案偵查和追繳;負責應急響應時的治安、保衛、消防、交通管制和其他措施的落實,組織人員疏散、撤離;負責事故直接責任人的監控和逃逸人員的追捕;負責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破壞環境資源罪等的立案偵查工作。

縣民政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工作,負責對特困群眾進行生活、醫療救助。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開展社會捐助工作,接受、分配國內外企業、個人以及外國政府、境外組織捐助的資金和物資,做好款物管理和發放工作。協調做好傷亡人員的處理和其他善后工作。

縣財政局:按照**縣《財政應急保障預案》的規定,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應由縣級財政安排的經費保障及管理工作。

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組織指導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工傷保險賠付和遇難人員家屬撫恤等有關善后處置工作。

縣國土資源局:參與濫采濫挖礦產資源等造成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

縣規劃和建設局: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縣交通局:參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為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提供必要的公路、航道交通運輸及相應機具設備。

縣水利局:參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負責提供相關水文資料,協調河流的調水、配水;負責魚類等水生生物死亡事件的調查處置工作;負責對地方電力、水利工程及自用船舶、漁船、庫區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進行處置。

縣農業局:負責對農業環境污染、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和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以及農作物病蟲害等突發環境事件進行監測和處理。

縣林業局:負責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預防以及重大林業生態破壞事故后的恢復重建工作。

縣衛生局:組織協調衛生部門按《**縣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援應急預案》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縣旅游局:參與旅游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縣畜牧食品局:參與畜禽養殖業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負責突發環境事件引發的動物疫情的監測、調查、控制及撲滅等工作。

縣氣象局: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需要,負責提供有關的氣象監測預報服務。必要時在突發環境事件區域進行加密可移動氣象監測,提供現場預測預報信息并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縣安監局:參與危險化學品或其他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川中石油**作業區:負責協調本縣行政區域內石化系統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電信: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通信保障工作。

明珠電力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應急處置電力保障。

縣新聞中心: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新聞和媒體監管。

**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和《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的規定,協調組織駐射武警部隊參與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5專家組

縣環保局聘請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專家組,為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3監測預警

3.1信息監測

各鄉鎮人民政府及縣級有關部門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加強縣內(外)環境信息、自然災害預警信息、常規環境監測數據、輻射環境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風險評估工作,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接收、處理、統計分析和報告。對可能引發特別重大、重大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必須在3小時內報縣政府。

3.2預警分級及

按照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波及的范圍,我縣突發環境事件預警級別分為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特別嚴重(I級)4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特別嚴重(I級)、嚴重(Ⅱ級)預警信息由省政府、調整和解除;較重(Ⅲ級)市政府、調整和解除;一般(1V級)預警信息由縣人民政府、調整和解除。預警信息包括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機關等。預警信息的、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網絡等公共媒體和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進行。

3.3預警處置

進入預警后,事發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以下措施:疏散并妥善安置可能受到突發環境事件危害的人員;指令環境應急救援隊伍進入待命狀態,環境監測機構立即開展應急監測,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發展情況;針對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調集環境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確保應急保障工作落實;作好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準備。

4應急響應

4.1突發環境事件分級

按照突發環境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特別重大(I級)、重大(II級)、較大(III級)和一般(Ⅳ級)4級。

4.1.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事件發生30人以上死亡或lOO人以上中毒(重傷);

(2)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3)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

(4)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利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為破壞事件,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

(6)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

(7)因危險化學品(含劇)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

4.1.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事件發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

(2)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需疏散轉移群眾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

(4)l、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5)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大面積污染或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

4.1.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事件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下中毒(重傷);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4.1.4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

(1)因環境事件發生3人以下死亡;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

(3)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4.2應急響應原則

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以事發地人民政府為主,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向上級人民政府請求增援。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I級、Ⅱ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由省政府統一組織實施;Ⅲ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由市政府統一組織實施;Ⅳ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縣政府統一組織實施。

4.3應急響應程序

Ⅳ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響應

Ⅳ級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根據縣環保局及縣直有關部門的建議,縣政府立即啟動本預案,成立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及時研究決定應急處置措施;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對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檢查;必要時派出工作組赴現場指導。

縣環保局開通與有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組織機構的通信聯系,迅速組織環境應急隊伍和有關人員到達突發環境事件現場及時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組織開展事件調查與分析、采樣與監測、污染控制工作;組織專家對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和確認,判定事件性質和等級,分析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置建議;必要時請求市環保局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及時向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和市環保局報告應急處置工作;向有關部門單位、毗鄰和可能波及的縣環保部門通報情況。

事發地的鄉鎮人民政府立即開展先期處置工作;并按照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組織領導、協調指揮本行政區域內有關部門及地區開展突發環境事件處置工作;積極配合應急專業機構的現場處置、采樣監測等工作。

4.4指揮協調

Ⅳ級及跨鄉鎮行政區域的突發環境事件,由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有關鄉鎮人民政府及縣級有關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必要時派出工作組赴現場指導。

事發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和部署組織實施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組織營救、救治和轉移、疏散受災人員;按照有關程序決定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調集和配置本區域各類應急資源參與應急處置;組織搶修突發環境事件損壞的基礎設施;為公眾提供避難場所和生活必需品;維護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及時向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等。

4.5應急監測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工作由縣環保局負總責。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根據環境事件的嚴重性、緊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圍分級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工作。

事件發生初期,環保部門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污染的擴散速度和事件發生地的氣象、水文和地域特點迅速制訂監測方案,確定污染擴散范圍,布設相應數量的監測點位,根據污染物的擴散情況和監測結果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監測方案。

環保部門根據應急監測數據組織專家綜合分析,查明污染物種類、污染程度、范圍以及污染發展趨勢,提出處理建議,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環保部門根據輻射事故污染物的擴散速率和事故發生地的氣象及地域等特點迅速制訂輻射環境應急監測方案,確定事故區域輻射環境應急監測的范圍、輻射源項、源強、環境介質的輻射水平、職業人員及公眾受照劑量,預測并報告事故的發展情況和輻射事故的變化趨勢,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4.6安全防護

現場處置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突發環境事件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人員出入事發現場程序和范圍。輻射事故發生時,現場處置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輻射事故特點劃定警戒區域,設置輻射警示標志,配備個人輻射劑量儀和輻射防護裝備。

事發地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特點告知群眾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根據事發時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群眾疏散的范圍和方式,指定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安全疏散撤離;在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設立緊急避難場所。

4.7應急終止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定的限值以內。(3)輻射源的泄漏或釋放已降至規定的劑量限值以內。(4)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消除并無繼發可能。(5)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6)采取了必要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長期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

I、Ⅱ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終止按照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或省環保局的規定實施。

Ⅲ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終止由市環保局或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決定。

Ⅳ級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終止由縣環保局或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決定。

4.8信息報告及通報

4.8.1報告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報告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為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對突發環境事件的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負有管理責任的部門和單位;負有環境保護監管職能的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

4.8.2報告時限和程序

突發環境事件責任單位、責任人和負有管理責任的部門和單位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1小時內向縣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向上一級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并立即組織現場調查,緊急情況可越級報告。

由安全、交通事故等引發突發環境事件的單位和個人在報告公安、安監、消防等部門的同時報告當地環保部門。

發生I、Ⅱ、Ⅲ、Ⅳ級突發環境事件后,事發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在立即采取措施的同時立即向縣政府報告,最遲不得超過3小時。發生Ⅳ級及Ⅳ級以上突發輻射環境事件應在1小時內向縣政府報告。縣政府按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在1小時內向上級政府報告,特殊情況下,事發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可越級報告并同時報告縣人民政府。

4.8.3報告分類

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3類。

初報主要內容: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輻射源項、源強、可能的危害癥狀、人員受害情況、捕殺或砍伐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的名稱和數量、自然保護區受害面積及程度、事件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及趨向等初步情況。

續報主要內容:突發環境事件的有關確切數據、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

處理結果報告主要內容: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理措施、過程和結果,事件潛在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細情況以及有關意見建議。

4.8.通報

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應及時向縣級有關部門和有關鄉鎮人民政府通報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況;根據需要,由縣政府向毗鄰和可能波及的縣人民政府和軍隊通報有關情況。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在應急響應的同時,及時向毗鄰和可能波及的鄉鎮人民政府通報情況。

突發環境事件中傷亡、失蹤、被困人員有港、澳、臺人員或外國人,或者事件可能影響到境外的,由縣政府外事辦負責通報。

5新聞

縣突發環境事件的新聞信息由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對外。縣新聞中心按《**縣突發公共事件新聞應急預案》實施。

6善后處置

事發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對突發環境事件造成傷亡的人員應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給予撫恤,對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規定給予補償;有關部門應及時下達救助資金和物資,做好疫病防治、環境污染清除、生態恢復等工作;保險監管部門督促各保險企業快速介入,及時做好有關單位和個人損失的理賠工作。

7調查評估

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結束后,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指導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直有關部門及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單位查找事件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有關部門對環境污染治理、生態恢復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

8應急保障

8.1經費保障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應由財政負擔的經費,按照**縣《財政應急保障預案》的有關規定執行。

8.2裝備保障

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部門和單位在積極發揮現有檢驗、鑒定、監測力量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和職責要求加強危險化學品檢驗、鑒定和監測設施建設,增加自身防護裝備、物資儲備,提高應急處置、快速機動、應急監測和動態監控能力。

8.3通信保障

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通信系統,配備必要的器材裝備,確保應急處置通信暢通。

8.4人力保障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部門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提高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素質和能力;各有關部門要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大中型化工等企業的消防、防化等應急分隊建設。形成縣、鄉鎮和有關企業組成的環境應急網絡。

8.5技術保障

組建專家庫,為指揮決策提供智力保障。建立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應急數據庫和環境安全預警系統,為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援。

8.6宣傳教育

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要加強環境保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環境污染事件預防常識,增強公眾防范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8.7應急培訓

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要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日常培訓和管理,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環境應急處置、檢驗、監測等專門人才。

8.8應急演練

各鄉鎮人民政府及縣級有關部門要定期對預案進行演練,加強協調配合,提高整體聯動能力;針對預案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9責任與獎懲

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有下列事跡之一的單位和個人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表彰:(1)出色完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2)對防止突發環境事件發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免受或者減少損失,成績顯著的。(3)對事件應急準備與響應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中有下列行為的,按照《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省環境污染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辦法》等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其中對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不認真履行環保法律、法規而引發環境事件的。(2)不按照規定制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拒絕承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義務的。(3)不按規定報告、通報突發環境事件真實情況的。(4)拒不執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事件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5)盜竊、貪污、挪用環境事件應急工作資金、裝備和物資的。(6)阻礙環境事件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7)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8)有其他對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造成危害行為的。

10附則

10.1名詞術語

環境事件: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群眾財產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突發事件。

突發環境事件: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對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定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環境事件。

環境應急:針對可能或已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以避免事件發生或減輕事件后果的狀態,也稱為緊急狀態;同時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動。

預案分類: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環境事件主要分為3類: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種安全環境事件和輻射環境污染事件。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包括重點流域、敏感水域水環境污染事件;重點城市光化學煙霧污染事件;有毒有害氣體污染事件,危險化學品、廢棄化學品污染事件;石油勘探開發溢油事件;突發船舶污染事件等。生物物種安全環境事件主要指生物物種受到不當采集、獵殺、走私、非法攜帶出入境或合作交換、工程建設危害以及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損失和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和危害事件;輻射環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輻射裝置、放射性廢物輻射污染事件。

泄漏處理:泄漏處理指對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放射性物質、有毒氣體等污染源因事件發生泄漏時所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泄漏處理要及時、得當,避免重大事件的發生。泄漏處理一般分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處置兩部分。

應急監測:環境污染應急情況下,為發現和查明環境污染情況和污染范圍而進行的環境監測。包括定點監測和動態監測。

應急演習:為檢驗應急計劃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而進行的一種模擬應急響應的實踐活動,根據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的不同,分為單項演習(演練)、綜合演習和指揮中心、現場應急組織聯合進行的聯合演習。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10.2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著應急救援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或者應急處置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出現新的情況,縣環保局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報縣政府批準。

10.3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縣環保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