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醫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18:26: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副主任醫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副主任醫師論文

篇1

【關鍵詞】文藝復興;佛羅倫薩;藝術;人文主義

在藝術領域,文藝復興時期是最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段歷史時期。人文主義藝術家們創造了大批流傳至今的作品,奠定了至今沿用的藝術規則和程式,并在這些作品中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觀念,以其直觀的形象表現出了人文主義的特征。

1.以“人”作為其藝術作品的表現中心

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是萬物之本,主張探討人性,研究人的生活。藝術家們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在他們的作品中貫徹了這一思想主題。

1.1“人”是其作品的主體,是表現的中心,任何藝術形式的作品最終都要做到為人服務

15世紀時,佛羅倫薩的建筑師們在保持原有宮殿建筑布局的同時,改變了其堅壘的感覺,使它們變得親切起來,并大量增加窗戶的數量及注意其重疊一致,而且在上面增加了精美的裝飾,以達到適合人居住的同時還能保持美感;馬薩喬的《奉獻金》(又名《納稅錢》)在構圖上就以人為主題,其他的景物只是作為背景和陪襯,其中突出表現的是耶穌、彼得和稅吏三人;在波提切利的畫作《春》中,作者運用了明暗對比的手法來刻畫諸位女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更是將大部分的畫面空間用于人物刻畫。

1.2探討和頌揚了人性,即便是宗教神話中的神,也將其加以人性化

人們認識到,上帝既然把自己的智慧給了人,那么人與神是能夠相通的,人性其實與神性也是同一的。此時的畫像,尤其是宗教人物畫像,已不再帶有中世紀那種呆滯而古板、嚴肅又冰冷的氣氛,相反的是將人性的美丑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吉爾蘭戴歐的《老人與兒童》一畫中,全無夸張美化之處,該作依靠逼真的描繪體現了兒童對老人的依偎之情和老人對兒童的親切慈愛之情,形象的表現了人性中寶貴的親情。

2.反對宗教禁欲主義,頌揚塵世生活:

2.1在題材的選擇上雖仍以宗教故事為主,但是已融合了塵世因素,有的題材更是直接來源于現實生活

如波提切利在其代表作《污蔑》中提示了污蔑者與被污蔑者的可笑與可憐,實際上,該畫是作者對自己以往的經歷所給予的形象的總結,內含了作者晚年精神上的危機。吉爾蘭戴歐在《來訪》中,雖是描寫宗教場景,但卻借用豐富的明暗對比把該時代人物的形象、服裝、房屋等納入畫面,以接近自然的方式追求畫作的現實性。

2.21在內容上追求實用主義,頌揚塵世生活,反對宗教禁欲主義

1445年,布魯內萊斯基為佛羅倫薩設計了彼蒂宮,它通過巨大石塊,造成強烈的陰影和粗糙而古樸的效果,外形簡潔樸實卻又充滿宏大莊嚴的氣勢,是為佛羅倫薩民用建筑實用風格之先河及典范。前述費力頗?利比的畫作《三王來拜》也是頌揚了當時人們節日游行活動的佳作。波提切利的《春》是一幅描繪大地回春、歡樂愉快的畫。畫面上充滿了散發著青春活力、體態優美的眾神。她們姿態飄逸而生動,豐腴而曲線的身材隱約可見。場面雖歡快,但是人物卻含著一種莫名的憂傷。其中的維納斯,旁若無人、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該作品打破了中世紀宗教作品刻板的趣味,維納斯的祝福與眾神的舞蹈伴隨著果實與花朵,在歌頌佛羅倫薩豪華繁榮的時代的同時又有所保留。

3.在探索大自然中,提出新的藝術理論,并改進藝術技巧

3.1新的藝術理論的提出

人文主義藝術家們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臨摹,所以就該把藝術擺在自然科學的基礎上。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藝術觀。人們應當從“藝術臨摹自然”這一點出發,在觀察大自然的基礎上來進行藝術創作。達?芬奇認為:“畫家的頭腦應該像一面鏡子。應該懂得,如果你在用自己的技藝再現大自然的產物的一切形態時不是一個高超的能手,你就不能成為一個卓越的畫家;如果你不觀察大自然的產物,并且不把它們記錄在心靈上,那么你就不能把它們畫出來”,[1]“如果他師法大自然,那么他會創造出優秀的作品。”[2]果左利在其壁畫《喬裝東方三賢士的美第奇家人》中對馬的鞍韉和托斯卡納的樹木山石的精心描繪,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中對清澈透明的大海、晴朗無垠的天空、飄灑的玫瑰花瓣的細致描寫便是他們對大自然細心觀察的結果。

他們也對一切與藝術相關科目,如解剖學、透視學、配色學、采光學等等進行研究,并將其應用到藝術創作中去。阿爾伯蒂的《繪畫論》便是這種藝術理論的集大成者。在他那里,藝術家首先要通過透視法則,理性的解釋和再現大自然;其次,繪畫的題材和構圖必須具有文化亦即他所說的智性和社會的基礎;最后,真正有價值的繪畫是受過完善教育、人品高尚的人的產品[3]。達?芬奇著有《繪畫論》,主張對于一切藝術,個人的觀照必須擴張到理性的境界內,假如一種研究,不把教學的抽象的理論當作根據,便算不得科學。他使科學研究跟美術探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科學研究去尋找客觀現實中的真與美,然后再運用恰當美術形式去表現這種真與美。他從不輕信或盲從任何前人的經驗;他反復強調不論當科學家還是當美術家,均需通過“眼睛的觀察”去工作。[4]

3.2新的繪畫、雕刻技藝的發明和運用

在畫法上,由于無古代原作留存可資中介,佛羅倫薩人便發展了獨特的技法以創造自然世界的現實主義的形象。正象人文主義者發現并利用了時間的尺度作為他們感知模式的一個基本因素一樣,藝術家們使用了有機空間的透視和比例及明暗對照的實體表現法來表現他們特有的現實感。

作為文藝復興繪畫的先驅,喬托“把希臘繪畫藝術,改變成拉丁繪畫藝術。”[5]也就是說,喬托把拜占庭藝術改變成為羅馬的古典藝術,并發揚了古代的藝術傳統。后來,這個潮流成了整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格的一個標記。在藝術上開創的人文主義道路和寫實主義的表現方法為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繪畫的科學時代。他被公認為使西方美術擺脫中世紀美術程式的第一人,從而成為開創寫實畫風的鼻祖,被譽為“歐洲近代繪畫之父”[6]。

馬薩喬是喬托之后佛羅倫薩畫派的重要成員,他在透視學和解剖學以及色彩的運用上比喬托更進了一步。他放棄了哥德時期的繁瑣及復雜性,而追求更簡潔有力的造型,其中以人物之表情及實體感的表現成就最為突出。《納貢》在畫法技藝上解決了喬托未曾解決的的一大課題:刻畫人物的體積和表現自然的空間感。傳記作家瓦薩里在評價馬薩喬的藝術成就時說,他“經過窮年累月的探索而掌握了極為豐富的知識,使他成為那些能擺脫藝術上的僵硬呆滯而把運動精神和生氣賦予人物形象的大師中的第一人”[7]。

達?芬奇研究了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他首創了明暗漸進法,用光線和陰影的技巧來描繪人物、景致,將人物的邊線逐漸消失,若有若無,使畫面呈現逼真的立體感,更加接近現實。這種寫實性的手法一直影響至今。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筑、雕刻、繪畫中的三大難題: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筑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課題以及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

總之,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藝術家們在人文主義的指導下,重視世俗的現實生活,反對僵硬死板的神學權威和封建特權思想。他們重新發掘出古典的藝術形式,創造和運用新的藝術形式,在為世界奉獻出無價的藝術瑰寶的同時,用真實理想的外在形象和生動豐富的現實情境,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強調的人性崇高與身心的全面完美。■

【參考文獻】

[1]達?芬奇.阿斯貝恩海姆的手抄本.藝術大師論藝術.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120.

[2]達?芬奇.大西洋法典的摘錄.藝術大師論藝術.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118.

[3]曹意強.歐美藝術史學史與方法論(第三講).新美術.2000,(3).

[4]朱伯雄.世界美術史(第六卷).山東美術出版社.1986:336.

[5]且尼諾在《藝人手冊》中言.方昱:《華麗的回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

篇2

倪青,副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北線閣5號

郵編:100053

出診時間: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個人簡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生副導師。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中華中醫藥學會甲狀腺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先后承擔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國家科委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的研究。目前承擔北京市重大項目課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國家科委中央級科研院所基礎性工作專項課題的研究。

近5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專著三等獎1項、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2003年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全國優秀中西醫結合抗SARS科技工作者”、第二屆“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抗SARS特殊貢獻獎。2002年入選北京市“第十批科技新星”。已在國內核心醫藥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主編或與他人合編醫學著作28本。

專業特長:擅長采用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亢、甲減、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血脂紊亂及其相關疾病以及骨質疏松癥。

尤傳一,67歲。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221號

郵編:200040

出診時間:每周二上午。

個人簡介:1962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1981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研究生),獲得醫學碩士學位。曾任華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上海內分泌、糖尿病學會委員,上海糖尿病康復協會副主任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專業特長:老年內分泌、糖尿病。

包美珍,77歲。主任醫師,教授。天津市兒童醫院、天津市代謝病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225號

郵編:300074

出診時間:代謝病醫院:每周三、五上午;南開醫院:每周六上午。

個人簡介:1947年畢業于上海禪文女中。1954年畢業于山東醫學院(原齊魯醫學院6年制);1954~1999年在天津市兒童醫院工作;1999~2002年在兒童醫院專家門診工作;2003年至今在天津市代謝病醫院每周兩次門診,南開醫院每周一次門診。曾于1983年、1992年兩次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進修內分泌及代謝病。曾50余篇,參加著書20余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2年至今)。

專業特長:小兒內分泌、代謝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尿崩癥、生長發育遲緩、性早熟、肥胖病、糖元累積病、PRU。

舒昌達,76歲。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地址:重慶市袁家崗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郵編:400016

出診時間:每周一下午,周二、四上午。

篇3

張致遠躺在許博士實驗床上,許博士親自為他講解,親自操作預測過程。

一、張致遠進醫院工作后預測的未來。

27歲,實習期間,帶教老師是一位全國有名的醫學教授,他讓你掌握了書本里沒有的知識。你的實習非常順利,愉快。你在實習結束時,會遇到一位心地善良容貌美麗的護士。你會對她一見鐘情并戀愛。你報考醫學博士被錄取。

30歲,你跟護士結婚,有了一位可愛的女兒。醫學博士畢業再讀博士后,醫院破格聘請你為副主任醫師。

35歲,你被聘請為主任醫師,是醫院最年輕的教授級主任醫師。

40歲,你的醫學研究獲得國家級重大發明成果獎,所寫論文在世界醫學領域引起轟動。你被醫學院聘請為終生教授。

50歲,你的女兒醫學大學畢業后碩博連讀。你妻子被醫院聘請為主任護士長。

60歲,你的醫學成果獲得世界最高成就獎。之后,你堅持每天上班,會診,教學。

100歲,你無疾而終。

預測結論:您是一位充滿愛心并擁有杰出成就的醫生。

二、張致遠進機關單位工作預測的未來。

27歲,公務員實習期間,帶教老師是一位處長。處長喜歡談天說地,更喜歡喝酒。本來你的酒量很小,經過一年的實習,你的酒量比原來增長了300%。實習快結束時,你認識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這女子是市長的女兒。你展開追求攻勢,終于如愿以償。

30歲,你跟市長女兒結婚,并被任命為副處長,并有了兒子。

35歲,你被任命為處長,市里最年輕的處長,你的妻子也被任命為副處長。

40歲,你的岳父退休,你被任命為副市長,市里最年輕的副廳級領導干部。不久,你遇到了人生中讓你最心動的女人。這個女人做了你的地下情人。

45歲,你被任命為市長,正式掌管全市的經濟命脈。這期間,你跟不下十位年輕漂亮的女人有兩性關系。

49歲,你被“”,你被開除公職,你被判無期徒刑。兒子考上跟你同一所醫科大學。

65歲,你提前獲釋。你兒子已經是市級醫院的醫學博士,是最年輕最有聲望的教授級主任醫師。

70歲,你患病醫治無效去世。

預測結論:您具有杰出管理天賦與毀滅的雙重身份。

張致遠面對這樣的未來預測,心里非常不平靜,很明顯,進醫院工作是最幸福的選擇。問題在于,當公務員成為市長的誘惑力也非常之大。張致遠忽然特發奇想:我何不把兩者結合起來呢?張致遠綜合了前面兩種預測的未來,毅然走上了一條獨特的人生之路:

27歲考取衛生局的公務員,實習期間認識副市長的女兒,并戀愛。

30歲結婚并育有一子,被任命為衛生局副局長,讀在職醫學博士。

35歲下派醫院擔任院長職務,被聘為主任醫師,醫學院教授。

40歲掛第一作者論文50篇,獲得國家重大科研成果獎一項,獲得終生教授稱號。

45歲被任命為分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兼醫院院長及每周半天的門診。

50歲被任命為人大副主任,分管文教衛生,兼醫院院長及每周半天的門診。兒子被保送上名牌大學。

55歲被任命為政協常務副主席,分管文教衛生,兼醫院院長及每周半天的門診。兒子大學畢業,被安排到機關工作。

60歲享受正廳級待遇從政協常務副主席位置上退休,兼醫院院長及每周半天的門診。兒子被任命為副處長。

篇4

肝病研究所堅持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型肝病為主攻方向,對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代謝性肝病等的發病機理、診斷技術、治療方法、新藥開發進行研究,研制出治療肝病的8種系列藥物,應用于臨床,有較好的療效。“慢肝寧”2000年獲國家三類新藥證書并已轉化為工業生產。

肝病研究所培養出碩士研究生4名,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5名,已形成高級醫、護、技人員合理梯隊,承擔起重點科研工作。曾參加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課題研究。近年來,共完成科研課題近二十項,撰寫論文一百八十余篇,獲國家、市、局級科技成果十余項。

天津市肝病研究所以“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為廣大肝病患者奉獻一片愛心。2000年、2001年連續被評為《市級模范集體》和《精神文明單位》。

張巍 男 漢族

1944年11月出生

河北保定人

1970年畢業于天津醫科大學醫療系(本科6年)

從事醫療、科研、教學工作30余年,1999年晉升為主任醫師,現任肝病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天津市微量元素學會理事,1970~1987年從事內科工作,1987年至今從事肝病基礎及臨床研究。

多年來,通過不懈努力,潛心研究,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國內外研究進展,掌握各型肝病相關病原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理論,對各型肝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相關疾病的鑒別診斷有較豐富的經驗。并積極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型肝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晚期肝病的各種合并癥及重型肝病的診治有一定的經驗。

篇5

記憶中的年少時,當老師問同學們長大后的志向是什么時,有一半的同學都舉手說要當醫生。而在高考報考專業時,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報考醫學專業。然,待記者畢業工作幾年后,那些學醫的小伙伴們仍奮斗在課堂、實驗室、食堂三點一線間。

記者的同窗好友李力哭訴說:“我們5年本科、3年碩士,緊接著還要準備攻讀3年博士,當幾年住院醫生,才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醫生。真有點后悔選擇這個行業了。”而他的許多同行,也正糾結要不要繼續攻博。讀博了,進大醫院的可能性就高些,不過年齡又大了一圈,又沒收入,又沒女朋友,感覺就像在過苦逼的人生。

雖然在很多人眼里,醫生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有著不菲的高收入。但是,來自醫界內部的聲音卻并非如此。《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中顯示,超三成醫師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六成以上的醫師對收入“很不滿意”,認為自己的付出與收入并不匹配。 高強度工作

有人這樣描述在某三甲醫院中和醫生偶遇的情景,“只見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間飄過,還沒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開外的后腦勺了。”這是工作中的醫生,給很多人留下的是片刻不停的印象。

我國的標準工時為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在2014年醫師協會調研中,52.72%的醫師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在40~60小時,32.69%的醫師在60小時以上。平均每周工作時間在40~60小時之間的醫師中,25~35歲的醫師占47.56%,36~45歲的醫師占34.66%,46~60歲的醫師占17.70%。

很多醫生都是上了一宿夜班,第二天還要繼續上班。那么,高強度的工作是否有相應的高收入呢? 低收入待遇

一位醫生在網上曬出心得說:“經過了漫長的讀書生涯,快奔三的我終于看到畢業的曙光了,終于有機會開始自己的生活了。”也有醫生哭訴:“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5年住院醫生,16年后工作拿3160元/月,哭了!”

一項針對中國各地5900名醫生進行的調查發現,醫生的月薪從最低不到3000元到8000元不等。三級醫院醫生月薪達到8000元以上的只占10%,68%的醫生月薪在3000~8000元;一級醫院60%的醫生月薪在3000元以下。這意味著中國絕大部分醫生的薪資水平,不僅難說是高收入,很多人甚至是中低收入。當問及醫生對自己的收入是否滿意時,六成以上的醫師對收入“很不滿意”。

與此同時,對百姓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僅20.80%的人認為醫生是“白衣天使,很光榮”,43.61%的人稱這一行業“費力,但不討好”。 醫生的榮譽從后半生開始

在中國學醫,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5年住院醫生,十幾年才能培養一個能看病的醫生。這些一般從中學就十分優秀的學子們真的成為醫生之后卻發現,自己的收入還比不上那些昔日選擇了學工科,只讀了碩士或本科就工作的中學同學。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莫東華介紹說,醫生的收入是與工齡掛鉤的。一個醫學院本科畢業的醫學生,一般要在醫院上班2年以后,才有資格考取初級職稱,成為住院醫師。獲得初級職稱5年后,才有資格考取中級職稱,成為主治醫生。而只有成為主治醫生,才能擁有處方權。也就是說,醫學院的本科畢業生要7年以后才有可能成為主治醫生,擁有處方權。此后,這名醫生要憑借優秀的科研項目和優秀的學術論文,才能評上副高級職稱、高級職稱,成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一般來說,成為副主任醫生,大約要12年;成為主任醫師,則要17年左右。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高海鵬則表示,屬于醫生的榮譽和價值肯定,要從后半生才開始。 青年醫生做好“職業體檢”

作為一名醫生,功成名就時,已經年過不惑,可以說,醫生職業屬于越老越吃香的行業。有數據顯示,35歲以上的醫生職業滿意度高些,35歲以下的年輕醫生則容易萌發“走”的念頭。既然如此,青年醫生就要好好規劃自己的醫生生涯。

向陽生涯的職業規劃師認為,醫生壓力大,一方面與職業特點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個人承受能力有關。若想從事醫生職業,專家建議,最好給自己做一次“職業體檢”,明確自己是否適合做醫生。“醫生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如果你的奉獻精神不是很高的話,可能并不適合進入該行業。如果選擇醫護行業,就要有為他人服務的心態。對高強度的工作和收入不匹配就不必耿耿于懷,因為這份工作帶來的精神愉悅感就會讓你感到幸福。”

篇6

一、積極創造條件,加快人才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科室成立之初就是高起點起步,設備配置先進,配有et-space全身熱療系統;6-mvx 線直線加速器、模擬定位機、全自動多葉準直器、多參數監護儀、除顫儀等先進設備,從而具備綜合治療腫瘤的較高的手段。科室的發展,技術水平的提高,除了先進設備外,還要有高水平的技術人員隊伍,科室目前有副主任醫師1名,主任醫師3名,主管護師5名,所有醫師分別先后在山東省腫瘤醫院、三0一醫院、西京醫院進修學習,并與上述醫院專家建立良好的學術關系,為業務的進一步提高和科室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核心競爭力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科室要得快速持續的發展,必須要有不斷學習進步的團隊,只有人才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利用先進設備為廣大病患解除痛苦。因此學習型團隊的建立非常重要。內三科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在完成繁重的日常診療工作外,利用業務時間進一步學習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的進展情況。

科室內定期舉行業務學習和病例討論,科內每位主要技術人員均先準備不同的講課題目,詳細準備好講課內容,然后在科內講課,使科內醫務人員共同提高,對疑難危重病人,鼓勵大家查資料,然后科內討論,這樣使科內人員的技術基礎比較牢固,解決疑難危重病人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同時加強對年輕醫務人員的業務培養,高年資、業務強的醫師一對一幫教年輕醫師,使他們的整體業務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科室內每一位醫生包括年輕醫生一對一帶教實習醫生和進修醫生,一方面促進他(她)們進一步加強業務學習,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家的教學能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鼓勵大家不斷總結經驗,撰寫醫學論文,兩年來發表學術論文9篇,從而推動大家的科研意識。通過不斷的學習,科室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綜合治療水平處于市級先進行列,收治病人不斷增多,年收治各類腫瘤患者1000余人次,使病人足不出縣就得到高水平的診治和服務,特別是腫瘤全身熱療在我市是率先也是唯一開展的腫瘤治療方法,截至目前共治療62例腫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和社會效益,為廣大腫瘤患者提高了另一種治療希望,得到了醫院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揚。

三、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學科迅猛發展

科室主要技術人員先后在盛國家級著名醫院進修,因此與上級醫院的專家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術聯系,不定期邀請山東省腫瘤醫院、齊魯醫院腫瘤中心及北京三0一醫院的專家來該科教學、查房,使他們能夠緊跟腫瘤專業的最新學術動態和發展,進一步了解上級醫院的治療水平,使我們的診治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6月8日—9日,由中華放射學會熱療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等承辦的第十屆全國腫瘤熱療學術會議在北京腫瘤醫院召開,我院內三科作為全國縣級醫院的唯一代表受邀出席,會上,科室劉新華護士長的學術論文(晚期腫瘤熱療患者全身熱療中臨床護理的重要性—附53例報告)一文,作為本次會議的重點材料進行交流、研討,受到與會人員和專家的高度稱贊。

篇7

【關鍵詞】雙向考核 導師帶教制度 援疆

【摘 要】通過制定援疆專家的導師帶教制度,并對帶教導師和學員進行雙向考核,考核內容包括醫療新技術的開展和掌握、各級別醫學科研項目的申請和醫學科研論文的撰寫。每一輪考核周期為1年半。考核目標為各類別的達標率,有效地為援疆醫院的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提供了質量保障。

近年來,國際醫學教育界把修訂培養目標作為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重新設計21世紀的人才培養,開展了一系列關于培養目標的研究工作。為了確保全球范圍內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世界醫學教育聯盟目前已制定《醫學人才培養的國際標準及醫學人才培養的評定和認證》[1]。為響應國際醫學人才培養的發展和變革,各國都在根據衛生服務需求的變化,不斷地修訂適應本國醫生的培養目標,保障培養的醫學人才不斷滿足社會的需求。

受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各地區的醫學人才培養水平、培養模式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南疆地區,通過引進高水平醫學專業人才的方式加強醫學人才隊伍的建設較為困難。迄今為止,南疆地區無一所醫學高等院校,通過當地培養的方式加強醫學人才隊伍建設也存在較大困難。因此,南疆地區醫學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的現狀嚴重限制了當地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而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現今醫學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的重要內容[2-3]。

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自2014年開始實施了援疆專家導師制。導師制就是進駐喀什二院的每一位援疆臨床醫學專家定向帶教2-4 名喀什二院的醫技人員,帶教學員的民漢比例為1:1,具體的考核指標是:一年半內,每位學員在導師的指導下,對獨立開展的新技術名稱、例數,完成的科研項目的級別、名稱,發表的科研論文的級別、數目等進行明確的規定。該制度結合了每位上海援疆專家所在科室的實際情況,由醫院、科室、帶教導師和帶教學員四方進行協商制定,既明確帶教任務,又保證帶教方案切實可行,以求援疆專家在帶教過程中有的放矢、穩扎穩打。

1 初步實踐

1.1 帶教導師及學員的基本情況

新一輪援疆工作開展以來,2014年派駐喀什二院的來自上海三級甲等醫院臨床、醫技的專家共計17名,平均年齡41.2歲。學歷(學位)構成情況為:14名為醫學博士學位,1名為醫學碩士學位,2名為醫學學士學位。職稱構成情況為:4名主任醫師(教授),13名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遴選的喀什二院的學員為48名,漢族與少數民族比例為1∶1;學歷構成為大學本科;職稱構成為15名高年資住院醫師(1-2年內有資格晉升主治醫師者),21名主治醫師及12名副主任醫師;學員與帶教導師比例為2.8∶1,全程帶教實施周期為1年半。

1.2 帶教的具體內容

援疆專家的帶教內容包括:臨床新技術、自治區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地區級科研項目、院級科研項目、sci學術論文及核心期刊學術論文6方面。由每一位援疆專家與其所在的科室主任協商從各自專業遴選2-4名學員,并根據本專業及學員的基本情況制定以上6個方面的預期目標,預期帶教臨床新技術及預期申請和開展的科研項目要具體到名稱,預期發表的論文要具體到論文類別和級別。以上帶教內容報備到醫院科教部后,由科教部匯總并通過醫院黨政聯席會議審核、通過。在援疆專家1年半的全程帶教過程中,從帶教達標率對導師及帶教學員實施雙向考核。

1.3 帶教預期目標

由以上“學員-導師-科室-醫院”{共同制定的援疆專家帶教制度在1年半內預期開展40項臨床新技術,16項自治區級科研項目,9項地區級科研項目,12項院級科研項目。在完成1年半的導師帶教工作后,結合導師帶教、學員學習的臨床新技術及開展的科研項目的情況,在3年內以喀什二院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SCI收錄論著2篇,核心期刊47篇。通過實際的帶教成效對導師及學員進行“雙向考核”。

2 帶教成效與分析

本輪援疆專家的帶教周期為1年半,目前是對實施10個月的成效進行中期分析和評估,一方面了解專家帶教的進度、成效,另一方面對本輪帶教的后續工作進行督促,并可為下一輪的帶教提供參考。

2.1 臨床新技術情況

自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17名臨床、醫技援疆專家的帶教下,臨床新技術方面共填補新疆自治區空白10項,填補南疆空白10項,填補喀什地區空白20項,共計40項。帶教導師的達標率為100%(40/40)。說明本輪援疆專家在工作開展之前進行了比較詳細和契合實際的調查,針對當地疾病譜和臨床技術情況進行了臨床新技術帶教的合理規劃。帶教學員能獨立完成新技術的為31人項,達標率78%。說明部分學員目前尚不能獨立完成導師帶教的新技術,在本輪帶教后續的時間內需加強學習。

2.2 科研項目的申請情況

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以喀什二院為第一申請單位共申請到自治區級的科研項目19項,達標率為119%(19/17)。地區級科研項目為7項,達標率為78%(7/9),院級科研項目25項,達標率為208%(25/12)。在科研項目的申請中,喀什二院自治區級科研立項數目為上一年度的9倍,喀什地區級科研項目的數目在喀什地區衛生系統居首位,說明立足當地疾病譜挖掘醫學科研增長點的可行性。并且在上海衛生援疆資金的支持下,喀什二院于2014年度首次設立院級科研項目,鼓勵醫院職工開展科研工作。喀什二院尚無國家級科研項目,因此目前重要的工作是督促已獲的科研項目實施的質量,更好地積淀醫院的科研成績,為更高級別科研項目的實施打基礎。

2.3 科研論文的完成情況

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以喀什二院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SCI論著2篇,達標率100%(2/2),發表核心期刊26篇,達標率55%。在援疆專家的帶教下,SCI科研論文已提前達標,并且實現了南疆醫學SCI論文的突破。核心期刊論文的達標率為55%。科研論文是前期臨床和科研工作的總結和升華,遲于臨床工作及科研工作的完成,因此在本輪導師帶教制度的推進過程中,將科研論文的考核周期定為3年內。

3 討論

2014年,上海新一輪援疆工作開展以來,科教援疆成為上海衛生援疆工作及喀什二院工作重點之一。中央和上海市對援疆工作提出“一定要堅定不移把教育搞上去”的要求,而衛生人才培養是結合教育和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針對于此,上海衛生系統在援疆工作中施行“以臨床帶教培養人才、以科研項目培養人才”具體措施。為切實保障實施質量,將人才培養工程細化、分解,將人才培養工程實施做到帶教導師和學員的雙向考核,以期真正實現由“輸血”到“造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的轉變。

在援疆專家作為導師的帶教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喀什二院特別注重制度實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通過“學員-導師-科室-醫院”四個層次的制度制定、具體實施、中期監督及成效考核,不僅保障該制度的實施在數字上的達標率,而且保障了在達標率數字背后的成效和“含金量”。以下就喀什二院幾個科室導師帶教制度實施10個月來的成效舉例說明:

3.1 心臟內科

喀什地區冠心病、心肌梗死發病率高,在之前的心臟血管造影技術的基礎上,心內科援疆專家實施了“血流儲備分數”及“血管內超聲”等新技術的帶教,而此類新技術之前在南疆尚未開展,全疆地區也只是烏魯木齊有零星報道,此類技術的開展不僅填補了南疆地區的空白,更為重要的是對心肌梗死患者的明確診斷提供更為提前一步的預警,大大提高了當地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目前喀什二院心臟內科的援疆專家帶教學員已掌握該項技術,并且在此類技術的支撐下,已申請到自治區級的科研項目和發表高級別的SCI收錄論著。

3.2 腎臟內科

2014年之前,喀什二院無獨立的腎臟內科,對尿毒癥患者不能實施血液透析治療,自2014年2月成立腎臟內科以來,在援疆專家的帶領下,成立獨立的腎臟內科和血液透析中心,目前科室內已有3名學員能獨立進行血液透析的各項臨床操作,并能獨立管理血液透析中心的運行,開展各級新技術5項,申請到自治區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篇。

3.3 眼科

喀什二院眼科以往長期不能開展眼底疾病的治療,而南疆地區因高血壓、糖尿病高發以及維吾爾族遺傳學因素,視網膜等眼底疾病較其他地區高發,針對于此,上海援疆眼科專家近兩年來著重開展了眼底疾病診療技術,目前帶教學員已基本掌握此類技術,并且喀什二院的眼科在“白內障”、“眼底病”及“眼眶整形”等亞專業的架構成型。針對當地維吾爾族群眾眼底病高發的特點,眼科在援疆專家的指導下開展一系列病因學研究,并獲得1項新疆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援疆專家的導師帶教制度在醫療、科研方面都使眼科有了比較顯著的進步。

4 結論

人才、民生是援疆工作的重點,尤其體現在衛生援疆工作中。通過10個月 “導師、學員雙向考核的援疆專家帶教制度”的實施,喀什二院的人才培養工作已初現成效,部分考核指標已提前完成,可見導師帶教制度可為喀什二院的人才隊伍建設提供質量保障,也可為當地醫療衛生系統的人才梯隊建設提供參考。在后續實施的過程中需根據具體考核情況繼續推進、不斷完善,以更加適應于南疆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 Kirk AD, Feng S. Surgeons and research:talent, training, time, teachers and teams[J]. Am JTransplant,2011,11(2):191-193.

篇8

【摘要】 在前期研究基礎上,應用TOPSIS法對手術醫師臨床工作關鍵績效指標進行評價,探討應用效果。經專家論證認為,該分析結果直觀,與實際情況可相互印證。

關鍵詞 TOPSIS法;手術醫師;績效考核

手術醫師臨床能力評價涉及手術數量、手術難度、手術結果等多因素,需對多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本研究前期對手術醫師臨床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應用´rOPSIS法對某三甲醫院重點科室手術醫師工作績效進行綜合評價。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以某三甲醫院重點手術科室某重點學科組全體手術醫師為研究對象。該手術科室年手術量在全院排名第1,2013年為8166臺,占全院手術總量的31. 44%。選取的某重點學科組共有15位手術醫師,2013年年手術量約占科室手術量的19. 59%,占全院手術總量的6. 16%。

從醫院手術信息數據庫中調取15位手術醫師2008年~ 2012年5年中擔任主刀、一助、二助的手術相關數據,共計12936條記錄。

1.2方法

綜合評價是對復雜系統的多個指標進行總評價的特殊方法。它不同于多個指標分析的簡單相加,是在掌握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將各種相關因素信息集中,依據內在聯系進行適當加工提煉,密切結合醫療衛生實踐,運用數理統計方法或生物數學方法制定評價模型,對評價對象的類別或優劣等級進行客觀判斷,從而為工作決策提供依據。

目前常用多元統計方法及其衍生方法等都可以應用于綜合評價,如多元回歸、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模糊數學、綜合指數法、TOPSIS法等。其中,TOPSIS法作為系統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分析的常用方法,由于對樣本資料無特殊要求,使用靈活簡便,已廣泛應用于績效評價、衛生決策和管理等多個領域。TOPSIS法的基本思想是:基于歸一化原始數據矩陣,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別用最優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分別計算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和最劣方案之間的距離,獲得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以此作為評價優劣的依據。

本研究應用TOPSIS法對研究對象各年份的手術關鍵績效指標(表1)進行綜合評價。

2 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截止2012年底,15位醫師的平均年齡為41歲;博士11人,碩士4人。手術醫師級別及相應手術授權見表2。

2.2 研究對象關鍵績效指標描述性分析

應用spss軟件統計15位手術醫師近5年的手術數據。15位醫師在2008年~ 2012年平均每人每年參與手術269. 51臺,其中平均每人每年擔任主刀96. 20臺、一助118. 96臺、二助54. 35臺。專業組手術主刀臺數占總主刀手術比例為60. 25%,三級和四級大手術主刀臺數占總主刀臺數比例為82. 43%。

15位手術醫師在2008年~2012年共主刀7215臺手術,主刀患者手術治愈和好轉率為98. 06%,主刀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率為0. 37%,主刀患者非計劃二進宮手術發生率為0. 47%,主刀患者平均住院費用為23 997. 46元。7 215臺手術中,主刀專業組手術共計4 347臺,主刀專業組手術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14. 99天。

2.3

TOPSIS綜合評價分析

應用TOPSIS法對15位手術醫師在2012年的工作關鍵績效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1)建立原始指標矩陣。根據2012年15位手術醫師工作關鍵績效指標原始數據,醫生N和0缺乏主刀手術記錄。由于當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較大時,TOPSIS法的評價結果易受異常值影響,故之后的計算步驟排除醫生N和0。設有13個評價對象(A~M),11個評價指標(X1~X11),建立原始數據矩陣,見表3。

(2)指標同趨勢化。TOPSIS法要求各指標具有同趨勢性,故首先判別原指標是高優指標還是低優指標,然后用倒數法將低優指標轉化為高優指標,即將原始數據中的低優指標Xij通過公式Xij=1/Xij轉化為高優指標xij,指標完成趨勢性變換后,建立數據矩陣。分析11個原始指標,X5(主刀專業組手術患者平均住院天數)、X7(主刀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率)、X8(主刀患者非計劃二進宮手術發生率)、X9(主刀患者平均住院費)4個指標為低優指標,其余7個指標均為高優指標。

(3)數據歸一化。將同趨勢化后的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得歸一化矩陣Z。

(4)根據Z矩陣,得最優質向量Z+和最劣質向量Z-。

Z+=(0. 487 68,0.696 451,0.518 23,0. 378 141,0. 633 907,0. 282 932 ,0. 711 432 ,0. 755 104,0. 456 155 692,0.693 443 437,0. 319 574)

Z-= (0. 027 914,0. 017 782,0. 016 188 ,0. 049 31,0.124 025,0. 235 768,0, 0,0.093 29028,0. 007 546 533 ,0.196 228)

(5)計算各研究對象與最優值d+和最劣值d-的距離。

(6)計算各研究對象與最優方案的接近程度Ci,根據Ci對各研究對象進行排序。見表4。

應用上述方法分別計算研究對象在2008年~ 2012年各年份的Ci值,具體評價結果見表5。其中,缺省項代表該醫師在當年度沒有主刀手術或沒有專業組主刀手術,故在當年總體績效評估等級中排除。

2.4 5年平均績效排序與年資比較分析

15位手術醫師中,有8位在2008年~ 2012年有主刀手術并根據TOPSIS法計算出各年份相應手術工作績效排序,將5年的績效排序結果加權平均后獲得5年平均TOPSIS綜合績效排序,見表6。

將8位醫師的工作年限按從大到小降序排列獲得年資排序,將年資排序結果與5年平均TOPSIS綜合績效排序結果進行比較,得出:不一定職稱越高績效越高。比如,年資最高的主任醫師A的5年手術工作綜合績效排名第5;也不一定年資越高績效越高,比如,年資排名第8的副主任醫師D的5年綜合績效排名第3。

3討論

研究結果提示,現行職稱與工作績效不完全一致。分析認為,導致這種現象有多方面原因。傳統計劃經濟下的人事管理是人的檔案管理,是一種身份管理,分配模式主要依據個人學歷、資歷、職稱、工齡、職務等,是基于論資排輩、靜態的個人資歷的分配制度,忽視了員工的實際能力與貢獻,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依據。在這樣的價值導向下,員工具備某一職稱資歷或在醫院工作較長時間,即被認定在工作中有相對稱的勞動付出與價值創造。這種管理模式仍影響著現今的新型績效評價考核結果。

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礎上,應用TOPSIS法分析同一重點學科組手術醫師的綜合績效,經專家論證認為,分析結果直觀,與實際情況可相互印證。如,手術績效排名較低的主任醫師A和E在2008年~2012年同時承擔醫院行政管理工作。醫院在職稱晉升遴選中參考了本研究成果,在2013年職稱晉升評選中,降低了對手術醫師職稱晉升的科研論文要求(如取消了對sci論文要求的硬性規定),該學科組的4位副主任醫師中工作年限最低的醫生D晉升為主任醫師等。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是針對大型醫院,高級職稱收治的病例疾病嚴重程度較高,僅對手術級別進行綜合考慮,沒有很好地對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進行分析,可能導致在質量指標(死亡率、非計劃再手術等)方面產生偏倚。

參考文獻

[1] 倪宗瓚.衛生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23 - 244.

[2] 黃寶龍,于 力.綜合指數法和TOPSIS法在醫療質量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統計,2008,15(3):219 -221.

[3] 崔洋海,趙國光,王力紅.TOPSIS法在醫院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9,16(5):44 -46.

[4] 楊 炯,邵新華,徐衛國,基于TOPSIS法的臨床路徑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2):31 -33.

[5]覃肖瀟,吳群紅,黃衛東,等.基于TOPSIS綜合評價法的醫療保險規制措施評價[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 (8):23 - 25.

[6] 汪卓贊,周典,張新書,等,基于工作量核算模式的綜合醫院績效考核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3):27 -29.

[7] 劉麗華,徐勇勇,胡 凱.TOPSIS法在臨床醫師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 15):1426 - 1429.

[8] 儲梁華,孫穎奇,吉建偉,醫院臨床科室績效考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5):76 -77.

[9] 陳培欽,徐長生,公立醫院法人治理下醫師績效考核標準體系創新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8):63 -64.

通信作者:

魏寧: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人事處處長

E - nuul:wei. ning@ zs - hospital. sh. cn

收稿日期:2014 - 10 - 16

篇9

一、一個中心:發展

“發展是第一要務”,面對*急診急救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只有發展才能有競爭能力。計劃20*年急救科在醫療總額上發展:突破2500萬元大關;科研上省級課題實現零的突破;Ⅰ級刊物實現零的突破。

二、二個目標:達到重點學科要求;不圖虛名的*市急診質控中心

1、達到市重點學科要求

提高技術水平,開展新項目,拓展市場,挖掘潛力,增加全年度科研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制訂一系列獎勵制度,采取派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提高全科人員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2、加強*市急診質控中心工作

召開一次全市會議,學習省急診質控的標準,推進*市急診規范化發展。并以此為契機提高我院急救科的影響力。

三、三個平臺:和諧平臺、發展平臺、展示平臺

1、和諧平臺

急救科全體人員,一視同仁,公平競爭,團結友愛,民主管理。與同事和諧相處;與病人家屬,加強溝通,和諧攜手,共同與病魔作斗爭;與領導和諧相處,贏得他們的幫助與支持。

2、發展平臺

提供全科人員,人人有發展的平臺,努力開疆劈圖。

3、展示平臺

提供人人有展示能力的機會。

四、八項措施

1、充實人員,提高素質

20*年計劃醫師增加4名,護士增加7名。

2、加強學習,提高內涵

⑴科室業務學習:每月安排一次。

⑵外出學習:計劃主治醫師級以上每年一次參加學術交流;副主任醫師以上每年2次參加學術交流。原則上不派人參加學習班,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例外。

⑶外出進修:計劃派一名醫師進修;派一名護士長進修;護士1~2名進修。

3、成立創傷外科,提高創傷急救能力

引進腦外醫師一名、骨科醫師一名、普外二名,組織成立創傷外科。

4、成立高壓氧科,提高急救能力

計劃20*年成立高壓氧科,收治顱腦損傷病人。

5、帶教繼教,推廣新知

⑴做好醫學院學生及衛生學校學生帶教工作。

⑵六月份舉辦一次Ⅰ類學分學習班,內容為省級繼續教育項目━━《神經科危重病監測治療學》。

⑶接收縣級醫院以上的醫師進修學習3~5名。

⑷為全院舉行二次講座。

6、臨床科研,并駕齊驅

在做好臨床工作同時,利用我科設備優勢,動員全科醫務人員開動腦筋,多審報市、省級課題;并且要做好已經報批的五項課題科研工作。

要求大家勤動筆、廣思路,多寫論文。主治醫師、主管護師以上要求每年寫出二篇以上論文。

組織編寫好人民軍醫出版社約稿──《實用危重病監測技術》一書。

7、加強宣傳,外樹形象

⑴印發急救科簡介資料,介紹我科技術力量、設備、就醫環境、就醫流程等,方便群眾就醫。

⑵印發常見病有關資料,宣傳科普知識。

⑶成立急救科報道小組。報道我科搶救成功事例及好人好事等。

⑷出好黑板報。

8、安全醫療,常抓不懈

篇10

子宮肌瘤是子宮肌層發生的良性腫瘤,根據其癥狀表現,分為癥狀性和無癥狀性兩種。前者就是有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月經不正常,如月經過多、月經紊亂等;或出現壓迫癥狀,如尿急、尿頻、夜尿增多、大便困難、下腹墜痛等;疼痛或出血;不孕或流產等。后者一般無癥狀。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較多,其中手術治療療效確切,對于有重度癥狀者,需進行肌瘤摘除或子宮切除術。藥物治療,療效不確切,不主張用。

此外,還有HIFU高強度超聲聚焦刀、射頻治療,兩者應用于臨床時間不長,療效正在觀察中。本文重點介紹一種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療方法――子宮動脈栓塞術。

起源與發展

1995年,法國醫師首次報道采用子宮動脈栓塞法治療子宮肌瘤,可見子宮體積縮小、肌瘤萎縮、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等變化。由于其治療效果顯著、損傷小、并發癥少,目前臨床使用日漸增多。我國開展此項技術是從1998年開始的,我科是較早開展的單位之一。

子宮動脈栓塞術即在患者一側大腿的根部,切一米粒大小的小孔,將一條特制的導管插到子宮肌瘤的供血動脈,應用栓塞劑阻斷肌瘤的血供,從而達到“餓死”肌瘤的目的。

適合哪些人

子宮動脈栓塞術屬介入療法,它無絕對禁忌證,只要有明顯癥狀和體征且影像學檢查證實肌瘤,包括單個和多發,均可施行此術。

子宮肌瘤本身可以導致不孕的發生,發生率在25%~40%。介入治療后,隨著肌瘤的消失,子宮肌瘤導致不孕的因素亦隨之消失,患者受孕的機會增加。所以,對于35歲以下的育齡期婦女,特別是有生育要求的婦女,最為適宜。

另外,有癥狀的子宮肌瘤,或雖無癥狀但腫瘤直徑在5厘米以上,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肌瘤合并有心臟病、糖尿病等作子宮切除手術風險較大者,均可選擇介入治療。

治療效果

介入治療是在麻醉下完成的,患者無痛苦。手術時間較短,一般在1個小時左右、最快30分鐘即可完成。術后患者反應較輕微,主要表現為下腹部輕微短暫的疼痛和低熱,術后休息7~10天可正常上班。

經過10年的觀察,介入治療子宮肌瘤效果較好,85%~100%患者的肌瘤可縮小46%~72%,多發性或單發性肌瘤的療效無明顯差別。在國外已經成為取代子宮切除的首選方法。

盡管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時間不長,但該法簡單易行,腹部無手術疤痕,既能保留子宮,又能消除子宮肌瘤,并發癥少、不易復發,目前醫學界已廣泛關注并推廣這一技術。

專家簡介:

牟瑋,1984年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醫學系,醫學影像學博士。現任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要從事介入放射學臨床和科研工作,對腫瘤、血管性疾病、椎間盤突出等的介入治療,有較深造詣。現為重慶市介入放射學組委員,重慶市沙坪壩區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成員。曾獲醫療成果獎多項,發表有關介入放射學的論文20余篇,主編和參編專著多部。

咨詢電話:023-68754426(介入治療室),023- 68765923(介入病房)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