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探教學法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01:56: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引探教學法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引探教學法論文

篇1

一、傳統教育方式的弊端

(一)學生缺乏自主性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年紀,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對書本知識的教授和灌輸,忽略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從而導致小學生活躍的思維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對課堂的積極性也大大減退。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性變差,習慣去依賴教師來學習課堂內容,解決學習問題。

(二)注重應試教育

我國的主要教育制度就是應試教育,對于任何一門學生學習的科目,學校都會采取期末測試的方式來對比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然而音樂是一項靈活多樣的科目,它的內容不僅僅停留在紙張文字之上,也不只是一兩首樂曲可以檢測出來的。所以,應試教育通常忽略了學生本身具有的天賦,只看到了學生書面上的成績。不僅如此,應試教育會讓音樂成為學生的一項任務,學生會對此產生排斥和抗拒。由此導致上課無法積極的思考和參與,最終影響了音樂的基礎學習。

(三)教學內容單一

音樂在各項學科之中所占的比重較小,學習的內容也不夠豐富。多數學校的音樂教育僅僅停留在書本教學,沒有實際的操作。例如,某校教師在教習音樂的課堂上,只是單純的帶領學生認識五線譜和音符。挑選個別同學來進行演唱的示范。學校也沒有為學生提供音樂課堂上可以使用到的道具或者是樂器,學生只能聽老師單調的解說,或是老師在講臺上用鋼琴為同學將樂曲演奏一遍。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課堂出現枯燥乏味的狀況,降低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一)重視興趣培養

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了解學生的喜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教學生學習一些容易上手的小樂器。例如,某位教師為同學準備了笛子,上課的時候,教師在講臺上講解演示,學生就可以緊跟著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好奇心,專注于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不懂的問題也會積極的向老師提問。最后,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團體的演奏,雖然不夠熟練,但是學生對簡單的樂器操作有了基本的認知,課上不再是單一的聽講,也能讓學生活躍起來,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內容中。教師應秉持寓教于樂的原則,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由被動變為主動,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提倡實踐操作

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就不能讓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單一的書本教學,這只會讓正處在貪玩好動年紀的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多進行動手操作。例如,某小學曾經的音樂教學模式,僅僅是在課堂上簡單的演示教科書上的內容,學生不能跟著老師參與進去。經過教學改革之后,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多媒體設備和一些小樂器,課上教師不僅單獨為學生演示內容,還會邀請學生一同演奏。像是在講解《雪絨花》的課堂上,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樂曲短片,然后又帶領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樂器演奏。學生對這種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充滿了好奇,在課堂上積極跟隨老師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課堂任務的腳步。

(三)豐富課堂內容

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基本知識的講解和簡單的樂器演示之外,還應該更加豐富課堂的內容。在內容的豐富上,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演唱和樂器學習等方面,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帶有趣味的課堂小活動。例如,某校園內的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帶領學生進行演奏,還會在學生學習和了解了樂曲的內容之后,根據樂曲闡述的內容和表達的意義來編排一個小型的音樂劇。安排部分學生進行音樂劇的表演,部分學生進行樂曲的演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都積極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們貪玩的特點。在“玩”和“教”相結合的情況下,學生的表現更加的積極,對樂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改善教學環境

由于傳統教學的特有的教學模式,音樂課堂的環境相對較為簡單。為了提高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改善教學環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此,學校應該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資力度,首先要保證師資力量的雄厚,調整教師的薪資水平,重視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其次,應該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音樂教室提供更多的器材和用具。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也要為音樂教室配備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和全面的感受音樂的魅力。

篇2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噪聲污染控制工程;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13―0277―02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養某一專門技術領域的專門技術人才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專業性通才教育。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既有應用科學理論又能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應用型本科人才的主要特點是行業性、應用型、社會性;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基礎適度、口徑適中、重視應用、強化素質。應用型本科課程教學應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噪聲污染控制工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課,它包含聲波的基本性質及其傳播規律,噪聲的評價和標準,以及環境噪聲評價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是一門知識覆蓋面廣,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是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典型課程。以往的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教學,注重理論講授,較少體現實踐性、應用型的課程特色。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不能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當對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進行改革研究。

一 制訂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實施教育思想和專業培養方案的基本保證,是指導課程教學,制定課程考核標準的指導性文件。要進行課程教學改革,首先要從教學大綱的改革開始。制訂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大綱,要明確課程的性質和任務,要根據課程在專業中的位置及課程與本專業相關課程的關系,重新確定各章節各教學環節的學時、主要教學內容、重點難點以及課程考核方式。

(一)明確課程的目的和任務。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基礎課,是培養應用型工程人才的基礎。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一方面掌握必要的理論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根據工程實際進行噪聲控制設計的能力,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噪聲污染控制方法及噪聲污染控制工程的相關設計。

(二)教學環節與學時分配。制訂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大綱,在教學環節安排上,要強化實踐教育,改革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傳統教學中只注重理論講授而忽視實踐的情況,應增加實驗、現場教學、綜合訓練等環節:在學時分配上,應向實用性實踐性內容傾斜。在理論夠用的前提下,理論教學學時必須作適度的縮減,對在其他相關課程中能涉及到的內容可以少講,如聲波的基本性質及其傳播規律等內容在“大學物理”課程中會涉及到,環境噪聲影響評價等內容在“環境影響評價”課程中會涉及到,因此可以少安排學時;在教學重點上,除強調基本概念外,還要注重與實際相關的內容,如“環境噪聲控制應用實例”也應作為重點來講解;在考核方式上,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考核,改變只由期末考試定成績的做法。

(三)學時分配參考方案。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在環境工程專業中的地位與性質,決定了噪聲污染控制工程這門課程的教學學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采用34學時。表1所示為“環境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參考方案。

二 重在應用,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要做好應用型本科課程教學,就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教學內容要體現適時性、先進性和針對性。在課程教學中要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優化教學內容的原則是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特點,做到理論適度,突出實踐,重在應用,并適當介紹新技術。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包含了各種傳統的噪聲污染控制措施,又引入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必須對這些龐雜的內容按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進行優化整合。

(一)整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做到少而精,對理論知識不能求全求深,以夠用為度;對實踐性、應用型內容需要強化,如將原噪聲測試和監測、環境噪聲影響評價等方面的內容,精簡后整合到環境噪聲控制中去講授。對吸聲和室內聲場、隔聲技術、消聲器等宜結合現場教學,對內容進行擴展和延伸。

(二)保留傳統,重在應用。保留傳統教學內容中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噪聲控制技術,這些內容是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的基礎。如在大型的影劇院、放映廳都用到有多孔吸聲材料,和共振吸聲結構:高速公路邊經常見到隔聲屏障,這些內容都是噪聲污染控制的核心,需要詳細闡述。

(三)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充分利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教學內容實現這個目標。在課堂教學和課后練習中多選擇一些與生產實際相關的案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環境噪聲控制應用實例時,以柴油發電機房噪聲控制工程設計為例,引導學生從聲源、聲傳播途徑等環節對柴油發電機房噪聲進行控制,選擇合適的噪聲污染治理措施。并安排學生進行一次實驗,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自己進行設計計算,實施噪聲控制措施,并確定治理后噪聲是否達標。

三 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在優化整合教學內容后,要實現課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必須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專業名詞多,理論抽象,所以“難講授、難理解、難記憶、難應用”成為課程教學的難點,可以通過采用現場教學、項目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法和手段,達到課程的教學要求。

(一)使用現場教學法?,F場教學法直觀、生動??梢允箤W生對比較陌生的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快速地掌握相關內容。尤其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如果能有一個相關的教具放在現場,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一邊聽講,一邊觀察實物或模型,對感興趣的地方提問,甚至可以動手拆裝,這樣教學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如果能在噪聲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主要的噪聲控制技術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特別是從理論上和具體結構上對主要的噪聲污染控制技術進行比較學習,無疑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幫助。若采用課堂教學法來講授,由于學生對相關的機械結構等知識比較缺乏,所以講授的內容很難讓學生理解,因此我們嘗試采用了直觀、生動的現場教學法?,F場教學與一般的認識實習或者參觀有所不同,認識實習只能獲取一些感性知識和操作技能:現場教學是在通過操作示范、觀察現象后進行理論講解和總結分析,透過一般現象得出普遍規律,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教學方法?,F場教學后還可以通過布置綜合性練習,深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F場教學變數較多,要做好課堂設計和課前準備,如對“吸聲和室內聲場”部分進行現場教學,目的是要講解多孔吸聲材料和共振吸聲結構的結果與特征,以及材料的密度及厚度、背后空腔、空間吸聲體等因素對多孔吸聲材料吸聲特

性的影響,課前要準備好相應的吸聲材料和吸聲體。

(二)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問題引導式教學法的思路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需要探討的問題為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找出問題的答案或解決方案,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啟發,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案進行評價。也就是學生先學先講,教師后講后幫,把教師的“引”與學生的“探”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達到訓練學生思維,開發智力,激發興趣,促進發展的目的。如講授“消聲器”時,把“摩托車的排氣筒除了排氣的作用外,還有什么作用?”作為問題提出,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根據消聲器消聲降噪的原理給出各種答案,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并對消聲器進行分類。問題引導式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很抽象,有些很難用語言描述出來,有時需要用到大量圖片來說明問題,這些內容很難在黑板上描繪,還有很多實際應用中的例子,也很難在黑板上表現出來。為了講解這些圖片和一些學生無感性認識的噪聲污染控制技術,靠掛圖和簡單教具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集聲音、文字、圖像、動畫和視頻等于一體的多媒體課件,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 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的內容與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強的促進和導向作用。期末考試一考定成績的方式已不能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應當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為了改革考核方式,強化過程考核,課程期末總評成績的構成可以是:期末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30%(含作業、測驗、實驗等),期末綜合大作業占10%。綜合大作業是課程學完后進行的綜合訓練,用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大作業可以是一些典型機房、車間、道路等地噪聲控制工程的設計,通過設計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聲傳播基本規律,掌握基本的噪聲控制技術。單元測驗、期末考試試題中要加大應用題的比例,評分標準不能單一,答案只要符合降噪的原則,都可以得分。

五 結束語

課程是專業的細胞,只有做好每門課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才能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用型本科課程教學是當前課程教學中的新課題,噪聲污染控制工程課程作為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技術課,只有在課程教學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對課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探索、創新,才能達到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小虎.“應用型本科教育”.內涵解析及其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江蘇高教,2008,(1):68,78,88.

[2]鄭堅.應用性本科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學研究[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08,3(2):60―62.

[3]徐國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及其運行條件探討[J].高教探索,2007,(2):57―60.

[4]沈建明.現場教學法在《數控機床》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07,28:146.

篇3

【關鍵詞】中職學校 德育教學 問題與改進方法

教育部于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個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梢姡罅Πl展職業教育,必須加強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工作。當下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堂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許多的于課堂教學存在內容單調乏味、課堂沉悶等不良現象;教師缺乏激情,學生缺少主動性、積極性,厭學、缺課現象很普遍;學生對待作業、考試無所謂,學生不但考試成績差,其思想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也令人堪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德育課堂的時效,真正實現德育課的育人教化功能,是擺在中職德育教育人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多年的教育教學管理中,我認為首先應找出存在的問題,其次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方法。

1.存在的問題

1.1 師資綜合素質不高。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決定了教師的“教”始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在聽課中普遍感覺,一是德育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表現為知識面狹窄;大家知道德育課是屬于綜合性的社會學科,概念多,而且比較復雜、抽象。這就要求德育課教師又具備豐富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必要的科學知識素養和對社會現象有較深刻的理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分析教學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二是德育課教師對市場經濟發展變化的不敏感。德育課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變化之快,青少年學生非常關心,如果教師缺乏對時政資料的收集和將其綜合引入教學,必然造成教學的“理論空洞”,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課堂效果自然低下。

1.2 教學活動組織缺乏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創造性勞動,德育課教師在組織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F實中的大部分德育課教師一直沿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仍是“填鴨式”、“一言堂”的模式,仍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作用,忽視教學活動的雙向性特性,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模式的僵化和單一。

1.3 德育課不受重視。

德育課在中等職業學校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首先是部分中職學校盲目偏向于“重專業”、“輕文化基礎課”,重技能、輕理論的現象比較突出,因此德育課也隨之受到輕視。其次是中職德育課教學研究薄弱,德育課師資缺乏足夠的教學指導,德育課教師見識少,教輔資料相對短缺,教師教學方法老化等問題。

2.改進步

2.1 豐富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進程,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社會調查、參觀、社會服務等活動;此外,還可以安排學生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總結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增加,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既有利于增強德育課教學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1)增加時政新聞知識內容的教學。教師應及時把國內外以及身邊新近發生的重大事件與所學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不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論深入淺出、生動活潑,使學生易于理解記憶,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長知識、長見聞,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思辨能力,這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非常樂意的事情。

(2)適時增加專題選修課和專題講座。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教師要注意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適當增加選修課的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近年來我在教學中利用一定的時間增加了“三生教育”、“新農村建設”、“環保世紀行”、“低碳生活”等知識競賽與講座,學生參與的熱情高、興趣濃、思維活躍、氣氛熱烈,極大地增強了德育課的教學效果。

2.2 重視課堂教學藝術。

實踐證明,相同的教學內容常常會引發不同的學習態度,導致不同學習教過,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藝術問題。德育課教師只有不斷改進各自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填鴨式”、“一言堂式”的教學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扮演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學生學習知識過程中的組織與引領者的角色,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和增強德育課的教學效果。

2.3 重視課堂導入藝術。

一堂好課的開頭如同一出好些的序幕。開頭組織和引導得好,能先聲奪人,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起“探究反射”。開講一般從“情、趣、疑、”入手,教師應以飽滿的激情、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方式,導入新課,達到醞釀情緒,滲透主題和帶入情景的目的;“疑”――是思維的開端和啟動器;“趣”――是激發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它能使學生的情緒高漲,思維高度活躍。

2.4 重點抓好教學的組織環節。

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點撥釋疑,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課堂教學,只有通過有效的點撥釋疑,才能使學生在解開疑團的基礎上,切實掌握知識,提高認知的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進一步深入下去。這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具體的有:①引探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即: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啟發,激活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的一種方法;教師應根據各自的教育對象有的放矢地選用; ②幽默式教學法即錯式教學法;它是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的最佳方法。幽默是一種心靈的機智,一種藝術的表達,是一種使人在愉悅氣氛中接受影響的方法。當然,好的教學方法還很多。有道是:教無定法。教師應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學經驗及教育對象,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性地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既能獲得功半事倍之效果。

2.5 完善考試方法。

一是改變傳統的書本上劃知識點,頭腦中記知識點,試卷上考知識點,閱卷評知識點,并由此評定學生成績。、這是一種的片面考試評分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新的《德育大綱》要求:德育課的考試將逐步走向科學化,并從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試評價,學生的成績實行三方面的結合:一是知識與能力相結合;二是開卷與閉卷相結合(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用生活中的實例去印證課本上的內容);三是卷面成績與平時表現相結合;真正把德育課育人的功能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是本人從事中職德育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的一點感悟。德育課是一門極其復雜的人文社會科學,它既有嚴謹的科學性,又需要有生動活潑的實踐方法,大有學問可做。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和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規格要求的提高,必須加強對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必須加強對中職學校的德育課師資的培訓,唯有如此,中職學校才能培養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09國家教委出版).

篇4

論文摘要: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教師的培養和專業成長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幼兒教師只有通過繼續教育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要,而繼續教育的方式將直接影響繼續教育的效果。本研究通過文獻分析和行動研究,在借鑒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方式及分析幼兒教師職業與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總結歸納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幼兒教師繼續教育方式,并按照組織機構的不同進行了分層梳理。

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幼兒園用優質的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這對幼兒教師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教師自我發展意識的增強,幼兒教師主觀上也要求自己不斷成長。專業成長離不開繼續教育,而繼續教育的方式影響著繼續教育效果。探究行之有效的幼兒教師繼續教育方式,理論上能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有關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成長的相關理論,實踐上能使幼兒教師和各級部門選擇合適、有效的方式進行繼續教育,在感興趣的、相對寬松的氛圍中更好地調動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觀愿望,形成自我發展的內驅力。每位教師的成長必然促進幼教隊伍整體師資水平的提高,從而實現優質的教育。

一、現狀分析

(一)研究現狀

眾多研究者普遍認為,繼續教育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我國“教師繼續教育方式”的研究現狀

國外對于教師繼續教育方式的研究較多,有的已形成系統的培訓模式,我國很多學者也對此開展了研究。目前在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分類有以下幾種:(1)郭景揚的導師模式、課程培訓模式、專題研究模式、研訓一體化模式、校本培訓模式、案例教學模式;(2)姚繼業、陳邦峰的中小學全員練功模式、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模式、中小學學科基本功培訓模式、校本培訓模式以及區域資源共享等;(3)張家祥的新教師培訓模式及學科教師培訓模式;(4)易長發的新任教師在職培訓模式、以課程為基礎的在職培訓模式、以學校為中心的在職培訓模式、短期進修在職培訓模式。

針對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方式的研究,我國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研究成果。如董隨東提出的十五種校本培訓方式:“示范一模仿式(師帶徒)、現場診斷式(微格式)、專題講座式、問題探究式、案例教學式、情境體驗式、自學一反思式、主題組合式、任務驅動式、行動研究式、網絡交流式、教科研年會(論壇)式、學校與教師教育機構合作、校際合作式、‘校本一區域’聯動式。

以上模式可遷移運用到幼兒教師繼續教育中來。但仔細分析會發現同一學者所歸納的幾種模式并不是采用同一種分類標準,幾種模式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交互混淆,比如“案例教學”就是“校本培訓”的一種方式。所以,在參考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時更要深人思考。

2.我國“幼兒教師繼續教育方式”的研究現狀

我國針對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尤其是方式的研究還不多。李圣麗指出:“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課程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學形式上主要采用專題講座,講述與研討相結合,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和個別輔導相結合,院內學習與幼兒園崗位指導相結合,參觀學習指導見習和指導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在教學上,主要采用了講授、自學、討論、輔導、答疑、實踐練習等方法,并根據需要配合使用錄音、錄像、幻燈等現代教育手段。

楊繼紅指出“培訓中……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講述法·練習法、個別輔導法、自學指導法”。

劉占蘭的研究表明我國幼兒教師在職培訓的發展特點與趨勢:“在職培訓的方式上,由單一的講授式走向探究式、體驗式等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在職培訓的模式從專門的院校集中封閉式培訓模式向院校集中培訓和各種專題研訓相結合的開放式培訓模式轉變。

已有研究成果只能啟發我們的思路,因為已發表的論文的只是作為課題研究的一小部分,成果較籠統;有的只針對某一種具體的方式進行闡述,介人不全。且研究對象大多集中在中小學教師身上,雖然成果可借鑒到幼兒教師繼續教育中來,但幼兒教師畢竟不等同于中小學教師,其工作性質、知識層次、學習特點與中小學教師有著明顯區別,也將導致繼續教育方式的不同。

(二)湖南省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

2007年7月至12月,課題組對湖南省長沙、常德、岳陽、吉首、湘潭五個地區近1259名在職幼兒教師進行了關于繼續教育情況的問卷調查,抽樣對象覆蓋政府辦園、集體辦園、民辦園等。被調查的五個地區基本代表了湖南省內發達、較發達、不發達地區,可以反映我省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見表1)。

1教師學歷層次偏低,需要學歷提升

表1顯示,我省幼兒教師第一學歷偏低,這樣的學歷層次顯然離“專業化”、“研究型”的要求很遠,難以滿足幼兒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須提升學歷層次。最終學歷為中專及以下的逐漸減少,期望成為大專、本科、研究生的逐漸增多,這讓我們欣喜地看到,幼兒教師已經看到了自身差距,有學歷提升欲望。

2.教師學習機會不均,期望繼續教育

調查中,有48.2%的幼兒教師認為“掌握專業知識,適應本職工作”是“參加工作以來,遇到工作上的最大困難”,分別有48.2% ,42.4%表示“肯定會”、“可能會”參加繼續教育學習,表明她們對參加繼續教育有強烈的愿望,但學習機會不等(見表2)。

有28.6%的人長達8年時間沒參加過業余培訓,值得思考。當然,不排除有教師參加工作還不滿8年的情況,但對于要求高素質的教師來說,缺乏繼續教育顯然不利于教師專業成長。

3.繼續教育力度不夠,需要加大投人

對于“當前,幼教師資整體水平不高,政府部門應采取哪些措施”的問題,有44%的人認為要“加大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反映我省幼兒教師繼續教育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4.繼續教育內容多樣,針對性可加強

我省幼兒教師最想參加的培訓依次是:技能技巧、教法、教育理念、科研、其它,分別占45.5% ,22.4% ,14.8% ,14.2% ,3.1。雖各方面內容都有人需要,最能體現教師多方面個人素質的技能技巧還是占到被調查人數的第一位。認為當前幼兒教師急需的培訓依次為:幼教改革45.1%,音舞美技能37.9%,幼教理論知識36.2%,其它7.8%??梢姡诮逃母锍绷鳑_擊下,作為改革的身體力行者,幼兒教師需要了解改革信息;而音舞美技能、幼教理論知識這些本該在職前的學校教育中莫定扎實基礎的專業技能與理論,已然成了幼兒教師急需解決的薄弱環節,也間接反映出幼兒師范教育的不深人、不全面。因此,繼續教育的組織部門,應該從幼兒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繼續教育內容。

5.繼續教育方式有變化,但還需豐富創新

從問卷結果來看,我省幼兒教師參加成人教育學習的主要方式為:46%參加函授,23.4%參加短期培訓班,23.3%參加自考,54.8%的人覺得最好的培訓方式是短期培訓??磥硎芄ぷ鲿r間的影響,幼兒教師只能短期離崗。

從與省市幼教專家的溝通中,我們還了解到很多幼兒園已逐漸開展園本教研、園本培訓,通過課例研討、專題討論、專家講座等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雖形式有變化,但形式和內容都還需更豐富、更有效。

二、幼兒教師接受繼續教育方式的特點

(一)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

1.繁瑣。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非常具體、繁瑣,生活護理、教育教學、保育保健、安全等等,事無巨細,但必須到位。

2.高活動性。無論教育教學還是生活護理,室內還是室外,幼兒教師都必須讓孩子在自己視線之內,而孩子是好動的,教師上班時幾乎無法坐下片刻。

3.高堅守性。幼兒需要教師的呵護,而安全問題更讓教師時刻都要全身心投人。認為“工作中最怕,發生的事是—安全事故”在調查中高達97.2%,足見幼兒教師工作時精神的高度緊張。

(二)幼兒教師的學習特點

1.比較感性。幼兒教師以女性為主,女性的特點導致幼兒教師的學習較為感性。

2.易于共鳴。由于感性,學習中容易引感共鳴。

3.基于經驗。學習內容和方式結合實踐,大多指向問題的解決。

4.缺乏系統。學習時間不集中,常導致幼兒教師學習比較零散,缺乏長遠規劃,處于補需狀態,常常“書到用時方恨少”。

5.對純理論學習缺乏興趣。我省76.6%的幼兒教師第一學歷為中專及以下,較低的起點導致幼兒教師理論底蘊普遍較薄,對理論性太強的學習不感興趣。

(三)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特.x

根據幼兒教師職業和學習特點,繼續教育應具備以下特點:

1.參與性。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我聽了,然后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記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焙唵我痪湓掙U明了旁觀與參與的效果截然不同。幼兒教師感性、易共鳴,更要強調參與性,才能在體驗中積極主動地建構新經驗。

2.園本性。應能解決幼兒園實際問題和教師的困惑,改善實踐,服務本園。

3.互。強調合作學習,構建學習共同體。

4.引領性。由于現有幼兒教師理論水平不夠,培訓如缺少專業引領,易導致幼兒教師的學習停留在經驗層次上。何況相對其他行業人員來說,幼兒教師視野相對狹窄,需要在理念上有人引領,開拓眼界,提升高度。

5.實效性。培訓要有效率、出效益,使教師有收獲,能夠改善教師工作實踐。

6.可持續發展性。培訓的過程不僅應該使教師獲得期望的知識、技能和新經驗,而且應該使教師獲得自我發展的能力,獲得不斷的自我改善,獲得基于角色專業優勢的創生能力。

三、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方式及運用

通過文獻分析、訪談了解、問卷調查、行動研究、總結經驗等途徑和方法,本研究認為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可根據多種標準進行分類。依照詞典對“方式”一詞的解釋,我們從形式和方法兩方面分類表述。

(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

1.教師個體自發的

(1)學歷教育。通過自考、函授、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等形式獲取大專、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

(2)閱讀學習。①書本閱讀。分專業和非專業閱讀,有條件的教師可到圖書館廣泛閱讀。②網絡學習。網絡具有隨機性丫決捷性、交互性、超時空性,網絡學習能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拓寬視野,使教師迅速把握最新教育信息,中國幼兒教育網、新思考網、各地教育信息網都是不錯的選擇。

(3)自我反思。自我反思著眼于終身學習思想,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一下”,而是教師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認真反省、深人思考和分析。反思能幫助教師形成獨立探索、自主學習、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師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反思、教師角色地位的反思、教育教學知識內容方面的反思、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與開展過程的反思。教師反思的方法主要有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敘事、教后記等幾種。

2.幼兒園組織的

(1)園本教研。園本教研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專業素質,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和辦學層次。它的形式多種多樣,如案例分析、教育會診等,僅以最常用的課例研討、集體備課為例簡要介紹。①課例研討。這是幼兒園最常用的一種園本教研形式,即以一個個具體的教育活動為研究對象而展開探討,重點解決活動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將備課、說課、授課、觀課、評課融為一體,研究活動成功之處,也分析不足的原因和改進的措施。課例研討又分一課多研、同課異構、異課同構等多種形式。一課多研即對同一個教育活動,多次組織、多次研討、層層改進;同課異構指同一教育內容,由不同教師設計與組織,比較不同教師對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教學效果;異課同構即采取相同的教學設計和流程來上不同內容的課,以探討這種教學設計和流程是否具有普通性。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注重發揮教師的同伴互助作用,匯聚集體智慧,著重解決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和處理。一般操作程序:個人分析教材、備課、主備課人說課、相互討論、集體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一反思、完善教案。集體備課可分層開展:全園性集體備課,一般由幼兒園業務管理者組織;年級組集體備課,可由年級組長或教師輪流組織;分項教研組集體備課,一般由教研組長組織。 (2)園本培訓。園本培訓是由本園組織發起,以幼兒園為培訓基地,以本園教師為培訓對象,整合各種培訓資源的一種繼續教育方式。①師徒結對。是一對一的個體培訓,由本園職級高、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導師,指導青年教師的實際工作。落實導師制的流程為:公示擔任導師的條件。教師自愿報名擔任導師一公示導師名單、青年教師與導師雙向自愿結對、導師與青年教師分別制定培養計劃和成長計劃。雙方根據職責、計劃實行幫扶、檢驗幫扶效果,評選優秀。②專題培訓。以大家關注的、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為培訓主題,從點上人手,面上突破,形成專題。組織者根據主題層層引導,幫助教師逐步理清思路、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或方法,“如何說課”的培訓即采用了此種形式。為提高家長教育能力,我園在家長開放日中增加了“向家長說課”環節,但老師提出疑惑:向家長怎么說課?培訓組織者沿著“概念解讀(什么是說課?)、意義探討(為什么要說課?)、方法討論(如何說課?)、案例分析(如何面向家長說課?)”的思路引導教師逐步分析,通過探討、交流,教師明白了面向家長和同行兩種不同對象調整說課內容及方法。③分層培訓。由于年齡、工作時間、經驗水平參次不齊,整齊劃一的培訓不能滿足每位教師的需求,分層培訓必不可少。但同一年齡段、同樣工作年限的教師在水平上不盡相同,有的非常優秀、有的卻還不能獨擋一面,我園實行新教師、教壇新秀、骨干教師這樣的分層標準。④分類培訓。根據崗位開展分類培訓,可按管理者、班主任、晚班老師等分別培訓。

3.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

(1)園際合作。①聯片互助。根據園所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由上級部門協調,將相鄰幾所園化為區域性園際合作體,建立學習共同體,達到資源共享、相互促進、經驗推廣的目的。②送教下鄉。一般由教育相對發達地區園所選派“名、優、特”教師,深人到農村地區,以專題報告、教學觀摩、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進行現場展示,給農村幼兒教師提供拓展視野、模仿學習的機會,逐步達到名師資源全省共享的目的。湖南省教科院就經常從長沙省級示范性幼兒園中抽調優秀教師及活動送到益陽、寧鄉等地,有效地推動了當地幼教事業的發展。③對流。為發揮各級示范園的引領和輻射作用,也為提升落后地區及園所的教育質量,教育行政部門可將示范園與其它園建立對口幫扶關系,持續、穩定地實施交流。如湖南大學幼兒園定期幫扶長沙縣福臨鎮幼兒園,專門制定了“扶助計劃”,明確了具體幫扶的崗位、時間、內容,并確定責任人,保證幫扶到位。④跟班學習。一線教師或管理人員到較好園所的對應崗位進行全程跟蹤學習。2007年婁底一位副園長到湖南大學幼兒園跟蹤學習園本教研,親歷了一個教研活動從收集問題、甄別問題、確立研討點、設計方案、實施教研、反思教研的全過程,融人式的親身體驗讓她感慨萬千:“以前只知道要搞園本教研,卻不知道到底怎么做,這次全程參與讓我豁然開朗?!?/p>

(2)教科研年會(論壇)

如岳麓區常組織“園長論壇”,交流觀點,共同促進。

4.由社會機構組織的

各省、市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中心等社會團體常常舉辦各種繼續教育活動。

(1)參觀考察。組織機構在會前聯系幾家優秀的、有特色的幼兒園作為考察點,然后向各園發放培訓通知,組織報名者前往參觀考察。這種方式教師最感興趣,因為考察園一般在教育、經濟較發達地區,如上海、深圳,能夠獲得較新的幼教信息,拓寬教育視野,能激發自己工作的創造力。但幼兒園要注意在考察歸來后組織教師交流,這樣既能資源共享,還可使外出學習不流于形式,不讓考察變為旅游。

(2)優秀活動展示。這是頗受一線教師喜愛的繼續教育方式,湖南省教育學會嬰幼兒教育專業委員會每年都面向全省舉辦幾次這樣的活動,如“我與名師面對面”。社會機構或民間組織以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為主要職責,開展的活動形式靈活多樣。他們常能敏銳地抓住市場需求,滿足幼兒園需要,探宋才‘些與時俱進的話題,如“如何開展高效的園本教研”、“怎樣提升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等。

5.由師范院校組織的

調查對象中,有21.4%的人認為“當前幼教師資整體上水平不高,應該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幼兒師范學校學生的畢業水平”’??梢姡處熢趲煼对盒2]有打好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那么,師范院校既要加強全日制在校學生的專業管理,還要在幼兒教師“回爐”的過程中,保證開設的成教班、長線短線自考班、在職研究生課程班等真正起到豐富幼兒教師理論底蘊、夯實理論基礎的作用,而不是以產生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

(二)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方法

根據我們的研究,在繼續教育施教過程中運用較多的方法有:

1.參與式培訓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個體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和參與度是影響活動效果最為重要的因素。參與式培訓重在讓個體的認知、情感等卷人群體活動中,通常采用頭腦風暴式小組討論,組織者隨機將參加培訓者分成幾組,每組內分工為召集者、發言者、記錄員、時間控制員和噪音控制員五種角色,針對某現象或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產生思想碰撞,進一步創造新思想。它給了每位教師發言機會,避免“帶耳朵不帶腦袋”現象,最能促進教師主動學習。當然,如果參與人數太多,組織者不易控制會場,導致分組討論走過場,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參與式培訓的人數不能過多,30人以內為宜。

2.案例教學法

通過對一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習者對特殊情境進行討論與分析,從中獲得實際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并遷移到新的情景中解決同類問題。

“案例教學分為案例形成和案例運用兩個階段,案例形成包括前期準備一確定主題、情景描述三個步驟,案例運用包括案例引人、案例討論、診釋與研究三個基本過程。”閉例如在一次“關于教育論文的寫作”培訓中,組織者在每一個環節都呈現了合適的案例引導教師分析,僅以“教育論文的選題”環節為例:先出示多個文章標題,引導教師比較分析“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然后展示若干較好的標題,之后歸納選題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幫教師獲得了選題的關鍵經驗。由于案例接近真實情境,可以直接借鑒,學以致用,這種方法應成為園本培訓的一種基本方式。

3.情境體驗法

就是在培訓中創設一種情感和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J清境,讓教師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地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該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創設問題情境、展示問題情境、教師情境體驗、總結轉化。這種培訓抓住了幼兒教師比較感性、易于產生情感共鳴的特點,使教師對所學習的內容通過體驗獲得深刻體驗和感悟。這種方式的培訓效果較好,易于被教師接受,可多使用。

4.微格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