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技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1:36: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插秧技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深入人心,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特別是在購機補貼政策的激勵下,廣大農民加大了對購置農業機械的投入,農業機械化水平迅速提高。水稻生產的機械化,是制約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的薄弱環節和關鍵,其中水稻機插技術又是關鍵中的關鍵。
為此,國家在推行購機補貼政策中,各地將插秧機補貼率放在最高位次,安徽省補貼額度已連續幾年在50%以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霍山縣插秧機從無到有,至2010年5月,已達到200余臺。實踐證明,水稻生產機械化是保證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普及和推廣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是農機管理部門的職責,學習和掌握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是農民機手的迫切要求。
一、水稻插秧機的選擇
目前在霍山縣推廣的插秧機,按操作方式來分,有步行手扶式插秧機和方向盤式即乘座式插秧機;按插秧速度來分,有普通插秧機和高速插秧機;按插秧機栽插行數來分,步行手扶式插秧機有2、4、6行,乘座式插秧機有4、5、6、8、10行等。如東洋PF455S和南通2Z-455型為步行手扶式普通插秧機,東洋P600和久保田SPU-68C型為乘座式高速插秧機。東洋PF455S型插秧機作業行數為4行,它具有價格低廉(價格為1.7萬元/臺),結構簡單,輕巧,整機重170kg,操作靈便,使用安全可靠,作業效率一般為1666.67m2/h。東洋P600型插秧機作業行數為6行,其科技含量高,與步行手扶式插秧機相比,具有舒適、效率高的優勢,作業效率一般為3333.35m2/h。但機器較笨重,整機重550kg,且價格偏高(價格為9萬元/臺)。現在插秧機技術比較成熟,適合目前農村自然和經濟條件,適應水稻栽插的農藝要求。但該技術對育秧技術標準化程度要求高,對插前大田耕整地要求嚴,對機手操作使用插秧機技術要求過硬。因此,農機手在選購插秧機時,應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水稻作業面積、插秧機的作業效率以及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等,全面考慮確定選購步行手扶式插秧機還是乘座式高速插秧機。
二、插秧機的安裝調試(以PF455S型插秧機為例)
2.1整機安裝
插秧機的基本構造由發動機、傳動系統(變速箱)、行走機構(轉向離合器、驅動輪)液壓仿形系統、操縱和調節機構、取秧量調節機構、移箱器等組成。出廠時,將這些部件包裝運到各地,購機戶應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插秧機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安裝。
2.2安裝要求
安裝技術要求、安裝質量直接影響插秧機的工作質量。因此,安裝后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一是各運動件安裝后,轉動應靈活,無碰撞、卡阻現象,對運動件應加注油。二是操縱手柄(桿)轉動靈敏,轉向離合器轉向自如,發動機油門操縱機構應輕便,并能準確控制發動機轉速。三是所有緊固的地方,都應按規定擰緊。離合器分離徹底,結合平穩。四是各傳動部件,不允許有漏油現象,工作運轉應正常。五是各間隙調整正確。如秧針與導軌插口側面的標準間隙為1.3~1.7mm,秧針和苗箱側面的標準間隙為1.5~2.5mm。
篇2
本試驗在晉江一河汊內進行,該河汊養殖面積3333.3m2,其底形平坦,底泥軟硬適中,兩岸間距20m,水位常年變化較小,水深1.5~2m,水源充足,常年有微流水,天然餌料豐富,水質良好,符合淡水漁業水質標準。
2攔網設施
主要有墻網、樁架、石籠、鐵柵欄等。墻網為聚乙烯網片,其網目為3cm,上綱、下綱都裝有雙鋼繩,下綱裝有石籠。樁架是墻網的支柱,用竹樁做成。石籠是由網片包上鵝卵石縫制而成,其直徑為10~15cm,用于固定網角的。鐵柵欄是由扁鋼焊成可活動裝卸的框架,柵條用直徑6mm的圓鋼筋,按間距1cm的柵間距焊成橫向排列。
3攔網設置
在河汊兩端最近處,設置兩道弧形的攔網,一道為墻網,一道為鐵柵欄,兩道相距8m。墻網設置在靠近河汊內部,用竹樁固定,其上部高度高于歷年最高水位1.5m以上,其底部向內水平延伸1m寬的底臥,并用石籠壓住,主要是防止魚類逃出。鐵柵欄則靠近河流,其作用是攔截河流的雜物等,同時還有攔魚作用。鐵柵欄用水泥樁固定。
4河汊清野和消毒
在魚種放養前15d,采用拉網等漁具對河汊進行清野,清除底層兇猛魚類,保證魚種正常生長。然后用100g/m3的漂白粉均勻潑灑,待藥性消失后,在河汊內掛用聚乙烯網袋裝的發酵過的干雞糞50kg/667m2,來培養基礎餌料。
5魚種放養
2012年1月20日,平均體重為65g的黑脊倒刺鲃放養密度為450尾/667m2,同時搭配平均體重為75g/尾的鰱魚80尾/667m2、規格80g/尾的鳙魚30尾/667m2,以調節水質和攝食殘餌。魚種體質健壯、游動活潑、無傷病,大小規格均勻。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溶液浸浴魚種5~10min進行消毒。
6投餌
黑脊倒刺鲃的成魚養殖投喂草魚配合飼料(蛋白含量28%),兼投新鮮青飼料。日投餌占魚體重的2%~4%,一般每日投喂兩次,分別在上午9﹕00和下午17﹕00,投餌時堅持“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點、定量、定時,并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攝食狀態靈活調節。
7肥水
進入5月份,隨著氣溫、水溫的升高,魚類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攝食量明顯增加,因此,要加大投餌量,一方面可以滿足黑脊倒刺鲃生長所需,另一方面殘餌又可促使餌料生物繁殖,滿足濾食性魚類的生長需求,一般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50cm。
8日常管理
每天堅持巡邏,檢查設施、洗刷網片,及時清除病死魚,觀察魚的攝食和活動情況,要保持養殖環境的安靜,并及時清除池中殘餌,做好食臺的清場和消毒工作。做好防病、防浮頭、防逃、防洪、防偷和養殖記錄等工作。
9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方面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首先要進行河汊消毒;魚種放養前用3%食鹽水消毒,每15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食場和飼料臺1次,在病害多發季節,定期投喂藥餌。及時撈出病魚死魚,發現病害及時對癥下藥治療。
10養殖結果
10.1產量經過近一年的養殖,平均每667m2獲黑脊倒刺鲃176.8kg,423尾,平均每尾418g,成活率為94%;鰱魚667m2產量53kg,72尾,平均每尾736.1g,成活率90%;鳙魚667m2產量20.3kg,27尾,平均每尾751.9g,成活率為90%。
10.2經濟效益分析總收入為56113元,其中,黑脊倒刺鲃884kg×60元/kg=53040元,白鰱265kg×7元/kg=1855元,鳙魚101.5kg×12元/kg=1218元。平均收入11222.6元/667m2。總成本為45315.5元,其中飼料5569.2元,人工費用26000元(管理人員及臨時工工資),魚種6930元,其它費用6816.3元。利潤為10797.5元,利潤為2159.5元/667m2。
11小結與討論
11.1在本試驗中,黑脊倒刺鲃攝食投喂的飼料,其殘餌和糞便則可起到肥水的作用;而白鰱則濾食水中溶解的配合飼料粉末,也濾食水中的藻類,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鳙魚則攝食水中的浮游動物,同樣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為黑脊倒刺鲃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鰱魚、鳙魚在不增加養殖成本的條件下,又可增加養殖收入。
11.2由試驗效益分析可看出利用河汊圍欄進行養殖其利潤可觀,其對于增加水產品產量和增加漁民收入及對于促進漁業生產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11.3為了減少受暴雨和山洪影響的損失,通常在每次洪水過后要潑灑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水質調節,以減少魚類的死亡。
篇3
論文摘要 闡述了貴州省水稻生產的栽培密度變化歷程,分析了栽培密度和栽插方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并提出了今后安龍縣水稻生產的適宜栽插規格。
水稻的栽插密度對產量影響極大,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高產栽培重要的關鍵技術之一。貴州省水稻種植經歷了不同發展時期,其間有不同的種植密度。隨著水稻科學的發展,水稻合理密植的內涵也得到不斷豐富。
1貴州水稻種植密度的發展
1.1常規稻高稈時期20世紀70~80年代中期,貴州傳統種植的水稻均屬高稈品種,農民的插秧規格基本是“肥田稀大窩(斗底)、瘦田升子底”,株行距約為(20~33)cm×(20~30)cm,每穴插5~7株,密度為10.5萬~22.5萬穴/hm2,基本苗75萬~150萬株/hm2,有效穗120萬~150萬個/hm2,產量為3000~6000kg/hm2。
1.2常規稻高稈變矮稈時期這一時期為1975~1984年,是貴州地區水稻種植的第1次綠色革命,貴州省相繼從省外引進了農墾8號、湘東、桂朝2號、鐵青和自育的黔幅、761號等矮稈品種,插秧的密度也有了很大改變,推廣的規格約為26.4cm×16.5cm,密度為22.5萬穴/hm2,穴插5~7株,基本苗達112.5萬~225萬株/hm2,有效穗300萬~375萬個/hm2,產量為7500~10500kg/hm2,此期貴州水稻單產得到跨越式發展。
1.3雜交稻問世至普及時期20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末是雜交稻問世至普及時期,也是貴州水稻種植的第二次綠色革命,水稻插秧的密度和基本苗均發生了深刻的改變,最根本的改變是將常規稻傳統的穴插多株改為插單株,以主莖成穗為主改為以分蘗成穗為主的栽培技術。配套技術強調撒稀秧,培育多蘗壯秧,稀插,早插,早發。20世紀80年代后貴州地區推廣普及兩段育秧,特別是成功地育出了7~8葉多蘗壯秧后,就形成了貴州特色的合理密植寬窄行的規格(20+26.4~30)cm×16.5cm,穴植單株(少蘗苗插雙株),密度為24萬~26.3萬穴/hm2,基本苗27萬~30萬株/hm2。雜交稻的有效穗達270萬~300萬穗/hm2,高產田產量可達11250kg/hm2以上。如安龍縣木咱鎮1990~1993年完成的200hm2稻麥兩熟的噸糧田,水稻平均單產達11265kg/hm2,還出現很多12000kg/hm2的高產田,全縣水稻總產達6000萬kg,平均產量6000kg/hm2,是水稻最穩定的高產時期。這一時期,由于育秧技術的改善,常規稻也能育出多蘗壯秧,提高成穗率,如桂朝2號達到12蘗(汕優63單株成穗為13蘗)。
1.420世紀末期至今該時期水稻種植密度特點主要表現為插秧密度減少,一般特等肥田株行距33cm×31.6cm,密度為7.65萬穴/hm2,中上等田株行距26.4cm×23.1cm,密度為16.5萬穴/hm2,雜交稻基本苗只有9萬~22.5萬株/hm2,常規稻基本苗45萬株/hm2。
1.5全國超級稻成規模推廣時期由于超級稻的葉面積系數要比一般雜交稻大1~2倍,因而提出了“寬行窄株”的措施,促進水稻群體穩健發展。一般肥力中等田塊行距為30cm,株距為13.2~15cm,密度為27萬~30萬穴/hm2。高產田的基本苗仍保持105萬~150萬/hm2,穗苗比為(2~3)∶1,產量為9300~17760kg/hm2。據報道,2006年貴州省貴陽、遵義等地在水稻增糧工程項目中也出現了13500kg/hm2的高產記錄。在超級稻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引導下,國內先進地區水稻單產出現了新的飛躍。
2安龍縣水稻合理密植規格的展望
目前貴州省安龍縣的水稻生產應從稻麥兩熟的耕制出發,既要充分利用兩段秧培育中、大苗多蘗壯秧的優勢,又要適當提高單位面積的基本苗,還要改方形栽培為寬行窄株的插秧方式,優化群體結構,增加光能利用率,積累更多的干物質,達到高產,同時還要作省工、高產、高效等綜合研究,以便為農民所接受。
2.1安龍水稻生產適宜的基本苗數采用生產噸糧田的栽培理論,即“中稻的高產栽培應依靠以一次分蘗為主的增產作用”,以蘗代苗奪得高產。同時將現有基本苗從18萬株/hm2提高為30萬~45萬株/hm2,這樣在增加一次分蘗成穗的同時,不會增加大量秧田和種子用量,易被農民接受。
2.2普及寬行窄株的插秧方式用寬行窄株的插秧方式代替當前的方形插秧規格及殘留的寬窄行的方式。具體規格應為(30~33)cm×16.5cm,高稈品種行距適當加寬,中稈種品種行距適當縮小。實現上述插秧規格的調整,結合選用適合當地高產高效的品種、培育壯秧,改超量使用分蘗肥為補施中后期的穗肥和粒肥,推行好氣性灌溉等系列關鍵技術,促進水稻高產。
參考文獻
[1]鄒文斌.秈型超級雜交水稻高產栽培研究進展[J].耕作栽培,2006(5):1-5.
[2]蘇祖芳,霍中洋.水稻合理密植研究進展[J].耕作栽培,2006(5):6-9.
[3]留漢堯,梅俊中.水稻高產栽培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耕作栽培,1991(2):25-26.
篇4
論文摘要 水稻大芽直播(乳苗拋秧)栽培技術是一項新的輕簡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安全播期確定、播種量確定、浸種與催芽、整地與除草、設通風行、疏苗補苗、按葉齡進程管水、施肥和鳥害防治等項技術措施。
水稻大芽(乳苗拋秧)直播栽培是一項新的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輕簡栽培技術。經過浸種與催芽,當種子芽長1~2cm、根長3~5cm直接播于田面。此時種子已變為“乳苗”,直播時需要像拋施化肥一樣,將1把大芽(乳苗)拋向空中,才能比較均勻地分散落地。因此,這種“大芽直播”亦稱為“乳苗拋秧”。
1技術特點
(1)簡化作業程序。省去秧田育秧和本田插秧2道工序。
(2)省力。1個勞動力采取人工大芽直播(乳苗拋秧),1d可播3hm2左右,比機械插秧的工效還要高2~3倍。
(3)節支。可節省秧田育秧費和人工插秧費合計2 550~3 000元/hm2,僅需多用種75kg/hm2以下,不超過300元/hm2,凈節支2 250元/hm2以上。
(4)高產。一般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產效果,平均增產5%以上,增收750元/hm2以上。
(5)優質。該技術的產量結構特點是增加收獲穗數,適當降低穗粒數,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收獲的稻谷中,一次枝梗結實比率大,二次枝梗結實比率較小。因此,籽粒飽滿、千粒重高,大米外觀品質好;又因抽穗期較晚,營養品質較高,食味品質較好,故大米商品品質較好,價格也會相應提高。
(6)高效。由于能夠大幅節支、增產和優質,所以能夠高效。三項合計增效3 000元/hm2以上。
(7)標準化程度較高。移栽水稻因秧齡和密度等不統一,同一品種同一播期因插秧期不同而抽穗期變化較大,栽培技術上差異也較大,栽培管理標準化程度較低。而該技術以實現安全齊穗期為標準,安排適宜的播期,這樣從播種到抽穗的間隔期在不同年度間基本一致,有利于提高標準管理水平。
2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與安全播期確定
水稻大芽直播(乳苗拋秧)因單位面積收穗數明顯增加,一般情況下,不會比人工插秧減產。一般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產效果,特別是大穗型品種,增產幅度較大。所以大芽直播(乳苗拋秧)應盡量選擇穗型比較大的品種。
大芽直播(乳苗拋秧)能夠在夜間2~8℃的條件發根發芽,立苗成活,正常生長。為了安全,最早播期一般為當地的最早插秧期。入選品種在大芽直播(乳苗拋秧)條件下一定要安全抽穗,才能確保安全成熟。經對多個品種的調查得知,同一品種大芽直播與同一天人工插秧(秧齡30~45d)的相比,齊穗期晚7~8d,要想兩者同一天齊穗,大芽直播(乳苗拋秧)要比插秧提早15d左右。根據這一結果,只要已知某一品種的安全插秧期,提前15d左右即為大芽直播的安全播期。
2.2播種量的確定
大芽直播(乳苗拋秧)用種量為30.0~150.0kg/hm2,早播宜稀,晚播宜密。為了高產和穩產,開始應用時,應先密后稀。一般情況下,千粒重25g左右的或分蘗力較強的品種,播種量為112.5~127.5kg/hm2,千粒重27g左右或分蘗力較低的品種,播種量為127.5~150.0kg/hm2。
2.3浸種與催芽
(1)浸種。為了防止種傳病蟲害,一定要進行藥劑浸種,要選擇合適的藥劑,并按說明浸種,一般需2~3d。
(2)催芽。浸種結束后及時撈出種子,裝入尼龍網袋,以便于催芽時沖洗種子。網袋大小以便于搬運為宜,每一網袋的2/3裝入濕種,扎緊袋口,留出1/3的空間,用于種子發芽長根。催芽一般在室外常溫下進行,種子袋下用磚塊、木棍墊起,上鋪稻草,稻草上放種子袋,種子袋可以疊放,高不超過1m,每疊之間留出10~20cm間隔便于通風,種子袋上加蓋1層草簾,防陽光直射曬干表層種子,影響出芽。白天每隔2h左右,用自來水沖澆種子袋2~3min,夜間不用沖澆,僅需加蓋草簾。一般再經5~7d的時間,當種子根長3~5cm、芽長1~2cm時即可播種。這一過程一般經歷5~7d。催好芽是該技術的最關鍵技術之一。
2.4整地與除草
大芽直播分為水耙地后大芽直播和免耙地條件下大芽直播2種。前者是第1天水耙地,第2天水找平,高低差小于2cm;然后根據田間雜草群落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進行封閉滅草;后者是免耕的條件下,在播種前10d左右,用滅生性除草劑殺死地上部雜草,3~5d后上水壓鹽堿,同時進行土壤封閉滅草,以防播后新生雜草。
2.5大芽直播(乳苗拋秧)
當種子催芽達到芽長1cm,根長2cm,也就是直播前的1~2d,水稻田要提前進行晾田,黏質土提前20~30h排水晾田,沙質土提前10~20h排水晾田,田面較凹處無水層時大芽直播(乳苗拋秧),播后谷殼不陷入泥中為宜;否則影響“乳苗”成活。拋播時將乳苗倒入施肥斗中,像拋施化肥一樣拋播大芽(乳苗),使其均勻落地,一般每隔5m左右形成1個播幅。拋播前,搞好落干晾田是該技術的又一關鍵技術。
2.6 清理通風行與疏苗補苗
在播種時每隔5m左右就留下1行腳印,以后施肥、噴藥等田間作業均沿這一行腳印走,就自然行成1個通風行。當秧苗長到4葉1心至5葉1心時,將通風行中多余的秧苗拔走,同時進行適當的疏苗補在較稀的地方。這種大芽直播(乳苗拋秧),應采取機器收割,若計劃人工收割,此時可以按1.5m左右的幅度拔除通風行,便于人工收割。需要注意的是,疏苗補苗一定要在施最后1次分蘗肥之前完成,以利于新補的秧苗增加分蘗與成穗。
2.7按葉齡進程管水
從直播到播后的4~5d,不需要上水,此時地已晾硬,乳苗長出綠芽和3條不定根,需要過水1次,一般早上灌淺水,以田面高處淹水1~2cm為宜;3~4h后,若沒有滲干要及時排掉;播后8~10d,秧苗已達1葉1心,再進行第2次過水;播后13d左右,當秧苗達到2葉1大心時,開始建立水層,以高處淹水1~2cm為宜;播后20d左右秧苗達4葉1心,開始見分蘗,此時根據秧苗多少確定水層深度,若秧苗較稀可灌0~3cm淺水層,促分蘗增加;當秧苗較密時,可灌3~6cm較深水層,防止分蘗過多;當秧苗達到10葉1大心時,開始落干晾田;葉齡余數為3.3~2.7時,開始建立水層,以0~10cm為宜;抽穗后以保淺水3~5d,再落干3~5d,兩者交替進行,直到收割前10d為止。
2.8按葉齡進程施肥
由于大芽直播,播后13d左右,只過水不保水,也就不能進行田間追肥。因此,一定要在播前施底肥,水耙地后直播的,要在水耙地之前施底肥,施磷酸二銨60~90kg/hm2、尿素75.0~112.5kg/hm2;2葉1 大心時,施磷酸二銨60~90kg/hm2、尿素75.0~112.5kg/hm2;4葉1大心時,施尿素75~112.5kg/hm2;6葉1大心時,施尿素75.0~112.5kg/hm2;稀播的在8葉1大心時,施尿素75.0~112.5kg/hm2;葉齡余數2.5~3.3時,施尿素105~150kg/hm2。土質較好要適當輕施;否則適當增加。
篇5
論文摘要 分析了晚稻免耕拋秧栽培的優點,并從拋栽準備、秧苗管理、拋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免耕拋秧栽培技術,以期為晚稻免耕拋秧栽培的推廣提供技術參考。
我省沿海平原傳統雙季連作稻區每年7~8月間都要忙“雙搶”(搶收、搶種),季節緊,勞動力緊。晚稻免耕拋秧栽培是指前作收割后田面不再進行翻犁耕耙、稍作除草平整,直接拋栽晚季水稻秧苗的一種水稻栽培新技術。推行晚稻免耕拋秧栽培,對于緩解勞動力緊張、保證水稻種植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免耕拋秧于近年在我市沿海開始推行。由于該項技術具有明顯的節本低耗特點,在保證栽培質量的前提下大大解放了勞動力,因而受到廣大稻農的歡迎。
1晚稻免耕拋秧栽培的優點
1.1易于全苗
和免耕直播比較,拋栽到大田的秧苗經過精心培育已具備4~5葉,避免了谷種直播大田后,易被鳥鼠類取食及秧針期易遭福壽螺、稻象甲等危害造成嚴重缺苗的現象。
1.2早生快發,低節位分蘗成穗
拋栽大田的秧苗呈傾斜狀立于耕層表面,根系在淺土層中迅速生發,大量橫向、少量縱向在淺耕層中伸長分布。據測定:85%根系分布在1~10cm土層中,15%分布于10~20cm土層中,根部通透性好,低節位分蘗多,有效蘗多;單株有效蘗比傳統插秧法平均多1.5個,單株出葉提前3~5d。而耕耙拋秧及傳統插秧由于根部入泥,分蘗節位被推高1~2節,有效分蘗率相對降低。傳統插秧更由于秧苗經過移栽扦插根系損傷,通常插后秧苗需經過2~3d的返青期,免耕拋秧則由于根系帶土入田,避免了返青過程,做到早生快發。
1.3省工省時,效益顯著
一個熟練的勞動力1d可拋栽0.13~0.27hm2,是傳統插秧的5倍;和耕耙拋秧比較,節省了耕耙田地所需的大量人畜力。
2拋栽準備與秧苗管理
2.1育秧塑盤選擇
各地育秧塑盤規格不一。為了拋栽后易于立苗,早生快發,宜選用孔徑較大的規格塑盤,450~561孔規格塑盤均可,大約需600盤/hm2。
2.2秧地選擇
宜選用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閑田、菜園地,整平、壓實成畦,規格為:寬120cm、溝寬30cm。澆足水擺盤,盤與盤之間緊貼不留間隙。[
2.3營養泥漿的配制與裝盤
選擇肥沃的菜園土或河泥,去除礫石、草根、硬土粒、雜物,每50kg加優質復合肥0.5kg置于預先挖好的地坑或大的瓦缸、水泥缸中,加水充分攪拌均勻成濃稀適中的泥漿,然后用勺裝進秧盤孔穴中,泥漿不夠可續配直至裝足所需塑盤為止。裝盤后讓泥漿沉實到孔穴深度的2/3處即可供播種。
2.4播種期確定
由于晚季氣溫偏高,秧苗早生快發,用于拋栽的秧苗葉齡在3.5~4.5葉,秧齡短(一般以15~20d為宜),播種期就以最適拋秧日期上推15~20d做為確定的依據,一般在7月上旬。
2.5栽培品種的選擇處理
用于拋秧的水稻品種通常選用抗性好、分蘗力強、莖稈粗壯、根系發達的品種,如T優175、宜優673、兩優培九等。大田用種15.0~22.5kg/hm2。播種前曬種1~2d,用強氯精水溶液浸種4~6h,洗凈,直接播種于已裝漿沉實后的塑盤孔穴營養泥中,每孔2粒種,播后稍壓讓種子微露于泥表面,清除盤面殘泥,加蓋遮陽網或其他覆蓋物,避免高溫強照、暴雨沖刷。
2.6秧田管理
一葉一心期噴施150mg/kg多效唑,促使植株矮壯多蘗;二葉一心期施1%尿素水溶液促進莖葉生長;三葉一心期至拋栽前2~3d適量施優質三元復合肥。秧田水管做到幼苗期保濕出苗;三葉期排干秧溝水以旱育為主,苗葉不卷不放水上秧板,拋栽適合葉齡3.5~4.5葉。
3拋秧與大田栽培技術
3.1拋栽田的除草、平整與施肥
選擇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的地塊作拋栽田。前作早稻收割時應盡量割低,留樁高度在5~7cm左右;收割后田間排水落干,晴天無雨時于收割當日或次日用20%克無蹤3kg/hm2對水900kg/hm2進行田間噴霧,稻樁雜草、落谷發芽苗均不可漏噴,噴后2h若遇下雨必須重噴藥,噴后1~2d覆水泡田,深度浸過稻樁頂部,3d后排淺水,清除田中雜草殘渣,用鋤鏟平耕層腳印坑洼,簡單整理形成平整層面。
3.2拋秧的基本操作方法
①拋秧日期以早稻收割日期加藥劑除草、灌水進田、簡易整地所需時間作為確定依據,一般在7月下旬。②拋秧前1d施基肥,用尿素150kg/hm2、過鈣375kg/hm2、氯化鉀75 kg/hm2,或用優質復合肥525kg/hm2撒施。施肥前后田間保持淺水層(3cm)。③拋秧應選擇風力小的陰天或晴天進行。拋擲方向應與風向平行,以免影響拋栽均勻度;拋栽時應選擇合適的作業路線,避免漏拋、重復拋或拋出田外;拋秧的次序應由遠及近,秧苗呈拋物線擲出,均勻散落田間;注意保留10%~15%秧苗待拋秧結束后進行補漏;田塊較大的要留出30cm工作行,拋后2~3d拾出工作行內秧苗酌情補苗,刪密補稀。④拋秧的密植規格一般為28叢/m2。
3.3肥料管理
合理控施肥料,形成“早發緩降”群體發展態勢,即前期早發,中期穩長,后期補早衰;適當控制分蘗盛期氮肥施用量,拋栽后4~7d用尿素112.5kg/hm2、氯化鉀75kg/hm2,加入1.5kg/hm2丁草胺撒施促早發和除雜草結合;此后為防早衰,在8月下旬用優質復合肥225kg/hm2做保花肥,始穗期噴施“粒粒飽”生長調花劑,以提早齊穗,增加粒重。
3.4水的管理
實行“淺、露、濕”灌溉法,拋秧后3~5d內,田面保持濕潤不上水,促使早扎根立苗;遇晴天保持滿溝水并開好“平水缺”,防止大雨造成田間積水引起苗株漂移;立苗扎根后灌淺水促蘗,當莖數達到預期穗數時適當擱田、輕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在植株倒2葉露尖時結合施保花肥和防治病蟲害田中灌淺水層;以后采取干濕交替,促進根系深扎,保持株間溫濕度以延緩根系衰老,實現增粒增重增產。
3.5病蟲雜草防治
篇6
論文摘要 樺川縣水稻育苗需要大量旱田土,破壞了土壤耕層和山地植被,采用粉碎陳稻殼旱育苗可解決此問題。闡述了粉碎稻殼育苗的好處、技術標準及稻殼育苗應注意的問題。
水稻是樺川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到2009年全縣水稻面積達4.8萬公頃,由于樺川縣已全面采用水稻旱育苗技術,春季育苗用土量大,造成了旱田耕層土壤及山地植被破壞比較嚴重。另外,有的農戶把旱田除草劑的殘留隨土運到水田,使水稻植株遭受藥害;水稻苗床使用化學藥劑封閉除草,處理不當,也易產生藥害。2006~2008年,參照《北方水稻》關于稻殼育苗的先進技術,3年來,不斷進行試驗。2008年,育出了同土育苗一樣的壯苗,25d就可以盤好根,根長苗壯,深受廣大稻農歡迎。
1粉碎稻殼旱育苗的好處
1.1解決取土難問題
樺川縣春季氣溫較低,回暖晚,土壤解凍慢,受雪水和雨水的影響,土壤溫度低,造成水稻育苗取土、運土、篩土困難;且土地法管理規定,不準許亂取土。純水田的創業、星火等鄉鎮,取育苗土難已經成為廣大稻農的一塊心病。采用稻殼育苗,用20%的過篩細土,80% 的稻殼粉,能解決大量拉土或花錢買育苗土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旱田耕層土壤和山地植被破壞問題。
1.2減少環境污染,變廢為寶
長年堆積或焚燒稻殼易造成環境污染。據資料介紹,稻殼中含硫93.4%、鉀0.74%、氮0.24%,通過轉化有利于水稻生長發育。
1.3解決苗床雜草和藥害問題
近年來,大豆田連年用豆磺隆、乙草胺等化學農藥進行封閉滅草,使化學除草劑在土壤中殘留量增加。這樣的土壤用來育苗,水稻秧苗常受到殘毒危害,抑制幼苗根系生長,嚴重的可致枯死,插后低節位分蘗減少。同時苗床用化學藥劑封閉滅草,常因覆土不勻,床面高低不平,藥液向低洼處滲透,造成局部藥害,影響秧苗素質。而稻殼中不含草籽、不用封閉滅草,所以用稻殼育苗不存在產生藥害問題。
1.4根多苗壯
2008年,在樺川縣悅來鎮悅強村高玉文大棚及敬夫村李登有大棚用稻育苗試驗成功,可以提早育苗5~7d,稻殼比土壤的保暖性強,可使床溫平均比土育苗提高1.5~2.0℃。粉碎稻殼育苗的根系多于土育苗,可達15條根,地上部及地下部鮮重之和達20g以上,能培育出壯苗,盤根又快又好,25d就可盤好根。稻殼育苗運苗輕便,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均可,只要秧盤拍平壓實的營養基質有2.5cm厚,就不會發生散苗現象。
2粉碎稻殼育苗技術標準
2.1秧田選擇
采用稻殼育苗,秧田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秧田與本田比例在1∶120左右。
2.2整地做床
(1)提倡采用高標準大中棚育苗,做大中棚苗床。北方早春氣溫低,地溫涼,提倡采用釀熱物育苗技術,即將苗床土下挖25~30cm,土分放四周,清平床底,呈方槽狀;然后將稻殼或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稈等鋪放在底部,厚度10~20cm,鋪平壓實后,將挖出的表土回填床內,表土厚度25cm,床面整平,步道踩實略低于床面,這樣的苗床可用2年。釀熱物育苗可有效解決早春由于地溫低影響秧苗生長發育問題。
(2)苗床要翻深5cm,高標準整平耙細,并在苗床四周修筑5~8cm高的土埂。如果苗床整地差,含水不均,就會影響稻苗對水分的吸收。
(3)置床施肥。床面上均勻撒施尿素20g/hm2、磷酸二銨50g/hm2、硫酸鉀25g/hm2,并用鎬等工具將其反復摻混在3~5cm深的土層內;或施優質過篩農肥10~15kg/m2,與10cm深床土混拌均勻,確保床面平整,土壤細碎,育秧盤能與床面充分吻合,不懸空。
2.3稻殼處理及鋪放
準備5kg/m2稻殼粉,澆透水后堆積存放半年為好。用飼料粉碎機將無雜質的新稻殼中度粉碎,稻殼粉3~4mm。樺川縣的樺糠米業、付士米業、三綠源米業等大型米廠,在磨米機上安裝了粉碎稻殼機具,可直接接收稻殼粉。稻殼不能粉碎過細,否則吸水和擴散能力差,易造成夾干層現象,導致水分不均,使出苗率下降。因此,一定要中度粉碎為好。在播種前1~2d再用水浸泡,邊拌邊澆水,保證稻殼吸足水分,做到盡量減少出苗期用水量。育秧前1d晚上控去多余水分,準備拌壯秧劑。壯秧劑用量同土育苗相同,按標準用量使用。在拌壯秧劑時,用少量細土先拌勻,再混拌于浸好的稻殼粉中,一定要混拌均勻,然后悶2~3d時間,等待鋪放。秧盤鋪放稻殼時,一定要壓實,達到標準密度,才能提高吸水和保水能力。苗床澆透底水,第2天把紙盤上面鋪放經過拍平壓實后厚2.5cm以上的營養基質。
2.4播種及覆土
手插軟盤育苗,每盤播芽種100g;機插軟盤育苗,每盤播芽種125g;缽盤育苗,每盤播芽種45~55g,達到培育壯秧的標準。如果育苗期氣溫偏高,芽長2mm即可;如果育苗時氣溫偏低,稻種要求催大芽,芽長5mm左右。播種后,及時用細土均勻把稻籽蓋上,再用稻殼粉把這層土蓋上即可,總覆蓋厚度不超過1cm,太厚頂蓋現象嚴重,保溫和保水性能差。覆籽后用細眼噴壺澆水,不用苗床除草劑,直接用地膜覆蓋。地膜四周用土壓嚴,避免溫度和水分散失。
2.5苗床管理
(1)水分管理。在秧苗立針期揭地膜,掌握好澆水時機,減少澆水次數,澆水量過大,容易徒長,降低肥效。早上澆水為好,有落干現象就用噴壺補水,整床落干,再全床澆透水。澆水時盡量采用細噴、微噴技術,以免澆灌“猛頭水”沖掉稻殼的表層營養元素。
(2)溫度管理。在秧棚內放1支溫度計,秧苗1葉1心溫度控制在28~30℃;2葉1心溫度控制在25℃;3葉以后溫度在22~25℃,以后隨著秧苗長大,加強通風煉苗,3葉期以后,如果夜間氣溫在10℃以上時,可晝夜煉苗。但要注意天氣預報,如果有霜凍,夜間要閉棚。提早整地,及時插秧,以免秧苗徒長或青枯。
(3)追肥。如果2.5葉時秧苗黃綠,可在2葉時追施硫酸銨50g/m2,或在插前3d追施磷酸二銨150g/m2,追肥后用清水澆苗。其他管理按常規進行。
3注意事項
(1)采用稻殼育苗,拌壯秧劑和覆蓋稻籽用土量占20%,壯秧劑必須與稻殼粉充分混勻,稻殼粉占80%比例。
(2)每天澆水時,最好澆溫水,在大棚內放上裝水容器使水增溫,而且要勤澆少量。澆水過多,容易徒長、缺肥,插秧前應補肥。
篇7
論文摘要:介紹了水稻惡苗病的發病癥狀、病原,分析了其發病條件和傳播途徑,總結了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技術,以期為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水稻惡苗病又稱徒長病,在寧國稻區時有發生,由于推廣藥劑浸種措施,病害有所控制。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再加上有的稻區采取的浸種措施不當,使惡苗病的病情有所加重。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搞好防治工作。
1發病癥狀
水稻惡苗病從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種子帶菌是引起苗期發病的主因,重病種子往往不能發芽,或萌發后的幼
苗不久即死亡。輕病的種子長出的病苗往往徒長,比健株高1/3,植株細弱,葉片和葉鞘變窄而長,全株呈黃綠色,根系發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在死苗上生有淡紅色和白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1個月左右出現病株,癥狀與苗期相似。病株分蘗少或不分蘗,節間顯著伸長,節部常彎曲露出葉鞘之外,下部幾個莖節生有許多倒生的不定根。剝開病莖,有時可見節的上下組織呈褐色,莖上有暗褐色條斑,可見白色蛛絲狀菌絲體,莖稈逐漸腐朽。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輕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實。天氣潮濕時,在枯死病株的表面長滿淡紅色和白色霉狀物。
2病原
稱串珠鐮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小2 種,小分生孢子囊卵形或扁橢圓形,無色單胞,呈鏈狀著生,大小為(4~6)μm×(2~5)μm。大分生孢子多為紡錘形或鐮刀形,頂端較鈍或粗細均勻,具3~5個隔膜,大小(17.0~18.0)μm×(2.5~4.5)μm,多數孢子聚集時呈淡紅色,干燥時呈粉紅或白色。有性態稱藤倉赤霉,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殼藍黑色球形,表面粗糙,大小(240~360)μm×(220~420)μm。子囊圓筒形,基部細而上部圓,內生子囊孢子4~8個,排成1~2行,子囊孢子雙胞無色,長橢圓形,分隔處稍縊縮,大小(5.5~11.5)μm×(2.5~4.5)μm。病菌能產生赤霉素,所以能引起稻株徒長和節上產生不定根。
3發病條件
帶菌種子和病稻草是該病發生的初侵染源。脫谷時,由于脫谷機空隙小,轉數過快,可增加種子受傷幾率,如播種這類受傷種子比未受傷的種子發病重。脫粒時與病種子混收,也會使健種子帶菌。土溫30~50℃時易發病,傷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較水育秧發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發展;施用未腐熟有機肥發病重;一般秈稻較粳稻發病重;糯稻發病輕;晚稻發病重于早稻。育苗床灌水不及時,缺水受旱,發生龜裂,易使幼苗根部受傷,或拔苗時由于育苗床上缺水使根部受傷,這類幼苗插秧后發病重。藥劑浸種不徹底的病種子比浸種消毒徹底的種子發病重。
4侵染循環途徑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和菌絲體亦有越冬能力,但不是主要的初侵染來源。病種子播種后,幼苗就會感病,重者幼苗枯死。健康種子播種發芽后,也可由于分生孢子萌發從芽鞘侵入而引起幼苗發病,導致徒長等。一般病株中菌絲體會蔓延到全株,但不能擴展到穗部。感病或枯死的病株表面產生分生孢子,可借風、雨傳播而引起再侵染。在水稻開花時,分生孢子侵染花器,造成秕谷或畸形,侵入穎或種皮組織內,而使種子帶菌。脫谷時,病部的分生孢子也會飄落粘附于種子上,病菌便在種子表面越冬。
篇8
論文摘要把增施鉀肥作為提高水稻產量、改善品質的重要措施進行試驗示范,獲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總結了單季雜交水稻施鉀增產效果以及鉀肥的施用技術。
云和縣地處浙江西南部,云壇鄉是該縣的一個山區農業鄉,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單季雜交水稻常年播種面積在333.3hm2左右。近年來,我們在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把增施鉀肥作為提高水稻產量、改善品質的重要措施進行試驗示范,取得了顯著成效。
1水稻施鉀試驗推廣概況
根據土壤普查結果,全鄉水田缺鉀面積占水田總面積的80%,已成為進一步提高雜交水稻產量的主要障礙。為了研究鉀肥的施用效果和推廣施用鉀肥,提高施鉀的經濟效益,我們從2004年就開始進行鉀肥的試驗探索,先后在云壇、李山前、梅灣、靛青山、陳村等村設置鉀肥試驗點,累計3年共28大區對比處理,試驗示范面積達67hm2,獲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
2施鉀增產效果
經過試驗、示范和推廣實踐證明,增施鉀肥能使水稻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據5個村的28個對比試驗和測產驗收統計,單晚稻平均增產688.5kg/hm2,增產11.3%,如2004年調查云壇村單季稻施氯化鉀150kg/hm2,單產7929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555kg/hm2,增產7.0%;李山前村單季雜交水稻施氯化鉀150kg/hm2,單產8454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852kg/hm2,增產10.1%。從總的驗收情況看,單季雜交稻施用鉀肥,平均單產8055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648kg/hm2,增產8.1%。由此可見,施用鉀肥不僅補充土壤鉀素不足,而且調節了氮、磷、鉀的合理比例,促進水稻的正常生長發育,是提高雜交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鉀肥施用技術
3.1根據土壤特性施用
對缺鉀嚴重的土壤,施用鉀肥效果顯著。據調查,速效鉀含量在50mg/kg以下的砂質田,單季雜交稻施氯化鉀150kg/hm2,比不施鉀肥增產10.2%;而含鉀比較豐富的灰泥田(85~100mg/kg),施用效果不如砂質田。如梅灣村的灰泥田,水稻施氯化鉀150kg/hm2,單產7822.5kg/hm2,比不施鉀肥的只增產5.6%。
3.2鉀肥要與氮、磷配合使用
實踐證明,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鉀肥才能充分發揮其增產效果。試驗結果表明,缺鉀田施純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90kg/hm2,氯化鉀112.5~150kg/hm2,配比較為理想,增產顯著。
3.3鉀肥施用量和施用技術
3.3.1秧苗期適施鉀肥。培育無病帶蘗壯秧,是獲取水稻高產的基礎。含鉀豐富的秧苗較粗壯,表現為葉厚、蘗多、根系發達、移栽后恢復生長早。因此,秧苗期必須適量施好鉀肥。①旱育秧:用氯化鉀45~60kg/hm2加適量氮磷肥混合濕潤營養土4.5~6.0t/hm2漚制5~7d后作為秧苗基肥施用。②水育秧:早晚稻在4.0~4.5葉時用氯化鉀60kg/hm2加尿素60kg/hm2于睛天下午灌薄水層后均施。
3.3.2分蘗期挑施鉀肥。在插秧后到曬田前,一般施氯化鉀45~105kg/hm2。在施肥過程中,必須因土、看苗進行挑施,重點掌握好3種類型田:①對瘦質田、冷水田、污泥田等含全鉀1.5%以下的屬于缺鉀類型田,其缺鉀癥狀一般在插秧后10~15d開始出現,缺鉀植株比正常植株矮小、顏色暗綠、生長不整齊,老葉片的尖端出現黃萎,之后根系變黑,植株衰退,嚴重的易發生赤枯病或致死苗。因此,對此類田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在分蘗期應挑施好鉀肥,可用氯化鉀75~105kg/hm2,配合磷肥施用,同時做好降低地下水位工作。②對泥肉田、粘土田等含鉀量中等的土壤,應根據土壤肥力及目標產量要求而定,以生產6000kg/hm2稻谷的田片,應施氯化鉀45kg/hm2左右。③對含鉀豐富的土壤和較肥沃的田塊,分蘗期應看苗管理,苗勢好的一般少施或不施鉀肥。3.3.3幼穗分化期巧施鉀肥。幼穗分化期應根據水稻前期生長情況施用鉀肥。如前作種植蔬菜等短期作物或施有農家肥的,因殘留一定鉀養分,但苗勢一般的,可施氯化鉀45~75kg/hm2;如前作種植春大豆、春玉米或排場代料黑木耳、香菇等田塊,且稻苗過氮導致葉片濃綠披斜的田片,一般施氯化鉀105~135kg/hm2,以提高植株抗性。
篇9
一.栽培技術
唐代稻作的栽培技術是近年來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圍繞著稻麥復種、育秧移栽問題,學者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
關于稻麥復種技術。李伯重在《我國稻麥復種制產生于唐代長江流域考》一文中,主要借助對史料的梳理,通過《蠻書》中關于南詔境內稻麥復種制的記述、《吳郡圖經續記》中有關北宋蘇州實行稻麥復種的明確記載、唐詩中的有關詩句、唐代關于官員替代時職田收獲的處理辦法的變化和兩稅法的實行等五個方面的分析,得出結論為:我國稻麥復種大約在高宗武后時期的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方已出現;作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種植制度大約形成于盛唐中唐時代,實行的區域主要在長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長江沿岸地帶。到晚唐以后,更加進一步擴大。(1)林立平則從技術層面分析了唐代稻麥復種制產生的原因。他指出,在水稻栽培移栽以及耕作技術和養地程度都有顯著提高的基礎上,稻麥復種制產生和發展起來。(2)而藍勇和韓茂莉則從氣候的變化和差異入手,分析唐代稻麥兩熟制出現和推廣的原因,并認為江南實行稻麥兩熟耕作方式可能要比云南滯后些。(3)(4)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編輯委員會編輯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的觀點則是稻麥兩熟制初現于唐代,盛于宋代(5)。持唐代已出現稻麥復種制觀點的論著和論文還有:吳存浩《中國農業史》(6)、周立三《中國農業地理》(7)、孫聲如《試論我國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發展》(8)、周尚兵《唐代長江流域土地利用形式及自然災害原因》(9)。李根蟠則不同意唐代已出現了稻麥復種制的觀點。他通過對李伯重所提出的五點論據(見上文)的逐一分析,認為稻麥復種制產生于唐代的根據尚不充分;長江下游稻麥復種到宋代,尤其是南宋才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形成一種有相當廣泛性的比較穩定的耕作制度,而長江三角洲在這一發展中處于領先地位(10)。魯西奇在《唐宋時期漢水流域糧食作物及其地理分布》一文中更進一步指出,稻麥復種制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不僅唐代甚至宋代均未得到全面推廣;唐中期到宋元時期,漢水流域已開始出現稻麥輪作復種制度,但不普遍,只是在少數地方實施,絕大數地區還是實行稻或者麥(或者其它雜糧)一熟連作制(11)。鄭學檬也在《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一書中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唐五代太湖地區實行稻麥連作兩熟制或早晚稻連續栽種,而閩、贛地區稻麥輪作或早晚稻輪作制亦有可能五代宋初存在(12)。
關于育秧移栽技術。林立平《唐代主糧生產的輪作復種制》中認為,至遲在唐中期南方已采用育秧移栽技術(2)。日本學者西山鳥定生亦持此觀點(13)。另一日本學者大澤正昭從農具和耕地、整地技術的提高說明唐代中葉插秧法已經普及(14)。齊濤在其主編的《中國古代經濟史》中闡明唐代南方水稻移植已漸普遍(15)。夏如冰《中國古代稻作節水栽培技術》一文中認為:育秧移栽技術至遲出現在漢代,隋唐時期,育秧技術在南方已很普遍(16)。曾雄生認為,江南地區的水稻移栽是在唐宋以后發展起來的(17)。韓茂莉也贊同水稻育秧移栽技術最早出現在唐代的觀點(4)。桂慕文援引已故北京農大王毓瑚教授的觀點,從唐代詩人提到了插秧可以推知移栽法已在唐代許多地方實行,一年兩熟的做法一定也在逐漸推廣(18)。綜合起來,唐代已經出現了育秧移栽技術這一觀點學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識。
二.種植區域
唐代稻作的種植區域是學者們聚焦的另一個問題。涉及這一問題的文章相對較多。張澤咸將漢唐間的水稻種植分為華北地區和江淮地區。在華北地區,又具體為長期種植和某些種植的地區。前者如長安、關中地區、洛陽地區、黃河以北的河南北部地區、黃河以南的河南地區。(南陽盆地除外),后者如山東、河北、山西、西北地區。江淮以南地區,著名的稻作區有漢中、巴蜀地區、南陽盆地、湘鄂贛地區、淮南地區(19)。游修齡認為,漢唐時期北方水稻分布區主要有關中地區、伊洛河流域、河北地區(即河南省黃河以北部分及河北省南部)、黃淮平原、幽薊地區(即今北京地區及河北涿縣、新城一帶),另有零星種植,如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并且特別指出,黃河流域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嶺、淮河,東至于海,普遍開發了稻田。該區域水稻種植特點是:沒有連續性,時廢時興。同時西北地區的水稻分布處于微不足道的狀態,東北地區水稻的開拓同不同時期的朝鮮人有關,該區稻作最初是渤海國時代(公元698-926年)由高句麗人所開拓的(20)。華林甫在《唐代水稻生產的地理布局及其變遷初探》一文中,依據文獻記載,探討了唐一代水稻生產的地理布局狀況、布局變遷形成的原因,認為:水稻生產大致分布在幽州-并州-絳州-同州-京兆府-隴州-渭州-蘭州一線以南地區,主要分布區則在長江流域,尤其集中在太湖、鄱陽湖、洞庭湖地區、漢水流域和成都平原,具有多而集中的特點;黃河流域則只有稀疏種植,集中在關中平原、伊洛河流域、相衛懷和汴陳許地區,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此外,嶺南、福建某些地方也有零星分布。而在安史之亂后,南方水稻生產則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種植區域日趨擴大(21)。周立三從分析初唐水利發展入手,論述了由于唐展了引黃、引汾灌溉,促進了關中、伊洛河內、河套和薊州等地的水稻生產,并引相關古代著述,認為伊州和渤海都有水稻生產,從而推論出水稻生產已向北推移并發展到了新疆、東北地區(7)。王雙懷在對開元時期農業發展狀況分析后指出:江淮嶺南的水稻經營十分普遍,北方地區也有水稻生產,河北、河東、隴右亦有少量栽培,只是不占比重而已。開元時期稻作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包括漢中、四川在內的南方地區(22)。齊濤則認為,隋唐時代,北方水稻的種植面積有了擴展,如長安、河南道、洛陽等地。而水稻栽培仍以南方為最主要區域(15)。綜合學者們對稻作種植區域的認識,長江流域,尤其是太湖、洞庭湖、鄱陽湖、巴蜀地區、漢水流域及江淮地區,水稻種植區域面積廣大;北方之關中地區、伊洛河流域、黃淮平原等均有相當面積水稻的栽種,而西北、東北地區幾乎沒有水稻種植或種植區域相對狹小。在這一點上,學者們的觀點是大致是一致的。
三.品種類型
研究唐代稻作品種的專著、專論并不多見,可謂鳳毛麟角,僅能從一些論著、論文的某一章節獲取點滴信息。游修齡的《中國稻作史》通過對唐詩中有關描寫水稻的詩句的分析,認定唐代的水稻品種有白稻、香稻(或香粳)、紅蓮、黃稻、獐牙稻、長槍、珠稻、霜稻、罷亞。游氏在文中注釋中還說:“趙豐翻檢了全唐詩,又摘得海稻、五月稻、青粳稻、青龍稻、水上稻、節米(烏節米)、黃陸米、三破糯、高公米、御田谷米、折粳米等十幾余個品種,合計約二十余個品種。”(20)這是所見及的論述唐代稻作品種最詳細的內容。梁家勉主編的《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23)和范楚玉、董愷忱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均采納了游修齡的研究成果(24)。趙滕芳的《香稻的考察和開發》則針對香稻的歷史淵源、品種的調查,做了具體的闡述,在此基礎上,預見了香稻未來的開發(25)。中國農業科學院主編的《中國稻作學》列舉了一些水稻的品種,但未明確標明哪些是唐代的稻作品種(26)。日本學者西山鳥定生的觀點獨樹一幟。他認為,在江南稻作農業中,南北朝以前水稻品種的名稱從唐代以后就幾乎消失了,在宋代又出現了兩百種以上的新品種(13)。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丁穎的《丁穎稻作論文集》。在這本論文集中,丁穎從理論上闡述了我國稻作品種多樣性的原因,雖未涉及唐代具體的稻作品種,但對探究唐代稻作品種多樣性提供了理論依據(27)。另外,《農業考古》開設有“稻作起源研究”專欄,雖然主要討論的是中國稻作起源時間、地點等問題,但為研究唐代稻作品種提供了信息淵源。與唐代稻作研究的其他內容相比,該部分顯然相對薄弱。而對唐代稻作品種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會對今天有關地區的稻業生產及優良品種的開發提供歷史資料上的支持,或啟發一種思路,因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對唐代稻作品種的研究有必要加強。
四.區域稻作
區域稻作是指以一個具體地區或相對獨立的地理單位為研究范圍,以稻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課題,它的研究和區域經濟開發密切相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國家重視區域經濟開發,全國出現許多經濟開發區,因而區域經濟研究勃興。在區域經濟研究中,農業經濟往往是學者們著重談論的問題之一。正是在談論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唐代區域稻作研究逐漸深入。唐啟淮的《唐五代時期湖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討論了唐五代時期插秧技術和稻麥復種輪作制度對湖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28)。杜文玉的《唐五代時期江西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將水稻生產中普遍采用移栽技術、稻麥復種制和早、晚稻兩熟制的推廣作為江西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標志(29)。方亞光則通過揭示江東犁和唐代江蘇地區稻作農業的關系,認為江東犁的誕生和運用,是江蘇乃至江南地區稻作農業發展的產物(30)。張劍光、鄒國慰的《略論唐代環太湖地區經濟的發展》一文認為,環太湖地區是唐代最重要的產稻區,該區稻田成片,水稻大規模推廣,成為農民主糧,并特別提到了“紅稻”和“紅蓮”這兩個稻作品種(31)。李伯重通過分析唐代江南稻種、稻麥復種制、稻桑苧麻畝產量等問題,考察了該區農業的發展及其特點,從而總體評價了唐代江南地區的農業(32)。李敬洵在《唐代四川經濟》一書中,以成都平原的自然條件為據,認為該平原是四川最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區,入唐以后,范圍擴大到綿州、眉州及沱江、嘉陵江、長江等河流所形成的沖積平原上。另外,四川水稻栽培以育秧移栽技術普及最為重要,水旱輪作制已在四川水田稻作區有不同程度的普及,兩熟制成為較完善的耕作制度(33)。盧華語《從杜甫的夔州詩看唐代夔州經濟》一文分析杜甫在夔州生活時留下的詩句后指出,唐代夔州雖有水稻種植,但規模不大,且有高質量的水稻品種(34)。馬雪芹對中原地區稻作做了專門研究。她的《古代河南的水稻種植》對包括唐代在內的古代河南的水稻種植做了細致考證,認為豫北、豫東、豫西、南陽、豫南都有水稻種植(35)。而寧志新則推究了河北的水稻生產。他通過對河北地區水稻種植分布的三個中心即以鄴縣為中心的漳水流域(河北南部)、以定州為中心的河北中部、以幽州、涿州為中心的河北北部的考察,結論出河北地區的水稻種植沿著由南向北的方向傳播且始終含有用水改造低洼鹽堿地的主觀意圖,同時直至隋唐時期,河北地區的水稻種植基本上還是政府行為的觀點(36)。鄒逸麟從環境因素入手,考察了唐代黃河流域的水稻地域分布,得出和游修齡類似的觀點: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嶺、淮河,東至于海(37)。于德源以農業人口為據,推考唐代幽、檀、媯三州農田開發水平,結論出在三州水源充足的地帶也有比較集中的稻作區(38)。魯西奇引用唐詩中的詩句分析了漢水流域水稻種植概況,得出唐代漢水流域的水稻種植非常普遍的觀點(11)。
除上述所列論著、論文外,魏晉南北朝學會《古代長江上游經濟開發》(39)、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和江蘇省社科院《古代長江下游的經濟開發》(40)、農業遺產研究室《太湖地區農業史搞》(41)、洪煥椿、羅侖主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42)、黃惠賢、李文瀾主編《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43)、史念海《論唐代揚州和長江下游的經濟地區》(44)、李伯重《唐代長江流域地區農業副業生產的發展》(45)、鄭學檬《唐五代太湖地區經濟試探》(46)、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區的開發》(47)、顏亞玉《唐中后期淮南農業經濟的發展》(48)、牟松友《唐代長江中下游的經濟和社會》(49)、張學恕《中國長江下游經濟發展史》(50)、秦明君《試論唐代江南糧食生產發展的原因》(51)、游修齡《稻作史論集》(52)、田靜茹《試論唐代長江下游地區農田水利和農業生產發展的特點》(53)、魯西奇《歷史時期漢江流域農業經濟區的形成和演變》(54)、陳紅《四川水稻發展小史》(55)等論著和論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均涉及唐代稻作的有關內容。縱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唐代區域稻作研究,可謂星羅棋布、星光燦爛。這既豐富了唐代稻作研究的內容,又給唐代稻作研究開辟了新的拓展空間。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重要朝代。在農業為最重要的生產部門的封建社會,水稻又是農作物的一個極其主要的組成部分,因而研究唐代稻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在當今國家開發區域農業經濟如火如荼的情況下,作物的種植技術、品種類型和區域栽培概況等的研究有助于對今天的農業開發提供豐富的可資借鑒的經驗,因此研究唐代稻作又有相當的現實意義。基于此認識,不少學者關注唐代稻作研究,無疑是極其有益的。這也是唐代稻作研究取得豐碩成果的主要原因。在肯定研究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首先,研究的依據主要是歷史文獻資料,對文獻以外的其他資料如考古資料重視不夠。其次,區域稻作的研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其他地區的研究相對不夠充分。再次,區域稻作研究相對獨立,其間之相互關系和影響的探討有待深入。另外,唐代稻作研究屬于農史研究的范圍,而農史屬于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學科,因而要注意借鑒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最后還要注意區域稻作特色品種的研究和探索。
注釋:
(1)李伯重. 我國稻麥復種制產生于唐代長江流域考[J].農業考古,1982(2)。
(2)林立平.唐代主糧生產輪作復種制[J].暨南學報,1984(1)。
(3)藍勇.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1)。
(4)韓茂莉.中國古代農作物種植制度略論[J].中國農史,2000(3)。
(5)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M]農作物卷.北京:農業出版社, 1991。
(6)吳存浩.中國農業史[M].北京:警官學校出版社,1996。
(7)周立三.中國農業地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8)孫聲如.試論我國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發展[J]中國農史,1984(1)。
(9)周尚兵.唐代長江流域土地利用形成及自然災害原因[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5)。
(10)李根蟠.長江下游稻麥復種制的形成和發展[J].歷史研究,2002(5)。
(11)魯西奇.唐宋時期漢水流域糧食作物及其地理分布[J].中國農史,2001(3)。
(12)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M].長沙:岳麓書社,1996。
(13)(日本)西定生.中國經濟研究[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14)(日本)大澤正昭.唐宋變革時期農業社會史研究[M].東京:汲古書院,1996。
(15)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
(16)夏如冰.中國古代稻作節水栽培技術[J].中國農史, 2001(2)。
(17)曾雄生.江南稻作文化中的若干問題略論[J].農業考古,1998(3)。
(18)桂慕文.中國水稻育秧發展史[J].農業考古,1988(2)。
(19)張澤咸.試論漢唐間的水稻生產[J].文史,第18輯。
(20)游修齡.中國稻作史[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21)華林甫.唐代水稻生產的地理布局及其變遷初探[J].中國農史,1992(2)。
(22)王雙懷.試論開元時期農業的發展[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4)。
(23)梁家勉.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24)范楚玉,董愷忱.中國科學技術史[M]農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5)趙滕芳.香稻的考察和開發[J].農業考古,1985(2)。
(26)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稻作學[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27)丁穎.丁穎稻作論文集[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3。
(28)唐啟淮.唐五代時期湖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4)。
(29)杜文玉.唐五代時期江西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J].江西社會科學,1989(4)。
(30)方亞光.論唐代江蘇地區的經濟實力[J].中國史研究,1993(1)。
(31)張劍光,鄒國慰.略論唐代環太湖地區經濟的發展[J].蘇州大學學報,1999(3)。
(32)李伯重.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33)李敬洵.唐代四川經濟[M].成都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
(34)盧華語.從杜甫的夔州詩看唐代夔州經濟[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6)。
(35)馬雪芹.古代河南的水稻種植[J].農業考古,1998(3)。
(36)寧志新.漢唐時期河北地區的水稻生產[J].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4)。
(37)鄒逸麟.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水稻生產的地域分布和環境制約[J]復旦大學學報,1985(3)。
(38)于德源.唐代幽、媯、檀州農田與作物分布蠡測[J].中國農史,1992(2)。
(39)魏晉南北朝學會.古代長江上游經濟開發[C].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40)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江蘇省社科院.古代長江下游的經濟開發[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41)農業遺產研究室.太湖地區農業史稿[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版。
(42)洪煥椿,羅侖主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1985。
(43)黃惠賢,李文瀾.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M].武漢:武漢出版社,1988年版。
(44))史念海.論唐代揚州和長江下游的經濟地區[J].揚州師院學報,1982(2)
(45)李伯重.唐代長江流域地區農業副業生產的發展[J].廈門大學學報,1982(4)。
(46)鄭學檬.唐五代太湖地區經濟試探[J].學術月刊,1983(2)。
(47)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區的開發[J].史學集刊,1984(2)。
(48)顏亞玉.唐中后期淮南農業經濟的發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4)。
(49)牟松友.唐代長江中下游的經濟和社會[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
(50)張學恕.中國長江下游經濟發展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0。
(51)秦明君.試論唐代江南糧食生產發展的原因[J].湖北大學學報,1993(5)。
(52)游修齡.稻作史論集[C].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53)田靜茹.試論唐代長江下游地區農田水利和農業生產發展的特點[J].武漢交通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7(3)。
篇10
論文摘要介紹了水稻直播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大田準備、稻作選擇、播種、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和防倒伏等方面內容,以期促進水稻直播栽培技術的推廣。
水稻直播栽培技術是在水稻田犁耙平整后,將浸種催芽的種子直接播于大田。其主要優點:一是具有“三省兩增一提早”的優點,即省工、省力、省成本,增產、增收,提早成熟;二是產量高。由于直播稻更有利于低節位分蘗,穗莖優化合理配置,主蘗穗基本上整齊一致,成穗率高,總穗數多,經實割同一品種產量較普通移栽水稻增產336kg/hm2,增幅4.5%;三是生育期縮短。由于無拔秧植傷和栽后返青過程,因而生育進程加快,生育期一般比同期移栽的水稻縮短5~7d;四是有利于發展集約化生產。但與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存在著播種不均勻、草害、倒伏三大難題。因此,在生產上應選好水稻品種,并且要特別注意掌握好“全苗早發、除草防害、增肥防早衰、健壯栽培防倒伏”等技術措施。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
要求選擇生育期較長、前期早生快發、分蘗力適中、抗病力強、植株較矮、抗倒力強的遲熟品種。在閩北山區以Ⅱ優輻819、特優716、Ⅱ優航1號等作為直播稻種較適宜。
2大田準備
按插秧田標準翻耕好稻田。要求田面泥軟硬適中。田中排水、灌水暢通,橫溝、豎溝、圍溝“三溝”相通,使田面不積水。犁耙時開好圍溝,田塊大時按2~3m寬開好畦溝,耙時注意不要填滿圍溝和畦溝,于犁耙前10~15d用農達或草甘磷進行除草以封殺雜草,然后進行先犁后耙,播前1d排放積水待播種。
3稻作選擇
就邵武市氣候條件而言,雙季早稻和再生稻播種季節溫度低,為確保2季豐收,需用薄膜育秧,需薄膜量大,成本高,因而直播栽培不宜在雙早和再生稻生產上大量推廣;雙晚或煙后稻因生產季節緊,如采用直播容易造成雙晚抽穗推遲而受寒流影響致絕收,也難以大面積推廣;最適合直播栽培的應是單季晚稻。
4浸種催芽,適時播種
天氣晴好時適時浸種、催芽、播種,防止大雨沖走種子。浸種前要曬種。采用間歇法浸種4~6h,浸種后即可催芽。種子以芽長有半粒谷長、根長有1粒谷長為宜。播種期可安排在4月底至5月下旬。大田播種量11.25~15.00kg/hm2。
播種方式一般采用手工撒播。直播大田整平后,按3~4m寬開淺溝整畦或留工作行。沙壤田隨整隨播,湖泥田要隔夜播種,將已發芽的種子直播于畦面上。為保證播種均勻度,可以采用定畦定量方法,先稀后補,即先播70%的種子,再用30%的種子補缺補稀。也可按2倍比例摻炒熟的商品谷進行混播,播種后20~25d要及時進行田間查苗補苗工作,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避免漏缺。
5科學肥水管理
施肥原則是勤施薄施,按“2重2輕1補”的方法進行,即重底肥、穗肥,輕施斷奶肥、促蘗肥,看苗補粒肥。在土壤肥力中等田塊,大田施純N135~165kg/hm2、P2O560~75kg/hm2、K2O112.5~150kg/hm2。其中,氮肥中的60%~70%作基肥,20%~25%作分蘗肥,5%~1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鉀肥基肥、分蘗肥各占50%。同時,在總施肥量中有30%左右的有機肥為佳。
三葉期前保持田間濕潤,三葉一心期上水結合施肥、除草。分蘗期以濕潤灌溉為主,達到穗數苗的85%,及時曬田至出現細裂為度;孕穗至抽穗期以淺水灌溉為主;抽穗至成熟期保持土壤干濕交替;成熟前5~7d斷水,切忌斷水過早。
6除草技術
以農業防除為基礎、化學防除為重點。化學除草用10%草甘磷15kg/hm2,于翻耕前10~15d選晴天于田內無水時對水750kg/hm2進行噴霧。然后進行翻耕、播種,二葉一心期灌水3cm左右,用60%丁草胺1500mL/hm2加水噴施。也可在播種后1~3d,用17.2%幼禾葆可濕性粉劑3kg/hm2對水噴霧或播后3~5d,用30%掃弗特乳油1500mL/hm2,均勻噴施。在直播稻五葉期至分蘗末期,若闊葉雜草較多,排干田水后,用20%二甲四氯鉀鹽3L/hm2對水750kg/hm2噴施,隔天灌水3.0~4.5cm,保持7~10d后自然落干。
7病蟲害防治
在稻苗生長前期主要病蟲害有負泥蟲、二化螟;中后期主要病蟲害有葉瘟、稻飛虱、卷葉螟等。在防治措施上,要采取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