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13:07: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備案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設備運行狀況不穩定,人員管理責任心不強
由于煤礦開采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一些中小型煤礦不斷被大型煤礦整合,這就造成了機電設備流轉現象嚴重,一些機電設備在運轉中缺乏穩定性,往往被轉運于多個企業之間,導致設備管理者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設備運轉時間穩定性不足,因此,也就忽視了對機電設備的養護和維修,使得設備運行環境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設備使用人員對于設備的維護工作缺乏責任感,對于設備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發現不及時,或者發現問題后將責任互相推脫,這就極可能錯過了設備的最佳維修時機。
1.2設備安裝和使用環節不符合操作標準
一些企業在設備安裝和使用初期的操作不符合標準是造成設備后續使用問題的根源所在,設備的使用要從選擇,安裝,調試,使用和養護等各項環節中嚴格把關,才能保證設備在運轉中的故障發生率。然而,企業往往對于設備的先用和調試環節缺乏足夠的重視,致使設備的運行基礎存在缺陷,影響了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技術人員對于機電設備的操作水平不高
企業在設備使用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配備也是造成設備容易出現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技術操作水平跟不上設備操作需要,或者人員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導致技術人員自身的技術水平難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同時也造成機械由于操作不當引發過度磨損現象,直接降低其使用壽命。
1.4設備數量短缺,超負荷運轉情況嚴重
機電設備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超負荷運轉情況,這是由于企業為了盡量壓縮生產成本,降低設備的購進數量或者使用老舊設備而引起的。一些設備經常被用于多項生產環節,缺乏必要的養護,造成磨損和老化現象嚴重,導致在生產環節中頻頻出現故障現象。
1.5管理人員缺乏專業檢修知識
管理人員在設備檢修過程中需要具備一定得專業知識,以便及時發現故障現象并能夠做出及時準確的故障原因判斷。然而,在現實生產中,管理人員大多都不具備專業性檢修知識,對于易發生故障的部件做不到有效管理,使得安全患不能達到及時排除。此外,管理人員的操作標準性還不甚規范,有待統一。
1.6機電設備運轉環境惡劣,缺乏必要的防護性措施
煤礦開采作業環境是極其惡劣的,所以機電設備不僅會長期受到地下水汽的嚴重侵蝕,還伴隨嚴重的粉塵污染。因此,在設備使用之前,就應該做好設備的防腐蝕以及防塵處理,創造一個有利于設備保存和使用的環境。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往往難以做到這一點,管理人員對設備缺乏必要的防護措施,或者防護措施不到位,長此以往,會造成設備的過度銹蝕和老化,影響設備運轉的靈活性,大大降低設備的使用效能。
1.7管理人員素質低下,安全培訓不到位
新型煤礦機電設備大多需要高技術和高水平的人員來操作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能,由于企業在管理部門中大多會任用關系人員,而不管其是否具備管理操作的能力,這就使得管理層和技術層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無法適應現代化技術操作和管理需求,使設備效能使用和維護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
1.8設備養護資金存在較大缺口
受到企業自身發展規模的限制,各個中小型企業在資金投入方面存在嚴重短缺現象,設備的購進數量遠不能達到其生產需要,因此,設備的超負荷運轉在所難免,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企業應立足于增加對于設備的資金投入,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狀態。
2在機電設備管理中應該注意避免的危險性因素
由于煤炭開采行業自身環境的局限性,導致由于設備管理不善的原因所造成的開采安全事故屢屢發生。設備的日常操控都由人員來完成,所以,設備管理問題發生的源頭多數是由于人員違規操作或管理不當所引發的。要想加強設備管理效果,降低事故發生率,企業就必須從多方面環節入手,避免一切可能引發事故的潛在性危險因素。
2.1重視機電設備中存在的漏電隱患
機電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存在由于漏電措施設置不當所引發的漏電現象。一旦發生漏電現象,輕則造成電路短路和設備停轉,重則會導致人員傷亡和爆炸事故,因此對于設備的漏電現象管理要予以高度重視。其一,要在設備安裝使用時注意接地防護措施的設置;其二,注意日常電線和設備端口的檢測,防止漏電現象的發生;其三,電線和設備連接作業要符合安全性標準,避免出現接觸不良的狀況。最后,要對設備安裝漏電防護措施。
2.2注意防止電流超過設備最大負荷量
在設備使用時,要注意電流的合理與均勻的分配,避免電流過度集中到一臺設備或同時進行多臺設備的運轉,以防止電流負荷較大引起的安全事故。2.3防止發生由機電設備引起的瓦斯爆炸現象煤炭開采作業環境中粉塵含量非常高,經常會出現由于粉塵聚積量過多所引發的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在設備開采時,要盡量避免粉塵過于集中,及時清理和排放多余的粉塵污染無,并注意人員的安全性操作,防止發生因電火花在粉塵集中處引發的爆炸事故。2.4保證安全監控系統的有效性安全監控系統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設備,也是機電安全管理的一個主要內容。礦井監控系統是煤礦高產、高效、安全生產的重要保淺析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及管理2.5防止人員觸電現象的發生為了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要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充分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等技術法規。防止觸電的主要措施有:(1)使人體不能接觸或接近帶電體,如采取柵欄門隔離、設置閉鎖機構等;(2)設置保護接地;(3)在井下高、低壓供電系統中,裝設漏電保護裝置;(4)采用較低的電壓等級;(5)維修時使用保護工具。
3如何提高煤炭機電設備管理水平
3.1建立健全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各項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要加強機電設備的專項巡檢力度,嚴格落實管理、維護責任,提高維護質量。突出抓好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對全部設備實行“包機制”,實行編碼管理,堅持“三定”原則,應高度重視對設備使用、維護、修理人員技能和素質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包括三級保養、點檢、班檢、定期維護和巡回檢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維護和文明生產的制度,切實提升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水平。
3.2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提高設備可靠運行能力
煤礦機電設備由于運行時間過長和忽視維護保養而造成較多不必要的事故。因此,日常維護要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開展。首先,要在設備的正確使用上下功夫,加大操作人員的培訓力度,要求所有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四會”,正確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和規律,保證設備的可靠運行時間。其次,日常維護保養要把好三關,包括對及時更換已經損壞的部件要做好防爆處理,對外殼要及時進行整形恢復,要對防爆間隙等參數進行測定,嚴格按相關檢修標準執行;對進行檢修過的設備進行驗收,要由檢修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共同負責,要對相關技術參數做出詳細的記錄,填寫驗收日期、人員、故障原因、配件更換情況后,方可入庫待用;在下井使用前,還要進行試運行,要憑設備檢修驗收合格單進行下井使用證的簽發工作,設備無證不得下井使用,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3.3強化安全管理,提高機電設備的管控能力
目前,各地方煤礦的機電管理基本處于設備維修管理階段,設備出現問題后即開始進行維修,未能有效利用檢修時間,給正常安全生產管理帶來一定制約。因此,煤礦機電管理部門應該把設備的壽命周期作為一個管控體系,實行設備運行全過程的管理,追求壽命周期費用最優化。要從設備選型、安裝調試、檢修周期、配件使用時間等內容入手,建立設備運行和配件消耗數據庫,完善設備跟蹤管理,逐步實現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標準化方向的轉變。
3.4建立質量和安全驗收體系,提高設備檢修效率
要建立檢修質量和安全評價體系,對設備檢修的質量與安裝調試的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檢修效率。檢修后的設備進行安裝調試后,要實行“四員聯合驗收制”,由檢修人員、安裝人員、操作人員、現場質量驗收員在設備檢修記錄表上聯合簽字。要堅持階段性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質量關。
3.5強化機電設備的技術改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消耗
技術改造是企業走向內涵為主的擴大再生產,要想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就必須盡可能的依靠科學進步,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本著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則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發揮機電專業技術人員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率。要大力采用先進的新工藝、新裝備。
3.6構筑設備管理信息化平臺,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運行
機電設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到煤礦生產的正常運行。對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使用維護保養上要做好全程的信息管理和維護好設備的綜合信息管理。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跟蹤管理,為各型設備提供了及時、準確和詳細的數據資料,可有效的規范機電設備的管理,減少安全隱患。
3.7健全機電設備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煤礦機電設備在安全運行時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準則,這就被稱為是制度規范。制度規范也可以說是用來約束管理人員的,使得機電設備在運行時可以有規可依,因此,完善制度規范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現在進入了現代化,但是制度規范還沒有得到完善,并且管理人員的執行和落實制度規范沒有到位,這就嚴重影響了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操作不當、現場管理不嚴、維修不全面等等。
3.8建立分片責任管理機制
整個企業管理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很容易管理不到位,因此為了更好地管理企業,可以實行分片責任管理。機電設備按照工作面可以分為不同類型,因此可以對其按照各個工作面為一單位對其進行管理,這樣既方便又簡單。而且這樣可以使各個單位之間進行比賽,有了單位之間的相互比較,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促進煤礦企業更好的發展。
3.9加強設備安全運行的檔案管理
規章制度是規定設備在安全運行時所遵守的制度,然而只有規章制度是不完善的,還需要了解設備使用的具體情況,建立設備安全運行檔案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隨時了解到設備的使用情況,還可以對設備進行維護。
3.10構建安全運行控制體系
3.10.1質量監控質量是一切產品的保障。在對機電設備安全運行進行管理時,必須要把好質量這一關,不能錯過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所有有關機電設備的制度、配件等等都要有質量的保證。3.10.2檢修控制機電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檢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對機電設備進行檢修時要遵循有關的制度。在對機電設備檢修前,要有詳細的檢修計劃,在檢修的過程中要有詳細的記錄,檢修結束后還需負責人簽字并建立檔案。3.10.3維修養護為了使機電設備在安全運行過程中減緩設備零件的磨損,并且減少維修的工作量,對機電設備進行維修養護是非常重要的。
3.11提升員工職業素質
每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和員工,同樣煤礦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也離不開員工的職業素質。煤礦企業應當在員工上崗之前對其進行職業素質的培養。使員工能夠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安全生產理念,增強制度規范意識,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
4結束語
篇2
【摘要】本文從經濟危機和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外匯儲備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針對問題進行了思考,提出了“一控二調三轉變”的加強安全管理的措施,一是要控制外匯儲備規模,二是要調整外匯儲備結構,三是要轉變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
【關鍵詞】外匯儲備安全
一、我國外匯儲備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總量不斷攀升,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經濟形勢不景氣,但我國外匯儲備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年增加量均超過4千億美元。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21316億美元。近來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與中國經濟基本面轉好有密切關系,說明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同時巨額的外匯儲備也帶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
一是增大了外匯儲備安全的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是外匯儲備無法規避的兩種風險。由于金融危機對美國的沖擊最為嚴重,美元資產最容易遭受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美國央行為克服金融危機的影響連續10次降低利率。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也一路走低,自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1年期國庫券利率持續走低,截至2008年12月22日,收益率降到0.39%。截至2008年10月,美元對人民幣已貶值高達9.5%,當時我國外匯儲備額大約是1.9萬億美元,僅此匯率風險一項損失就已高達1300億美元。我國的外匯儲備高度集中于美元資產,不論是美國國債價值下跌抑或是美元匯率大幅貶值,都會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
二是加大了外匯儲備成本。超額外匯儲備的存在增加了外匯儲備管理的成本,有研究表明,向國外進行國債投資比向國內發放貸款所獲得利息要少,向國外商業銀行借款的利率又比一般的存款利率要高,要多支付利息。超額外匯的巨額存在所造成的少收的利息和多付的利息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二、推行“一控二調三轉變”以加強我國外匯儲備的安全管理
當前情況下,我國外匯儲備要加強安全管理,必須要積極推行“一控二調三轉變”的措施。具體說來一是要控制外匯儲備規模,二是要調整外匯儲備結構,三是要轉變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
1.要控制外匯儲備規模
哲學告訴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那么關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控制也不能有一個固定數量的額度,而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外匯規模。一方面認清國際經濟形勢非常重要,從國際經濟形勢的走向來考慮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例如國際經濟形式對做為世界工廠的我國沒有太多影響,因此商品與服務項目仍將長久保持順差,那么從總體上分析就不需要增加外匯儲備。另一方面,也不能脫離我國國情。承前例從國際環境來看不需要增加外匯儲備,但考慮到我國進出口規模巨大,季節性影響和大宗商品升值的趨勢,需要一些流動性外匯儲備來滿足需求,那么就可以增加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規模還要考慮外匯資產的成本與收益。開放經濟條件下,儲備作為一種干預資產可以平衡國際收支、稚定匯率,是一國實現外部均衡的重要手段,其收益主要體現在減輕解決內外經濟失衡政策的成本。判斷外匯儲備規模是否適度,主要的是看本國經濟是否在實現外部均衡的同時也實現了內部均衡,還要使持有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相對最小。
2.要調整外匯儲備結構
調整外匯儲備結構主要是指調整外匯貨幣儲備結構,因為貨幣儲備在我國外匯儲備中份額較大,且流通性強,應該是調整的重點。從策略上講可以逐漸減少美元在外匯資產中的比重,并逐漸提高增加歐元比重。根據推測,當前美元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約為60%。近年來,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正逐步下降,而歐洲經濟實力相對上升,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雖占主導地位,但己經不具有絕對優勢。另外,美國的外債及國際收支赤字,越來越引起人們對未來美元價值及穩定性的懷疑。歐洲經濟的發展速度在近年來石頭迅猛,歐元的穩定性大大加強,中歐之間政治關系穩定,經濟貿易合作更是日益密切,鑒于政治環境的穩定和經濟交往的密切,可以預見中歐貿易合作在今后勢必會加強。適時地對外匯儲備中的增加歐元儲備,既能達到分散外匯儲備風險,均衡實現外匯儲備的安全性的目標,又有利于今后中歐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所以從長期來看,以歐元作為首選貨幣將是一個必然趨勢。
3.要轉變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
轉變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就是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使人民幣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使其作為貨幣的職能(部分或全部)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認可,最終演化成國際化的貨幣。人民幣國際貨幣化既能順應國際貿易的要求,又可降低金融危機下我國高外匯儲備的風險。如果人民幣躋身成為國際貨幣,那么其自身既是一種計價貨幣又是一種儲備貨幣,我們就可以減少外匯儲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外匯儲備過多而導致外匯占款過多造成的被動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有助于內外均衡;在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信貸緊縮,外匯儲備大量縮水的時期,還能有效地減少因外匯貶值造成的損失。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具備一定的基礎。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和人民幣匯率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民幣正被周邊國家和地區所接受。目前中國已與越南、蒙古、朝鮮、俄羅斯、老撾、尼泊爾等國家簽訂了雙邊結算與合作協議,而人民幣在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中的結算量更是逐年穩步提高,成為與這些國家邊貿結算中的主要貨幣。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于支付和結算。在菲律賓,2006年12月1日起已經將人民幣納入其官方儲備貨幣。2008年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宣布簽署一個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該協議提供的流動性支持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至此,中國人民銀行已與韓國、香港和馬來西亞等3個周邊貿易伙伴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總額高達4600億元人民幣。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目前還只能說是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要實現國際化定會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參考文獻:
篇3
摘要:建筑企業的機械設備,是完成施工任務的物資基礎。建筑機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企業運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現代建筑機械對設備調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分析了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問題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改革的對策,接著也對施工機械的調配進行了研究。
隨著我國建設行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城市住宅區的不斷增加,使機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隨著工程施工的發展,搶速度、保質量、要效益,三者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這就對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解決快速、高效、高質量地對工程進行施工的問題。傳統的人力,簡單機械的施工方式已不適應工程施工的要求,對于現代化建筑的施工只有采用機械化作業。因此,對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選型和配置都顯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一、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
建筑機械施工安全是一門科學,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條件下,建筑機械在工作或在裝拆、調試、運輸等狀況下,對操作者所產生的傷害及其保護措施。建筑機械安全關系到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企業的財產安全,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建筑機械安全事故發生率雖然近幾年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形勢依然嚴峻,存在問題還較多。因此,如何科學實行并加強建筑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
1.1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問題原因分析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各類建筑機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些安全問題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1)安全管理法律體系不健全;(2)不能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規范性文件;(3)安全監督存在多頭管理;(4)建筑機械操作人員管理不善;(5)建筑機械技術檔案不完善;(6)機械設備施工現場管理不善;(7)機械設備施工環境惡劣。
1.2建筑機械安全管理改革對策
1.2.1健全安全規制法律體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規及規章。結合我國安全律體系現狀和存在問題,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規章。3)實行機械強制報廢制度。
1.2.2安全監督部門權限依法嚴格劃分
依法嚴格劃分部門權限,強化行業監管職責;及時制定執法所需的法律法規,認真清理部門間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規條文。國家設置各部門,都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各部門只有各司其職,才能保證社會的健康運行。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承擔著對安全生產日常性監督檢查的工作職責,在建筑工程安全監管工作中屬于核心地位,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部門規章交叉必然導致執法行為的混亂,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危害性,對現行的法律法規也要組織人員盡快清理,確保法律、法規的尊嚴和權威性。
1.2.3嚴格執行規范、建立現場規章制度
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嚴格執行現行有關標準和規范。并在現場機械管理中應制定有效的現場管理制度:1)施工現場各方主體應配備專職(兼職)機械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現場應建立相應的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安全管理職責、安全技術交底、交接班、維護保養、檢查、資料管理等)。3)主要機械設備實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4)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和施工機具不得帶病運轉。5)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應做到正確使用和安全運行,嚴禁拼設備和超負荷使用。
1.2.4完善技術檔案
根據建設工程施工進度對不斷進退場的各種類建筑機械進行動態跟蹤、收集整理發生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技術資料,能及時建立起有關建筑機械的安全管理技術檔案。安全管理技術檔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機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狀態,便于各種安全生產檢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是具體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一項有效措施;既滿足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中施工生產安全管理檔案資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術檔案的原則。
二、施工機械調配的研究
機械化施工是一個具有聯系的機械系統的綜合作業過程和管理體系,其目標是實現整個系統過程和體系最佳經濟和技術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機械化施工,就必須根據各類工程的特點,按照建筑施工內容和要求解決施工機械的合理調配問題。滿足施工工程對施工任務、質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證工程的各項強度指標。提高施工機群的協調性。目的是提高機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機械成本。提高機械的系統性。使機械的性能、生產能力適應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盡量降低設備的投資額。
2.1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調配原則
1)機械設備的調配必須與建筑施工組織相一致;2)機械設備的調配必須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機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3)機械設備的配制必須適應建筑工程項目多變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4)機械設備的調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原則。
2.2機械配套必須滿足的簡便條件
1)各機械的技術規格必須滿足既定工程的技術標準;2)在工藝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采用重型機械并保證為其安排足夠的工作量;3)機械必須具有良好的性能;4)機械必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3施工機械的調配方法
施上機械的調配過程大體是:分析問題,確定目標,擬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選擇,方案實施。在進行方案選擇時,通過對影響施上機械調配方案因素的分析,應從以下四方而考慮:機械的施上質量指標;調配方案對施上任務的適應性;調配方案的經濟性與施上機械間的協調性。這此綜合指標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條件下,也有較大差異,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另一方而,各個因素往往相互影響,其相關程度準確判定,也可以認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解決施上機械的調配問題既適合施上機械實際情況,又具有可操作性。
三、結語
施工機械的合理選型與配置以及科學的安全管理是實現建筑機械化施工的重要保障。科學先進的機械調配與管理不僅提高了機械的利用率,發揮機械的最大效能,而且能確保上程質量和上程任務的按期完成,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篇4
1.1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一個舒適安全的看病就診醫療環境,是醫院對患者和醫務工作者負責任的體現,也是醫院一貫秉持的宗旨。醫院應該保證消防報警設施和電梯運行,空調設備、照明系統等設備的安全和應急性,確保其能正常運行。所以,后勤保障人員應該本著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其正常使用做出充分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1.2與醫院的經濟效益相關聯
醫院對于人們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而為了促使醫院內部能安全高效率的開展工作,這需要先進醫療機電設備的支持。然而,投資這種高技術的醫療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設備的成本和維護開銷也是巨大的。所以,完善其設備的管理工作,能夠保障醫院展示出一個優秀的醫療環境。
1.3醫療設備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
醫院的后勤保障工作繁雜,醫療機電設備種類多,如何能夠有效管理,這并非易事。要保障其正常運行,管理者要有著相應的知識及其操作技術,而且與不同崗位間能進行高效良性的溝通,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機電設施上出現的維護或使用問題。所以對于機電設施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有著較強的專業能力,和崗位素養。
2加強醫院機電設備日常運行與安全管理的探討
2.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實現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須提高機電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大力開展親情化、人性化的宣傳教育活動,采取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安全教育方式,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教育網絡,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職工切實認識到加強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是對自己的負責,對醫院的負責,更是對患者的負責。在宣傳教育中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新的安全價值理念,營造人人“珍愛生命、關注安全、關愛患者”的濃厚氛圍。
2.2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到位
認識到人員存在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可能性,以及所面臨的醫院機電設備復雜性,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包括建立一套設備的安裝、更換、調試、日常維護管理制度,以及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的巡視、記錄、抽檢等制度,還需要建立健全一套應急處理機制制度。讓制度規范員工的行為,讓每一項操作都形成標準化的模式,提高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避免設備運行事故的發生,提高醫院運行的安全性。同時,也要設立一定的崗位學習制度。面對日益復雜的機電設備系統,對員工個人知識體系的更新和全面性要求更高。要使他們獲得更好的服務技能,需要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必要的培訓學習,特別是對于剛上崗位的新員工,本身缺乏相關工作經驗,更加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培訓制度和體系。讓他們盡快的熟悉業務,達到維護過程當中不出錯,解決效率高的目的。在日常運行當中也要做到當班有專人巡視,重點部位定點巡視記錄等。對各大塊系統和關鍵設備落實到責任人,確保醫院機電設備正常且安全運行。
2.3更新維護觀念、構建科學維護體系
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機電設備日益走向智能化、集成化。日常維護的觀念需要隨著設備管理的要求進行更新,通過引入一些現代科學的管理經驗和思想對醫院的機電設備進行日常的管理和維護。這樣,一方面確保了醫院后勤機電設備在運行中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解放了生產力,不再讓員工每天都忙碌在各個設備處,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我們要更加注重經濟利益這筆賬的計算,畢竟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維持醫院這個“大機器”的運轉需要考慮綜合經濟效益。以往的機電設備維護只注重技術的管理和提升,忽視了人員冗余,工作效率不高,所投入的財力大等問題。同時,現在醫院設備眾多,分散于每個科室。相對以前更加難于管理,僅僅依靠以前后勤保障處的幾個機電維護人員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樹立人人都是機電設備維護的責任者這種觀念,讓設備始終隨時隨地都處在監控當中,將靜態單點式的管理變成動態、全面的管理。這樣,大大減少了專職人員的繁雜的工作,將主要的精力用到復雜而關鍵的設備當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減少一定得人員配比,使得綜合經濟效益得到提高,而這些收益又會實實在在的體現到每一個醫院員工身上。
2.4提高專職運行管理人員技術水平
思想上重視了,觀念上更新了,制度健全后,關鍵就是切實提高專職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醫院機電設備趨向大型化后,系統更加復雜,需要的專業知識就更多。而且現在的機電設備,對于機械和電氣甚至液壓方面的知識都需要一定得了解,我們目前的高校培養體系或多或少又是注重其中一方面,或者缺乏實踐經驗。因此,要求日常運行維護的人員在設備選型、安裝、調試以及試運行當中都需要對設備有一定的了解,對于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培訓等要安排相應的人員去學習和掌握。從上來看,針對目前年輕員工的特點,在選拔和培養運行管理人員方面,一開始就要充分了解其興趣愛好,對那些熱愛機電設備運行維護管理的員工要重點培養,對于那些對設備管理興趣不大的,作合理的引導和必要轉崗,確保運行管理人員隊伍更加專業化,技能水平不斷提高,主動適用設備運行維護的需要。
2.5構建合理的設備管理體系
在維護制度方面,確保做到維護周期合理,維護措施到位,維護責任明確等。同時要對大型關鍵設備準備必要的備件,在采購合同當中和供應商明確相適應的售后服務和定期專業化維修檢查等。同時,也可以考慮對有關設備委托專業化的公司進行定期維護與管理,利用在線診斷、檢測和給出處理意見等,特別是對于那些進口設備,完全由供方負責運行成本很大,但是借助專業的維護管理機構相對成本降低很多。健全各關鍵設備的運行檔案,將檢查和維護記錄做好紙質和電子檔案,以便于后期的巡視和維護。全面掌握各關鍵設備的運行動態,建立安全預警機制,對于一些可能出現問題的設備提前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零故障運行。
2.6安全應急管理
成立安全應急小組,確保應急反應迅速,有序。日常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進行觸電安全救護措施、漏電溢水應急措施、安全知識交流和宣講。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任重而道遠,方案的設計不是靜態的,而要隨著發展進行動態跟蹤,不斷進行改進,從而達到機電設備安全運行,操作人員人身安全,醫院秩序良好的目的。經過對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的具體了解,我們不難發現,要想實現醫院生產穩定、健康發展,醫院就必須要從最基本做起--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管理的實施。不管是從機電設備的改革換代,還是從員工責任的切實承擔,各個服務業有理由相信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會為企業本身帶來不可估計的利益。
作者:高偉偉 單位: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李木均.機電設備運行安全與防護措施研究[J].科學之友,2013.
[2]黃立業.醫院機電設備日常運行與安全管理探討[J].科技風,2015,10.
篇5
論文摘要: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設備的安裝作為施工安全的重要控制點,一直以來都是施工企業關注的焦點之一。工程設備的安裝不僅僅影響到工程施工整體進度,其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控制點。因此加強建筑工程設備安裝過程的管理,保障工程設備安裝質量,已經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點。文中就建筑工程設備安裝過程的管理進行了簡要的論述。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使得我國建筑行業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設備的安裝作為影響整個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其安裝質量對于工程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國家加大了對建筑工程設備安裝的管理與監督,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市場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一、建筑工程設備安裝現狀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設備安裝項目種類較多,電梯、中央空調、給排水設備、消防設備、高低壓配電設備等。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設備安裝采用招投標形式進行,但是許多承包單位在將整體工程投標后,分包給多個小公司進行,本身只通過現場派駐幾名技術人員跟蹤。而派駐的技術人員也并非全天在現場。加上小公司企業技術力量薄弱,人員配備不齊全,常常造成工程設備安裝施工過程留下了設備隱患。因此,加強工程設備安裝監理,從源頭抓起,通過材料審核、安裝過程監理等多方面的監督與管理,提高工程設備安裝質量。
二、建筑工程設備安裝過程的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設備安裝涉及多種類的設備的安裝,因此在此我們根據施工過程的不同方面,而不是針對一種設備的安裝管理進行論述。
(一)建筑工程設備安裝施工中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進現場必須通過雙人復核來檢查進料質量,并通過材料現場檢查、與設計圖紙標注材料是否一致。例如:在進行供排水設備安裝施工中的材料管理,首先在管材進場時要檢查管材管徑是否與標注管徑一直,其次根據圖紙對管材材質的要求檢查管材材質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最后核對進場物料數量。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檢查,來保障供排水設備安裝的質量。另外對于工程設備安裝過程中使用的輔料,也必須加強監管。例如:中央空調工程安裝過程中使用的密封膠,必須采用合格廠家出場的產品,避免假貨的進入。材料管理員要時刻注意,進場物料的保質期、廠家等。通過主要材料與輔助用材料雙重監管,保障工程施工使用材料符合要求,為建筑工程設備安裝質量提供基礎的保障。
(二)建筑工程設備安裝施工中的質量管理
首先,施工階段的技術質量管理。設備安裝專業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各項技術質量交底目前通過檢查仍然是工程質量的薄弱環節,主要問題是與“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脫節,與實際現場施工項目脫節,起不到真正指導施工作用。內容空洞,仍然大量抄自國家標準、設計說明和地方工藝標準,沒有針對本工程具體情況,但仍然順利通過各級審批和監理的認可。有相當工程是同一專業系統只是不同部位分包,分包單位各編各的施工方案,互不交底,相互矛盾,同一個工程沒有統一質量控制管理。有的施工方案甚至不能稱為“方案”,就是“原則指示”,沒有具體的質量、技術成品保護措施,沒有施工進度計劃,缺少認真審查,也無法執行貫徹。這種現象年年講,但改進不大,原因主要是“質保體系”不健全,有的施工項目甚至沒有真正的專業管理人員,監理人員很多又是從設計院退休或其他非施工單位轉業的人員,缺少實際施工管理經驗,所以不能真正起到把關、控制質量管理的作用。其次,多數施工企業操作人員很少有經過專業培訓上崗的工人,真正的暖衛及通風空調技工很少,高級技工幾乎沒有。一方面是施工中使用的大多數是農民工,所以操作質量難以有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多數施工企業缺少企業工藝標準,均使用北京市編制的地方工藝標準,該工藝標準已編制多年,有相當部分內容已不適用。尤其目前推廣應用的一些新技術、新材料方面,老的工藝標準沒有這些內容。(三)設備安裝過程的安全管理
怎樣在提高工程質量及減少工期的同時,增加安全保障,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是現階段建筑工程設備安裝企業的又一重要問題。首先,就是要增加施工現場安全裝置,經常檢查施工現場的“四口”、“五鄰邊”等地區的防護裝置,減少因流動性大、人員繁雜及建設施工單位的問題造成的無防護或缺少、意識的現象。雖隨時檢查增補,做到防護嚴密。其次,要增加施工中器材的機械性強度試驗和電器絕緣檢驗,對于使用的保險繩、吊籃架等要定期進行強度測試,避免出現由于缺少檢查和強度試驗造成人員傷亡。因為監理人員工作特殊性,監理工作的是否到位也直接影響著施工現場的安全。增加監理人員的專業技術,使監理人員在注重工程質量的同時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提出要求。例如在腳手架搭建過程中監理人員熟知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對其提出要求必將增加腳手架安全性,從而提高人員的安全性。
三、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前景展望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進展,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基建規模不斷擴大,各類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大型工業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所涉及的設備品種多、數量大、技術含量高,具有跨學科、跨行業的特點。一般工業建設項目,其設備工程投資通常占項目總投資的50%左右,工業技術改造項目的設備投資比例更高,可達70%以上。特別是在以后的清潔能源建設中設備制造和投資將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而設備工程監理在工程建設項目中也將越來越重要。因工業基建項目、水電工程項目、風力發電項目等設備投資大,技術水平高,質量要求嚴,所有項目的成套設備及關鍵工藝單元設備的設計方案和設備選型是否合理,設備制造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安裝、調試、運行是否達到預定的技術指標等專業性問題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和投資效益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設備工程監理服務對象也由項目法人或建設單位,向政府、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設備制造單位、設備采購單位或設備安裝、調試單位等延伸,出于不同的目的,他們都可能需要設備工程監理單位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內容也由對重要設備的設計、制造、檢驗、儲運、安裝、調試等過程的質量、進度和投資等實施監督過渡到設備工程的全過程或全方位的咨詢和管理。最終通過第三方監理對建筑工程設備安裝的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控。
結論:
建筑工程設備安裝,是目前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建筑工程的增加,以及科技帶來的工程內設備的不斷增多,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市場前景將越來越廣闊。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建筑工程設備安裝監理以及工程施工企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工程設備安裝人員及監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人員要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品,以一對設備安裝過程中科技的提高。相信通過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監理人員的共同努力,加上我國管理部門不斷加強的管理力度,我國的工程設備安裝施工的發展將對向著良好的方向飛速前進。
參考文獻:
[1]周樹林.建筑工程設備安裝與監理[J].安全生產,2005,2.
[2]張偉東.建筑工程設備安裝技術[J].中國建筑,2006,3.
[3]方東平.建筑工程設備安裝安全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11.
篇6
1.1環境原則
對于放射診療設備而言,機器的放置應在背陰處,確保放置范圍內的空氣流通、干燥、陰涼,不能夠存放于陽光直射、高溫等環境條件較為惡劣的區域。對于機器本身而言,其表面的干凈、整潔、光亮是外觀的基本要求,此外,控制臺的使用頻率較高,應保證每半年或一年清理一次,還需要仔細除塵、檢修。
1.2電源電壓管理原則
放射診療設備運行所需要的電源、電壓是有嚴格要求的,在使用設備的同時,應該仔細檢查其電源的電阻,以免出現過大的變化和浮動,確保電源、電壓符合機器的使用要求。
2放射診療設備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日常的工作中,嚴格遵循《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等條例。同時我院將以下過程進行改革和創新,包括放射診療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淘汰等。在上述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優勢得以體現,各司其職,在放射診療設備運作的整體過程中對其進行質量安全管理。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
(1)務必做到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方針。
(2)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我院成立由主管副院長和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構成的放射防護和輻射安全管理委員會,其中由主管副院長擔任組長。
(3)我院嚴格執行在放射診療儀器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后方可投入臨床使用。每年都邀請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我院放射診療儀器進行性能檢測,及時了解機器的性能并及時做出調整以確保患者的檢查質量。我院核醫學科的活度計、表面污染檢測儀等設備屬于特殊設備,按照要求送到指定部門進行檢測。
(4)提升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第一,組織我院相關技術人員參加各種防護學習及學術考試,以競爭模式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高度;第二,組織我院工程技術人員進行院內、科室內部的培訓;第三,我院與設備經銷商協作,對放射診療設備的使用以及維護進行專業培訓。上述方案落實后,我院每年委派一定數量的工程師外出學習,定期培養優秀的臨床工程師。
(5)加強醫護人員及檢查患者的個人防護措施。規范醫護人員及患者的檢查步驟,穿戴好相應的防護服。我院PET-CT中心在加強醫護人員及對患者的個人防護方面做得非常好,不但設有專門的病人行走通道,檢查休息室及病人出口,更有一套嚴格的檢查流程,保證到醫護人員及患者的個人防護安全。
(6)保證放射診療設備的運行質量及檔案管理規范化。我院正在建立院內放射診療設備管理檔案,對每臺設備的參數、安全系數、所屬科室、運行時間、啟用日期、防護檢測、維修記錄等要點進行詳細的備案。并且在我院內網設備科專欄區實現了實時報修,維修跟進,維修后使用情況的信息化。
3結束語
篇7
論文關鍵詞:機電設備,管理模式,協調機制
0 引言
地鐵設備安裝管理包含機電設備、系統控制、車輛設備三大類。具體來講,機電設備分為機電安裝(風、水、電)專業,包括車站、區間、車輛場段、控制中心內環控、消防排煙系統;車站、區間、車輛場段,給排水系統、氣體滅火、照明、動力低壓系統;車站電梯、屏蔽門系統。以及供電系統專業,包括110KV主變、車站、車輛場段,牽引混合變電所、電力控制、接觸網、牽引供電系統、35KV區間電纜工程。系統控制分為綜合控制系統通信、信號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車輛設備分為車輛及車輛配套系統和車輛段車輛維護設備。
設備安裝及裝修是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重點、難點之一,是工程建設的關鍵階段,直接關系到地鐵工程的質量和形象。設備安裝階段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環境復雜,系統性強,由于所處環境復雜,隨時有可能面臨突發問題,軌道交通建設單位的辦事效率、決策速度、管理力度有必要達到最佳狀態,因此建立有效的組織架構及協調機制至關重要,建立適合的組織架構和協調機制、管理模式是搞好安裝及裝修的關鍵所在。
1 設備安裝階段建設單位組織架構及協調機制實例
地鐵建設是龐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協調是靈魂,合作是保證。通過建立合適的組織架構及協調機制,協調工作是業主的首要職責和重要職能。加強業主與監理之間、監理與施工方之間、業主與施工方之間的協調。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實行統一調度、統籌協調,共同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和滯后工程、難點工程、重點工程、復雜工程、起步工程的重點、難點問題。
軌道交通工程一般分為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兩大部分,安裝是建設工程的一部分。工程進展到安裝、裝修這個階段交通論文,業主設備管理部門在職能上已經發生了變化,工作重心已經從設備采購演變到設備安裝,變成了對設備安裝工程管理為主的工作部門。此時如何成立有效地管理機構負責安裝、裝修等工作,就成為業主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成立適合的組織架構對工程進展進行主持和安排也是全國地鐵建設指揮部門普遍采取的辦法。現介紹一些成熟的現場管理模式及協調機制。
1.1 以工程部為主體的模式
該安裝裝修管理模式為:以工程部為主體,抽調設備部、運營部等相關人員參加,行使安裝、裝修的管理、協調職能。在這一管理模式的主導下,在實施過程中,把安裝、裝修分成三個主題:
⑴ 車站設備即常規機電設備安裝。以工程部為主,抽調設備部、運營部有關人員參加,依托項目部,各有關部門配合,公司總協調;
⑵ 系統設備安裝。以設備部為主,工程部為輔,依托項目部,各有關部門配合,公司總協調;
⑶設備總聯調。以運營部為主,設備部、工程部為輔,依托項目部,各部門協作,公司總協調。
該安裝裝修管理模式,體現了主題不同、主次不同、功能不同,責任主體亦相應做了變化和調整。
工程管理機構的設置,如圖1所示。
圖1 管理機構設置
其中,工程部車站設備安裝組,負責整個風、水、電及其他常規機電設備安裝,包括低壓配電、照明、給水排水、環控、消防、裝修等;工程部調度組,主要負責設備的運輸、區間的占用、工期的安排、計劃的協調管理。設備部負責系統設備安裝部分,依托項目部,工程部配合,負責通信、信號、自控、高壓供電等系統設備的安裝。運營部(注:運營部為運營分公司的前身)負責總聯調部分,組建與管理相適應的機構總負責,其他各相關部門配合。
1.2 以現場指揮部為主體的模式
該管理模式為設備安裝現場指揮部對設備安裝和車站裝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組織領導,強化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對施工中發生的問題有最終決定權。
現場指揮部管理機構的設置如圖2所示期刊網。
圖2 業主組織機構
現場指揮部辦公室是現場指揮部委派的機電設備安裝和裝修工作的總調度,全面負責各項目管理部和監理、施工、設計、集成等單位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評定(考核)工作,全面落實現場指揮部提出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的總目標。
項目管理部是現場指揮部派駐現場的工程管理機構,在現場指揮部的領導下,在現場指揮部辦公室的組織、協調、監督下行使業主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指導、組織、監督和管理權力,具體落實對項目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
該協調機制的建立可以從三個層次上進行探討,即決策層、執行層、信息層交通論文,外加一個無處不在的技術支持平臺,以實現各協調管理機制的功能。
決策層主要建立決策機制,著重于制定項目目標和任務分解,處理工程項目內外部之間的有關事務。由工程項目的協調管理機構來負責工程項目的整體協調管理,如有關規則的制定、參與方的選擇與淘汰、重大沖突與矛盾的消解等活動,其形式是定期或特定的協調管理會議,一般以合同、規章制度、參與方的責權利等方式明確下來,對所有成員具有強制性。
執行層主要包括合作機制、溝通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是工程項目協調管理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最為復雜的部分,由項目協調管理委員會通過這些機制去執行具體的協調管理活動,如各參與方的實施進度協調、材料設備供應協調、合同的具體實施協調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即可進行現場協調也可采用會議協調;即可由事務雙方協調也可通過第三方進行協調。
信息層是前面兩個層次予以實現的基礎,為協調管理活動提供各種數據和信息支持,完成相關信息和資源的集成與優化調度,以更利于各種協調管理機制的貫徹實施,同時也可將協調管理機制產生的效果進行反饋,便于協調管理者判斷機制是否適宜以及有無改進完善的之處。
技術支持層在協調管理的任何層次和任何協調管理機制中都發揮重大作用。因為工程項目協調管理決策是基于并行工程環境的分布式群體決策模式,由各參與方按某種方式組成決策群體,通過計算機協同工作環境、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提供支持、協調管理功能。由于這些技術支持的保障,工程項目可以實現各參與方之間、人員之間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多形態的協調管理方式。電話、傳真、遠程文件傳輸、網頁瀏覽公告版、電子郵件、網絡會議可分別實現這幾種不同的功能,而且網絡安全技術也為各參與方之間的協調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1.3 以總公司建設處為主體的模式
該管理模式的建設處是買方管理機構的職能部門,對所有建設合同具有管理權和決定權,其下達的各種指令,均為買方的最終指令,具有完全約束力。
設備工程的安裝裝修管理機構的設置如圖3所示。
圖3 安裝裝修管理機構
其中,地鐵總公司起到統籌領導,統一部署的職責。由建設處主管,下面組建土建科、綜合科、前期科、技術科、車站設備科、系統設備科五個科室。土建科主要負責土建施工、工程管理等工作。綜合科主要負責財務管理、甲控材料管理等工作。前期科主要負責工程報批、前期征地拆遷、管理遷移、施工準備等工作。技術科主要負責設計院管理、圖紙管理、技術管理等工作。車站設備科主要負責供電、通風、空調通風、AFC、FAS、EMCS、電扶梯、綜合信息等工作。系統設備科主要負責車輛、信號、車輛段、安全門、PIS等工作。
2 關于地鐵機電設備安裝現場管理模式及協調機制的一些建議
機電設備安裝階段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關鍵階段和節點,施工作業復雜,牽涉部門單位眾多,施工協調難度非常大,建立一個科學、合理、高效,并符合地鐵業主特點的現場協調架構和機制對于機電設備安裝施工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并進而影響整個地鐵工程的成敗。而各地鐵業主的組織架構不盡相同,由此而來的現場管理模式也略有差別,但我們仍可以從中找出一些共性,以供相關單位借鑒。
⑴ 按照相關城市已建線路的經驗,在公司層面建立一個機電設備安裝階段現場協調組織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交通論文,這樣可以從公司(指揮部)的高度統一、有序、高效地指揮和協調紛繁復雜的現場安裝工作。這一組織可以是在現有公司組織架構的基礎上新設立的臨時機構,也可以不設立臨時機構,只是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來進行管理。但有一條是普遍適用的,那就是由公司(指揮部)層面的一個負責人來擔任協調組織(機制)的總牽頭人,統一領導和指揮機電設備安裝施工,從而建立統一的指揮協調機制。
⑵ 在設備安裝期,通過搭建溝通平臺,建立實施多方協調的機制,確保運營人員全過程參與,熟悉掌握設備的結構和特性,在實現設備高質量、高速度移交的同時,建立并實施完善的生產運行及安全管理制度,達成從建設到運營的平穩過渡。
⑶ 通過實行指揮部現場辦公、定期召開現場協調會等方式,搭建溝通平臺,針對特定問題與有關人員聯系,彼此交換意見,建立協調機制,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3 結論
鑒于地鐵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復雜性、地鐵業主情況的差異性,各地鐵公司在安裝階段的管理模式和協調機制不盡相同。本文在總結各不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探討了業主在此階段管理思路的共性與注意要點,以期為新建地鐵單位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誠,趙峰,楊續斌.“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三峽建設2004,(6):65-67.
[2]王育輝.公路建設項目業主的組織管理機制[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報, 2006(1).
[3]陳輝華,等.大型建設項日組織運行機制模型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08(3):13-17.
篇8
1.1實驗技術力量不足,可持續發展受阻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在校生人數大幅增長,專業教師力量不斷充實,實驗室規模不斷擴大,實驗儀器數量快速增加,但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建設卻遠遠滯后于學校的整體發展。實驗工程技術力量不足,對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支撐力度不夠,嚴重影響學校的全面建設。隊伍規模偏小是實驗技術力量發揮不足的重要原因。以2013年教育部統計數據為準,國內重點高校(九校聯盟)專職實驗技術人員占教職工總數的比例均不足10%。筆者曾對國內外5所知名大學做過調研,這5所大學技術人員占教職工總數的比例在15%~22%之間,平均18%,具體見表1。可見,一流大學普遍重視技術人員的規模配置,以確保對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支撐力度。國內高校在編制核算、崗位設置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弱化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的發展規模,從根本上削弱了實驗與工程技術力量的發展和實驗技能的提升。我校也面臨同樣問題,編制數不足,同時在崗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中,又有部分人從事管理、科研或其他崗位的工作,并沒有真正從事實驗和工程類的工作,導致真正從事實驗室工作的人員數量實際上更少。高層次技術人才缺乏是一個原因,實驗與工程技術力量發揮不足更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優秀技術人才難以引進,缺少行業領軍人物或頂尖人才,使得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的技術結構不合理,隊伍可持續發展受到阻礙。調研發現,院(系)對高層次技術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并且有增長趨勢,但長期得不到解決。
1.2評價體系不完善,發展目標不明確
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主要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實驗測試分析和其他技術服務性工作、操作維護儀器設施、落實實驗室安全、保障教學和科研正常運行。教學和科研工作可以以論文、教學、科研獎勵、課題經費等量化數據對教師進行考評,但是這些標準卻不適合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不能反映實驗室實際工作狀況。許多高校以論文、科研等數據考核實驗室人員,偏離了實驗室工作實際,導致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在考核過程中很難獲得合理評價,在職稱晉升和職級晉升中受到許多限制。在培訓培養方面,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發展目標不清晰。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學術交流、出國研修的機會比教師少很多,職業幸福感不強。物質條件、工作成就及個人發展等方面與教師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嚴重制約了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有效發揮。
1.3實驗室管理體制不順
目前,許多高校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的管理體制不順,基本上是政出多門、多頭管理,涉及到人事、教務、科研、實驗室管理等多個部門,造成隊伍規劃不盡合理或者協調和實施困難,導致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建設缺乏長期有效的規劃及建設目標。我校現有實驗室包括科研基地如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教學實驗室如各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教學實驗室、專業教學實驗室;一般科研實驗室,以及校級或院級公共服務平臺。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實驗室構成我校實驗室的主體,這些實驗室分別由多個部門管理:科研基地由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實驗室的申報、投入、成果和考核管理;教學實驗室由教務管理部門負責實驗教學管理、實驗改造投入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由實驗室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多部門管理,容易造成職責界限不清,缺乏統一協調性,導致許多實驗室過程管理缺失,如運行、安全、設備賬物、設備效益考核等,所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實驗室隊伍缺乏整體規劃、崗位職責不清、管理責任模糊、實驗室資源利用效率低,制約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
2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發展方案探討
2.1理順實驗室管理體制和架構
在綜合改革視域下,理順實驗室管理體制,規范實驗室管理架構,為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改革和建設打下基礎。學校現有實驗室分為教學型、公共服務型、科研型3種類型。實體實驗室實行注冊制,符合一定條件的實驗室可申請成為正式建制的實驗室。實驗室設置需具備基本要素,包括專職實驗技術隊伍、實驗儀器、設備設施、實驗場地、規章制度和資質。鼓勵設置跨學科、跨專業的校、院(系)級教學、科研或公共服務類實驗中心。實驗室有專職實驗室主任,如實驗室主任由知名教授擔任,可設專職實驗室執行主任,有實驗室安全員、設備管理員,在人員配置上保障實驗室正常運行和過程管理。一般來說二級學科及以上可設置實驗室。注冊的實驗室在人員編制、建設投入、維修改造和運行維護等工作中得到學校、學院的有效支持。在實驗室的歸口管理中,資產管理與實驗室處負責各類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實驗工程隊伍管理、設備及共享管理、實驗室信息報送、安全環保監管和日常運行監管等。在實驗室管理架構上,實行學校、院(系)、實驗室三級管理。學校層面設立校實驗室建設委員會,由分管校領導、主要職能部門領導、主要院(系)分管領導、實驗室專家等組成。資產管理與實驗室處承擔校級實驗室管理職能。院(系)層面設實驗室分管院長和實驗室秘書,有管理及發展需要的學院可設立實驗室管理辦公室。實驗室層面有實驗室專職人員,實驗室主任或執行主任專職專崗,負責實驗室日常運行、實驗室安全、設備管理、實驗技能培育等,由實驗室專職人員落實各項實驗室任務。
2.2科學設崗,合理定編,完善人才準入程序
2.2.1定崗定編實驗與工程技術崗位設置應遵循“總量控制、按需設崗、統籌規劃”的原則,在難以突破現有編制總體規模的情況下,通過科學設崗促進實驗崗位調整。編制制定和崗位設置綜合考慮院(系)規模、實驗室類型、學科設置、教學科研體量、儀器設備總量、服務能力和實驗室管理等因素。編制數量按院(系)核算,學校提供編制計算方式供參考。院(系)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各因素進行編制分配,并適當向教學實驗室、實驗中心和公共平臺傾斜。崗位設置應體現多元化用工的需要,根據學校師資隊伍發展實際情況,實驗室設置固定崗位和流動崗位2種崗位類型。固定崗位包括事業編制和派遣用工,享受學校規定的薪酬待遇;流動崗位由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以項目聘用的形式聘用,并在學校備案,薪資由用人單位承擔。
2.2.2人才準入實驗室崗位編制總量和崗位要求明確之后,各院(系)根據需求,進入實驗室新進人員引進流程。人才引進過程中,要注重引進具有技術能力強的人才,特別是在開發大型儀器設備功能作出特殊貢獻、實驗技能強、實驗教學水平高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在進人標準方面,不同崗位類型對學歷、資質和技能的要求有差異,對于特別優秀并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的人員在學歷學位上可適當放寬。應當改變“唯學歷”進人的現狀,在設置一定準入條件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實驗技能、操作水準和動手能力等實踐能力因素。對于研究型大學,實驗室新進人員一般要求碩士和相關專業背景,特別優秀的人員在學歷上可適當放寬至本科,有一技之長的特殊人才也可以特別考慮。招聘程序中,要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選拔原則。一般來說,由學校或院(系)組織筆試和面試,學校相關部門參與招聘過程,實現學校層面的宏觀監管。
2.3建立健全以激勵為核心的成長發展體系
2.3.1專業技術職務晉升
近年來,我校實施的實驗技術系列和工程技術系列職務聘任辦法中,對實驗室人員的評價標準過于籠統,缺乏合理性和客觀性。實際操作中,在“院辦校”的管理模式下,各院(系)擁有充分自,競相提高評審門檻,以至于部分院(系)將實驗和工程系列技術職務的評審條件調整為與專業教師相當。2012年我校設立工程技術研究員職務聘任辦法,其評審條件未能充分反映實驗室工作實際,過分強調高水平論文、高層次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晉升意愿。因此,修訂實驗和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辦法是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健全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晉升體系,我校擬設立實驗系列研究員和工程系列研究員職務,評審條件盡可能反映實驗工程崗位工作實際,突出實驗室工作內容和業績,強調支撐作用。工作經歷上,強調實際從事實驗或工程技術工作一定年限以上,正高級職務(研究員)要求5年以上,副高級職務(高級工程師或高級實驗師)要求3年以上。學歷上,不再追求高學歷,以正高級職務(研究員)為例,一般要求碩士,作出特殊貢獻的老教師學歷放寬至本科。高水平論文不再是必要條件,鼓勵參評人員撰寫發表實驗教學、實驗技術、工程技術或實驗室管理論文。工作成果上,強調在實驗教學、儀器操作、技術支撐等工作中取得的研究項目、獲獎和成果,不再強調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評審辦法修訂之初,進行了廣泛調研和意見征集,調研范圍包括實驗室基層人員、實驗室主任、院(系)分管實驗室或人事工作的領導等,基層調研為評審辦法的修訂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建議。
2.3.2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
根據國家和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我校從2007年起實施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認定工作,崗位等級從十二級至一級逐級上升。隨著級別的升高,崗位工資也相應提高。崗位等級與專業技術職務掛鉤,正高級職務分別對應四級至一級,副高級職務對應七級至五級,中級職務對應十級至八級,初級職務對應十二、十一級。此前,我校實驗和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務最高到副高級職務,崗位等級認定也相應的最高到五級。因此,要打通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的通道,增加研究員(實驗技術/工程技術)崗位的等級晉升條件細則,并進一步細化現有實驗或工程系列專業技術崗位等級晉升條件。條件細則應能夠反映實驗與工程技術崗位工作成果、業績和貢獻,體現“業績能力”和“年功積累”。為了更有效促進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的發展,我校擬設立基于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的榮譽計劃,不同級別賦予特定榮譽稱號,如“首席高工”、“主任高工”、“主管工程師”等。榮譽稱號的設立從精神層面上讓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感到受重視,提升自信心和滿足感。除了榮譽稱號,學校還需增設基于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的崗位津貼。隨著崗位級別的逐級上升,崗位津貼標準亦相應增加。專業技術崗位級別的設立應遵循總量控制和崗位一致原則,以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為主體,優化人員結構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實驗室和學科梯隊優化組合,既要保障為學校實驗室建設發展做出貢獻的老教師,又要充分調動中青年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還需為新的發展留有空間。
2.3.3實驗室激勵機制
建立完善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人才選拔、培養、考評和獎勵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創新素質的全面提升,營造促進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成長的良好環境。鼓勵實驗與工程人員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參與實驗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創新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設計開發新的實驗,改進實驗技術等方面的工作,從而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我校已經實施的激勵措施包括實驗室先進評比晨星青年學者獎勵計劃、實驗室骨干培訓,均為每年度實施一次。為了建設穩定的技術隊伍,還需增加激勵力度和范圍。(1)啟動實驗與工程技術成果獎評選,對于在實驗教學改革,實驗儀器研制應用、功能開發和技術升級,實驗技術和測試方法的創新,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果進行獎勵;(2)設立實驗室創新研究項目,以項目研究的形式鼓勵實驗室人員開展實驗教學、實驗技術、儀器設備、實驗室安全、實驗室管理等內容的創新探索;(3)擴大實驗室培訓范圍,增加出國培訓交流。創造條件選派人員到國內或國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進行技術合作與交流,更新知識,開闊視野,提升技術能力。
2.3.4成長發展體系建設
綜合前述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崗位級別晉升和激勵機制三大實施方案,建設實驗與工程技術隊伍成長發展體系,見圖2。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通過選拔,在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能夠向上晉升到研究員崗位;在技術等級晉升中,最高可獲得“首席高工”榮譽;在較為全面的激勵措施中,實驗室人員可充分施展才華,潛心實踐操作和技術研究工作。
2.3.5考核評價
建立科學、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機制,對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的考核評價方式和指標要有利于技術水平提升和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考核內容包括工作態度、能力、表現、業績,以及教師、學生和用戶評價等,不要求科研論文和科研項目,同時參考崗位責任和坐班考勤情況。考核結果作為崗位聘任、發展晉升、薪酬分配、進修培訓、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
3結束語
篇9
摘要:在當前的金融危機中,商業銀行理財業務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法律糾紛,急需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風險進行明確劃分和適當分配。從法學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可以分為四類,其中最重要的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該產品的各方當事人之間是一種信托法律關系。對理財產品應實行“監管分業,產品混業”的管理制度,理財產品的品種不宜過多,應推出標準化的理財產品。銀行在理財合同中設定的終止區間,侵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應認定是無效的。在理財產品的質押問題上,應通過行政法規來彌補《物權法》的不足。在理財產品的訴訟中,只有在銀行有過失的情況下,才對理財產品的虧損承擔賠償責任。我國應修改《商業銀行法》,將理財業務納入該法的調整范圍。
關鍵詞:理財產品;信托;質押;終止期間;訴訟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銀行接受投資人的授權來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銀行與投資人按照約定方式享有或承擔。
近年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據中國銀監會統計,2006年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只有1100多種,到2007年達到了3052種,2008年則達到了4400多種。(注:2008銀行理財產品創新與風險管理論壇實錄.(2008-11-20)[2009-01-25]./2008/11/2018302827224.shtml.)然而,在理財產品迅猛發展的同時,對理財業務的基礎法律關系的研究卻很少。在當前的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很多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引起了銀行與投資者之間的糾紛,因此急需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風險進行明確劃分和適當分配。本文在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基礎法律關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當前理財產品中出現的若干法律問題進行探討。
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類
我國商業銀行現在推出了4400種理財產品,給投資者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厚厚的產品說明書和艱澀的專業術語,更是讓投資者無法區分良莠。對現有產品進行合理的分類,是確定法律關系的基礎。筆者認為,對理財產品盡管有各種各樣的分類,但從法律關系的角度,理財產品應分為以下四大類:
(一)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投資者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在這種產品中,投資者沒有提前贖回的權利。投資者購買了這類產品,就意味著與商業銀行簽訂了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并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運營,銀行在固定期限里,將募集資金集中并開展投資活動。該類產品通常會取得比同期存款高的投資收益,適合對理財產品不甚了解但希望在本金安全的基礎上獲取保守收益的投資者。
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比較傳統的產品類型,商業銀行將籌集的資金投資于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等低風險產品,是風險最低的銀行理財產品。商業銀行也可以將自己現有的一些業務轉變成理財業務,比如可以將現有的優質貸款、信托產品轉變成理財產品,根據這種資產的期限和預期收益情況,確定所發行理財產品的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然后向投資者出售理財產品,用募集的理財資金購買原有的貸款或信托產品。在這一模式下,銀行將原本屬于自己的利差收益讓利于投資者,而換取了資產的流動性。
(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理財業務的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投資者支付收益,并不保證投資者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面向投資者推出的“風險與誘惑并存”的理財產品。該類產品在2007年取得較高的收益之后,2008年有了長足的發展,使很多投資者放棄了原先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而選擇了此類產品。
此類產品目前還未形成完善的產品系統,已經出現的產品有以下幾種:
1掛鉤類的衍生產品:該產品與一些指標相掛購,所掛鉤的標的物五花八門,比如利率、匯率、股票波動率、基金指數、商品期貨價格,甚至天氣等。產品實際收益情況與存續期內所掛鉤的標的物成正比(或反比),掛鉤標的物越高(或越低),產品收益率越高(或越低)。這類產品是國外商業銀行推出的產品,我國的商業銀行是用理財資金來直接購買此類產品。
2銀信結合產品:商業銀行雖然不能直接進行股權性質的投資,也不能發行信托產品,但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購買信托公司發行的產品,將投資范圍拓展到實業領域,當然風險和收益狀況要視投資管理人、項目本身、企業資質等而定。
3銀基結合產品;這種產品是商業銀行與基金合作,發行理財產品,再由基金進入證券市場,突破了商業銀行資金不能投資證券的法律限制。
4“打新股”概念產品:這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理財產品,銀行用理財基金申購新股,待股票上市后即拋售,賺取一、二級市場的差價。此類產品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發展迅速,一度占到了銀行理財產品的40%。但是,這種產品也不一定全部盈利,在2008年就出現了上市開盤價即跌破發行價的股票。在當前低迷的股市中,首次公開發售(IPO)已經停止,此種產品必須在股市起穩后才有市場。
5QDII基金:QDII是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母縮寫。它是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準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它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我國商業銀行目前發行的QDII產品,主要投資于港股和美股。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監會于2006年04月18日了《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QDII基金做了規定。
(三)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投資者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承擔,并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投資者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這類產品在保證本金的基礎上爭取更高的浮動收益,投資者在存款的基礎上,向銀行出售了期權收益權,因此可以得到普通存款和期權收益的總收益。這種策略可以以小博大,投資者最多也只是輸掉投資期利息,以一筆門檻不高的投資,便可以參與諸如商品市場、海外資本市場等平日沒有途徑進入的領域,有較強的吸引力。
(四)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
商業銀行有著豐富的客戶資源和良好的資信,所以很多機構都利用商業銀行的信譽來銷售自己的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承銷的產品有基金產品、保險產品、國債、企業債券等等。
商業銀行在承銷過程中的作用相當于證券市場上的承銷商,收取固定的承銷費用,不對產品的風險負責。當然,也有很多人對于商業銀行承銷此類產品提出批評,認為銀行有出售信譽之嫌。
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的法律關系分析
在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各方當事人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法律關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只有界定清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才能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才能處理好因理財產品而產生的各種法律糾紛。目前學界和實務界對此問題有多種看法。在中國銀監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中并未對此問題進行界定,但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就《辦法》和《指引》答記者問時,卻有如下說明:“《辦法》和《指引》明確界定了個人理財業務是建立在委托關系基礎之上的銀行服務,是商業銀行向投資者提供的一種個性化、綜合化服務”。(注:銀監會有關負責人就《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答記者問.(2005-09-29)[2009-02-05].law-/fzdt/newshtml/21/20050929221655.htm.)
筆者認為,銀監會將理財產品界定為委托關系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在不同的理財產品中存在不同的法律關系,筆者根據前面的分類,分述如下:
(一)在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中,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是債權、債務關系
投資者購買了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之后,銀行負有還本付息的義務,投資者享有收回本金并取得利息的權利,這與儲蓄的性質完全是一樣的,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是普通的債權債務關系。銀行的這類業務屬于資產負債業務,不屬于中間業務。“在提供債權債務類理財產品時,形成了事實上的表內負債。因而商業銀行通過個人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屬于銀行負債的一部分,其資金的操作屬于資產運用,從整個銀行層次上看,個人理財業務的資金資產與其他資金來源與運用一樣,計入資產負債表,成為資產負債表內業務”。(注:胡云祥.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性質與理財行為矛盾分析.上海金融.2006,(09).)此類產品中銀行要承擔全部的投資風險,一旦投資失敗,銀行就必須用自有資金向投資者還本付利,影響到銀行自身的金融安全。
對此類產品的最大爭議是保底承諾問題,有人認為保底承諾違反了我國的現行法律,擔心銀行利用此種理財產品變相高息攬儲。一旦銀行將理財產品轉化為利率更高的準儲蓄產品,就相當于變相突破國家利率管制。在一片爭議聲中,中國銀監會在《辦法》中還是允許商業銀行銷售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為了防止銀行變相攬儲,《辦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無條件向投資者承諾高于同期儲蓄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率。商業銀行向投資者承諾保證收益的附加條件,可以是對理財計劃期限調整、幣種轉換等權利,也可以是對最終支付貨幣和工具的選擇權利等。總之,只要設定了條件,哪怕是一些無所謂的條件,就可以銷售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這實際上是銀監會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
在此類產品的審批方式上,銀監會也表現出了猶豫的態度。在《辦法》中,銀監會規定此類產品實行審批制,商業銀行必須事先向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報批,而其它類別的產品則實行報告制。從這樣的規定中可以看出,銀監會對固定收益類產品持謹慎的態度。原因有兩個,一是擔心商業銀行變相高息攬儲,形成惡性競爭;二是擔心理財產品經營不善將會危及商業銀行自身的金融安全。這一規定出臺之后,引來了不少批評之聲,銀監會辦公廳于2007年12月11日發出通知,取消了關于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審批制,改為報告制,也就是說目前所有的理財產品都實行報告制,沒有實行審批制的產品了。
(二)在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中,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是一種信托關系
對于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銀行要對資金進行封閉式運作,理財資金自始至終不能與銀行資金合并。不同期發行的同一種理財產品也不能合并,每一期必須單獨核算,單獨運作。銀行必須保留全部的投資記錄,并應當向投資者公布投資信息,允許投資者查詢。在期滿后,計算出每一期產品的投資損益,確定投資者享有的分紅或應承擔的虧損。此類業務屬于銀行的中間業務,理財資金不能并入表內,在整個理財過程中,理財資金必須保持獨立性。
在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運作模式中,商業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是一種信托法律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以下簡稱《信托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投資者基于對商業銀行的信任,將自己的資金委托給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按照投資者的意愿,以商業銀行的名義,為了投資者的利益進行投資,這些行為完全符合信托的構成要件。
將此類產品規范為信托,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信托法原理調整和規范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保護當事人的權益。我國已經有了《信托法》,我們就可以運用《信托法》來解決此類產品中出現的法律糾紛。
(三)在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中,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是一種有擔保的信托關系
此類理財產品的運作模式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一樣的,每一期的產品必須封閉式運作,以確定盈虧,因此,此類產品也是一種信托。當這期產品有盈利時,投資者就可以取得收益,這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分紅方式是一樣的。銀行作為受托人,本來是不對理財產品的盈虧負責的。但當這類產品出現虧損時,銀行就必須承擔全部的虧損,向投資者返還本金。為什么在出現虧損時銀行就要負責呢?筆者認為,在此類產品中,銀行既是受托人,同時又是保證人,銀行對信托提供了一個最基本的保證:保證投資者收回本金;因此,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是一種有擔保的信托關系。
(四)在商業銀行承銷理財產品時,商業銀行與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之間是委托關系。
商業銀行在此過程中只是一個承銷商,收取固定的承銷費,并為投資者辦理結算。商業銀行是以理財產品發行機構的名義來銷售這些產品的,投資者與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之間產生直接的法律關系,商業銀行不承擔法律后果。這樣的銷售方式完全符合委托的構成要件,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是本人,商業銀行是人,投資者是第三人。因此,商業銀行與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之間是委托關系。
商業銀行在承銷理財產品時,有責任對產品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對產品提供者的經營管理、市場投資、風險處置能力進行有效評估,對雙方權利義務和風險責任進行界定。如果商業銀行在承銷產品時有虛假不實的陳述,導致投資者受到損失,商業銀行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投資者在購買產品時,往往弄不清銀行與產品發行人之間的這種委托關系,完全是相信銀行的信譽才來購買理財產品的,所以一旦出現損失,投資者往往要求銀行承擔責任。在美國雷曼兄弟MINI(迷你)債券糾紛發生后,有很多投資人要求承銷該債券的銀行承擔賠償責任。當然,銀行只要盡了自己的注意義務,是無需承擔責任的。
三、當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存在的若干法律問題及其解決建議
(一)在理財產品的監管方式上,我國應實行“監管分業,產品混業”的管理制度
我國的金融機構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當前,我國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理財產品,信托投資公司原本就有類似的理財產品。三個監管機關分別出臺了理財產品的管理辦法,而這些管理辦法互不相同,有很多矛盾和對立之處。但實際上這些理財產品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運作方式也是大同小異的,產品之間是互相融通的。“現在銀行的大部分理財產品投資于各種證券,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打破了‘分業經營’的限制。這些理財產品的復雜程度與風險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銀行儲蓄產品,已經遠非我國基于‘分業經營’的‘分業監管’體制所能有效管理。”如果禁止銀行理財產品進入證券業和信托業的話,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就不復存在了。
短時間內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不會有所改變,對發行理財產品的主體是由三個監管機關按照各自的行業進行監管,而理財產品又必須混業經營,因此短時間內我國對理財產品實行的是“監管分業,產品混業”的監管體制。
(二)對從事理財業務的商業銀行的主體資格應作必要的限制
中國銀監會在《辦法》中并沒對從事理財業務的商業銀行主體資格做出規定,也就是說中國境內的任何商業銀行(包括信用社、外資銀行)均可從事理財業務,而且銀行的分支機構也可獨立從事理財業務。實踐中就出現了以下這些問題:一些地方商業銀行和信用社把理財業務當成了高息攬儲的手段,不顧自己的承債能力,超額發行理財產品;一些商業銀行沒有理財人才和經驗,盲目地發行理財產品;一些外資銀行將境外的理財產品直接在境內銷售,境外產品受金融危機影響,引起了投資者的巨額虧損。筆者認為,理財業務是一項風險很高的銀行業務,并不是所有的商業銀行都適合從事理財業務。中國銀監會應該制訂出一些具體的標準,按理財產品的種類向商業銀行頒發理財業務許可證。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規定從事固定收益類和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業務的商業銀行的條件
對從事這些理財業務的商業銀行,主要應當考慮其償債能力,應對總資產、凈資產、未清償的理財品的余額占凈資產的比例3個指標做出限制。
2規定從事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條件
重點應當關注商業銀行是否具備理財的能力、理財資金運作的獨立性以及以往的理財業績。對以往業績不佳,經常出現負收益的商業銀行就應當取消其從事此類業務的資格。
3規定從事承銷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的條件
能夠從事承銷理財產品業務的商業銀行不宜過多,應當比照《證券法》關于承銷證券的規定及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承銷短期融資債券的規定確定。
經過這樣的限制,理財業務會往大的商業銀行集中。
在理財產品的發行和申報主體上,筆者認為,應以商業銀行總行為發行和申報單位,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只能是經辦機構,不能獨立地發行理財產品。這樣有利于解決當前理財產品發行過濫問題。
(三)關于理財產品品種問題
我國商業銀行已經推出的理財產品達4400余種,大部分產品是從國外引進的,有的銀行甚至直接購買國外的產品。當前商業銀行還在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理財產品已成泛濫之勢。在眾多的理財產品中,有的產品設計極不合理,本身就蘊藏著風險隱患。因此,當前急需對理財產品的品種進行規范,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式應當簡捷易懂,國外復雜的理財產品并不適合中國的投資者
當前國內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大多數不具備自我投資的能力,所以理財產品的設計應當考慮投資者的知識水平,不能推出一些過于復雜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操作方式應當讓普通的投資者一看就懂,而且不能生歧義。商業銀行也不能給產品起一些帶有誤導性的名稱,對一些專業術語也應當解釋清楚。國外的一些復雜的理財產品當前并不適合在中國推出,銀行應當根據中國投資者的特點有選擇地推出國外的理財產品。
2中國銀監會應當確定一批標準化的理財產品
中國銀監會作為監管機關,應在現有的理財產品中,根據實際收益情況,確定一批標準化的理財產品。商業銀行在發行標準化的理財產品時,不需再報中國證監會批準,可以直接發行。
3商業銀行發行標準產品以外的理財產品,應當事先報中國銀監會或其派出機構批準。
當前理財業務全部實行備案制度,中國銀監會事先不做任何審批,但是有的理財產品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一旦出了問題社會影響力非常巨大。有些產品根本就不具有投資價值,投資者不可能獲利。中國銀監會作為監管機構,必須對新產品的開發進行審批,只有獲得中國銀監會的審批后,商業銀行才可發行新產品,成熟的新產品轉化為標準產品。
理財產品的種類不宜過多,筆者認為總量不宜超過1000種,這對投資者和商業銀行來說已經足夠了。
(四)關于觸發終止區間問題
在許多銀行理財產品中,都設置有“終止區間”,當理財產品的凈值低于區間的最低值,或者高于區間的最高值時,理財產品就會被自動終止,商業銀行會自動平倉。比如,中國民生銀行在2007年10月發行的一款名為“港基直通車”的QDII產品,該產品于2007年10月30日正式起息,產品期限1年。民生銀行在合同中規定,當產品凈值高于等于118%上限或者低于等于50%下限的時候,該產品將會被清盤終止。該產品在2008年3月18日凈值恰好虧損一半,觸碰到了產品規則中的下限,該產品在虧損50%的情況下被動斬倉,民生銀行將清倉結算后的資金返還給投資者,投資者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損失50%。投資者在接到民生銀行的通知后,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以各種形式表達不滿,產生了很多過激行為。
筆者認為,設置終止區間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商業銀行的這種做法是非法的,應予取消。理由如下:
首先,區間的上限剝奪了勞動者的投資收益權。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投資收益,無論這種收益有多大,都應當歸屬于投資者,商業銀行無權剝奪投資者的收益權。象民生銀行所設定的118%的上限,在牛市中只要兩個交易日就可達到,之后還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區間的下限剝奪了投資者挽回投資損失的機會。商業銀行設置區間下限的目的,是擔心投資者的投資全部虧光,設定個下限投資者至少還能拿回50%。但在股票市場中,一時的投資失敗并不代表永久的失敗,股市中沒有永遠的熊市。只要股市好轉,就有可能挽回一些損失。商業銀行強行平倉后,投資者再也沒有挽回損失的機會了。
再次,在終止期間的設定上,投資人和銀行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對等的。當理財產品觸及到終止期間時,銀行可以強行平倉,提前解除合同。而投資者在理財產品封閉期間卻無權提前解除合同,不能提前收回投資,投資者的資金喪失了流動性。權利和義務如此不對等的約定顯然是無效的。
最后,理財產品的強行平倉會引起股市的動蕩。銀行理財產品的金額往往非常巨大,商業銀行在強行平倉時,要在短時間內將巨額的股票拋入市場,這必然會引起股市的動蕩,導致股價進一步大幅下挫,平倉的損失也會更大。
(五)關于理財產品的質押問題
商業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產品絕大多數不能提前回贖,對少部分可以回贖的理財產品銀行要向投資者收取不菲的違約金,違約金也阻止了投資者回贖。當投資者有緊急資金需求時,能否用理財產品向銀行質押貸款,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
實踐中,有一些銀行針對自家發行的理財產品配套了相應的質押貸款業務。在1500多只銀行理財產品中,有98只明確表示可以銀行理財產品協議為質押物,辦理質押貸款手續。主要集中在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
上述銀行雖然可以辦理理財產品質押貸款,但是現有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尚未明確銀行理財產品可用于質押,銀行一旦接受質押,其質押權將可能無法得到法律保護。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認為,銀行的質押權無法得到法律充分保障,既無法對抗司法機構的凍結和扣劃,也無法對理財產品的資金享有優先受償權。同時,銀行理財產品是持有人對銀行的一種合同權利,既沒有權利憑證可以交付,也沒有特定的管理機關可以登記,設立權利質押將無法滿足依《物權法》法理對質押的公示要求。
筆者認為,允許理財產品質押貸款已是大勢所趨,理財產品具有特定性、可變現性,符合《物權法》規定的權利質押的要求。實際上當前的法律障礙也并不難解決,《物權法》第223條規定了可以出質的權利范圍,其中第(七)項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在短時間內無法修改《物權法》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行政法規的形式規定理財產品可以用于質押貸款,并對質押當中的具體問題做出具體規定。
關于質押公示問題,筆者建議在中國銀行會的網站上設立專門的公告區,公眾可以上網查詢。只要在指定的網站上公告了,就可以對抗法院的司法查封和執行。
理財產品作為一種可質押的權利,并不限于在發行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質押。如果能夠建立起理財產品質押的登記和公示制度,商業銀行完全可以接受它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作為質物。
當理財產品持有人到期無法償還銀行貸款時,商業銀行可通過行使質權以實現債務清償。在債權類理財產品中,商業銀行同時作為產品持有人的債務人,可通過抵消權的行使滿足債權,并將余額退還產品持有人。在信托類理財產品中,作為理財資產的管理人的商業銀行,可對理財資產折價以清償債務。
(六)關于商業銀行破產時理財產品的處置問題
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美國雷曼兄弟等幾家商業銀行相繼破產,其所發行的理產產品也成了眾矢之的。美國雷曼兄弟發行的MINI債券,在香港已經引起軒然大波,并且波及到中資銀行。所以,在商業銀行破產的情況下,理財產品如何處置就成為一個熱點問題。筆者認為對理財產品應當進行區分,不同的理財產品應有不同的處置方式:
1對固定收益類和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處置方式
在這兩類產品中,銀行與投資者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投資者可以作為債權人申報債權,按普通的破產程序進行清算。
2對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的處置方式
此類理財產品屬于信托性質,理財產品具有獨立性,不能歸入商業銀行的固有財產。根據《信托法》第16條的規定,當受托人破產時,信托財產不屬于清算財產,而應單獨進行清算。
3對商業銀行承銷的理財產品的處置
在此類產品中,商業銀行只是個承銷商,只要商業銀行不存在虛假陳述的情況,商業銀行就不對承銷的理財產品承擔法律責任。當發行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破產時,投資者應向發行銀行提出申報,由發行銀行進行處置。所以,在美國雷曼兄弟MINI債券風波中,香港的很多投資者聚集在承銷MINI債券的商業銀行,要求這些銀行賠償損失,實際上這些銀行并沒有賠償投資者損失的義務。
在理財銀行破產的問題上,還存在涉外問題。我國商業銀行購買的國外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一旦出現MINI債券這樣的突發事件,國內的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應當如何應對,值得探討。在MINI事件當中,為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利益和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的次日,香港證監會對雷曼兄弟在香港運營的四家公司發出限制通知,禁止美國雷曼兄弟亞洲投資有限公司處理投資者及公司的資產并且不得將公司款項轉出公司。與此同時,香港交易所于9月16日開市前暫停了美國雷曼兄弟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在證券及股票期權市場的交易權利,并宣布該公司為失責人士。當日收市后,又暫停了美國雷曼兄弟期貨亞洲有限公司的交易權利、連通HKATS電子交易系統的權利及期權結算所的參與者資格。這些做法都有效地在本區域內保全了投資者的利益,值得我們借鑒。
(七)因理財產品而引發的民事訴訟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非保本浮動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近來出現了大幅虧損,投資者對商業銀行的民事訴訟案件也越來越多。在現有的案例中,法院絕大多數時候判決商業銀行勝訴。
理財產品出現虧損后,商業銀行往往將責任歸咎于金融危機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但投資者對此并不認同。以某銀行的一款QDII產品為例,該理財產品虧損50%,而香港恒生指數在此期間只下跌了30%,該銀行大大跑輸了大盤,用投資者的話說叫“割肉割到了地板上”。投資者由此認為該銀行作為代客理財的專家在投資能力上存在缺陷。
出現上述情況后,銀行要不要承擔責任?現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銀行就是信托中的受托人,無論出現什么樣的理財結果,銀行都不對盈虧負責;另一種意見認為,銀行作為理財專家,理財能力理應高于普通投資人,在跑輸大盤的情況下,只能說明銀行沒有盡到職責,在扣除系統風險后,銀行應對投資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筆者傾向于第一種意見,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一種信托產品,商業銀行作為受托人,不應當對投資者的虧損承擔法律責任,否則就違背了信托制度的基本原則,因此法院判決商業銀行勝訴是有依據的;但是,商業銀行并不是永遠可以免責的,一旦出現下列情況,商業銀行就應當承擔必要的賠償責任:
1理財業務不符合準入制度
這種準入既包括主體的準入,也包括產品的準入。比如,產品應該辦理審批或備案的,商業銀行沒有辦理審批或備案就發行產品。
2理財業務違反了現有的操作規范
為了規范理財業務,中國銀監會了一系列的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一旦商業銀行違反了這些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就要對投資者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法院在解決理財產品的糾紛時,除了要看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內容之外,還要看監管機構的相關規定。如果銀行未能履行監管機關設定的法定義務,就可能導致銀行承擔更大的民事責任。
3理財財產不具有獨立性
在信托類理財產品中,商業銀行必須獨立建帳、獨立管理,商業銀行不能將理財財產與其固有的財產相混合,也不能將不同的理財產品相混合。在理財合同中未有約定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不得將理財財產與其固有財產進行交易,也不得在不同的理財財產之間進行交易。
4商業銀行沒有理財業務的完整交易記錄
商業銀行作為受托人,應當保存理財業務的完整交易記錄,并且應當定期地向投資者報告理財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及收支情況。如果商業銀行沒有這些交易記錄,理財財產的虧損就沒有了依據,所謂的虧損就成了一個黑洞,那么只能由商業銀行承擔虧損責任。
現實中的情況是,商業銀行很少向投資人通報理財的交易情況,只是在理財產品到期后拿出一份盈虧報告,中間的交易過程投資人一概不知。投資人即使到法院,也拿不到原始的交易記錄。更有甚者,有個別的商業銀行根本就沒有保存交易記錄;所以,在舉證責任上,應當采取倒置的方式,法院應當要求商業銀行提供交易記錄。
5商業銀行利用理財財產謀取不當利益
商業銀行作為受托人,只能按事先的約定,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有的銀行也稱為“管理費”),不能謀取其它利益。但現實中出現了以下幾種違法的情況:
(1)挪用理財資金,用于其它經營目的;
(2)隱性挪用理財資金,比如將理財資金當成質物進行質押;
(3)與客戶分享投資收益,比如在“打新股”的理財產品中,有的銀行要獲得30%以上的投資收益,這種約定是否合法,值得探討。
6誤導性陳述
商業銀行為了推銷其理財產品,在書面的宣傳材料及口頭的推銷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誤導性陳述。比如,對投資收益的預測,商業銀行往往按最佳的條件進行預測,得出的是最好的一種收益結果,但實際上這種最佳條件是很難出現的。投資者往往相信銀行的信譽,認為銀行預測的收益結果就是他們應當獲得的投資收益。
銀行工作人員還存在代客填寫風險揭示書的情況,如果投資人沒有親自填寫風險揭示書,就不能了解理財中的投資風險,法院就可以
認定銀行沒有告知投資風險。
(八)立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