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管理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01:24: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元管理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管理;方法;特點
一、學院后勤管理的方法
后勤管理的內容很多,工作量大,政策性強,加強后勤管理需要從各個方面深入細致地做許多具體工作。要把這些工作做好,我們認為必須堅持生產觀點和群眾觀點。
(一)學院是育人的園地,教學是學院的中心工作
后勤管理工作的生產觀點,就是為教學服務,起保證和促進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后勤管理為教學服務,要想教學之所想,急教學之所急,千方百計地為教學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設備,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管好各類財產,做到物盡其用。主動熱情地搞好生活服務,解除教師后顧之憂。加強財務監督,努力美化學院環境,確保學院安全。為此,要求后勤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自覺地改進工作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
(二)后勤工作堅持群眾觀點,最主要是依靠群眾參加管理
后勤工作遍及全院,與師生員工息息相關,廣大師生員工對后勤工作是十分關心的,他們最熟悉教育、教學工作情況,他們最了解財力物力的合理安排。充分依靠群眾參加管理,就能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后勤工作只有把用錢用物和管錢管物結合起來,專業管理與群眾管理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把工作做好。
同志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可見方法問題對完成任務是十分重要的。完成后勤管理的任務,也要重視對方法問題的研究。在實踐工作中,我們摸索了以下幾種方法。
1.深入實際,了解實際
后勤管理同其他工作一樣,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因此,深入實際,了解實際這是后勤工作的基本方法。為了使后勤管理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我們應當深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到課堂、教研室、飯廳轉一轉,看一看有什么新情況,聽聽有什么呼聲議論,問一問有什么要求,交談一些情況,請教一些問題,必要時,還要召開部分師生的座談會,征求意見。這樣經常了解、掌握實際情況,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使后勤工作做得更主動。
2.服務中心,照顧一般
后勤工作的內容繁雜,千頭萬緒,要做的工作很多,而財力、物力、人力有限,哪些先辦、哪些緩辦應有主有次。學院各項工作中,教學是中心,后勤工作應以服務教學為主,其他次之。在主要工作中,還要分清輕重緩急,是主要急需的就先辦,可緩的則緩辦,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搞排隊式的先來先辦,后來后辦。只有堅持以服務教學為中心,照顧一般,才能保證教育教學的必需,才能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3.精打細算,講究經濟效益
學院的經濟活動是比較頻繁的,在確定開支之前,一定要精打細算,要講究經濟效益,具體說就是先算賬后用錢,要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少花錢是手段不是目的,多辦事、辦好事是目的。少花錢是為了多辦、辦好。而要多辦、辦好,則必須節約少花。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關鍵在于把事情辦好,就是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如果沒有經濟效益,錢花得雖少,事辦得雖多,也是浪費。因此后勤工作人員在處理日常經濟活動中,要學會精打細算,講究經濟效益,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4.宣傳群眾、組織群眾
后勤管理具有政策性強與涉及面廣的特點,要求采取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方法來進行工作。特別是經濟政策有關方面,要利用各種機會,積極正確地宣傳,聯系實際作耐心細致的宣傳,以期與群眾取得共同的認識,使執行政策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是搞好工作的基礎。后勤管理的許多工作,與群眾有直接聯系,必須組織群眾才能做好。
5.加強學習,提高管理能力
我們正處在改革的新時期,后勤管理也要開拓前進,為此必須加強學習,要認真學政治,不斷提高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思想,甘當無名英雄。要學業務,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還要學習教育學、管理學,學習教育體制改革,學習有關方針政策、制度。通過學習,積累新知識,提高工作效率,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作貢獻。應當糾正只重實際工作,以干代學的錯誤觀點。
6.科學分工,實行崗位責任制
后勤工作,必須實行崗位責任制,以崗定責。在分工時,可一崗多人,也可一人多崗。實行崗位責任制,使其完成定責,有利調動后勤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檢查總結,不斷提高工作效率。7.爭取各部門配合,協調工作
后勤工作,為教學服務,并通過具體的管理措施和模范行為,使學生受到教育,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良好風尚,使后勤管理的各項要求,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爭取工會、團委、教導處、班主任、學生會的配合,協調工作。通過他們去進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實踐證明,工作離開了他們的配合與協調,則往往收效甚微,而一經他們的積極配合,則是事半功倍。
8.溝通信息,橫向聯系
各校條件不一,各自應從本校實際出發開展自己的工作。然而,我們應當開拓視野,溝通信息,避免囿于本位固步自封。為此,我們應當走出去,橫向聯系,不定期的與兄弟學院聯系,參觀學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開拓前進。
9.請示匯報
在書記、院長領導下,后勤部門在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應當主動處理,但對重大問題必須提出建議,向書記、院長請示匯報。其中與政策有抵觸的事項,還得向上級行政領導部門請示匯報,要真正當好書記、院長的參謀。
二、學院后勤管理的特點
后勤管理作為一門學問,它所具有的矛盾特點有哪些呢?
(一)學院后勤管理面廣、事多、工作量大
后勤工作的表象經常呈現著瑣細、紛繁、具體。而后勤工作者必須及時進行處理。正如有的同志講:“眼睛一睜,忙到熄燈。”這句話形象地反映了后勤工作具有面廣事多工作量大的特點。從學院范圍來看,各學科教研組,各年級學生班,黨、政、工、團、隊、學生會等各辦公室,教工、學生宿舍……等等都與后勤部門有著頻繁的工作聯系。在校外,與銀行、醫院、交通、糧店、菜場、建筑、儀器、文體、土產及其他眾多的企業商店有著經常往來。按工作內容分類看,吃的、用的、住的、行的等等,無一不待后勤工作者去安排解決。這些具體問題,使人有重復感,今天解決了,明天又發生了,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因此,后勤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改進工作方法,使紛繁的事務條理化,主動做好服務工作。
(二)后勤工作的階段性和季節性
后勤工作的階段性是從屬于教育教學的階段性。學院教育、教學計劃的實施過程顯示著階段性。從一個學年度看有上學期、下學期、寒假、暑假;新學期開始與學年度結束;從一個學期看,有開學、期中、期末等等。這些不同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后勤工作應當根據這些特點來計劃、安排自己的工作,不失時機地把工作做到需要的前面。例如,新學年開始前除了備齊教育、教學、生活等各種物資外,還要根據學院招生計劃調整教學、生活用房;組織收費,配合書抄發放,配齊教室桌凳及生活用品;組織師生生活,配合工會做好教工福利工作等等。學期結束前,應抓緊時間作好房屋、設備維修計劃,清理財產,并適時地按照學院假期活動特點,全面地妥善地安排好房屋、桌凳、照明、生活用品,要盡可能避免損失損壞。
寒暑假是學院特有的休假期,這個時期,特別是暑假,它是后勤工作的“黃金”季節。后勤部門要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時機,為新的學年度開學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諸如房屋、場地、課桌椅、體育器械、車輛及生活設施的維修保養,環境的整理,文具紙張的購置,防寒保暖物資的籌措等,都要在這個時期完成。這些工作在放假前就要認真研究,作好安排,包括任務、時間、分工、完成任務的措施和注意事項。其中,維修工程較大的,還要做好施工力量的選用和備料等工作。假期開始后,即可按計劃有步驟的分頭進行。由于后勤部門的職責要求和工作需要,其人員不可能同教師一樣休息。暑假期間,學院后勤工作比較繁重,又是高溫季節,工作確實辛苦,學院領導要關心后勤人員的生活和健康,搞好防暑降溫工作,并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問題。
此外,還應注意季節特點,做好季節性工作。例如:防暑降溫、防寒取暖、重大節日(如三·八、五·一、七·一、教師節、十·一、元旦、春節)應著力抓好改善生活及節日布置工作、安全檢查工作。這些都是階段性工作的具體內容。后勤工作者應該認識后勤工作的階段和季節性,掌握這個特點,從而提高工作的預見性,發揮主動性,把工作做好。
(三)政策性、專業性、技術性強
后勤管理的專業有會計、物資、水電、裝修、房屋修建、木工、烹調、園林、采購等等。這些專業都有各自的技術。如會計的有關核算與監督,財產管理的檢驗、記財、儲存,炊事人員的紅白案烹調技術,水電設施的安全適用,木工的鋸、刨、砍,房屋修建的設計、測算與施工監督,物資規格性能質量鑒別,綠化栽培等等。這些都是技術性強的工作。后勤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越高,則管理工作成效越好。不懂技術,不尊重技術,勢必導致工作成效低劣,甚至造成損失。對待技術問題,我們應當持科學態度。后勤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有關技術,逐步做到一專多能,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
(四)注意偶發性問題的處理
后勤管理工作除了常規性外,還具有偶發性。特別是安全的偶發性難以預測。如失火、觸電、溺水、食物中毒、流行疾病、交通事故、理化實驗、勞動、軍訓以及體育活動中的事故等。在平時,后勤人員要經常向師生宣傳教育,提醒大家嚴加防范,努力做到不發生事故。如果萬一發生這類問題,必須迅速配合有關部門及時地、果斷地處理好,不能猶豫、拖拉。對涉及政策性的問題,應立即請示上級解決。妥善處理好偶發性的問題,也是后勤管理的一個特點。
(五)綜合性
學院后勤管理是一項綜合管理工作,服務面大,涉及到學院人員所需要的各個方面。在任何社會中,任何一個企業或商業部門,只能是滿足社會人員的一部分需要。所謂百貨公司,也不可能滿足人們的全部需要。可是,學院后勤工作,服務范圍之廣,涉及面之大,遠遠超過社會各個部門。僅就教學、科學研究而論,它擔負著儀器設備的購置、安裝及維護,圖書資料采購,實驗室建設,各類藥品及器皿的供應等等;在生活方面,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退,都需要后勤管理者解決。后勤所屬各部門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有飲食供應、土木建筑、水電采暖、醫療保健、幼兒教育、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物資供應、財務管理、車輛運輸等各個方面,需要一整套科學管理辦法。就一個后勤管理者而言,很難做到樣樣精通。但后勤管理者必須善長管理工作,且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知識,才能適應綜合性的特點。
(六)自覺性
后勤管理者應具備主動性、自覺性很強的素質,這是由于后勤工作性質所決定的,這也是與其他行業管理者不同之處。因為學院后勤工作涉及到廣大師生員工,要求后勤管理者發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熱情、周到地做好服務工作。其他行業的管理者雖然也要求具備這種素質,為顧客服務,但由于服務對象不固定、流動性大,要求的具體形式及內容和學院存在著差別。因此,做后勤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后勤工作永遠處于被動地位,聽不完的意見,挨不完的批評。究其原因,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因素。關鍵還在于后勤管理者本身。譬如,人家管道漏水、電燈不亮、下水道堵塞……找到后勤,你一不聽、二不看、三不修,一推了事,或者是修理不及時,影響使用,人家能沒意見?如果能夠象對待自己的事情那樣,雷厲風行,一呼百應,工作一定能干好。要相信廣大師生都是通情達理的,你為人家做了好事,人家就會念念不忘地感謝你、贊揚你。只要在思想深處解決了為誰服務的問題,工作就會由消極變為積極,由被動變為主動,就會做到積極、主動、自覺地為廣大師生服務。后勤管理者必須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的作風,必然貽誤大事,必然遭到反對。因為在很多工作是屬于分秒必爭的,否則就會出問題。例如,電燈壞了就不能學習和備課,鍋爐壞了就不能蒸飯等等,哪一些工作能久拖不做呢?因此,時間觀念對后勤工作人員至關重要。
(七)一貫性
這是后勤管理者工作的又一特點。學院服務工作不能一曝十寒,高興就干,不高興就不干。有好多工作必須連續進行,及時解決,不能間歇。這是由學院后勤管理工作的特點決定的。比如,在社會上,飯館有時可以整日關門,是否還有人用餐可以不顧。在學院食堂,一頓不開飯也不行,晚來者也得照顧。諸如此類事情很多。因此要求在后勤工作的管理者,必須有不怕艱難困苦和連續工作的作風,有一股老黃牛精神,不松套,一干到底。要樹立為革命,為群眾做一輩子好事的精神,像有的老工人那樣,幾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兢兢業業的干一輩子。正像同志給徐特立老人信中寫的那樣,一個人干一兩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后勤管理者就要教育后勤職工有做一輩子好事的精神。
(八)政策性
后勤管理者必須認識到學院后勤部門集中了大量的人、財、物,接觸到全院各個階層和廣大師生員工。對外又直接和有關業務部門聯系,有的還需要受業務部門的領導。因此,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克服盲目性和自由主義,對搞好后勤工作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后勤部門在一年內所經手的經費幾乎達到學院行政經費的三分之一左右,每一項經費的支出都必須受到財務制度所制約,嚴格遵守財經紀律,要在財經紀律所允許的范圍內收支。對物資采購也是如此,帶有很強的政策性。
(九)福利性
學院后勤管理工作,在現階段的又一特點是無償服務,勞務費由學院支付,對教職工個人基本是免費服務。這就出現了服務范圍的不斷外延,服務內容的不斷深化,這是后勤部門所承受不了的。福利內容越多,供求矛盾越大,后勤壓力越重,這是當前后勤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即供求矛盾。它只能按照商品經濟規律,用有償服務逐步地解決。在當前對已有的服務內容既不能取消,也不能壓縮,而且只能服務得更好,否則就會影響教職學員的積極性,甚至遭到指責,影響安定團結。這種服務只能隨著社會的前進逐步地用有償服務予以解決。
(十)敏感性
后勤管理者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因為學院后勤工作的服務對象不是一般的社會人員,而大部分是知識分子。服務態度的好壞,物資條件是否得到滿足,要比社會上敏感得多。做為學院后勤管理者要善于了解群眾需要,觀察動向,研究心理。既要考慮群眾利益與需要,又要考慮可能性。有多大能力,能為群眾解決哪些問題,都要從全局出發。既要考慮周到,避免盲目性,又要雷厲風行,急別人之所急。因此要求后勤管理者有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抓住事物的苗頭,把工作做到事情發生的前頭。
篇2
調查發現職業學院跟大多數學校一樣,輔導員仍然是學生管理的主力軍。每個輔導員大多都帶多個大一至大三的班級,一般總人數至少在200人以上。這支學生管理隊伍是支年輕的力量,從年齡上來講,這個群體相對年輕化,學歷一般是本科以上,現在大部分輔導員也是碩士畢業,大多數是一畢業就從事輔導員工作,這樣在跟學生交流方面更加容易,也能很好的跟學生打成一片。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對年輕輔導員的認可度也是比較高的,他們喜歡跟輔導員老師交流溝通,感覺沒有明顯的代溝。很多學生把這些年輕的輔導員當作自己的朋友或者親人,輔導員對于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心理成長、角色轉換、戀愛問題、人際交往、獎、助、學、貸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抓的不錯,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輔導員老師。另一方面,從各個輔導員所學的專業中不難發現,學思政和心理專業的相對較少,他們大多是文科或者理科、工科出身,在開展工作中由于其專業限制和年輕化等原因,經驗尚淺,專業化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學生社團活動多姿多彩,發展迅速
在學生的大學生活中,課外活動是提高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載體。大學生除了上課期間學習專業課知識以外,參與課下的實踐活動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職業學院學生管理工作一個重要成果就是社團的發展,借助社團活動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特長發揮等,職業學院有起點機械研究社等15個“五星級社團”,啟光攝影社等23個“四星級社團”,春暉書畫社等31個“三星級社團”,舞線CAD研究社等57個“二星級社團”。社團活動豐富多彩,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為特長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鍛煉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更通過社團活動提高了學生應用專業的實踐能力。
三、任課教師及其他部門教師參與學生管理工作相對較少
相對輔導員這個專業隊伍,專業任課教師及其他部門的教師在參與學生管理工作中相對較少,這個跟學校的管理體制有關,雖然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職責,但任課老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知識的講授,其他部門老師也有自己的職能任務,他們在育人方面也會積極努力,但相對來說在學生管理方面的精力投入還是有所欠缺。所以在育人方面,各個老師都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上來參與學生管理,這樣就能全方位、立體化實現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力發展。
四、職業學院學生6S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6S管理是5S的升級,6S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ECURITY),6S和5S管理一樣興起于日本企業。職業學院為了加強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在學生管理上引入6S管理模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改變開始,對于宿舍和教室的整理、整頓和清掃、清潔,學生宿舍和教室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整理和要求,學生宿舍被褥疊法、日常用品擺放等達到整齊劃一,學生教室干凈整齊,另外對于學生自身衛生也做出要求,這樣不但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雖然一開始大多數學生排斥反應比較強烈,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學生自身也感覺到了變化,像宿舍的整體環境變得更加干凈,教室也井井有條。學生一般通過3個月左右的努力就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學生按時起床,整理宿舍,按時上課。學生宿舍和教室的衛生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還有對于學生安全方面也采取一系列方法、措施,像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消防演練、地震逃生等各種演練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身防御能力,讓學生在演練過程中來體驗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借助活動為媒體,淋漓盡致的體現了職業學院“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五、高度重視對輔導員隊伍的提升
職業學院一直把學生管理工作作為重要的內容來抓,首先體現在對輔導員隊伍素質的提升方面。職業學院定期組織輔導員老師參加省高校工委組織的輔導員培訓,通過各種活動來提升輔導員的專業能力,像組織的輔導員網絡思政平臺大賽、輔導員工作案例分析大賽、輔導員情境談心談話比賽等,通過各種比賽活動來激勵輔導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創新。學院定期組織專家論壇,專業講座以及跟其他高校的討論交流等活動來提升輔導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另外,鼓勵和支持輔導員參與科研活動,請專家來給輔導員做科研指導,學校拿出一定經費支持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課題研究。倡導和鼓勵輔導員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轉化為具體的課題進行研究,輔導員在課題研究中能根據職業學院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攻關,為學生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加快職業學院學生管理工作快速發展和有效提高。
六、學生實習期間管理難度較大
篇3
1.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通過對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調查,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的實踐能力不足。近年來,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環節得到了一定的加強。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偏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學生實踐鍛煉少,動手能力差,導致大多數畢業生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難以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前景和社會適應能力。很多獨立學院的教學計劃都有安排實踐環節,但由于缺乏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有效監控,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在專業課程的實踐環節一般都組織學生去公司、企業參觀,由于實踐方案、教學目標不明確,組織管理比較松散,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畢業實習是檢驗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一種途徑,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是大學學習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一些獨立學院對畢業實習要求不嚴,甚至放任自流,只要學生按時交實習報告和畢業論文,就能獲得實習學分。這樣很多學生都忙于求職考試而根本沒有進企業實習,實習報告造假。
2.教師隊伍缺乏實踐經驗獨立學院成立時間短,最早成立的獨立學院到目前也只有10年。獨立學院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老年教師和青年教師居多,中年骨干教師較少,普遍呈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狀態。獨立學院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企業或社會的實戰經驗,教師有雙師證資質的比例較小,難以指導學生的實踐。物流管理專業大多數教師的專業背景是交通運輸、企業管理或經濟學,專業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3.實驗室簡單且設施落后有些獨立學院的實驗室只安裝了一些物流管理專業的相關模擬軟件,基本上是根據課程的實驗要求,由各專業教研室申請而建立的,因而分得過細,專業面窄,實驗室規模小,功能單一,有效利用率不高。很難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阻礙了學科之間的滲透和科研協作等。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部分實驗室設施落后,電腦配置老化。如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只購買一些工商管理學科通用的ERP沙盤模擬軟件、用友ERR軟件,由于專業教師流動性大,原先經過培訓會操作這些軟件的教師過段時間就離職了,導致實驗教師青黃不接,因而軟件安裝之后使用率很低。由于物流綜合實訓室需要較大的空間,學校暫時沒有合適的地方就沒加以考慮。
4.實踐基地流于形式近幾年,獨立學院的物流管理專業在教學中都建立了實習基地,但有些僅限于形式,使用率低,沒有形成校企聯合培養師資和學生的有效機制,沒有實質的合作事項。實踐教學是個系統,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現場教學都需要企業配合,實習基地和學校要互動雙贏才能保持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南國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建立了12個實習基地,如林安物流園、廣州市嘉誠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法雷奧汽車內部控制(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圓通快遞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廣州恒納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廣州市拓璞電器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云海金屬家具有限公司等。但除了與林安物流園在現場教學、就業、實習、教材編寫、講座、畢業論文指導等方面全方位進行合作之外,其他的實習基地實踐教學開展較少,有些幾年來就只舉行過一兩次現場教學,有少數幾個學生實習,有些從未開展過實踐教學。
5.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執行不到位物流管理的專業主干課往往是實務性比較強的課程,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深化理解,但目前專業主干課的實踐課時在整個總課時中的比例比較低。雖然有些專業課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既有理論學分又有實踐學分,但實踐教學一般都隨堂進行、紙上談兵、規范性不強,效果不夠理想。而相當多的課程僅限于課堂講授,沒有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如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學分158,實踐教學(含課程實踐教學學分)40學分,占25.3%。但專業教育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執行不到位,基本上沒有實現,效果不理想2.6實踐教學評價不科學有效的組織與管理才能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而目前實踐教學環節管理不到位,缺乏明確操作流程,實踐教學目標難以達到。有些獨立學院將實踐教學視為理論教學的補充內容,沒有制定獨立的教學計劃。學生實踐環節缺少科學指導,沒有形成系統規范的實踐教學手冊,實踐過程容易浮在表面層次。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也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沒有形成規范的考核指標,憑考核者的主觀意志,考核存在很大隨意性,缺少有效的監控和管理手段。
二、獨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路徑
1.加強物流實驗室建設,重視校內實訓應全力打造一個為企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綜合性、開放性、共享的物流綜合模擬實訓中心。進行實驗室建設時應統籌規劃,考慮前瞻性和持續性,使實驗室建設與學科專業建設相匹配,與專業和技術發展的方向相協調。通過實驗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們可以了解現代物流的運作模式,提升認知水平和專業素質,提高實務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校內實訓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要切實落實課程實驗、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等一系列實踐教學環節。在校內實訓過程中,學生通過現場的操作示范、講授、座談、討論、模擬等多種形式,親身體驗實際情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模擬情景題,讓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形式多樣的校內實訓,讓學生的組織能力、專業技能、實踐經驗、應變能力、團隊意識得到大幅提高。
2.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雙師型”實踐教學團隊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都需要高素質的實踐師資隊伍。通過引進和培養等方式,打造具有先進的實踐教學理念,有較高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師隊伍。校企合作有利于培養“雙師型”教學團隊,建立穩固的校企合作實習基地是加強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最好過渡和平臺。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校、企業、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有效平臺,實現三方共贏,形成教學、科研、企業三者之間的穩定的聯系。借助區域地理優勢實現資源分享,使校企之間的合作與互動更為協調、更為密切,形成校企長效全面合作機制。獨立學院的校企合作應充分發揮高校和企業各自的特長,促進教師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改進、人才培養水平提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標準,與企業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使企業全過程、全方位參與人才的培養,使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更符合企業要求,真正做到專業與崗位無縫對接。學校應鼓勵年青教師到企業調研或掛職,通過企業實踐積累教學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并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掛職教師為企業解決一些管理中的問題,為企業員工提供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協助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3.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獨立學院需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實際,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各種大賽促進了大學物流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動了物流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強化了實踐教學。教師通過指導參賽學生,深入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相關崗位的要求,與參賽院校、同行交流,共同探討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3~5人組成學生研究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與專業相關的應用型主題,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團隊合作和實踐能力,帶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教育部高校物流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的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通過研究分析來自于企業的真實案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研究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學習企業經營的思維,激發創造能力。同時,通過大賽的現場答辯,訓練了學生的口頭和書面交流能力、策劃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
4.建立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完善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標準體系的建立,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監控,才能保證實踐教學質量。應通過調研分析,結合物流管理專業辦學現狀,確定評價要素,在此基礎上設定指標。指標應盡量定量化、形成系統,盡可能排除人為因素影響,結合教學大綱中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考核學生參與的實踐狀況。對學生的考核形式除少數課程仍沿用理論考核外,多數均應改用作品的演示、現場答辯、現場技能操作、項目策劃設計、競賽等形式,必要時開展實際任務考核或與產學研合作單位聯合考核,著重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力[6]。明確的評價標準,對師生都會產生促進作用而且會形成良性循環,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風建設。
5.加強實踐教學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實踐教學各項管理制度,使實踐教學各個環節制度化、規范化,用制度來保證實踐教學全過程的實施。完善實踐教學激勵制度,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激勵教師不斷了解實踐教學工作的新理念、新成果和發展動態,及時更新實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通過頒發證書,激發學生參加實踐訓練的熱情,提高學生參與實踐訓練的主動性,讓學生掌握過硬的專業實踐操作技能,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三、結語
篇4
1.賦予校園設施硬件以生命
硬件在這里是指學校的設備設施。學校要充分利用文化資源的教育優勢,讓高尚文化體現到校容校貌上,讓學校的每一個地方、每一處建筑都會“說話”,成為學校的教育之源。如學校的校門有文化感,學校的教室有育人感。在教學樓內有天井,植樹種花,搭建葡萄架,增設拉近人的心理距離的半圓形條凳,擺上石板棋盤,修建數字化小道,并將名人名言融入其中,成為溫馨的“敏行園”。在教室、辦公室的門上張貼經過篩選、增加內容簡介且放大后的圖書封面,既美化了校園,又為師生提供了新書初讀的機會,同時激發了師生借閱新書的欲望。學生享受輕松愜意的讀書與休閑時光的同時,也受到教育的熏陶。
2.賦予校園文化軟件以靈魂
軟件在這里是指一所學校的管理。我認為在學校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先要確定好獨具個性、特色鮮明辦學理念。用理念指導學校辦學,用理念做強學校特色,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空間。我校就確定了“享受教育,夯實健康人生基礎”的辦學理念。“享受教育”是一種情懷,一種態度,一種核心價值觀,“為人的成長奠基”是學校的育人目標。它包含三層含義:一是一種感恩和創新的樸素情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受著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感恩前人、報效當今的情懷激發而生,前人的智慧和教訓又是師生不斷創新的基礎,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二是一種獨到視角下的苦樂觀。享受教育的“享受”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超越職業感和任務感而共同形成的工作學習的愉悅,讓師生在教育的過程當中體會一種快樂和愉悅,反映的是一種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滿足。三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修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將教育活動看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教與學超越了功利成為自我實現的需要,展示著崇高的人生境界。
3.賦予學校潛件以活力
潛件,本是計算機專業語言。在這里借用潛件的本義引申為通過學校硬件和軟件的有機結合,創建學校的特色或者品牌。這里的潛件,就是打造學校的特色或者品牌。特別是布心小學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追求個性化辦學,進而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要想達到個性化需要艱苦的歷程,更需要擁有學校特色。追求學校特色是現代學校改革和發展的突破口,也是學校文化的一種體現。實施素質教育應把特色建設作為突破口。要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開發專題學習網站,深化信息技術應用;教師要運用教育博客,拓寬教育溝通渠道;要強化管理信息功能,提升學校辦學效益。以價值觀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就像空氣一樣存在于組織之中。它的存在,遠勝于有形的規范。師生的行為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規范下來,只有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實現。在制度鞭長莫及的地方,價值觀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校園文化建設促管理機制創新
1.管理任務職能化
學校根據管理的職能重新整合管理機構,變成教育創新中心、教研指導中心、質量監控中心、人力資源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和后勤服務中心。六大中心主任采取競聘上崗,中心成員則由主任聘選。各中心既各司其職,又互相合作,大大提高了學校管理效率,形成了一支精誠團結、友好合作的領導團隊。
2.管理重心扁平化
管理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情,大部分事情應由下面的中層和教師完成。管理權力要下放,讓教師做事有積極性。一是年級教研組長是管理的重要組織。由年級組長開展學校的各項活動,整合各種資源。二是實行崗位責任小循環,促使教師快速成長;三是實行基本合格線。在教學質量的評價中,重視合格率、增長率和優秀率。要做到所有的學生達到合格以上。校長把管理的中心下移以后,事情做得更好了,工作也更有效率了。
3.教師發展個性化
這就是以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來突出學校的辦學形象,因為教師的專業水平是學校最硬的軟件。一是成立校級工作室,以課題為抓手,激勵教師的專業成長。二是幫助教師總結成果,召開以教師名命名的研討會。通過抓好教科研,根據每個教師的特點,提出教師發展計劃,促進教師的發展與成長。
4.家校合作常態化
一是建立小學家長委員會。家長以競選的方式成立班級、年級、校級三級家長委員會,校級的家長委員會還成立了課程參與、監督管理、義工活動、聯絡宣傳等4個小組,發揮著促進、監督、參與和橋梁的作用。二是成立家長學校。蘇霍姆林斯基說:“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并檢驗自己的人格。”這說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甚至比教師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更大。要想把孩子培養成才,首先要培養合格的家長。作為學校,為家長提供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法是管理者始終不變的目標。學校還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家長學校規章制度,如《布心小學家長學校章程》、《家長學校管理制度》等。我校積極組建家長學校講師團,包括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校長、老師,有家長代表,還有社會的家庭教育志愿者,如派出所民警、交警大隊的警官、退休的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等。三是依托網絡,創新家庭教育的指導形式。學校搭建“布小心苑”網站———基于網絡的家庭教育指導平臺。各個學校都非常重視家長學校工作,在家長學校的舉辦形式多為面授講座形式為主,面授的優勢是普及面廣,但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一學期集體的面授只能是一兩次;因為時間有限,內容相對局限,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共性的問題,很難顧及到對一些特殊學生、特殊問題的輔導。針對這種情形,布心小學以信息化特色為依托,充分運用網絡優勢,將家長學校的觸角,延伸到每個家庭,建立了“布小心苑”網站,整合優秀教育資源,突破時空交流界限,為學生家長打造家庭教育指導的平臺。向廣大家長、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關于提高自身和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策略;通過留言本和論壇社區與家長、孩子進行交流,為他們解答一些困惑;并帶動廣大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目前“布小心苑”網站點擊率已超過840多萬次,針對性地編寫了深圳市唯一的小學心理課教案。
篇5
由上述,本文認為,獨立院校工程管理專業應該以就業為導向,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應用型能力結構、管理—工程型專業知識結構、內向型服務范圍”為主體的培養目標。首先,作為獨立院校,在辦學實力上較為薄弱,科研能力普遍較低,所以在學生能力機構的培養上應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主;其次,獨立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一般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依托發展而來,所以在學生知識結構的培養上應該發揮優勢,建立管理—工程型結構,即以經濟管理類知識為主,兼顧土木工程類知識;最后,獨立院校的畢業生,主要的服務范圍一般是面對地區、面對國內,應建立內向型的服務目標。
二、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
根據調研,用人單位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上可以總結為六點:一是要求掌握扎實的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二是要求掌握投資經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三是要求熟悉土木工程技術知識;四是要求熟悉工程項目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五是要求畢業生具有施工、測量、材料等方向的初步實踐能力;六是要求具有運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由此,本文認為,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步驟:1.首先,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調查,從崗位需求、精化崗位知識和技能出發,設定專業主干課程設置。獨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應該包括建筑施工、工程概預算、工程測量、工程項目管理、建筑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工程監理、物業管理等。2.其次,根據專業主干課程的需要設置專業基礎課程。結合專業特色,工程管理專業應設置四大類的專業基礎課程:一是工程類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工程制圖、建筑設備、工程力學等;二是經濟類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經濟學、工程經濟學、投資經濟學、統計學等;三是管理類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原理、運籌學、工程財務管理等;四是法律類平臺課程,主要包括經濟法、工程建設法律法規。由于該部分課程較多,獨立學院應該根據自己的優勢,進行輕重點抉擇,以便突出自身特色。3.最后,結合公共基礎課程,畢業論文(設計)和實習,共同構建系統、務實,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獨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上充分考慮社會需求、考慮學校的具體情況,考慮工程管理專業的特色,考慮課程之間的銜接關系,從而才能構建出系統,合理、務實和操作性強的課程體系。
三、應進一步強化工程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條件的建設
篇6
藝術院校的學生具有當代大學生的共性:思想積極向上、吸收新生事物快,自我意識強等特點,同時也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第一,觀察力強,感性思維強,但對事物的認識容易停留在表面。藝術院校的學生由于長期受專業學習的熏陶,在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等方面,往往表現出觀察力強、情感豐富、富于想象力、喜歡追求鮮明的藝術個性、崇尚藝術個性的積累等特點。但另一方面,由于他們的感性思維強.對事情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表面,不容易透過現象抓本質。第二,生活獨立性較強,社會化程度較高,但自我約束意識較弱,自律性較差。藝術院校的學生由于專業的特殊性,性格往往較普通高校的學生更為活潑,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望。再加上藝術院校的學生經常參加社會實踐、藝術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人際交往經驗,在人際溝通方面要強于普通高校的學生。有些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家教、外出演出、設計產品包裝等形式已經有了固定的經濟收入,獨立生活能力較強,對家庭的依賴性較小,心理承受能力較強,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更能適應社會的競爭力。但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功利性較強,自我約束意識薄弱、自律性較差等問題。第三,對專業課的學習吃得苦、毅力強,但對文化課的學習卻常常忽略。藝術院校的學生大多熱愛專業學習,他們普遍認識到專業水平的高低對今后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專業課。但另一方面,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從小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專業課,大多文化基礎較差,進校后往往不能正確處理專業課和文化課的關系,常常忽視文化課的學習。第四,學習動機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有部分文化基礎較差的藝術院校學生,并不是喜歡藝術專業,而是由于藝術院校文化分數要求低,容易考上,為了一張學位證而選擇了藝術院校,這些學生進校后,往往學習動機不明確,過一天算一天,缺乏學習動力。
二、藝術院校學生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針對藝術院校學生的特點,藝術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暴露出一些問題。第一,學生管理觀念落后。不少學生管理工作者,認為學生管理就是對學生行為紀律的管理,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生管理理念應為服務型管理。第二,缺乏良好的學生管理隊伍。目前,我國藝術院校學生工作隊伍,大多是從本校本科生、研究生中選留產生,知識結構單一,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工作人員留校后,把學生工作崗位當作一個短暫的存身之處,并沒有把學生管理工作當作一個終身崗位,存在著學生工作隊伍人心不穩的現象。第三,管理方式僵化。學生一屆一屆的送走,迎來一屆屆的新生,這些新生與往屆學生有很多的不同,但學生管理工作仍然沿用原來的管理模式,顯然不能滿足新生的需求,從而影響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藝術院校學生管理發展策略
針對目前藝術院校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須通過轉變學生管理理念,加強學生管理隊伍的培養和健全學生管理制度來改善現狀,使學生管理向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1.轉變學生管理理念
轉變狹隘的學生管理理念,向人性化、形象化和情感化管理理念轉變。第一,實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尊重學生,學生不再是被管理的角色,學生和管理人員間是平等的關系,允許學生提出合理的建議。人性化管理把學生看作是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意愿,管理人員指導和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第二,實行形象化管理。形象化管理要求院校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引用學生管理制度,還要把這些管理制度形象化。如通過開展學生管理主題班會,學生交流會、學生小組會議等具體渠道對學生自我管理先進事跡進行學習和討論,以在學生心中樹立起榜樣形象。此外還要求管理人員自身要塑造好自身的形象,以在學生管理中起到帶頭模范的作用。第三,實行情感化管理。針對藝術院校學生的特質,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更應耐心指導,讓學生明白學生管理工作的真正用意。對于個性特別張揚和怪異的學生應該及時予以交心指導,讓學生感覺到管理人員的良苦用心,從而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另外,可以通過開展班級之間,系、院間的聯誼會,文藝晚會等方式對好的榜樣進行宣傳,鼓勵和激發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2.創新學生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生事物的出現,在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應注重以下原則的運用。第一,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對高校學生的管理應堅持激勵為主,處罰為輔的基本原則,在制度的制定中應多運用激勵原則。激勵原則的運用還應注重與藝術院校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激勵目標的高低要適當,避免目標過高挫傷學生積極性,或目標過低學生毫無興趣,這兩種狀況的出現,便失去了激勵原則的意義。第二,堅持導向鮮明和標準明確的原則。藝術院校的學生管理制度,應當把藝術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管理的目標,給藝術院校的學生成才指明正確的方法、途徑和方向,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學生管理制度的標準要明晰,要明確藝術院校的學生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告訴他們擁有什么權利、擔什么責任、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和應當怎樣做;要使藝術院校的學生清楚地知道,如果做了某事或做出了某種行為就會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學生管理制度地制定要重在明理和引導,注重“柔”與“剛”的結合,使藝術院校的大學生自覺得遵守規章制度,發展和約束自己,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第三,堅持民主原則。民主管理理念不僅是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藝術院校以人為本學生管理模式的要求。讓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制度建設中來,堅持用公開透明、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來決定管理的目標和要求,讓制度真正深入人心,讓人們認同該項制度,自覺遵守。第四,堅持操作步驟簡單化的原則。學生管理制度的對象主要是學生,因此在表述上要盡可能簡潔流暢,而且要充分考慮藝術院校學生的特點、理解能力等因素,操作步驟要簡單化和流程化,并通過宣傳、解釋,便于學生理解、遵守和執行。第五,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公平公正原則是法治社會的要求,是依法治校的具體化體現,是學生管理制度建設的核心。這就要求制度中的所有規定,都應“合情、合理、合法”。具體可理解為:在保障國家、學校、家庭、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根本利益,完成學校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的的前提下,藝術院校學生管理制度的設計應當體現權利、義務、責任的合理分配與承擔,遵守公平公正原則的行為,應當在制度中得到肯定或認可,而違背公平公正原則的行為,應當在制度中得到否定或追究。
3.學生管理隊伍的建設
篇7
新形勢下大專院校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學生人數大幅增加,但是院校專門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導員與行政人員數量嚴重不足,與實際管理學生量比例失調,造成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力量薄弱。而班級輔導員或班主任又多為兼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可能無法集中全部精力用于學生管理工作。另外大專院校為管理人員提供的相關培訓機會較少,因而學生管理隊伍水平有待加強。
二、大專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深入管理認識
切實提升大專院校中學生管理的工作水平,應當率先轉變思想觀念,即應該深入理解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認識。院校可以強化學生管理的基本觀念,將學生管理作為一項系統性的管理工作納入院校管理和發展的各個方面,鼓勵全體教職人員共同參與。具體表現在院校可通過集體學習與參觀、調研與座談等方式,引導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從而將教學與管理有機結合,以積極主動和認真負責的心態投入學生管理工作。
(二)更新管理觀念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并樹立以生為本理念是新形勢下大專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具體表現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首先應該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依法治校、科學管理為原則,明確并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其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增強服務意識并改善服務態度,及時深入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解決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問題。必要情況下院校還可成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和學生服務中心,根據學生心理特征和基本需求開展管理服務工作,不僅能實現以學生為本位,還能關心愛護并啟發指導學生,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價值。
(三)改善管理體系
學生管理體系的改善,是實現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大專院校實施學生管理工作時,可應用院系兩級分管結合制度,即學生科和校團委為一級管理機構,負責學生工作的宏觀管理與服務;各個系別為二級管理機構,負責學生工作的日常管理與教育。兩者劃清職責權限并理清工作重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升教育結果的實效性。同時,大專院校可將學生管理工作納入教務職工的考核評估指標,推行量化考核以便促進學生管理工作責任與人員的落實。此外院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實行自我管理,有益于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實現參與學校管理的主體地位。
(四)加強管理隊伍
針對實際大專院校中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存在的問題,學校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輔導員和行政管理人員的比例,通過設置專職輔導員或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技巧方面則可以將有豐富學生管理經驗的老職工與新職工配對組合,采用以老帶新策略進行內部學習交流,從而幫助新任管理人員積累實踐經驗,提高學生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篇8
目前醫學類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應屆醫學類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往往會感到困惑和無助。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廣大學生的求職技巧和求職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這些均是研究生在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均會碰到的問題。因此,研究生會應深入學生群體調研學生需求,及時掌握學生動態,舉辦的活動應引發學生興趣點,也將更好的為同學們搭建平臺,答疑解惑。
二、拓展學術視野
導師團隊中的導師,其專業理論知識體系、學術經歷、應用技術等諸多背景一般都不盡相同,甚至還有差異,有的導師經驗豐富學有專長,有的導師指導經驗尚缺但能力較強且知識面較新。導師團隊可積聚相關導師的全方位力量,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使研究生能從導師團隊中學到最優化的、最前沿的先進知識,構建完成攻讀研究生學位期間所需要的本學科以及本專業寬厚的基本知識體系,甚至跨學科的相關知識,開拓知識面和學術視野,較快地站在學科發展的最前沿,為所要從事的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導師團隊的指導方式既改變了過去單一導師知識面不寬或專業領域過窄的缺陷,也促進了研究生之間的交流和競爭。從中還可鑒別哪些是最新的、最有價值的或最有發展前途的,哪些甚至是可拼棄的知識經驗。研究生可以擺脫過去傳統的單一導師負責制下的思維定式,可以在總的目標下進行分工,各自負責完成自己該做的工作,如做系統、做實驗、做理論演算。又可進行必要的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克服一般的困難,解決問題,體現團隊精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自然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可經常根據需要開一些或大或小的研究討論會,提出比較好的想法或點子,通過討論激發創新思維,時時起到相互之間“拋磚引玉”的效果。良好的研究生團隊可弘揚研究生的團隊精神,強化研究生的責任意識,激發研究生的求知欲望,擴大研究生的研究領域,拓展研究思路,開闊學術視野,促進學術創新。這也適應于當前科學技術發展所呈現的相互交叉、滲透、綜合的趨勢。導師團隊和研究生團隊將不同專業方向的導師和研究生聚集在一起,在合作指導、學術交流和問題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商討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系統效應。資深而水平高的導師思想成熟、基礎扎實,年輕導師思維敏捷、探索欲強。導師之間的切磋對提高導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大有裨益。研究生也由于充滿激情和活力,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的跨越度較快,因此,容易提出創新型的想法和觀點。在團隊研究中進行學術思想交流很容易迸發創新思想的火花。將研究生置于團隊環境之中,能夠使他們感知知識的缺陷面,及時彌補不足,進而擴大知識面。經過本科教育研究生已對其專業形成初步的認識,已經完成本專業知識的初步教育過程,研究生教育將會開啟他們創造知識的時代,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科知識體系,掌握學術動態,切實掌握研究生學術需要,提高領域,研究生會需提供一個高起點、大范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各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可提高學院乃至全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三、設立專職的指導老師
研究生會需設立專職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需對研究生會的管理有很好的把控,不僅在各項學術文化、文體活動在策劃上進行高質量,高標準指導,而且需對研究生會的管理獎懲適時分明。對各部門,各工作人員,工作突出積極的予以及時的表揚;針對工作出現失誤、懈怠,找出根本原因,在合適的場合、地點分別予以指導和適當懲罰,激發工作熱情。對活動易發突發事件的關鍵環節制訂相應備選方案;對無法預測的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扎實做好各項基本工作,降低其發生可能性。
四、專職老師提倡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人們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需要,引發創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動機,并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出的意向、愿望和設想。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現形式,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前提。創新意識能促成人才素質結構的變化,提升人的本質力量。創新實質上確定了一種新的人才標準,它代表著人才素質變化的性質和方向,它輸出了一種重要的信息:社會需要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有開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質和現代科學文化素質的人。它客觀上引導人們朝這個目標提高自己的素質,使人的本質力量在更高的層次上得以確證。它激發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進一步發揮,從而使人自身的內涵獲得極大豐富和擴展。輔導員需要擔任研究生會的專職指導老師,指導研究生會的創新意識體現在活動定位準、立意新,每次活動力求精品,活動類別涵蓋研究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在研究生亟需的學術、文體方面下足功夫,更是貼合生活和國內、校內、院內時事熱點。每期活動都能讓研究生有所收獲,拓寬學術視野,提高科研思維,豐富精神生活。
五、加強交流、調動研究生主觀能動性
篇9
第一,自我意識較強,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多元化。目前獨立學院學生都為“90后”學生,其思想總體是積極向上的,但又明顯地呈現出多變化、無核心的苗頭。他們集繼承與創新、否定與發展于一身,是一個多元思想的群體。多數大學生自我意識偏重,忽視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不能做到樂于助人、服從組織、用紀律嚴格要求自己,只圖利益,一切以是否對我有利為原則。部分學生把入黨、當班干部、入團學和社團當作年終評優評先、畢業推優和就業競爭的砝碼,想通過當干部,多接觸老師和社會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有更多機會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得各種榮譽,而真正能理解“服務同學”這個關鍵點的不多,為他人奉獻和服務意識不強。隨之出現的則是集體觀念松懈、團隊精神淡薄、奉獻意識減弱。第二,關心時事政治和國家大事,但對深層次問題存在模糊認識。獨立院校大多數學生的思想是積極樂觀和健康向上的,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關心國內外大事和社會動態,但在多種思想文化的沖擊下,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發生了動搖,出現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素質欠佳。部分學生能認識和理解深層次的道德觀念,但自身的具體行為卻和認知形成對立,有強烈的反差。對社會公德賦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人人付出一份愛心,在強烈要求社會提倡公德的同時,對自身的行為缺乏制約和管束,公然違背社會道德,對現實生活中部分不良道德行為在潛意識中默認,甚至變相地主動接受。有時部分破壞社會風氣的所謂學者對一些社會現象做出不明確甚至誤導性的道德評判,直接影響部分大學生行為的判斷和選擇,從而造成其在理想、信念、道德、行為之間的矛盾與困惑。
二、行為特點
第一,家庭經濟條件較好,興趣愛好廣泛,接受新事物快。獨立學院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優越,在這些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表現出思維活躍,人生選擇定位較高,對生活的期望值較高。由于經濟條件較好,從小就會有更多機會接觸文體等方面的培訓,進入大學后大部分學生在文體、書畫、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較高的綜合能力,樂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新理念,不喜歡墨守成規。這也成為他們在學校成長過程中的“雙刃劍”,走向極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第二,技能特長優勢明顯,但綜合素質發展不夠平衡。獨立學院強調培養復合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在學生專業課程設置上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獨立學院學生更注重個人能力素質與社會需求的相關度,對自身定位能隨著社會需求調整,培養潛力大,有望成為社會上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獨立學院學生高考成績不太理想,但普遍頭腦靈活,動手能力強,對社會現象的反應敏捷,注重參加社會實踐,會借助社會力量開展各種活動,增加社會工作經驗。還有許多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兼職,很好地鍛煉了人際交往能力。在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社會實踐和動手能力鍛煉的同時,卻造成了本來基礎薄弱的環節更加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綜合素質發展不夠平衡的問題。
三、學習特點
第一,求知欲強,成績兩極分化嚴重。獨立學院的學生大多渴望通過大學期間的學習,掌握真本領,從而盡力彌補高考失利的影響,因此他們有較強的求學求知欲望,主動追求上進。但有的學生由于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欠缺,在進入大學相對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后,容易出現無目標、沉迷網游等現象。學習目標的巨大差異,造成成績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第二,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強,缺乏自我約束。獨立學院學生高考錄取成績通常比普通本科院校學生分數線低70分左右,比重點高校分數線低110分左右,因此獨立學院學生與母體學校學生相比,基礎較差,突出表現為在中學階段的文化基礎相對不扎實,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主動性不強。當他們面對大學校園的授課學習方式以及校園內外各種誘惑,往往不能自我監督自主學習,學習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夠持久。
四、獨立學院學生教學管理理念
1.突出主體,因材施教,增強學生認同感。首先正確貫徹國家的辦學指導思想,準確掌握和理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智育、德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切勿只抓日常事務,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照本宣科,忽視學生的需求,輕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傾向。教育的內容隨著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工作應當貫徹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的思想,積極推進課程教學改革,使教學活動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任課教師課后及時解答疑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要切實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使學生在學業、心理、實踐等多方面綜合協調發展。
2.營造環境,加強人生觀教育,有效開展學風創建活動。抓好形勢任務教育、理想前途、專業思想教育、法紀教育。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思想道德修養、專業認知等課程,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大力度正確引導學生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明確前進的方向,使學生入校后即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新生入校這一關鍵階段,加強系統的入學教育,幫助學生在認識上做好大學規劃的第一步,使學生度過初入大學的適應期。例如可以通過多重形式的教育和引導,幫助新生深入了解所學專業的特點、優勢以及大學的學習方法。在大學的不同時期進行不同重點的學風教育工作,形成大學四年系統的學風創建工作,把系統化的教育方式引進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工程,根據各個時期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學風建設工作。
3.多方配合,齊抓共管,實行綜合治理。大環境就是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形成的綜合環境,需要這三方面共同進行綜合治理。就學校方而言,從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多方位進行管理,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動員多個部門,動員教工和學生干部的力量共同管理。獨立學院要抓好教學管理隊伍,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工作積極性:一是輔導員、班主任隊伍。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力以赴,盡心盡職服務學生,管理學生。二是教師隊伍。能否培養出德才兼備、適應社會發展的好學生,任課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風與教風無法分割,相輔相成,教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風,學風也影響著教風。部分教師對于課堂上的違紀行為置之不理,聽之任之,使不良風氣惡性循環。三是機關干部、總務后勤隊伍。他們是保障校園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四是學生干部隊伍。學生干部隊伍由學生黨員、班團學生會干部及各社團組織的學生干部共同組成,這是一支自我管理、影響其他同學自我約束的主要力量。
篇10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多媒體教學也呈現出如下問題:
1.1學生筆記方面的困擾
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記錄筆記的速度一般高于教師板書的速度,因而教師寫完一段板書,學生即完成相應的筆記,兩者基本同步。多媒體教學中,由于多媒體課件可以瞬間呈現大量信息,這種同步性被打破,課堂上經常出現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已經完成,學生猶自奮筆疾書,趕記筆記的場面。此時,教師如果直接將課件更新到后續章節,學生就只能留下殘缺的課堂筆記,如果等待學生抄完筆記,則會浪費較多時間,如果為了避免這種兩難選擇,將課件交付學生,學生又會對電子課件產生依賴,從而完全不記筆記。學生在課堂筆記方面過度的忙碌和閑暇,都不利于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講和思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1.2教室布局帶來的影響
南通大學的教室,按照黑板和多媒體投影屏幕的關系,可以分為以下三類:無多媒體、投影屏幕居中、投影屏幕居于一側。在三種布局中,第一種以文字向學生傳遞信息的功能完全由板書承擔。在第二種布局中,黑板通常是一整塊,當投影屏幕放下后,投影屏幕居于正中位置,黑板未被遮蔽的剩余面積被分為兩塊,這兩塊殘余的黑板面積偏小,承載板書的能力大大減弱,只能起少量輔助作用。第三種布局中,整個黑板通常是由分為兩組的四塊黑板組成,每組的兩塊黑板均可沿垂直導軌上下移動,居于黑板一側的投影屏幕放下后,會遮蔽兩組黑板中的一組;在這種布局中,未被遮蔽的一組黑板,即使用于傳統教學形式下的板書承載,亦堪使用。第二和第三種布局條件下,都可以開展多媒體教學,但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同時,板書的表達能力有較大差距,在目前的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未將這方面的差異考慮進去,因而通常是制作一個課件,在所有多媒體教室中都使用這一課件。這種做法,只考慮到授課的內容,而對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較少顧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最佳教學效果的獲得。
1.3多媒體教學時的照明環境影響
多媒體教學通常使用投影儀播放課件,投影的原理類似于電影播放,要求較為黯淡的光線環境。因此,在上課時,學生為了更好地觀看投影屏幕,常常關閉教室內的大部分電燈,拉上前排或全部窗簾,營造出昏暗的教學環境,對于投影設備老化,投影效果較差的教室,尤其如此。這種昏暗的環境,固然有利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但卻使教室環境變得如同電影院,與教學上對“窗明幾凈”的要求則大異其趣。黯淡的照明條件,不僅不利于學生精神的振奮和注意力的集中,同時使板書成為雞肋。
1.4教學中存在“為多媒體而多媒體”的傾向
管理學原理課程中的某些授課內容,以傳統的形式和多媒體的形式都可以很好地展現,但由于多媒體授課形式的普及,不少教師傾向于將全部授課內容都搬上多媒體課件,因而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課件制作。例如,決策樹的繪制,以傳統形式在黑板上當場畫出決策樹,其直觀性和動態性并不遜于動畫形式,繪制過程也并不繁瑣,教師繪圖所花的時間與學生記錄基本同步,從各方面來看,效果都與多媒體形式旗鼓相當,而備課效率則更高。除備課效率外,“為多媒體而多媒體”的更大問題在于,當教師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將全部教學內容搬上多媒體課件之后,授課的內容和流程便趨于固化,隨堂發揮的靈感受到限制。與板書可以依據靈感“隨時為變”的特性不同,多媒體課件不大可能在教學現場臨時更改,稍縱即逝的靈感可以帶來內容風格迥異的板書,卻難以撼動高度程式化的課件。對“大而全”的多媒體課件的路徑依賴的形成,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完全棄用粉筆,轉向鍵盤和鼠標。至此,課堂進程完全取決于事先的設計,成為數年不變的“固定套路”。這一趨勢,對于教師改進其教學技巧是不利的。
2關于改進多媒體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2.1正確認識教學目的與教學手段的關系
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日益認識到,在《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形式并非非此即彼的替代關系,而是可以共存與融合。實際上,無論多媒體教學形式還是傳統教學形式,均為教學的可選手段,而非目標。《管理學原理》教學的目標在于使學生掌握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了解各種流派的源流、思想、觀點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設計解決方案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的選取應服務于這一目標,即何種手段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則選用之,否則,替換之。
2.2依據授課需要對課程內容的展示形式加以選擇
在授課內容方面,可以大致分三類:第一類是需要以影音資料或動畫、圖片形式呈現的內容,第二類是涉及企業或事件背景的大篇幅文字內容,第三類是適合較為簡短的文字加上口頭講述呈現的內容。第一類中的影音資料只可能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呈現,在這里,多媒體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優越性最為明顯,是當然的首選教學手段;動畫和圖片的展示方面,則應一分為二地看待,一方面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會消耗較多精力,如果其效果優于傳統板書,則應采取,如效果相當,則可以考慮優先使用板書。對于第二類內容,多媒體傳遞信息的效率顯著占優,理應成為首選,但鑒于學生筆記方面的困難,教師應事先向學生說明,課件上哪些內容是需要記錄的,哪些內容是供當堂閱讀的,對于那些對相關材料感興趣的學生,則可以授以材料出處,供其課后詳細了解。第三類內容可在多媒體或傳統教學手段中任選,但在目前多媒體教學對課堂照明條件的要求尚未得到改進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更多地選用傳統教學形式,這不僅有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在授課進程中臨時摻入稍縱即逝的靈感。
2.3按照實際情況靈活調節課時比例
在教學中,鼓勵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并不等同于追求徹底的“多媒體化”。多媒體教學形式和傳統教學形式之間的比例關系,不宜作簡單的預設,無論是從教學管理的規制方面,還是教師本人對教學手段的選用方面,都是如此。高校教師的授課習慣、授課風格、計算機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個體差異,其教學手段的選擇偏好應得到尊重。就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比例關系而言,至少存在以下影響因素:首先,個體之間的差異可能導致教授同一課程的兩個教師之間,一個較多地選用多媒體形式,另一個則偏重傳統形式,對于此類現象,應當視為正常,而不必強求一致。其次,同一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熟悉程度和應用能力,也存在著與時俱進的現象。大學教師由于其教學和科研方面的需要,常常會接觸到各類工具軟件,如SPSS、MATLAB、EXCEL、PHOTOSHOP、GIS等,在掌握和使用這些工具的過程中,其計算機操作水平漸趨熟練,對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都有明顯促進作用。這種技能方面的進步,通常會導致其使用多媒體教學形式的課時比率上升,因此,長期來看,同一個教師在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形式的選用比例上,并非一成不變,對于這一變化,應該順其自然,而非作出硬性規定。第三,在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和多媒體設備使用技能的前提下,教師也有可能因其教學中的摸索,有意識地調整多媒體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形式的比例。這一自主調節,通常與多媒體技術掌握程度無關,而是出于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對此應持歡迎態度。
2.4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進及維護
如前文所述,教室的布局和多媒體設施的特性,對于多媒體教學形式的開展及教學效果的達成有較大影響,因此,為改進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有必要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進和維護加以關注,我們對此方面有如下建議:1)對于那些講臺和多媒體控制臺相分離的多媒體教室加以改造,使之合一,以便消除因多媒體控制臺偏居一隅而造成的師生交流障礙。2)投影屏幕和黑板的布局,以前文所述的第三種形式(即投影屏幕居于黑板一側)為最佳,對傳統教室進行多媒體改造時,應優先考慮使用這一形式;對于那些目前為第二種形式(即投影屏幕居于黑板中央)布局的教室,應逐步加以改造,使之成為第三種形式。3)今后建設新的多媒體教室或對現有多媒體教室投影設備進行更新時,可以考慮嘗試以大屏幕平板彩電替代現有投影系統。以平板彩電作為課件的輸出設備,可以在正常的照明條件下開展多媒體教學,從而消除多媒體教學形式對昏暗的照明條件的需求,使教室回復到窗明幾凈的教學氛圍中。目前大屏幕平板彩電的價格略顯昂貴;但是,由于彩電的使用壽命遠高于投影儀,其長期使用成本則大致與投影儀相當。隨著大屏幕平板彩電的普及,在未來若干年中,其價格應該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可以考慮逐步替換現有投影系統。
3總結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