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課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5 01:45: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早教課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早教課教案

篇1

1.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論基礎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念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其一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的心理動力學理論,特別是諸如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一些將兒童發展放置于社會背景中的學者的理論;其二是皮亞杰、溫納(Wemer,H.)等一些研究興趣在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發展心理學家的理論,這些心理學家對教育并不特別關注;其三是杜威、約翰森(Johnson,H.)(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創建主任)、艾薩克斯(1saacs,S.)和米切爾等一些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者。其他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例如勒溫(Lewin,K.)、拜巴等人的想法也曾對斑克街方案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拜巴曾在斑克街作過長期的研究和教學,并在將心理學理論運用于教育實踐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如果需用一個詞來概括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特點以及它與其他教育方案的區別,那么這個詞就是“發展一互動”(developmental—interaction)。“發展”的含義是兒童生長的樣式以及對兒童和成人成長特征的理解和反應的方式。“互動”首先強調的是兒童與環境,包括其他兒童、成人和物質環境的交互作用;其次指的是認知發展和情感發展的交互作用,認知和情感的發展并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關聯的。這些概念可以運用于各種年齡的兒童和成人的教育,然而在實際運用時必須充分顧及教育對象的年齡、能力和文化背景。也許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兒童不是小大人,他們與外部世界的作用方式,以及他們的思維和表達方式是與成人全然不同的。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將兒童發展歸為六條原理:(1)發展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元或綜合的變化過程;(2)早期獲得的經驗不會消失,而會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統中去;(3)教育者的任務是要在幫助兒童鞏固新知和提供有益于發展的挑戰之間取得平衡;(4)在成長的過程中,兒童逐漸以越來越多的方式主動地探索世界;(5)兒童的自我感覺是建立在與他人和與物體交互作用所獲取的經驗的基礎之上的,而知識是在交互作用過程中反復地感知和自我檢察而形成的;(6)沖突對于發展來說是不可缺少的,沖突解決的方式取決于兒童生活和社會文化要求諸多有意義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性質。近些年來,維果茨基的研究也影響了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方案的設計者們關注了兒童發展和學習的社會背景,并將之整合于“發展—互動”的概念。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設計者們認為,兒童的發展包括身體的、智力的、社會的、情感的和審美的各個方面,“整個兒童”的概念能夠表明這個教育方案的最主要方面。近年來,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已將其關注點集中在兩個更廣泛意義的概念上,它們是進步主義和心理健康。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設計者們認為,學校應是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機構,它應為兒童提供創造性的和讓兒童感到滿意的工作的機會;它應給予兒童有意義的刺激,而不是死記硬背的、片斷的學習;它應培養兒童的個性,增強兒童的社會民主意識。

2.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

斑克街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兒童認知發展和個性發展與其社會化的過程不可分離,托幼機構是社會的一部分,它與家庭和社會其他機構分擔對兒童教育的職責,它不應被看作是“學課”的地方。因此,教育的目標應依據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特定的學業成就。

斑克街早期

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標首先是培養兒童有效地作用于環境的能力,包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運用這些能力的動機;第二個教育目標是促進兒童自主性和個性的發展,包括自我認同、自主行動、自行抉擇、承擔責任和接受幫助的能力;第三個教育目標則是培養兒童的社會性,包括關心他人、成為集體的一員、友愛同伴等;第四個教育目標是鼓勵兒童的創造性。這些目標都很寬泛,應根據兒童發展的階段和文化背景的適合性而加以思考和具體化。

拜巴等人將以上寬泛的教育目標細化為八條具體的目標,運用于對3--5歲的兒童實施的教育方案:①(1)通過與環境的直接接觸和操作,讓兒童去滿足自身的需要;(2)通過認知策略,促進兒童獲得經驗的能力;(3)增進兒童有關其周圍環境的知識;(4)支持能提供各種經驗的游戲;(5)幫助兒童內化對沖動的自我控制;(6)滿足兒童應付在其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沖突;(7)幫助兒童發展有個性和能力的自我形象;(8)幫助兒童在互動過程中建立起相互支持的行為模式。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沒有將課程看作是一系列活動的“菜單”,而是將課程看成幫助兒童獲得加深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經驗的機會,換言之,課程是這些經驗的總和,它是通過富有想象的計劃和決策的過程而創造的。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課程是綜合性的。

由于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強調兒童社會性的發展,“社會學習”就成了該方案的核心。社會學習是有關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的學習,它涉及人們生存的環境及其所處的位置,也涉及過去、現在與未來。因此,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基礎就是學校不斷給予兒童探究民主生活的機會。例如,該課程方案引導兒童理解家庭,從簡單的家、鄰居的概念,擴展到對國家、世界的理解(Winsor,1957),注意到學什么和怎樣學是內在聯系的,兒童所學的有關世界的知識以及知識是如何獲得和使用的是不可分割的,而這種教育的基本點就是從經驗中學。

經驗、聯系、關系、探究、社區和問題解決等是發展—互動模式的關鍵詞匯。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常以“社會學習”的問題為綜合性課程的主題,教師為兒童獲取社會學習和掌握重要技能的經驗提供機會。以社會學習為核心展開的課崔,共分為六大類:(1)人類與環境的互動;(2)人類為生存而產生的從家庭到國家的各級社會單位及其與人的關系;(3)人類世代相傳;(4)通過宗教、科學和藝術等,了解生命的意義;(5)個體和群體的行為;(6)變化的世界。學習的主題可以從對家庭的研究到對河流的研究,其主要取決于兒童的年齡和興趣,也取決于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要求兒童掌握的知識、技能。例如,三歲的兒童,課程強調的是兒童對自身和家庭的學習;而對于五歲的兒童,課程則強調對社區服務和工作的學習。在任何一個學習的過程中,課程關注的是兒童在美術、音樂、數學、科學、語言、運動、搭建積木等活動中已有的經驗,課程以綜合的方式整合這些經驗,以幫助兒童對自己的世界加深理解。

斑克街方案的設計者們相信,對于兒童而言,最有意義的經驗是那些相互聯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經驗;是那些能引導兒童進一步學習,并有益于獲取新知的經驗。斑克街方案的設計者們也相信,對于兒童而言,認識世界的最有效方法是允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這些經驗。

兒童首先需要獲取經驗,然后,他們會通過再創造的過程,從已獲得的經驗中去理解這些經驗的真正意義,這個再創造的過程包括討論、想象和建構等。

以社會學習為核心展開的課程整合了以下四方面:①(1)圍繞社會學習主題的音樂、閱讀、書寫、數學、戲劇和美術等不同的課程經驗;(2)身體、社會、情緒情感和認知等兒童發展的各個方面;(3)第一手經驗以及再創造這些經驗的機會;(4)兒童在家庭和在托幼機構的經驗。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題網和課程輪(curriculumwheel)是課程設計和實施中常用的工具。課程輪的中央是主題,輪輻間的空間可由教師設計各個活動區或活動種類的內容,允許教師根據需要加以更改、增加或刪除。課程的實施常分為以下七個步驟:(1)選擇主題;(2)確定目標;(3)教師學習與主題有關的內容,并收集資料;(4)開展活動;(5)家庭參與;(6)活動;(7)觀察和評價。

評價是斑克街發展——互動模式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為教師了解兒童如何學習和成長提供了手段,也為教師提供了課程計劃和決策的原則。與追隨高水準學業成就的評價不同,班克街長期主張更寬泛的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是立足于理解兒童如何了解屬于自己的世界,并為兒童提供一系列的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理解。基本技能和學科知識固然是基礎,但是,在與環境互動時,兒童的態度和個性特征同樣重要,例如,兒童的獨立精神和合作活動的能力、發動活動的能力,以及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社區公民,等等。

運用斑克街發展——互動模式的教師必須遵從和完成教育主管部門頒布的教育測試和評估。此外,評價需要嚴格地和系統地依據對兒童活動行為的觀察和記錄,包括教師對兒童表現的觀察(如閱讀、數學、操作材料、與他人的互動,等等);兒童活動的文件袋(如藝術、書寫、計算、建構,等等);教師為年齡較大的兒童設計的技能檢測表所反映的兒童學習質量(如閱讀和書寫、航海日志、實驗報告、編列目錄、單元學習的總結,等等)。分析和總結這些資料,能使教師理解每個兒童的特點和需要,能給教師與家長溝通以及確定下一步計劃打下基礎。

3.教師的作用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與教育、教學原則有關的社會情感方面的目標與認知方面的目標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說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時,將兩者分別加以闡述。

(1)在兒童社會情感發展方面教師扮演的角色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深受心理動力理論的影響,特別是埃里克森和沙利文等人的影響。在兒童社會情感發展方面,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教師和學校是兒童的家庭世界與兒童的同伴世界及其更大的外部世界之間的協調者,教師應能給予兒童安全感,使兒童能克服焦慮和解決離開父母而面臨的心理沖突,從而較好地適應社會;

②教師和學校的作用是培養兒童自我的發展和心理健康,教師應具備稱職的母親和心理治療師應有的許多特點,還應具有令兒童信任的權威性。

此外,拜巴等人認為教師的作用還反映在應刺激兒童與周圍世界發生拓展性的交互作用等方面。

(2)在兒童認知發展方面教師扮演的角色

在兒童認知發展方面,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評價兒童的思維,使之將想法變為行動,或將其想法進行概括和轉換;引導兒童達到掌握概念的新水平,或在控制下拓展內容的范圍;

②對兒童的評議、疑惑和行動給予口頭的回應、澄清、重述和糾正;

③培養兒童直覺的和聯結性的思維;

④提出能促進兒童歸納性思維的問題。

4.與家庭的共同工作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方案的設計者從兒童的立場定義家庭,家庭指的是“成人和兒童的各種組合體”,是“與兒童接近的,并受到兒童信賴的人們,他們是兒童世界的基礎。家庭可以是父母中的一個人、兩個母親或兩個父親、繼父母、神父、養父母、叔叔和嬸嬸、兄弟姊妹、堂(表)兄弟姊妹,或是曾做過家庭日托的鄰居”。

與家庭的共同工作旨在“能使早期教育機構的教師與兒童生活歷程中對兒童有意義的其他成人之間建立起雙向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教師能夠在兒童花在教室內和家庭中的時間之間創造聯系”。

與家庭的共同工作,包括教師深入家庭和家長參與教育機構工作等,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斑克街家庭中心(the Bank Street Family Center)就是其中之一。

斑克街家庭中心邀請和鼓勵家庭成員在一日中的任何時間內訪問和參與該中心的活動,家庭中心創造歡迎的、家庭式的環境和氣氛,保證兒童和成人感到舒適。該中心十分重視在家庭與教師之間建立起伙伴關系,并將它看成是讓每個兒童獲得安全感,支持其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在兒童和家長進入該中心的最初幾個星期,讓兒童只是自由地探索和游戲,為的是讓兒童感到安全、受到尊重和得到照顧,為的是在家庭與教師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伙伴關系。交流、支持和合作是保持這種伙伴關系的關鍵,家長每天都能收到描述自己孩子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每個月都能看到介紹中心運行情況的通訊。家長參加家長會和家長學校,支持由家長和教師組成的、討論家庭和中心教育問題的組織的工作。該中心還為家庭提供各種咨詢和特殊教育的服務。

5.對斑克街教育方案的評價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根源可追溯到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它起源于米切爾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指導的教育實驗局。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強調讓兒童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強調幫助兒童理解對他們成長而言是最為重要的事物,而不是與學業成績有關的東西。這一方案以兒童為中心,關注兒童興趣和需要的滿足,鼓勵兒童主動的活動。

篇2

關鍵詞:以就業為目標 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學習方法

《安裝工程造價與實訓》課程是高職工程造價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課程主要介紹建筑安裝工程的計量的方法。是一門涉及給水排水、采暖、通風空調、電氣等專業、多學科、專業知識的獨立、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各專業之間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相對獨立性。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安裝工程定額的制定方法和實際應用,掌握安裝工程造價的費用構成及價差調整。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領會安裝工程消耗量定額的內容及應用,理解建筑安裝工程的電氣、水暖、消防、通風、空調工程工程量清單及投標報及竣工結算的編制原理與方法,具備編制安裝工程工程工程量清單及投標報及竣工結算文件的能力,讓學生成為能服務于建筑企業或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獨立從事工程概算、工程預算、工程結算、竣工決算、工程招標標底價以及投標報價的編制和審核的專業人才。由于《安裝工程造價與實訓》課程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綜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強的課程,因此,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應作為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本課程圍繞這個核心從理論、實際和實踐方面對學生加強培養。

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工程造價專業的特點,再具體到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我認為學生經過工程造價專業課程《安裝工程識圖》、《安裝工程造價與實訓》的學習,應能熟練應用工程造價管理軟件,完成安裝工程工程量清單及清單投標報價的編制,掌握安裝工程工程造價的審核及工程結算的方法,成為造價工程師的預備人才。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在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上都要理論聯系實際,不但重視理論學習,更主要的目的是對技能的培養,以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目標來進行教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應以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并結合我多年從事工程造價工作的經驗,在此對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提出建議如下:

一、安裝工程識圖

通過大量的讀圖,增加對工程施工圖的感性認識,最后達到能夠熟練讀圖的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需要大量實際工程施工圖來進行舉例和講解。在方面學校教學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教材的局限性,我們使用的教材中大部分只是對常用圖形符號介紹很多、很全,但讀圖實例較少,明顯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從而無法達到教學目的,與實際工作結合性不足。希望高職院校根據人才培養方向和遇到的實際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編制符合高職特點,以大量施工圖為背景的教材。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畢業后可以更快的融入社會和適應工作。

二、預算基價及預算軟件的應用

以地區預算基價為基準,并結合廣聯達預算軟件,詳細介紹預算基價的組成,工程量計算規則,字目劃分以及子目包括的工作內容。為此在教學中要增加建筑工程個專業施工圖預算編制實例,結合課時合理的制定對實例的講解,在不耽誤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增加對預算的認識,逐步建立起對施工圖預算編制的思維方法,使教學真正做到為實踐服務。為了補充教材中實例的缺陷,可以采用北京廣聯達惠中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建筑工程鋼筋工程量的計算與軟件應用、以及建筑工程圖形工程量的計算與軟件應用等系列教材,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推動我國工程造價事業的不斷發展。

三、主材、設備市場價格------詢價

近幾年,隨著高校擴招,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大學畢業生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難”問題。高職教育是為企業培養人才的,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可以在課程設置、復合型師資隊伍的培養、案例教學、實驗室的建立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辦特色教育,改善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根據我多年從事工程造價工作的經驗,結合市場對工程造價人才的需求狀況,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實例教學、實行2+1教學模式。實行2+1教學模式,即前兩年為基礎學習,大三第一學期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和興趣和其實際的能力給與建議,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別,如:土建施工圖預算編制,裝飾施工圖預算編制,電氣施工圖預算編制,安裝施工圖預算編制,建筑工程圖形算量,建筑工程鋼筋算量等。由有經驗的教師或造價工程師進行強化訓練,這樣可以避免學而不精的問題,在現在這個需要有一技之長的社會有積極的實際意義。大三第二學期進行實習,接受市場的檢驗,鞏固和完善他們所學的知識。

2、購置預算軟件用于教學。在教育過程中選擇適合的實習基地或模擬實習工具,無疑會縮短教學與實際工作的距離,從而間接的減少畢業生的“適用期”,甚至達到“零距離”的最佳狀態。利用多媒體服務于教學將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本人使用廣聯達預算軟件的親身經歷,希望更多院校選擇廣聯達預算軟件加強教學,豐富課堂。

3、建立工程造價專業實驗室。購置預算基價、工程造價信息、標準圖集、施工規范、驗收規范等,收集典型的住宅、辦公樓、宿舍樓、教學樓、實驗樓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各專業施工圖,服務于教學。使學生有機會進行大量的讀圖、識圖工作,增加實踐環節,增加感性認識,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4、提供高校間工程造價專業教師互相學習、交流機會。在現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是以往所不可比擬的。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走出去,與其他高校的老師進行專業交流和學習。這樣才能更快的解決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通過外校老師的教學經驗,在工作中避免他們犯過的錯誤,更有效率的進行教學工作。通過交流,也能使其他學校增加對我校的了解,增加我校知名度,對我校有良好的社會影響和實際意義。

篇3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科學技術跟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2.知道科學技術能為人類造福。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

情感:

從小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驚嘆科學技術的神奇力量。

行為:

多讀科技書刊,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依據《標準》三至五年級“熱愛科學”德目中的有關要求編寫。

本課以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為線索,以科技發明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史實為例,說明科學技術創造出無數的奇跡,科學技術為人類造福。

本課共設五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目的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認識科學技術與自己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說明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方方面面,人們的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都離不開科學技術,從而為學習本課做一個必要的鋪墊。

欄目二“想一想”,目的是讓學生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去設想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得出科學技術力量無窮以及“一切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認識,從而在豐富的想象中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欄目三“議一議”,設置此題目的是針對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對從小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熱愛科學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欄目四“說一說”,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談自己親自參加的科技活動的體會來理解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欄目五“活動”,目的是通過開展愛科學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科學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教法建議:

1.做好課前調查。為了使學生對科學技術有更加真切的感受,課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隊為單位,進行各類調查。調查主題要圍繞科學技術為人們的衣、食、住、行和學習帶來哪些好處。

2.將教材中設計的愛科技活動與各學校的科技月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與學校的日常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才有實效。

教學設計示例

第十課科學技術造福人類

認知:

1.知道科學技術跟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2.知道科學技術能為人類造福。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

情感:

從小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驚嘆科學技術的神奇力量。

行為:

多讀科技書刊,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科學技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技術有著無窮的力量,懂得科學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育過程:

一、導入

師:最近,我們同學以小隊為單位,進行了調查。調查的主題是科學技術給我們的衣、食、住、行和學習帶來哪些好處。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

小結:剛才同學們談到的這些資料真讓人激動,科學技術的成果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方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課《科學技術造福人類》。

板書:十科學技術造福人類

二、悟理

1.師:有人說科學技術充滿了神奇的力量,它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點用我們調查的結果就可以證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也論述了這一問題。讓我們進一步感受一下。

2.學生分組邊讀課文全文邊討論。

討論題:

18世紀末到現在有哪些重要的發明,這些發明對人類有哪些重要作用?

3.學生匯報。在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演示學生匯報的發明的照片、圖片、實物等,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當學生提到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時,教師可以演示蒸汽機的照片或圖片;再如:學生提到幾張光盤就可以儲存一套《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幾本厚厚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和幾張小小的光盤。

4.提問:

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有什么體會?

板書:科學技術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造福人類、推動社會進步

三、深化觀點

1.想一想:

展望新世紀,你認為還有哪些問題需要靠科學技術去解決?

2.學生分組討論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3.小結: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靠科學技術去解決。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學好文化知識,做一個學科學、愛科學的小學生。

板書:學科學愛科學

4.議一議

師:對于學科學的問題,有些同學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看看是否有道理?

5.電腦演示教材“議一議”的內容。

6.小結: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只有從小開始逐步積累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才有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如果不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簡直是寸步難行。

7.提問:

你參加過哪些科技活動?有哪些收獲?

8.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匯報。例如:參加科技小制作組的同學,可以給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小發明。學生一邊展示自己的作品一邊談參加這些活動的體會與收獲,激勵全班同學都來參加科技活動。

四、全課總結

1.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科學技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它可以造福人類,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我們從小要愛科學、學科學,自如地應用各類科技產品,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創造更多的科技產品,使之造福于人類,讓人們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老師提議今天課后我們開展一次愛科學活動。

2.學生閱讀教材P45“活動”的內容。

3.課后開展各類活動。(各校要結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具體情況安排這些活動,活動中要提醒同學注意安全。)

板書設計:

十科學技術造福人類

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篇4

一、何謂“學案導學”

學案導學即以學案為載體、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一,從而發揮最大效益。

二、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學科,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知識,不同的人在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而傳統教學模式是教師主宰課堂,它要求所有學生在相同的時間里,運用同樣的學習條件,以同樣的學習速度掌握同樣的學習內容。由于學生基礎知識狀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潛在能力、學習動機、學習方法等存在差異,接受教學信息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這樣的教學模式致使很多學生不是從自己現有的基礎出發,長期下來必然形成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吃不了”,優生學習沒有動力,后進生連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的現象,不能實現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面向全體、注重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終實現高效。

三、分層教學的基本途徑

1.認識差異,分類建組

面對一個新班級,要客觀地把握學生層次,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從數據分析和模糊分析兩個方面著手,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以及期中期末的成績大致分層。或從思想品德素質、理想信念、自我意識、學習態度、創造能力等信息綜合考查,對學生進行分類。同時,教師要以動態管理正確對待這種分組方式,防止優等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2.針對差異,分類要求

分清學生層次后,教師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體系,采取群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的方法。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才,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具體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建立起獲得優異成績的自信。

四、學案導學中如何分層教學

1.編寫學案時教學目標彈性化

學案的編寫是否科學合理,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課前學習和課堂學習效率。為了盡可能地全面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具有誘發、導向、調控、激勵的功能,它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教材的彈性,反映在教學內容方面,是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規定;反映在教學要求方面,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如差生只要求其掌握教科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則要求其能靈活運用所學化學語言進行交際。

2.教師導學時課堂教學層次化

課堂教學過程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圍繞彈性的教學目標分層因材施教,至少可以從兩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必須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獨立活動――課本讓學生看,概念讓學生抽,思想讓學生講,疑難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錯誤讓學生析。發揮教科書也是學本的作用,堅持學生自己能弄懂的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學,學生自己能回答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用適合自己的速度去學習,從而達到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因人分層施教,學生在獨立活動中發展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必須強化教師對學生獨立活動的主導作用――整體把握,分層推進,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置于教師的引導、指導之下,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操作取向,應是在教師的引導、指導下,讓全體學生充分參與新知識的學習過程,分層施教的原則是面向中等生,兼顧優、差生。

3.測驗考試多能化

考試是對教與學兩方面進行評價的重要手段,考試的目的在于獲取教與學的反饋信息,把握各類學生的學習情況,改善學生的學習。這就要求試卷具有多重功能、試題結構層次化,例如,可設必做題、選做題、拔尖題。必做題的命題要以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為依據,面向中差生。拔尖題要達到靈活、綜合應用的水平,主要面向尖子生。選做題的難度介于必做題和拔尖題之間,供優、中、差三類學生選作。選做題和拔尖題都應獨立定分。這樣的考卷有利于對彈性化教學目標的檢測,能檢測各類學生的學習水平,具有層次反饋的功能,這種分層次命題多能化的測試,既不會使學生考得太糟,也不會使優生驕傲,有利于調動各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事實證明,分層教學與學案教學相結合,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篇5

關鍵詞:學案導學 課堂實效 課堂學習活動 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繼續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英語課堂教學只有提高課堂的效率,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為此,我們嘗試了用學案實施分層教學。學案導學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一、自主學習,明確目標

教師下發學案后,可運用導語、演示實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重點、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Section B 3a-4學案。

Interview three classmates. Write their answers in the chart.

A: Who do you think is the funniest actor?

B: I think Jim is the funniest actor.

通過此環節,學生能夠對形容詞的最高級有所了解并在英語交際中運用,體現了任務性語言教學的特點。

二、定向自學,自主探究

學生以學案為依據,以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為主攻方向,主動閱讀教材,聯系已有的經驗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嘗試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閱讀新目標英語九年級第六單元reading短文, 然后根據要求完成下列習題。

Ⅰ.根據短文內容完成下列表格,每空詞數不限。

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在學習的同時獲取知識,有所收獲。

三、小組互動,合作交流

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同位商量、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多種討論形式,并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帶頭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地辨析,盡可能相互啟發、消化個體疑點,教師迅速準確地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點和難點。

四、精講點撥,歸納總結

(1)精講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對學生具有普遍意義的疑點和難點,教師可采用兩種方式處理。一是點撥,讓疑點不同的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參與其中,適時點撥;二是精講,教師要抓住問題的要害,一語道破天機,或變角度發問,收到教與學的高效率。

轉貼于 (2)歸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建構知識網絡,排查基本觀點,進一步強化易混點、易錯點。

新目標九年級第六單元閱讀課,根據短文內容,選擇最佳選項。

閱讀新目標英語九年級第六單元reading短文, 然后根據要求完成下列習題。

( )6. From what Peter says we know______.

A.he only eats healthy food

B.he knows his food is not always healthy

C.his food is not healthy

D.Peter is seriously ill

(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ony’s opinion?

A.Eating meat is bad for health.

B.Eating a lot of meat is good for health.

C.Eating a balanced diet is better than eating only biscuits and hamburgers.

D.If you don’t like a kind of food, you shouldn’t eat it.

五、典例分析,知識遷移(略)

六、當堂訓練,鞏固提高

1、達標練習要限時限量,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收集學生答題信息,教師講評,重點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

2、針對學生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矯正,變式講解或變式訓練。

七、緊扣目標,課堂小結

篇6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教學實踐;改革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052-02

近年來,各國都將工程能力的培養理念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歐盟推出“歐洲工程教育的教學與研究計劃”,構建歐洲工程教育體系,以增強歐盟國家的創新競爭力;日本一直將科技立國為基本國策。我國政府先后頒布了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等,明確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

一、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現狀

企業對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本科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通過調查了解,大部分高校尤其是省屬二類工科院校在創新實踐教育方面都尚未起步,還僅僅停留在認識階段,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不適應當代制造應用人才的培養要求,更難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傳統實踐教學的實踐多為驗證性實踐,這不利于學生多向思維,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這些都導致了目前我國實踐性人才匱乏。因此針對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重組實踐教學內容,必須適時調整培養目標,改革培養方案,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整合,特別要加強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結合學校對學生培養質量的要求,以及機械工程學院各專業各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需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觀念的改變和對具有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渴求,盡快建立具有機械工程設計制造專業大學生的開放式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踐教學基地,是符合國家高校戰略發展要求的。為此應當積極創造條件,盡快把實踐教改方案建設好,開展創新教育,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取長補短,搞出自己的特色,建成為在同類高校中有特色、有理念、有經驗、有強項、功能逐步齊全、具有校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大學生創新實踐教學基地。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專業。注重學生厚基礎、寬口徑、重素質培養。在全國及省部級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國際工業設計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等重大賽事中屢屢取得優異成績。三十多年來,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合格的有用人才,畢業生受到社會普遍歡迎。學院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已成為學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當然,我校在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實踐方面需要針對技術發展、社會需求做出相應調整,實踐內容相互聯系與協調。

因此,積極開展機械設計專業的教學實踐改革與研究十分必要,如何能夠在現有的條件下真正提高機械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二、機械設計制造專業綜合實踐教學改革方案分析與研究

新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是一個口徑更寬的專業,要求學生既能搞設計,也能搞實際操作,因此,要求設計綜合性實踐,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其實,國內高校不同專業的許多教師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研究。傳統實踐教學的實踐多為驗證性實踐,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緊密結合我校實際,根據我們的機械工程學院院級教學研究項目的實踐情況,經認真分析、充分討論,提出先組合、后融合,循序漸進的改革思路,綜合實踐內容的規劃方案體現出發展的動態特點。最終提出該發展過程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途徑,為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基礎綜合實踐提供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近期和遠景規劃。具體的實踐方案是:針對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重組實踐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實踐檔次,加強基礎動手訓練、學科強化訓練以及綜合調試設備訓練的能力。本項目根據擬訂實施方案重組實踐教學體系,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總目標分解為基礎訓練、學科訓練、綜合訓練三個層次。①基礎訓練:包括工程認知、計算機制圖與測繪等。通過實踐教學能掌握到基本的實踐操作方法,能夠正確地使用儀器設備,準確地采集實踐數據;認真觀察實踐現象,進行分析判斷、邏輯處理、做出結論的能力。②學科訓練:包括電工電子技術、先進制造技術、材料成形技術等。該層次實踐主要機械原理、機械零件設計、電工電子技術等。③綜合訓練:該層次實踐主要結合工業生產過程、模具CAD/CAM基礎、CAE技術與應用、應用微機原理、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仿真技術與應用等,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所提供的實踐設備覆蓋面寬、專業性強,可適應機電類類多門課程實踐。其中將A/D數據采集引入氣動拼裝綜合實踐臺,數控設備網絡遠程程序上傳下載實踐裝置和伺服運動控制臺等設備填補了國內在實踐設備上的空白。

三、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價值和體現

1.學術價值。研究的理論成果被國內外近十種刊物所發表;發表的十多篇論文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人文和社會科學論文統計與分析研究數據庫所收錄;被國際三大檢索收錄5篇。理論成果和教學實踐是教學改革廣泛開展的有利條件。

2.實踐意義和社會影響。①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實踐教改的深入開展,對廣大教師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開始關注研究方法和教育理論知識,進行學科交叉知識的學習。②初步構建了富有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學理論體系,項目的實施,減少了授課時間,提高了學生自主能動性和動手實踐能力。必須開拓新的思路,提高整個教學系統的效率,精心落實每個教學環節,構建有效教學。③探索行之有效的實踐模式和教學方法,素質教育的實施也促進了教科研的發展。教師和學生更加關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實施高效教學,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培養需要。

3.成果的特色。實踐教改為本科生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課外創新制作提供訓練平臺,為教師和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技術研究開臺,為改善辦學重要任務,提高學科水平,增加學校亮點服務,具有以下幾個特色:①綜合性。為了體現這種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設計實踐基地,將大學的各種實踐課程進行了有效的連接與實驗。通過實驗更深刻地體現專業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②開放性。教學實踐采用模塊化設計,各模塊之間相互獨立,功能各異,可選擇合適的模塊進行連接和實驗,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工程項目的設計思想,加深了學生對機械產品的設計、組裝和調試過程認識。③實際操作性強。所有實驗均需學生自主動手完成實驗的連線、程序編程和調試,通過實驗提高在未來進入社會后的適應能力。另外,通過實驗,學生不僅可以對前期學習課程進行總結,還可以對其他專業課程進行學習,如電氣、計算機和電子等課程。④創新性。實踐教學設備多項填補了國內在此方向實驗設備的空白,如伺服運動控制臺和數控設備程序上傳下載實驗箱等。設計的實驗創新性強,不僅從理論上進行探討,而且在實際的平臺中進行模擬實踐、提供背景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其參與多種交互式活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學習資源,達到培養團隊精神和動手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魏延剛,閻長罡,陳天旗,魏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綜合實驗改革方案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4-136.

[2]許超,吳新杰.任務驅動式實踐教學在單片機課程中的應用[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2):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