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保健范文
時間:2023-03-31 23:51: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牙齒保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給牙齒充足的營養。牙齒的發育離不開各種營養食物。因此,不論是成人還是少年兒童,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
養成正確的咀嚼習慣。正確的咀嚼方法是雙側或兩側交替使用。
糾正有損于牙齒的不良習慣。有些嬰幼兒由于吮吸拇指、舔牙、咬牙、張口呼吸、咬嘴唇等習慣,造成牙齒的錯位和畸形。糾正不良習慣有利于牙齒保健。
茶水有利于預防齲齒。茶葉能防齲的主要成分是含有氟和兒茶酚等物質。氟離子可將牙釉質中的羥基磷灰石變為氟磷灰石,改善了牙釉質的結構,增強其抗酸的作用;兒茶酚等物質可抑制口腔內變形鏈球菌(即致齲菌)的增殖。常飲茶水或以茶水漱口,可起到保護牙齒和清潔口腔的作用。目前在歐美許多國家,已將飯后飲茶,作為解決由于飲食乳酪、肉類較多而引起口臭的措施之一。在吃完大蒜之后,立即口嚼一點茶葉,也有去除異味之效。
睡前刷牙很重要。人在入睡后,細菌在口腔的溫度和唾液分泌量減少的情況下很容易繁殖。糖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洞,因此睡前刷牙要盡量徹底,這對預防牙病有重要作用。
有些藥物有損于牙齒的健康。四環素、金霉素等藥物可以使牙齒發黃或牙釉質發育不全,日后容易發生齲齒,因此不要大量或長期服用這些藥物。
防止外傷。不要用牙齒去咬堅硬的物品,以免牙齒受到損傷。
篇2
人在進人中年以后,有兩種病癥是最容易且明顯出現的:一是頭發,二是牙齒。頭發于人,年輕時襯托青年;而當你步人“天命”之年時,它就欺你使你“顯老”,然而除了裝飾容貌和傳導散熱助代謝以外,幾乎無實用功能。而牙齒則不然。當今老年人在牙齒保健方面應該破除七個常見的誤區。
誤區之一
老人牙齒松動脫落是自然現象,防也無用,治也無益。大多數老年人的牙齒松動脫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齲、骨質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這些病得到預防和治療,就會延后脫落的年限。
誤區之二
人牙越磨越結實,啃點硬東西沒關系。過度磨損就會被破壞掉牙外層包的琺瑯質。牙齒磨損嚴重,會造成牙齒向前移位或臉形改變,并引起耳旁的顳顎關節因長期不當咬合而引發疼痛。所以老人的牙齒應特別避免磨損。
誤區之三
只漱口不刷牙,這是祖宗傳下來的。不少高齡老人至今沒有刷牙習慣,尤其農村的老人更多見。其實正確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機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學去污和消毒殺菌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菌斑和牙石的形成。
誤區之四
只要堅持刷牙,就沒必要洗牙了。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飲食可在牙面上留下痕跡,經細菌作用形成牙斑,單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難以清除干凈的。
誤區之五
掉一兩顆牙,不必急著補,等掉凈了換全口假牙。有些人認為,年紀大了,缺幾顆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鑲假牙,怕麻煩花錢多,缺就讓它空缺吧。這樣下去害處很多,它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加快鄰牙松動脫落。鑲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復牙齒功能,并穩定鄰近的牙齒。
誤區之六
老人抽煙、喝茶沉積的黃牙黑牙無法變白。目前的牙齒美容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吸煙、喝茶、喝咖啡等形成著色性污垢是牙表面變色,容易除掉,即使四環素牙等牙體變色也有辦法將其改變。同時,牙齒美白不僅僅是為了美容,也是牙齒保健和牙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篇3
疾病使很多中老年過早喪失咀嚼能力,還引發或加重了胃病、糖尿病,影響著人體健康。
盡管現在口腔衛生、牙齒健康已開始受到人們重視,但仍然不容樂觀,況且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
牙齒保健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報道,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的齲齒患病率已出現下降趨勢,但口腔保健工作仍面臨著嚴重趨勢:調查中發現,由于飲食、衛生習慣、保健意識等原因,致使中老年人齲齒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牙周健康率分別是14.5%和14.1%;牙齦出血檢出率為57.74%。而口腔亞健康的現狀,實際反映出大部分人對牙周病的危害,還缺乏足夠認識。再加上現代人對牙齦出血、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牙周疾病的前期癥狀往往不太重視,于是進一步發展成牙周病,導致一排牙齒脫落,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首要問題。
齲齒俗稱“蛀牙”、“火牙”,是一種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造成的牙齒進行性變損疾病。齲齒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癥。還需要警惕的是,齲齒可能導致牙齒長癌。然而發病癥狀不明顯,且療程時間長,是后果嚴重的疾病,已被列入全世界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它已成為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對齲齒置之不理,或者有了齲齒也不去修復,結果齲齒面越來越大,逐漸殘缺變成殘牙。這些的牙根,會在人講話、吞咽時與舌頭發生摩擦,繼而出現創傷,經久不愈以致癌變。
老年人由于牙齦萎縮,牙根暴露于口腔環境中極易發生齦壞,稱根面齲,是老人口腔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根面齲因位置隱蔽,經常被忽視。在根面齲的眾多風險因素中,牙齦退縮高居首位。牙齦退縮,還可以使牙周附著喪失,牙骨質暴露。而且由于根面自潔作用較差,極易造成菌斑堆積。菌斑較多、喜食甜食的習慣,都成為根面齲發生的危險因素。
有些人吃酸味的水果,牙齒就會酸痛,還有的人吸口涼氣就會不舒服,這都是因為患了牙齒楔狀缺損;常見于牙齦緣上的牙齒硬組織,是慢慢耗損,而造成的缺損,形狀似劈柴用的木楔而命名。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90%以上都有楔狀缺損,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會逐漸加重。如果不及時治療,缺損能深及牙髓,發生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引起劇烈疼痛,最終因牙齒缺損過多而導致牙齒折斷。
采取多項措施,促使牙齒健康
1、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號,重視牙齒異常病象
洗牙是去除牙齒表面牙菌斑、色素、牙結石等牙齒外源物,還原牙齒原本顏色,預防牙疾的好辦法。洗牙既不單單局限于把牙齒表面的附屬物如茶漬、煙漬等洗掉,而真正潔治的目的是清除齦下結石,這在普通美容院很難做到。因此,最好還是到正規、有資格認證的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我們還可以通過刷牙或使用牙線等方法來清除牙菌斑,消除齲齒發生的微環境。
洗牙并非美白牙齒,而是要保持牙齒的本色,使其呈現自然協調的美,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隱裂中度性磨耗的牙齒,都不適合美白治療。切勿盲目地嘗試。如用蘋果汁加醋或檸檬汁來美白牙齒等各種錯誤做法。因為這些酸性物質會將牙齒表面有顏色的鈣質腐蝕掉,傷及牙齒。即便做美白,建議先進行一次牙齒健康檢查,必須因人而宜。
2、自覺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刷牙是最常見,既有效,又簡單的保護措施,而且能減少或消耗菌斑對牙骨質刺激。
首先,注意選用牙膏,不同功效牙膏針對不同人群,不能認為只需具有清潔功能即可。含氟的可增強牙齒抗齲能力,學齡兒童和老年人可多選用,學齡前兒童則應慎用。而美白牙膏適合長期喝茶、喝咖啡或吸煙的人使用。牙齦經常出血的人不妨選用中草藥牙膏,可起到固齒保健的輔助作用。使用牙膏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譬如,每次用量只需占牙刷的一半,特別是含氟牙膏,每次刷牙只要豌豆大小即可。最好幾種牙膏交替使用,以免口腔病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一管牙膏也不宜使用太久,否則暴露在空氣中接觸細菌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牙刷的清潔度非常重要。經檢測發現,新買的牙刷用過了3周后,細菌(包括白色念珠藻、溶血性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數量高過百萬,是達馬桶水的80倍、一元硬幣的29倍、抹布的9倍。這與口腔患病密切相關。我們口腔因有很多微生物就會轉移到牙刷上。
另外,牙刷常放在潮濕的環境下,為細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刷毛間殘留的牙膏糖分、食物殘渣又為細菌提供了生長需要的養分,于是細菌就這樣在牙刷上落戶安家了。而老年人的口腔黏膜變薄、易破,機體免疫力也有所下降,用這樣的牙刷刷牙,無疑會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刷牙時又難免會吞咽少許刷牙水,于是細菌就這樣侵入人體。
因此,老年人最好每個月換一把牙刷,每周要清洗1次刷毛根部。每兩周用對人體無害的雙氧水浸泡4~5小時刷頭, 還可用微波爐的紫外線消毒牙刷。另外,放牙刷時要頭朝上,最好和刷牙杯分開放。家里人的牙刷既不能共用,也不宜放在一個杯子里,特別是刷頭不要靠在一起,以免交叉感染。患傳染病如感冒,病愈后應更換牙刷,患病期間應與他人的牙刷隔離開。注意若用消毒液消毒牙刷頭時,要用清水沖洗藥水殘液后,再用來刷牙,以防意外。
另外,刷牙操作也十分重要。不正確的刷牙方式易導致牙齒楔損產生,特別是長期用力及使用較硬牙刷毛的人天長日久在牙頸部就容易形成小缺口,進而導致嚴重的缺損。正確的是從齦緣向切端方向豎刷,一天刷牙兩次,不要只限于牙齒,還應包括牙齦和牙槽。老年人即使牙齒已完全脫落,也應該用柔軟牙刷,刷洗牙齦和牙槽。這樣刷牙,引起的興奮傳至中樞神經所支配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功能增強。有益于保持呼吸道的純凈。
3、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吸煙、少喝酒
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纖維的耐嚼食物,要減少咀嚼過硬的食物,不要偏側咀嚼,平衡全口的咬合力。
吃零食會持續不斷地給牙菌斑輸送“彈藥”,使牙菌斑始終保持能腐蝕牙齒的酸濃度,促進齲齒發展。由于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脂肪一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人不可能不攝入,所以降低攝入頻率,改善攝入方式至關重要。對于工作壓力較大,經常熬夜的成年人應該少喝碳酸飲料,多喝白開水,以增加唾液分泌,保證唾液對牙齒的保護作用。吃過巧克力或糖果后,口腔里會變成酸性環境,使牙釉質變軟。如果吃完后立刻刷牙,就會刷凈一些牙釉質。
篇4
亂舔舌頭 孩子在換牙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常用舌頭舔松動的乳牙或新長出的恒牙,從而形成吐舌頭或是伸舌頭的壞習慣。舌頭常在上下牙之間會形成局部開合,牙齒之間會出現縫隙。
咬嘴唇 6歲以后的孩子會在大人的影響下出現不良的咬唇習慣。如果經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頜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則會導致上前牙突出,下頜后縮,上嘴唇會變得厚而短,呈張開狀態,牙齒外露。
偏側咀嚼 孩子在乳牙發展的后期容易出現偏側咀嚼習慣,由于乳牙脫落,一側牙齒正常的咀嚼功能受到影響,所以只能用另外一邊吃飯。如果時間長了家長不予以矯正會造成面部左右發育的不對稱。而不常咀嚼的一側因為缺少食物的沖刷更容易堆積牙垢,出現齲齒和其他牙周疾病。
咬東西 很多孩子喜歡啃手指甲或者咬衣角、袖口、被角、枕角及吮吸奶嘴等,因為在咬這些物體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因而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不良睡眠習慣 有的寶寶習慣在睡覺時把手肘、手掌、拳頭等枕在一側臉的下方,或是喜歡經常用手托著一邊的腮幫子,這些習慣對于孩子幼嫩的骨骼來說,對頜面部的正常發育及面部的對稱性都有影響。
篇5
一、要積極防治各種能引發牙齒松動、脫落的疾病:許多老年人都認為自己牙齒的松動、脫落是自然現象,不需要也無法進行防治。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臨床研究發現,老年人的牙齒出現松動、脫落大多是由牙周病、牙髓病和骨質疏松癥等疾病引起的。因此,老年人只要積極地防治上述疾病,是完全可能擁有一口好牙的。
二、要少吃堅硬的食物:人的牙齒上包有一層琺瑯質。人若經常吃一些堅硬的食物,會使這層琺瑯質因過度磨損而受到破壞,甚至使深層的牙本質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經失去保護。這不僅易使人患牙本質過敏癥(倒牙),還容易引發齲齒等比較嚴重的牙病。另外,人的牙齒磨損嚴重還會造成牙齒的向前移位,導致人的臉形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人的容貌。因此,老年人應盡量少吃檳榔、甘蔗、榛子等堅硬的食物,更不能用牙齒去啟瓶蓋、拔釘子,以防止牙齒受到損害。
三、既要常漱口,又要常刷牙:有的老年人認為只要經常漱口就能保護牙齒,不必總刷牙。其實,常漱口很有必要,但漱口代替不了刷牙。因為刷牙既能清洗牙齒表面的污垢,又能殺滅口腔中的細菌。人們長期堅持刷牙可以有效地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因此,老年人應該養成常刷牙和常漱口的習慣。
四、要定期洗牙:有的老年人認為保護牙齒只要堅持刷牙就可以了,沒必要總去洗牙。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其實,刷牙是不能代替洗牙的。這是因為牙刷只能刷到牙齒的正面和上面,卻無法刷到牙齒的背面和側面。若一個人長期只刷牙不洗牙的話,那么在其牙齒的背面和側面就會形成大量的牙菌斑和牙石。這些牙菌斑和牙石會逐漸腐蝕掉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從而使牙齒變脆。牙齒上的琺瑯質一旦被完全腐蝕掉,牙本質就會暴露在外,從而可引發牙髓炎等疾病。而洗牙則可通過一些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去掉牙齒各個面上的牙茵斑和牙石,從而達到徹底清潔牙齒的目的。因此,老年人應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最好每年洗牙2~3次。
篇6
【關鍵詞】持續負壓引流 帽狀腱膜下血腫
有報道應用持續負壓引流治療帽狀腱膜下血腫效果較好[1],我院于2008年10月~2011年6月嘗試采用持續負壓引流治療帽狀腱膜下血腫,并與加壓包扎法對比,發現持續負壓引流較加壓包扎更易使患者痊愈,報告如下。
1 臨床病例
選取病例30例,年齡4~58歲,均為外傷起病,均經顱腦CT證實為帽狀腱膜下血腫,并排除合并顱骨骨折。血腫面積占顱骨面積30%~80%,出血量為50~250ml,頭皮腫脹,均有波動感。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采用持續負壓引流,男7例,女8例,另一組采用加壓包扎,男9例,女6例。
2 方法
2.1持續負壓引流組 選用中心靜脈導管作為引流管,根據血腫范圍及大小剃除頭發、備皮,在血腫低垂位選點,常規消毒,一般不作局部麻醉,右手持導管穿刺針從低垂點進入,皮下潛行約0.5cm,繼續進針,見血后引入導絲,固定導絲拔除導管穿刺針,用擴張器擴張入口后退出擴張器,將中心靜脈導管經導絲導入血腫腔,用手固定導管拔除導絲,應用透明敷貼固定中心靜脈導管,一般不做縫合固定,然后外接負壓吸引器,用調節器控制引流速度。
2.2加壓包扎組 備頭皮、嚴格消毒后在血腫低垂位選點穿刺抽吸,盡可能抽盡積血,予帽狀繃帶加壓包扎3~5天。兩組患者均靜滴止血藥物3天,運用抗生素1~2周。早期給予局部冷敷,晚期給予紅外線治療儀局部照射。
3 結果
持續負壓引流組15例經引流2~6d治愈,平均5d;引流量為50~250ml/d,平均為80ml/d。其中1例患者因發生引流管脫落,經及時更換引流管治療,在5d內治愈。所有患者均引流通暢,無繼發感染,拔管后均未再出現血腫及復發。
加壓包扎組15例于8~10d去除包扎,其中6例去除包扎后血腫再次出現,改用穿刺負壓引流后治愈,另外3例血腫范圍過大,加壓包扎后,雙瞼及面部明顯腫脹,于撤除包扎約1周后恢復。
4 討論
頭皮損傷常合并帽狀腱膜下血腫。帽狀腱膜是一層堅韌而厚的腱膜,前、后分別與枕額肌的額、枕腹相連,兩側則續于顳區淺筋膜。帽狀腱膜與顱骨外膜之間為一層疏松結締組織,又稱腱膜下間隙。此間隙范圍與帽狀腱膜附著范圍相當,向前可達眶部,向后可達上項線。間隙內有若干導靜脈與頭皮靜脈及顱內靜脈相通,靜脈破裂后容易出血并沿此間隙蔓延。由于帽狀腱膜下層是一層疏松的結締組織,當頭皮遭受斜向暴力,頭皮發生劇烈的滑動時,會引起層間的導血管斷裂發生出血,且出血易于擴散,常形成帽狀腱膜下巨大血腫[2]。帽狀腱膜下血腫通常采取經頭皮穿刺抽吸積血后加壓包扎,但通常難以一次抽吸干凈,需多次反復抽吸治療,其原因:①半球形帽狀腱膜下積血很難抽盡;②殘余的血液在加壓包扎時被擠至某一方向時,局部張力增加造成帽狀腱膜下新的剝離發生再出血;③因血腫張力造成頭皮層間斷裂的血管出血并非一處,出血點的定位困難,用此加壓包扎的效果不理想。通過持續負壓引流,可加快血腫腔的閉合,原因:①在帽狀腱膜下形成較大的負壓,被剝離的帽狀腱膜緊密貼附于帽狀腱膜下組織,消滅血腫腔,壓迫各出血點達到止血的目的;②持續引流能引出頭皮內炎性滲液,血腫腔不再積血,利于血腫腔愈合,縮短了治療時間。臨床應用證明,持續負壓引流法操作簡便易行、一次性治愈率高、療程短、治療效果好。
參 考 文 獻
篇7
良好睡眠習慣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睡得晚或睡覺時間不規律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降低其反應、閱讀和算術等能力。
這項針對1萬多名7歲兒童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相對固定的睡覺時間,或睡覺時間晚于21點,兒童在閱讀、算術等方面的成績會比較差。相對來說,女童所受影響比男童更大,而且這種影響會不斷累積。研究人員還調查了3歲和5歲兒童的睡眠情況,發現3歲兒童睡覺時間最不規律,約五分之一的3歲兒童沒有固定睡覺時間。總體而言,睡眠不規律對所有年齡段兒童都有影響,他們的反應能力、空間認知能力會有所降低。
研究人員解釋說,缺乏睡眠或睡覺時間不規律會影響自然的身體節律,干擾大腦對新外界信息的接收和處理過程。
早午兩餐吃飽有助于減肥
美國糖尿病協會近日公布的一項針對身高體重對身體肥胖度影響的最新調查顯示,吃飽早午兩餐,相比一日之內少食多餐更有助于減肥。
這項研究跟蹤了54名肥胖人士12個星期。他們之中每天吃飽兩頓早午餐的人,體重指數平均下降1.23點,而少食多餐的人僅下降了0.82點。一天吃飽兩頓正餐的人的肝臟脂肪含量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相比那些少食多餐的人,后者的胰島素敏感度大幅度上升。
此外,關于吃早午兩餐的最佳時間也在該研究項目中得到確認。研究人員表示,早餐時間應該在早上六點到十點間,而午餐則應該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四點之間。
喝完啤酒更招蚊子
法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們喝上一兩杯啤酒后,被蚊子叮咬的幾率會增加15%。科學家分析指出,飲酒后的體味改變和呼吸變化,會讓人們更招蚊子,且飲酒會使身體防御蚊蟲叮咬的能力下降。因此,建議喝啤酒時,一定做好防蚊措施。
刷牙不徹底,減壽13年
美國科學家稱,刷牙不徹底導致的牙菌斑、牙周炎問題可能加大患癌癥死亡的風險。而一項研究更是顯示,嚴重的牙菌斑、口腔細菌問題會將患癌死亡的風險增加80%,可能減少13年壽命。
牙周病會導致口臭、牙齦出血、嚴重則致齲齒、退縮齦以及牙齒脫落等。科學家稱這與一系列慢性疾病有關,如心臟病的部分病因是由牙齦開始出現的炎癥進入血管導致的。
瑞典科學家從1985年開始,對1390名年齡在30~40歲的成年人進行了一項長達24年的研究。研究起步時,科學家將他們有可能引起癌癥的生活習慣(如吸煙等)記錄在案,包括口腔健康情況。被調查者中沒有人有嚴重的牙周病,但牙齒和牙齦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牙菌斑問題。到2009年,已有58人死亡,其中1/3是女性,35%因患癌癥而死。這些死者中,女性比預期壽命短13年,男性短8.5年,均被視作過早死亡。其中女性主要是因乳腺癌死亡,男性所患的癌癥種類卻不相同。去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患有牙菌斑、牙周炎和過早死亡間的相關性仍然較高。
肥胖可能增加骨質疏松風險
過去人們曾經認為,肥胖可以防止骨質流失。但美國一項新研究得出相反結論,認為肥胖可能增加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近來,人們已經認識到腹部多余的脂肪是骨質流失的風險因素。研究人員發現,肝臟、肌肉以及血液中的多余脂肪同樣對骨骼不利。
研究人員利用氫質子磁共振波譜成像,檢測了106名19~45歲男女體內的脂肪水平。這些研究對象從身高體重指數看均屬于肥胖范疇,但身體都很健康。研究發現,肝臟與肌肉脂肪水平高的人,其骨髓的脂肪水平也較高,這與他們的肥胖水平、年齡大小及鍛煉程度無關。此外,研究對象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越高,其骨髓脂肪水平也越高。研究人員解釋說,骨髓脂肪水平高將增加骨骼斷裂的風險。
睡到自然醒,頭腦更清醒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張,睡到自然醒成為人們的奢望。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即使無法保證充足睡眠,只要能不依賴鬧鐘,在意識到該起床時自發醒來,則不僅早晨,其整個白天的清醒度都會提高。
研究人員請15名平均年齡41歲的男性在使用鬧鐘和不使用鬧鐘的情況下,分別連續4天每天只睡5個小時,然后對他們進行簡單測試,讓他們根據提示的數字按下按鈕,以比較他們的清醒程度。
結果發現,在連續睡眠不足的第四天,與被鬧鐘叫醒的情況下相比,意識到起床時間而自發醒來的受試者,其早晨測試時的反應時間平均縮短12%。在睡意增強的14時,這一反應時間平均要短20%。這證明在自發醒來的情況下,受試者清醒程度更高。此前的研究顯示,如果連續進行一周訓練,讓受試者在大腦中深深印下起床時間,則80%左右的人能在預定時刻前后30分鐘內醒來。
女性抗壓能力來自雌激素
一項美國研究表明,女性之所以抗壓能力勝于男性,是雌激素的功勞。
研究者稱,他們給予雌雄老鼠同等程度的挫敗壓力,再分別測試它們先前展示出來的認知能力,很明顯,雄鼠短期記憶力受到影響。而給雄鼠注入雌激素后再做實驗,則發現它們又恢復了原先的認知能力。研究者表示,這是因為雌激素能夠向大腦釋放信號,阻擋壓力帶來的有害物質影響大腦。
房間濕度適宜不易得病
在家居環境中,不只溫度和清潔度,濕度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篇8
摘要: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亦在不斷下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識是否強,將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探討了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必要性,接著分析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來源,然后提出了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保健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越發看重,尤其是老年人,他們的身心健康更需要高度重視。中國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階段,老年人的口腔衛生和身體情況有很大的關系,老年人的口腔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有效預防,將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討了老年人進行口腔保健的意義。
1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必要性
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是否到位,將直接關系到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口腔健康可以反映到人整體健康程度,還關系到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不同的人的口腔保健行為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老年人的口腔保健行為意識與文化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關系到他們對牙齒保健的常識是否理解,因此也就關系到其口腔保健的實際效果。對于現代人而言,口腔健康則意味著健康的生活,關系到人的壽命與生活質量,因為口腔是重要的人體消化器官門戶。雖然一些口腔疾病難以避免,但還是需要高度重視,因為這樣會困擾到人的健康。
2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來源
2.1口腔組織器官的增齡性變化
1)牙齒硬組織。牙齒硬組織之所以會發生增齡性改變,主要是由于牙釉質的水分和有機成分降低,或者由于牙髓腔減小,根管出現了閉合堵塞情況,或者由于牙頸部出現了楔狀缺損同樣會導致牙齡應組織發生增齡性改變。
2)牙周組織。牙周組織會發生增齡性改變,主要是因為牙周膜變薄,降低了牙周功能,促使牙周組織發生增齡性改變。
3)牙槽骨組織增齡性改變。發生在牙槽骨組織的增齡性改變主要是因為隨著老年人年齡的逐漸增長,牙槽脊的高度降低,脊骨密度發生了變化。
4)口腔軟組織。口腔軟組織發生增齡性改變主要是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牙槽脊骨也會發生收縮,這種的變化會因牙齒的缺失而呈現出更加明顯的狀態,軟組織的位置會發生變化,還會導致面部皺紋的產生。
5)口腔粘膜組織結構。口腔粘膜組織結構會發生增齡性改變,主要是因為毛細血管變小,血管隨之不斷硬化,導致口腔黏膜的上皮萎縮,色澤變淡,一旦外界有刺激,不能及時進行抵抗,就會出現增齡性變化。
2.2其他口腔病癥
1)齲病。齲病是一種牙齒應組織被破壞的牙齒疾病,導致齲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現就是牙齒缺損。據了解,超過半數的老人患有齲病,因此,齲病是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主要類型。
2)牙周病。牙周病主要發生在牙齒支持的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等組織的疾病。據了解,有百分之七十的老年人有牙周病。牙周病的形成時間較長,是一個慢性病,循序漸進,所以容易被人忽視。
3)缺牙和義齒修復。據了解,超過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口內缺牙,即使是現存的牙齒也會有很多問題。如果確實的牙齒超過四分之一,就會影響到口腔功能,比如,無法正常咀嚼,影響失誤的消化和吸收。在外觀上也會有很大的影響,不僅會導致人的面部皺紋增加,還會加速衰老。
4)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疾病主要指的是發生在口腔黏膜的和口腔軟組織傷的疾病。隨著老年人年齡的不斷增長,其免疫功能正在逐漸降低,口腔粘膜疾病也很容易發生。常見的口腔粘膜疾病有口腔潰瘍、白斑、口角炎等等。口腔黏膜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感染,有的是其他疾病所引起,有的是內分泌導致,一旦患有口腔粘膜疾病,一般不容易治愈。
5)口腔癌。口腔癌在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遠高于青年人和中年人。口腔癌是由于長期不良刺激造成的,比如具有抽煙、喝酒等不良嗜好,或者牙齒的殘根殘冠刺激導致的。口腔癌不僅牽動區域廣泛,而且治療手段比較復雜,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口腔疾病如果不重視,很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比如,齲病如果不重視而任由其發展,就會出現慢性根尖周炎,牙齦還會因此而出現流膿,波及到其他組織,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牙周炎也會影響到人身體的許多重要器官,比如心臟、肺、腎,這些器官由于牙周炎的間接影響而產生的疾病并不稀奇。同時,牙周炎還是許多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通常,牙周炎患者的口腔衛生意識普遍不高,因此,其肺部感染的概率也會比正常人要高。牙齒是否健康,口腔保健意識是否強,都會關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果牙齒不好,就會影響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攝入營養不足,會影響壽命。
3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具體措施
如今,許多老年人的口中不僅缺牙,而且剩余的牙齒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旦缺失的牙齒超過四分之一,將會大大影響口腔的基本功能。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提出了目標,老年人到了八十歲至少還要保持20顆具備基本功能的牙齒,這樣才能有最基本的口腔功能,使老年人可以自理,延年益壽。
1)養成刷牙漱口的好習慣。老年人要注意養成刷牙漱口的好習慣,尤其在飯后要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要吃東西。牙膏可以選擇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含氟牙膏,牙刷可以選擇保健牙刷,防止刷牙時傷到牙齒。
2)戒煙戒酒,細嚼慢咽。進入老年期以后,有抽煙喝酒習慣的老年人要逐漸戒掉,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老年人可以養成飲茶的好習慣,因為茶葉中的多酚物質可以有效抑制口腔內變型鏈球菌。
3)其他措施。如果有缺牙,要及時進行修復,避免出現問題。如果假牙不舒服或者有問題也要及時進行修復,或者替換。一旦發現口腔有病變,不要耽誤病情,要及時進行去醫院。對于不能獨立生活的老人要進行專業的口腔護理,及時為老人清潔牙齒,保持口腔衛生,防止口腔疾病的發生。老年人要按時進行口腔檢查,一旦發現疾病要及時就醫,不得延誤。
4結語
綜上所述,進行口腔保健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口腔保健效果高,意味著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就會得到保護,具備正常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延年益壽。
參考文獻:
[1]趙立坤.老年人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30:93-95.
[2]王慶武,李曉瑜.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預對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1,03:59-60.
篇9
【關鍵詞】 保健護理; 兒童; 齲齒
中圖分類號 R473.7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6-0074-03
齲齒俗稱蟲牙,在我國2005年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以五歲兒童為例,每一百名兒童中就有超過66名兒童有齲齒[1],臨床可分為淺齲、中齲、深齲,而中齲和深齲均會導致患兒出現牙疼癥狀,最直接會影響飲食,造成營養缺乏,同時由于小兒患齲齒大多是乳牙,嚴重患兒會影響牙齦、牙周,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牙齒生長。而對于兒童齲齒重在預防、防止齲齒的發生,同時由于家長缺乏正確的對小兒進行引導,因此筆者所在科室通過合理的保健護理干預,并經臨床觀察具有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科室2012年1月收集的200例小兒為研究對象,年齡3~6歲,平均(4.5±1.3)歲,其中男97例,女103例。試驗對比前經臨床檢查200例患兒均無齲齒現象,均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其中對照組小兒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齡3~6歲,平均(4.1±1.7)歲;干預組小兒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齡3~6歲,平均(4.7±1.1)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100例患兒每個月到筆者所在醫院進行口腔檢查,如出現異常及時進行治療以及常規護理,并進行記錄。
1.2.2 干預組 由于研究對象為3~6歲兒童,因此對該疾病的理解能力及對日常生活習慣的自控能力較弱,因此需要家長配合使兒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護理人員可對每位兒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互動,取得患兒的信任,通過玩耍過程來了解兒童的生活習慣,找出容易引發齲齒的因素。
1.2.2.1 細菌的保健護理干預 經臨床調查,主要誘發因素首先是細菌,在齲齒發病及發展過程中,均有細菌來進行作用。而經臨床調查,導致齲齒的細菌主要有一些變形的鏈球菌和乳酸桿菌。這些細菌與人體口腔中唾液的黏蛋白及食物留下來的殘渣混合在一起,并牢固地黏附在牙齒的表面以及窩溝中,逐漸形成齲齒[2]。而細菌的存在取決于口腔環境,經臨床調查有近64%的兒童不愛刷牙,或不會主動進行牙齒的清潔,尤其是晚上,而夜間更是細菌繁殖的最佳時機,因此長期累積從而造成齲齒。
在保健護理干預過程中,應當將其重要性告知小兒以及家長。并可以采取獎勵制度,如讓家長監督,如一個月均按時刷牙,到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檢查時可領取玩具進行獎勵,這樣有了家長的監督,以及再獎勵制度的刺激下,兒童很容易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而在刷牙的過程,護理人員應及時糾正兒童錯誤的刷牙方式,并告知家長進行指導。如刷牙時間短,正確的刷牙時間應當在3~5 min,以及刷牙方式要順刷,也就是上下刷,不要左右刷容易破壞牙齦,并要每個牙齒都刷到,通常齲齒發病好發磨牙,便是因為小兒在刷牙過程中,沒有刷到所導致,因此需要格外強調后面的牙齒,以及要里外都要刷到。
在選取牙刷時應當注意刷毛選擇柔軟的,毛束不超過三排, 每排毛束約在6~7束為宜,由于兒童一般為乳牙,采用刷毛較硬,毛束較多的相對容易損壞牙釉質以及牙齦,并應3個月進行更換。
1.2.2.2 飲食的保健護理干預 兒童引發齲齒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因為錯誤的飲食習慣所造成,由于兒童均喜歡吃糖果類的甜食,由于一些家長嬌慣孩子,經調查有小兒睡覺需要含糖才能入睡,錯誤的飲食習慣從而引發齲齒的發生。因此在保健護理干預過程中應當告知家長錯誤的飲食對牙齒的危害性,首先是蔗糖類食物,會給口腔中的細菌帶來能量,細菌活性增強,而其代謝的作用又促進糖酵解產生有機酸,從而對牙釉質脫礦破壞,而細菌使蛋白質溶解后便成為了齲洞[3]。兒童可多食一些含有纖維、粗糙的食物,通過牙齒對此類食物的咀嚼,可以清潔牙齒的表面,減少食物殘渣在牙齒里的堆積。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2013年1月進行牙齒檢查,其患齲齒的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論
齲齒俗稱蟲牙,在我國2005年的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調顯示,以五歲兒童為例,每一百名兒童中就有超過66名兒童有齲齒[1],臨床可分為淺齲、中齲、深齲,而中齲和深齲均會造成患兒牙疼癥狀,最直接會影響飲食,造成營養缺乏,同時由于小兒患齲齒大多是乳牙,嚴重的患兒會影響牙齦、牙周,如不及時治療會影響牙齒生長[4]。而牙面窩溝是齲齒發病率最高的部位,僅恒牙額窩溝齲齒發病率占總齲齒發病率的84.7%[3]。
小兒齲齒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在磨牙及雙尖牙的面小窩和裂溝中,以及相鄰的牙齒接觸面,而第一恒磨牙是牙齒當中萌出最早的牙齒[5]。該牙齒具有咬合形態復雜,點隙裂溝明顯;而在小兒牙齒生長過程中由于釉質發育的缺陷從而導致牙齒在發育期間,牙尖相互不能較好的融合,因此久而久之,在牙釉質或者牙本質界之間,形成深溝裂,由于深而狹窄的窩溝沒有自我清潔的功效,清潔的時候也很難清除,食物殘渣很容易殘留,從而形成菌斑,形成齲齒[6]。對于已經患有齲齒的患兒,筆者所在醫院采用窩溝封閉術是用封閉劑將牙冠表面的窩溝間隙封閉起來,起到對牙齒的保護作用,從而不再受到菌斑的腐蝕。
經臨床發現,小兒齲齒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在磨牙以及雙尖牙的面小窩和裂溝中,以及相鄰的牙齒接觸面[7]。通常是由于細菌以及飲食所造成,而在我國由于家長缺乏對此方面的重視以及專業的知識,因此兒童齲齒的發病率日益上漲[8],因此筆者所在科室采取每月進行對小兒以及家長的保健護理干預,調動小兒對牙齒護理的積極性,以及讓家長清楚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對牙齒進行保健護理,以及齲齒的危害性,通過保健護理干預的引導,家長的監督培養孩子良好的刷牙,飲食等良好的習慣,從而降低了齲齒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秦少丹.綜合護理干預在防治兒童齲齒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2,26(5C):1408-1409.
[2]張春玲.3-6歲兒童齲齒情況調查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6(35):250-251.
[3]陳亞飛.口腔綜合保健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27(32):164-165.
[4]郝桂梅,孔繁增,趙晶,等.行為干預對預防兒童齲齒效果的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1(3):597-598.
[5]李柳茵,賴碧霞,梁少林,等.實施天天都是“愛牙日”預防兒童齲齒的研究[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3,27(10A):3133-3134.
[6]杜絨絨.兒童齲齒治療中牙科焦慮癥特殊心理干預措施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9(9):103-104.
[7]王國珍,羅云綱,魏洪濤.兒童齲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8(8):1545-1548.
篇10
寶寶出生后幾個月,小乳牙就開始冒頭了。如果在喂養和口腔保健方面不夠在意,有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牙齒健康,使寶寶出現齲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蟲牙”、“蛀牙”。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的小乳牙健康地堅守崗位,直到順利與恒牙交接呢?現在,就跟著我們一步步來做個了解吧。
小寶寶最常見的蛀牙――奶瓶齲
寶寶剛長出來沒多久的小乳牙,怎么就被“蟲蛀”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用奶瓶喂養時間過長或喂養方式不當造成的。延長奶瓶喂養時間或喂養方式不當,會導致寶寶出現較早的、較嚴重的齲齒,這類齲齒被稱為嬰幼兒早期齲,又叫奶瓶齲。
如果寶寶在午睡或晚上睡覺前用奶瓶喝奶或含糖飲料,喝完后又沒有進行口腔清潔,如喝幾口白開水漱口,而是喝著喝著就睡著了。那么,奶或甜飲料就會從奶嘴中流出,浸泡在上前牙周圍。這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液體為產酸細菌提供了極佳的“養分”,加上寶寶睡著后,唾液流量減少,口腔的自潔能力要比其他時候弱,所以很容易讓口腔內的細菌得逞,導致寶寶的牙齒被腐蝕,患上奶瓶齲。
齲齒是會蔓延的
寶寶剛開始出現蛀牙,一般都在前牙。如果沒有控制好,蛀牙就會進一步擴大地盤,波及到寶寶后牙的咬合面,再進一步蔓延,就會波及到后牙兩顆牙之間的縫隙,最后波及到全口的牙齒。所以,我們通常會看到,有的孩子一顆蛀牙也沒有,而有蛀牙的,一般都是好幾顆。
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齲齒高發部位
1~2 歲 好發于上門牙的唇面和鄰面。
3~4 歲 好發于磨牙咬合面的窩溝。
5~6 歲 好發于磨牙的鄰面。
注意3 個細節,保護小乳牙
早期齲會破壞牙齒的結構,影響咀嚼和進食;嚴重的乳牙齲齒,還會影響下面繼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導致牙齒發育缺陷和萌出異常,最后導致牙齒排列不齊。齲齒不僅影響美觀,還對發音有影響,使孩子的正常心理發育也受到影響。更嚴重的是,變形鏈球菌及其代謝產物會進入血液循環,影響心臟、腎臟等全身器官。
可見,保護好寶寶的小乳牙多重要。我們能做的,是從第三個方面入手,也就是說,調整喂養和飲食習慣,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避免碳水化合物過久地殘留在寶寶的牙齒上。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和降低齲齒的發生。
1 要保護寶寶的牙齒,先得保護好媽媽的牙齒。
你知道嗎?齲齒的主要致病菌是變形鏈球菌。而寶寶口腔里的變形鏈球菌主要來源于媽媽(看護人)!因此,要想讓寶寶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媽媽的口腔保健也變得十分必要:包括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積極治療和預防齲齒等。否則,媽媽就成了寶寶齲齒的“傳染源”了。
2 好身體是好牙齒的“后盾”。
表面上看起來,牙齒保健和身體保健似乎扯不上關系。其實不然。因為嬰幼兒期正是孩子乳牙和恒牙牙齒硬組織的形成和礦化時期,如果這時候孩子出現全身或局部健康紊亂,會影響到牙齒的發育,使牙齒發育出現缺陷,而發育缺陷的牙齒又比正常牙齒更容易患齲齒。
3 孩子的口腔保健更為重要。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還有很重要也很直接的一點,就是做好寶寶的口腔保健。現在就來看看,哪些喂養行為不利于寶寶的口腔保健。
父母必讀溫馨提示:
導致齲齒的不良習慣
不良母乳喂養習慣(過度延長母乳喂養時間,有的甚至延長至3 歲)早期齲齒。
不良奶瓶喂養習慣(延長奶瓶喂養,不規律奶瓶喂養,含奶瓶睡覺)早期齲齒。
嬰幼兒時期口腔清潔不良嬰幼兒早期齲齒。
零食、甜食、甜飲料的高頻率食用、睡前食用、飯前食用,食用后沒有進行口腔清潔早期齲齒。
及時糾正這些不良習慣,保持寶寶口腔的衛生,就能避免寶寶早早患上齲齒。
給寶寶刷牙, 從第一顆牙開始
在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年就開始做一些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非常重要,清除牙菌斑的工作從第一顆牙齒萌出就要開始了。也就是說,寶寶的第一顆牙齒長出來,就應該為寶寶進行口腔清潔了。
刷牙,簡單?不簡單!
給寶寶清潔口腔,需要根據寶寶的年齡,采取不同的清潔方法,這樣做,既能使寶寶的乳牙保持健康,又能讓寶寶感覺舒服、安全。
1歲之內這么刷
1 歲以內的早期牙齒清潔工作完全靠父母來完成。可以在手指上纏上濕潤、清潔的紗布或戴上潤濕的指套牙刷,然后輕輕擦干凈寶寶的牙齒,并輕輕按摩牙床。
牙科醫生推薦的最佳姿勢
要想順利完成這一清潔過程,首先需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讓他亂動。固定寶寶頭部的方式有很多種,但下面這種方式是最簡潔的,而且能給寶寶強烈的安全感――
將寶寶抱在懷里,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只手清潔牙齒和按摩牙齦,每天一次就行。
1~3歲這么刷
如果寶寶1 歲以前你們沒給他刷過牙,那么,1 歲以后就應該開始刷牙了。可以選用幼兒牙刷蘸上溫開水或淡茶水刷牙,也可以使用專用的嬰幼兒口腔清潔膏(嬰幼兒專用,水果味,吞咽安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比較喜歡模仿,看到爸爸媽媽刷牙,他們也會模仿著做。可以給他一把小牙刷,讓他試著自己刷牙。不過,單靠寶寶自己是不可能徹底刷好牙的,主要清潔工作還是靠爸爸媽媽來完成。
牙科醫生推薦的最佳姿勢
采取什么樣的姿勢給寶寶刷牙非常重要,其中家長膝對膝而坐的姿勢是最有效的――
一個人固定住寶寶的身體(寶寶腳丫朝向這個人),另一人相對而坐,給寶寶刷牙。為防止寶寶身體活動,固定寶寶的那個人要用手和肘來扶住寶寶的胳膊和腿。每次刷牙最好固定一個專門時間,而且在刷牙的過程中要經常夸獎寶寶。
3~6歲這么刷
寶寶滿3 歲后,就可以開始使用兒童牙膏了。雖然這個年齡的大多數孩子都有足夠的能力咳出、吐出牙膏, 但仍有不小心咽下牙膏的可能,所以,在孩子完全具備這個能力之前,每次刷牙只用豌豆粒大小的牙膏
就足夠了。
雖然這時候寶寶的刷牙能力已經有了顯著提高,但爸爸媽媽仍然要充當口腔衛生保健的主要“衛士”,繼續幫寶寶刷牙。可能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已有足夠的能力自己刷牙了,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是不能獨立承擔起這個看似簡單實際很復雜的工作。可以先讓孩子自己刷牙,爸爸媽媽在旁邊看著,刷完后檢查一下,指出他的不足之處,再幫他徹底刷干凈牙齒。
此外,從這時候開始,可以給孩子使用牙線了。如果孩子的牙齒之間有縫隙,就必須用牙線來清除此處的菌斑,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牙齒之間出現齲齒。
牙科醫生推薦的最佳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