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手術范文
時間:2023-04-01 07:14: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膽結石手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膽結石;細節護理;恢復情況;并發癥
膽結石是臨床上是常見的膽系統疾病,多由膽汁分泌紊亂、膽汁成分改變,導致膽囊的結晶、鈣化,形成膽道結石[1]。臨床上常采用手術進行取石治療,療效顯著,但圍術期患者易出現焦慮、擔憂不良情緒,出現手術應激,不利于患者術后身體功能恢復,因此在患者圍術期積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2]。細節護理可通過強化術前、術中和術后的一系列細節護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以更好輔助手術治療的進行,利于患者術后身體恢復[3]。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細節干預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以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3月—2019年9月期間于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常規護理的41例膽結石手術患者納入對照組,將2019年10月—2020年4月期間開展細節護理干預的42例膽結石手術患者納入研究組。研究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39~62歲,平均年齡(51.34±3.41)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病程(1.02±0.12)年。對照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38~63歲,平均年齡(51.37±3.44)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病程(1.04±0.1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診斷為膽結石患者且行手術治療[4];②首次就診者;③患者及家屬知悉研究內容并于知情同意書上簽字。(2)排除標準:①凝血障礙者;②代謝性疾病者;③有神經系統疾病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對膽結石相關知識宣導,與患者的手術事宜進行確認,告知患者手術流程及目的,指導患者積極配合手術,并做好術前的準備,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感,在術后提供用藥指導,給予一定的情感安慰,并合理安排患者飲食等。
1.3.2研究組:行細節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術前: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并對手術流程和優勢以及方法進行明確且詳細的介紹,引用成功案例的經驗,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疑慮,增加對手術治療的信心。(2)術中:提前調節好手術室溫度和濕度,保持環境舒適度,提前將藥液加溫、保溫,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向患者介紹對手術室環境,并充分講解手術的流程和細節,優化手術器械的擺放順序,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并注意術中暴露部位的覆蓋等。(3)術后:在運送過程中,注意擋風,防止患者受寒,并充分加蓋薄被,待患者清醒后,耐心、溫和的鼓勵患者,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對患者的積極配合予以肯定和表揚,并仔細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詢問患者不適感,并針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鼓勵其簡單的運動,且對其用藥和飲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兩組患者均干預7d。
1.4觀察指標
(1)術后恢復情況:觀察和記錄兩組首次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和留院觀察時間。(2)并發癥: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腹脹、感染、膽源性胰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恢復
干預7d后,研究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和留院觀察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并發癥
對照組術后(腹脹4例,感染2例,膽源性胰腺炎3例),共9例(21.95%),研究組術后(感染1例,腹脹1例),共2例(4.76%),對照組術后并發癥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2,P=0.021)。
3討論
膽結石手術為侵襲性操作,會給膽結石手術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上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影響患者術后身體功能的恢復[5]。常規護理方式缺少對手術的細節性管理,不能及時發現患者負面情緒,且缺乏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術后的盡快恢復[6]。而細節護理通過加強對術前的心理調節,減少術中的應激反應程度,增加術后的預防措施,以此提高細節護理的優勢,區別于常規護理,從而利于患者的恢復[7-8]。研究表明,干預7d后,研究組首次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和留院觀察時間均比對照組短,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細節護理干預利于促進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縮短首次排氣時間、進食時間。分析其原因在于術前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消除患者心中心率及擔憂,利于降低膽結石手術患者的焦慮和恐慌感,有效降低手術的應激反應。且通過成功案例的經驗分享,讓患者提高治療的自信息,提高膽結石手術患者手術的配合度。手術室合理的濕度和溫度以及對藥液的保溫等措施,幫助提高患者術中的舒適度,減少因溫差造成的機體應激損傷。還可降低術中低體溫發生風險,保持手術的正常進行,利于后期的恢復。并通過對手術室環境的介紹,增加患者對環境的熟悉度,緩解陌生環境帶來的恐懼感,利于減少機體的應激反應,縮短住院觀察時間。此外,通過優化醫療器械的擺放順序,加強醫護人員之間的配合,加快膽結石手術的進度,降低術后的不良風險。術后運送過程中注意防風和保暖,降低機體的不適癥狀,并通過飲食、用藥和運動的指導,幫助膽結石手術患者盡快恢復體力,幫助患者快速恢復。綜上所述,細節干預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可提高術后恢復情況,降低患者的術后并發癥風險,臨床護理方式可參考使用。
參考文獻
[1]靳亞仙,趙亞莉.膽結石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細節護理應用及對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6):2055-2057.
[2]郭瑪娜.常規護理與優質護理在急診膽結石護理效果的對比[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2):2843-2845.
[3]龍衛紅,耿西林,崔雅清.細節護理用于膽囊炎患者手術室目標護理的臨床體會[J].現代醫學,2017,45(8):1205-1209.
[4]中華消化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內科診療共識意見(2014年,上海)[J].中華消化雜志,2015(12):292-296.
[5]楊勇.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時機探討[J].肝膽外科雜志,2019,27(4):296-298.
[6]王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囊膽結石伴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恢復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5):778-780.
篇2
關鍵詞:全面護理模式;膽結石手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368-02
膽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膽結石指的是人體膽管系統中產生的膽固醇、膽色素及黏液物質等成分因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析出凝結形成膽結石[1]。目前,針對膽結石的治療主要采取手術治療,在采取手術治療的同時,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護理,以便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痛苦[2]。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82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1例。實驗組患者男性12例,女性29例,年齡段為33-66歲,平均年齡(43.5±1.4)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7±0.9)年。對照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6例,年齡段為32-67歲,平均年齡(44.2±1.9)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9±1.1)年。所有患者均B超、CT檢查以及膽道造影檢查均確診為膽結石。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定期測量患者的體溫、脈搏以及血壓等。給予實驗組患者全面護理,其具體措施如下。
其一,術前護理。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術前必要的常規檢查,排除因患者身體原因導致的禁忌癥,并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其次,在術前向患者講解膽結石疾病知識、手術方法以及治療效果等內容,囑咐患者在手術前的三天內停止吸煙,減少手術后發生肺部感染的情況。再次,在患者術前需做到良好的營養護理,加強患者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的攝入量。另外,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由于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以膽結石治療的成功案例鼓勵患者,緩解其緊張焦慮的心理,確保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其二,術后護理。首先,基礎護理。在患者術后未清醒階段,為避免因嘔吐物導致窒息情況的發生,需要確保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保持平臥睡姿。其次,加強術后病情觀察。護理人員加強患者術后的心率及血壓等方面的檢查,每四小時檢查一次,此外對患者呼吸、腹痛、皮膚色澤、面色及意識情況也進行必要的注意和觀察。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所涉及到的計量數據局采用平均數(±)和標準差(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組間單因素方差表示,P
2.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7.6%,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73.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差異顯著(P
3.討論
膽結石是普外科中常見的疾病,并且該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尤其是女性發病的概率明顯多于男性。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國的膽結石癥的發病原理也由先前的膽管膽色素結石逐漸改變成膽囊膽固醇結石。目前,針對其治療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其具有創傷小、康復速度快、患者痛苦少等明顯優勢[4]。為了有效的提高膽結石手術的效率,加快患者康復的進程,通過不斷的研究,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通過采取全面護理模式可以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全面護理模式是一種比較系統的護理措施,針對膽結石圍術期的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在圍術期的各個環節中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在術前通過心理護理,基本知識護理、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等方式,為患者的手術提供前提條件,在術后通過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病情變化情況等,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5]。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82例膽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7.6%,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73.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差異顯著,表明針對膽結石手術患者,采取全面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膽結石手術患者中使用全面護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加快患者術后創口愈合,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促進患者快速的康復,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羅業鳳.120例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體會[J].健康必讀雜志,2010,16(06):148-149.
[2] 馮晶.腹腔鏡治療高齡膽結石10020例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12,32(20):3301-3302.
[3] 丁紅.老年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術期護理[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2(2):111-112.
篇3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 膽結石手術; 術前焦慮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4-0093-03
doi:10.14033/ki.cfmr.2016.4.051
膽結石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但多數患者因對疾病不甚了解,術前會表現為恐懼、焦慮等心理,影響手術實施效果[1]。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臨床提出實施人性化護理,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就醫環境,消除患者的負面不良情緒,提高對手術治療信心[1]。本次研究中,將人性化護理用于膽結石手術中,實施效果顯著,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100例實施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男62例,女38例,年齡31~67歲,平均(49.0±1.2)歲,文化程度:大專以及以上水平34例,中學(包括中專)水平40例,低于中學水平26例。1∶1比例配對劃為兩組,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兩組患者實施膽結石手術后,給予對照組常規膽結石術前護理,包括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術前準備工作;控制患者飲食,叮囑術前禁食禁水,并告知患者術中如何配合手術治療。觀察組在常規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緩解術前焦慮情緒的主要方法,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以及病情,制定對應的心理護理措施。首先傾聽與溝通。膽結石患者受到的心理壓力較大,多會表現為緊張、煩躁,醫護人員應明確原因,但前提是尊重患者的隱私,耐心了解患者出現心理壓力原因,并適當讓患者進行發泄。交談中注意和藹、真誠,努力贏得患者的信任,這樣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有利于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手術治療。給予患者支持鼓勵。多數患者出現焦慮的原因,是因不了解膽結石疾病,擔心手術以及手術治療效果。醫護人員應提供真誠的關懷,增強患者的信賴,告知膽結石治療方法,以及主治醫生的優勢特長,并告知患者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有利于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1.2.2 術前指導 術前指導具體內容:一是專業指導以及培訓。這是要求醫護人員要掌握熟練的護理方法,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技能,在護理中要保持動作熟練、操作輕柔、舉止穩重,同時績效考核,樹立服務于患者的理念,提高責任意識;另一方面,進行專業、詳細、人性的術前指導。
1.2.3 健康教育 詳細耐心解釋膽結石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效果以及手術治療成功率,提醒患者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促使患者積極改善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緒。叮囑患者合理飲食以及運動,叮囑患者三餐按時吃飯,多食用高纖維食物,減少攝入高熱量食物,運動強度要依據身體耐受情況。
1.2.4 環境護理 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就診以及服務環境。首先創造舒適的客觀環境,對休息廳、走廊以及病房等區,實施病房消毒,保持病房環境的整潔,可通過室內畫裝點病房,為患者提供宣傳報、畫報,降低患者的不安;注意問題事項可通過走廊上的畫報形式展現出來,在裝點病房環境同時,提高患者對病情認知;創建和諧的人際關系。膽結石患者焦慮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交往人員少,周圍人對其關心不夠,因此筆者所在醫院適當采取措施調整人際關系,做好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讓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擴大患者的交流圈。
1.3 評估指標
根據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別在兩組患者入院時、術前1天下午測評焦慮水平。SAS采用四級評分方法,共20個條目內容,總分大于40分則為焦慮,評分越高,則表明焦慮越嚴重[3-4]。并根據醫院自制量表,統計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劃分為滿意、不滿意兩級。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 16.5軟件包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入院時,對照組評分為(64.2±7.2)分,術前評分為(62.1±5.3)分,觀察組入院時評分為(65.1±5.0)分,術前評分為(44.0±6.0)分,入院時兩組患者的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對照組入院時、術前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入院時評分以及術前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膽結石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且多數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再加上處于一個陌生環境中,會產生焦慮情緒,這是一種普遍心理特征。也有一些患者因未充分認知到手術可能會造成的危險性,一旦出現特殊情況,需要患者進行配合時,便會手足無措,可將其稱為焦慮應激[5]。焦慮是個體對可能存在的危險而生成的一種應激反應,適度焦慮是有利于強化機體應激能力,但焦慮過度,則會影響自身防御機制,影響患者的正常心理狀態,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肌肉緊張、愁眉苦臉等情況,容易導致患者內分泌功能、機體代謝異常,免疫機制下降,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術后容易并發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6-7]。隨著當前臨床醫學事業的不斷進步發展,臨床也改變了傳統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不僅尊重患者人格,同時還提倡個性化,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各方面需求,有利于患者短期內達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8]。人性化護理提倡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生命價值以及個人隱私,目的在于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就醫環境中,使患者達到身心健康,提高對手術治療信心[9-10]。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后,其術前焦慮情緒有明顯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用于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改善患者術前焦慮效果顯著,提高手術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滿意情況,有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
參考文獻
[1]王云,葉兆蓮,林名花,等.海南地區膽結石患者感染菌群及術后護理效果的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22(24):3681-3684.
[2]劉平,夏添,郝金玉.經皮經肝膽道內鏡治療65例肝內膽管結石及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01-802.
[3]馮晶,袁靜,謝春玲.腹腔鏡治療高齡膽結石10020例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20):3302.
[4]張燕豐.臨床護理路徑在38例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10):113.
[5]田小平.優質護理對43例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16):128.
[6]張華,徐秀群.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后并發感染性休克的護理[J].江蘇醫藥,2014,40(23):2957-2958.
[7]劉梨花,馬娜.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護理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4,20(6):646-648.
[8]崔雪梅,常秀梅,陸曼.經皮腎鏡鈥激光治療腎結石的圍手術期護理[J].江蘇醫藥,2014,40(9):1111-1112.
[9]王竹芳,王靜茹.中藥協定方法治療泌尿系結石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20(6):853.
篇4
受膽結石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個體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2例接受膽結石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1例。對照組男性6例,女性5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2.6±3.1)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4.2±1.2)年,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8例,大學以上文化程度者3例;觀察組男性9例,女性2例,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41.6±5.1)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3.2±1.5)年,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5例,大學以上文化程度者6例;所有患者均經多普勒超聲確診為膽結石,并同意于本院接受膽結石手術治療,排除心肝腎嚴重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文化程度比較上,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1.2.1觀察組患者給予個體化護理 根據膽結石患者個體化差異從而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護理流程方案,并對觀察組全體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流程的培訓,要求每個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患者入院之后,根據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將病房布置好,要求干凈整潔,為患者營造一個安全、溫暖、舒適的醫療環境;②術前調查患者的心理狀態,膽結石患者一般都要接受手術治療,而手術會帶給恐懼、焦慮等不安情緒,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心理調查結果,根據患者出現的不同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詳細解答患者疑問,引導患者深呼吸、肢體放松,或者播放舒緩的音樂,調節患者的情緒,緩解其不良情緒[2]。③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選擇合適的方式和時機,向患者詳細講解膽結石的相關知識,告知手術的方式、必要性以及手術成功的可能性,讓患者對膽結石手術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以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3];④在手術前給予患者飲食指導,讓其盡量多食用高營養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手術的耐受性,保障手術的成功;⑤在患者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并給予常規護理,做到精確、快速,避免失誤,減少患者的痛苦;⑥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對傷口進行精細護理,對有引流的患者進行引流管護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等;協助患者翻身、鼓勵其盡早下床,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處理;⑦術后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飲食護理,給予患者高蛋白、富含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寒涼、辛辣刺激的食物,積極與患者溝通,讓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其盡快恢復健康。
1.2.2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常規護理,囑咐患者一些常規注意事項,嚴密觀察其病情變化,不給予特殊的護理和指導。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表(SAS)、抑郁自評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定,若焦慮自評表總分≥50分,則表明患者處于焦慮狀態;若抑郁自評表≥53分,則表示患者處于抑郁狀態。采用消化系統疾病生活質量評分表(GIQLI)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總分為144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4]。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兩組研究所得數據由專業記錄員交叉記錄,同一樣本,進行三次重復性檢測(無離群檢驗),清潔數據錄入EXCEL(03版本)進行邏輯校對分析,導出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處理,組間比較采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各組間對比方法為t檢驗。檢驗結果以P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的評分情況,詳見表1。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p
2.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GIQLI的評分情況,詳見表2。
表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GIQLI的評分情況(χ±s;分)
注: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p
3結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良的生活習慣、環境變化、生活節奏加快等因素導致膽結石的發生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一般采取外科手術治療,但是患者面對手術多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影響治療效果,降低生活質量。因此,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的關鍵之一[5]。
篇5
【關鍵詞】手術治療;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2-0084-01
老年患者比較容易患有膽囊炎膽結石疾病,該疾病也是老年群體的高發膽系疾病,我國目前的社會結構正在向老年化過度,老年人患有膽囊炎膽結石的幾率在不斷的攀升,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質正在不斷降低[1]。此次根據2010年至2013年我院的部分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效果進行分析研究,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有42例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炎膽結石,將這些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性19人,女性23人,最小60歲,最大82歲,將同期的另外接受開腹手術治療的4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0人,女性22人,最小61歲,最大80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此次的研究標準[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
1.2方法
1.2.1 研究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往患者腹腔內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氣腹,拉大腹腔的空間距離,把肝臟上移,在患者的腹部做0.5cm的穿孔,在腹壁上做四個穿刺孔。術后常規給予患者禁飲食、胃腸減壓治療,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好輸液速度,預防應激性潰瘍;對照組給予常規開腹治療。
1.2.2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療效、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復發率上進行對比觀察,并做好記錄。
1.2.3 療效判定 若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消失,血象恢復正常,則為顯效;若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血象基本上恢復正常,則為有效;若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血象都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則為無效。
1.2.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統計分析工具為軟件SPSS18.0,以“X±s”形式對計量資料進行統計記錄,采用t法檢驗其相關性,計數資料相關性的檢驗方法為卡方法,P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在臨床療效總有效率上比對照組高(P
3 討論
膽結石疾病屬于代謝疾病,老年群體的代謝能力減弱,因此患病率比較高,患者的生活品質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膽結石一般都是合并膽囊炎發作,對患者的代謝循環產生假較大影響。臨床中,我們得知老年患者具有較高的幾率患有膽囊炎和膽結石,主要是該群體的年齡較大,機能退化,往往會有其他的老年基礎疾病,免疫力和耐受力都比較差,所以患病幾率比較高。
膽結石和膽囊炎來年患者的治療會因為其機體的因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藥物與手術都有局限性,所以目前關于老年膽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是世界醫療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因為患者的機體素質不高,所以藥物和手術治療比較困難,在無法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是不能盲目進行手術治療的,會增加患者的風險性 [3]。
因為基礎性基本的存在,所以該疾病的老年患者本身就不能夠隨意的接受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又是膽結石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兩者具有矛盾性,臨床也在研究如何確保手術最佳時期 [3]。開腹手術的創傷性比較大,不適用于老年患者,患者具有較大的出血量,因此安全性比較低。
臨床顯示,開腹手術的患者都會產生創傷,而且術后恢復期長,具有較明顯的疤痕,這些都是限制了開腹手術治療的應用。目前微創技術的興起,讓腹腔鏡技術得到了推廣應用,該手術方法,創傷性小,恢復快,出血量少,因此臨床中適用范圍比較廣,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夠使用,安全性也比較高。
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出血量、手術時間和恢復時間、并發癥幾率的對比,均是研究組的患者比較優秀,說明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效果比較好,安全性高,能夠彌補老年患者機體耐受力不足的問題,臨床中可以推廣使用。
篇6
【關鍵詞】 微創手術; 肝膽管結石; 膽結石片
肝膽管結石即原發性肝內膽管結石,是指左右肝管匯合處以上的所有膽管內的膽結石,其發生率在結石性膽道疾病中可高達80%以上,具有病變廣泛、病情復雜、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殘留結石或復發率高的特點[1]。肝膽結石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發病率近年呈上升趨勢。肝膽管結石傳統的療法主要是使用剖腹手術治療,隨著內鏡及腹腔鏡技術的日臻成熟,微創治療漸漸成為肝膽結石治療的主要方法[2]。本院采用微創術后結合膽結石片治療肝膽結石獲得較好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患者71例,男37例,女34例,年齡29~59歲,平均42.1歲。術前均經B超及/或CT、ERCP等影像學檢查證實為肝膽管結石病。
1.2 分組資料
上述確診為肝膽管結石71例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手術組和手術藥組。手術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44.1±10.2)歲;手術藥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齡(40.3±9.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肝膽管結石分布情況見表1。
1.3 治療方法
手術組在膽道探查術中應用纖維膽道鏡及其附件和雙頻雙脈激光碎石機進行手術,術后進行常規治療;手術藥組施以手術組相同的手術和治療,并于手術后排氣后開始服用膽結石片,飯前30分鐘服用,3g/次,3次/天,連服30天。
1.4 觀察指標
術后第1和第30天患者分別抽血測總膽紅素(T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D表示,計量資料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表1 患者肝膽管結石分布情況表
2 結果
2.1 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均完成治療,術后30天B超復查無明顯復發,其中手術組殘石率為8.57%(3/35),手術藥組殘石率為8.33%(3/36);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2.2 各項檢測指標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TBIL和ALT水平均較高,術后第30天TBIL和ALT水平較術后第1天均有所降低。兩時間點TBIL和ALT水平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肝膽管結石是肝膽外科最常見、最復雜的疾病之一。多年來外科手術在肝膽管結石的治療中為主要手段,但手術對肝膽管結石的治療仍不盡人意,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可引起膽管損傷、膽道出血、奧迪括約肌和十二指腸損傷等并發癥;同時肝內外膽管結石手術效果欠佳,術后殘留及復發至今仍是個難題[3]。
目前腹腔鏡微創術對于提高肝膽管結石的外科療效具有重要的價值,并可直接在結石存在部位進行取石[3]。激光碎石機采用的是一種非熱灼性的工作方法,對周圍軟組織不產生熱效應。在碎石過程中產生機械沖擊波使結石粉碎,而不會導致正常組織損傷。其在很短時間內能準確高效地擊碎結石,對結石推動力極小,可避免膽道壁穿孔危險[4],兩者聯合使用可以降低殘石率。
但術后如何更好降低殘石率,改善術后肝膽功能是目前主要問題之一,肝膽結石片屬純中藥溶石排石的口服藥物,它能調節膽汁中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游離膽紅素的濃度和比例,阻斷膽紅素結石形成的環節,并能溶解已形成的結石,同時對膽酸鹽有升高作用[5]。因此對膽固醇結石及膽色素結石均有一定的消溶作用,還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解痙、鎮痛作用。本臨床觀察表明,術后30天連續服用該藥物,起到很好調整患者體內TBIL和ALT含量的作用,說明應用該藥物對肝膽管結石微創手術后的鞏固治療有一定的作用,該藥物價廉易于服用,無明顯副作用,便于臨床使用和推廣,其有關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觀察。
【參考文獻】
1 吳金術.臨床膽石病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13.
2 吳孟超,仲劍平.外科學新理論與新技術.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374.
3 廖乘龍. 肝膽管結石的診斷與治療進展 .福建醫藥雜志 2009,31(2):91~92.
篇7
關鍵詞:老年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開展護理干預;臨床意義
膽結石為臨床常見疾病,多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但為了確保手術效果,還需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老年膽結石患者身體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尤其需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工作,以確保手術安全,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加速患者術后康復[1]。本研究就老年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開展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6年1~5月老年膽結石患者38例,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所有患者精CT、B超等檢查確診,均無合并機體其他嚴重疾病。甲組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5.73±5.14)歲。發病時間4個月~8年,平均(3.17±1.13)年。乙組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齡62~79歲,平均年齡(65.18±5.35)歲。發病時間4個月~8年,平均(3.24±1.15)年。兩組患者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甲組圍手術期開展常規護理干預;乙組圍手術期開展全程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術前護理 術前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以親切友好的態度跟患者交流,介紹疾病有關知識,加深患者的認知,并對手術流程進行介紹,說明配合要點,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提升治療依從性。術前做好常規檢查,觀察腹部體征。監測患者呼吸、體溫等情況,出現異常需及時處理。
1.2.2手術護理 術中注意調節溫濕度,做好患者、麻醉護理,并做好保暖工作,積極配合手術醫生進行各項操作。
1.2.3術后護理 ①護理:術后給予去枕平臥,為避免誤吸等不良事件發生,需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并給予吸氧,確保呼吸通暢。②早期活動:術后5~6 h在患者血壓穩定且清醒情況下指導其進行床上運動,但需避免切口裂開。③飲食指導:術后給予早期營養補充,攝入低脂、高熱量飲食,并注意攝入含有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并囑咐患者少食多餐,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飲食計劃。④并發癥護理:術后加強對切口情況的觀察,并定時更換敷料和消毒,確保引流通暢,預防引流液逆流的發生。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的發生。術后鼓勵患者多飲水,促進尿液排出。對排尿異常者可用熱毛巾熱敷腹部,改善排尿情況。為患者按摩腹部,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手術平均操作時間、平均失血量、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觀察時間;膽結石手術并發癥情況。②護理滿意度的評價通過方法問卷并收集相關調查結果,問卷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項,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每組患者總例數×100%[2]。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x±s表示)。P
2 結果
2.1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比較 乙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顯著比甲組高,其中,甲組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各有7例、8例和4例,滿意度78.95%,乙組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各有12例、6例和1例,滿意度94.74%,P
2.2手術平均操作時間、平均失血量、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觀察時間比較 乙組手術平均操作時間、平均失血量、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觀察時間顯著比甲組好,P
2.3膽結石手術并發癥情況比較 乙組膽結石手術并發癥情況顯著比甲組低,P
3 討論
老年膽結石患者跟年輕患者相比,在機體功能、免疫力和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均大大減弱,圍術期容易出現不良情緒,手術應激大,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高,因此,對于老年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需做好細致護理工作[3-4],通過全程護理工作的開展,可從術前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做好相關檢查和準備,加強宣教,提高患者手術的依從性,減輕其應激心理。術后通過、飲食、活動和并發癥預防等的全面護理,可有效推進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改善患者預后[5-6]。
本研究中,甲組圍手術期開展常規護理干預;乙組圍手術期開展全程護理干預。結果顯示,乙組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滿意度顯著比甲組高,手術平均操作時間、平均失血量、恢復排氣時間、術后住院觀察時間顯著比甲組好,且膽結石手術并發癥發生顯著比甲組少,說明老年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開展護理干預的效果確切,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加速胃腸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錦良.老年膽結石82例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73-74.
[2]郭君.對行手術治療的老年膽結石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6):133.
[3]朱玉娟,羅豐,甄文能,等.老年高危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分析[J].心理醫生,2016,22(22):117-118.
[4]宋佳佳.高齡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預見性護理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3):212-213.
篇8
關鍵詞:腹腔鏡;膽結石;術后護理
膽結石,是指發生在人體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一種膽道系統的疾病,又稱膽系結石癥或者膽石癥。由于當今時代人們飲食不規律、不合理等原因,現如今膽結石疾病已成為醫生行醫過程中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治療膽結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手術,當下較為常見的手術主要有開腹手術、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其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相對較新的新技術[1]。為探討腹腔鏡手術應用于膽結石患者的術后護理效果,選取30例來我院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膽結石的患者并將其進行術后護理,發現強對其的出院指導,對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保證手術的治療效果有很大的幫助。現將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4年1月~3月來我院進行膽結石治療的患者,共30例,患者均無腦、心以及肺等重要器官方面的疾病與其他較為嚴重的基礎性疾病。該3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11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齡分布為20~68歲,平均年齡為(42.6±5.7)歲,病程為5個月~11年,平均病程為(6.52±2.11)年。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 對30例患者運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手術之前全體患者均實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臍孔內下邊取一處切口,通過氣腹針穿刺的方法進行氣腹創造,插入氣腹針,設置二氧化碳氣腹為10~12 mmHg,之后再緩慢放置腹腔鏡。運用三孔法進行手術,在內鏡監視下進行膽囊與膽囊三角區域探查,對膽總管的解剖結構、膽囊炎癥以及黏連情況進行相應的了解。之后采用腳高體低的,保持在30°左右,從而使手術時視野更加清晰。用齒抓鉗對膽囊的底部進行固定,并運用電凝鉤把膽囊管、血管分開,使膽囊三角區域能夠很好的呈現與暴露,并使膽囊動脈與膽囊管處于游離狀態;運用鈦夾施夾器夾住膽囊動脈與膽囊管,同時使用帶電凝剪刀把它剪斷;之后干凈徹底地把膽囊切除,同時應注意清理膽肝床區;之后把腹腔切口的氣體釋放,同時把穿刺套管撤離,以及對切口進行縫合處理[2]。
1.2.2護理方法
1.2.2.1一般護理 在通常情況下都會對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對術后的患者實行一級護理制度。醫護人員應當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心電監護的情況,若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疼痛,護理人員應當及時地告知主治醫生,并觀察患者的創口有無液體滲出,同時還需要對患者的體溫以及血壓的情況進行檢查。術后患者應取去枕平臥位,時間保持在6 h以上。在此過程中應當隨時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同時依照具體情況對患者給予常規低流量持續吸氧。醫護人員應當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及時的記錄。
對于部分在全麻狀態下進行手術的患者,在術后麻醉若患者仍未恢復清醒,應對患者采用去枕平臥位,同時使患者的頭偏向一側,防治誤吸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而導致氣管堵塞或患者窒息的情況。同時應當采用常規心電監護,對患者的脈搏、血壓、呼吸及體溫等體征進行嚴密觀測,并對患者精神狀態和面色的變化進行不定時的巡視,防治發生意外。
醫護人員對于設置了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應當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性質、氣味,并對患者24 h內的引流量進行記錄,尤其是在術后6 h內,應當對患者術后腹腔內出血的情況進行重點觀察。同時要保持引流管通暢,操作的過程中做好防菌措施。
1.2.2.2飲食護理 由于腹腔鏡手術時間通常都較短,因此該手術不會對患者腸道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在患者術后禁食24 h后便可以進食并飲用少量溫開水,同時還應對患者給予2次/d的口腔護理,防止患者的口腔出現感染。若患者并未出現嘔吐等不適狀況,便可讓患者攝入低脂流質的食物,少量多餐,之后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讓患者食用半流質食物或普食。在患者排氣后還應當鼓勵患者多喝水,盡量降低膽汁的粘稠度,促使膽汁的排泄。
1.2.2.3疼痛的護理 由于腹腔鏡手術的創口較小,術后24 h后通常都會讓患者采取半臥位緩解疼痛。對于部分疼痛過敏的患者,應當酌情適量地采用鎮痛藥物,在使用鎮痛藥物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嚴密地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
1.2.2.4并發癥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手術過程中可能導致的出血,膽汁性腹膜炎等并發癥的出現,同時部分患者在術后的肩痛很可能是因為二氧化碳聚集在膈下產生碳酸所致。醫護人員在術后應當鼓勵患者盡早地嘗試下床活動,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便秘、下肢深靜脈血栓、腸道粘連以及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2結果
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間無并發癥或其他不良反應發生,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見表1。
3討論
現代人由于飲食作息等不規律,患膽結石疾病的概率越來越大。而在當前技術之下,通過手術治療改善患者的膽道,減小膽道壓力,并使膽汁能夠順暢流通,是對膽結石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最為有效與便捷的方式之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現代進行膽結石疾病治療的手術之一。通過對護理結果的研究可知,對采用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術后護理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排氣量、切口感染率,能夠很大程度上的減輕患者的痛苦。
腹腔鏡手術是21世紀才出現的一種先進的外科手術方法,腹腔鏡手術目前所涉及疾病以及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在臨床實踐之中,腹腔鏡手術相比其他手術方式具有手術創口小,易愈合等優點,因此腹腔鏡手術尤其適用于在膽結石手術,其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痛苦以及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產生。
根據本次護理的護理結果來看,對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膽結石的患者開展術后護理并在患者出院時開展出院指導,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及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從而提高膽結石手術患者在術后的護理質量以及康復速度,值得進行廣泛地推廣。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膽結石;高齡患者;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臨床療效
膽結石屬于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與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關系密切,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強,高齡人群發生結石的幾率也在升高,給老年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目前臨床治療膽結石以手術為主,常用術式有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鑒于結石復發性較強,且高齡患者體質較弱,選擇便捷的輔助檢查手段及有效的術式成為徹底治療該類疾病的關鍵,腹腔鏡手術形成的創口較小、術后愈合較快,微創優勢明顯,是目前臨床推薦術式,也容易被患者接受[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5年2月~11月診治的高齡膽結石患者65例作為研究對象,經影像學檢查并確診,其中合并膽管炎10例,胰腺炎5例,膽道狹窄4例,均行膽囊切除手術,對于患有嚴重器質性疾病、身體不耐受及存在手術禁忌患者予以排除。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將上述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共35例,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齡分布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71.5±3.8)歲,平均病程為(3.5±0.4)年,其中膽固醇膽結石9例,膽色素性結石16例,混合性結石10例;對照組共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齡分布為60~82歲,平均年齡為(71.6±4.1)歲,平均病程為(3.5±0.6)年,其中膽固醇膽結石9例,膽色素性結石15例,混合性結石11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結石類型和合并疾病)對照較為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取仰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臍下緣入路,切口約1cm,置入腹腔鏡,通入二氧化碳,腹腔鏡下確定肝圓韌帶,在右側再行切口,置入手術器材,明確膽囊、膽總管等術區、各組織生理解剖關系,充分顯露膽囊,游離去除膽囊,查看術野,結扎止血,沖洗腹腔創面,排除二氧化碳,縫合切口。對照組行常規開腹手術,全麻或硬膜外麻醉,腹直肌近處開腹,操作流程基本一致,對于腹腔污染者,留置引流管。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常規抗生素,對基礎疾病進行對癥治療,加強術后監護和護理干預。
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指標、術后指標和住院時間,其中手術指標指標包括手術時間、切口大小和術中出血量,術后指標包括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肝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設定痊愈、好轉和無效3級評價標準,癥狀和體征消失,體內無殘留結石,且未復發,為痊愈;癥狀改善明顯,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為好轉;有殘留結石或結石復發,為無效[2]。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
1.3統計學處理 以SPSS10.5軟件包整理所獲數據,各項觀察指標均用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值檢驗,手術治療效果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計量資料統計分析 研究組手術及術后各項觀察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2.2計數資料統計分析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高齡膽結石手術治療的要求相對性較高,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較多,身體狀況較差,具體表現為機體應激能力和組織適應能力降低,采用常規開腹手術治療,治療風險較大,且術后恢復緩慢,易出現各種并發癥,給其生活質量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相對而言,腹腔鏡手術克服了常規開腹手術的不足,微創優勢突出,安全性更高,適用于高齡膽結石患者,相關術式較為成熟,在治療該類病癥方面的效果獲得了廣泛肯定[3,4]。隨著腹腔鏡手術在臨床的推廣應用,有關腹腔鏡手術治療高齡膽結石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徐洋[5]對80例高齡膽結石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其中腹腔鏡手術的觀察組,各項觀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大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0%)低于對照組(10.0%),提示腹腔鏡手術微創優勢明顯,利于老年患者術后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手術及術后各項觀察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與常規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治療膽結石療效更為確切,手術創傷小,利于高齡患者術后恢復,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建議將其作為首選手術治療方法,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林BB,李啟信,盧業才.腹腔鏡手術對高齡膽結石患者臨床療效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2(5):660-661.
[2]胡亞軍,光建中,朱志偉.高齡膽結石患者行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的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5,28(7):74-75.
[3]徐洋.高齡膽結石患者給予普外常規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療效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10(3):327-328.
篇10
[關鍵詞] 肝膽管結石;肝部分切除術;手術方式;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5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6(b)-0187-02
肝膽管結石于臨床中又名肝內膽管結石,它屬于膽管結石的一種,具體指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各分支膽管內的結石[1]。肝內膽管結石能夠單獨存在,亦可以同肝外膽管結石共存。肝膽管結石的類型通常為膽紅素結石,肝膽管結石不但是常見病之一,更為重要的是由肝膽管結石所引發的嚴重并發癥,是良性膽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在肝組織內部深藏著膽管,它的分支解剖結構極其復雜,結石的性質情況不一,因此,大大加大了肝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從而導致術后的殘石率、復發率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仍然居高不下[2]。
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對20例患有肝膽管結石的患者實施肝部分切除手術進行治療,患者術后的并發癥顯著降低,后期隨訪的遠期療效也十分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治療肝膽管結石的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齡19~80歲,平均42.9歲;病程5 h~13 d,平均7.9 d。20例患者全部屬于初發肝膽管結石,其中,左肝膽管結石9例,右肝膽管結石8例,雙側肝膽管結石3例;20例患者中有2例伴有肝內膽管狹窄情況。
1.2 診斷標準
正常膽管在PTC、ERCP時的直徑為0.7~1.0 cm。若患者的管徑1.0 cm,考慮膽管阻塞,膽管結石、腫瘤以及良性狹窄等病因。膽管的最大直徑超過最小直徑1倍以下者為肝膽管輕度狹窄,最大直徑超過最小直徑1倍以上者為肝膽管重度狹窄[3]。
1.3 手術方法
根據本院收治的20例肝膽結石患者的臨床特點,實施左外葉切除術的患者有5例,實施左半肝切除術的患者有4例,實施右前葉切除術的患者有5例,實施右葉切除術的患者有3例,實施肝方葉切除術的患者有3例。術后對全部20例患者采用T管引流,若患者出現合并膽囊結石的現象,便要對其實施膽囊切除術,術后采用膽管鏡取石。
1.4 治療評價標準
結石全部取出,術后無并發癥現象,患者治療后并無復發現象發生為優;結石部分取出,術后有較輕的并發癥現象,患者治療后無復發現象發生為良;結石部分取出,術后有并發癥,患者治療后出現復發現象為差。
2 結果
2.1 治療結果
3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5%,1例并發癥為膽管出血,1例并發癥為切口感染以及切口裂開,1例并發癥為膽瘺。術后對20例患者均進行了隨訪,隨訪率為100%,6個月正常膽管在PTC、ERCP時的直徑為0.7~1.0 cm,隨訪時間為2年,平均隨訪時間為1.4年,1例患者在術后出現肝膽管結石復發現象。遠期療效為優14例,5例為良,1例為差,優良率為95%。
3 討論
肝膽管結石的治療至今為止仍然是肝膽外科中的重點以及難點,之所以至今仍是重點與難點,主要由于多種因素影響著手術方式的選用以及手術的實施,具體因素如下:肝內膽管中的結石具體分布范圍情況的不同、結石數量的差異、肝膽管以及肝臟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手術時間的長短(急性期手術以及慢性期手術所需時間是存在差異的)以及以往手術的次數等[4]。針對不同的患者以及患者的病理類型,采取相應的手術或者多種手術聯合應用的救治形式[5]。CT、MRI以及B超等影像學方法的不斷發展以及纖維膽管鏡的應用,為合理制訂手術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肝膽管結石術的目的應達到以下5點:(1)將所有結石盡可能取盡;(2)將病灶清除干凈;(3)糾正膽管病變的現象;(4)建立通暢的膽汁引流;(5)為術后的協助治療創造最有利的條件[6]。
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原因同膽管的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以及膽汁滯留的關系最為密切。導致結石形成的首要因素便是感染,膽道寄生蟲感染以及復發性膽管炎均是感染的常見原因,幾乎所有患有肝內膽管結石病的患者膽汁培養都能夠檢測出細菌的存在[7]。腸道是感染細菌的主要來源地,大腸埃希菌以及厭氧菌都是常見的細菌。一些厭氧菌同大腸菌屬感染時,會產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這種酶同膽管感染時產生的內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相結合能促進結合型膽紅素水解,從而生成游離膽紅素,并且沉淀。肝內膽管結石形成的必要條件便是膽汁的滯留,只有在膽汁滯留的條件下,膽汁中的成分才可以沉淀積累從而形成結石。膽管炎性狹窄以及膽管畸形是引起膽汁滯留的主要原因,梗阻近端膽管內的壓力升高,膽管的擴張,膽汁流動的緩慢,均有利于結石的形成。除此之外,膽汁中的黏蛋白、酸性黏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質、炎性滲出物、脫落的上皮細胞、細菌、寄生蟲以及膽汁中的金屬離子等,均參與結石的形成[8]。
由肝膽管結石的形成的原因以及特殊性,本院采取肝部分切除手術的治療方式,由于患者患病情況以及患者的個人情況均有所差異,肝部分切除的部位亦有所不同。從術后并發癥例數以及隨訪的遠期療效可以看出,這種手術方法不但有效地控制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其遠期治療效果也較佳。
由于患有肝膽管結石的患者病情復雜難料,通常患者的病情較差,因此醫護人員應該在手術前對患者的病情做好充分調查,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對患者病情的診斷能力,從而使圍術期的處置更加周密精確,達到最佳的手術效果。手術均達到如下要求:結石全部取盡、膽管狹窄以及梗阻現象均被解除、將結石部位以及感染病灶全部去除以及恢復并且建立了通暢的引流。
綜上所述,足可證明肝部分切除對肝膽管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值得廣泛推廣至相應的臨床中。
[參考文獻]
[1] 顧奇云,俞冬,盛林林.217例肝膽管結石治療體會[J].肝膽外科雜志,2006,14(1):31-35.
[2] 梁力建,李梅生.肝葉切除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體會[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2001,8(2):1-3.
[3] 劉允怡,賴俊雄.肝內膽管結石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7):540-542.
[4] 賴佳明,梁力建.肝切除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應注意的問題[J].肝膽外科雜志,2004,24(4):200-204 .
[5]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44-550.
[6] 鄧關海,湯照峰,劉波.左肝外葉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6(6):436-439.
[7] 劉特彬,李小輝.85例左肝膽管結石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廣州醫學,2002,23(10):11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