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貸款范文
時間:2023-04-04 16:14: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次級貸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次貸危機;國際傳遞;風險;預期效應
文章編號:1003-4625(2008)06-0102-03 中圖分類號:F833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2007年全球金融界最有影響的事件莫過于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3月13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Financial Corp)申請破產保護,成為次貸危機爆發的標志性事件。隨后,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美國的30多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應聲倒下,并很快殃及美國及其他國家次級抵押貸款債券持有者。2008年年初,次貸危機卷土重來,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次貸危機的危害和影響。
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是指美國金融機構向信用較低的人提供的住房貸款。發放這種住房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為了獲得流動性,把發放的貸款打包出售給一個具有風險隔離功能的特定目的機構(SPV),并由這一機構公開發行以此為基礎資產支持的債券,其發行募集的資金用于支付購買抵押貸款的價款,而債券投資者相應獲得主要由住房抵押貸款帶來的收益權,這就是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進人2007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而且利率開始上升(通常次級貸款利率本身就很高,而且所采用的是浮動利率),借款人無法還高額利息,那么只有出售房產,但是房產又在貶值,所以就出現大量違約甚至不還款,進而影響購買抵押債券的投資者,這樣就形成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危機,簡稱次貸危機。
這次危機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從開始它的影響就是全球性的,而且它的影響還不斷加大和蔓延。危機伊始,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就受到嚴重沖擊,各國中央銀行迅速投入到救援行動。2008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施特勞斯?卡恩發出危言:發展中國家將從次貸危機中承受嚴重后果,而全世界可能陷入一場危險的“金融流感”。次貸危機已經造成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各國金融資產價格的大幅下跌,實際上已呈現出全球性的金融恐慌。那么,為什么次貸危機會迅速而強有力地傳遞,到底有哪些傳遞途徑?這是需要我們弄清楚的問題,也是我國未來規避外部沖擊不能回避的問題。
二、次貸危機的國際傳遞機理
美國次貸危機之所以能夠迅速向全球蔓延,主要是通過以下一些渠道。
(一)購買美國次級債的國外投資者
次級貸款危機爆發后,最先受到影響的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發展得較為成熟,它們資金實力雄厚,進行跨國投資,在全球配置資產。這些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養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險基金、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因為美國金融市場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所以它們在全球資產組合中持有較大比例的美國資產,其中一部分就是以次級貸款抵押發行的衍生品。次級住房抵押貸款違約直接給這些機構投資者帶來損失,另外,美國資產價格下挫也使得這些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其他美國金融資產遭受損失。因此,美國次貸危機直接給持有美國次級債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國外機構投資者帶來損失。例如,2007年11月,世界第一大再保險企業瑞士再保險宣布已為次級貸款相關的衍生品撇賬12億瑞士法郎(約合10.7億美元)。公告顯示,該公司損失主要來自其出售的與次級貸款和資產證券化產品(ABS)相關的債務抵押證券(CDO)。
(二)機構投資者虧損的投資組合調整效應
發達國家的機構投資者大多數是采取全球投資組合策略,一旦某一重要市場的資產價格出現波動,會直接影響機構投資者的資產價值,從而不得不進行資產組合調整,由此風險傳遞到其它市場。美國次級債的投資者遍及美國、歐洲、日本和很多新興市場,因此,次級債危機迅速波及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從此次危機中歐洲投資者和日本投資者遭受損失可見一斑。全球投資組合雖然在更廣范圍分散了風險,但是也使得資產價格波動從一個市場迅速傳遞到其他市場。
(三)資產評級下降導致風險重新定價
信用評級機構在整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中,可以說是起到了放大和傳遞風險的作用。在房地產經濟繁榮時期,評級機構給予次級住房抵押貸款較高的信用評級,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可以順利發行,信用評級機構獲得相關費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認為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收益很高,而風險并不大,爭相追捧;但是當房地產市場不景氣,風險暴露時,則迅速調低次級住房抵押貸款信用評級,使得投資者爭相拋售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進一步加劇了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
次級貸款危機發生以后,評級機構馬上下調了次級債的信用等級,說明次級債的風險上升,因為金融資產是按風險來定價的,因此次級債的價格下跌。各國金融市場是緊密相關聯的,對次級債評級下調導致全球市場其他一些類似資產的評級相應下調,風險重估,這樣美國次級債價格下跌,也帶動了其它國家市場上類似資產價格的下跌。因此,歐洲、日本等市場投資者持有與次級債類似資產的投資者遭受損失,風險迅速傳遞到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上。
(四)實體經濟傳遞和心里預期效應
美國次貸危機給實體經濟帶來的風險主要源于消費縮減,因為美國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其消費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借貸,次貸危機使得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開始緊縮信貸,減少消費放款,另外,投資者資產縮水也會產生負的財富效應。因此,次貸危機將使美國消費縮減和美國經濟衰退。美國與歐洲、日本、英國、加拿大和亞太地區的國家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貿易往來,美國消費縮減和經濟衰退將減少從外部進口商品,從而使得次貸危機的影響傳遞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當然這一過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而多數人對這一問題早有預期,因此,心里預期效應可能提前發揮出作用,人們普遍看淡各國經濟,從而造成消費縮減、投資縮減、資本市場不景氣,并且已經出現經濟下滑的跡象。
次貸危機也使得美元出現持續貶值,美元貶值導致一些用美元標價的大宗商品的價格持續上漲,這里最重要的就是石油,石油價格持續上揚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美元貶值。而石油作為一種基礎能源產品,各國都對其有大量需求,高油價將對世界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隨著美元貶值和石油價格的持續上漲,人們對經濟前景看淡,減少投資和消費,經濟下滑。
三、次貸危機國際傳遞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迅速傳遞給全球經濟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第一,引起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投資者大量拋售金融資產,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普遍大幅下跌,主要表現為各國股市共同下跌,企業融資更加困難,加劇了美國及其以外的金融市場的資金緊張。主要表現之一就是沖擊了全球IPO市場,來自彭博社的統計顯示,全球有近30家公司今年1月份宣布取消或者延期在香港的IPO計劃。整個亞洲市場的IPO都遭受了不同程度創傷。從2007年元月到2月中旬為止,新加坡市場只有3家IPO,募得資金283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新加坡有4家企業Ieo,的融資金額為2,83億美元,兩者相差10倍。日本市場反差更為明顯,所募資金由上年同期的6.59億美元降至現在的3740萬美元。歐洲政治預測研究機構LEAP/E2020研究團隊預測,全球央行網絡一次又一次地無力控制“信貸緊縮”,當代全球金融體系兩根歷史性支柱的動搖(美國經濟衰退和美元衰敗),反映了這個體系內離心力日益增加。離心力的快速增加將導致當代全球金融體系在2008年夏達到崩潰點。
第二,全球大型金融機構出現巨額虧損,嚴重打擊市場信心,并直接導致市場資金緊張和信貸緊縮。2008年3月25日高盛公司研究報告稱,全球次貸相關損失預計將高達1.2萬億美元。其中華爾街的損失占近四成,達到4600億美元,是已經公布數據的近四倍。從2007年4月至12月三個季度里,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的虧損額高達1967億日元(約106日元合1美元);三菱日聯證券公司純利潤減少了33.3%,僅為181億日元;野村證券公司的純利潤為888億日元,同比減少37.7%;大和證券公司純利潤減少了11.3%,為593億日元。法國最大銀行法國巴黎百富勤銀行也宣布,由于在信貸資產上沖減了5.89億歐元(約合8.71億美元),2007年四季度盈利下降42%。到2007年11月份,德意志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的損失約為36億美元,英國匯豐集團第三季度在美國的次貸相關業務損失達34億美元,英國巴克萊銀行第三季度損失約為27億美元。
第三,市場信心受挫,看淡經濟前景。據德國《南德報》報道,美國抵押市場危機已影響到德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受其影響,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景氣指數2007年8月份大幅下跌,與7月份相比下跌了17.3點,下降到-6.9,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三次下跌。接受該研究中心詢問的300名專家普遍擔心美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將會影響到美國經濟的發展,并進而波及德國,首先受牽連的是銀行和保險業,美國消費者需求的疲軟也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德國的出口。銷售量在美國市場占有很大比例的日本建筑機械和建材行業受到了極大沖擊。日本著名的建筑機械制造商小松公司在北美市場的銷售額占其全部銷售額的25.7%。而在2007上半財年,該公司在北美的銷售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為1570億日元。同期,日立建機的銷售額同比更下降43%,僅為480億日元。美國消費需求疲軟已導致亞洲國家對美消費品出口下降。據估計,美國零售額下降1%,亞洲對美國產品出口就減少1.3%。
四、對我國的啟示
通過對次貸危機向全球擴散的機理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我國的金融機構和機構投資者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不能盲目樂觀,投資之前必須進行深入調研,注意控制風險,提取足夠的風險損失準備金。
篇2
【關鍵詞】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 CDO 信用衍生品
1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回顧
1.1次級抵押貸款的內涵
次級抵押貸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即“次級按揭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但由于借款者信用記錄較差,很多借貸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證明就能貸到款,因此次級房貸機構面臨的風險也更大,其貸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出2 %至3 %。
1.2危機爆發的過程
2007年2月末,統計數據顯示,次級債貸款違約率正在上升,住宅貸款機構股票大幅下降。全球金融巨頭相繼對美國次級貸款可能發生的損失大幅增加壞賬準備,引起市場不安。
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7年夏季,大型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旗下的兩支對沖基金因大量投資基于次級債的CDO,出現重大損失而陷于破產。
7月中旬,三大評級公司對一千多個住宅貸款MBS調低評級。
這場危機迅速蔓延到歐洲市場。歐元區短期金融市場流動性緊缺,短期市場利率急劇上升。英國北巖銀行(Northern Rock)出現了英國近140年來首次“擠兌現象”。
至此,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全面爆發。為防止市場陷入流動性危機,歐、美中央銀行積極進行了干預。
10月下旬,歐美大金融機構陸續公布第三季度財務狀況,巨額財務損失遠遠超出市場預期,市場再次出現恐慌。各中央銀行不得不再次聯手干預救市。
進入2008年,美國大金融機構公布新的季報,損失又一次超過預期。次級債引發信用緊縮對實際經濟的影響開始顯現,美國年經濟增長率在2007年第四季度已經降到0.6%。此外,2008年初的失業率、零售商品指數等主要經濟指標開始惡化;IMF在2008年2月初將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了0.5個百分點。
2危機爆發的原因
2.1次級房地產抵押貸款制度是形成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客觀原因
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大致可以分為最優貸款市場(Prime Market)、“ALT-A”貸款市場和次級貸款市場(Subprime Market)三個層次。次級貸款市場面向信用較低的借款人,無需提供任何償還能力證明。美國次級貸款市場的存在和發展依賴于房價持續上漲,憑借抵押物剩余價值大于貸款本息規避市場風險,并不依賴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保障市場存續。正是如此,隨著上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房價不斷攀升,次級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目前全美抵押貸款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次級抵押貸款就達1.5萬億美元左右,已經具備了形成危機的制度基礎和物質條件。
2.2應對流動性過剩的貨幣政策是促成美國次級債危機的人為原因
從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聯儲連續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至5.25%,標志著此前擴張性政策的完全逆轉。另一方面,自2006年2季度以來,美國房地產價格出現了負增長,抵押品價值下降,還款壓力大幅度上升,次級貸款的購房投資者,傾向放棄房產,止損出局。不斷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價沖垮了次級按揭貸款市場。
2.3對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樂觀,使得貸款機構進行惡性競爭,盲目降低貸款條件
隨著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不斷沖高,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之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一些次級貸款公司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等貸款方式,s使得貸款人可以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購房,僅需聲明其收入情況,而無須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一些放貸公司甚至編造虛假信息,使不合格借貸人的借貸申請獲得通過。
2.4評級機構反應滯后影響市場信心及市場的過度反應
按揭貸款拖欠率從2006 年開始上升,銀行界提示過、預警過,但直到2007 年,評級公司才大幅降低了評級,導致了市場的恐慌和拋售。
市場的過度反應和普遍的恐慌情緒,使得這次危機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卻遠遠超過的它本身的能量。當市場出現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借款人增多,導致房地產市場空置現象加劇,市場恐慌情緒加劇,使得貸款機構低價脫手,從而導致房價進一步下跌,借款人信用問題進一步加劇,以致更多的抵押品無法贖回。
3信用衍生品――CDO在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中的角色
次貸危機的發生反映了整個金融市場的信用環境的重要變化,在這次危機中,CDO這種信用衍生產品的作用不可小視。
3.1 CDO的概念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擔保債務憑證,它是市場為了彌補ABS(房產貸款支持證券)的不足,而創造出來的信用產品。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自身結構為自己提供“信用增級”,即通常會有一個次級系列(Subordinated Tranche)或一個股本系列(Equity Tranche or Income Notes),由這些系列來充當緩沖。當CDO 資產出現信用問題時,首先損失的是股本系列和次級系列(股本系列多由發行人自己持有)。
同時,CDO的資產組合十分分散,包括ABS、MBS 等結構性產品、垃圾債券、新興市場債券、銀行貸款等高風險固定收益資產的分散組合,這就保證了在不出現違約時,CDO可能獲得超額收益。
3.2 CDO產品的特點
3.2.1 CDO 的“信用分級”技術實際上將資產池中的信用風險進行了再分配。這種結構將大量的信用風險集中給予了次級系列和股本系列。如果金融市場存在很大的流動性,使得大量資金投資了次級類型,當CDO 資產池中較大比例的資產發生違約時,投資次級系列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這對金融市場無疑是很大的沖擊。而且由于CDO2 產品的存在,使得一份標的資產衍生出的衍生證券有許多份。當標的資產發生信用風險時,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幾倍于基本債券數量的衍生債券同時受到損失。
3.2.2 CDO產品幾乎沒有流動性。CDO 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產品,他們被設計專門滿足某個機構的需求。CDO 大多只被設計給“買入持有”型的投資者,比如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而這些機構正是看準了這種產品的高收益與高信用評級的特征。低的流動性意味著,一旦這些機構在CDO火爆的時候持有了過多的CDO,以后的轉讓將十分困難。而市場參與者的同質性又使CDO 的流動性進一步降低。
3.3 CDO在這次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
3.3.1放大器、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
它將實體經濟的危機放大到信用衍生品市場、推廣到全球金融市場,并加速了危機的蔓延:實體經濟的危機被信用衍生品放大和加速,首先傳導為CDO 的貶值和整個信用衍生品市場動蕩,投資這類衍生證券的對沖基金開始大幅縮水。然后,發行衍生品和管理衍生品的公司股價開始下跌,這又引發投資者對金融類公司的普遍憂慮,進而有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動蕩。金融市場的動蕩有可能再反過來惡化實體經濟,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而導致實體經濟衰退。
3.3.2風險的隔離與轉嫁的作用
它將銀行體系的風險轉嫁給了其他的投資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養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險公司、對沖基金等等。所以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放大器同時也是一個警報器、減震器,它使得積累在金融系統中的信用風險能夠及時被社會所認知并釋放,以避免風險的繼續聚集和放大。
4危機的啟示
雖然,此次危機暴露出信用衍生品的一系列問題,但次級債及其衍生產品卻將信用風險進行了跨國界的分散,使美國獨立支撐的金融困境演變成具有擴散及傳染效應的系統性難題。為維護我國的金融安全,信用衍生產品的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
首先,是人民幣債券國際化中心建設的需要。發展信用衍生產品是將我國建設成為人民幣債券市場定價中心和交易中心的重要保障,亦有助于我國成為國際經濟金融格局中的一極。其次,是銀行間市場參與者分散風險的需要。通過將信貸資產證券化和衍生化及使用分層技術,可以使原本單一的信用資產構造出各種不同風險水平的產品及組合,從而滿足銀行間市場參與者的不同風險承受能力和避險需要。再次,是跨市場分散風險的需要。通過貸款和債券的信用風險衍生化,可以將原本固定收益市場的風險演化為其他金融市場風險,從而在不同的市場間分散了風險。第四是跨幣種分散風險的需要。通過衍生產品技術可以將人民幣市場的信用風險演化成美元、歐元等其他幣種市場的風險。
但是,信用衍生品產品是衍生品工具中較為復雜的品種,無論在設計上、操作上以及風險管理上均呈現出高度的復雜性。因此在建設信用衍生品時,必須要有完善的基礎市場設施作為保障:
首先,要推動原生產品和基礎產品的深度發展,特別是以企業信用為依托的基礎產品(如貸款和債券)。其次,要注意存量信貸資產的二級市場流動性安排,使商業銀行從過去單純發放貸款向貸款可交易機制安排上轉變。由監管機構統一協調制定標準化的貸款合同,并要求引入外部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以保證貸款資產的二級可轉讓性。再次,文本及基本制度框架要進一步規范,以便為發展信用衍生產品創造條件。此外,要推動中介機構的發展,以便為衍生產品市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最后,要推動OTC平臺的建設,即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信用衍生產品,并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統籌市場參與者,以便使產品的供求形成差異化、層次化的結合。
參考文獻:
[1]次貸危機演變三大深化階段.金融界,2008-2-22.
[2]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原因分析及啟示.金融界,2007-10-8.
[3]美國次貸危機形成原因問題現狀之大觀園.中國金融網,2008-1-27.
[4]21世紀經濟報道――梅新育:市場反應放大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
[5]資本市場與大國崛起.中國證券報.
[6]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漩渦中心的信用衍生品.中投證券,2007-8-30.
[7]美國次級按揭危機成因分析.金融會計,2007,(11).
[8]次貸危機火了衍生品市場.中金在線,2007-11-23.
篇3
紅極一時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日前爆出空前的危機。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房地產業低迷以來最大的一宗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案。這種結局不僅將受到長達一年多寒冬的煎熬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打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也讓前景本不明朗的美國經濟罩上了一頭霧水。
窟窿越捅越大
在美國房地產市場走入低潮之前的5年時間中,由于受房價高企展現的巨大利潤空間誘惑,以及美聯儲低利率政策的刺激,美國人的買房熱情一路沖高,全美家庭自有住宅比例達到歷史最高紀錄。房地產市場的火爆對信貸資金產生了巨大的渴求,次級抵押貸款于是受到了部分購房者的追捧,提供此類貸款的金融公司一度門庭若市。次級抵押貸款占全部房貸的比例,從以往的不足5%快速躍升到2006年的30%左右。
然而,正如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道格?鄧肯所言,歷史經驗已經告訴人們,在繁榮周期見頂時發放的貸款,其壞賬率往往是最高的。之后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導致了80%的次級房貸貸款者的每月按揭在不到半年時間里猛增了30%~50%,付不起按揭并被處以罰款的貸款者大量涌現。
按道理,如果出現還貸困難,借款人只需要出售房屋或進行抵押再融資就能渡過難關。但事實上,由于美國住房市場的急劇降溫,借款人很難及時將自己的房產變現,房屋價值也可能已經跌到不足以償還剩余貸款的地步,由此造成越來越多的次級抵押貸款者不堪重負,無力還貸。
據雷曼兄弟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06年獲得次級抵押貸款的美國人中,有30%可能無法及時還貸;而美國抵押銀行家協會公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上,借款人逾期還貸占全部貸款的比例上升到了13.33%,為最近四年來的最高水平。
抵押貸款壞賬高企,遭殃的首先是抵押貸款行業,而將核心業務集中于次級抵押貸款的放貸機構自然成了“重傷員”,其中新世紀金融公司由于無力償還高達84億美元的流動性債務,而銀行又拒絕對其進一步放款,公司不得不宣布破產。在此之前,由于新世紀金融的股價連續狂跌,跌破了1.55美元,紐約證券易所對其作出了停止交易的決定。
事實上,次級抵押貸款行業的困境才剛剛開始,新世紀也不是唯一一家運作不佳、運氣不濟的公司。資料表明,目前美國已有30多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停業,已上市的次級抵押貸款公司的股價幾乎都是直線下跌,一些設立了次級抵押貸款部門的銀行的股價也在不斷走低,如果這種不景氣持續下去,還可能導致100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關閉。不僅如此,雷曼兄弟相關研究成果表明,今后兩年美國抵押貸款壞賬總額將達到2250億美元,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000億美元。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窟窿可能將越捅越大。
利益扭曲信貸鏈條
次級抵押貸款是相對于優質抵押貸款而言的,兩者服務對象均為貸款購房者。美國人一般都有個人的信用評級,以660分為及格線,大于660分的被視為優質受貸者,而低于660分的則是次級受貸者。由于優質抵押貸款門檻較高,大量信用程度較差的貸款者便轉向次級貸款,該類貸款對信用要求程度不高,但貸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出2%至3%,由此吸引了不少放貸款機構。不過,由于次級貸款的逾期還款比例高,次級市場放貸機構面臨的風險也就更大。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所存在的問題其實早在2002年就已經出現,當時壟斷抵押貸款市場的聯邦全國抵押貸款協會和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由于財務問題而受到政府部門的調查,其他機構趁機進入抵貸市場。與前兩家壟斷抵貸公司制定的放貸標準相比,后來進入的那些放貸機構由于受利益驅使,幾乎敞開錢袋向購房者發放貸款,一些貸款機構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貸款方式,即貸款人可以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購房,僅需申報其收入情況,而無需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寬松的貸款資格審核活躍了房地產交易市場,但也埋下了危機的種子。
更加變本加厲的是,隨著偏好高風險的對沖基金及其他投資者進入這一市場,放貸機構推出了多種多樣的高風險新貸款產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貸款,它與傳統的固定利率貸款不同,允許借款人在頭幾年里只付利息不償還本金。在貸款后的頭幾年,借款人每個月的還貸負擔遠低于固定利率貸款,這使得一些低收入者紛紛入市購房;但幾年之后,借款人每個月的償還負擔不斷加重。當然,在房價不斷走高時,即使貸款人現金流并不足以償還貸款,他們也可以通過房產增值獲得再貸款來填補缺口,但當房價持平或下跌時,就會出現資金缺口而形成壞賬。
顯然,美國次級抵押貸款伴隨著住房市場的繁榮而興旺,也伴隨著放貸機構的利令智昏而埋下了自戕的種子,更伴隨著美國房市的轉冷而引爆全面危機。
危機的輻射與傳導
如同一把雙刃利劍,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刺痛的不只抵押貸款公司,還有與其密切相關的整個金融行業。
全球股市在今年的2月27日經歷了“黑色星期二”的無情沖擊,在還沒有完全打起精神的情況下,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制造的又一個“黑色星期二”再令各國股指遭受重創。受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影響,紐約股市曾在3月13日大幅下跌1.97%,為4年來第二大單日跌幅。美國股市的陣陣寒意也帶動了亞洲和歐洲股市的冷風勁吹。第二天,日經225指數下挫2.92%。香港恒生指數下跌2.6%,與此同時,歐洲股市在當天開盤后也承接前一交易日的跌勢繼續下滑。
如果說股市在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中受到的影響可能會在投資者信心恢復的支持下得到修復的話,那么美國國內消費能力所承受的打擊則是深遠的。勿庸諱言,在抵押貸款狀況不斷惡化的市場生態中,那些無力還債的借款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據美國按揭銀行家協會資料,拖欠供款60天的次級貸款或房屋正遭收回,這一比例目前高達2%,達到了3年來的最高水平。而有關人士估計,在8000萬美國住宅物業中,可能有多達150萬美國民眾的貸款抵押房屋要被收回。房價下跌,資產縮水,抵押品遭遇沒收,毫無疑問借款人的消費空間將遭遇極大擠壓。
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二月份商品零售額僅增加了0.1%,如果不包括汽車與汽油在內,該月零售額下降了0.3%,下降幅度達到了自2004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抵押貸款壞賬的增多,房屋價格可能會繼續下跌,房屋的大量積壓會導致建筑工人失業,同時影響與建筑行業相關產業的就業情況,引發失業率上升;而失業率上升則意味著消費者可支配的實際收入減少,從而導致消費支出的又一輪下跌。
宏觀經濟的變數
對于可能蔓延開來的的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不約而同地稱其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性損害。美聯儲理事畢爾斯指出,次級房貸僅占美國整體房貸市場比重的7%到8%,即使次級房貸違約率上升到20%,也不過將占全美房貸市場1%左右,因此,美國整體房屋貸款市場依然健康。而財長保爾森則明確表示,次級抵押貸款的影響“已經得到控制”。在筆者看來,無論是在給自己打氣,還是試圖消除可能出現的心理恐慌,美國官方的表態都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以下幾方面的客觀事實卻是美國經濟必須面對的――
首先,由于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影響,投資人有可能紛紛退出市場,這種結果勢必導致一些原本優質的抵押貸款,也會因為信貸危機而變成無人問津的壞賬。目前美國抵押貸款證券市場規模高達6萬億美元,若在這里發生大面積壞賬,不能不牽動整個經濟的基本面。
其次,出于對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進一步防范,銀行可能會提高信貸標準或收緊信貸,由此必然影響到整個按揭市場。資料表明,目前已有20多家金融公司表示停止發放新貸款,銀行和其他投資者已經或準備中斷向抵押貸款公司融資。
第三,受信貸與消費能力雙重收縮的約束,美國房地產市場總需求將受到抑制,從而妨礙市場回暖。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和美國商務部提供的最新數據,一月份美國總計有待售房屋409萬棟,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8萬棟,而現房銷售繼去年直降8.5%后,再度下降近了一個百分點,下降速度達到了過去13年之最。
篇4
關鍵詞:次貸危機;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MBS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所謂次貸危機,簡言之,是指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在買了住房之后,無力償還抵押貸款,從而引發的一種金融問題。美國次貸風波給全球金融市場敲響了風險的警鐘。雖然當前我國并沒有典型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但是我國住房按揭貸款同樣有風險,并正逐步步入違約高風險期。對于正處于資本市場快速發展中的中國而言,深入借鑒在此危機中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所存在的問題,將對我國建設中的資產證券化起到深刻的影響作用。
二、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進展情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消費市場日益繁榮。在房地產市場上,資金供給的渠道主要來自銀行,因此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勢在必行。隨著我國銀行消費信貸業務的迅猛發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住房抵押貸款業務高速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品種也日趨豐富與成熟,并后來者居上,成為國內各家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00年9月和10月,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宣布獲準實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
2005年12月15日,由建行作為發起機構,國內首單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建元2005-1MBS信托優先級資產支持證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至此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發展正式步入正軌。
2008年12月13日,國務院《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創新融資方式,開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試點,拓寬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等九大內容。
日前,央行有關人士透露,央行已會同有關部門形成了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初步試點總體構架,獲
得批準后將開始試點。
三、推進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現實意義
所謂資產證券化,是對未來可預見的現金流進行處理,將其分割為證券并轉賣給市場上投資者的一個融資過程;而證券化能夠為房地產市場獲取增量資金,推動行業發展,還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更新穎的投資工具,活躍金融市場。具體說來,發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具有以下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首先,利用證券化技術,提高商業銀行盈利能力。資產證券化是一種表外融資方式,金融機構將非流動性資產證券化,可以擴大銀行的資金來源,為銀行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使銀行的收入突破了傳統存貸款利差的局限,開辟了新的收入來源;其次,利用證券化技術,保障銀行的穩健經營。銀行將抵押貸款出售,并由特殊機構進行包裝后發行證券,即抵押貸款證券化,從而在確保一定盈利水平的同時,在證券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通過分散風險實現經營的安全性,最終達到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目的。
(二)有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1、發展證券化融資,拓寬商業銀行融資渠道。實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將銀行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發放到資本市場上,以證券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然后,銀行再利用這部分變現資金,發放新的住房抵押貸款,這樣就開辟了一條新的資金鏈,從而拓寬了銀行籌資渠道,擴大了銀行資金來源,增強了銀行資產的擴張能力。
2、發展證券化融資,提高全社會資金使用效率。我國投資者相對保守,資金收入來源穩定,但運用率低,主要用于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缺乏個人合適的投資工具;而抵押貸款證券的投資收益相對高于銀行存款,而投資風險又相對低于股票,十分適合于比較保守的我國投資者;再者,抵押貸款證券的出現,也減輕了商業銀行所承受的壓力,減少了資本市場上的投機行為,提高了全社會的資金使用效率。
3、發展證券化融資,促進資本市場的現代化,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資產證券化要求有一個完備、規范的制度環境和一批高素質的金融專業人才。所以,推行證券化,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的現代化。同時,努力提高抵押貸款證券的信用級別,在國外資本市場上吸引投資是發展證券化融資的主要目的之一。而且在證券化過程中,與國外的評級公司、擔保公司都會開展合作,所有這些都將把我國的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緊密地聯系起來。
(三)有利于我國住房產業發展。其一,商業銀行通過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分散各種系統性風險,刺激對住宅的有效需求。這樣,商業銀行貸款積極性提高了,購房首付率降低了,有利于房地產業發展;其二,證券化業務的發展,為我國住房產業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市場。通過在國際市場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我國住房建設項目可以進入國際市場直接融資,這樣就使住房建設項目擁有更多的資金來源,在更大的范圍內選擇最為有利的融資渠道。
四、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存在的問題
(一)住房抵押貸款的基礎市場還很不成熟。首先,缺乏廣大投資者普遍接受并認可的信用評級機構,同時各個機構評級所依據的定性、定量指標不統一,評估原則不統一,缺乏橫向比較的基礎。這種不完善的個人信用登記制度,也給銀行對貸款申請人的信用評估帶來了困難,貸款手續較為繁瑣,嚴重制約了抵押貸款業務的發展;其次,就規模而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占其貸款規模總額不足10%。基礎資產規模過小,嚴重影響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一級市場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住房抵押貸款發展滯后。我國商業銀行對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需求并不迫切。一方面是由于我國金融機構存款增長速度非常快,在當前優質貸款項目不多的情況下,銀行普遍存在著存差,資金是有剩余的。而且,我國抵押貸款市場總量不大,商業銀行還沒有因為住房抵押貸款期限長而出現信貸資金不足和經營風險等問題;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屬于全國性銀行,通過全國的優化配置,抵押貸款可以不通過二級市場也能實現。
(三)抵押貸款證券化缺乏法律制度等基礎保障。首先,抵押貸款證券化將遇到現行法律法規的制約。比如,根據我國現行《民法通則》相關規定,商業銀行在出售抵押貸款債權給特設機構(SPV)時,必須征得債務人的同意,并且不得牟利,這顯然使資產證券化難以實施;其次,缺乏抵押貸款證券化所需的相關法規。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所涉及的破產隔離制度、特設機構的法律監督,以及擔保、信用評估、信用增級、稅收與會計制度等仍缺乏相應的法律規定,并且抵押貸款保險制度有待完善,現有的保險制度根本無法滿足抵押貸款一級市場上降低和分散風險的需要;再次,目前我國金融服務基礎設施不健全,金融監管方式落后,金融風險壓力仍然較大等因素,都將制約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實施。
五、次貸危機對我國MBS穩健發展的啟示
近期發生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次級貸款危機,為尚處于“襁褓”中的中國MBS市場敲響了警鐘。
(一)銀行方面
1、運用多種手段預防和減少違約損失。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沒有按合同約定時間支付債券利息和償還本金時的一種信用風險。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各種業務中,住房抵押貸款是各家銀行資產質量最好的貸款品種之一。但實際上由于期限長、數額大、客戶分散、地域固定、流動性差等特點,發放住房抵押貸款實際具有高風險性。因此,一方面商業銀行必須前瞻性地預測經濟周期和產業變化,密切跟蹤房地產市場變化,借助金融技術切斷違約風險的傳遞與擴散,提高判斷風險的能力,使違約風險的總量得以抑制;另一方面需進一步完善貸款擔保和貸款保險,從而降低住宅抵押貸款違約損失,保障貸款人的權益。
2、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監管,防止風險貸款產生。我國居民相對保守,對于貸款這種提前消費行為,很難坦然接受。所謂“無債一身輕”,即使迫于形勢,背負貸款,也沒有人真的打算歸還幾十年的貸款,而是一有余錢馬上就還。而且商業銀行對于提前償還貸款的行為也僅僅是象征性地收取少量違約金或罰款,因此當利率升高,提前還款行為即成倍增加。這種行為會造成MBS的現金流不穩定,改變證券的償還期限,使貸款銀行遭遇利息損失等風險。而我國的提前還款行為尤為突出,償付時期與金額缺乏共性,加之提前償付的經驗數據又不足,提前償付率的預測比較困難。可見,MBS的關鍵環節就是對住房抵押貸款未來的現金流量進行預測,從而進行恰當的定價。因此,針對提前還貸行為,商業銀行除了通過合同禁止形式來規避以外,還應通過研究抵押貸款數據,經過計量和實證分析來確定合同條文,尋求合理的風險規避途徑。
3、建立健全信用體系,關注借款人的資信狀況。美國信用體系非常健全,不同信用水平的人和機構享受的資源和成本是不一樣的。信用記錄好的能夠享受利率折價;反之則需要承擔信用風險溢價。美國次貸市場主要是為信用記錄低等群體設置的,這種市場性的分隔如同為不同信用風險的資產設置了一道防火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風險過濾的作用。同時,美國信貸市場提供的品種很多,如固定個貸、浮動貸款,等等,這些品種的設置意在滿足不同信用級別的人的需要;而我國產品開發并沒有與信用級別聯系在一起,因此也就容易出現問題。顯然,在這方面我國應借鑒美國在信貸市場方面的結構性技術和對客戶進行細分等技術,認真考查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通過嚴格的貸前調查與審查,嚴把放貸入口關。通過各種市場化手段,在不同產品和服務間設置不同層次的風險隔離帶,降低風險。
(二)政府方面。次貸危機不僅反映了金融創新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影響,而且反映了抵押貸款和信貸市場缺乏透明性及監管缺位的現象。政府作為市場經濟體系的最后“守夜人”,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應當立足于本國具體態勢,冷靜而不失靈活,理性應對。
1、貨幣供應與實體經濟的增長保持同步。信貸不能無限擴張,貨幣要根據實體經濟的需要來發行,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獨立審慎地做好貨幣政策的決策調控;否則,就會形成泡沫。美國政府為了拯救金融體系,推出巨額救援計劃,只能通過超量印制貨幣來滿足金融市場流動性枯竭的需求。那么,金融危機之后,美聯儲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劇烈的通貨膨脹。
2、資產證券化的進程必須謹慎。華爾街創造性地發明了給無還款能力的人提供結構性還款方式的次級住房貸款,又聰明地將之證券化。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全世界的金融海嘯,就是因為其次按風險通過資產證券化流向了世界。所以,應堅持優質的基礎資產證券化,并保證整個證券化過程對投資者的透明度,防止金融衍生品和資產證券化被過度開發和濫用。
3、建立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我國還屬試驗階段,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將成為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主要障礙。
綜上所述,美國次貸危機不僅對美國、乃至世界的金融、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沖擊,也已經對我國外貿和資金層面產生了重大影響。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也提醒我們,一方面要防患于未然,重視和觀察由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和世界金融經濟波動擴散的方向、范圍和程度,以及對我國金融和經濟影響的可能途徑及其后果,提前做好前瞻性的應急準備,把次貸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對過去分析、預測和政策等各方面的回顧、總結,分析和查找過去工作的成績和不足,為今后更好地做好金融風險防范工作提供寶貴的經驗支持。因此,有必要吸取美國次級債危機的教訓,努力消除引發房市投機的內生機制,并通過引入基于公眾意愿的政府住房計劃、打擊過度投機等政策,防患于未然。
六、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前景分析
(一)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是我國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這一創新型金融工具曾經為西方金融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可否認資產證券化是個好工具。其一,利用該技術,商業銀行可以自行通過資產負債的合理搭配,在適當的時機選擇將抵押貸款證券化,使自身的資產業務與負債業務完美地匹配起來;其二,將非流動性資產證券化等于增加了一條重要的資金來源,商業銀行擴展資產業務的能力大大增強,在同業競爭中會處于有利的地位;其三,商業銀行能降低和分散風險。住房抵押貸款經過證券化處理后,發行的證券可以在證券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使得住房抵押貸款所面臨的各種風險通過證券市場分散給眾多的投資者。總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這一國際金融領域的重大創新,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現已形成大規模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市場,已成為西方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主流,并對住宅業的發展、住房自有率的提高以及金融風險的防范與化解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國商業銀行面對金融創新的發展趨勢,也應當實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換言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是我國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
(二)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任重而道遠。隨著我國房地產投資體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對住房產業的支持作用日益巨大,房地產證券化必將為我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大支持,為我國的房地產金融創新帶來新的契機。房地產證券化可以極大地推動房地產業發展,促進住房與金融之間的良性循環,它的實施必將對我國住宅產業和金融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對于一項新生事物,其本身在條款設計、定價方式、風險回避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人們接受它也需要一個過程,我國房地產證券化的道路來日方長、且任重道遠。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篇5
在危機四伏的金融世界里,“蝴蝶效應”隨時可能引發毀滅性的全球災難!
2007年3月12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的幾家債權人致函新世紀金融公司,通知該公司違約,同時公布了該公司因沒有用于發放貸款的頭寸,企業的財務出現危機。受此影響,新世紀金融公司的股價跌至87美分,被證交所正式停牌,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瀕臨破產。
或許世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叫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美國房地產貸款機構遭受的危機,卻將招致美國乃至全球自本世紀以來的第一場金融危機。事實上“次級抵押貸款”成為了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次級抵押貸款事件”暴發后,沖擊波傳導到了“次級債券”,又引爆了“次級債危機”。這一傳導過程,給人們充分展現出傳統商業銀行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風險傳遞的過程。我們知道,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上存在著截然不同的文化,商業銀行注重風險管理,投資銀行更重視風險收益。但是,無論是更重視收益還是更重視風險規避,作為銀行來講,安全性、收益性與流動性的均衡考量,應始終成為經營管理的深刻內涵。
考察兩個“次級危機”事件的引爆,無論是“次級抵押貸款”爆炸,還是“次級債券”爆炸,引爆的成因都是來源于金融生態,爆炸后又作用和影響到金融生態的變化。然而,作為一國金融生態的調節者――貨幣政策及其傳導體系,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地成為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和救火員。
次級抵押貸款原本是一項金融產品,從世界金融歷史的角度看,單純由一個金融產品所引發的一場金融危機還是極為罕見的。事實再一次地警示我們,金融風險無時無處不在。但我們也要看到,風險管理始終是金融管理的核心,風險計量、風險轉移、風險規避等技術,如果運用得當,可像一面鏡子一樣讓我們視野清晰,有效避免危機。
金融界的魅力也就在于:當風暴來臨時,優秀的銀行家已經掌舵自己的航船,到達了安全的境地。
歷時一年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還在繼續,一場原本只涉及單一地區、單一金融產品的危機已經通過蝴蝶效應演變成了一場波及全球金融市場的颶風。
次級抵押貸款事件和金融危機的顯現,再一次給我們帶來一些更為重要的啟示:一是,宏觀貨幣政策的決策在考慮國際貨幣體系交換與貿易競爭因素的同時,也必須要平衡本國經濟的發展;二是,金融產品和創新要充分考量宏觀貨幣政策對其可能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三是,宏觀貨幣政策必須要考慮到金融產品和創新對其產生的反作用;四是,不管是在經濟周期的高峰還是谷底,風險管理應始終貫穿,面對新的市場變化,風險模型應根據新形勢的變化迅速更新。
篇6
在申請房貸時,大部分銀行都會有三次提前還款的機會,即達到銀行提前還貸的要求后,貸款人可以向銀行提出至少3次提前還款的申請。每次提前還款的金額沒有限制,可以一次性還清,也可以只歸還部分。大部分銀行每年都可以提前還清,但具體情況要以貸款合同的約定為準。
部分銀行提前還款需要收取違約金,比如說招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房貸一年后提前還款就需要收取違約金,而光大、農業銀行等則不需要支付違約金。提前還款是否收取違約金要以各銀行規定為準,具體可以詢問放款銀行。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關鍵詞]次級貸款 傳導機制 金融監管
隨著2007年3月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告破產,一場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給全球各國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影響。全球性的跨國商業銀行也搖搖欲墜,花旗銀行、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銀等這些金融機構巨頭無不面臨巨額虧損、股價暴跌、政府注資救的困境,更有大批的商業銀行在這次金融海嘯中倒閉破產。
究其根源,次級抵押貸款是造成這場全球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
一、次級貸款的定義
美國住宅金融機構在評估發放貸款時,會根據申請者的信用歷史、借款額度、目前收入狀況等一系列指標,根據信用評分,一般分為第一類“優級貸款”、第二類“Alter-A貸款”、第三類“次級貸款”。第三類等級的次級抵押貸款是針對缺少收入證明、還款能力較差、負債較重且信用分數一般低于620的客戶,由于此類貸款對于借款人的信用要求低于優質貸款和“Alt-A”貸款,它的貸款利率高于優質抵押貸款2%~3%。次級貸款對金融放貸機構來說是一項高回報業務,但由于次級貸款對于借款人信用要求比優質貸款低,且借款者信用記錄較差,因此次級貸款的風險也就大。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產生的出發點是為了能夠讓低收入者也能夠買得起自己的房屋。1994~2006年期間,美國的房屋擁有率從64%上升到了69%,逾900萬家庭在這段期間擁有了自己的房屋。不可否認,這很大部分歸功于次級房貸。在獲取次級貸款的人群中,其中大部分是低收入家庭。這些貸款申請者由于信用記錄較差或付不起房屋首付而無法取得優質級抵押貸款。而次級抵押貸款為這些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房屋貸款的選擇權。
二、次級貸款的迅速發展
在2000美國網絡經濟泡沫破裂后,為刺激美國經濟發展,美聯儲曾多次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以推動了美國房貸需求和房價上漲。2001~2004年期間,美聯儲實施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產業的發展,美國人的購房熱情不斷升溫,次級抵押貸款成了信用條件達不到優質級貸款要求購房者的不二之選。
放貸機構間的競爭加劇催生了各種高風險次級抵押貸款產品的誕生。比如,只付利息的抵押貸款,它與常規的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的不同在于允許貸款人在貸款的前幾年中只付利息而不用支付本金,貸款人的還貸負擔遠遠低于常規的固定利率貸款,這使得許多低收入家庭紛紛入市購房。這類抵押貸款開始還貸款負擔較輕、很誘人,但積累債務負擔較重,貸款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還貸的負擔會不斷增加,這為貸款人日后有可能無力還款埋下了隱患。
美國常規抵押貸款與房產價值比(LTV)一般是80%,即首付二成房款。貸款人每月的月供一般占個人入的30%左右。而次級貸款與房產價值比(LTV)平均在84%~90%,有的是甚至100%,即房貸首付款不足20%,甚至于零首付。一些放貸機構還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貸款方式,即可以在零首付的情況下購房,貸款人只需申報他的收入情況而無需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如工資單、完稅證明等證明。據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資產研究所(Mortgage Asset Research Institute)的調查顯示,該機構在2006年4月對100筆此類“零文件”的貸款進行了跟蹤調研,調研者將貸款人在申請貸款時申報的收入與其提交給國家稅務署(IRS)的稅務申報收入相比較發現,逾9成的貸款者多報其實際個人收入5%以上,其中六成貸款者虛報收入超過實際收入一半以上。
這些次級貸款的新產品風靡一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住房市場的持續繁榮使的借款者低估了潛在風險;另一方面是由于貸款機構風險控制松懈,競爭的加劇使貸款機構只顧極力推廣這些次貸產品,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向貸款人說明貸款風險以及評估還貸能力的環節。寬松的貸款資格審核推動了房地產交易市場的空前活躍,但也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次級抵押貸款占全部房貸的比例由2002年的8%躍升到2006年的20%。
三、次級貸款的危機四伏
從2004~2006年期間,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升息對房地產行業會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這直接導致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迅速萎縮,房價和抵押品的價值迅速下跌,危險貸款的規模不斷擴大。跟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4年首次加息后,獨棟新屋銷售量下降了11.8%,創下美國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大下降幅度;再貸款比例與2003年相比暴跌了50%以上。經過連續17次加息后,美國的房地產市場的開始衰退。2006年三季度至2007年7月,美國房價下跌超過10%,房屋銷售量銳減,2007年5月美國新成屋待售房屋量超過400萬套,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房價的下跌一方面導致了大量的新房屋積壓,使得美國金融房貸機構放寬對住宅消費貸款的要求,發放更多的次級抵押貸款;另一方面導致了大量已出售的房屋貶值,導致抵押品價值的持續下跌,貸款風險驟然增加。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和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度上升,購房者的還款負擔急劇加重。超前消費觀念早已深入美國人心,絕大多數購房者的購房資金來自于房貸機構,美國民眾沒有存款儲備的習慣。因此,一旦信貸收緊,次貸借款的低收入者將無力負擔月供,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開始顯現。與此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地夠房者出售房屋或通過抵押房屋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直接導致大量的次級抵押貸款的貸款人不能夠按期償還貸款,違約率大幅上升。 瑞銀國際(UBS)研究數據表明,截至2006年底,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還款違約率高達10.5%,是優質級貸款市場的7倍。
如果次級抵押貸款的借貸者無力償還貸,銀行或金融公司會將抵押貸款的房屋拍賣。但由于房地產市場的收縮,房價的迅速下跌,導致房屋拍賣款根本無法彌補放貸機構的損失。因此,隨著大量次級抵押貸款的貸款人無力還貸發生,房價繼續下降時,放貸機構的賬面壞賬就會越積越多,直接影響房貸機構的運營并導致其破產。大量的發放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經營頓時陷入癱瘓,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終于爆發了。
四、次貸危機的傳導機制
房貸機構在發放次級貸款后,為加速現金流動和分散次貸風險,通過資產支持證券產品ABS轉移風險,將其打包轉手賣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把所購買的各種資產重新匯總,通過估價模型度不同風險資產打包成抵押債券CDO出售給世界各地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銀行定期向當初的房貸機構收取本息,用于支付債券投資者利息。投資銀行為了化解為此類交易的風險――即貸款人可能無力償還貸款本息,與保險保險公司簽訂信用違約掉期CDS合約,支付一定數量的保險金,保險公司則為投資銀行的抵押債券提供信用保險。如果基礎債券出現虧損,保險公司將根據合約對投資銀行的損失予以賠付。這樣,通過CDS投資銀行將信用風險轉嫁到了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對投行復雜打包的資產抵押債券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合約不甚了解。一旦債券出了問題,保險公司將面臨巨額賠付。因此,保險公司通過信用評級指數(如穆迪Moody's、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的資訊來參考決策。資產支持證券的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信用等級為AAA市場,次級債市場的CDO通過信用增級的方式,以增加金融資產組合的市場價值,掩蓋其信用風險。
在道德風險和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貸款人、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信用評級機構以及投資者相互設法將風險轉移給他處。次貸衍生產品通過其資本市場被不同的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購買,對于投資銀行來說,次貸衍生產品分散了其風險、增加了融資渠道和降低了融資成本。但與此同時,次貸也將風險也傳導到了證券和保險等行業、各類投資人乃至整個世界。
美聯儲從2005年至2006年6月連續17次提息,將利息從1% 提升到5.25%,連續加息使得付不起按揭并被處以罰款的貸款者大量涌現,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違約率不斷攀升,全美多家次級貸款放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次級房貸市場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2007年4月4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由此,標志著由美國次貸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五、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借鑒
我國的商業銀行應加強防范房貸的市場風險,加強金融監管。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貸款中房貸占了很大的比重,銀行應加強房貸的審核控制風險。若在央行不斷加息、貸款利率大幅攀升或者像價持續下跌、貸款人失業或無力還貸的情況下,銀行就會有大額壞賬損失的可能。因此,建立持續、科學、規范的金融監管體系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國住房抵押信貸市場尤為必要。金融監管部門應不斷增強監管力度,不斷培訓提高銀行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教育,做到未雨綢繆,尋求建立應對危機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蘭利•M: 金融奇才桑迪•韋爾傳奇. 中信出版社, 2005.
[2]張 偉:當前金融危機下美國金融監管體制缺陷及其改革趨勢研究. 管理觀察. 2009,56(12)
[3]袁朝暉: 花旗帝國日落之謎. 中國市場. 2009,64(11)
篇8
關鍵詞:次貸危機;蝴蝶效應;宏觀調控;次級債券;浮動利率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多來次貸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蝴蝶效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從而演變成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美國一打“噴嚏”,全球都跟著“感冒”。那么,究竟什么是次貸危機,以及引發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一、美國次級房貸的現狀和特點
美國次貸危機起源于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所謂抵押貸款,是指借款人以一定的資產(如房產)作抵押所獲得的貸款。在美國,通常根據信用質量,將房屋抵押貸款分為三類:優質抵押貸款,次優抵押貸款以及次級抵押貸款。在這三類貸款中,優質抵押貸款達到或基本達到了美國相關政府支持機構(GSE)規定的標準,具有良好的信用品質。
次優抵押貸款和次級抵押貸款有兩個共同特點:貸款標準低、以浮動利率貸款為主。
次優抵押貸款即“ALT-A”貸款,全稱是“AlternativeA”貸款,它泛指那些信用記錄不錯或很好的人,但卻缺少或完全沒有固定收入、存款、資產等合法證明文件。這類貸款的信用質量好于次級,并且大體能夠接近最優貸款的標準,被普遍認為比次級貸款更“安全”,其利息普遍比優質貸款產品高100到200個基點。據高盛研究報告數據,2006年新發放抵押貸中13.4%為Alt-A抵押貸款。
次級貸款的借款人通常沒有良好的信用記錄、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并且,還款額與收入比(PTI)超過了55%,或者貸款總額與房產價值比(LTV)超過了85%。
除了貸款標準低以至于信用風險明顯高于最優貸款之外,次級和次優貸款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以浮動利率貸款為主,這與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占絕大多數的優質抵押貸款形成了鮮明對比。據估計,在優質抵押貸款、次級抵押貸款和次優抵押貸款中,浮動利率貸款所占的份額分別為20%以下、85%和60%左右。根據高盛研究報告數據,2005年和2006年發放的次級貸款規模分別約為6450億美元和6000億美元,2006年新發放抵押貸中20.1%為次級抵押貸款。引發這次危機的主要是近幾年發放的次級抵押貸款,并很可能波及到次優抵押貸款。
二、次貸危機發生的原因
探究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市場內部機制缺陷是根本原因
1.日益擴大的低端抵押貸款規模是危機的始作俑者。低端抵押貸款規模迅速擴大,將市場推向非理性繁榮。在巨大的利潤的誘惑下,許多金融機構大量發放次級抵押貸款。在樓市升溫期間,這些貸款的風險并不高,因為即使違約,金融機構也可以很容易的通過出售房屋避免損失。
在發放次級抵押貸款后,這些金融機構(主要是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通過貸款證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級抵押貸款為基礎的證券化產品如抵押支持證券(MBS)、資產支持證券(ABS)等,將貸款風險通過證券市場轉嫁給投資者。隨著風險的轉移,這些金融機構回收貸款占用的資金,繼續擴大放債規模。
2.放貸機構和投資者的貪婪是這場危機的前提。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比一般貸款利率高2%~3%,在巨大的利潤面前,放貸部門以及次級債投資者們“見利忘險”,忽視風險管理。一方面放貸機構為了能大量發放、持有次級債,推出各種高風險的次級貸款產品以吸收更多低收入家庭購房。比如只付利息抵押貸款、零首付、零文件等方式貸款。由于放貸機構忽視風險管理,導致一部分人有機可乘。另一方面,放貸機構故意實施“獵殺放貸”行為。放貸機構故意向借款人片面強調高收益性,而對高風險性閉口不談,導致借款人不知道利率波動對自己的還款額會產生什么影響。當危機爆發時,借款人由于利率高漲、房價下跌而不能按時還款,放貸機構遭受巨額損失甚至破產,從而殃及債權人。
(二)政府宏觀調控不力是次貸危機爆發的歷史原因
為了應對網絡泡沫的破滅和“9.11”恐怖襲擊對美國經濟的巨大沖擊,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實行低利率貨幣政策。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1年到2004年間高舉降息大旗,連續13次降息,并將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了46年的最低點1%。低利率政策的實施使貸款成本下降,誘使很多人靠刺激貸款買房,直接導致大量流動性資產涌入美國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這極大的促進了美國房地產業的發展,在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埋下了危機的隱患,孕育了房地產的“泡沫”。隨著美國經濟的復蘇,通貨膨脹的壓力死灰復燃,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抑制通貨膨脹,美聯儲又先后17次加息,2004年到2006年兩年間,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從1%上調到5.25%。還款的成本隨著利息的上升而日益增加,本金滾利息,雪球越滾越大,還款者壓力越來越大。
美聯儲主導的貸款利息劇降據升的“U”型走勢種下了禍根,很多人在政策誘導以次貸低息的方式買房,而后又出現高息還款困難,購房者不能按時高息還款,后果是直接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為次貸危機的全面爆發埋下了伏筆。
(三)房地產市場的失衡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線
美國房地產從2006年開始降溫,“泡沫”破裂后,房地產價格大跌,原來售價20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只能賣到100萬美元左右,出現了房地產全面縮水和下跌的局面。讓那些原本想靠賣房子還貸的炒房者措手不及的是,房價下跌到靠賣房子也還不上貸款的地步,次貸危機終于浮出了水面,并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波及全球,最終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
當房價上漲時,抵押貸款市場資金鏈上所有產品的狀態均為高收益低風險,放貸部門通過將貸款證券化的方式將貸款的風險轉移出去并將回收的資金以發行更多次級抵押貸款的方式來擴大放貸規模以獲取高額利潤。金融機構則根據這些衍生產品為基礎,創新出新的“再衍生”產品。經過層層循環,使越來越多的本無力購房居住的消費者加入次級貸款借款人的行列。這樣從最初的房屋消費者、放貸機構到專業融資機構、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到最終金融產品的投資者都嚴重忽視風險。結果是只要其中某一個鏈條出現故障,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并迅速波及其它環節,一旦購房者無力償還債務,那么從放貸機構到專業的融資機構,直至最后的投資者都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五)借款人的經濟狀況不良和市場流動性不足是危機爆發的基礎原因
次級貸款市場存在先天缺陷,后天營養不良的問題。一方面,由于次貸借款者主要對象是收入低,沒有良好信用記錄,甚至有過破產信用記錄的借款者,借款給這類人而產生的次級貸款市場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在經濟繁榮時期,借款者可以通過房產的升值作為抵押;然而,當經濟環境惡化時,這類借款人由于經濟條件惡化而無法按期支付欠款,違約率較高,造成次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較大,這便是次級貸款市場的先天缺陷。事實上也如此,隨著美國利率升高、房價下降,越來越多的次貸借款人難以承受房貸負擔,從而引發違約。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約有2000億美元的次貸利率面臨重置,次貸損失可能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流動性不足問題導致了次級貸款市場后天營養不良。當美國經濟處于通貨膨脹加速階段,美聯儲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加息以縮緊銀根時,許多貸款者入不敷出,大量次級按揭貸款變成壞賬。在這種情況下,大銀行不再繼續向住房按揭貸款公司提供融資,住房按揭貸款公司面臨破產遭遇。
(六)次級債券的信用評級機構失職是重要原因
信用評級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投資風險,增加市場透明度。然而,評級機構的核心業務卻存在著利益的沖突:被其評定的客戶付錢購買自己的信用等級,但使用這些評級結果的卻是投資者。在市場繁榮時期,信用評級機構為了承攬更多的業務,有時候通過提高信用評級的方式來討好客戶,這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所有的次級貸款債券中,大約有75%得到了AAA的評級,10%得了AA,另外8%得了A,僅有7%被評為BBB或更低。事實上,2006年第四季度次級貸款違約率達到了14.44%,2007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Alt-A和次級債兩類證券的違約率可能會隨著美國房價的大跌而急劇增加。由于為投資銀行發行的各種創新工具提供評級是評級公司業務的主要收入,因此,評級公司很難對按揭貸款證券MBS給出中立的評級判斷。
(七)官方態度的曖昧成了危機爆發的溫床
2001~2002年間,美國次級債因新經濟泡沫的破裂而導致短期拖欠率上升,但美聯儲官員不僅未對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充分的重視,而且刻意回避問題。直至美國經濟由于次貸危機引發金融風暴并波及世界時,美聯儲對此問題的嚴重性都沒有給予清晰的闡述。可見,官方態度的曖昧成了這場危機孕育并迅速蔓延開來的溫床。
總之,從美國次貸危機的特點可以看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是由一系列看似偶然的因素綜合爆發而成的。
參考文獻
[1]汪利娜.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警示[J].財經科學,2007,(10).
篇9
[關鍵詞] 次貸危機 成因 影響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
始于2007年初的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走軟,逐漸演變成美國次級債危機,致使數家國際知名的貸款機構、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因為資金鏈條受到巨大損傷,面臨危機甚至倒閉。下面就來介紹這一影響全球的經濟危機的起因。
在美國,有一種次級按揭,就是向信用分數較低、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人提供住房貸款。之所以有這種貸款,是因為當時貸款公司比較看好美國的經濟,他們認為美國的房價還會不斷上漲。因此這種貸款的借款人無需提供任何可以還款的證明。由于這部分貸款的風險極高,貸款公司貸出這些貸款后,為了降低風險就與投資銀行合作開發了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并把這些證券出售給投資銀行。而投資銀行通過金融衍生品的創新,將那些次級貸款包裝成債務抵押債券CDO,并把這些CDO分成高級CDO和普通CDO出售給對沖基金,結果高級CDO熱賣。對沖基金嘗到了高級CDO的好處后就向利率最低的銀行貸款購買普通的CDO。銀行把CDO賣給了對沖基金后發現這是一個獲利巨大的投資品種,為了再在這個項目上取得更大的收益,銀行也買入了對沖基金。而對沖基金又繼續把普通的CDO抵押給銀行獲取貸款,繼續購買普通CDO。這時候投資銀行又通過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創造出了CDS,即信用違約交換,也就是給CDO向保險公司投保,讓保險公司也來承擔風險。而CDS又一次大賣。之后投資銀行又發行了一種基金,專門購買CDS,并把之前賺得的錢作為保證金投入。由于美國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這種基金也吸引了各種養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財產品,甚至其他國家的銀行來購買。至此,貸款公司、投資銀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以及該類的金融投資機構都卷入了這場次貸危機。
在整個次級貸款的利益鏈條中,只要美國房地產市場保持繁榮,房價持續上升,鏈條中的各個主體就都可以享受到由于房價上升帶來的好處。但隨著美聯儲不斷地加息和房地產市場不斷走向蕭條,次級貸款者還款的壓力逐漸加大,貸款人違約的比例不斷增加,從而次級貸款利益鏈條從源頭開始斷裂。貸款的風險也隨著這個鏈條蔓延開來,由房地產金融機構逐漸轉移給了資本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2007年7月,美國貝爾斯登旗下的兩家對沖基金瀕臨瓦解;2007年8月,澳大利亞麥格理銀行宣布旗下兩只高收益基金面臨25%的損失;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也宣布暫時停止旗下三只對沖基金的贖回,全球的大部分股指暴跌,美國次級貸款危機在其他國家蔓延。
二、次貸危機的影響
1.次貸危機對美國的影響
次貸危機的爆發致使次級貸款利益鏈條上的各利益主體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首先,次級貸款者由于負擔不了日益提高的還款額而不得不被銀行收回住房,無家可歸。其次,次級貸款公司由于收不回貸款而不得不宣告破產。而購買了大量經過包裝的次級貸款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和保險公司也因為抵押債券市場的縮水,出資人要求贖回和貸款人要求提前還款而遭受了巨大的沖擊。美國和歐洲各國的股票因為這一原因連續下挫,亞洲股市甚至出現了17年來的最差記錄。
2.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美國的次貸危機同樣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次貸危機主要是從一下幾個方面對我國產生影響的。
第一,進出口貿易。世界經濟的放緩將導致外部需求的減少,而美國次貸危機使美國經濟放緩,再加上美元不斷的貶值,將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巨大的挑戰。研究表明:如果美國進口下降10%,中國出口將下降3.5%;如果同時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10%的話,中國出口將下降7%;而若匯率升值的幅度為20%的話,中國出口將下降10.5%。 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使我國經濟對美國的依賴度大幅減小,也減輕了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對我國經濟增長負面影響的程度。
第二,金融市場。對銀行也來說,在這次次貸危機中直接損失較小,而且都是一次性的。工行,中行和建行等銀行在次級抵押債券上的投資只占其總資產的1%不到,所受的沖擊不大。雖然如此但投資者對于金融業的投資信心也受到了打擊。而對于不斷上揚的股市而言,次貸危機帶來的國外股市波動對我國股票市場產生的聯動效應和心理影響進一步加大。由于次貸危機導致市場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信心下滑,加上中國資本市場前期上漲幅度較大,自身內部也存在技術調整的要求。當次貸危機引發全球股市動蕩時,中國不但未能幸免,甚至成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場。次貸危機引發信貸市場信心危機,導致發達國家流動性出現局部緊縮 。但是由于中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的增強,市場有進一步加息的預期。而美聯儲持續降息,美元在加速貶值,中美利差倒掛的進一步擴大,會吸引更多投機資本的流入。因此次貸危機可能導致流入中國的資金不減反增。世界范圍內仍然存大量資金在世界各地尋找投資機會,像中國、印度這樣高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成為資金尋求新的增長機會的目標市場。未來中國面臨短期資金大進大出的風險 ,大量短期資本的流入,一方面將加劇國內已經過剩的流動性,促使國內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另一方面,如果一旦美國次貸危機提前好轉,短期資本很可能迅速流出,這將在中國金融市場形成致命的打擊。
參考文獻:
[1]劉鑫:淺析美國次級債危機的成因及影響.理論界,2008(6)
篇10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是指發放給信用等級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較高違約風險的借款者的抵押貸款。由于風險較高,次級抵押貸款的利率也較高,其貸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出2%至3%。在美國,按揭貸款市場按照客戶的信用等級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優質貸款市場(PrimeMarket),優質貸款市場面向信用等級高(信用分數在660分以上),收入穩定可靠,債務負擔合理的優良客戶,這些人主要是選用最為傳統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貸款,較少采用較為復雜的創新按揭工具。
第二類是“Alt-A”貸款市場(Near-PrimeMarket),這個市場既包括信用分數在620到660之間的主流階層,也包括少部分分數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戶。
第三類是次級貸款市場(Sub-primeMarket)。次級市場是指信用分數低于620分,收入證明缺失,負債較重的人。次級市場總規模大致在8600-13000億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數的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憑證,這些人的總貸款額在4500-6500億美元之間。…
綜合比較各種統計,從1990年至今,美國房地產按揭貸款余額大約在10萬億美元,在全部按揭貸款中,大約有40%以上的貸款屬于“Alt-A”和次級貸款產品。從2003年算起,“Alt-A”和次級貸款這類高風險按揭貸款總額超過了2萬億美元。目前,次級貸款超過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撲向20%的歷史最新記錄,220萬次級人士將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過去的14個月里翻了一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2萬億美元的Alt-A和次級貸款在短期內至少會損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約2000-3000億美元。
美國自2000年經濟不景氣時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減稅措施(如購房貸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減應稅收入)鼓勵大家購房,目的是利用房地產業的發展來拉動整個經濟的增長。其結果是帶動了美國房地產價格近年來的急劇上漲,也刺激了對房貸的強力需求。在這種情形下,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公司也放松了對貸款者信用評級的審核,對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審核,信用等級很差的低收入階層也能借到大筆金額用于購房,同時購房無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購房資金皆可從銀行貸款,而且前幾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償還本金;那些信用等級較低、收入不穩定的投資者,甘冒風險紛紛申請次級抵押貸款購買數套住房,期望房產升值帶給他們巨大的利潤。不幸的是事實剛好相反,美國住房價格近年逐漸回落,同時利率逐漸上升,致使許多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越來越難以按期償付貸款,最終導致次級債危機爆發。同時,直接或間接投資于“資產證券化”了的次級抵押貸款的金融機構,都被卷進了這場危機。
二、美國次級債券危機產生的原因
為了擴大次級抵押貸款的資金來源,投資銀行將抵押貸款的資產證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MBS),即個人貸款者向抵押貸款公司申請抵押貸款,抵押貸款公司將抵押貸款的債權出售給商業銀行或者投資銀行,這些機構再將抵押貸款債權重新打包成抵押貸款證券后出售給銀行、公募基金、對沖基金、退休基金等,即“次級按揭債券”(Sub-primeMortgageBonds),而且有信用評級公司如SRP(標準普爾)給債券評定信用等級。由于次級按揭債券的年收益率也比相同信用等級債券高出30%左右,次級按揭債券不可避免成為各大金融機構追捧的對象,其持有者眾多,據估計次級按揭債券在美國的發行規模已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還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6家中資銀行。但是,伴隨近年美國房地產市場降溫引發房產價格的下跌及貸款利率的提高(美聯儲將利率從1.25%連續17次上調到5.25%提高了4個百分點)引致借貸成本的上升,次級市場借款人越來越難以按期償付貸款,當次級貸款人的違約率升高之后,這些債券的信用等級便被債券評級機構調低,債券的價格因受到影響出現大跌,債券甚至無人購買。美國次級按揭貸款風險先是觸發房地產按揭貸款機構破產,然后沿著業務鏈條逐漸波及投資銀行、對沖基金以及保險公司、養老金公司等機構投資者,進而向歐洲、澳洲和亞洲等地的金融機構擴散,并引起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據預計,今后兩年美國按揭貸款壞賬總額將達到2250億美元,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000億美元。
原因之一是次級債券的信用評級問題。所有的次級貸款債券中,大約有75%得到了AAA的評級,10%得了AA,另外8%得了A,僅有7%被評為BBB或更低。實際情況是,2006年第四季度次級貸款違約率達到了14.44%,今年第一季度更增加到15.75%。Alt-A和次級債兩類證券的違約率可能會隨著美國房價的大跌而急劇增加。四大評級機構從美國按揭貸款評級中獲得的收益累計超過30億美元。由于為投資銀行發行的各種創新工具提供評級成為其業務的主要收入,因此評級公司很難對按揭貸款證券MBS給出中立的評級判斷。
原因之二是流動性不足問題。由于美國經濟正處于通貨膨脹加速階段,美聯儲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加息以縮緊銀根,這使得許多貸款者入不敷出,大量次級按揭貸款變成壞賬。在這種情況下,大銀行不再繼續向住房按揭貸款公司提供融資,住房按揭貸款公司瀕臨破產。
原因之三是迄今為止,美聯儲對此問題的嚴重性沒有予以清晰的闡述。這也許是因為次級債問題已多次發作,其中1998-2000年間次級貸款的貸款損失率一度曾經高達4.5%,而在2001-2002年間,美國次級債也因新經濟泡沫的破裂,而有短暫的拖欠率大幅上升到11%-12%的記錄。但是從美聯儲官員的言論來看,問題似乎被輕描淡寫。伯南克曾表示,次級貸款是個很關鍵的問題,但沒有跡象表明正在向主要貸款市場蔓延,整體市場似乎依然健康。
原因之四是道德風險。在全部MBS當中,大約70%左右和GinnieMae、房地美和房利美相關。而這三家機構都具有美國政府信用支持。這種政府支持機構的建立用意良好,是為了中低收入階層能夠享有住房保障,但是其存在嚴重扭曲MBS的風險收益現象。因此,政府信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場信用,并帶來道德風險。
三、美國次級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涉及主體眾多,其影響范圍也較廣泛。首先,次級債危機對美國經濟影響表現在四方面,一是次級按揭貸款危機將進一步導致房地產信貸資金收緊,若房地產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可能導致美國房市繼續衰退。由于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對美國經濟的拉動作用迅速下降,從而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二是次級按揭貸款問題已令全球投資者對美國房地產、金融業產生擔憂,從而引致美國股市繼續下跌;三是為延緩次級債問題的蔓延和爆發,美聯儲降息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美國國際收支對資本內流的依賴也會加深,再加上次級債通過居民消費滑坡拖累美國經濟,最終可能會加速美元的疲軟,美元利率和匯率雙雙向下調整不可能不對歐洲和東亞帶來壓力。四是次級債危機不僅使包括以對沖基金為主的美國富裕群體的財富縮水,也使得投資次級債的美國養老、醫療、保險等基金也面臨較大挑戰、受損較為嚴重的一些州政府已經通過大規模提高交通違章罰款來作為應急措施。綜合來看,美國經濟在中期內面臨調整壓力。
其次,從金融主體看,一是導致眾多經營次級按揭貸款業務的機構被迫停止業務,或者倒閉;二是持有次級按揭貸款(包括證券化的)資產的公司,包括共同基金、對沖基金、大型銀行、保險公司等,面臨資產嚴重減值的損失;三是“傳染效應”,相關次級按揭貸款金融機構關門或虧損,進一步引發銀行等最終貸款者快速收緊信貸,從而影響金融業經營甚至整個經濟的景氣度;四是“羊群效應”,相關次級按揭貸款金融機構關門或虧損,也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引發更大的金融危機。
再次,金融市場看,美國金融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全球股市、匯市、黃金、原油、銅類等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一是股票市場,由于美國次級按揭問題引發信貸危機,投資者開始擔心信貸問題是否會演變成整體經濟市場危機,紛紛出售股票轉而持有現金,導致美國股市出現劇烈波動,道瓊斯工業指數連續下挫。同時歐、美、日、韓以及中國香港股市也由此遭受重創。二是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蔓延到了國際油市。8月6日隔夜市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紐約、倫敦兩地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幅度都超過3美元。三是期貨市場。因美國次級債問題再傳惡訊,紐商所(NYMEX)9月份交割現貨黃金最低跌至659.60美元/盎司,與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16.05美元。有色金屬市場同樣承壓下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一度探低7362.5美元/噸,與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相比跌去了217.5美元,跌幅達2.87%;鉛、鋅、鎳、鋁等金屬期貨緊隨銅價下跌。
四、美國次級債問題對中國的影響及啟發
如果美國次級債危機進一步惡化,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
第一,如果美國次級債危機引起全球對沖基金調整自身資產組合,增加流動性資金的比例,那么可能造成國際短期資本從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撤離,可能導致中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下跌。資本市場全面下跌引致的財富效應可能抑制國內總消費,從而影響經濟增長。
第二,此次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危機使全球流動性由過剩轉向不足,改變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加息預期,甚至有可能導致美國提前減息,這給中國貨幣政策操作帶來壓力。如果美聯儲提前降息,則使中美利差收窄,在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下,長期來看,必然吸引更多的熱錢流入中國進行套利和套匯。如果央行停止加息,又將使通脹升溫下的負利率程度更為嚴重。因此,下一階段,人民幣將面臨著更大的升值壓力。
第三,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將導致美國市場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下降。由于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國之一,這場危機將迫使那些依靠政府“扶貧政策”住上別墅洋房的美國人,為了還貸而緊縮消費開支。一旦美國消費市場疲軟,又面臨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的出口必將受到沖擊。
第四,隨著我國金融業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由于受到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大幅度波動,將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五、本次美國次級債危機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發
一是在經濟金融高位增長時期,應切實防止資產價格過快攀升和資產泡沫的堆積,避免因資產泡沫破裂導致經濟金融波動的風險。次級債危機再一次向我們表明,資產價格雖然是一種虛擬經濟元素,卻隱藏著相當大的破壞力,其過快攀升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對實體經濟的平穩運行造成巨大傷害。
二是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尤其應防止過度負債消費的過快增長。近年來,我國住房信貸、住房抵押消費貸款增長很快,并且迅速成為商業銀行重點發展的高盈利業務。但隨著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緊縮不可避免,個人貸款的違約風險增加。因此,為確保金融穩定,監管層應通過多種調控措施,遏制負債消費過快增長的勢頭,減少其可能給經濟穩定增長帶來的負面效應。
三是穩步有序地推進金融開放,當前尤其應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風險對境內資本市場的沖擊。對目前我國還處于建設初期的金融市場來說,市場規模、金融產品以及抗風險能力都尚待完善,因此穩步有序的金融開放至關重要。雖然目前我國還實行資本項目管制,但事實證明,相當數量的境外資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境內,加劇了境內的流動性過剩。鑒此,應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防止其對境內金融市場的穩定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