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棵樹范文

時間:2023-03-18 12:51: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兩棵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十七歲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學深造。命運在他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年的暑假,給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過馬路時,一輛飛馳而來的車輛無情地奪去了他的雙腿和左手。面對這飛來橫禍,他沒有被打倒,最終憑著驚人的毅力自學完全部大學課程,后來又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家擁有上千萬元固定資產的私企老總,并當選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訪他,問他如何克服難以想象的慘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績?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謝的既不是給他巨大關愛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勵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對我的提問,他極快地回答:我要感謝兩棵樹

遇到車禍之后,對從小就出類拔萃、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不啻于世界末日提前來臨。看著自己殘缺不全的軀體,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再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標和意義,一度想要自殺。即使在醫院聽到遠遠從街上傳來的一兩聲汽車喇叭聲,也能引起他的煩躁和不安,情緒極不穩定。為了讓他散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鄉下的姑媽家靜養。

在那里,他遇到了決定他生命意義的兩棵樹。

姑媽家住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小村子,寧靜、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媽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飯、睡覺,睡覺、吃飯,一天天地打發著他認為不怎么寶貴的時光,人也更加灰心喪氣和慵懶下來。一晃半年過去。

某一天的下午,姑媽家下田的下田,上學的上學,僅他一人在家。實在百無聊賴的他,自己搖動輪椅走出了那個小小的院落。

就這樣,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與那兩棵樹不期而遇。

那是怎樣的兩棵樹啊!──在離姑媽家五六十米的地方吧,有兩棵顯得十分怪異的榆樹,像藤條一般扭曲著肢體,但卻頑強地向上挺立著。兩樹之間連著一根七八米長的粗粗的鐵絲,鐵絲的兩端深深嵌進樹干里。不,簡直就是直接纏繞在樹里!活像一只長布袋被攔腰緊緊系了一根繩子,呈現兩頭粗、中間細的奇怪形狀。

見他好奇的樣子,一旁的鄰居主動告訴他,起初是為了晾曬衣服的方便,七八年前,有人在兩棵小榆樹之間拉了一根鐵絲。時間一長,樹干越長越粗,被鐵絲纏繞的部分始終沖不出束縛,被勒出了深深一圈傷痕,兩棵小樹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兩棵榆樹再也難以成活的時候,沒想到第二年一場春雨過后,它們又發出了新芽,而且隨著樹干逐漸變粗,年復一年,竟生生將緊箍在自己身上的鐵絲“吃”了進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面對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噩運,小樹尚知抗爭,而作為一個人,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對生活的努力呢!面對這兩棵榆樹,他感到羞愧,同時也激起了深藏于內心的那份不甘──只見他用自己僅存的右手,艱難地從坐了半年多的輪椅上撐起整個身體,恭恭敬敬給那兩棵再普通不過,卻又再堅強不過的榆樹,深深鞠了個躬!

篇2

光陰荏苒。楊樹的腦袋已經不是父親凳椅架梯能夠得著的了,它好像為躲避父親的斧頭,凌云而起。海棠枝繁葉茂,紅花灼灼,家人也嘗到了它鮮美的果實。因此它也就更加放縱,想在哪兒長個枝條就在哪兒長個枝條,無秩無序。我們想,反正要它結出好果子呢,由它去吧。

為了求學,為了工作,我遠走他鄉,很少回家。今年十一黃金周,我重返故里,又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我家的兩棵樹。令我高興的是楊樹已成棟梁之才,正“待字閨中”。可令我懊惱的是,海棠已經壽終正寢了,它干枯的枝條像一頭亂發,老皮脫落,裂隙縱橫,目不忍視。我站在海棠樹前,沮喪不已,百思不得其解。

一陣咳嗽粗喘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回頭一看是村里的阿驕。他剛過四十,蓬頭垢面,背駝多病。他是當年大隊支書的兒子,也是村里的“小霸王”,從小就調皮搗蛋,打架偷竊,老師不敢管,鄰居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老師批評他,他回到家就向他老子告狀說老師找他麻煩,他老子偏聽偏信,就把那個老師辭退了;他還時不時把村里的同伴打傷,把村里的雞豬打殘。后來是吃喝賭抽、坑蒙拐騙偷十毒俱全,他老子想管教也無能為力,力不從心,只好由他去了。到現在仍然是光棍一條,聽老人說,他剛從獄中出來,因為扒墳盜墓被判五年。

這次回家,聽說阿強也回來過。他開著自己的車,把父母親都接走了,他現在是京城里的科技精英,他牽頭的攻關項目關系到國計民生。我還記得他小時候是村里的受氣鬼,在外面被人家的孩子欺負,比如挨了阿驕的打,回到家還要挨他爹的棍子。他放學回來就被他媽牢牢地看住學習,不敢有一點違家規犯校紀,因為他爹說,只要有一次挨老師批,就得乖乖回家耪地;他就、像我家的小楊樹一樣,拼命地往高長。

假期已滿,我又回到了城里。

我念念不忘我家的兩棵樹,一棵楊樹,一棵海棠。

我也念念不忘我家鄉的兩個后生:一個是阿強,一個是阿驕。

我把這兩件事講給我的小女兒聽,她若有所思。

閱讀思考:

1.這篇文章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2.文章第三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你能在文中找出楊樹和海棠所對應的人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4. 文章最后說“我把這兩件事講給我的小女兒聽,她若有所思”。依據文章,認真思考,想想作者的小女兒此時的心理活動。

篇3

冬去春來,兩棵樹都長出新芽。似乎只是眨眼間,剛入初春的泡桐早已舒展枝葉,攀至小半個院墻高。而柞樹雖然也有了動靜,可比起洋洋灑灑的泡桐,只是可憐地縮著脖子。

過了一年,泡桐越發長得郁郁蔥蔥,仰著腦袋才能看到它在空中迎風搖擺的樹梢頭。它的同行兄弟,那棵柞樹卻依舊故意與人作對似的瞎長一氣,樹干扭曲,枝莖斜躥,表皮也皺巴巴的,沒個正樣。

我不止一次向父親提出,砍了那棵柞樹吧,在那里再栽棵泡桐多好。父親笑一笑,沒吱聲。

初中畢業那年,家里準備建兩層樓房。正值暑假,回到家,一眼望見正在拆除的老院子空落落的,細看,原來是泡桐沒了。土坪上擺著幾截大木頭,父親說那就是泡桐樹干,準備鋸成木條子做椽皮蓋瓦用。我驚奇,這么粗的木頭鋸成細細的椽皮,浪費吧?父親冷冷地說:“除了當椽皮,別的用場派不上,而且只能當雜屋頂上的椽皮,正屋需杉木椽皮才行。泡桐的材質太松軟,易腐爛。”

截成一段段的泡桐樹干躺在地上,空心,隨意用石子敲一敲,樹干上就露出一個窩來。生前那樣風光的泡桐,原來,只不過是個“軟柿子”。比胳膊還要粗的泡桐的枝杈,后來都做了柴火,卻很不經燒,一把火晃過去,剎那就化成了灰燼。

樓房建好后,柞樹被圈進新院子里,母親迷信,說院子里有棵樹不好,想砍了柞樹。父親說,不用自己動手,會有人上門來買的。我笑:就憑它,有人買?父親才放風出去兩日,就有人循聲上門來買柞樹了。一番討價還價,以160元成交,我目瞪口呆。

我挺驚奇地問:“買這歪脖子樹有啥用?”

“啥用?小伙子,這可是做秤桿子的最好木材啊。”那個專做桿秤的師傅自己帶人來鋸柞樹,連細小的殘枝也沒留下,一股腦兒用拖拉機運走了。

篇4

每天,我們都能夠看到這兩棵樹,做操時、繞著跑道與同學們一起玩時,大樹靜靜地立在那里,幫我們記錄著純真快樂的童年時光,它們像兩個忠誠的守護者,默默地護守著大家,無任刮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寒。

從樹底往上看,兩棵樹就像兩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葉綠蔭蔭的,又似兩尊玉質的大佛,和藹而不失威嚴。長久的“接觸”,使我對它們熟悉起來,那感情就像是對待家中的親人一般。

那粗壯的枝干,那茂盛的樹葉,看破紅塵似的高聳入天。

座位調到了窗邊,不管窗戶關不關著,只要頭悄悄朝左一傾,視線中便會出現兩棵樹高大的身影。

我更喜歡在下課的時候打開窗戶,站在窗邊對著大樹疑神而視。這是兩顆桂花樹,是月月桂,因為每月都開花,我幾乎天天都能夠觀賞到桂花。人們都說八月桂花滿飄香,這時卻是六月中旬,可桂花開得最好看的時節,莫過于現在了。

淺淺的米黃色,深藏在深綠的樹葉里,勝過三月清澈的碧波上倒影的春花。常有頂點兒大的蝴蝶飛過,沒有那只能夠經得起誘惑不去桂叢中欣賞一番。它們徑直鉆進那黃綠相映的桂花叢中,蝴蝶的身影被融入桂花,同樣是淺淺的米黃色,以至于分不清是蝴蝶在飛舞還是桂花在搖曳。

篇5

17歲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學深造。命運在他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年的暑假,給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過馬路時,一輛飛馳而來的汽車無情地奪去了他的雙腿和左手。面對這飛來橫禍,他沒有被打倒,最終憑著驚人的毅力自學完成大學課程,后來又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家擁有上千萬元固定資產的私企老總,并當選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訪他,問他如何克服難以想象的慘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績。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謝的既不是給他巨大關愛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勵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對我的提問,他極快地回答:我要感謝兩棵樹!

遇到車禍之后,對從小就出類拔萃、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不啻為世界末日的來臨。看看自己殘缺不全的身體,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這樣毀了,人生再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標和意義,一度想要自殺。即使在醫院聽到遠遠從街上傳來的一兩聲汽車喇叭聲,也能引起他的煩躁和不安,情緒極不穩定。為了讓他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鄉下的姑媽家靜養。

在那里,他遇到了決定他生命意義的兩棵樹。

姑媽家住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小村子,寧靜、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媽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飯、睡覺,睡覺、吃飯,一天天地打發著他認為不再寶貴的時光,人也更加灰心喪氣和慵懶下來。一晃半年過去。

一天下午,姑媽家下田的下田,上學的上學,僅他一人在家。百無聊賴的他,自己搖動輪椅走出了那個小小的院落。

就這樣,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與那兩棵樹不期而遇。

那是怎樣的兩棵樹啊!在離姑媽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兩棵顯得十分怪異的榆樹,像藤條一般扭曲著肢體,但卻頑強地向上挺立著。兩樹之間,連著一根七八米長的粗粗的鐵絲,鐵絲的兩端深深嵌進樹干里。不,簡直就是直接纏繞在樹里!活像一只長布袋被攔腰緊緊系了一根繩子,呈現兩頭粗、中間細的奇怪形狀。

見他好奇的樣子,一旁的鄰居主動告訴他,起初是為了晾曬衣服的方便,七八年前,有人在兩棵小榆樹之間拉了一根鐵絲。時間一長,樹干越長越粗,被鐵絲纏繞的部分始終沖不出束縛,被勒出了深深一圈傷痕,兩棵小樹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兩棵榆樹再也難以成活的時候,沒想到第二年一場春雨過后,它們又發出了新芽,而且隨著樹干逐漸變粗,年復一年,竟生生將緊箍在自己身上的鐵絲“吃”了進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面對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運,小樹尚知抗爭,而作為一個人,又有什么理由放棄對生活的努力呢!面對這兩棵榆樹,他感到羞愧,同時也激起了深藏于內心的那份不甘――只見他用自己僅存的右手,艱難地從坐了半年多的輪椅上撐起整個身體,恭恭敬敬地給那兩棵再普通不過,卻又再堅強不過的榆樹,深深鞠了個躬!

很快,他便主動要求回到城里,拾起了久違的課本還有信心,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新生活。

聽他平靜地講完這段故事,我長久無語。

篇6

關鍵詞:平等;尊重;傾慕;愛情觀

每個女孩都是折翼天使,來人間尋找她美麗的夢想。她只有在合適的時間里,尋找一個合適的伴侶,幫她編織好翅膀,才能再次在愛的天空中飛翔……

但并不是每一個女孩都可以再次飛翔,也并不是每一個女孩都可以長久地飛翔:陳世美辜負了秦香蓮的殷切期望,薛平貴辜負了王寶釧的青春時光,司馬相如也險些斷了卓文君的夢想!

紛紛擾擾的世間,如何才能做一個足夠聰慧的女孩兒,擁有一雙慧眼、一顆慧心,保護自己不受傷?

舒婷告訴我們:選擇做一棵樹吧,做一顆橡樹近旁的木棉,彼此――相知相依,朝夕晨昏相守;歲月滄桑相惜。

且看智者舒婷的幸福:

舒婷1977年創作《致橡樹》,1981年步入婚姻。丈夫陳仲義,文學評論家,大學教師。舒婷寫詩,陳仲義懂詩,可謂知音;舒婷有《致橡樹》《神女峰》,陳仲義有《中國朦朧詩人論》,可謂知己;舒婷活潑,義儒雅,可謂互補;舒婷聰穎,義淵博,可謂相得益彰!

“添香并立觀書畫,步月隨影踏蒼苔”的幸福,甄衷諉沃幸膊豢芍璧茫舒婷就可以每天都真實擁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于卓文君是夢,于舒婷是真。

這羨煞世人的婚姻絕非偶然,這婚姻來源于舒婷那顆聰慧的頭腦,來源于她嶄新而圣潔的愛情觀和正確的價值取向。這一切都從詩歌《致橡樹》說起:

一、學習舒婷,遠離庸俗的愛情觀

詩歌開篇就列舉了六個意象,態度鮮明地否定了平庸的愛情觀念: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攀援”“借高枝”,多具有誘惑力!古代有多少人處心積慮攀龍附鳳,現代就有多少人費盡思量傍大款傍大腕。

“勢利的心田里開不出玫瑰”,沒有愛情滋潤濡養的心靈會長成怎樣的靈魂?沒有愛情做依托的家庭會走向怎樣的歸宿?真的很想讓時間快點做個檢驗:坐在寶馬里哭的馬諾,能哭出來她的幸福嗎?她的寶馬又能坐多久呢?

舒婷明白:真正的愛情不會光顧存有攀附心思的人,幸福也不會降臨膚淺勢利的家庭。“絕不像”可見舒婷的態度,也足見舒婷的睿智。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經這恬靜的田園風光一度讓我沉醉,試想清風陣陣,綠蔭漸濃,黃鸝雀躍,鳥語嚶嚶……多美的畫面!

未來的日子里,大家也將會遇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愛情誠可貴”,但是“尊嚴價更高”。在這一方愛的天地里,倘或那嚶嚶的鳥語成了單調的歌曲,倘或那輕盈的鳥兒成了癡心的守望者,倘或一方在對另一方的崇拜中迷失自我,一遍遍地重復著“癡愛”的囈語,那時的情景將不再是歡快愉悅的相知相許。“白頭宮女在,閑話說玄宗”“神女望夫,久而化石”,這當然不是愛情的真諦。

“也不止像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止”一詞用得何其妙:肯定愛的奉獻應有,但不能一味單向地付出,缺少互動,沒有交流,何來愛的共鳴?妻子是愛人,不是母親,更不是神,不能在完全的付出犧牲中失去自我。

“險峰”讓我想起舒婷的另一首詩《神女峰》,堅定是足夠堅定,堅定中的凄楚又有幾人知曉呢?堅定過后的結局又有多少如愿的呢?吃苦耐勞,克勤克儉,隱忍自己,成就男人,而最終卻被棄的女人們,縱然有太多委屈、不甘心,也難逃怨婦的命運!怨誰呢?遇人不淑嗎?時運不濟嗎?都不是,真正埋怨的應是自己:甘心做陪襯,忽略了自身價值,也必將喪失被愛的資本!

總而言之:悲劇之始,始于愛情觀、價值觀沒有正確樹立。由錯誤的立場出發,沿錯誤的方向前行,行得越遠,迷途越深!

二、學習木棉,駐守愛的莊園

要樹立怎樣的愛情觀、價值觀,才能走向美滿和幸福呢?

徐徐的清風迎面拂來,卷走一頭一臉的霧水,留下豁然通達的靈慧:選擇做一棵樹吧,一棵橡樹近旁的木棉!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的,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我必須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愛的領域里,我們有著同樣的尊嚴。“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莊子的聲音穿透了兩千多年的時空,似乎在給我們暗示愛情的真諦。

多令人羨慕的兩棵樹啊:“根,相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相知有堅實穩定的基礎,相依有互相傾慕的甜蜜;心知“每一陣風過”,不必擔憂“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彼此“互相致意”,也不必傷感“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秉持“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何懼“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遠離庸俗的定義,無需庸人的贊許,我們作為樹的形象,彼此自有相愛的道理:橡樹有橡樹的銅枝鐵干,滿透著頑強剛毅;木棉有木棉紅碩的花朵,綻放著溫柔美麗,我們分別保持著各自獨立的人格魅力。

那“紅碩的花朵”綻放枝頭,絕不自顧自美麗,她給予橡樹的是“沉重的嘆息”和“英勇的火炬”。《教師教學用書》上把“嘆息”解讀為對“傳統女性悲慘命運的同情”,實在牽強不能令人信服。聯系上文,既然橡樹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那么,他自然無可避免地要去戰斗、去拼搏,那么他就難免會遭受挫折,受到傷害;再看下文,我們共同分擔寒潮、風雷、霹靂。由此我們不難得出,這嘆息,是給橡樹的,是在對方遭遇挫折失敗時所給予的悲痛和感傷。這是兩人同悲、同傷、同呼吸共命運的表現!至于“火炬”自然不難理解:這是在對方身陷迷惘時給予的鼓勵!縱然前途艱險,然有愛同行,風雨何懼!

橡樹木棉并肩而立,彼此站立成各自的本我,保持人格的獨立,但在精神上,在愛的領域里,他們深情對望,心心相印,不離不棄!誠摯、堅貞、熱烈的“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偉岸的身軀”是對方外在的形態。

“堅持的位置”是對方堅守的人格,堅定的立場,堅定的原則。

“足下的土地”是立根之本。

“堅定的人格”是立人之本。

“平等、欣賞、尊重、敬慕”是立愛之本。

這或許是舒婷要告知給自己愛人的心聲,也是舒婷要告知給廣大世人的聲音:相愛的人,要彼此學會把自己站立成一棵樹,彼此獨立,相互傾慕,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讓兩顆相愛的心,在樹與樹的感應中獲得永恒!

橡樹木棉并肩而立的風景,你看到了嗎?

篇7

花兒是大地的精靈,輕盈、美麗。它們匍匐泥土,它們站立枝頭,它們迎風招展,它們潤雨綻放,它們傾吐芬芳,它們孕育甜蜜,有了花兒的裝點,世界就有了顏色和香味。

《花》?楊喚

丁零零,丁零零/鈴蘭花搖響一串串小鈴子/嗚啦啦,嗚啦啦/牽牛花吹起一只只小喇叭/有細雨給漂亮的百合花洗臉/有微風給白發的蒲公英理發/有夜鶯為紅玫瑰歌唱/有太陽跟康乃馨親熱的談話/有蜜蜂介紹花朵和花朵結婚/花的家族,最美也最大//花,是人們最好的朋友/花,去訪問學校、病院/和每一個幸福溫暖的家/花,把香氣散滿了這世界/花,開在中國、日本、美國和西班牙

在大地上,生長著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花兒,它們不分國界,不分地點,熱烈地開放著,為人類帶來幸福和溫馨。

《一朵花是一個家》?金波

一朵花是一個家/舒適而美麗/永遠飄散著一種香味/如母親的氣息//家里常常有客人來采訪/有蝴蝶,有蜜蜂/留下一首歌/留下一個夢/夢見一個碩大的果實/唱著歌謠,掛在枝頭//一朵花是一個家/這個家,很富有

一朵朵花兒,是一個個家,這個家芬芳四溢,這個家賓客蜂擁,這個家富有甜蜜,這個家溫暖美好,這個家總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二、 弱小堅強的草

草,卑微弱小,卻以頑強的生命力蔥綠世界。高山頂,懸崖邊,石縫里,溪溝旁,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它無處不在,不屈不撓;它默默無聞,樸實無華;它不與樹木比高底,不與鮮花爭艷麗。它用精神鼓舞人間,它用生命回報大地。

《草》?謝武彰

泥土里的/小草,在夜里/都不休息/努力地向上鉆//到了早晨/啊/終于鉆出了泥土/舒了一口氣/小草們的/汗珠,亮晶晶的/在陽光下//風,拿著大毛巾/輕輕地幫小草/把汗擦干

這是怎樣的小草,堅韌、執著、努力向上,為著心中長大的夢想,日以繼夜,通宵達旦。不睡不眠又有什么?汗流浹背又有什么?沖出黑暗,擁抱陽光,才是它不懈的追求。

《小草的歌》?琳通公主(泰國)

像稻苗一樣碧綠/小草/你是那樣柔嫩美麗/當微風徐徐吹過/我愿輕輕地唱著歌/來到你身邊小憩/和你在一起/我將永遠,永遠充滿樂趣//像稻苗一樣碧綠/小草/你是那樣柔嫩美麗/吮吸著滴滴清新的露水/我可愛的小牛/你喜歡它嗎/我可愛的野兔/你也喜歡它嗎/是的,是的/像稻苗一樣碧綠的小草啊/我永遠永遠不離開你

小草,稻苗一樣碧綠,卻又是那么柔嫩美麗。它那隨風起伏的樣子,它那清露點綴的樣子,那么靈動、那么可愛,有了它,我的心會多許多的欣喜,有了它,世界也會變得碧綠。

三、 高大俊偉的樹

樹,高大挺拔,像一位巨人,像一把大傘,像一個歌臺。它芬芳著我們的空氣,它清涼著我們的生活,它蔥蘢著我們的世界,它生長著我們的夢想。

《樹》?張秋生

森林里被鋸掉一棵樹/熊就在它的畫冊上/畫下一棵樹/森林被鋸掉兩棵樹/熊就在它的畫冊上/畫下兩棵樹……//熊時常翻開畫冊,對它已經/不再存在的朋友說/要是你們還在/這世界該有多好

每每讀到這樣的詩,我們的心會一陣陣揪緊,面對樹木被砍伐,森林遭涂炭,我們會有許多的悲憤。作者通過熊所表達出來的對樹朋友的懷念,那種慨嘆和心痛的情感,具有震撼的力量。

《兩棵樹》?雪野

在小院/我種下兩棵樹//春天里/它們像一對朋友/親切地交談/熱烈地擁抱//秋天里/又像最親密的朋友/也常會有吵鬧//整個冬天/風兒在它們之間勸說/仍不見如冰融化的情形//媽媽對我說/真正的朋友/都有爭執的時候/就像小樹/冷靜后/又將在春日里伸出雙手

這兩棵樹分明就是一對朋友,因為友誼,他們會有交談,會有擁抱;因為嫌隙,會有分歧,會有吵鬧,真正的朋友,不是為了迎合對方而放棄自我。風雨之后見彩虹,患難之中見朋友,是真朋友一定會天長地久。

《五個杈丫的小樹》?邱易東

我的兩只手/真像兩棵樹/兩棵長著五個杈丫的小樹//陽光下/我高高地舉起這兩棵小樹/伸開所有的枝丫/希望能夠看到/真正的樹葉/真正的果子//可是只是看到――遠處/藍天、白云、大地和路/于是我在手背和手掌上/畫上茂密的綠樹葉/畫上熟透的紅果子/還畫上/飛來的小鳥把雙手比作樹,這棵樹是一棵精神樹。主人公表達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用雙手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愿望。

圍繞樹、樹林、樹葉、樹枝、樹干、樹根、年輪等說一句話,如:“樹是一把大傘,在夏天,撐起一片陰涼。”“一片蔥蘢的樹林,一架綠色的豎琴,風細長的手指,撥響春天的樂音。”“年輪是一本成長日記,每一圈,都畫著長大的夢。”

欣賞歌曲《好大一棵樹》,說說聽了之后的感想。

篇8

于是, 爸爸從單位帶回來了兩小包鹽,幾張濾紙;藍色的晶體是硫酸銅;白色的晶體是硫酸銨。

先用剪刀把濾紙剪成樹的形狀,一次剪成四個,拼成兩棵樹,那些樹有藍黑的、有白的。把白的樹染一點藍墨水,就變成了藍黑色的樹。鹽用少量的水分別溶解,備用。

在桌子上放一張塑料紙,把兩袋鹽水一個個的剪開,把鹽水分別放在塑料紙上,形成圓圓的一團水,不讓鹽水到處流淌。再把兩棵樹一棵一棵依次的放進一團鹽水中。

過了一天,那兩棵樹很硬,一棵是用藍色鹽水做成的,先把一棵白色的樹上吸一點藍鹽水,吸了這藍色的鹽水,又經過了蒸發,就變成了一棵藍色的樹。因為中間是鹽水的輸送通道,所以樹中間部分是白色的。

篇9

游覽美岱召

鋼三小三年級 韓笑然

美岱召是明朝建造的,那是一個大佛寺,里面有人們愛戴的如來佛祖、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

進入美岱召,第一眼看到了荷花池,走過荷花池,里面有一所寺廟,廟門口站著金剛。進去一看,一些和尚在念著佛經。寺廟外的佛歌傳了進來,隨著佛歌,我叩頭行禮拜見了如來佛祖,這如來佛祖既高又大,不知有多少個我才能有如來佛祖高。我許了一個愿。如來佛祖身旁站著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大肚彌樂佛……我一一觀看了這些神仙的佛像。

出了這所廟,我看到有兩棵樹,這兩棵樹非常粗壯,像擎天柱一樣,比其它樹都結實,樹枝長得非常長,枝葉長的非常茂密,郁郁蔥蔥。看旁邊一個牌子上的介紹,這兩棵樹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分雌雄兩株。我看了驚嘆不已。這里有很多古樹,都粗壯結實,好像是守著美岱召的安寧。

我非常高興,一路又跑又跳,不知拜了多少神仙,讓我見了很多我從來不知道的神仙。我看到他們都有著慈祥的面孔。我發現有些廟墻上畫著佛像,含著神仙的氣味。我們又來爬廟山,我感覺真高,走了好久,我以為快走完了,誰知往下一看,才走了一丁點兒。我心想著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終于將它走完。

篇10

在一個久未開啟的底層抽屜的角落里,我又見到了那只對于眼睛和記憶都無比熟悉的手套,淺棕色的羊皮手套,內層有細細的絨毛,腕口處翻出雪白柔軟的一圈,在視覺上就是非常美麗而溫暖的。可惜只有一只。

當然,本來是有兩只的。許多年前的一個冬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雪,由于積雪沒有及時清除,凍成堅硬的冰層覆蓋了城市大大小小的街道。那年冬天我終于對自己那種孤獨消極的生活感到忍無可忍,報名參加了研究生考試。每天晚上,我從蟄居的城西的小屋趕到城東的大學里聽課,騎著自行車在光滑而堅硬的道路上歪歪扭扭地行進,最可怕的一個晚上,一路上總共摔了十一跤!手套就是在這種情境下買的,是為了抵御寒冷,也帶有一點對自己稿賞的意味――雖然辛苦孤獨中隱隱還有一點獨立擔負命運的自傲,那個冬天的寒冷凄清的灰白色調太多了――我需要給自己制造一點溫暖。

后來考上了研究生,我和唐開始走近了。我們認識很多年了,彼此一直是對方情感生活中的陌生人。雖然同樣是孤獨地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但我們都是矜持而羞縮的。一個孤獨和另一個孤獨疊加,也許是一塊冰和另一塊冰的疊加,得到一塊厚度更可觀的冰而已;也可能一個孤獨是水,一個孤獨是火,一個孤獨就此消融了另一個孤獨。這兩種結局都是存在的,但我們都懼怕去試一試。唐是個電影迷,他經常來學校邀我一同去看原版片。電影散場后,我們會一起去吃點東西,散散步,或者到小樹林里的石凳上去坐一坐。

彼此之間到底怎樣呢?答案是我所不能把握的。也許電影就是電影,散步就是散步,小樹林的石凳也僅僅是小樹林的石凳;而我還是我,他還是他……想起這一切,那種孤獨的況味又涌上來,因為有了電影、石凳和夜晚的街燈做背景,這種孤獨變得更加鮮明徹骨。

又進入冬天。看完電影,小樹林的石凳已坐不住人。我們在林子里相對站了一會,各自倚靠著一根筆直纖秀的杉樹。冬天漆黑的夜色之下,了無枝葉的杉樹的身姿有一種特別的簡潔動人。我們之間是兩棵樹的距離。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嗎?我們將各自與自己的天空相遭遇,對于對方,我們永遠是兩棵樹,曾經面對面站立,但毫不相干。

記不得自己強顏歡笑地說了些什么,后來他問了句:“冷不冷?”

“不冷,”我說,“這雙手套特別暖和。”然后我下意識地摘下了一只手套。就在那一瞬間,他握住了我的手。

第二天去上課前,我到處找手套。我沖進樹林,那里異常清潔,連一片落葉都沒有,肯定是校工清晨已打掃過了。我找到昨晚我們曾倚靠過的兩棵樹,它們依然是沉默而簡潔的。在這兩棵樹之間,曾經掉落過一只手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