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大家的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27 22:59: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太陽是大家的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教育教學改革日益深化的宏觀背景下,當人們因收入差距拉大,就業壓力增加,把希冀的目光再度投向教育,注視學校的微妙時刻,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怎樣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就成當今學校和教師工作的主旋律!
作為一名有近三十年一線教學實踐經驗的地理教師,我也在輾轉騰挪揚棄吸納之中探尋著自己的高效課堂之路。面對一茬又一茬的新生學子,尤其是經過新課程改革洗禮的高一新生,怎樣使他們學業達標,學得精彩,單靠傳統方法技藝已經遠遠不夠!他們要的不是偶爾一節兩節課的精彩。不想單靠自己刻苦努力獲取優異成績,他要的是每一節課堂上都有的歡樂,受益與美輪美奐般愉悅的心情,你若不給,他們的興趣會義無反顧地轉向他方!
鑒于如些嚴峻而全新的教學生態環境,擷取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精華,用科學系統、新穎時尚的手法來重塑全新的地理課堂,是我目前正在嘗試探索的目標。其中“基于高中地理教材重難點處理的教學設計探究”,是目前重點研究的課題。
二、高中地理教材重難點梳理
以現行《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Ⅰ為例,全冊五章十六節二十二課時。參考教學大綱要求,篩選出的教學重點三十八個,教學難點三十四個。再根據關聯分類,重難點完全一致(即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的)有六個課時。重點包含難點,難點只是重點的核心或一部分有十三課時,剩下的就是難點與重點關聯不大的為三課時。
實際上,在日常備課過程中,對教材重難點的完全一致、兼容并包或者關聯不大等關系往往忽略。主要是它對單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影響較小,只有對全冊教材統備時,它才能顯示出模式化處理的優勢!而正常備課中關注更多的是重難點的屬性分類,我校地理教研室,根據多年實踐將其分成認知類重難點、理解類重難點和應用類重難點。由于它來源于教學實踐,經過多輪應用反饋升華而成,所以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設計,效果一般都很好!
仍以前面的標準為例,全冊五章二十二課時中,屬認知類重點有二十一個,難點五個;屬理解類重點七個, 難點是十二個;屬應用類重點九個,難點十六個。
很明顯,這樣的劃分是基于教學設計對教材重難點的實用性處理,不妥之處肯定存在。但是,在課堂教學設計探索中,在高效課堂應用創新中,性效則果非常明顯!
三、課堂教學設計的處理建議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來分析教學問題,設計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案、檢驗教學方案有效性并做出想應修改的過程。教學設計的根本任務是通過發現、分析和解決教學問題來提高教學系統的效率,因此教學設計又可稱為教學系統設計。一般的教學設計分為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和檢測評價設計。其中,教學過程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而對教材重難點問題的處理設計又是教學過程設計的核心!一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怎樣圍繞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而設置的情景、問題是否科學合理,是決定這節課成敗的關鍵!因此,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 , 我們將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難點分析歸類,針對不同類型的重難點,進行不同的材料搜集,問題情境設置,組織不同的學生課堂活動,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在探索高效堂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篇2
【關鍵詞】基本形;理論;美術;課堂;應用
“基本形”是小學第一學段的兒童在心理認知發展和美術視覺表達能力方面表現出來的顯著特征之一。它是兒童對客觀世界的直覺式反映,這種直覺式反映主要通過非邏輯、非抽象的概括和簡化表現出來。它與成人通過邏輯思維和抽象能力來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概括和簡化,進而掌握人物形象或者物體大體輪廓的過程具有質的不同。由此,我們可以說盡管成人和兒童獲得“基本形”的結果相同,但是獲得“基本形”的過程及心理機制卻完全不同。
一、“基本形”與簡單繪畫教學
在小學第一學段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按照成人對“基本形”的認知過程來教學,那么必然會違背兒童的心理認知發展規律。例如有的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會把蘋果、桔子、葡萄、地球儀等物體放置在一起,讓學生分析其形狀上的共同點,最后得出以上物體皆為圓形的結論;然后進一步告訴學生,以后在畫蘋果、桔子、葡萄、地球儀等物體時,可以先畫出一個圓形,然后在圓形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刻畫細節。很明顯,這就是一種完全成人化的“基本形”思維模式,這對于小學第一學段的兒童來說,是非常不合適的。
那么應該如何引導小學第一學段的兒童來完成蘋果、桔子、葡萄、地球儀等具有圓形特征的物體的美術教學呢?筆者認為,教學設計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要符合兒童心理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第二,要注重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第三,要傳達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第四,要豐富小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第五,要保證小學生獲得并保持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從而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第六,要培養小學生具備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故此,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以下方法來實現上述目標。
首先帶領小學生認知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然后讓學生以這些“基本形”為主要構形元素來創造新的視覺形象。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以圓形為案例,采取了如下做法來實施以上教學設計。第一步,帶領學生對各種圓形進行充分地認知;第二步,鼓勵小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思考并用美術技法來表現所認知過的各種圓形的物體。在這一環節中,小學生的表現非常活躍,慵懶的太陽公公,慈祥的月亮婆婆,明亮的眼睛,緊握的拳頭,媽媽剛買的手表,灰太狼的飛船,紅太郎的平底鍋,藍精靈的帽子,大頭兒子的腦袋,紅彤彤的蘋果、綠油油的西瓜、渾身長刺的榴蓮……不一會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圓形就布滿了孩子們的畫紙。第三步,我拿出一包橘子,每組分一個,讓大家觸摸、品嘗,在這同時我給大家講述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散文“小橘燈”的故事:1945年的除夕之夜,聰明懂事的小女孩對生病的媽媽的擔心,對爸爸歸來的渴望,講小橘燈那昏黃明亮的燈光所代表的含義……最后讓大家帶著情感去畫橘子,教室里安靜極了,他們畫得是那么的認真。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完成對橘子細節的描繪。通過這一教學設計,兒童不僅掌握了圓形這一視覺圖式,還受到了良好的情感熏陶,以及對人生價值意義的思考,這堂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簡單繪畫教學向復雜繪畫教學的拓展
在教學中我發現,隨著小學生對“基本形”美術表達能力的不斷提升,這一練習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我把各種不同的“基本形”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用畫筆表現出具體的視覺形象。例如我將三角形和長方形等“基本形”組合在一起,學生會將其聯想為房子、煙筒、谷倉、米甕等形象。我將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組合在一起,學生會將圓形聯想為小鳥的頭,半圓形聯想為小鳥的身體,三角形聯想為小鳥的嘴巴、翅膀和尾巴,一會飛翔的小鳥的形象就在畫紙上展現出來了;學生還會將圓形聯想為開放的正面的喇叭花,半圓形聯想為開放的側面的喇叭花,三角形聯想為喇叭花的花萼,不一會長滿喇叭花的小花園就出現了。我將圓形、長方形、梯形、圓柱形等“基本形”組合在一起,學生會將圓形聯想為人物的頭部,長方形、梯形聯想為人物的身軀,圓柱形聯想為人物的胳膊和腿……類似這樣的練習還有很多,在兒童掌握基本形之后,再按照上述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完成對實物的細節描繪。
三、繪畫教學向設計教學的拓展
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將“基本形”理論運用到“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描畫京劇臉譜是第一學段的小學生們非常喜歡的課程之一。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學設計:第一步,請學生們列舉和準備橢圓形素面的物體,小學生們踴躍發言,從雞蛋、鴨蛋、鵝蛋、核桃、榛子、樹葉、哈密瓜、咖啡豆、西瓜子、氣球、乒乓球、橄欖球,到貝殼、紙質酸奶盒、桌面、椅面、盾牌、個性名片等;第二步,指導大家在收集到的橢圓形的素面上設計京劇臉譜的圖樣,很快畫著京劇臉譜的雞蛋、鴨蛋、鵝蛋、樹葉、乒乓球等形象便問世了。我還將“基本形”理論運用到沙發、樓房等形象的設計中,對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學設計:第一步,請學生們列舉和準備長方形的物體,牛奶盒、牛奶箱子、鞋盒子、禮品盒等;第二步,指導大家利用收集到的物體設計沙發和樓房,很快各式各樣的沙發和樓房在小學生們的手中便完成了。
篇3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這一課主要內容要點是:①太陽輻射能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②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的過程;③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溫,同時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④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2)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熱力環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這是新課標要求“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的延伸,也是學習“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等知識的基礎。
本課程的有兩大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學會區分同一水平面上氣壓高低與垂直方向上氣壓高低,另外如何使學生學會掌握立體的“熱力環流”示意圖轉換成平面等壓線圖,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3)教學目標
①通過“熱力環流”實驗的教學,使學生可以依據地表冷熱情況,來繪制大氣垂直運用方向,使學生學會判斷垂直、水平方向上的氣壓特點,繪出大氣的水平方向,完成“熱力環流”示意圖。
②引導學生理解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的概念,學會判斷白天和晚上各種風向的流向。
(4)學生知識結構分析
高一學生已學習過對流、熱傳遞等物理知識,觀察過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的現象以及大氣氣壓的流動規律,這為本課程的教學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課程情景描述
(一)課前準備
①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把教室所有門窗關閉,一直持續約15分鐘左右。
②實驗設備準備:平底燒杯、支架、酒精燈。
③多媒體課件及放映設備
(二)課程情景描述
“同學們,大家知道地球周圍的大氣猶如一個不停運動的機器,由于各地區大氣運動的形式和范圍有差異,逐步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區的天氣與氣候。”
“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思考過大氣為什么會運動呢?它又是以怎樣的形式運動呢?在正式上課之前,先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請大家先自己閱讀一下教材中大氣受熱過程的內容,同時在閱讀時請思考一下我黑板上所列的問題,①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什么?②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什么?③物體的溫度與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的關系?④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分別為何種類型?⑤什么是大氣逆輻射?下面,大家開始閱讀吧。”
讓同學們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之后,我把剛才的問題給學生進行了歸納講解:大家從教材的閱讀中可以看到,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就是太陽輻射能,而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輻射能,必須通過厚厚的大氣層,才能到達地表,太陽輻射能在傳播過程中,有一些被大氣所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到達地面,被地面反射并吸收。地面在吸收了太陽輻射能后,又以長波輻射的形式把熱量傳遞給大氣。這種輻射熱交換是大氣受熱增溫的最主要形式。從大氣的受熱過程來看,地球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吸收得較少,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而大氣對地面長波輻射吸收得卻比較多,地面輻射放出的絕大部分熱量能夠被大氣截留下來。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則越長。由于地球表面的溫度比太陽低得多,所以地面輻射的波長比太陽輻射長得多。相對于太陽短波輻射來說,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大氣在升溫的時候,也逐步向外輻射熱量。大氣輻射的方向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氣輻射中向下的部分,因為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
接下來,為了更好地導入新知識點,我問:“同學們,大家知道一般房間里暖氣片安裝在什么位置嗎?這樣安放的目的是什么?”一生答:“暖氣片一般放在房間的下部,這樣可以使暖氣在房間內得到更好地擴散。”我立刻說:“你的回答很好,不過為什么安放在下部就可以使暖氣在房間內得到很好的擴散呢?”學生立刻被問住了,露出了一副思考的表情。我笑了笑繼續說,“同學們,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也許大家可以從中找到原因。”
這時我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實驗設備,“大家看,這是一個地面均勻的燒杯,我在里面倒入冷水,然后開始加熱,大家來觀察一下,在水燒開的過程中,哪一部位的水先燒開?”隨著水溫的升高,同學們觀察到燒杯中開始產生氣泡,而且氣泡是上面小下面大,底部的水開始變熱上升,上部的冷水開始下降,形成了循環運動。因此,同學們很自然的答出了下面的水先開。這時我又問“這是為什么?”一些學生根據已學到的物流知識想到了由于受熱不均勻造成水流的這種上下運動,也就是水的對流運動,很容易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時,我又啟發學生,如果把空氣換成水會怎么樣呢,“想象我們所處的教室就是這樣一個大燒杯,那空氣又會怎樣運動呢?我們再來看一個實驗。”
我把關閉的教室門打開,把酒精燈點燃,先把酒精燈放在門框的上部,然后再把酒精燈放在門框的下部,學生觀察到酒精燈放在門框上部時,酒精燈的火苗向教室內傾斜,而酒精燈放在門框下部時,酒精燈的火苗向教室外傾斜。然后我在黑板上畫出門框上部、下部不同位置的酒精燈的火焰傾斜方向,畫出了在垂直方向上氣流的運動軌跡。
接著我向同學們導入了本課的第二個新知識點――“熱力環流”。“大家都知道空氣遇熱膨脹上升,遇冷收縮下沉,那么在剛才密閉的教室內部,熱空氣在教室上部,冷空氣在教室下部,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大氣中熱量和水汽的輸送,以及各種天氣的變化都是通過大氣運動來實現的,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由于唯獨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多少不均勻,造成高低緯度間溫度的差異,這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的運動有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之分,大氣的垂直運動表現為氣流的上升或氣流的下沉,大氣的水平運動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風。今天,我們來學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熱力環流。為了給大家更直觀生動的認識,接下來我給大家看一段多媒體動畫。”
學生在觀察動畫的過程中,我向同學們解釋,“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幅動畫,這里B點靠近地面,由于B點受熱較多,那么B點的氣流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處的大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而B點的高空由于氣流聚集而形成高氣壓。”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幅動畫,這里A、C兩地受熱少,大氣冷卻下沉,而A、C兩地的近地面氣流聚集密度增大而形成高氣壓,而高空則形成低氣壓。”“大家思考一下,那么在水平方向上氣壓會如何運動呢?也就是A、B、C三點的高低空氣體的流動情況是怎樣的呢?”
這時一名學生回答道:“因為大氣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因此在地面A、C兩點的氣壓向B點流動,而B點高空氣壓向A、C兩點流動。”“你的回答非常棒,根據同學的回答,大家來看第三幅動畫,這就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
接下來,我給同學們介紹了等壓面的概念,并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同學們思考:“如果A、B、C三地的等壓面平行于地面,這說明什么呢?”,同學們立刻答道:“這說明A、B、C三地受熱均勻。”“對,換句話說,如果A、B、C三地受熱均勻,也就是說,距離地面高度相同的地方氣壓值相等,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往往各地方的受熱是不均勻的,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某一點的氣壓值可能比另一點高,大家來想象一下,那么等壓面會產生怎么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呢?”同學們開始開動腦筋,有些同學提出等壓面會呈現波浪起伏狀,但卻不說不清具體的規律。“好,大家接下來看這段動畫。”“同學們,從動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如果一點的氣壓值比同一高度另一點高,等壓線就會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反之,則向海拔低的地方凸,這成為高高低低規律。”
“下面,我們來看白天和晚上海洋和陸地間的情況,在白天由于陸地和海洋的熱容量有差異,在得到相同熱量的情況下,陸地升溫快,在近地面形成低氣壓,在高空形成高氣壓,而海洋由于升溫慢,近地面形成高氣壓,高空形成低氣壓,因而在近地面風由海洋吹向陸地,被稱為海風,大家請看動畫。”
“而到了晚上,由于陸地和海洋的熱容量差異,在散失相同熱量的情況下,陸地降溫快,在近地面形成高氣壓,在高空形成低氣壓,而海洋由于降溫慢,近地面形成低氣壓,高空形成高氣壓,因而在近地面風由陸地吹向海洋,被稱為陸風,請同學們根據我說的,來畫一下晚上陸地與海洋間的風向。”同學們很快畫出了晚上陸地和海洋之間的風向示意圖。
“好,在學習了海陸風之后,我們接下來學習山谷風。大家來看動畫,白天山谷空氣密度大,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山谷升溫慢,氣流下沉,在山谷中形成了高氣壓,而山頂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升溫快,山頂形成低氣壓,那么風就由山谷吹向山頂。”
“到了晚上,山谷內由于空氣密度大,大氣逆輻射強,氣溫高,氣流上升,在山谷內形成低氣壓,而山頂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氣流下沉,那么山谷和山頂之間的風向示意圖是怎樣的呢?大家再來畫一下。”同學們掌握了規律之后,大部分同學都成功地畫出了晚上的山谷與山頂的風向示意圖。
“學習了海陸風、山谷風之后,我們再來學習城市與郊區之間的風向示意圖,在學習之前,大家回憶一下,是在郊區涼爽,還是城市里涼爽呢?”大部分同學都回答郊區涼爽,“對,郊區相對城市里來說,氣溫較低,城市里由于人口、建筑物密集,相對郊區氣溫較高,形成一座熱島,那么根據我們之前所學到的知識,既然城市里相對較熱,那么氣流就會上升。而郊區則氣溫較低,氣流下沉,大家來畫一下城市與郊區的風向示意圖吧。”同學們很快畫出了城市風的示意圖,然后我讓大家看了城市風的動畫。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在不同地區由于受熱不均,產生了大氣在垂直風向上的運動,受熱空氣上升,而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著氣壓差,大氣總是由高氣壓吹向低氣壓,從而形成了熱力環流,我們還學習了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的知識。”
三、教學問題討論
為了加深大家對今天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我從2006年上海文科綜合卷中選擇了一道熱力環流的例題作為課堂教學討論題。
例.地面上不同地區的熱量差異會引起空氣流動,下列示意圖中符合熱力環流原理的是( )
■
“這道題是關于熱力環流的,在解答此類題型時,我們要記住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的形式,是由于近地面受熱或冷卻,引起氣流的上升或下沉,從而導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形成的空氣水平運動。解題的關鍵是判斷近地面的冷熱差異,溫度高的地方氣流上升,溫度低的地方氣流下沉,最終構成環流。”
“了解了解題的規律后,我們先來看答案A,根據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答案A是關于白天的海陸風的知識點,由于海洋與陸地熱容量的差異,在白天風應該是由海洋吹向陸地,顯然A是不對的。答案B是晚上山谷與山頂的風向情況,晚上山谷內空氣密度大,大氣逆輻射強,氣溫高,氣流上升,山谷內形成低氣壓,而山頂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因此氣流下沉,山頂形成高氣壓,而氣流總是從高氣壓向低氣壓運動,所以答案B的熱力環流運動是正確的。答案C是關于城市與郊區的風向運動的知識點,市區由于人口多、建筑密集,因此地面熱量高,氣流上升,而郊區人口少,相對空曠,那么城市與郊區形成了熱力環流,風應由郊區吹向城市。答案D是關于不同冷熱處氣流上升、下降情況,地面受熱應該氣流上升,而答案D受熱處氣流卻下降,顯然答案D也是不對的。”
四、教學中的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深入研讀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探究活動的教學理念。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抽象”這一認知規律:
1.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大氣受熱”教材內容并探究問題答案的方式,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學,同時也使學生對本課的理論知識點有一個初步了解認識。
2.通過課堂演示實驗,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現象進一步加深同學們對大氣運動形式的了解,激發同學們探究大氣運動的內在規律意識。
3.通過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并借助多媒體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幫助學生克服空間感知和思維障礙,發展其空間思維與空間想象能力,加強對各種知識概念的表象認識。
4.通過在教學中讓學生不斷地思考,自主地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使同學們邊學邊總結規律,加深了熱力環流抽象知識點的認識,在突出教學重點的同時,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5.通過在知識點教學后,及時地引入相關的問題討論,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消化和掌握,對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篇4
關鍵詞 小學科學;生成性教學資源;生成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9-0069-03
1 案例背景
晝夜交替一課是鄂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6課,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每天看到太陽東升西落、地球上晝夜交替循環出現等自然現象,引導學生提出“晝夜交替”現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科學問題。讓學生借助手電筒、地球儀模擬出現“晝夜交替”現象的幾種不同情況:
1)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
2)太陽不動,地球繞著太陽轉(地球不自轉);
3)地球自轉(但不公轉);
4)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自轉。
第二部分:探索引起“晝夜交替”現象的真正成因。在學生充分推測能夠出現“晝夜交替”現象后,把推測的理由用語言文字或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來,讓學生明白是什么原因引起“晝夜交替”現象的。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對每一種假設小組內合作進行驗證。本部分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重演一次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象的過程,體驗人類探究晝夜交替現象成因的過程,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
第三部分:通過讓學生了解哥白尼等科學家的故事,認識科學家在科學探索道路上的艱辛歷程,學習科學家的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探索科學的熱情。
本課主要讓學生在不斷地“假設、驗證”中,經歷一次探究晝夜交替現象成因的過程,認識到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24小時。
2 片段一
師:在課前我們先來一個科學知識搶答比賽,好不好? 請同學們舉手搶答,判斷是對還是錯。
教師出示5道判斷題:
1)地球是靜止的,不能轉動;
2)地球能夠圍繞自身轉動;
3)太陽圍繞地球轉動;
4)地球圍繞太陽轉動一周的時間約30天;
5)地球自轉一周約24小時。
學生舉手踴躍,搶答全部正確。
師:大家真了不起,掌握的科學知識真不少啊!
【評析和反思】本環節通過科學知識搶答比賽,營造出一種研究“地球與宇宙”方面知識的氛圍,既激發了學生的研究興趣,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地球自轉和公轉方面的知識的儲備情況。
在動態生成課堂中,教師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學生資源,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欲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創設一個充滿智慧、活力、生成的教學情境。
3 片段二
師:(先后出示學校白天和黑夜兩幅圖片)我們先來看一幅圖片,它是什么地方?
生:是我們學校。
師:這幅圖片又是什么地方?
生:還是我們學校。
師:這兩幅圖片主要的區別是什么?
生:一個是白天的校園,一個是晚上的校園。
師:那白天是怎樣形成的?晚上又是怎樣形成的?
生:太陽從東方升起,學校一片光明,形成白天;太陽從西方落下,學校沒有了陽光,進入晚上。
師:晝夜主要的區別是什么?
生:晝有陽光,夜沒有陽光。
師:一晝夜有多長時間?
生:一晝夜有24小時。
師:(播放“晝夜交替”視頻)我們再來看一段視頻,你觀察到晝夜還有什么特點?
生:晝夜不斷地交替發生。
師:在生活中是不是像這樣,白天過后就是――夜晚,晚上過后一定是――白天,然后一定是――夜晚,晝夜就這樣不斷地交替發生。
【評析和反思】本環節通過觀看“學校的白天和黑夜兩幅圖片”和“晝夜交替”現象視頻,一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二是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究“晝夜交替”自然現象的濃厚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探究活動中去。
科學就在身邊,從學生熟悉的校園情景中來展開教學研究,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中的生成性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學生因對晝夜現象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學生每天置身于其中,對白天和晚上的校園景色非常熟悉),所以他們對“白天和夜晚是怎樣形成的”和“晝夜主要區別是什么”兩個問題會理解得更加深刻。
4 片段三
師:產生晝夜自然現象與哪些天體有關?
生:太陽和地球。
生:可能還有月球。
師:現在爭論的焦點是――月球是否和產生晝夜自然現象有關?請大家來分析一下:有月亮時一定是晚上嗎?沒有月亮時就一定不是晚上嗎?
生:我認為沒有關系,因為夜晚有時看到月亮,有時看不到月亮,所以月亮出不出現,不是產生白天和夜晚的原因。
師:我們已經知道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在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過程中,地球怎樣轉動才能讓白天和黑夜輪流出現,產生晝夜交替現象?請大家大膽猜想,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兒匯報自己的觀點。
(課件出示:猜想地球怎樣轉動才能讓晝夜交替發生?)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積極參與各組討論。
師:剛才大家討論得很熱烈,請各小組匯報你們的觀點和想法。
生:我們都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帶著月亮圍繞太陽繞,這說明地球在轉動,地球在轉動的過程中產生了晝夜交替的變化。
生:地球圍繞自身轉動引起晝夜交替。
師:怎么個自轉法?請你演示一下。
學生用肢體演示自轉,發現有兩種自轉方法,每種自轉有兩種不同的轉動方向。
師:哦!我們發現地球自轉可能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自西向東,一個是自東向西。
師:還有不同的觀點嗎?
生:地球圍繞太陽轉動引起晝夜交替。
師:怎么個轉法?
學生用肢體演示公轉,發現有兩種公轉方法,每種公轉有兩種不同的轉動方向。
師:我們發現地球公轉也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自西向東,一個是自東向西。
師:還有不同的觀點嗎?
生:我想還可能存在一種情況: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
師:剛才大家發現地球的運動形式主要有自轉和公轉兩種基本形式,所以引起“晝夜交替”的原因可能是和地球自轉有關,也有可能是和地球公轉有關。如果我們去研究“地球邊自轉邊公轉”這個假設,實驗結果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話,你能確定晝夜交替的原因是自轉還是公轉嗎?
生:不能確定。
師:既然不能確定是哪一種轉動引起晝夜交替,所以我們今天就不對這種假設進行研究。我們就研究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兩種假設。
【評析和反思】這個環節對教材進行了適當處理。既然學生已經知道“太陽圍繞地球轉(地心說)”是不對的,所以不必花費時間去實驗探究“太陽圍繞地球轉”等實驗,把課堂上節約的時間用于引導學生猜測“地球圍繞太陽轉”的過程中地球可能會出現的運動形式,探究這些運動形式中哪一個因素與晝夜交替現象產生有關。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首要的任務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分析學生學情,弄清學生的知識儲備,在教學的生成點上預設多種通道,才能為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和發展創設更大的空間。六年級學生知識比較豐富,已經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等天文知識,對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知識也有所接觸,所以在設計本環節教學活動時把著力點放在猜想地球的運動形式和運動方向上,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放性思維能力。
其次,要進行彈性教學活動設計,預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生成。當學生猜測出“地球圍繞太陽轉”過程中的運動形式可能有自轉、公轉、自轉的同時公轉等,期待學生能夠生成更多。于是教師讓學生用肢體動作演示什么是自轉、什么是公轉、什么是自轉的同時公轉。學生模擬這三種運動形式后,會發現地球的運動基本形式有兩種:自轉和公轉,自轉和公轉都有兩個不同的轉動方向。
5 片段四
師:我們用什么辦法來證明哪種假設是正確的?
生:我們可以做實驗。
出示“晝夜交替”實驗裝置,介紹實驗器材。
師:我們可以做模擬實驗,老師為了方便大家的研究,專門制作了一套教具。
師:(出示太陽模擬裝置)它這是模擬什么?為什么?
生:它是模擬太陽,因為它和太陽一樣通體發光。
師:(出示地球模擬裝置)它這是模擬什么?為什么?
生:它是模擬地球的,因為它和地球一樣都是球體的。
師:我們的模擬實驗器材太陽小、地球大,實際上太陽比地球大得多。觀察這個地球儀,上面有兩個開關,打開自東向西開關,看看地球怎樣轉動?
生:自西向東自轉。
師:再打開自西向東開關,看看地球又怎樣轉動?
生:自東向西自轉。
師:我在地球儀上我們學校的位置上貼了一面小標記,你們說說它有什么作用?
生:它是一個觀察點,觀察我們學校是否產生晝夜交替。
師:(師邊說邊演示)你真聰明,我們做實驗時一定要觀察小標記,看小標記是否被太陽照亮?是處于“白天”還是“晚上”?
師:這是什么?
生:一個圓形滑道,它模擬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師:我們做的軌道是圓形的,實際上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的。誰來試試,地球是怎樣沿著軌道運動的?
學生演示,教師提醒大家觀察。
師:地球在運動時身子有些傾斜,并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所以我們在移動地球時要注意像這樣移動。你再試試。
師:還有一點,要觀察清楚小標記是處于白天還是晚上?對教室內的光線有沒有特殊要求?
生:最好把燈關掉,窗簾和門關上,教室內盡量黑暗一些,這樣我們就能看清楚小標記是處于白天還是夜晚。
【評析和反思】這個教學環節主要內容是組織學生去設計實驗和引導學生思考怎樣用教師自制的教具做實驗。目的:一是有意識地錘煉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科學素質;二是通過教具,把復雜抽象的天文現象用具體的模擬器材展現出來,降低學生科學探究的難度。
在動態生成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起到引領作用,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為突破教學重難點掃清障礙,如自制教具、制作多媒體課件等。六年級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是很強,對宇宙空間的概念、天體運動形式等沒有很好地建立,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課制做出一套“晝夜交替”模擬實驗教具。這套實驗裝置比較真實地模擬了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自然現象,可操作性強,把復雜的天文現象簡單化,降低了學生實驗探究的難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6 本課生成性教學案例評價分析
本教學設計的評價重點是關注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表現,關注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著重關注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自主意識、參與熱情,如何探究、探究如何等方面,將學生探究狀態作為課堂教學評價的聚焦點和出發點。
1)重點評價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廣度和深度,學生之間是否友好合作,整個課堂的探究氣氛是否熱烈、民主、有序。采取小組形式教學,每個小組限4~5人,小組內合理分工,從形式上創造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投入到探究活動的全過程。
重點評價學生之間是否能很好地合作研究;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漲,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學生是否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見解,思維是否敏捷、有條理,是否善于質疑;等等。
2)重點評價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是否有生成性,思維是否有創造性。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科學探究氛圍,提供有結構的實驗材料,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生成性資源,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實驗,實現生成性教學。
如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演示“什么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演示很快會發現地球有兩種不同的運動形式,而且這兩種不同的運動形式都可能有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向。學生在做“晝夜交替”模擬實驗中,初步得出實驗結論后,教師引導學生繼續實驗研究,看看還能發現什么?(學生深入觀察后會發現:地球上同一個地方,當地球的轉動方向改變時,晝夜出現的順序會不同。由此為下一節課研究“誰先看到日出”做準備。)
參考文獻
篇5
一、取見好就收,舍打破沙鍋問到底
如阮老師上的一堂《月相變化》。在課的導入部分,阮老師輕松地語氣跟孩子們展開了交談,從交談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節課的內容學生早在半個月前就在開始對月相進行觀察。幾個孩子對月相的觀察還有了自己的理解,課堂進行地十分順利,但到這個環節月亮位置的變化和月相變化有什么聯系?
教師:“是的,每天的月亮位置都在改變,其實告訴我們什么呢?”
學生:“我覺得月亮繞著地球在轉。”
教師:“繞著地球轉,那么跟它的月相變化有什么規律關系呢?”
1、學生沉默,答不出。(陷入僵局)
教師:“ 我們遇到難題時可以怎么做呢?”
學生:“小組討論。”
教師:“好的,接下來讓我們分小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
教師:“討論有結果了嗎?”
學生:“月亮轉到的位置不同,我們看到的月相的不同 。”
學生:“月亮暗的部位可能是被地球的影子給擋住了。
教師:“如果找個模型(教師提供),我是地球,轉到不同的位置看到亮面不一樣。” “到底是誰在轉?”
學生:“是月球。”(教師配合演示:月球轉動,但是亮面也在變化:朝著觀察者)
教師:“月球上的亮面,是反射的太陽光。太陽在哪里?”
(師生配合:5月22日時,月亮在我的哪個位置?)
(把全班同學當做地球,學生手舉教具演示月球繞著地球轉動時出現的不同月相)
教師:“誰來總結一下:月亮的位置和月相變化有什么關系?”
2、學生答不出。
教師利用教具演示,引導學生觀察月球繞著地球轉動時出現的不同月相。 “月相變化是什么引起的?”
學生:“位置。”
教師:“那么月相的位置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3、學生再次沉默。
教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些月球模型,接下來讓我們分小組模擬一下,黑色面代表月球暗面,白色面代表月球亮面。”
學生分組活動:每個小組一個月球模型——黑白球進行分組活動
教師:“有答案了嗎?”
學生:“月相有時候高一些,有時候低一些。”
這個環節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分別出現了三處沉默,如果老師采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方式,我相信學生會繼續沉默,因為三維的空間觀念對于孩子來說還比較陌生,但阮老師分別采用了分組討論、教師演示和學生分組活動來解決。可以看出如果教師在這三處如果沒有進行挽回,就可能出現越理越糟,越梳越亂的被動局面。然而阮老師并沒有采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方式,此處必須要停下來,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緩沖,讓課堂內容進行了升華。
二、取豐滿而應變的細節,舍過度而繁瑣的預設
蘇州一所小學的趙老師執教的《空氣的熱脹冷縮》。堂課安排的很謹慎,教學設計清晰而明了,其中這樣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探究空氣的熱脹冷縮時,趙老師先出示了一個裝有液體的錐形瓶,學生可以看出瓶中充滿了液體,接著提問該怎樣來收集空氣。在這里趙老師對教學設計是這樣進行豐滿的。
教師:怎樣來收集空氣?(用錐形瓶)
當學生想到用錐形瓶收集空氣后,緊接著趙老師對收集空氣進行了豐滿。
教師:收集了空氣后,需要把收集來的空氣密封嗎?為什么?(需要密封的,因為空氣會流進流出的。) 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空氣體積的變化呢?(用氣球套在瓶口上,放入冷水和熱水中。) 怎樣讓空氣受冷受熱?(先把錐形瓶放入冷水中,再放入熱水中。) 你覺得設計這個實驗時還需要注意什么?(小心放入冷水中的錐形瓶不能立刻放入熱水中,否則會爆裂。)
教學過程是一個個細節構成的。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大的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對細節的研究。在這課中趙老師并沒有在學生提出用錐形瓶收集空氣這個細節就止住,也沒有直接ppt課件出示操作要求,或者是直接提供實驗器材,趙老師層層深入的追問打破了簡略而死板的教學預設,一步一步地引導不僅讓孩子更加深刻的理解實驗操作預設的嚴謹性、科學性,也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實驗前要動動腦,認識體驗不斷加深,豐滿而應變的教學細節讓師生都煥發著探究的智慧和科學課堂應有的活力。
篇6
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中緊扣“迷人”層層深入,教活全文,落實課程標準所強調的“突出重點,加強綜合”這一要求。
教學過程
一、暢談夕照,引入“迷人”
1.師談話導入:同學們,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自己所觀察到的夕照美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描寫夕照的,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作者筆下那迷人的夕照吧。
2.板書課題,讓學生依據課題感知課文可能會講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迷人”
1.自由閱讀課文,要求:(1)掃清字詞障礙,讀準、讀順課文;(2)找出最能概括作者欣賞夕照的整體感受的詞語(迷人),畫出有關描寫夕照“迷人”的語句,反復多讀幾遍;(3)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夕照的。
2.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交流識記方法。
4.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師及時加以梳理,確定學習重難點。
三、精讀課文,感悟“迷人”
1.想想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情悟到夕照是“迷人”的?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反復研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夕照的“迷人”的?并試著把作者所描繪的景象畫出來。
3.自主選擇學習伙伴,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圖畫,并說清楚自己從中體會到什么?是怎樣體會到的?
4.集體交流,著重指導。
(1)抓住色彩的變化體會夕照的迷人。
(2)抓住比喻的表達方法體會夕照的迷人。
指導學生體會比喻的表達方法可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說說作者分別把夕陽比作什么;反復閱讀比喻句,說說自己從這些比喻句中體會到什么。
(3)抓住最后兩段中關鍵句子的含義的理解體會夕照的迷人。
對于倒數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可引導學生通過天色越來越暗,而太陽則變得越發的紅這一事實進行比較,體會景色的迷人;對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則要讓學生聯系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知識,體會迷人的夕照是每天都會有的。
四、感情朗讀,品味“迷人”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根據每段描述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的不同,讀出各段的特點,想像所描寫的畫面,品味夕照的迷人。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
五、回讀比較,體驗“迷人”
1.回讀課文,跟同學交流學完課文后的感受。聯系“漸漸地,夕陽在我的視野中遠去,遠去,最終完全消失了”這句話,結合讀圖,想想說說課文寫的是什么地方的夕照。
2.回憶自己所觀察到的夕照,說說自己看到的夕照和課文的描寫有什么不同。
3.摘抄文中的比喻句和自己喜歡的詞句。
六、延伸訓練,拓展“迷人”
1.對比閱讀《海上日出》和《夕照》,說說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2.學習本課按時間順序描寫景物和打比方的表達方法,把自己觀察到的夕照的迷人景色寫下來。
點評
《夕照》教學設計較好地落實了課程標準的精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突出重點,加強綜合”的教學理念。整堂課教學緊扣“迷人”一詞展開,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效果,落實了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語文教學要“突出重點,加強綜合”的要求。
篇7
東關小學 胡小衛
教學目標:
1. 認識“送、道”8個生字,并會寫“太、陽”2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到處、清涼、邀請”等詞語,能從文中找出明顯的信息,感受金色的秋天是豐收的秋天。
教學重點:
認識8個生字,并會寫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明顯的信息。
教學難點:
理解“到處、邀請”等詞語,感受金色的秋天就是豐收的秋天。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1.謎語導入:一位老公公,全身紅彤彤。早上從東升,晚上從西落。一天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區分“大、太”,認識“陽”。
2.引入課題:世界萬物離不開太陽,而我們只有一個太陽,有個小朋友的愿望是卻是要畫四個太陽。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課文,學習《四個太陽》,板書課題。
3.置疑課題: 預設1.為什么畫四個太陽呢? 2.這四個太陽有什么作用呢?
二、初讀課文,找出信息
1.師范讀: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認真聽老師范讀,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減字。
3.從文中找出小作者畫了四個怎樣的太陽?分別送給了哪個季節?用橫線畫出來。(板書)
4.學習“送”字,多次出現的形式認識。
三、深入課文,學習一、二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提取信息:文中的“我”為什么畫綠色的太陽送給夏天呢?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
<3>聯系生活,請學生說說自己在夏天看到的太陽是什么樣的。
<4>創設情境:夏天,想象你就是小狗、小花、小樹葉等,太陽曬在身上,是怎樣的感受?
讓學生想象,“綠太陽”給我們帶來“清涼”。(板書:清涼)
<5>出示第二句話,齊讀。并字理識字,認識“道”,出示:人行道、賽道圖片。
<6>借助語段的拓展,引導學生理解“到處”。
綠綠的太陽照著高山,高山-------一片清涼
綠綠的太陽照著田野,田野-------一片清涼
綠綠的太陽照著街道,街道-------一片清涼
綠綠的太陽照著校園,校園-------一片清涼
<7>除了高山、田野、街道、校園,還有哪些地方也會一片清涼?
預設:草原、公園、森林
小結:綠綠的太陽,把清涼帶到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文中用了一個詞語寫出了這個意思,那就是----“到處”。
<8>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再次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夏天走了,秋天悄悄地來了。小作者為什么畫金黃的太陽送給秋天呢?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朗讀。
<2>聯系生活,請學生說說秋天為什么是金黃的呢?
<3>創設情景:出示PPT,到了秋天,金黃的落葉灑滿大地,田地里金黃的玉米豐收了,金黃的稻子笑彎了腰,大地處處呈現出豐收的景象。(板書:豐收)
<4>除了田野里,還有哪些豐收了呢?
預設:蘋果、梨、香蕉.......
<5>在這瓜果飄香的秋天,金黃的落葉要做什么呢?出示第三句話,進行朗讀。
<6>字理識字“忙”,圖片識字“甜”,對比識字“嘗和常”。
<6>借助語句練習說話: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 )品嘗( )的香甜。然后練習用“邀請”自由說話。
<7>出示第二自然段,再次朗讀。
3.集中檢查識字。
<1>指名識字。
<2>開火車識字。
四、指導書寫“太、陽”
1.課件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觀察。
“陽”雙耳旁的橫撇彎鉤要短小,在橫中線上方收筆,一豎要稍長。
2.教師示范,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學生書寫,點評。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唱歌課《太陽出來了》。
【課時】
一課時
【教材分析】
《太陽出來了》是一首根據彝族民歌改編、用復調手法創作而成的四部童聲合唱歌曲。歌曲以跳躍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展現了彝族人們歌唱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喜悅心情。優美的旋律與語言節奏、聲調非常貼切,其和聲效果使音樂的意境更生動鮮明。教材中所呈現的歌曲是教材編寫組在四部童聲合唱歌曲的基礎上根據本學年的教學要求,以三年級學生的演唱能力而改編的。歌曲結構規整,為三段體,首尾兩段基本相同,中段為根據節奏念歌詞,音樂形象鮮明。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演唱能力,整體來說,學生較為喜愛音樂課,肢體動作比較協調,創編能力較好,有個別同學音樂修養很高,課堂上,設計問題可以稍微有點深度,拓展內容可以提高他們的音樂基本修養,在演唱時,填詞部分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填入,教師把伴奏放慢即可。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彝族歌曲《太陽出來了》,感受彝族人們歌唱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喜悅心情。
2、認識反復記號,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3、能夠創編聲勢動作參與音樂表現。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彝族人們歌唱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喜悅心情,培養學生對彝族音樂的喜愛和興趣。
難點:認識反復記號,能夠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
導入
師:請同學們來看兩組圖片,你們知道這是哪個少數民族嗎?(彝族)
介紹彝族:彝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全國彝族人口776萬多,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內。
服飾各地不盡相同,婦女較多保留民族特點,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一些地方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披肩),
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他們最著名的火把節,彝族人們點火把除惡害,盛慶豐收。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彝族民歌《太陽出來了》。
【板書】
三、
新課展開
1、學習歌謠
(1)找同學有節奏的讀一讀這段歌謠。
(2)老師完整的唱一遍,請大家仔細聽,老師是如何讀歌謠的。
(3)聽完找同學手打恒拍,讀一讀歌謠部分的節奏。
(4)全體手打恒拍讀節奏。
(5)按節奏讀歌謠。
(6)同學們看一看歌謠部分出現了什么特殊節奏型?
X
X
X
XX
前八后十六
【板書】
(7)請同學們手打恒拍跟錄音按節奏讀一讀這段歌謠,演唱部分仔細聆聽。
2、分析歌曲
(1)師:歌曲的情緒怎樣?
生:歌曲以跳躍的旋律,歡快的節奏展現了彝族人民歌唱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喜悅心情
(2)請同學們說一說歌曲的演唱順序。(找同學按順序讀歌詞)
提示:同學們看一看歌曲中出現了什么記號?(反復記號)出現了幾次?(三次)
︱
|
|
﹕
從頭反復
﹕
|
|
|
﹕
僅反復記號之間部分反復
【板書】
(3)演唱部分有幾個樂句?(三個)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首尾相同)
3、學唱歌曲
(1)學唱第一樂句歌譜
a、師帶生唱一遍
b、注意色塊中跳進音程的音準。
c、全體唱一遍第一樂句(加反復記號)。
(2)學唱第二樂句歌譜
a、師帶生唱一遍
b、注意色塊中跳進音程音準,第一、二樂句第一小節對比。
c、全體唱一遍第二樂句(加反復記號)。
(3)全體把一、二樂句歌譜連起來唱一遍,加上反復。
(4)學生自己演唱最后一個樂句和結束句后,師指導學生唱結束句(結束句稍慢,2唱三拍,3唱一拍)。
(5)學生跟琴完整演唱歌譜,歌謠部分手打恒拍讀出來。
(6)同學們自己填入第一、二樂句歌詞,注意反復記號。(師慢彈伴奏)
(7)同學們試著填入最后一個樂句加結束句歌詞,老師指導結束句演唱。
4、歌曲演唱處理
(1)這首歌曲與旋律之間有什么聯系?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
總結:本曲一字一音較多,用輕快活潑的聲音來演唱,注意結尾的放慢和回原速度
(2)跟伴奏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詞。
5、欣賞視頻
休息一下,讓我們來看一段彝族姑娘小伙兒們載歌載舞的視頻。
【放視頻】
四、拓展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跳一跳?下面就讓我們為《太陽出來了》編一些簡單的動作吧。
(1)請幾位同學上臺跟音樂即興編動作。
(2)全體起立,跟老師的一起做一做動作(師唱),
(3)跟音樂做動作。
2、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一段四部童聲合唱《太陽出來了》,感受一下四部合唱作品與單聲部作品在聽覺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聲音更有層次感,更加飽滿、動聽)
五、總結
彝族還有很多好聽的歌曲,比如我們以前學過的《彝家娃娃真幸福》,還有《趕圩歸來啊哩哩》等等,如果同學們感興趣,課下自己可以學一學,好嗎?
全體起立,讓我們再一次唱起《太陽出來了》,在歡快的歌聲和舞蹈中結束今天的彝族之旅吧!
【播放伴奏】
【板書設計】
太陽出來了
X
X
X
XX
前八后十六
⑴
︱
|
|
﹕
從頭反復
⑵﹕
|
|
|
篇9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高中語文 教與學
語文教師要重視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創新,要變灌輸式的教學為啟發式的教學,變重結果的教學為重過程的教學,變單一的信息傳遞的教學為綜合信息交流的教學,變單兵作戰的教學為與他人合作的教學,變模式化的教學為個性發展的教學。只有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才能改變沉悶的課堂教學,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就要求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還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教師的被動傳授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結合。
一、傳授學習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通過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提升學生的工具書運用能力、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管理知識能力以及審美和創造能力等。這就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習慣。學生應該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對文章難點、重點進行提前預習;第二,扎實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對文章中的語法、詞匯、修辭等知識要及時積累;第三,拓展閱讀量。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比例,學生要主動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拓寬知識面與閱讀量。
(二)提升學生的考試能力
考試是一種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雖然唯考思想違背了新課程教學標準,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素質教育不必一味的回避考試,就目前來說,考試是一種及時、有效、全面的檢測教學教師質量與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提升考試能力對學生升學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高三學生的語文教學中,要促使學生將語文基礎之中的學、用、遷等有機聯系起來,重點研究大綱中的考試說明,分析試題類型以及變化等,適當的向學生傳授考試解題技巧。
二、教師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完善教授環節
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對象都與低年級教學不同,所以應該推行參與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增強個體之間的互動、合作,保證教學對象在教學過程中的自主參與性,還可以加強與社會實踐的聯系,通過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一)完善教學設計
完善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進行參與式教學的基礎條件。教學設計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對所有涉及教學內容的事物的分析與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包括對教學要求的分析、結合學生實際對掌握差異性的分析以及對教學效果的預期分析等。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的絕對主體,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差異化的學習指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根據知識掌握、能力運用的不同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允許教學差異的存在。
(二)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興趣
重復、單調的課堂教學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參與式教學或啟發式教學等,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的《沁園春》教學時,首先對作者的生平進行了介紹,并對于詩詞創作的革命時期背景進行了分析,保證學生真實、客觀理解作者創作時的心理狀態。創作的詩詞經收錄的共有84首,都是鏗鏘有力的語言表達壯闊的情懷,筆者除了對《沁園春》的解析之外,還鼓勵學生自主收集其他創作作品,引導學生對作者的創作風格、社會背景形成系統見解。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運用詩化語言抒發了作者對于外國侵略者恣意掠奪的屈辱和憤懣的之情,對于學生感情指向具有較強的煽動性,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筆者將課堂設置成記者招待會模式,由學生分別擔任記者和余秋雨角色,圍繞文章進行問答。這既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激發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興趣,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靈活生動教學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復雜難以理解的文章簡單可視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高中語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數都是文理兼備的、論點論據充足的抽象性說理論文,學生對此類文章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則可以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論、語言描述的印象。例如,在《神奇的極光》這篇說理性散文中提到了磁場、太陽風等專業用語。單純的語言描述對文章理論理解造成了很大障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利用視頻、圖像等對文章所涉及的專業科學知識進行了解釋,最終促進了學生對極光現象的科學認識。
(四)及時全面的課后檢測
課堂教學結束不是教學任務的終點,教師在課后應對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成果進行及時的總結、反思,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發現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鼓勵其對自身能力的進一步開拓發展。階段性考試作為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的評價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除此在外,還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教師在關心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還要適當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保證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正常運轉。
篇10
關鍵詞:學習方式;合作學習;開放;自主;探究
《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新課程突破了以往教學改革著重從教師教的角度研究變革教的方式,轉為從學生學的角度研究變革學的方式,同時也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課程要求。本文從一節課的兩次教學設計切入,闡明筆者對如何轉變教學方式這一問題的思考。
一、案例分析:《土壤中有什么》
本課教學內容是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植物與土壤》一章中的一節。教科書從土壤生物的調查開始,直至通過一系列實驗,讓學生獲得對土壤生物的初步認識和對土壤中非生命物質的了解。
設計一:
教學準備:學生桌上已放好實驗儀器和藥品,還有一張探究實驗報告單。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直接引入課題:“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質?”同時提出四個探究問題:(1)土壤中可能有水(2)土壤中可能有空氣(3)土壤中可能有無機鹽(4)土壤中可能有有機物。
2.分組合作
教師將學生分成12小組,每小組4人,按照教室前后左右位置分成A、B、C、D四大組,A組探究問題1,B組探究問題2,依此類推。
3.布置任務
教師要求每個學習小組針對探究問題,討論實驗方案,商議實驗步驟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后操作實驗,匯報現象,得出結論。
4.分組實驗,匯報交流
教師分配任務后,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教師也可參與學生討論。約過30分鐘后,學生實驗基本完成,教師要求各小組派代表在投影儀上展示實驗報告單,并匯報實驗方案,現象和結論,教師可征求學生有無意見等。
設計二
教學準備:教師課前將實驗所有儀器和藥品放入水槽里,放在桌角上。學生分成12個學習小組,每小組4人。
教師通過創設情景,自然引入課題“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質?”學生紛紛提出猜想:可能有空氣,有水,有無機鹽和有機物。
師:怎樣用實驗方法探究土壤中是否有水?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3分鐘后組織小組匯報、交流。
生A:把土壤裝到一個塑料袋里,放在太陽下曬,如果有小水滴出現在袋壁上,就說明土壤中有水。
生B:取一塊土,先稱出它的質量,后給它加熱,再稱出它的質量,看一看質量是否有變。
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可是老師帶來的儀器有限,怎么辦?
生C:把土塊放在燒杯里,再放到石棉網上加熱,用玻璃片蓋住燒杯上,看玻璃片是否有水滴出現,有,則土壤中有水。
生D:把泥土放到試管里,再用酒精燈加熱,看試管壁上是否有水滴出現,有,則土壤中有水。
師:幾位同學都說出可操作的設計方案,誰的方案最好呢?你們自己選擇器材做實驗探究,看到明顯現象的就舉手!
(約4分鐘后有許多同學舉手,再過1分鐘后,讓學生匯報、交流)
生:我是用D同學方案的,很快就看到了現象。(興奮舉起剛加熱過的試管)
師:(教師走到一個學習小組前,指著他們的儀器)我發現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與眾不同,請你說說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裝置?
生:我是在蓋燒杯的玻璃片上加一些水,這樣可以加快土壤里出來的水蒸氣的液化,使現象更加明顯。
師:這組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大膽改進,還將學過的液化知識運用起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土壤中確實有水,我們能否也用實驗來探究土壤中是否有空氣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設計方案。(過了1分鐘,很多學生舉手)
生:只要把土塊放到水里,有氣泡冒出,就說明土壤中有空氣。
師:為什么這樣就能說明呢?你能說得更明確一些嗎?
生:空氣原來躲在土塊的空隙中,放到水里后,水鉆到了土塊的空隙里,把空氣趕了出來,我們就看見了氣泡。
師:你們認為他的方法可行嗎?還有沒有更好的?
(沒有學生舉手,教師隨后按這種方案分組實驗,匯報交流。)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土壤中是否有無機鹽?多媒體展示了無機鹽的一些特點,教師放手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討論實驗操作步驟,然后進行實驗、匯報交流結果。實驗完畢后,展示蒸發皿中固體時,學生都說蒸發皿中只有黃色固體,沒發現其他什么?這時,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土壤浸出液,進行過濾、蒸發后,同學們驚奇地看到蒸發皿底下一些白色細小的固體,邊緣上也有黃色的固體,教師通過自己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實驗進行對比,幫助分析原因,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無機鹽的存在。
二、案例分析:來自于課堂觀察
筆者通過對課堂的觀察,記錄了大量的課堂原始數據,從而對教師和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分析。
1.對教學設計一的課堂觀察與學習方式的采用
該教學設計中教師針對四個探究問題都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在分配探究問題時難易不等,各個小組的探究機會不平等,而且教師提出的探究問題有4個,而每個小組參與討論的問題只有一個,這樣導致在實驗結束后的匯報交流中對方案設計的優劣評價得不到大多數學生的質疑或認同,學生參與度大大降低。教師還采用了全面開放的學習方式,表面看起來每個合作小組都是“熱熱鬧鬧”,但用心觀察就會發現熱鬧形式掩蓋下的胡亂探究。很顯然教師只關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自己主導作用的發揮,導致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沒有明確的目的而盲目探究,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且收獲甚微。轉貼于
2.對教學設計二的課堂觀察與學習者建構
(1)分層設計,優化方案,注重實效
針對不同的探究問題,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由淺入深地逐個提出問題進行探究。事先定性探究土壤有水,采用半開放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再探究土壤有空氣,教師要采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方案”。最后探究土壤是否有無機鹽,教師采用全面開放式的自主探究法。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對于土壤中可能有有機物的實驗放在課外進行。因此,課堂上要探究問題很多,教師最好將多個問題逐個設計,由淺入深地解決,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所發揮和收獲。
(2)還給學生評價的權力,關注互動交往促進動態生成
教學設計二中探究土壤中有水,對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提出的7種方法,關鍵在于教師將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評判設計方案的對錯和實驗操作上的可行性,以防學生在做實驗時走入操作的誤區。如把土壤裝到一個塑料袋里,放在太陽下曬,如果有小水滴出現在袋壁上,就說明有水。又如在土壤中加些無水硫酸銅,若變藍說明有水。這些方案都是教師預期沒想到的,正是由于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思想碰撞,思維互補,課堂智慧得以生成。教師也能及時把握學生實驗中的亮點和生成點。總之,通過師生、生生互動的多元化評價方式,使得學生們在實驗中解決問題,同時在實驗中發現問題,使課堂“鮮活”起來。
三、討論:對科學學習方式的思考
從以上案例中看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對“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的學習方式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從而真正實現自主合作與開放學習。
1.靈活運用合作學習,避免消極合作
從這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要運用合作學習應注意三個性:
一是選擇性。對于較淺顯的問題,應提供學生個體思考的天地,而不要走入“合作探究”的形式中。
二是方法性。如果在教學中要應用合作學習,教師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合作興趣,如何提高思維深度,如何開展討論。
三是有效性。在活動中教師要將小組合作與個人獨立思考結合起來達到優勢互補,消除合作學習的形式化、表演化。筆者認為,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可按這樣的步驟:組內成員獨立思考在“主持人”的協調下學生依次發表意見(相同的意見不再重復)若經過爭論后大家的意見仍不統一則由“記錄員”記錄下來待小組匯報時提交全班討論。
2.合理調控探究學習的開放度
在教學中主張“開放、自主”的探究活動學習方式時,要注意避免在提出問題后“放”得太開,過分強調運用學生目前并不具備的能力,而忽略教師的示范主導作用。
學生的能力應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創新”并不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教師應當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因此,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確立探究內容的難易程度,確立探究的開放程度,把握好“放”和“收”的尺度,不要盲目過度開放。
總之,合作學習是現在廣泛使用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并在不斷的完善發展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研究、去探索,認真尋求恰當的方法,就能真正用好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
[1]孫宏安.新課程教學設計(初中科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美)Shirley R. Sterg.學生作為研究者[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初中探究型課程導師指導手冊[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