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史鐵生范文

時間:2023-04-02 11:11: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我與地壇史鐵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說實在的,在此以前,我對史鐵生知之甚少,皮毛而已。史鐵生逝世的那幾天看網,無數網民整齊地認可這么一個中國當代作家,國葬般地祈福鐵生走好,讓自詡為會寫幾筆的我,漸漸地發現自己的無知和淺薄。

我該好好讀讀他。

史鐵生,二十一歲坐上輪椅再也沒下來。后來得了尿毒癥,需要通過透析來維持生命。直至生命的終結,他一直在沉思,沉思著生命,把生和死放在肩上,如此淡定和從容。在他看來,“死是一件無需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一個好端端的人是用腳走路的,史鐵生不能走,能量就回到了心里,別人用腿丈量土地,他從腳到腦都在體察心靈,《我與地壇》便是最好的見證。

史鐵生創作于二十年前的散文名作《我與地壇》,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散文經典力作。我卻并沒有在史鐵生生前讀到,是遺憾的事。日前我真正地讀起來,才感到過去讀過的文字是如此的不及,突然幸慶平生終于能讀到這至真至誠的生命的絕唱和靈魂的交響。( : )

地壇為明時建筑,正好在史鐵生家附近。對于靠輪椅代步的史鐵生,這清靜的園子便是他的機緣,好像“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準備好了”的所在。地壇無論如何修葺,它的古老是抹不掉的,老樹和頹墻,正支撐他去默坐和思想。地壇的野草荒藤,空曠無邊,正容納著一個坦蕩的思想,史鐵生每每帶著本子和筆,可以恣意勾勒,明凈的文字,卻不被祭壇的神神鬼鬼牽絆。相反,他倒用寬厚的手掌,溫情的心靈,體察世界。地壇數年的整葺雕琢,讓地壇有了新的活法,正如人的生命。然而再大的整葺也改變不了的,像園子里的陽光,落雨,像園子里的噪雜和靜寂,像園子里的古柏和泥土。

曾在一些景點,像北泉寺,我看到了唐柏,像黃山,我看到了古銀杏。它們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見證了生命的前進和靜止。撫摸古樹,心緒飄向云深不知處的遙遠。

上帝把這個園子的角落賜給了史鐵生,于是他從死想到了活。上帝把園子的味道讓史鐵生嗅了,就這說不清記不住的味道引起他常常地去耗盡體能,耗盡思想,于是他想到了活法。突然有一天上帝說,他的文字煙云一樣飄逸在這片天空之上,他就消失在這片園子里,到上帝那些尋找新的詩意棲息地了。

疼愛,關懷,理解史鐵生的人有很多,母親無疑是這最中之最,一個母親攤上這樣一個二十一歲就雙腿殘廢了的兒子一定是其后半生最致命的傷。但母親能做的能說的,就是讓兒子延續有益的生命,幸福地活著,除此別無所求。史鐵生創作的動機就是“我那時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讓別人羨慕我母親。”然而當史鐵生的小說發表,作品獲獎時,母親已不在人世。他母親49歲猝死,用史鐵生的話說,上帝是對的吧,一個母親怎能為他的殘疾的兒子承受這么大的苦難?

他痛悔多少次沒有讀懂母親,痛悔母愛的遺失,然而“子欲養而親不待”了。誰都有母親,并非誰都痛悔自己對母愛的回報。幼年時只知道嬉鬧,少年只知道伸手,參加工作了,只知道自己繁忙地應付著世界,真正等到娶妻生子,兒子長大了,或許才想到回報,而此時母親也帶著遺憾,遠離了我們。

1989年,比史鐵生小二十歲的殘疾人編輯陳希米,與史鐵生結合,成了史鐵生生命中的又一個保護神。他在文章中屢次提到妻子對他的關愛,讓讀者每每會掉出眼淚來。陳希米是理解丈夫的,在史鐵生走后,捐贈了他的一份肝臟,救治了天津的一個患者,留下了他的脊椎和大腦,供醫學研究,在八寶山沒舉行任何遺體告別儀式,只有幾個好友,將其靈柩抬上擔架,緩緩地推向焚化爐……希米不希望大家哭,她說,鐵生不愿意讓大家哭,希米為鐵生堅持著低調,堅持著一生的平實,堅持著一生戰勝災難和殘缺的感悟和思考。

再回到《我與地壇》。

在史鐵生眼中,四季不是簡單的冷暖,任何一事一物都是一個季節,被時光淘洗。“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凈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零的煙斗。”春之潤,夏之熱,秋之爽,冬之潔,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讓我們快樂起來,用心沐浴生命的每一束陽光。

文學源于生活,史鐵生的生活就是十五年如一日地固守地壇,看著園子里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的人。這些活生生的人,撞入了他的視野,撞入了他的記憶,撞入了他的文章。

陌生和熟悉只是一語之隔,一墻之隔,日復一日地堅持,就堅持到彼此的微笑,堅持到對話,堅持到彼此的支持和幫助,在地壇他遇到的人,像散步的夫婦,練唱的歌者,飲酒的老人,捕鳥的漢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家,漂亮和弱智的姑娘,這都是真實的生活,他們無數次地走進了他的小說,走進了他的思緒,走進了他的靈魂,這些人物給了他文學的力量,在史鐵生眼里,他們都是大英雄。

他想象一定有一個園神在盯著他,促使他前進。在追問他:要不要去死?為什么活?干嘛要寫作?他深知人生如戲,乏味的演員會以為戲劇與自己無關,倒霉的觀眾是因為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

他想到,倘若有一天,園神喚他回去,他一定會沉寂地走下山去,只不過對面一定會跑來一個如我的孩子。死又會讓人新生,一個人就是一個人的永恒。

篇2

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是作者發給人生的一封感謝信,他試圖通過這次寫作來回顧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雙腿殘廢之后,那段艱難的歲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我與地壇讀后感,請您閱讀。

我與地壇讀后感1暑假里,讀大學的表哥借給我一本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讓我度過了一個充滿了感動的暑假。史鐵生是一位堅強的殘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偉大的母親卻很少有人知道。不經意間,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一組鏡頭:史鐵生狠命地捶打自己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我活著有什么勁!”母親撲過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聲說:“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對生命的無奈,又說出了多少母親的堅強!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一個秋天永遠離開了史鐵生,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有病的兒子……“隱隱約約地,有一種痛自心底浮起。我想那個傷感的秋,已經存活在史鐵生心中,植根在成長的足跡里了。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舍與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體弱多病的堅強的母親,是她每日起床時的咳嗽叫醒了太陽,是她每天燃起的油燈送走了月亮……母愛是那樣飽滿、豐潤,而又是那樣的瑣碎,婆婆媽媽。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嘗,回味無窮。當秋日悄悄的來臨時,母親,請注意身體,女兒在心里為你祈禱,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滿樹的紅葉就是我對您的愛和牽掛。

我與地壇讀后感附加資料:史鐵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東城區王大人小學讀書,1967年畢業已清華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陜北延安地區“插隊”。三年后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

我與地壇讀后感2《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為寄托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回,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著,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著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凈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著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并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于到時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在課本未節選的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復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于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為穩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凈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我與地壇讀后感3《我與地壇》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了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這本書中他說過“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情”還有他自己也說了“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可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拒絕了死亡選擇了生活。是他的母親的愛給了他力量,點燃了他生的渴望,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他們都給了作者無數的感動。

許多人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甚至絕望,扼殺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鐵生他投身于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看到了史鐵生,我便想到了許多身殘志堅的人。約翰庫緹斯,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感告訴了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識的偉人。我們不能做到他們那般的堅強,但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他們不懼怕病魔,我們便不畏懼辛苦。我們沒有他們那般的覺悟,但我們需要做我們可以卻偷懶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話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不禁讓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親為了給兒子買橘子,雖然只是短短幾個字卻寫出了父母對兒女的疼惜。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沒有過其他父母舍身救兒女的經歷,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從睡夢中醒來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媽媽不是什么家庭主婦,她不能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經常為我找些老師,輔導我學習,她的一通又一通電話,接受長時間的輻射都是為了我。史鐵生天天在輪椅上過著,他的母親為了他不再受到傷害,便讓“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這一點小小的細節,正常人注意不到,這一種默默的偉大的母愛。更讓人感動。

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搜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后感4由于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深刻體會到了人生中隱藏著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面對如此從未經歷過的痛苦,作者勇敢地選擇了積極的面對它,并開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

“只是到了這時候,紛紜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現得清晰,母親的苦難與偉大在我心中滲透得徹底。”只有到了那最關鍵的一刻,人的心才會有所覺悟,但是到了那時,一切都晚了,我們已無力挽回。

對每個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對于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要學會積極地、好好地把握它。對于每一堂課,每一次任務,每一項作業,我們都要積極地面對它,而不是刻意地去躲避。選擇逃避,總有一天你會為此流出悔恨的淚水!

死對我們來說是必然的。“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逐步走向死亡。”因此我們更應該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不虛空。作者史鐵生從地壇這個特定的環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則的一種安排,通過深沉的哲學思考,滲透了生命的真諦,完成了一次最艱難的思想飛躍,變得不再畏懼死亡,而是能坦然地迎接死亡這一現實。

所以,他最終振作起來了。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門,而他卻用自己的毅力與正確的態度打開了一扇窗。這種頑強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我與地壇讀后感5我與史鐵生共同走進了地壇,它剝蝕的琉璃,淡褪的朱紅,坍圮的高墻和散落的玉砌雕欄絲毫沒有遮住地壇的光輝,地壇露出了它的本質:老柏樹愈見蒼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蕩。地壇洗盡了鉛華,顯出樸質與簡約。于是,一個失意的人就搖著輪椅進入了一個廢棄的園子。

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從蜂兒、螞蟻、瓢蟲、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氣息,纖細弱小的身體卻蘊藏著無盡的生機。我想,人生也如同這園子一般,可以貧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個人若是被命運擊垮了,那么他豈不是連這些細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鐵生在園子里思考著死與怎樣活的問題。最后他終于想通了: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而我們生存,就要實現我們的價值,把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去。

母親對史鐵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激勵。可以說,園子是用自己的胸懷包容著作者,母親是用愛包容著作者,“有過我和車轍的地方也都有母親的腳印,”這是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與感激。

一個鮮活靈動的繽紛的世界,不僅讓史鐵生感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著,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作為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從人類和宇宙的整體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撐著史鐵生以殘疾的身軀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親,感恩生命也許是最好的答案。《我與地壇》表現的對生命的理解,值得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

我與地壇讀后感6《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為寄托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回,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著,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著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凈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著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并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于到時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篇3

史鐵生1972年雙腿癱瘓,后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維持生命。每次透析完后,他全身乏力,而且特別累。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每次都有一種在鬼門關轉一圈的感覺,這都是對他精神的折磨和肉體的摧殘。上蒼似乎把所有的病痛都讓他扛。如果把我們擱在他的位置上,長年累月坐在輪椅上,我們不知是否還笑得出來?不知是否還能夠頑強地思想、堅定地寫作?

他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笑容。我第一次見他的微笑,是在一次電視采訪的鏡頭上。他微黑的臉上不時閃過近乎頑皮的表情,臉上綻放的微笑純凈如云,明亮似水,他從容淡定,幾乎可以讓人忘記他是一位重癥病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資深記者溫秋陽17年前曾經采訪過史鐵生,那時她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實習生。如今依舊留存在她腦海里的是史鐵生那最溫暖的、特別寬厚的笑。作家黃艷梅在一次筆會上認識了史鐵生,她好奇地問史鐵生:“史老師,您在小說中曾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那地方好玩嗎?”史鐵生馬上露出久違的笑容說:“那是地壇,是一個寧靜的去處,也是上帝對我的苦心安排。”那微笑,是忘憂的笑,忘我的笑,燦爛又從容的笑。

我喜歡他的作品,更喜歡他作品里透出來的微笑。多年前,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被深深打動。在我眼里,史鐵生是強者,永遠從容著的強者。史鐵生的微笑誠摯而燦爛,樸實而憨厚,呈獻給大家的是陽光般的盈盈笑臉。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說他的職業就是生病,48年來大約有一半時間用來生病。我可以感受到他通過文字傳遞的一種樂觀的氣息,我可以猜想到他的笑臉一定很自信、很燦爛的,他目光中沒有焦躁和憂慮,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極強的生命力。

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苦難史,但他始終微笑著。史鐵生的名言就是:“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太多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活著的我們應當微笑著彈奏從容的弦樂,微笑著面對挫折,微笑著接受幸福。

他的人生,是為別人微笑而活著的。他是在用笑容溫暖別人,也是在用笑容給自己取曖。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到,有一位朋友問他學寫作的最初動機是什么,他說“為我母親,為了讓她驕傲”。原來他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努力讀書寫作,目的就是為了讓母親微笑,為使母親開心并為自己感到驕傲。2011年1月4日,也就是他60歲生日時,他的家屬舉辦了史鐵生追思會,按照其意愿要求,人們不用穿黑色衣服、不用獻花圈挽聯。會場上懸掛的巨幅照片中的他也是開懷笑著的,而且笑得最燦爛、最美。他希望人們記住他溫暖的笑容。

篇4

《我與地壇》是作者在遭遇

身體殘疾后的精神復蘇史,如何

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強大的精神,

以及支持他精神超越的背后力量

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出發點。首先

用音樂、圖片和聲音將學生帶入

到對于史鐵生命運遭際的感慨及

對其毅力的欽佩情緒中。然后引

導賞析景物描寫的文段,體味作

者細膩的語言及情感起伏。接著,

過渡到本文的,即對母親情

感的品味、揣摩,感受母愛的付

出,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最后

思考“地壇和母親的關系”,使學

生經過情感洗禮后回歸對人生的

思考。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在地壇的啟示下

對生命的感悟。

2.體會母親深沉偉大的愛及

其對作者的影響。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

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神秘花園》,伴

隨低沉舒緩的鋼琴曲大屏幕,依次

展示史鐵生的一組照片和一段頒獎

辭,教師深情朗讀下面內容。

①圖中的這個人是十八歲的史鐵

生,這是當年他下鄉時的照片,照片

中的他懷里抱著一頭小牛犢,健康而

快樂。

②這是三年后的史鐵生,他不

幸地坐在了輪椅上,再也站不起來。

他曾無數次地捶打著自己,失聲喊

著:“我活著還有什么勁?”

③這是十五年后的史鐵生,他依

舊坐在輪椅上,但是他的臉上卻洋溢

著燦爛的笑。此時的史鐵生已經走

過風雨,浴火重生!

④這是獲獎時的史鐵生。

⑤這是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時的頒

獎辭,頒獎辭是這樣寫的:“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

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

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

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

從“殘缺”走向“豐滿”,從“苦難”走向“歡樂”,他

一定經歷了精神的煉獄,一定承受了破繭而出的痛苦。

在走出痛苦的路上,有誰為他指點迷津?有誰給予了他

愛和幫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筆下的《我與地

壇》吧!

二、賞析第一部分關于地壇的三段景物描寫

1.從文中找出集中描寫地壇景物的三個片段。

明確:(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自在坦蕩。

(2)蜂兒如一朵小霧……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

不息。

(3)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

2.從這三段中任選其中的兩段有感情地朗讀,邊讀

邊思考作者的情感是否相同,為什么。

明確:第(1)部分運用了排比句式“剝蝕了……淡褪

了……坍圮了……散落了……”,寫出了地壇的荒蕪冷落,

而此時的“我”因為雙腿殘廢而“失魂落魄”。所以讀這段

話時語速要慢一些,語調是低沉、蒼涼的。

第(2)部分寫到的景物充滿了勃勃生機。尤其對螞

蟻和瓢蟲的描寫更是精彩,作者運用擬人手法,移情于

物,螞蟻并沒有想透什么,而作者卻想透了什么:一是人

應該活著;二是死是順其自然的事。這兩個問題的徹悟

正是緣于他看到了這番生機勃勃的場景。一個厭惡生命

的人,他是絕不會留意其他生命的生存狀態的,所以作者

內心其實充滿著對生命的熱愛和眷戀。那么我們讀這段

時應該是輕快的、充滿活力的。

第(3)部分寫到了“地上的坎坷”“雨燕”“孩

子”“古柏”等等,這些事物都不為環境所困,依然活

得樂觀、堅韌、坦然,活得燦爛。此番景象已告訴了作者

“人應該怎樣活”。因此我們讀這段描寫時應該是蒼涼

而有力的。

3.小結:通過朗讀和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地壇就是

史鐵生的精神家園,為他醫治精神的創傷。地壇給予了

他無聲的幫助,給他無聲幫助的還有一個人——母親。

三、體味第二部分母親的情感及母親對作者情感的

影響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從對母親的描寫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一個段

落,有感情地自由朗讀。

(2)教師配樂示范朗讀一段。

(3)學生展示:配樂朗讀。

2.體味摹寫

在對母親的語言描寫中僅有一句話:“出去活動活

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即使這句話也有著欲

說還休的深意,更多時候,母親都是默默地、一聲不響地

幫兒子。無言不是無情,她無言的背后有著太多太多要說

的話,現在我們就把她要說的心里話寫出來吧。

(1)請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填寫下面內容。

在我—————————————的時候,她本想

說:“ —————————————。”但是她忍住了,沒

有說。因為她知道:“———————————。”

要求:所寫話語盡量取自原文,引號內的內容采用第

一人稱。

例如:在我心情苦悶要出去的時候,她本想說:“不

要出去吧,你知道我有多擔心嗎?我不知道你一個人在

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但是她忍住了,沒有

說。因為她知道:“我不能因為自己的擔心而阻止兒子

出去,如果讓他老呆在家里結果會更糟,他會更加苦悶

的。”

(2)分角色朗讀所寫內容。

3.小結:是的,母親有太多太多的話都埋藏在了心

里,包括她自己的病痛。在史鐵生因失去雙腿而痛苦的

時候,母親的肝病已相當嚴重,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著,

可她卻對兒子瞞得緊緊的,只字未提。母親無言,無言

中卻蘊含著太深厚的愛,承受著來自兒子的加了倍的痛

苦,更重要的是用行動教會了兒子怎樣活。正如文中所說

“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

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四、哲理思索

課文第二部分主要寫了母親,為什么題目是“我與

地壇”?

明確:史鐵生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地

壇和母親。地壇使他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給了他第二

次生命,所以地壇象征了母親。“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

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車轍與腳印互相交織覆蓋,他的每

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獨立完成的,都伴著母親的精神幫

助,所以母親就是虛化的地壇。地壇和母親沒有語言的

表白,史鐵生卻從中讀出了內涵,汲取了力量,使自己的

精神從苦難中站立起來,對人生有了全新深刻的認識,他

是一位真正的精神巨人!

五、訴諸筆端

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先生不幸逝世,這個與疾

病奮斗了一輩子的勇士曾用筆寫下了無數的錚錚誓言。

篇5

徐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如何閱讀名著”的問題,請大家暢所欲言,有什么問題,歡迎提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

劉秋花:讀名著可以采取泛讀和精讀。但我也不太明白,還是請徐老師講講吧。

徐老師:好。我先來說說泛讀。我們對一些名著只需了解故事梗概或故事情節時,就可以采取瀏覽、跳讀、一目十行的掃描式閱讀,或者只看目錄及故事介紹等內容。

劉秋花:我明白了,那泛讀好像就沒有多大價值了,是嗎?

周金花:不對,泛讀可以拓寬我們知識的廣度啥。徐老師,哪些需要精讀呢。

徐老師:比如像《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四大名著等,我們就應該精讀。因為它們可以增強我們的文化底蘊,培養我們的想象能力、社交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培養我們關心人民疾苦、熱愛祖國等思想感情。

王二燕:徐老師,你講講如何進行精讀,可以嗎?

徐老師:可以。我們可以采用全景式閱讀法進行精讀。即先讀一下名著的題目、摘要、目錄或小標題,分析一下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粗略地把握其脈絡。然后沿著這個脈絡去細讀。邊讀邊用鉛筆在書上勾畫、批注、并把重要的內容在筆記本或卡片記錄下來。在讀的過程中,我們用“誰”、“何時”“何地”“干了什么”來理清線索。用“文章闡述了何觀點”來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用“有無新的規定、提法或方略”來尋找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最后,力求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名著的內容完整、準確地復述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精讀的要求。

陳圓圓:徐老師,你常說,以讀可促寫,那么閱讀名著我們可以寫些什么呢?

徐老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可以寫自己閱讀的心得。對作者的觀點,你是贊成,還是反對?這名著對你有什么影響?名著中的寫作技巧,是否有些值得借鑒……

陳圓圓:哦,我明白了。那我們用什么文體呢?

徐老師:讀后感、散文、記敘文、議論文、隨筆、簡評都可以。總之,文無定法,言志即可。以前,我說‘讀可以促寫’,我今天還要說,‘寫也促讀’。比如我們將閱讀某一名著后寫的文章,與別人讀后寫的文章、批注等進行比較,不又有了新的收獲了嗎?

陳圓圓:哦,明白了!

徐老師:還有什么問題嗎?(沒有了,謝謝徐老師。)

夠精彩吧,徐老師從“讀到寫”和“寫到讀”,給我們介紹了名著的閱讀方法。相信你也一定受益不淺吧。

【閱讀有感】 讀懂母愛的注釋――《我與地壇》

鄒 林

曾經走過的路,若沒有母親的陪伴,我的世界,我的人生將是一件多么悲傷的往事。我是讀著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也是讀著母親這一首永不衰竭的詩歌一路走過來的。

史鐵生的母親體諒疼愛他,并將那份永恒的愛化作默默地行動,我的母親亦然。

兩歲時就患上骨髓炎的我,是母親背著我跑遍了中國大半個西部,整整歷經四年,才從背上將我放下,然后送我入學……其中的百般滋味兒,只有真正體驗過的才最清楚;但她從沒對我有過半句怨言和要求我感恩的話,就像史鐵生的母親從來沒對他說:“你為我想想”之類的話一樣。

我病重得一天只能吃下一個雞蛋,母親也“學”我只吃一個雞蛋;我開刀動手術,哭聲不斷,她也用哭聲來安慰我:“別哭,忍一會兒就過去了!”我想手腳盡快恢復原狀,他就說:“就快好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然而,隨著病情不斷惡化,終于,醫生說:“你兒子的手腳沒辦法了,除非鋸掉!”

“不,這就是命嗎?”她歇斯底里地咆哮著……向醫生跪下叩首:“救救我的兒子,他的手和腳是有辦法治的,要多少錢,我都可以給……”醫生只是嘆惜、搖頭、無可奈何地走了。

母親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是將我轉院,繼續開刀治療;但開刀只能讓病情暫時緩解,并不能得到根治。

母親除了照顧好我以外,還要天天到街上打聽好的醫院,或專門買報看各大醫院的特色,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三年。就像史鐵生說他母親以她的聰慧和堅韌,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來想去最后準對自己說。我想我母親肯定不止一次,兩次有這樣的經歷。我想她一定會說:“求求上天,保佑我,幫幫我,我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我兒子的雙手雙腳能保得住就好了……即使來生做牛做馬,我也心甘情愿。”或許,我是在看到《我與地壇》后,我才有這樣的想法,才第一次感覺到母親的偉大與無私,才使我有了對人生的進一步思索……

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母親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報上看到了關于我的這種病的專治醫院,如獲至寶地帶我前往湖北,進行了治療,在連續三個月的住院治療后,又回家連續用藥大半年,終于保住了我的手和腳。事后,母親總是說:“上帝在關上所有門時,往往會留下一扇窗戶。”就像史鐵生雖然失去了雙腿,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足以安慰他在九泉之下的母親了!

在此之前,我沒將我的母親讀懂,自從我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就把史鐵生的種種告誡和勸導運用在我的生活中。我現在還有機會報答我母親――那就是,用我最好的成績來彌補我母親對我一生的傾情!

篇6

第二天一早我又到史鐵生家。他不在,他父親說他到地壇去了,就是《我與地壇》中的那個地壇。于是我坐著等他,當他搖著輪椅進來,一定很驚奇,怎么又看見我了?閑扯幾句,我捺不住提出,再看看他的電腦,事實上是,再看看他的長篇。這其實有些過分,誰也不會喜歡正寫著的東西給人看,這有些近似隱私呢。然而,史鐵生是那樣一個寬仁的人,而且,還是坦然的人,他順從地打開電腦,進入寫作中的長篇。我請求他再往前滾動,于是,出現了“一根大鳥的羽毛,白色的,素雅,蓬勃,儀態瀟灑。我再請求向后滾動,卻很快完了,他抱歉地說:就只寫到這里。

追其小說究竟,情節為什么這樣發生,而非那樣發生,理由只是一條,那就是經驗,我們共同承認的經驗。而史鐵生的《務虛筆記》,完全推開了這依附,徒手走在了虛構的刀刃上。

時過3年,1993年春,我在北京借了一小套單元房,排除一切干擾寫小說。有一日,幾個朋友一起吃晚飯,其中有史鐵生,席間,只聽他自語似的嘀咕一句,意思是這陣子不順遂,兩個星期就在一小節上糾纏。看上去,他依然是平和的,不過略有些心不在焉。可在他也已經夠了,足夠表示出內心的焦慮。我們都知道他正泡在這長篇里頭,心里都為他擔心,不知這長篇要折磨他到什么時候。

自從坐上輪椅,史鐵生不得已削弱了他的外部活動,他漸漸進入一種冥思的生活。對這世界上的許多事物,他不是以感官接觸,而是用認識,用認識接近,感受,形成自己的印象。這樣,他所攫取的世界便多少具有著第二手的性質。他當然只能從概念著手。概念無論如何已是別人體驗與歸納過的結論,會在他與對象之間,拉起一道屏障。他就隔著這層灰色的屏障,看這世界,這世界很難不是變形的。可是,變形就變形,誰敢說誰的世界完全寫實?誰的感官接觸不發生誤差,可完全反映對象?

篇7

2、 這世界有著無限的可能性,無論局限于哪一種都會損害生命的自由。 ——史鐵生

3、 我搖著車躲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史鐵生 《合歡樹》

4、 一個失去差別的世界將是一潭死水,是一塊沒有感覺沒有肥力的沙漠 。——史鐵生

篇8

早些年讀《我與地壇》時,看作者一人靜靜處在四下荒棄中,寥落的行人踏碎清晨的陽光,淡風吹散地面的樹影;看到作者在一片永恒寧靜之間用利刃將生命剖析得鮮血淋漓。他寫自己“沒事總愛到那里看看”,或是坐在樹底發一下午的呆,又或是拿起樹枝掃撥地上的螞蟻,而地壇像是特地為作者準備了一切,于是作者在某日余暉夕照中踏進了地壇為他準備的一切。在那里思悟了死,又選擇了生。地壇是作者所有過往的見證,是所有不舍的相依。只有再那里,才能找到所有的時光,已逝故人所有的懷念與愛。

于是,幼小的我歆羨不已,那樣有趣的園子在我看來會比莊嚴的天壇好玩得多。于是,我夢想某天也可以擁有這樣的地方,這樣就可以不必再在狹小的菜田里無聊地玩著野草。

事實上,現在的我才明白我獨到的地壇是史鐵生的地壇,并不是那個現實中的地壇。若我見到它,必定也只會覺得那是個普通的地方,因為所有的美好:葉上的金光,盤飛的蜜蜂,盛放的花朵,只存在于史鐵生的筆下。只屬于他一人的精神世界,它們構筑的是他自己的精神園,只此無二。

之后,讀到德國的克萊里曼的詩。他寫:“世界如此廣闊,因此語言將我們放逐。深夜,我們泛舟湖上,讓天空作賦。”而紀伯倫的“靈與肉”的觀點也直到這句話被讀后才開始理解。我們被放逐世間,如歌似謎,升入天空的歌與沉如地下的謎是人的兩種屬性,正如我們庸碌于常,在一日工作結束后,所夢的必是魂牽夢縈的地方。它讓我們得以休憩,得以完整,得以靈肉相合,不至于會一片片剝碎、零亂。

西藏是所有人朝圣地般的存在,強烈的日光,天際的雪山,讓凡俗之人洗去靈魂中的罪惡感。它是每一個人的西藏,它是他們唯一的皈依,它是不同的、獨一無二的。它的存在不可言說,因為它被任何的個人情感揉捏好后儲藏在人們的行囊里,每一個行囊里是每一個人的西藏。正如莘莘學子的夢想,是摻雜了臆想之后的遠方,都在遠方,每一個遠方都不一樣,之于自己的遠方,是唯一的遠方,正如地壇之于史鐵生。

重回故里,發現孩提時的菜田早已被開墾。碧綠的菜畦,斜長在細長田徑邊的蒲公英全部消失,像是從來不存在。但是我知道,它們存在于我的記憶中,我過去所有的時光里,并且永遠不會褪色,鮮活如初。那些高大樹木遮蔽的烈陽,被枝葉覆蓋如畫上花紋的晴空,壓彎樹枝后簌簌落下的冬雪,秋季里盤轉粗壯的虬枝,它們在我和幼時的玩伴記憶中是一樣的,但它們是揉合了我所有童年過往后唯一的、無法割舍的樂園。

篇9

2004年的夏天,我因患腎病綜合征去北京宣武醫院求醫。在醫院作了各項檢查后,我打算去朝陽區東四環東八里莊的舅舅家落腳。由于在醫院空腹抽了血,出來時我感到有些心慌,只好在腎病科外走廊的椅子上稍事休息。剛坐了一會兒,我就看見一位女士推著一輛輪椅車從腎病科里出來,車上坐著一位中年男人,他戴著眼鏡,面容雖清瘦,卻顯得很睿智。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這男人讓我覺得很面熟,突然腦海里閃過一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我走到輪椅旁激動地問:“您是史鐵生老師吧!我讀過您的《命若琴弦》《務虛筆記》。”他點點頭表示默認。

史鐵生怎么也來看腎病呢?當我提出這個問題后方覺自己的唐突,這涉及個人隱私啊。史鐵生卻大度地說:“我的腎臟萎縮,每周要來醫院做兩到三次腎臟透析。”繼而他又幽默地笑笑說:“我的發動機和輪子都壞了,維持身體運行很累呀!”

當史鐵生得知我要去東八里莊舅舅家落腳時,他說:“我也要回東八里莊的臨時住所,你就坐我的順風車去吧!”史鐵生腿部不便,我本不想再給他添麻煩,但看他一臉的真誠,不像是客氣話,就答應了。

我們在路上攔了一輛出租車,我主動要把史鐵生抱進車里,他堅決地拒絕了。史鐵生努力抓著車門,靠臂力把自己一點點挪進車廂里。

在車里,史鐵生隨意地和我聊天,他談足球、談旅游、談美食,唯獨沒有談文學。他是一個淡定的人,艱難地從生存的窄縫里走出來,帶著豁然開朗的從容,他并不避諱自己的殘疾,史鐵生對我說:“殘疾其實并不是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實現罷了。”

史鐵生一直讓出租車司機把我送到舅舅家住的小區的大門口,臨下車時我對他說:“我上中學時就讀過您的《我與地壇》,直到現在還深深地打動著我,像我這樣受病痛折磨的人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慰藉。您早已是我人生的導師。”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那輛出租車就開走了。

史鐵生的一生都在與病魔作斗爭,陪伴他的只有他熱愛的文學和賴以為生的寫作。

篇10

一、《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以抒情散文的筆法,通過老知青對插隊生活的回憶,真實鮮活、自然貼切地描繪了革命根據地陜北黃土高原的風貌,為讀者展示了陜北人民的樸實、忠厚、積極樂觀的性格,以激發人們認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會。

二、《命若琴弦》這部書里,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三、史鐵生的作品此外還有《務虛筆記》《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