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清明節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20:53: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清明節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清明節的作文

篇1

清明節作文

上星期六,我們一家很早就起床了,一切準備妥當之后,全家人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我們今天要去掃墓,由于距離清明節還有兩天,所以高速公路上的車子并不多,我們很快的下了高速公路,接著開上蜿蜒的山路,好不容易才到達了目的地。走進墓園,一片寂靜,我們走到奶奶的墳前,清掃之后,媽媽叫我們幫忙把一些彩色的紙壓在石頭下,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把紙條壓在石頭下呢?媽媽說這叫做掛紙,墳上壓了掛紙,就代表祖先的墳已掃過。接著我們把要祭拜奶奶的貢品放在墳前準備祭拜。我們每個人手拿一柱香,虔心的向奶奶祭拜。祭拜完之后,也差不多是中午了,這時的我們,肚子已經餓得咕嚕咕嚕叫,于是我們就收拾收拾后下山,準備去飽餐一頓了!

下了山,我們來到碧瑤山莊。點好菜沒多久,菜就上桌了,飯菜香撲鼻而來,讓饑腸轆轆的我食指大動,好想立刻大快朵頤一番!佳肴一道道的上桌,每道菜我都很喜歡吃。吃完中餐,旁邊的空地上可以打陀螺,讓我們體驗過去的童玩。一開始我們還不會玩,但是慢慢的,熟能生巧,我們打得越來越好了。玩了許久,直到夕陽西沉,我們才拖著疲累的身軀,準備回家了。

這次掃墓行不但讓我吃到了美食,玩到了童玩,更讓我了解了掃墓的意義。清明掃墓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我們要把這習俗傳承下來,讓我們的后代子孫能繼續保存這個習俗,慎終追遠、不忘本。

清明節作文二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里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于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媽媽看了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于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干凈后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媽媽嘴里念念有詞的也不知在念叨著什么,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里,然后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里去燒,最后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后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后,我全身濕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作文三

又是一年清明節,一大早,爸爸開著車,載著我和媽媽向公墓駛去。那里,安息著我的爺爺……

車內無人說話,空氣就像一潭靜止的水,沒有人朝水中投一粒石子兒,也沒有風吹過后的層層漣漪。車停了,公墓到了。一排排林立的墓碑仿佛陰陽相隔的界線。我推開車門,捧著鮮花,低著頭,含著淚,跟著爸爸媽媽向爺爺的安息地走去。

看到了,看到了!墓碑上爺爺的照片格外清晰,方正的臉龐上嵌著一雙慈祥的眼睛,上揚的嘴角掛著和藹的微笑。他正看著我,似乎我叫一聲爺爺,他就會像往常那樣抱抱我,為我理一理垂到眼前的亂發……“爺爺,我來看您了!”我動情地喊著,淚水模糊了雙眼。我跪下,恭敬地獻上鮮花,伸出雙手撫摩著爺爺神采奕奕的照片,似乎感覺到爺爺把我摟在溫暖的懷抱中……

往昔的一幕幕如電影一般在我腦海中回放。爺爺,我小的時候,您經常把我頂在頭上、扛在肩上、馱在背上,逗得我“咯咯”笑;我生病了,身為醫生的您為我輸液,幫我把苦藥碾成碎末調進糖;當我遇到困難時,您給我信心和勇氣……

可是,幸福為什么要在四年前突然定格?您上午還在為別人醫治,下午卻與我們永別。您拋下了您最疼愛的孫女,去了另一個世界。想到這兒,我的淚水又像斷了線的珠子滾落下來……

媽媽在爺爺墓碑前放好水果,爸爸敬上一杯酒,我點著了香,可這些又怎能表達我們對您的深深思念呢?爺爺,我相信,另一個世界的您并不孤單,因為我們的思念會穿越生死送到您的身邊,您的愛會依舊伴著我們今后的每一天!

清明節作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

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四個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么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么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后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清明節作文五

清明節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的一天其實平平淡淡,但家鄉的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夕去上墳。我和家人上墳的時候,人們會帶酒、果子和吃的什么東西到親人的墓前,將食物祭在逝去親人的墳前,燒些紙錢或掛些白色的紙,然后磕個頭,吃完食物回家。

星期六早上,天氣晴朗。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帶上黃酒、果子、紙錢等供品,向埋著太爺爺、太奶奶的東山梁進發,還沒到目的地,我就累得不行了,還是爺爺老當益壯,一馬當先,離墓地已經不遠了,站在一個山頭向我們招手,我不甘落后,一口氣爬到了目的地,我喝了一口水,坐在一塊石頭上喘氣,在一塊平整的土地中間,并排堆砌了太爺爺、太奶奶的墳墓,墳墓上枯黃的草木下面,小草開始發芽,墳前兩棵高大的白楊樹伸展開它那密密麻麻的枝條。我想它們夏天一定非常茂盛吧,說不定太爺爺、太奶奶還在樹下乘涼呢。

大家都上來了,爸爸把早已裁好的白紙條拿出來,我們把紙條一張一張掛到墳堆上的草叢里,墳堆一會兒就被白花花紙條覆蓋。然后,姑姑拿出黃酒和雞蛋、果子之類的,擺在墳前。爺爺點著了紙錢,一大堆紙錢在熊熊烈火中燃燒,忽然來了一陣旋風,爺爺說這是太爺爺、太奶奶取錢來了。爸爸又取出鞭炮,“啪啪”的聲音在山中回蕩。爸爸讓我們站在墳前,給太爺爺和太奶奶鞠三個躬,以此來表達對太爺爺、太奶奶的思念,爺爺似乎很難受,眉毛皺著,一副傷心的樣子,爸爸、姑姑和爺爺的表情差不多,奶奶也比較失落,從大家的表情看出,太爺爺、太奶奶一定是也是和藹可親的。

上墳儀式完畢,我們要回去了。回頭看看兩個孤零零的墳堆,還有在風中飄散的灰燼,我的心里非常沉重。大家誰也不說話,默默地沉浸在無言緬懷之中。

清明節作文六

現在清明節放假啦,今天我能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去靈璧老家掃墓。早早起床,奶奶就給我拿來一個雞蛋,說“清明這天要吃雞蛋,這樣可以驅除疾病,而且吃了雞蛋,眼睛又大又亮,以后會變得更漂亮。”我很不情愿的吃了一個。我看到門上插著柳枝,就不解的問爺爺,“清明為什么要插柳枝哪?”爺爺說是為了紀念兩位古人,一位是神農氏另一位是介子推。爺爺還給我講了他們的故事,原來清明節有這么多的故事呀。奶奶拿出早早折好元寶,奶奶在折的時候我還跟著學,也幫著折了好幾個哪,雖然不怎么好看,但是也是我對祖宗的一點小小的心意吧。

篇2

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關鍵在于“善假于物”――地方鄉土資源這個“物”。作文教學中恰當地開發利用鄉土資源,不僅能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和空間,也能豐富學生的寫作資源,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事可寫”。目前學生作文蒼白乏味,空洞無物,虛情假意,甚至學生寫作時無從寫起、無米下鍋,這主要是作文教學忽視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與認知,忽視了對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葉圣陶先生說:“寫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說起。” [1 ]寫作源于生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積累是作文的基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學生才容易打開思維,有話可說,才可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2 ]“沒有對生活豐富的切身體驗,寫作最終將成為無源之水。” [3 ]王陽明也曾說:“此正如燒鍋煮飯,鍋內不曾漬水下米,而乃專去添柴放火,不知畢竟煮出個什么物來?” [4 ]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豐富的鄉土資源,只有合理開發和利用好鄉土資源開展寫作教學,為學生引來作文的“源頭活水”,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寫作時“無米下鍋”的困難,提高農村中學寫作教學的效率。

一、點評生活事象,提高思想認識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要“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學生身邊的鄉土生活事象,正是作文教學可開發利用的資源。從體驗的角度來說,不僅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鄉土生活,更應通過引導學生點評鄉土生活中的各種事象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梁啟超在《作文入門》中指出:“文章,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別人。” [5 ]葉圣陶也曾說:“通過寫作關,大概須在思想認識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認識是文章的質料。有質料是首要的。” [6 ]

目前,在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側重于寫作技巧的指導,把寫作技巧視為作文教學的全部,把寫作技巧的訓練過程等同于學生寫作的過程,這使得學生作文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是停滯不前,甚至有些倒退。事實上,學生的寫作學習過程,遠不只是寫作技巧的學習過程,更應是一個增長知識、擴大視野、發展認知、增進思維、提升境界的過程,是一個認知結構重組的過程。鄉土教育專家李元昌先生曾說:“通過認識和感受能力提高來促進學生的作文能力,解決了語文教學想解決而不能解決的許多難題。” [7 ]關心國內外形勢和鄉土生活的時事要聞,都是豐富和提高思想認識的途徑。因此,設計“時事類材料寫作”專題,聚焦鄉土生活事象,選取鄉土生活的“時事材料”進行作文訓練,以催長學生心智,提高學生思想認識。

我們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閱讀本地報刊《湛江日報》“熱評”“熱讀”“民生”以及《湛江晚報》“熱論”、“本土動態”“本土人物”“社區坊間”等欄目,留意身邊的人和事,抓住生活中的點滴感受表達自己的看法。利用兩報的“熱評”“熱論”資源,指導學生學習模仿它們的表達方式,對“熱讀”“民生”“本土動態”“本土人物”“社區坊間”等欄目中的生活事象以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件進行點評,寫時評或雜感類文章。此外,結合口語練習,我們利用早讀前5分鐘開展“朝聞半島”時事開講活動,每天早上輪流由學生播報自己收集到的本地“新聞”,并作簡單點評,以此引導學生關注本土生活,關注地方發展,增強學生的鄉土生活體驗。“學生一旦對社會現象發出自己的聲音,就會產生社會角色的存在感” [8 ],能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生活。“只有認知有發展,思想境界提升,認識水平提高,才可能寫出言有力度、思有深度、情有感染度的好文章。” [9 ]

二、抒寫農家勞動,提升生活感悟

“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首要的問題是解決學生作文的材料和材料來源的問題。” [10 ]缺少生活實踐和對生活的體驗、感悟,是寫不好作文的。而勞動是學生參與、體驗和認識生活最直接的途徑,對學生的情感和思想產生最直接的作用。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可以利用鄉土生活資源,讓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等社會實踐,在勞動中交流情感,身體力行,領悟勞動的艱辛,獲取最有感受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產實踐寫作文,可以避免虛構故事、泛泛而談、“為賦新詩強說愁”的作文陋習,使學生寫作有實料有真情。如有一位同學在《給香蕉噴藥記》一文中寫道:“農家子弟不會干農活,這是何等可笑!勞動中出現的種種失誤,使一向看不起勞動的我猛然醒悟:技能是生存的前提,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何以為人!”

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在勞動中觀察、學習、感受、體悟,不僅能掌握勞動技能,了解各種農活知識,也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尊重農民、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思想意識。更重要的是在勞動中學生若能把知識同生產結合起來,不僅促使他們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索精神,反過來,應用能力和科學探索精神也開闊他們學習的領域,把他們的生產知識應用到語文學習上,促進語文能力的提升。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設計“漁民的一天”“一次難忘的農活”等勞動實踐類題目,讓學生結合自己經歷的勞動生活和生產實踐寫作文。因為有真切的體驗,他們的文章言之有物,真實感人,展現了很強的作文能力。有一些學生,他們不是寫勞動的體驗感受,卻對生產實踐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探索,請教長輩,查找資料,寫出了《香蕉為什么會變異》《雨季,蝦池消毒要科學》《蝦為什么長不大?》等科學知識含量很高的文章。

作文亦做人。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生產勞動等社會實踐,抒寫勞動生活,不僅使學生融入鄉土生活,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生產勞動中感悟、體味生活,體驗與認識社會角色,學會承擔社會角色與社會責任,懂得感恩,成長成為有責任能擔當的社會人。這既是個體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賦予個人的使命。

三、采寫鄉土民俗,積淀文化素養

寫作是思想的表達,它總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文化土壤基礎之上的。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可以說成是“一方水土養一方文章”。文章的好壞,是一個人綜合素質最全面最集中的反映。作文能力除了跟一個人的核心文化素養有著密切關系之外,更與一個人的地域文化素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民俗作為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一個民族中有其共性, 在一個地區內又有其個性。采寫家鄉的民間習俗,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到家鄉特有的風韻、情致,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又能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結合寫作教學,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關注、去了解、去認識鄉土民俗,適時地開展一些鄉土民俗文化講座,鼓勵他們參與鄉土民俗活動,組織學生探訪、采寫鄉土民俗。尤其是鄉土民俗文化中蘊含的具有積極意義的人文精神,更是寫作教學應該挖掘的寫作主題。同時,利用凝結著真、善、美等情感的鄉土民俗資源來熏陶感染學生,培育學生的鄉土情懷,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