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質數范文

時間:2023-04-04 09:03: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最小的質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最小的質數

篇1

質數定義為在大于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數。

奇數,又稱單數, 整數中,能被2整除的數是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是奇數。奇數的個位為1,3,5,7,9。偶數可用2k表示,奇數可用2k加1表示,這里k就是整數。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互質數: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自然數叫做互質數。

公倍數: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數中,如果它們有相同的倍數,這些倍數就是它們的公倍數。

由此可得,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是2。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最小生成樹;pirm算法;kruskal算法

中圖分類號:TP311.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9-0000-01

Minimum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Branch Cut Algorithm

Liu X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Minimum spanning tree data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for nvertices with weighted connected graph spanning tree can create many different.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new algorithm.

Keywords:Minimum spanning tree;Pirm algorithmKruskal algorithm;

一、引言

在現實社會中,常常會遇到有關于n個城市之間建立通信聯絡網,不同城市間建立的代價各不相同。N個小區需要鋪設管道,不同小區之間的代價也不同。這樣,我們自然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怎么樣在最節省的情況下(代價最小)建立一個是所有不同點都聯通的網絡。實踐中應用于線路、管道輔設、運輸問題設備更新決策等。現在,我們考慮的就是怎么樣找到一顆生成樹,使得總的耗費最少。

最小生成樹的構造準則:

1.必須只使用該網絡中的邊來構造最小生成樹;2.必須使用且僅使用n-1條邊來連接網絡中的n個頂點;3.不能使用產生回路的邊。

最小生成樹問題的解法主要有三種:Prim算法,Kruskal算法和“破圈”算法。

Prim和kruskal這兩種算法是按權值遞增的順序構造連通網的最小生成樹.

二、算法實現的思路

現在最常使用的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的基本思路均為避圈法,均為一種貪心算法。

Prim算法是利用MST性質找到最初的連通圖,并一步步找到使不在連通圖中的點與連通圖連接而代價最小的邊,因對于每一個點來說,只會將它與連通圖連接一次,所以prim算法會保證生成樹不會成環。

Kruskal算法則是直接利用了避圈的思路,每一次找到不使圖構成環的代價最小的邊,根據MST性質我們易知找到的第一條邊就是圖中代價最小的邊。之后每次找到代價最小而不會構成環的邊,在將所有點連通時停止,即得到最小生成樹

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在考慮圖中所有點和所有有權的邊時,盡量“貪心”的刪除權較大的邊,并保證圖是聯通的。一直剪至n-1條邊時,不能繼續剪枝。

三、算法過程

(一)算法中用到的變量。1.二維數組a[n][n]為帶權無向圖的鄰接矩陣,其中若Vi與Vj之間有邊且權為w,則a[i][j]=w,否則a[i][j]=0。2.二維數組b[n][4]是所有邊按照權值由大到小排序的數組,其中包括邊的權值,邊的位置p,q,變量p,若找到的要刪去的邊是Vi與Vj之間的邊,則將a[i][j]和a[j][i]置為0,表示這兩點之間的邊已刪去;臨時變量am來標記找到的最大元素(am是為了保護權值大但不能刪的邊),如果找到的元素a[i][j]不能刪去,則可以讓a[p][q]=am,a[q][p]=am來還原剛才刪去的邊,變量i,j為二維數組的行標和列標,變量sm為計算器,用來存儲圖的邊數,鄰接矩陣A的上三角矩陣中非零元的個數就是sm的值,每刪去一邊,sm就減去1,當sm=n-1(因為樹的邊數等于結點數減1)時,結束。

(二)算法中要用到的子程序。1.子程序Wshall()的功能是通過圖的鄰接矩陣求出可達矩陣,通過可達矩陣來判斷一個圖是否連通,該子程序用來檢測刪去邊后得到的圖是不是還連通,如不連通,則將刪去的邊恢復后再找另外的符合條件的邊刪去,再進行檢測。2.子程序Input()用來輸入鄰接矩陣。同時構建一個b[n][4]的數組:分別為:權值,行值,列值,next。并根據輸入的數據從大到小排序。3.子程序Output()用來輸出鄰接矩陣。

(三)主程序main()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調用子程序Input()輸入帶權鄰接矩陣A

第二步:統計出帶權圖的邊數sm,此時用一個while循環來進行下一步,其循環條件是:sm!=n-1,如果smn-1,則繼續下一步。Sm=n-1而且圖又連通的話,該圖就是一棵生成樹。

第三步:調用子程序Max()查找要刪去的邊。

第四步:調用子程序Wshall()判斷刪去邊后的圖是否還連通。如果連通則繼續找下一邊,如果不連通則將刪去的邊還原后再找其他的符合條件的邊。直到循環結束。

第五步:輸出最后求出的最小生成樹的帶權鄰接矩陣,并統計出該最小生成樹的權值。

四、算法正確性論證

(一)用n-1條邊連接n個點。首先證明n個點需要大于等于n-1條邊才能聯通(易證),再證明大于n-1條邊時肯定能刪除邊且不影響所有點的連通性。當有n個點和n條邊的圖是全連通的時候,在每兩個點之間只能有一條邊的條件下,可以證明圖中肯定有環,所以能夠在環中找出權最大的一條邊并刪掉這條邊,而不會影響連通性。

(二)MST性質。反證法:假設代價最小的邊e1不在最小連通圖中。根據算法可知,e1是最后被刪掉的,而e1可以被刪掉,則有另外一條邊或者幾條邊可以使兩個邊連通,又因為所有的邊都比e1的代價大,所以在判斷另一條邊的時候就應該刪掉,而如果最后刪掉e1這條邊必定會使某個點不連通,則構成的不是最小生成樹。反證得e1邊一定在最小生成樹種,符合MST性質。

(三)N-1條邊的集合是全體邊集合的子集。最小生成樹的構成是從完全圖開始刪除一些邊,最后沒有刪除的邊的集合構成最小生成樹,所以最小生成樹一定是全體邊集合的子集。

參考文獻:

[1]徐磊,章兢.廣義最小生成樹的遺傳算法求解及應用[J].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4,26(3):3

篇4

同時,美術作為藝術,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其外延包羅萬象:文學、歷史、政治、地理、音樂、科學等等。這也給美術與其他學科的嫁接提供了可行性。

一、與語文學科

1.詩畫相映

《形神兼備,遷想妙得――中國古代繪畫擷英》中,對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藝術的鑒賞,其最大難點就是對中國古代山水畫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鑒賞。而這一點恰恰和中國古代詩詞的藝術相融合,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相映。所以,不妨從體會古詩的意境入手。具體地說,北宋山水畫凸顯“無我之境”的特色。畫家們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并不直接表露,而是深深地隱藏在景物之中。這和陶淵明的詩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歸園田居》)以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的意境極為相似。南宋山水畫對意境的追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使畫面景色更加耐人尋味、更能激發觀者的想象力,就把和意境無關的、可有可無的景色一概刪去,運用“計白當黑”的藝術手法,只呈現意境深遠的“邊角之景”,如“馬夏山水”。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的意境,就與唐代詩人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元代山水畫的用筆則普遍帶有畫家獨特的個性特質,更多地表現為“有我之境”。倪瓚的《六君子圖》,乍一看,畫面蕭疏,近于荒涼。但有了黃公望的題詩后,“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陀,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意旨立顯。毫無疑問,表達的是漢族知識分子對統治者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的強烈不滿之情。

2.詩書一體

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原本就“同源”,所以,詩書一體的現象自古也十分普遍。既然如此,對書法的鑒賞也完全可以和詩詞嫁接。比如《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準嗎?――藝術美和形式美》一課,為突破理解藝術美這一重難點,課始出示《沁園春?長沙》手跡中的幾個單字,并無序排列,質疑“這些字寫得是否漂亮”。交流后出示整幅手跡,再質疑“整幅字寫得是否漂亮”,并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即可領略偉人與書法一體的博大的胸襟和主宰天下的霸氣。這樣,學生對“藝術美”就很好理解了。

3.圖文轉換

近年恚“圖文信息轉換”已成為語文高考的考查內容,而其中圖標、徽標的設計恰恰是《象征的藝術――標志與視覺識別系統》要教學的內容。所以,教學這一課時,就不妨出示一兩道相關的語文高考題讓學生做。

二、與歷史學科

幾乎所有的美術作品都具有時代特征,即歷史性,但不少學生,尤其是理科學生,對各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未必都十分熟悉。比如《凝固的音樂――漫步中外建筑藝術》,其最大的難點就在于鑒賞過程中建筑藝術中的政治、經濟等因素常常被忽略、漠視。為解決這一問題,課始也不妨出示考題讓學生做:“古今中外的宮殿都見證歷史的變遷。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建筑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筑,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可以說是世上罕見的。它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請回答: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如此,把美術與歷史一嫁接,便不難找到答案: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三、與政治學科

教學中,不少學生認為,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距離我們太遙遠了,看不見摸不著,缺少可感性,不像商品有具體的標價。針對這一情形,我就講了一個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比照的實例。2007年5月,高二的一個學生重病,治療費要40多萬,校團委號召大家為其捐款,可惜很多同學家境也不富裕。恰好,我們剛學習了裝飾畫,于是,我購置了二百個圓盤,讓同學們自己動手,畫裝飾畫,然后去義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那位同學。

過后我們到藝術品市場打探一下,才知徹底賣虧大發了。但我們還是真正體會到了藝術作為商品的獨特價值,印證了《政治經濟學》中所學的知識。更可貴的是,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幫助了自己的同學,完成了思想境界的進一步洗禮和抬升。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意義的。

篇5

【關鍵詞】 椎管麻醉;全身麻醉;髖關節置換手術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7.143

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需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的97例患者, 分別使用兩種麻醉方式, 對其效果及安全性進行分析比較。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7例進行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患者, 按照抽簽法分為椎管麻醉組(49例)和全身麻醉組(48例)。椎管麻醉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52~89歲, 平均年齡(74.27±4.91)歲;全身麻醉組中男28例、女20例;年齡59~87歲, 平均年齡(73.97±4.34)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椎管麻醉組 椎管麻醉為腰麻(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聯合麻醉[1], 方法是患者側臥位, 取L3~4脊間隙為穿刺點,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針見腦脊液后注入局部麻醉(局麻)藥, 再留置硬膜外導管。常用物為利多卡因、羅哌卡因等。

1. 2. 2 全身麻醉組 全身麻醉是將物經呼吸道、靜脈或肌肉注入患者體內以達到抑制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讓患者失去意識、喪失疼痛感的一種麻醉方式[2]。主要為靜脈吸入復合麻醉。使用的物是七氟烷、芬太尼、咪唑安定、順苯阿曲庫銨等。常規誘導插管, 維持丙泊酚、順苯阿曲庫銨的注入同時再應用七氟烷吸入維持。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患者在手術中的失血情況和術后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術中失血量 椎管麻醉患者術中失血量為(260.53±10.26)ml, 全身麻醉患者術中失血量為(280.24±11.29)ml,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術后深靜脈血栓 椎管麻醉組術后2例患深靜脈血栓, 占4.08%, 全身麻醉組術后8例患深靜脈血栓, 占16.67%, 兩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3 術后肺栓塞 椎管麻醉組術后1例患者發生肺栓塞, 占2.04%, 全身麻醉組術的后7例患者發生肺栓塞, 占14.58%。兩組肺栓塞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髖關節置換手術就是通過手術將人體已經失去原本功能的關節置換為人工制造的可以代替原來關節完成人體動作行為的骨科手術, 這項手術的產生和發展在人類醫學史上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劃時代意義。關節置換手術可以讓患髖關節等人體關節疾病的患者通過手術置換關節的方式重新獲得一個人工的、健康的關節, 在減輕病痛的基礎上重新獲得行動自由、不受限制;可以讓原本只能躺在床上、坐在輪椅上的人重新站起來, 但是髖關節置換術的臨床效果與患者的年齡及個人體質差異也存在一定關系, 通常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齡較大、具有不同程度的基礎疾病, 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 其行手術治療后容易出現肺部并發癥, 比較典型的即為肺部感染、肺不張等情況, 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并發癥的發生容易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 增加患者的住院費用, 使患者承擔較大經濟負擔。

麻醉劑在醫學上的使用更是為手術患者減輕了病痛, 提高了治療效果。麻醉主要分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兩種情況[3]。關節置換手術采用的麻醉方式有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兩種。

椎管麻醉分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其中腰麻使物直接接觸脊神經根, 部分藥物經過腦脊液的稀釋作用可以向外傳輸、擴散, 達到脊神經和脊髓表面從而達到麻醉效果。而硬膜外麻醉物通過硬膜外腔向外擴散, 從而產生麻醉作用。臨床實踐表明椎管麻醉副作用小, 對人體各機能影響小, 能直接有效的作用于手術部位。

通過對運用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進行關節置換手術術中出血量情況、術后深靜脈血栓、肺栓塞情況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到, 使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的患者術中出血量高, 患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的可能性大, 而采用椎管麻醉的方式進行手術的患者術中失血量低, 患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的可能性低。由此可以看出在關節置換手術中采取椎管麻醉的方式能夠極大的提高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研究表明[4], 運用椎管麻醉的患者所需的蘇醒時間明顯比全身麻醉后進行手術的患者要短, 這樣更有利于手術后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術后護理及治療, 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椎管麻醉患者術中失血量為(260.53±

10.26)ml, 全身麻醉患者術中失血量為(280.24±11.29)ml,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 相比全身麻醉方式, 采取椎管麻醉方式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更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術中的失血量, 降低患者術后發生深靜脈血栓和非栓塞的可能性, 更有效, 更安全, 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衛峰. 探討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關節置換手術中應用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0):89.

[2] 孫景雄. 椎管麻醉對比全身麻醉行關節置換手術的系統評價.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106.

[3] 王裕民. 骨水泥與非骨水泥型假體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后療效比較的系統評價.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5, 23(24):2242-2247.

[4] 辛小平, 郭清源, 陳小萬. 黃海榮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用于關節置換手術臨床對比研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 1(9):

篇6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有效性 探究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這些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高中數學課程設立數學探究活動,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創造有利的條件,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目前高中數學教學中還是存在著教師一講到底,學生完全喪失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熱鬧非凡,但學生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對所有學生按一個尺度來要求等現象。這不符合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課改理念。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我們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而又現實的課題。下面就函數的單調性與最值教學的有效性,談談個人的一些思考。

1.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我個人覺得,以加強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最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入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有聯系,與實際生活有關,數學是有用的,我要用數學,我能用數學。這樣才能體現情境教學的有效性,否則,就是生拉硬套,反而失得其反。函數的單調性與最值可以這樣創設情境:情境一:播放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音樂,給出某地區某一天24小時內的氣溫變化圖,讓學生觀察這張氣溫變化圖,思考下列問題,(1)24小時內溫度隨著時間如何變化的?(2)該圖形是否為函數圖象?(3)定義域是多少?(4)如何用語言來刻畫溫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趨勢呢?情境二:播放燃放煙花的壯觀場景,將問題拋給學生,煙花設計者是怎樣設定引信的長度,能夠讓煙花上升到最高點爆裂?這時距地面的高度又是多少?通過這樣的實例,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好奇心。

2.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境,提出有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問題。提問不能搞形式,擺花架,只熱衷于課堂上的熱鬧場面。在函數單調性教學的引人中可這樣進行有效提問:在我們學過的函數中,有很多具有同樣的特征,請同學們放開思維,根據你所學過的函數的解析式,畫出簡圖?如何用數學語音描述你所得到的特征?理解函數單調性是本節的教學重點,通過層層設疑,把學生推向問題的中心,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直觀感受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新知的學習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提問,多了解學生的各式各樣的想法、做法,才能夠有效地發現學生在掌握知識中存在的問題。

3.探究學習的有效性

探究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做一些表面上的文章,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讓學生的合作學習建立在個體“合作需要”的基點上,處于“憤”“悱”迷惑之時,隱于苦求不得之處,再開始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成效。本節內容在引導學生理解增函數、減函數的概念和單調區間的概念后,讓學生對以下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畫出反比例函數y=1/x的圖象。(1)這個函數的定義域I是什么?(2)它在定義域I上的單調性是怎樣的?證明你的結論。通過觀察――猜想――推理,證明這種猜想的正確性,既是一種有效的探究學習,又是研究函數性質的一種常用方法。

4.數學語言的有效性

數學課堂上,教師經常用到數學語言,數學語言是描述和表達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種特殊語言,它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又是表達數學思想的工具。數學語言包括口頭的數學語言和書面的數學語言,書面的數學語言又分成文字語言、圖象語言和符號語言。數學教師準確使用數學語言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數學概念,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的數學語言應準確、嚴謹和簡練。在函數的單調性教學中,學生通過觀察函數f(x)= x2的圖象和自變量與函數值的對照表格,用自然語言描述圖象特征“上升”“下降”。在實際數學中,可以讓學生在區間(0,+∞)(或區間(-∞,0]上任意取定兩個數值,然后計算出它們對應的函數值進行比較,便可驗證上面的發現是正確的,但不能保證“任意性”,這樣,就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了思考怎樣表述“任意性”上來,就將自然語言的描述提升到運用數學符號描述的形式化的定義上了。

5.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性

新課標強調應重視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內容有機整合,整合的原則是有利于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以往課堂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本課的教學中,可以使用計算機讓學生作出函數f(x)= x2的圖象,并描述該圖象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觀察圖象的升降情況,學生自己獲得“自變量x增大時,函數值Y的增大(減少)”這一變化規律后,再給出增(減)函數的自然語言描述,才會讓學生覺得自然,并且印象深刻,這樣,也完成了單調函數從用圖形語言表述引到自然語言表述的過渡。在從單調函數的自然語言上升到符號語言的過渡,也同樣可以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加深學生的理解。

6.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數學學習評價,既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既要重視學生學習水平的甄別,又要重視其學習過程中主觀能性的發揮;既要重視定量的認識,又要重視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視教育者對學生的評價,又要重視學生的自評、互評。將評價貫穿數學學習的全過程,突出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恰當的評價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有利于數學教學活動過程的調控,有利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成長。當然評價不能簡單地說“好極了”“你真行”等等,只有在主觀的基礎上,堅持鼓勵的原則,才是富有魅力最為有效的評價。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教師和學生用最少的精力、時間、體力、物質等,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麻醉;髖關節置換術;臨床療效

髖關節置換術(HR:hip replacement)在臨床上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方法[1]。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后并發癥較多,而且創傷相對較大,加上老年患者身體素質低下,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對老年人身體健康至關重要[2]。在髖關節置換術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一種是對患者采用椎管內麻醉。兩種麻醉方式各有優點和缺點,都能在髖關節置換術中發揮一定的作用的同時存在一些不足。為了分析并探討兩種麻醉方式用于髖關節置換術中的具體臨床療效,本次實驗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來我院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42例,探討兩種麻醉的不同臨床效果。結果滿意,現將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來我院接受治療的行髖關節置換術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患者年齡52歲~86歲,平均年齡為(72.21±3.34)歲。受傷時間為8h~14h,平均受傷時間為(9.93±1.34)h。42例患者經檢查均符合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指征,且無手術禁忌證,無麻醉禁忌者。現將4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1例,分別為全身麻醉組與腰硬聯合麻醉組。經統計學檢查,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1.2實驗方法

全身麻醉組選用全麻的方式進行麻醉:誘導麻醉用咪達唑侖0.03mg/kg、丙泊酚1mg/kg、舒芬太尼0.4μg/mg,然后麻醉維持選用丙泊酚8~10mg/h泵注、舒芬太尼每次5μg間斷推注以及維庫溴銨每次1mg。腰硬聯合組:首先在L3-4處進行穿刺,0.75%布比卡因用藥1.0~1.2ml,使用腦脊液稀釋后逐漸緩慢推注,麻醉平面要控制在T10以下,硬膜外置管平臥5min~10min改變手術,手術中使用曲馬朵50~100mg/次、咪達唑侖0.02mg/kg行靜脈注射。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入室、術后1h~5h患者的心率血壓變化,以及蘇醒時間、出院時間和精神癥狀發生率[3]。

1.3統計學檢驗

將本次研究所得結果輸入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心率對比

兩組患者在麻醉后心率均顯著下降,全麻組下降更加顯著(P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在臨床上好發于老年患者,而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但由于老年患者常常合并其它系統疾病,因此手術對老年患者造成的創傷相對較大。而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對幫助老年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手術質量至關重要。臨床上,常應用于髖關節置換術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一種是采用椎管內麻醉,兩種麻醉方法均能有效的控制患者在手術中以及術后患者的血壓與心率,起到顯著的臨床效果。然而兩種麻醉方式也存在各自的優勢與劣勢。因此,在對老年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的時候,要綜合考量患者的各項生命指征和身體素質,結合臨床經驗為患者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個體化麻醉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化武,王棟,趙磊.三種術式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療效對比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7):48一49.

篇8

【關鍵詞】

老年; 髖關節置換術; 麻醉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evaluation of 55 elderly patients in unilateral hip replacement

SHI Chunsheng,ZHAI Xind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Beijing Miyu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jing Medical Colleg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1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during unilater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lumbar plexus block combined with light general anesthesia and effect of hemodynamic on patients Methods Select 55 elderly patients of ASA Ⅱ~Ⅲ grade in hip replacement and preoperative anticoagulant therapy were performed Right jugular vein puncture under local anesthesia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and lumber plexus block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racheal intubation was performed after full surface anesthesia andinduc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BP)、heart rate(HR)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CVP and recovery time after oper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55 patients BP and HR during operation and after extubation maintained stability in comparison with lumbar plexus block(P>005),low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patients BP and HR when the patients entered operating room (P

【Key words】

Elderly; hip arthroplasty;anesthesia

髖關節置換術大部分為老年人,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圍術期常需要抗凝治療以預防血栓形成。椎管內麻醉不適宜此類患者,單純全麻需要足夠的麻醉深度以消除術中應激反應。常使患者血流動力學有較大波動,對患者的生理干擾較大,術后靜脈鎮痛對關節手術效果不夠理想。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間共計有55例應用腰叢神經阻滯復合淺全麻用于老年髖關節置換術,術后均采用腰叢鎮痛,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ASA分級Ⅱ~Ⅲ級的老年患者55例,年齡在80~89歲之間,其中30例為男性,25例為女性,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8例,高血壓病25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13例,糖尿病9例,術前肺部感染已得到控制,血壓、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開放外周靜脈,由于疼痛患者大都表現為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原有高血壓患者血壓會更高。在搬動患者前均給予咪達唑侖1 mg,蘇芬太尼10 μg以充分鎮靜、鎮痛,常規吸氧(4 L/min)。在局麻下行右頸內靜脈穿刺,在連續CVP監測下給予一定程度的擴容,以神經刺激儀定位行患側腰叢神經阻滯麻醉,給予1%利多卡因20 ml,05%羅派卡因20 ml,共計40 ml。以2%利多卡因行環甲膜穿刺,以1%地卡因行舌根部、咽后壁及聲門部噴霧麻醉,表面麻醉生效后靜脈注入順式阿曲庫胺10 mg,靜脈緩慢注入依托咪酯015 mg/kg(入室后已給予咪達唑侖1 mg和蘇芬太尼10 μg)待患者意識消失和肌肉松弛后插入帶有術中可注入表面麻醉劑的氣管導管,術中以瑞芬太尼復合依托咪酯行麻醉維持,用藥量是單純全麻用藥量的1/3~1/2左右。術中植入骨水泥前給予多巴胺2 mg以抵消骨水泥的血壓下降,于手術結束前10~15 min停藥,停藥前自氣管導管注入表面麻醉劑以減少清醒時氣管導管的刺激。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拔管送入病房。

13 觀察指標

心電圖、脈搏、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取入室鎮靜、鎮痛后、腰叢阻滯后、術中、術畢的收縮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與術前相比較,取術中、術畢的中心靜脈壓與術前相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患者入室后由于患側疼痛,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壓升高和心率加快,鎮靜、鎮痛后、腰叢神經阻滯后、術中、術畢清醒時、拔管后的血壓、心率與術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時間點的脈搏血氧飽和度無明顯變化。術中、術畢清醒時、拔管后的中心靜脈壓與腰叢阻滯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3 討論

老年是指因年齡增長而致周身器官功能減退和組織細胞退行性變的階段,80歲以上的老人尤為明顯,是麻醉的高危對象。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系統疾病,麻醉方法應盡可能采取對老年患者生理干擾輕微的麻醉方法。靜脈血栓形成是老年患者的好發并發癥,尤以髖關節手術后為常見。有報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在腰麻后的發病率40%,全麻發生率為762%,為此圍術期抗凝治療非常重要[1,2]。老年人的交感神經功能比較脆弱,交感腎上腺系統組織亦呈消耗及纖維性變。80歲時腎上腺重量較年輕者減少15%,無論在靜息或應激反應時血漿內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均較年輕者為高,可高達2~4倍,但由于受體功能減退,因此并無交感亢進表現。外源性兒茶酚胺的效應也可能因此而減退[3]。若采用椎管內麻醉可能造成血流動力學的很大波動,而且由于圍術期需抗凝治療,也存在術后發生硬模外血腫的可能。本組病例采用腰叢神經阻滯,對老年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輕微[4],單純采用腰叢阻滯麻醉,其效果大都不完善[5],故本組病例采用腰叢阻滯復合淺全麻方法既可以完全消除手術應激反應,又可以控制氣道,以消除側臥位時氣道管理困難的因素。

本組病例的全麻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麻醉誘導平穩,避免心血管功能的過分抑制或興奮;②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的氧供;③保持血流動力學不受或少受抑制;④保持手術所需的最淺的麻醉深度;⑤手術后麻醉的恢復迅速,盡可能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組病例在全麻插管前行充分的表面麻醉,麻醉誘導平穩[6],插管時及插管后血流動力學無明顯改變。在停藥前再行一次表面麻醉,使拔管時更平穩,由于患者處于淺全麻狀態,故蘇醒迅速。

本組病例麻醉期間及術后應防止血液濃縮,使血細胞壓積保持在40%左右為宜。手術麻醉期間的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釋可減少術后栓塞及血栓發生。本組病例采用在連續CVP監測下完成一定程度的擴容,既避免了容量不足和的擴血管作用而引起的血流動力學波動,又避免了容量過大而使心臟超負荷。

參考文獻

[1] 謝榮麻醉學第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626.

[2] Mckenzie, PJ,Wishart HX,Gray I,et al1985, Effects of anesthetic technique on deep vein thrombosis. A comparasion of subarachnoid and general anesthesia. Br J Anaesth, 57:853.

[3] Peter M, Christiane O, Barbara F, et al Threinone blocks with ropivacaine:evaluation of sensory onset time and quality of sensory blockAnesth Analg,2000,90:125128.

[4] 徐仲煌,黃宇光,潘華,等羅哌卡因用于腰叢坐骨神經聯合阻滯的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18(5):258238.

篇9

【關鍵詞】 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 單純全身麻醉; 腹腔鏡直腸癌手術

doi:10.14033/ki.cfmr.2016.34.08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4-0152-02

近些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腹腔鏡技術日益成熟,在減少創傷的同時亦可滿足患者的需求,兼具有創傷小、失血少、恢復快等多重優點,受到廣大患者的青睞[1]。但是腔鏡下手術需要用CO2建立人工氣腹,在需要患者采取頭低腳高位的手術中對患者的循環及呼吸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麻醉方式的選擇作為關鍵步驟成為關注的焦點。腹腔鏡下行直腸癌手術已經成為最成熟的微創外科技術之一,大多采取單純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目前有報道顯示,腹腔鏡手術中應用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減輕術中的應激反應,還兼有麻醉起效迅速、需要全麻藥量較少,蘇醒較快等優點[2]。本研究試驗選擇從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46例直腸癌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和單純全身麻醉兩種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中的療效進行分析和比較,具體報道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46例直腸癌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23例。試驗組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25~69歲,平均(60.12±5. 45)歲,平均病程(0.35±0.98)年;常規組中男12例,女11例,年齡23~70歲,平均(61.58±5.29)歲,平均病程(0.41±0.89)年。納入標準:(1)符合直腸癌的臨床診斷標準的患者;(2)年齡20~70歲;(3)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合并癥的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靜脈全身麻醉的方法。物:手術開始為患者靜脈注射芬太尼(3 ug/kg),丙泊酚(1.3 mg/kg),維庫溴銨(0.5 mg/kg),在術中持續泵入丙泊酚[4 mg/(kg?h)]、芬太尼[0.8μg/(kg?min)]、維庫溴銨[0.7 mg/(kg?h)][3]。

試驗組實施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的方法。物:于患者的L2~3腰椎間隙進行硬膜外穿刺,在其硬模外腔內注入5 ml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5 min內測試麻醉平面,確保硬膜外麻醉有效。之后進行全麻誘導,藥物同常規組,但用量如下:術中麻醉維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輸注泵持續泵入丙泊酚[2 mg/(kg?h)]、芬太尼[0.2μg/(kg?min)]、維庫溴銨

[0.3 mg/(kg?h)],術中視情況分次追加適量利多卡因[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麻醉效果、術后蘇醒所需時間及拔管時間進行觀察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MAP及 HR比較

常規組手術后各個時間點的HR均比手術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手術后各個時間點的MAP均比手術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中1 h、術中2 h、術后3 h、手術結束時HR、MAP均優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全麻藥用量比較

試驗組患者用量明顯少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術后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比較

與常規組相比,試驗組患者術后蘇醒及拔管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直腸癌手術大多都在腹腔鏡下進行操作,實踐證明腔鏡下手術是一種安全的手術。由于其恢復快、創傷小,所以迅速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但是腔鏡手術需要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氣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循環呼吸系統,尤其在變化時對呼吸的影響更大,而物對呼吸循環及神經內分泌亦有一定影響,所以麻醉方式的選擇在腔鏡手術中尤為重要[5]。

本試驗中所有患者在兩種麻醉方法下的麻醉效果均比較滿意,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在術中都比較平穩。但是與常規組相比,試驗組的循環波動比較小,其原因在于全身麻醉雖然可以對下丘腦在大腦皮層的投射系統及大腦皮層邊緣系統進行抑制,但是卻不能對手術區域刺激所導致的腎上腺髓質及腦垂體所分泌激素的增加進行阻斷,所以出現比較明顯的應激反應。硬膜外麻醉可以切斷疼痛的主要傳入途徑,從而使傳入的疼痛刺激有所減弱,全身麻醉可以阻斷由次要途徑傳入的有害刺激,所以應激所產生的刺激被較好地阻斷了[6]。有研究亦表明了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可對術中醛固酮及皮質醇的升高進行有效的抑制,其研究亦證明腹腔鏡下進行的直腸癌手術應用硬膜外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施行氣腹時MAP、HR的波動與單純全身麻醉下的MAP、HR的波動相比有明顯減小,與本試驗的結果較為一致[7]。但是硬膜外麻醉亦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與不足:其易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及血小板降低,脊柱畸形或者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不能施行硬膜外麻醉;除此之外,二氧化碳建立的人工氣腹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胸內壓以及腹內壓增高,使靜脈回心血流量減少,進而導致心輸出量的降低 [8-12]。人工氣腹還可導致高碳酸血癥以及腹內壓的升高,使應激反應更加強烈,所以術中應加強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檢測。

根據本試驗結果數據得出,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比較滿意,兩組患者的呼氣末CO2分壓及氣道壓均有升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組相比,試驗組的血流動力學比較平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在直腸癌手術應用中的臨床效果較好,麻藥量較少,蘇醒較快,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印武,熊桂林,李國輝,等.二氧化碳氣腹對不同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綜合版,2011,31(11):13-16.

[2]付斌,趙宏.二氧化碳氣腹對直腸惡性腫瘤生長和轉移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2,22(8):1021.

[3]劉青,龍贅,孫念緒.腹腔鏡中低位直腸癌TME手術92例分析[J].重慶醫學,2012,39(11):1433.

[4]王月蘭.不同麻醉方法對腹腔鏡手術患者的皮質醇與醛固酮水平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0(2):182.

[5]潘寧玲,王汝敏,劉家文,等.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抑制上腹部手術應激反應[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16(10):493.

[6]孟麗霞.盆腔手術中不同麻醉方法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4) :78-79.

[7]路喻清,馮陽陽,史軍軍,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胃癌術后鎮痛的影響[J].現代腫瘤醫學,2011,19 (4):764-766.

[8]常小麗,朱丹,任許利,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腫瘤患者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1(8):954-959.

[9]李江,張祖舜.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癥56例原因分析及其防治[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7):1356-1357.

[10]鄭剛,李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道并發癥的原因與處理(附27例分析)[J].航空航天醫藥,2010,21(7):1160-1161.

[11]王允飛.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腸癌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前沿,2011.6(13):30-31.

篇10

[關鍵詞] 神經阻滯;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骶管神經;小兒麻醉

[中圖分類號] R7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5(c)-0044-04

Anesthetic effect of iliohypogastric or ilioinguinal nerve block in pediatric inguinal region surgery

LIU Shu-xian HU Hong-dong ZHENG Xiao-ling FENG Zhi-yong LIANG Gao-we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Huadu District,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iliohypogastric or ilioinguinal nerve block in pediatric inguinal region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ediatric patients from March to December in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60):IINB groupand Caudal block group,IINB group received 1% lidocaine and 0.15% ropivacaine at 0.3-0.5 ml/kg,Caudal block group received 1% lidocaine and 0.15% ropivacaine at 0.8 ml/kg.The vital sign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nd heart rate (HR) were recorded in four time points during surgery:the time of nerve block (T1),the skin incision (T2),ligating hernial sac(sheath dcs) (T3),waking time (T4),intra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adverse events,the total dosages of propofol,the recover time from anesthesia,surgery time were also recorded,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FLACC) scor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ain score postoperatively at 2,4,6 h postopera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IINB group,the difference of MAP、HR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 Caudal block group,MAP at T2,T4,and HR at T4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t T1,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Nerve block;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Sacral canal nervous;Pediatric anesthesia

小兒腹股溝區手術較常用的麻醉方法有靜脈全麻和骶管神經阻滯[1],靜脈全麻其麻醉深度不易掌控,過深易致上呼吸道梗阻或呼吸抑制,過淺則可致患兒體動影響手術進展,嚴重者可引發支氣管痙攣 、喉痙攣等并發癥[2]。小兒骶管內蛛網膜位置較低,如穿刺過深,有誤入蛛網膜下腔造成全脊麻的可能,骶管腔內脂肪組織中含許多無瓣膜的血管,意外的血管內注藥可導致局麻藥立即全身擴散,引起中毒癥狀。骶管腔與腰骶部神經叢周圍間隙相同,要注入足夠的局麻藥以補充流失量才能獲得滿意的感覺阻滯平面[3],骶管穿刺亦可引起骶管甚至硬膜外腔感染[4]。這些潛在且危險的風險使骶管神經阻滯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近十年來,外周神經阻滯技術在小兒麻醉中的優勢日漸凸顯,并在臨床上被廣泛采用[5]。趙宗耀等[6]報道小兒腹股溝疝手術采取髂腹下及髂腹股溝神經阻滯法(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 block,IINB)在手術過程中可以穩定心率、呼吸、循環,減少并發癥出現的概率。本研究采用IINB與骶管神經阻滯兩種方法分別對120例患兒實施麻醉,結果發現,IINB血流動力學穩定,不良反應少,蘇醒迅速,鎮痛良好,具有良好的實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12月小兒腹股溝區手術(單側)120例(股溝斜疝73例、鞘膜積液47例),ASA分級Ⅰ~Ⅱ級,年齡6個月~6歲,體重8~20 kg,按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觀察組(IINB,n=60)和對照組(骶管神經阻滯,n=60)。兩組患兒年齡、身高、體重、手術時間、神經阻滯時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術前禁食禁飲4~6 h,入手術室前10 min開放靜脈,給予鹽酸戊乙奎醚注射液0.01 mg/kg,入室后:①均靜脈注入丙泊酚2 mg/kg,鼻導管吸氧,監測血壓(BP)、MAP、HR、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SpO2)及心電圖;②均以25~50 μg/(kg?min)的劑量靜脈泵入丙泊酚維持鎮靜,在縫合皮膚時停止。觀察組采用Schulte-Steinbery法[7]行IINB,用藥1%利多卡因復合0.15%羅哌卡因混合液0.3~0.5 ml/kg,對照組行骶管神經穿刺,用藥1%利多卡因復合0.15%羅哌卡因混合液0.8 ml/kg,如患兒有體動追加丙泊酚1~1.5 mg/kg,手術結束送復蘇室觀察。

1.3觀察項目

記錄:①神經阻滯時(T1)、手術切皮時(T2)、疝囊(鞘突)結扎時(T3)及清醒時(T4)的MAP、HR;②術中不良反應(分泌物增多、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蘇醒時的不良反應(躁動、惡心嘔吐);③丙泊酚總用量;④蘇醒時間(從停止靜脈泵入丙泊酚時記起至呼之睜眼或哭鬧的時間);⑤術后2、4、6 h內的疼痛評分,采用身體語言反應測試方式(FLACC)進行疼痛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方差齊性行兩樣本t檢驗,重復測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不同時刻MAP、HR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在T2、T3、T4時的MAP、HR與T1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兒在T2、T4時MAP,T4時HR高于T1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兒不同時刻MAP、HR的比較(x±s)

與同組T1比較,&P

2.2 兩組患兒術中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術中的不良反應(分泌物增多、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發生比例及術后的不良反應(躁動、惡心嘔吐)發生比例亦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兒蘇醒時間、丙泊酚總用量及FLACC的比較

觀察組蘇醒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

表3 兩組患兒蘇醒時間、丙泊酚總用量及FLACC的比較(x±s)

3 討論

腹股溝區手術是臨床上小兒外科比較常見的手術,需要手術時間短、刺激小、誘導迅速、麻醉深度易于掌控、麻醉蘇醒快捷、并發癥少且安全性好的麻醉方法[8]。行IINB對腹股溝區手術有良好的麻醉效果[9],而小兒腹壁較薄,神經纖維細小,麻醉更易完善[10],且神經阻滯麻醉對內環境的干擾在所有的麻醉方式中最少[11]。

髂腹下神經(iliohypogastric nerve,IHN)和髂腹股溝神經(ilioinguinal nerve,IIN)是腰叢的分支,均走行于腹股溝區。IHN源于T12~L1,以感覺纖維為主,其皮支分布于恥區和腹股溝區的皮膚,肌支支配腹肌前外側群的下部。IIN源于L1,以運動纖維為主,肌支支配腹肌前外側群的下部,皮支分布于腹股溝區及陰囊(或大)的皮膚。這兩支神經在髂前上棘內側近處穿出腹內斜肌,位于腹外斜肌腱膜深面,位置表淺且相對固定,易于進行神經阻滯且阻滯成功率高[12]。

本研究中60例IINB均取得滿意的麻醉效果,其中有8例患兒因穿刺針有較多回血而阻滯失敗。從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血流動力學比較平穩。佘應軍等[2]指出骶管阻滯麻醉平面不夠,在3歲以上兒童中效果不好,本研究120例患兒中3~6歲71例,A組31例,B組40例,這可能是對照組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大于觀察組的一個原因。觀察組術中及術后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蘇醒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與骶管用藥量相對較大、局麻藥在骶管易于吸收、IINB的有效時間較長及觀察組丙泊酚的使用量較少有關,與Fredrickson等[13]的報道有效的IINB可減少局麻藥物劑量及Suresh等[14]的報道外周神經阻滯可以減少局麻藥物的用量相一致,進而加快患兒的蘇醒速度和質量[15]。

有研究表明,FLACC是唯一被規范翻譯為中文版本并公開發表的觀察性疼痛量表,在兒科人群中的效度和信度經過評價,也是我國患兒術后疼痛評價的常用量表之一[16]。本實驗中術后4、6 h的疼痛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表現出較滿意的術后鎮痛效果,這與Khosmvi等[17]觀察基本一致,有利于患兒早期恢復。

綜上所述,IINB麻醉方式在小兒腹股溝區手術的麻醉效果較好,血流動力學平穩,麻醉并發癥少,對機體病理生理影響小,可提供良好的術后鎮痛效果,術后蘇醒快,全麻用藥量少,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斌.三種麻醉方式在小兒腹股溝區手術的應用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6):94-95.

[2] 佘應軍,宋興榮,王懷貞,等.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在小兒日間手術中的應用[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3,9(3):315-318.

[3] 鄧小明,姚尚龍,于布為,等.現代麻醉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554-1555.

[4] 高彥平,李義凱.骶管注射療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J].頸腰痛雜志,2005,26(1):77-79.

[5] 王皓,趙平,趙廣翊,等.髂筋膜間隙阻滯復合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阻滯在患兒髖脫位術后早期鎮痛的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5,31(4):361-364.

[6] 趙宗耀,王向征.髂腹下及髂腹股溝神經阻滯在小兒腹股溝疝手術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8):43-44.

[7] Schoor AN,Boon M,Bosenberg AT,et al.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pediatric 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J].Paediatr Anaesth,2005,15(2):371-373.

[8] 歐陽帆,張治明,曾賓,等.七氟醚復合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用于小兒腹股溝手術[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10,9(6):466-470.

[9] 南洋,周俊,連慶泉,等.超聲引導下髂腹股溝及髂腹下神經阻滯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雜志,2012, 92(13):873-877.

[10] 趙冬青,陸永建.代謝型谷氨酸受體5亞型介導U251細胞增殖及機制的研究[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4, 13(4):330-335.

[11] 胡海濤,龔志翔,金瑞林,等.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斜疝手術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10):1009-1010.

[12] 倪蓉,王力甚.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2,33(8):558-561.

[13] Fredrickson MJ,Paine C,Hamill J.Improved analgesia with the ilioinguinal block compared to the transverses abdominis plane block after pediatric inguinal surger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Pediatr Anaesth,2010,20(11):1022-1027.

[14] Suresh S,Sawardekar A,Shah R.Ultrasound for regional anesthesia in children[J].Anesthesiol Clin,2014,32(1):263-279.

[15] Suresh S,Schaldenbrand K,Wallis B,et al.Regional anaesthesia to improve pain outcomes in paediatric surgical patients: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Br J Anaesth,2014,113(3):375-390.

[16] 孫繞,趙文宇,郝泉水,等.中文兒科臨床試驗疼痛評價量表使用情況調查[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3,8(3):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