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不厭百回讀范文
時間:2023-03-17 10:17: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好書不厭百回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我們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從一些細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獲得知識。
2、“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是出自《紅樓夢》中的至理名言:“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讀便于思索,朗讀便于記憶。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3、不過這句遠不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出名。“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一對聯是儒家的傳統觀念,表達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標準之一。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3、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4、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朝霞不出門。
5、晚霞行千里,月暈而風,日暈則雨,燕子低飛蛇過道。
6、大于不久就來到,東虹日出西虹雨。
7、早霧晴,晚霧陰,螞蟻搬家晴必雨,蜘蛛結網雨必晴。
8、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篇3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覺得這個比喻十分恰當。
我愛看書;很小的時候,我就沉醉在那些動聽的童話書中,悲慘的小美人魚,幸福的拇指姑娘,讓我嘗盡了故事中的喜怒哀樂。慢慢的,每天只要一有空,就會跑到附近的書店看書,看著一排排書架上那滿滿的,各式各樣的新書,我就像一只饑餓的狼跑進了羊圈。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在《時間機器》、《魯濱遜漂流記》等書的陪伴下,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當夜燈亮了起來,我才明白天色已晚,但這始終不能滿足我的那“貪婪的心”!
我愛護書;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當一個新學期新的課本發到手中,我都會纏著媽媽要買包書紙,認真細心的包好那散發著墨香的教科書。學期結束后,我從不舍得把書扔掉,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們藏在一個大紙箱里,生怕爸爸媽媽會不小心把它當廢品賣了。現在我的藏書也有幾十本了,長大以后,我要收藏更多更好的書!
我愛讀書;慢慢到了五年級,讀書帶給我的樂趣還真不少。得到一本好書那是格外珍貴,萬分珍愛。我每發現一本好書,便讀它十幾遍,好書不厭百回讀;細細品味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書中一個個人物的形象,故事的內容就會漸漸的浮現出來,清晰的印在腦海里……我愛書,它是我的一雙翅膀,它使我能飛翔在成功的藍天上.
篇4
今天,我要為我們敬愛的老師——書,穿上一件件“衣裳”。但是,我包的書是咱們的教科書。
我們的教科書有大的、有小的、有豎的、有橫的,我們去文具店精選了一扎書皮做好包書皮的準備工作。我先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剪刀、一把測量精準的尺子、一卷透明的膠紙,還擺上了那一扎我精挑細選的書皮。
開工了,我先將我要包的書端端正正地擺在書皮紙上,打量一番后,給書皮的上下左右留下三厘米的空間,我仔細地用尺子量一下是不是三厘米,再書皮紙上劃上淺淺的記號。然后,我才開始小心翼翼地剪去多余的紙,成型后把紙沿著書的邊緣折起來,并壓緊對折的邊緣,最后用透明膠帶封上。
一本包好書皮的教科書,就這樣誕生了。
篇5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而書亦是如此。好書不多的過去,大家對閱讀的渴求和珍愛往往很強烈。我的童年是在一個三面環河的小村莊度過的,兒時的記憶中,小伙伴們的課余時間大多花在爬樹掏鳥窩、下河摸魚蝦上了,能有課外書讀的寥寥無幾。由于父親愛讀書看報,所以我得以擁有了為數不多的幾本課外讀物,有一本《金色少年》我最喜歡。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依稀記得那本書的模樣。有喜愛讀書的伙伴無書可讀,就把我的書借走去看,而看完是要立即歸還的,因為那些書是我最珍貴的東西。那時看到一本好書時那種如饑似渴、如獲至寶的心情至今都讓我難忘。
如今,我們再也不會因為無書可讀而失落了。多少孩子的小書房的書架上都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課外書籍,這些書無一例外的印刷精美、內容豐富。我們成人的讀物更是多得難以枚舉、數不勝數。各種書店的書籍可謂種類齊全,但反思我們,愛讀書的孩子很少,不少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要求和監督下才讀的;我們大人忙得不可開交,忙得我們根本沒有讀書的時間和條件。這早已不是一個“書非借不能讀也”的年代了,什么暢銷書、流行讀物去書店都可以買到,各種版本都有。可是能讓我們愛不釋手的書仿佛越來越少。書買到手后,更多的是占有它的滿足感,或許我們連看的時間都沒有,這些書最終只能落一個“被束之高閣”的命運。
細想來,其實現在的好書是越來越多了,不少書寫得很有深度,角度獨特、文筆犀利、文辭優美,讀來可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可謂益處頗多。少的只是我們對書的珍視和摯愛。我們再也回不到那個“舊書不厭百回讀”的時代了。
如果我們把讀書當做一種責任,當成一種追求,讀書就大不同了。心情失落時,書可以讓我們重拾信心;寂寞無聊時,書可以慰藉我們的心靈。對學生而言,就像冰心先生說的:“多讀書,讀好書,然后寫出自己的感想,這是寫好作文的開始。”與其為寫不出好作文發愁,不如認認真真去讀書;對我們而言,與其在這個浮躁繁雜的社會里埋怨譴責,倒不如靜下心來去讀書,在書中找尋心靈的沉靜和靜謐。最是書香能致遠。什么時候開始讀書都為時不晚,無論何時,書香都能浸潤我們的心田,讓我們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從容。
讀書是一個人品味提升的良好渠道,也是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最原始的動力源泉。眾所周知,猶太是世界上最愛讀書的民族,猶太人也是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猶太人都沒有放棄讀書,即使是在遭受納粹組織摧殘的歲月里。讀書成就了一個民族,同樣也可以成就一個國家。不論社會如何發展,時代如何變遷,讀書都是中華民族最強烈的心聲,也是中華兒女最崇尚的生活方式。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泡上一壺茗茶,借窗外一縷陽光,捧上一本最愛的書,沐浴著陽光,徜徉在書的世界里,實為人生一大快事和幸事!
篇6
【關鍵詞】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相得益彰;陶冶情操
常言道:學無定法,教無定論。如何與學生形成和諧的,相互促進,共同學習,雙向進步是作為教師的我最大的追求。科技創新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教育改革展現學校的風采。我校在周邊兄弟學校的帶動下,也積極嘗試著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和改革,經過近五年多的實踐活動中我覺得在平時的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讀”在化學教學中的培養。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還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生活過得更充實,有屬于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
“讀”是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讀書可以讓學生擁有“千里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因此作為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讀在平時教學中的培養。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化學試題中至少有一道是信息題,如果學生想要得分,這就首先要求學生要會讀題,不僅要讀懂題目表面所給的意思,還更應該讀懂題目中所暗含的信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和解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就應該要求學生多讀,首先多讀幾遍所講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目的就是讓學生識記重點和學會用大腦去構建知識網,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更不是對時間的浪費。其次,讓學生多讀就是想讓學生用大腦去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所學知識的銜接點在哪里,然后通過多讀幾遍題目所給的信息就是要讓學生所學相關知識在腦海中的重現,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不只是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己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正如唐代偉大詩人韓愈所說“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化學學科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喂給學生“魚”;還更應該教會學生捕“漁”。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突出了讀的重要性。然而學生不情愿多讀,總是這樣誤解:只要想學好理科,就必須扎在題堆里多算,多演就行,而忽視了“讀”的重要作用。“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句話已經對多讀書的作用說得很明白了。所以,我覺得在平時的化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培養學生多“讀”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其一:多讀書就能多思考。多讀書不僅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外學習到的各種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應試能力,乃至對于各學科的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讀書促進思考,思考促進腦部開發,而腦部開發進一步再促進讀書效率。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讀在平時教學中的培養。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活動能力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然而從課堂上掌握的有些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多讀書,多思考,汲取其中的營養成分,不斷地鞏固和擴大學生的知識鏈條。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不僅說在寫作方面要多讀書,而且我覺得應用在學生的化學學習活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不錯,多讀不僅能增長學生課內外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們始終感受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不斷激勵著他們前進和茁壯成長。
其二:書是學習者的良師益友,因此不管是誰都應該要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可以讓學習者擁有“千里眼”。俗話說的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所有這些名句都在告訴學習者應該多讀一些書。因此,作為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讀在平時教學中的培養。多讀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外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學生一般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因此,多讀課內外的相關知識,不但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從課內外學到的理論知識融匯到用基本技能獲取新知識的應用中去,相得益彰,而且還可以鞏固學生的綜合知識體系,直至形成超強的實踐能力。
其三:多讀書雖然說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卻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有好多學生常嘆息與成才無緣,埋怨自己沒有愛因斯坦的大腦,沒有比爾?蓋茨的財富,終日不思進取,浪費了不少光陰。然而大家都知道書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科學文化、生活、哲理的紙質載體,是先賢的經驗總結。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這樣才不會終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例如美國科學家愛迪生,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世界著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等等有很多的例子都已經充分說明多讀書可以使人進步,可以使人成才。多讀書能通古今,通四方,還有可能讓很多事都能未卜先知。因此不管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也好都應該多讀書,書不僅可以讓學習者變得更聰明,還可以勇敢地面對困難;多讀書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給人知識和智慧,而且它還可以豐富學習者的思想,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還可以提高他們對生活的認識,更加理性的看待現實問題。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自己不僅要愛讀書,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多讀書的好習慣,為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堅實的基礎。
總之,“讀”貴在堅持,貴在積累。多讀書的習慣和毅力,就表現在“擠”時間上。每天擠出一點時間來讀課本或課外內容,哪怕只是一小時、半小時、十分鐘,哪怕只是二十頁、十來頁、兩三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學生理論知識增長的同時,他們的讀的技能也在不斷積累,從而綜合應用能力也在增長,他們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讀書由量變促成了質變,我們的教學工作也必然得心應手,水到渠成。多讀書最大的好處在于: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益,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書籍的帶領下,會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使心靈也將漸漸充實成熟。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也就是說,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著的追求。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發現自己知識上的不足之處,通過多讀會使他們不斷地擴充知識和改正錯誤,填補認識和能力上的漏洞,在競爭激烈的中考和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為他們順利到達巔峰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林.《淺談閱讀的重要性》.《華章》,2011年26期
篇7
“上下五千年,古今風云事,文史大綜合,少年小百科”說的就是這套《兒童中華銘》。它涵蓋了完整的中華五千年歷史,涉及文化、科技、歷史、軍事、藝術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精華,以歷史為主線,向我們傳授了歷史知識,也培養了我們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拿到該書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古色古香,一股清新的國學味道撲面而來。翻開書本,“宇宙茫茫,乾坤朗朗,五大文明,七洲四洋……”通俗易懂的韻文不禁朗朗出聲。書中把中華歷史,運用四字一句的歌謠形式,正文共100章,1600字,高度濃縮,瑯瑯上口,便于記憶,輕松快樂學習中,了解中華五千年。
《兒童中華銘》以故事講述盛衰間英雄人物用圖片再現五千年歷史風云以千載智慧。內容以歷史為主,融合了文學、地理、政治、書畫、哲學、科技、軍事等多方面的內容。包含約150個歷史事件,約200位歷史人物,約120首詩詞,100則典籍史料,100則文史常識、460幅珍貴圖片。即涉及小學階段所必須掌握的成語,又為初中、高中的語文、地理、歷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濃厚的興趣。
這套書籍從封面裝幀到紙張的選擇,處處彌漫著書香味,歷史文明古國的燦爛文化通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解釋、色彩豐富的圖片,在小讀者面前呈現一個螺旋狀的多彩世界,引領著孩子們走進中國的歷史,游歷中華天地。學習了解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培養小讀者對歷史的興趣,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篇8
坡一生勤讀書,更會讀書。他積累的一套讀書方法,即他應其侄女婿王庠討教讀書方法而寫的《又答王庠書》中所介紹的,對歷代讀書人都很管用、很實用。特別是他所總結的“八面受敵”讀書方法,從古到今,更是為人推崇,影響深遠。坡信中是這樣說的:“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如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愚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坡在這里所介紹的讀書方法,我將其歸納起來:一是每一本好書都要好好地反復讀,“不厭百回讀”和“熟讀熟思”;二是要定向專一,不能泛泛讀,將書的內容列出專題,一次一題讀、逐題專讀,勤勤懇懇、心無旁騖;三是長期堅持,他日學成,所學到的知識能應對如流,能“八面受敵”;四是這種讀書方法看似“愚鈍”,但實際上是讀書最聰明所為。
坡是個大學問家,為什么采用這種別人看似“愚鈍”的讀書方法?這是因為,讀書不是才子瀟灑的事,而是“寒窗”的苦功夫,需要勤勤懇懇,心無旁騖,專心攻讀,這樣才能“深知書中味,了然于胸中”。曾有史書記載:“嘗有人問蘇文忠公:‘公之博洽可學乎?’曰:‘可,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在這里,坡對求學者通過介紹自己是如何讀《漢書》的,告訴人家自己是如何讀書的。他不僅分出專題讀,還親手抄《漢書》。坡貶職黃州時,一次詩友朱載前來拜訪,蘇公卻久久沒有出來,朱載等得有點不耐煩想走,這時,蘇公才從室內出來連連作揖道歉,告知正在抄寫《漢書》。朱載聽了很是奇怪:“以先生之才,開卷一覽,自可終生不忘,何用手抄呢?”坡回答:“不是這樣,我讀《漢書》迄今抄過三遍,最初是每段事抄三個字為題,第二遍是每段抄兩字為題,現在只用一字。”朱載翻開坡所抄的《漢書》,挑一字,坡應聲背幾百字,無一字差失,幾次改挑,莫不如此。朱驚訝不已:“先生真謫仙才也。”
篇9
讀書名人名言1、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們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2、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3、雖天才雋朗,而實須墳誥以廣知。
4、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科學是奧妙無窮的。
5、學風四戒:戒滿,滿則無求;戒驕,驕則無知;戒惰,惰則無進;戒浮,浮則無深。
6、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
7、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8、好書不厭讀百回,熟讀課思子自知。
9、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矣。
10、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11、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12、一切書籍不是刀劍,就是夢幻;你可以用語言進行殺戳,也可以用語言進行迷惑。
13、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14、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
15、書是世界寶貴財富,是國家和歷史的優秀遺產。
16、讀書數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
17、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
18、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19、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20、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讀書,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滿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識貧乏。
21、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
2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3、讀書對于智慧,就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
24、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樂趣。
25、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步。
26、讀書是我惟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
27、擁有書籍就是教養的證據嗎?果然如此,誰在教養上足與擁有滿屋子書籍的書店主人抗衡。
28、與其找糊涂導師,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卻尋覓的功夫,橫豎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29、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30、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31、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里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
32、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
33、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
3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5、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36、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在岑寂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痛苦。
37、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38、光陰給人經驗,讀書給人知識。
39、要學會讀書,必須首先讀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讀的一本書,還是應該很慢地讀。
40、我們讀書越多,就越發現我們是無知的。
41、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4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3、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
44、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
45、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46、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47、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行書。
48、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
49、不好的書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傷害。
50、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5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則殆。
52、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53、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54、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55、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
56、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
57、身邊永遠要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58、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么閱讀就像陽光。
59、讀書,人才更加像人。
60、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6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2、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6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篇10
當前,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對外文化交流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紛紛從世界各地沓至而來,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承載了幾千年來無數智者的智慧與精華,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如何傳承和發揚我們的古老文化呢?這就要求我們基層教育的工作者要做好對傳統文化教育的傳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將小學語文教學提升為一個體認感懷,傳承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要怎樣加強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提及傳統文化,我們的小學階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傳統文化。他們覺得是不是古詩,古文,古代文學常識就是傳統文化。其實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是現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們的孩子對它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了書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詩上。在孩子的生活當中,傳統文化變得只是應付形形考試的工具。我認為,要讓學生理解傳統文化,必須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傳統美食粽子可以讓學生了解端午節、屈原、賦等;月餅能讓他們聯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間經典故事。還有剪紙,皮影,戲曲等民間傳統文化。
2.加強老師在課內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介紹及應用
我們要讓孩子對傳統文化有興趣,首先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興趣。比如我們要教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首先得讓學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時代,然后要讓學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陽節時因為遠離家鄉,思念親人所寫,最后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探究古詩中的傳統文化內涵,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讓學生也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好奇不已。課下,他們都主動地去查找資料,了解中國古代其它節日的民俗風情。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自覺學習傳統文化的愿望。
3.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誦讀
詩詞及是傳統文化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這些古詩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而誦讀則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讀出作品的獨特神韻。它對于理解和繼承優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語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采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也只有這樣,才能傳承文化經典。
4.加強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