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專業介紹范文

時間:2023-03-17 05:0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理科專業介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理科專業介紹

篇1

1、地理科學是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于地理科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是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征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人與地理的關系的專業。

2、地理科學專業可以分兩個大類,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境為研究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地理學。該專業要求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還要了解相近專業如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主干課程:

地圖與遙感、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鄉規劃、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地理教學論、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應用化學專業 波譜分析法 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工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50-02

近年來,我國教育正在發生在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高等教育逐年擴大招生,教育規模也隨之迅速擴大,并且正在從精英式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1]。在這個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他們更青睞于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人才。全國高校中工科院校占多數,是國家培養工程技術性人才的主要陣地。沈陽化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占有較大比重。按1999年教育部備案的專業目錄,國內多數高校將原來的精細化工專業(工科)改辦為應用化學專業(理科),無疑這是工科背景下的理科專業,我們學校也是如此。工科院校的理科專業有別于理科院校理科專業,在保證理科專業的課程設置的前提下,應適當體現工科特色,加強理工結合,培養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當今社會的需要。按照教育部“工科院校應用化學專業按理科建設”的要求,沈陽化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定位為:培養具有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具備應用化學和應用分析方面知識,在功能性精細化學品、涂料、農藥、催化劑等的研究開發,化工產品分析檢測技術,計算機應用等相關工程技能等方面,受到全面的培養和鍛煉,在化學或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理工結合型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我校的應用化學專業是立足于精細化工行業的應用研究型專業,本專業堅持理工結合,協調發展,立足遼寧,面向全國,服務于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人才需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

波譜分析課程是我校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必修課程。本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講述紫外(UV)、紅外(IR)、核磁共振(NMR)和質譜(MS)的基本理論與一般解析方法及四大光譜的綜合解析方法。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掌握有機化合物結構波譜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應用光譜法對有機化合物進行結構剖析,進一步提高學生識圖、解圖的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畢業論文和今后的工作及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1986年我校成立精細化工新專業,波譜分析課程為選修課。1999年國家專業目錄調整,精細化工專業改名為應用化學專業,在新制訂的教學計劃中波譜分析課調整為專業必修課,理論學時為48學時。在本學科的發展過程中,先后有10余位教師主講了波譜分析課,波譜分析課程的建設也得到逐漸發展和完善。作者從事波譜分析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已經十幾年,積累了一定的教學和科研經驗。下面介紹作者在波譜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方面所作的一些有益嘗試和探索。

1 教學內容力求實用和新穎

波譜分析課程涉及的每種儀器方法都有各自的理論基礎、應用范圍和研究內容,在教學時容易使課程顯得內容龐雜、結構松散,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容易產生零散、枯燥的感覺。我們在教學中首先明確“波譜”與電磁波的聯系。UV、IR、NMR譜學方法都是電磁波與樣品分子作用的結果,不同的電磁波作用在分子上,呈現出不同的波譜特征,從譜圖產生的原理上理解三大譜學之間的聯系。每章的學習首先介紹該波譜方法的原理、儀器類型、介紹其制樣方法,然后闡述各類化合物的波譜特征,最后介紹該種譜學方法的實際應用。這樣能使學生清晰地把握波譜分析課程的框架,掌握課程內容的重點。同時我們在波譜的應用中引入科研實例,根據我校的應用化學是立足于精細化工行業的應用研究型專業,在解析實例中引入功能性精細化學品結構解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這門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解析譜圖的技能,我們在學生掌握了各類譜圖的基本規律之后,通過大量的科研實例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掌握解析各類化合物譜圖的基本特征,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2 教學手段多樣化

(1)計算機輔助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枯燥的教學方式,他用生動的聲音、圖像展現動態的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耳目一新。他的運用能夠達到傳統教學方式無法達到的效果[3]。現代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已成為最具潛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合理的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利用討論式、啟發式等教學手段,還可以制作電子課件、教學大綱、電子教案,并且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答疑,及時了解教學反饋,和學生進行互動等為一體的局域網教學平臺,這樣可以做到無限的延伸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2)堅持以優秀教材為主,多種其它教材相結合的方法,并不斷的更新現有的教材,使得課堂所要教授的內容更加豐富,并能夠為學生傳授本學科最新的知識,并借鑒其它學科好的教學方式方法,使得抽象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根據學科發展,先后更新了多套課程教材,最初使用重慶大學出版社的《波譜分析法》,其優點是由淺入深,體系較完整。缺點是教材中部分內容過于陳舊;后來使用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的《波譜分析法》,其優點是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缺點是教材起點高,難度大,書后練習題難度偏大。目前選用面向21世紀教材,鄧芹英主編的《波譜分析教程》,該教材較適合我校擴招后學生的實際情況。

篇3

近日,有七省(區)自2021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相信這是大家都在關注的話題,同時也是關乎大家未來的重大改變,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新高考改革各批次省份介紹,歡迎閱讀!

新高考改革各批次省份第一批

啟動時間:2014年 執行時間:2017年 浙江、上海(3+3模式)

第二批

啟動時間:2017年 執行時間:2020年 北京、山東、天津、海南(3+3模式)

第三批

啟動時間:2018年 執行時間:2021年 湖南、廣東、江蘇、重慶、河北、湖北、山西、福建、遼寧(3+1+2模式)

第四批

啟動時間:2021年 執行時間:2024年 甘肅、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3+1+2模式)

未改革省區

河南、陜西、山西、內蒙古、新疆、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寧夏

新高考改革和以前的不同1.文理分科不同

以前高考將普通高中生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兩類,數學試題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現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將依據個人學習興趣、學科優勢和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選擇確定等級考科目,學生的知識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

2.科目與分值不同

以前高考的考試科目分為兩類:語數外+理綜(理化生)、語數外+文綜(史地政)。其中,語數外每科滿分均為150分,文綜或理綜滿分均為300分。

新高考實行“3+3”模式,前一個“3”是指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每科滿分均為150分,其中外語進行2次考試;后一個“3”是指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等級考試,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還有“3+1+2”模式,所謂3+1+2,其中“3”代表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課,最后這個“2”是指從政治、生物、化學、地理中選2門課。

七省(區)高考改革實施3+1+2模式甘肅:自2024年起,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錄取批次,按照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別劃定錄取分數線,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黑龍江:自2024年起,考生志愿由“學校+專業(組)”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適當增加平行志愿填報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志愿選擇和錄取機會。

吉林:自2024年起,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考生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填報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具體志愿填報和錄取辦法高考當年向社會公布。

安徽:從2024年起,考生志愿按“院校+專業組(專業)”,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檔。適當增加志愿填報數量,滿足考生志愿填報需求。志愿填報及投檔錄取均不分批次,按照考生總成績分時分段進行。

江西:自2024年起,按照“院校專業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按照歷史、物理科目,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化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辦法。

貴州:自2024年起,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按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合并一本二本批次。考生志愿由“專業(類)+院校”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實現“多元錄取”。

篇4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我先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揚州大學的學生,現在在高郵中學跟著張老師實習,張老師因為市里組織去衡水考察,所以今天就由我來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下我們三班的情況。首先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我們今天能有機會在一起開這個會,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的進步、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召開這個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加強你們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希望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做好一些工作,讓孩子們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那么下面我來說一下希望同學們能夠養成的兩個良好習慣,一是常規習慣,學校要求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到不遲到不早退,這一點我們班的同學都做的很好,在這里,我再給各位家長說一下我們的作息安排,要接送孩子的家長可以記一下,我們要求同學們在早上6:40之前要到班并且做完值日,需要做值日的同學就需要來得更早一點,然后中午是11:30下課吃飯并且有個午睡,下午2:15到班上課,一直上課到6:10分吃晚飯,然后在6:40到班進行晚讀和晚自習,晚自習到9:50結束。有的同學是騎車到學校的,在進出校門的時候要推行,因為人比較多,如果騎車的話容易碰到,到時候擦破點皮什么的,肯定會對你們孩子的學習有影響。還有騎到學校的車需要按規定整齊的停放到我們班指定的地方。學生到學校以后,胸卡需要全天都佩戴在身上,我們學校是不允許你們孩子染發的,女生不能把頭發披下來,男生不能留長頭發。

第二個習慣就是學習習慣,有4點,1是要有好的做作業習慣,要求你們的孩子都能按時、獨立、高質量的完成每一次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做作業的時候書寫要規范,格式要正確等。2是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要求你們的孩子能夠遵守課堂紀律,要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參與思考老師的問題,多發言,多記筆記等。3是要做好資料整理的習慣。要按學科、按順序,并且分類有序的整理好我們的學習資料、學案等,這樣,在復習迎考的時候將會很方便。4是要養成整理一周知識點的習慣,一周學了什么,一周掌握了多少,還存在多少問題以及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都需要同學們自己去思考。

接下來是確立目標,其實,我們早就讓你們家孩子制定過目標,長期、短期的都有,包括人生目標、高考目標、高中每一學年的階段目標以及行動目標。但是,僅僅確立一個目標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和我們共同督促孩子們朝著制定的目標奮斗。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現在江蘇現在的高考模式,現在江蘇高考模式為“3+學業水平測試”。具體模式如下:

(1)“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

(2)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包括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七門。

考生可以報考文科類、理科類、體育類、藝術類四類,報考體育類、藝術類的考生可以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

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必須從7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選擇除技術以外的兩門作為選修科目,剩下的5門作為必修科目。文科類考生選修測試科目除須選擇歷史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理科類考生選修測試科目除須選擇物理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剩下的5門就是作為必修科目。

體育類、藝術類考生除須參加全部七門科目學業水平測試外,還須參加體育或藝術專業測試。如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應按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的相關要求確定學業水平測試科目。 必修科目的考試時間是在高二時候的三月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高考。選修科目是和3門一起在高三的6月考。

3門課最后是計算總分,語文、數學160分,英語120分,如果你們的孩子選了文科,最后會有40分的語文附加分,選修理科的同學則有40分的數學附加分,總分是480。

4門必修科目是按成績劃ABCD四個等級,90分以上為A,75-89分為B,60-74為C,59分以下就是D了,必修科目為D的需要在第二年補考,否則不能參加高考,4門科目里有一門得A的,將在最后的高考總分里加上一分,如果四門都是A的,則加上5分。技術課則只分合格與不合格,學生只要考到合格就行,這個在高考里是沒有加分的。

兩門選修課總分120分,但是不算在最后的高考總分里,是按照分數在全江蘇省按比例劃等級。全省前5%是A+,5%-10%是A,10%-50%是B,在B里的前5%是B+,50%-90%是C,最后是D。在高考填志愿的時候,不同的學校會要求不同的等級,只有符合那個學校的等級要求,那么你才能填那個學校的志愿。越是好的學校越是要求的等級高,而且有些學校對于A或者A+的同學,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會在總分上加一定的分數然后再參與專業的劃分,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考上一個好的學校,并且有一個好的專業的話,那么就要求他不能太偏科,要每門課都好。3門算分的課重要,4門必修和2門選修課也同樣重要。現在高一學習的內容很重要,除了因為現在學的內容很多是以后難的知識點的基礎外,還因為大一所學的內容大約占了高考總內容的60%。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三班任課老師的情況,我們班的任課老師都是很好的老師,很多都有多年教高三的經驗。像我們的語文老師羅主任,是我們學校招生辦的主任,政治老師劉進同時也是六班的班主任,教了多年的高三,歷史老師郭老師是歷史教研室的主任,生物老師陳老師是南師大的畢業生。我已經讓同學把任課老師的聯系方式寫在了黑板上,各位家長可以記錄一下,你們的孩子在學習上有什么困難或問題,不方便直接跟老師說的,各位家長知道了可以直接聯系老師,我們共同來想辦法,讓您的孩子更好的發展。

然后我來介紹一下我們3班的班級情況,我們3班一共有54人,其中男女對半開,都是27人,農村學生31人,城鎮23人,其中有19名同學是住宿的。從開學到現在這段時間,我們發現我們班54名同學都比較單純,上課紀律也都較好。大部分學生學習非常投入,只有極少數學生的學習習慣需要改一下。各位家長你們現在可以看一下你們孩子的課桌,看一下課桌里的書理的是否整齊,是否有有條理,我想這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看出你們家孩子的學習習慣。還有一些同學不懂得珍惜時間,在學習任務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看一些課外書。我們并不反對看一些積極向上的課外書,因為高考也會考到很多課外知識的,適當的課外拓展也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先把作業做好,把課內的學習任務完成了。

篇5

為了更好地指導進入學院、試(實)驗班的學生大學學習,較多實行導師制,由學校知名的教授、學者組成,全程為學生提供學習建議和組織學習活動。在培養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意愿和學習情況,在考核的基礎上實行“分流”制。與其他普通專業學生相比,進入學院、試(實)驗班的學生,免試繼續深造的幾率比較大。

要想進入學院或試(實)驗班學習,有的高校將其作為一個“專業”通過高考志愿填報招生,有的高校由則通過自主選拔錄取、保送生等途徑選拔。在高考錄取中,對報考該專業的學生,有較高的分數要求。有的是要求在進檔考生中處于某個位置,如北京交通大學在其2012年《招生章程》中規定:理科試驗班類專業只招有志愿考生,且考生投檔成績排名應達到本省區投檔考生數的前50%;有的是要求超出學校在該地調檔線一定分數,如北京科技大學規定:理科實驗班原則上要求考生高考實際總分高出我校在本省錄取最低分20分以上。除此之外,較多只接受填報了該“專業”志愿的考生。

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較之普通專業更高的錄取分數,以及廣闊的專業選擇空間,使許多學院、試(實)驗班成為考生心向往之的精英學院(班)。不同的學院、試(實)驗班在招生、學習、培養方面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且看本文——

學院 元培學院

所屬院校:北京大學

2007年,在以“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為培養方針的元培計劃基礎上,北京大學建立了非專業類本科學院——元培學院,以北京大學老校長命名,繼續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元培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自由選擇專業、導師制、學分制、彈性學制、混合管理制的特點。

元培學院按文、理大類招生。學生入學日寸不分專業,在低年級學習通識課程和寬口徑基礎課程。原則上,元培學院的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專業的課程,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并致力于深入研究的專業和領域。一名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的元培學院學生如是說:“在元培,我學會了選擇。”這名學生一開始選擇了生命科學學院和化學學院的專業課,但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學習這兩個專業。接著她又嘗試了光華管理學院的課程,依然發現這不是自己興趣所在。在與來自各院系的導師交流,傾聽真關于專業介紹的講座后,最終,在大二找到了自己喜歡并適合研究的專業:數學。

由于元培學院實行自由選擇課程、專業的制度,為了避免學生在選擇時“走彎路”,學院從各院系聘請資深教授作為其導師,向學生介紹各專業教學計劃,選擇某專業要達到的最低要求,以及文理科不同院系對各類課程的不同要求。同時,還通過講座、座談等活動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對學生學習內容及方法、科研活動等方面進行指導。

元培學院的學生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可在全校范圍內自由選課,完成公共基礎課、通選課及相關專業課的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后,即可畢業,并獲得所學專業的學士學位證書,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大禹學院

所屬院校: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型拔尖人才的需要,在舉辦多年基地強化班的基礎上,于2009年成立了大禹學院。與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按文、理大類招生不同的是,大禹學院的建設定位是依托河海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在課程貫通的基礎上,實行本碩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型教學,在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探索個性化人才培養體系。

學生一、二學年按水利土木大類培養,主要是通識教育和基礎培養。第三學年按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學生經過雙向選擇程序到各專業方向,主要有水文與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第四學年開始,滿足條件者可免試推薦、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相比,大禹學院的學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學資源,由相關教學名師為導師,優秀教師為主講老師;擁有更多的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機會,能享受開放的實驗室和工程訓練中心;獲得與研究生同等的借閱圖書資源條件。此外,進入大禹學院的學生,在出國深造、參加學科競賽、獲得獎學金等方面也擁有一定的優勢。在學生組成方面,動態管理機制是大禹學院采取的培養方式之一,其一是為了吸收對該學科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優秀學子,其二是保障學生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培養方式。如考核不適合繼續在大禹學院學習,將轉至相關專業普通班。

茅以升學院

所屬院校:西南交通大學

茅以升學院是西南交通大學在茅以升班七年成功辦學經驗的基礎上,由經過考核篩選的優秀本科學生組成的學院,主要依托西南交通大學的土木、機械、電氣、信息、運輸與物流、力學和材料七大強勢學科,覆蓋包括全國排名第一的交通運輸工程,全國排名前十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土木工程,以及全國排名前十五位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優勢專業在內的28個本科專業。

學院成立以來,每年從理科學生中招收和選拔優秀學生,規模控制在240人。在培養方面,前三學期依托數學、物理、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思想政治教學基地和創新基地,在文、理、工三大類公共課平臺上進行大類通識培養和專業類基礎培養,第四學期按專業進行專業知識的培養;實行滾動機制:學院定期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考評成績不達標者將分流到各個專業學院學習;每個學期進行一次末位淘汰,一個學年進行一次滾動選拔。非茅以升學院的少量優秀學生經過考核可以進入茅以升學院。

進入茅以升學院,原則上可全部免試進行碩士研究生培養,還可繼續攻讀博士。一般有兩種模式,普通學生可選擇“3+3+3(本-碩-博)”的人才培養模式主渠道,一些特別優秀的學生,獲學士學位后則可免試攻讀博士學位。

試(實)驗班

社會科學試驗班

所謂社會科學,指的是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它的任務是研究與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所涵蓋的學科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俗學、新聞學、傳播學等。于是,在一些大學中,就將同屬社會科學的幾個專業進行聯合招生、人才培養,待學生對所屬具體專業有所接觸和領悟之后,再選擇具體的專業。這一類試驗班文理兼招,以招收文科生為主。目前開設該專業的院校有文科實力較雄厚的如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也有以工科為主,但逐漸探索文科發展的如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不同開設院校所包含的具體車業有所不同,浙江大學該試驗班包含了經濟、法學、管理、教育等幾大類專業,清華大學則包含了經濟學、社會學、國際關系三個專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將所有的文科學院包含的專業[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下轄知行文科實驗班)、法學院(法學專業)、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和行政管理專業)和外國語學院(英語、德語和翻譯專業)]以“社會科學試驗班”進行招生。

在人才培養方面,清華大學前一年半是社科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如數學類課程、微觀/宏觀經濟學、社會學概率、政治學概論和國際關系分析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基本了解社會科學的研究工具、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分流之后,深入學習各自專業的專業知識,加深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經濟學專業具體學習中級微觀/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投資、國際貿易等課程;社會學專業學習社會思想史、家庭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等具體領域;國際政治深入學習包括國際關系理論、地區研究、研究方法等等。社科實驗班為學生的專業選擇與個性發展提供了充分廣闊的空間。

北航實行一年的通識教育和交叉學科基礎教育,入校后第一年統一以“社會科學實驗班”的名義加以組織,隸屬于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并實行一年的通識課程(如中國文明文化史、西方文明文化史、藝術史)和交叉學科基礎課程(經濟學、法學、行政管理三大學科的基礎課程),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奠定寬厚的學科基礎。在專業選擇方面,實施“既充分尊重考生對專業的自主選擇,又恰當考慮學院的專業要求”的雙向選擇機制,根據學生的個人專業興趣、第一學年的課程選擇、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進行二次選擇。

以招生文科生為主的試驗班還有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開設的人文科學試驗班。理科試驗班(類)

社會科學試驗班主要以招收文科生為主,而理科試驗班則把“繡球”拋向了人數眾多的理科學子。由于理科包含的專業多而復雜,許多以理科試驗班招生的院校其包含專業則有較大的差別,一般會與學校的優勢、特色學科聯系起來。當下,開設該類試驗班的院校有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大學等。

中國人民大學理科試驗班屬于信息學院,對信息學院招生的四個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在招生與培養上的改革。在學習共同基礎課的基礎上,自主選擇課程,按照實際完成培養要求情況分別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專業畢業。同時,通過選修課的模塊設計,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興趣和個人發展規劃形成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應用、信息管理、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經濟應用、管理應用等個性化發展方向。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同時完成兩個專業的學習并以雙專業或雙學位畢業。

中國農業大學的理科試驗班類則緊緊與學校的優勢聯系在一起,以生命科學學科組成,按照“低年級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和基礎教育,以擴大學生知識面和調動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高年級在自由選擇專業方向的基礎上,進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以培養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進行培養。

上海交通大學則將數學與金融打通,并實行本碩貫通培養模式。該模式不是簡單地將本科數學課程與研究生的金融課程疊加,而是將數學、經濟、金融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整合成一體,貫穿整個本碩培養過程,實現學科交叉融合。

以招生理科生為主的試驗班還有吉林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開設的工科試驗班,復旦大學開設的自然科學試驗班、技術科學試驗班,浙江大學開設的科技與創意設計試驗班等。

經濟管理試驗班

以上兩類試驗班針對群體要么是文科生,要么是理科生,還有一類試驗班文理兼收,比如由復旦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開設的經濟管理試驗班。經濟、管理專業是當下備受考生青睞的兩類專業,也是學科領域、范疇有所交融的專業,于是打通兩者進行聯合培養,成為許多大學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之。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旅游學院將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政學、保險、公共事業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統計學等14個專業以“經濟管理試驗班”進行招生。雖然該專業文理兼收,但在第一學年結束后分流時,后七個專業只招收理科生。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試驗班在第三學期末分流選專業,分流依據依次是標準專業規模、分流時的填報志愿和大學前兩個學期的學習成績,可選擇專業含經濟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專業。

以財經政法類專業為特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設的經濟管理試驗班,是該校依托經濟學、管理學與法學三大主干優勢學科于2012年首次面向全國招生,優先錄取第一專業志愿考生且其高考總分位列所在省(區、市)生源中前2名或其高考各科目中理科綜合或文科綜合科目達到卷面總分80%及以上,且另三門科目中有兩門科目達到卷面總分90%及以上的考生。

篇6

關鍵詞:氣象學與氣候學;教學內容;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P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7-0146-02

一、引言

專業基礎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氣象學與氣候學》是高等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作為自然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大氣科學的基本知識,理解各種常見的大氣現象產生和發展的機理,掌握常用氣象觀測的基本技能和氣候統計資料的分析方法,為學生將來的中學地理教學或科學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專業基礎。學好該門課程不僅有利于地理師范專業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而且對今后從事中學地理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科學素質、科學思維和研究能力的核心課程之一。為提高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十分有必要對氣象學氣候學的教學進行深入探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作者對《氣象學與氣候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優化,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二、根據專業和學生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地理科學是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相互作用、關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學,其所面對的是開放的復雜地球表層巨系統,包括了自然、人文、區域的綜合內容,跨越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研究內容之間相互滲透,融合貫通。因此,地理科學專業的氣象學與氣候學應有鮮明的綜合性和地域性。《氣象學與氣候學》課程內容涉及知識門類多,知識信息量大。氣象學與氣候學是一門物理機制較強的學科,學科空間概念很強,公式很多,相對抽象。地理科學專業學生文理兼招的特點,有些學生數理基礎較差,對公式的理解相對吃力,教學內容的設置、組織需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理解能力。鑒于高等師范地理科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多數從事中學地理教學,因此教學內容還應與中學基礎教育接軌。

教學內容還要根據要求和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連接起來,教學內容既有基礎知識,也要涉及到地理科學領域研究的新成果和國內外形勢發展,比如一些當前熱點研究話題,如氣候變化問題、極端天氣事件、海洋酸沉降問題等,在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又加深了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也能夠增加學生的科學研究興趣。

《氣象學與氣候學》授課內容可劃分為兩大類,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內容復雜,而課程的教學時數有限,須重新進行刪減、增設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們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重點要求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有一個較好的了解,一方面為后續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氣象學與氣候學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氣象學與氣候學理論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對基礎科學問題的理解和科學思維能力。

三、理論教學內容設計

課程的教學內容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是解決教師想要教什么和學生會學到什么的問題。如果教學內容選擇不當,不僅影響教學效果,而且還會直接影響教學目的的完成。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也是教師備好課以及組織好教學活動的前提。

1.重新架構教材內容。《氣象學與氣候學》課程是一個大氣科學這個學科的“濃縮版本”。學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貞教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氣象學與氣候學》(第3版)。氣象學與氣候學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大知識模塊,即氣象學―天氣學―氣候學的知識結構,具體表現為:第一部分是氣象學的基本內容,研究大氣的組成和結構、大氣的熱能和溫度、大氣的運動以及大氣水分等等內容;第二部分是天氣學的基本內容,研究氣團、鋒和各主要天氣系統;第三部分是氣候學部分的基本內容,包括氣候成因、氣候帶和氣候型以及氣候變遷。各模塊之間比較松散、聯系不緊密,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參照其他高校的做法,以當前氣候學研究的主題――氣候系統及其變化作為主線,將上述知識點貫穿起來,調整課程的教學體系。課程的知識體系結構為:(1)氣候系統;(2)氣候系統的熱力學過程;(3)氣候系統的動力學過程。具體的教學內容包括:①緒論,②氣候系統的熱力過程,③大氣動力學特征,④大氣中水分,⑤主要的天氣系統,⑥氣候系統主要過程,⑦氣候的分布規律,⑧氣候變化,等。按照上述結構,將原先氣象學―天氣學―氣候學的各知識點內容編排進去。學生在對氣候系統的熱力學、動力學特征以及水分的遷移轉化,天氣系統學習的基礎上,來認識氣候系統的各個主要過程、各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等,考察氣候的分布和變化。重新編排后各章節結構清晰,層層遞進,有利于引導學生在氣候系統的框架內,從整體和部分角度認知,對學生后續的自然地理學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2.增加關于鄉土方面的知識。課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關心當地天氣、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并對當氣候條件與資源的進行考察,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和了解相關知識點,也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相關的知識分散在個章節中進行,如利用《安徽資源環境》等教材,介紹氣候類型時適當選用安徽典型地區實例;講解氣候變化時介紹安徽省氣候變化特點;介紹氣象災害時,增加安徽省常見的氣象災害類型及防御措施(寒潮、臺風、暴雨、干旱等),有利于學生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不斷地增加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利于學生鄉土情感的培養。

3.穿插相關地學熱點研究內容。《氣象學與氣候學》課程,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成果不斷涌現。因而要根據地理科學與氣候學的學科新近發展和實際問題,更新教學內容,反映最新科學研究動態,重點是地球表層系統過程相關內容,立足于大氣圈,強調和其他圈層間的相互作用,關注全球大氣環境變化的新內容,如海洋酸沉降、碳循環、空氣污染等,增加全球變暖及其適應對策方面的知識,結合IPCC AR5報告,介紹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新的研究結果,并對全球變暖的應對措施進行分析,增強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氣候變化的研究方法”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在不少教材中舍去,近年來具體的研究方法和代用指標的發展很快,地理科學專業學生就讀研究生后不少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學習。鑒于此部分內容較多,不能一一具體闡釋,教學中適當選擇一些代用指標研究案例進行講解,如黃土、冰芯、樹輪等指標的研究成果,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與學生后續《地理調查研究方法》課程有效銜接起來。

四、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氣象學與氣候學是一門觀測科學,教材中用來分析圖表的資料多來自實際器測結果。鑒于該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有效地開展該課程的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實踐教學分為實驗和實習,實驗的內容在實驗室及氣象觀測場地進行,實習內容一般選擇在綜合自然地理實習中進行。為了使學生牢固掌握氣象學與氣候學的基本理論,有一定氣象觀測和氣候資料統計整理的技能,進一步了解氣象學與氣候學在地理、環境、生態、資源等學科中的應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三種設計方案:首先,氣象要素的觀測實驗。項目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內容涵蓋儀器構造原理、安裝、觀測方法、使用范圍等。教師首先對這些知識進行室內講解,此外,目前互聯網上相關的材料也很多,比如提供氣象觀測設備的生產廠家主頁通常會有詳盡的產品性能、原理、構成方面的介紹。根據課程進度適當安排學生到氣象觀測場地現場參觀,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了解各種儀器的原理、結構和使用方法,學會借助儀器進行分析、處理,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能,從而得出實習成果。對高師院校學生而言,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利于他們指導今后的中學教學的一些課外活動。其次,扎實的地理要素統計分析等能力是每一名高師專業地理科學的學生應該具備技能。通過實習,提高學生對所獲取的數據的分析、統計、考察和判別的能力。實習數據來源不僅包括學生實測的數據,還包括網絡上的相關數據。目前氣象資料共享的科技資源平臺較多,權威的數據來源如中國氣象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通過對這些平臺提供氣候、氣象資料的統計整理、分析和使用,進行對比分析和鑒別,掌握均值、總量、頻率、極值、變率等統計量的計算方法,加深對各類氣象參量的理解。

最后,雖然從事此課程學習的學生一般不會從事氣象預報業務,但天氣圖和衛星云圖的判讀和理解也十分重要,如鋒面、溫帶氣旋和反氣旋、熱帶氣旋等天氣系統等云圖的實習。除加強對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外,以課堂實習和課后練習的方式加強學生對各種天氣圖和衛星云圖的認識。

五、小結

教學實踐中,我校《氣象學和氣候學》總課時共68學時,理論教學課時約60學時,實踐教學課時約8學時,根據理論課時進度,適當安排實踐環節教學。同時鼓勵學生申報各類大學生科研項目或參與科研項目研究,可以使學生在整體上對自然地理過程,特別是氣候系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后續相應的學習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鈕志紅,袁理丁.專業基礎課與素質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篇7

論文[關鍵詞]運籌學;管理科學;數學模型;實踐教學

1引言

產生戰爭時期的運籌學如今在經濟、生產、管理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運籌學的分支幾乎擴展到生產實踐、管理科學的各個領域,是現代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和重要方法及工具.它是抽象的數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橋梁”,它既為從事應用領域研究的人們提供了完整的數學方法,又為從事數學理論研究的人們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運籌學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核心是研究優化的理論和方法,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必修課;同時運籌學又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管理、生產實踐等領域的問題,將系統思想、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結合,應用數學的方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求解數學模型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為決策者提供定量化的分析結果,輔助決策.運籌學是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因此也是經濟、管理等專業的主干課程.在運籌學教學中,應該根據管理類專業和應用數學專業的不同專業特點、學生知識基礎等情況區別對待,切實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2培養目標及教學目的比較

1.專業培養目標的比較.

一般地,管理專業要培養掌握堅實的專業基本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從事專業領域決策、管理和研究工作能力的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在企業、政府管理、經濟研究等部門工作.

應用數學專業要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和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在強調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充分體現“寬口徑,厚基礎,多選擇”的培養理念,適應社會需求多樣化和學生興趣與發展方向個性化的要求.學生畢業后應能在科研、經濟等部門從事研究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

2.運籌學教學目的的比較.

雖然很多專業都需要學習運籌學,但各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決定運籌學教學的目的必然不同.

運籌學作為現代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之一,是現代管理科學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管理專業的學生通過運籌學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目的是開發和啟迪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其運用系統的思想、定量分析的方法解決生產、管理等實際應用方面的問題,學生運用數學的工具和邏輯判斷方法,來研究系統中人、財、物的組織管理、籌劃調度等問題,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通過運籌學的學習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提高管理的質量.

這些學生畢業后多數是從事生產實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而非優化理論的研究工作,因而從其任職的需要來說,運籌學學習的重點應放在應用性方面.

運籌學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學科知識體系.對應用數學專業,通過運籌學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這門學科有關的基本理論,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運籌學畢竟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學生還應學會用數學模型的方法解決實際應用中的優化問題,這也是運籌學的精髓所在.

3運籌學教學內容與重點的分析

1.管理專業運籌學課程應側重應用.

根據以上分析,加之一般管理類學生數學基礎較弱,對于基礎理論部分感到晦澀難懂,興趣不大.因此,這類專業的運籌學教學應以應用為主,重點介紹各種類型的運籌模型和求解模型的計算軟件,要求學生掌握數學模型的建立、優化思想、求解(計算機求解)及對解的經濟分析和評價.數學模型方法是定量化、科學化決策的重要工具.

運籌學的各個分支都是在研究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運籌學的方法幾乎涵蓋各個領域的管理決策問題,例如制定生產計劃、規劃交通網絡、設計產品參數、控制工藝過程、預報經濟增長、確定投資方案等都可以用適當的數學模型表示并加以解決.因此應讓學生充分了解模型的類型、不同模型的特點與應用,以便今后將運籌學方法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問題,可以使得管理更加科學、有效.這部分內容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專業課以及從事經濟管理工作要用到的基礎知識,所以要求學生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并側重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

管理專業運籌學課時一般都不多,因此可以選擇線性規劃、對偶理論、運輸問題、整數規劃及動態規劃等基本內容進行講授.還有一些難度較大的內容(如排隊論、存儲論等),根據課時情況可作簡單介紹,通過典型案例,讓學生了解其實際應用.當在實際中確實碰到這類問題時可通過具有不同知識結構的人員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

2.數學專業運籌學課程應理論、應用并重.

雖然運籌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但它有相應的理論基礎,而且這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其理論還在不斷地發展完善之中.理論來自實踐,還要回到實踐中去,實際應用要在相應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因此運籌學的理論也很重要.

數學專業的學生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相比,他們的數學基礎較好,邏輯思維的能力較強,因此理科的學生應該掌握這門課程的有關理論知識,可以為今后從事理論研究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理科的學生通常存在重理論、輕應用的現象,而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轉化成實際的生產力或經濟效益才是理論研究的目的,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事實上,通過實踐中的應用,還可以發現新的問題,在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又可以豐富理論、發展理論.因此學生除了學習有關的理論外,還應該注重聯系實際的應用,避免眼高手低.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應用型人才是非常受歡迎的.應用數學專業在課時較充足的情況下,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好,除了前面提到的管理專業所講授的基本內容外,還可以講授難度稍大的排隊論、存儲論等內容.

3.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計算機的使用也已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實踐中的很多問題都要借助于計算機來解決,計算機在求解數學模型方面也有著強大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求解運籌學模型方面,除了掌握不同模型的求解思想和方法,還要結合實驗教學,介紹求解運籌學模型的數學軟件,如LINDO,LINGO,MATHEMATICA等.給學生提供上機實踐,使學生學會使用有關的數學軟件求解數學模型.

實踐教學在以往的運籌學教學中常常是薄弱環節,但在當前的就業形勢、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水平等形式下,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實踐教學中,通過分小組讓學生解決一些實際應用當中的問題,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運籌學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能夠學以致用;另外還可以培養合作研究的團隊精神,這也是他們將來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要求.當然,管理專業的學生多偏文科,因此軟件編程能力相對弱一些,而應用數學專業的理科學生在這方面要強一些,因此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難度適當的應用性問題讓學生解決.而無論文科還是理科的學生,要想真正學會一門編程語言,都不僅僅是通過課堂所學就足夠的,但實踐教學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篇8

【關鍵詞】工科院校 理科專業 學風建設 問題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C-0017-02

學風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和建設過程中積累形成的一種氛圍和精神,是學校提高社會聲譽的重要因素,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在以工科專業為主的高校,其理科專業建設資源相對不足,發展優勢不明顯,學風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研究工科院校中的理科專業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有助于各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

一、工科院校理科專業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工科背景下,理科專業受客觀條件限制,在學生生源、學生培養、師資力量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專業思想不穩定,導致不良學習風氣蔓延。工科院校中的理科專業生源調劑率較高,學生往往對錄取專業不感興趣,導致專業思想不穩定,時常處于一種消極、悲觀的狀態中,甚至部分學生萌生轉專業及退學重新參加高考的念頭,因此無法靜下心來學習和思考專業知識。當看到工科學生下車間、進實驗室、搞電路板,就更加劇了“理科專業無前途”的思想,繼而產生得過且過的想法,出現逃課、抄作業、課堂玩手機、沉迷網絡等現象。

(二)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熱情較低,導致缺乏學習興趣。理科專業各科目的學習理論性強、抽象思維要求高、相對枯燥乏味,容易使大學新生產生畏難心理,進而不想學、不愿學,想辦法曠課;部分學生在實現了“考上大學”的夢想后,處于無目標、無壓力、無所求的“三無”狀態,甚至仍保留著高中時的學習思維,短期內無法適應大學新的學習環境。從對某高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基礎必修課“數學分析”的調查數據看,87.59%的受訪者認為該課程“超難”,68.63%的受訪者認為該課程“理論枯燥,應用性不強”,而超六成的人認為應當適當降低其課時和學分。

(三)師資不均衡,實踐環節薄弱,影響學習效果。理科院系的師資往往以基礎學科的理論教學見長,專業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相對缺乏,這就使得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課程體系不合理、資源配置不足、專業面窄、知識結構單一、不注重工程應用等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實習基地的缺少,導致學生缺乏更新知識、追蹤新技術的自主性,最終導致就業口徑狹窄。學生容易因為看不到未來而長期處于迷茫狀態,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更無法形成以老帶新、以就業促招生的良性循環,進而影響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

(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及大學生涯的無規劃,催生不良學習風氣。在商品經濟消極因素的影響下,“90后”大學生呈現出個性多元化特點,加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其過于關注物質利益和實際功利,產生“金錢至上”思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大學生涯規劃意識,求學急功近利,熱衷于各種短期培訓的資格證書、小有獲利的課外兼職,而對于大學四年的學業舍本逐末,出現曠課考證、曠課兼職的情況,使專業學習荒廢,即便拿到文憑也含金量不足。

(五)教師與學生缺乏溝通和理解,影響良好學習環境的形成。部分教師仍保留精英教育時代的教學模式,沒有很好地理解“90后”大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加之忙于科研和外出深造,在教學上投入的精力減少,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

在課堂管理環節,學工和教學之間缺乏規范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機制,導致部分高校出現教學與學工間相互埋怨、相互推諉的情況,即使使用強制措施把學生“逼”進課堂,學生也產生抵觸情緒,出現課堂上睡覺、玩手機,甚至期末給老師惡意差評的現象。教學與學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暢,既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影響了老師的責任心和情緒,無法形成教學相長的良好風氣。

二、加強學風建設的對策

學風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能力,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形成長效機制。針對工科院校理科專業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一)以專業思想穩定為基點,夯實學風建設基礎。加強新生專業思想穩定工作。通過學科帶頭人和優秀學長開展主題宣講,讓新生明確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前途,確保新生順利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抓好第一課堂,特別是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利用好第二課堂,通過新老生交流會、就業情況介紹會使學生從思想上認可老師、認可專業,做到“自覺、自主、自信”學習。

(二)加強職業生涯教育,注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從學生的學習觀、人生觀、價值觀入手,通過各種途徑和載體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專業學習的興趣和志向,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低年級開始即根據學生的理想、性格、特長并結合專業實際,引導學生設定近期及遠期目標,對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進行合理規劃,如大一、大二打牢專業基礎,大三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大四進行職業素養的提升或考研深造;從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實施“自覺、自信、自主”的“三自”學風工程,通過落實輔導員下課堂、下宿舍及心理訪談制度,夯實學風建設基礎。

(三)以制度建設為著力點,規范學風建設管理。制定及完善各項學風建設管理制度,重點抓落實關。多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需求、教與學的矛盾,及時整頓出現的問題;積極宣傳和營造優良學習風氣,形成人人想學習、個個愛學習的良好環境;落實學風約束機制,整頓考風考紀,做好院系級評優細則制定和落實工作;組織發動學生以宿舍、班級、創新團隊為單位開展學風創建活動,發揮學生黨員的傳幫帶作用,激勵各學生組織爭創“優良學風標兵集體”。

(四)以專業建設為切入點,助推學風建設進展。理科院系應該在明確專業定位的基礎上按照“重視理論、著眼應用”的指導思想設置課程,適當削減與市場需求不相符的課程,增加綜合性課程設計和應用性較強的骨干課程。如某高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就是在信息處理的背景下,根據數學與計算機的緊密聯系重點開設計算機和密碼安全類課程,培養學生在信息安全、信息管理、軟件開發與測試方面的能力,不斷拓寬就業領域。

注重實踐教學環節。鼓勵、支持學生組建各類創新團隊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參與老師科研,切實提高項目研發能力;采取老師指導和實習頂崗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將課程設計和專業實習提高到突出位置,加強各環節的考核把關。

(五)以創新實訓平臺為落腳點,筑牢學風建設堡壘。圍繞大學生創新實訓基地這一圓心,通過創新沙龍、夢想起航、成果展示、校企合作等活動載體,增強創新實踐基地對理科學生的輻射作用,達到引領學生科技創新主流思想的目的;做好數學建模、數學競賽、軟件設計大賽等各類理科優勢明顯的賽事組織工作,以賽促學;對專業教師及其團隊進行資源再整合,并組建學生團隊與其對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能力;建立網絡交流平臺,聘請已畢業校友擔任校外導師,為學生提供在線技術指導,并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踐機會;加強與校外權威培訓機構合作,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就業核心技能和職業素養。

(六)以優良教風為結合點,營造學風建設環境。教風和學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應從各方面努力形成以學風促教風、以教風帶學風的良好環境。如任課教師要主動適應當前理科專業學生的實際,調整精英時代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增強理科教學的趣味性,避免單調乏味的“填鴨式”教學,同時以良好的個人魅力、高尚的道德追求、嚴謹的治學品格吸引學生。

總之,學風建設是高校發展的一項基礎工程和系統工程,要結合工科院校中理科專業的實際,以學生為主體,緊跟時代潮流,不斷研究學風建設中涌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探索新機制和新對策,努力形成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將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與全面發展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龐明禮.“新讀書無用論”與大學生就業壓力相關性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7)

[2]林鉆輝.高校學風建設的頂層設計[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4)

[3]張慧欣,紀凱博.理工科高校學風狀況調查及成因分析[J].中國建設教育,2013(5)

[4]淺談高校學風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3(2)

[5]吳喬.學生黨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6]王東紅,吳永祥.發揮專業教師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引導作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3(5)

【基金項目】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

篇9

大類招生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 土木工程

最近幾年,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錄取中,許多學校的工程管理專業都采取大類招生,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所謂大類招生,就是將原來的本科招生專業并入該專業所屬的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院系或相近的一級學科下面招生。如按照1998年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的劃分,管理科學與工程是管理學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其下設管理科學、工業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工程管理四個二級學科專業,招生時,在招生專業上不以二級學科專業名稱招生,全部按管理學、或管理科學與工程、或工商管理、或土木工程等招生。待學生進校一段時間學習了基礎平臺課程后,再根據學生的選擇意愿,二次分配到二級學科專業中學習。

按大類招生可以使學生學習廣博的知識,拓寬知識面,牢固基礎,實現由學生接受單一學科背景下專業教育,向接受多學科交叉、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教育的轉變。同時也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尤其是對一些在高考填報專業志愿時,對很多專業不了解,盲目選擇專業的學生很有指導意義。即讓學生進入高校后,待他們對各專業的實力、就業前景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后,給予他們二次選擇專業的機會,對于彌補志愿填報的盲目性,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但從近幾年各高校的大類招生運行情況看,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培養的畢業生難以滿足新經濟的需要,工作適應能力差,學生不如原來按具體專業招生的畢業生受企業歡迎。其次,在教學中出現課程關系混亂,專業間矛盾突出,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等問題。本文擬在分析目前我國工程管理大類招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實際,提出專業建設的一點建議。

為了研究我國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大類招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筆者特設計了三種調查問卷,包括教師調查問卷,企業調查問卷和學生調查問卷。分別向目前我國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并且按大類招生的學校發放調查問卷,調查任課教師和工程管理專業在校學生對大類招生的看法和建議。同時也向從事工程建設領域的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了解企業同行對工程管理實行大類招生的看法和建議。教師問卷發放60份,收回59份,學生問卷發放100份,收回90份,企業問卷發放50份,收回48份。

一、工程管理大類招生的基本現狀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各種層次的本科教育中,有300多所高校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在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高考招生中,有25所學校的工程管理專業按大類招生。其中,實行大類招生的第一批本科重點院校有17所,第二批本科一般院校有8所。工程管理歸屬于土建類(或土木工程)專業一級學科招生的學校有10所,歸屬于電子信息科學類一級學科招生的學校有1所,歸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一級學科招生的學校有13所,歸屬于工商管理學一級學科招生的學校有1所。具體統計見表 1所示。

各學校的工程管理大類招生基本都是從2004年以后開始的,只有個別學校在1999年沒有開設工程管理專業時,在其他相近專業中開設了工程管理方向,但并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大類招生。

也有的學校雖然實施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大類招生,但卻把工程管理專業單列招生,沒有列入管理科學與工程大類中。如南昌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下各專業雖按大類招生,但卻把工程管理單列招生,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大類招生下只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二個專業。又如吉林大學、福州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下各專業也按大類招生,而把工程管理單列招生。

所有學校按大類招生的培養模式中,總共有三種培養模式:“1+3模式”、“1.5+2.5模式”和“2+2模式”。其中按“1+3模式”培養的學校有15所,按“1.5+2.5模式”培養的學校有8所,按“2+2模式”培養的學校有2所。

二、工程管理大類招生存在的問題

大類招生不僅是一個新生事物,也是高等學校目前招生發展的趨勢。但是,根據最近幾年工程管理大類招生在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任課教師的反應情況看,存在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

1.打亂了課程之間的層次遞進關系

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例。工程管理專業從2007年開始實施大類招生,現擁有在校學生近300人。2007年招生時,工程管理放在管理學大類下招生,采取“2+2模式”培養,即前二年所開課程與所有管理學其他專業課程相同。許多工程管理的專業基礎課程,如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力學、工程結構等全部放在第5學期。由于時間緊迫,一些專業主干課,如工程造價、工程項目管理等也必須放在第5學期。這樣完全打亂了課程之間的層次遞進關系,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和教師的教學難度。根據課程的相關關系,工程制圖和土木工程概論必須先于工程力學、工程結構開設,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又必須先于工程造價、工程項目管理開設。

2.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大類招生打亂了課程之間的層次遞進關系,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也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由于按大類招生,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參與討論的人員和專業眾多,為了“和諧”,人為地加入了一些與工程管理專業關系不大的課程。這些課程不僅占據了學生學習的寶貴時間,還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程分配不均,個別學期負擔過重

按大類招生,只有后二年才能安排工程管理的專業課,而后二年中,第7學期學生將投入大量的時間找工作,第8學期學生全部做畢業設計(論文),其實,真正用于學習專業課的時間只有第5學期和第6學期。這樣一來,大量的課程必須排在第5學期和第6學期,這二個學期不僅課程門數多,而且許多先行知識沒有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負擔非常重。

4.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學分標準不合理

目前我國許多學校都是實行學分制,學生必須修滿規定的學分數才能畢業。根據調查,大部分學校的理論課程是16學時、18學時或20學時為1學分,實踐課程有1周1學分、1周1.5學分,甚至個別是1周2學分。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例,理論課程是16學時1學分,實踐課程是1周1.5學分。從實際看,實踐課程折合的學分數太高,開設幾門實踐課后學分總數就超過了學校規定的學分總數限額。工程管理是一個實踐性要求很強的專業,應該降低實踐課的折合學分數,以增加實踐課的門數。筆者認為1周1學分比較合理。

5.二次選專業時矛盾突出

按大類招生,學生二次選擇專業時已經進校相當長的時間了,學生對學校各專業的師資力量、就業前景和發展趨勢比較了解。所以,對于那些師資力量強,就業前景好的專業,選擇的人非常火爆,而對那些就業前景差的專業則門庭冷落。以我校為例,2009年學生在二次選專業時,選擇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達到招生人數的200%,而其它專業最少的只有4人填報。這不僅加大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和矛盾,更加劇了專業之間和教師之間的矛盾。

6.影響專業布局

學生在二次選擇專業時,除了根據自己的興趣、就業前景和師資力量來理性選擇以外,部分人具有從眾心理,看見別人選什么專業,就跟從選擇,沒有從自身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出發來理性選擇。如一些艱苦專業、冷門專業或雖然容易就業但工資低的專業,選擇的人數很少。此外,由于學生的閱歷所限,只能看見眼前的就業情況,難以預測幾年后的就業前景,也導致學生從眾地選擇專業。這使得一些專業選擇的人數非常少,但這些專業又是社會經濟發展所必須需的專業。這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影響了專業的合理布局,甚至會對某些專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若干年后,可能造成專業的失衡,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大類招生下工程管理發展建議

1.歸屬到土建類招生

工程管理不同于管理學門類其他專業,有其特殊性。工程管理是一個跨土木工程、經濟、管理和法律的復合型專業。按照建設部制訂的培養目標,工程管理是培養適應我國現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全過程的工程咨詢、工程造價和工程項目管理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根據這個目標,工程管理課程設置應該有二條主線:土木工程知識體系和經濟管理知識體系。那么,如果按大類招生,工程管理既可以歸屬于土木工程類(或土建類)招生,也可以歸屬于管理學類招生。

但是,工程管理是對工程實施的管理,工程在先,管理在后,沒有工程,就沒有管理的對象。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工程管理應歸屬于土木工程類(或土建類)招生。即使由于行政機構設置的影響,不能把工程管理歸屬于土木工程類(或土建類)招生,在大類招生培養方案中,也必須先開設土木工程類課程,或者雖然行政上歸屬經濟管理學院(系),但仍與土建類專業一起實施大類培養計劃。

就工程管理專業大類招生問題,筆者專門對本校在校學生、本校本專業老師、本校其他專業老師和部分其他高校工程管理專業教師進行了調查,調查了學生196人,教師50人。調查結果見表2所示。從表2可見,90%的教師和97%的學生反對工程管理專業按大類招生。即使按大類招生,82%的教師和99%的學生認為工程管理專業應該放在土建類招生。

不同的培養模式,培養計劃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且培養模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

從表2可見,對大類招生前幾年各專業培養方案相同的問題回答中,98%的教師和99.5%的學生認為前0.5~1年的培養方案相同,即都認為大類招生應該采取“0.5+3.5模式”,或“1+3模式”。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認為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本專業安排,都希望多學習些與本專業緊密相關的課程。筆者認為應該采取“1+3模式”較好。

3.優化專業培養計劃

由于種種歷史原因,目前專業培養計劃存在許多不足,如前面提到的課程關系、學分比例等。通過優化專業培養計劃,去掉與專業培養目標關系不密切的課程,重新編排課程教學時間,減少部分理論課課時和學分,同時與實習基地和用人單位緊密結合,增加實踐課數量和學分。通過優化,使專業培養計劃更加科學和實用。

4.積極培養學生個性,做好學生就業指導

針對二次選專業學生從眾心理問題,專業老師應加強專業介紹。專業介紹不能泛泛而談,應詳細體現將來的工作行業、工作內容和對專業知識、學生個性的要求。使學生通過專業介紹,可以清除地看清自己適合什么專業工作。此外,有科研課題的老師,還應啟發學生在某一研究領域的興趣,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選擇專業學習。學工組老師也應加強學生就業指導,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5~10年后各專業的需求狀況,指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

此外,大類下招生的其他專業,還應加強專業自身建設,提高專業實力和就業率,以吸引學生。

大類招生是一個新生事物,在其發展中必然要經歷波折,只有反復論證反復實踐,才能不斷改進,符合科學發展規律。

參考文獻:

\[1\]袁弘,應曉英.大類招生環境下藥劑專業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海峽藥學,2009,(8).

篇10

關鍵詞:職業指導 行業高校 通用理科專業 輔導員工作

課 題:本文系山東省青少年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以科技創新為導向的青年大學生高端發展意識與能力培養體系研究》(15SAQ042)研究成果。

國務院總理在《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之中,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地緣政治影響加重,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在社會大環境諸多不利因素下,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而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也由2001年的117萬增加到2015年的749萬人,為歷史最高。每位大學生都代表一個社會細胞――家庭,每位大學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不僅關系到其個人的前途和發展,影響到所在家庭安定,而且關系到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是否充分利用優秀人力資源的戰略問題。

黨的十報告指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這亟須要求高校配套實施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從而達到更高質量的充分就業。處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線的高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實踐中以職業指導身份職責參與到大學畢業生職業指導工作中。因此,探討基于輔導員工作視角開展高質量職業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職業指導概述

職業指導是為求職者就業、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大學生職業指導,特定是指大學校內的指導,所面對的大學生普遍缺乏社會實踐和社會經驗,受學校氛圍影響很大,對所要從事工作的選擇過于理想化,因而大學生職業指導不同于社會職業指導。大學生職業指導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是針對畢業生開展的一種簡單的就業指導,更重要的要對大學生在校四年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開展的職業規劃教育。

二、行業特色高校中通用理科專業輔導員開展職業指導的重要性和優勢

筆者所在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系行業背景突出、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的高校,在石油石化行業領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但作為通用理科專業青年大學生,在學生培養及就業狀況相對處于弱勢,存在與其他特色主干專業相比通用理科專業的大學生在行業系統內就業困難現狀。特別是隨著全球石油價格一路下跌的情況,國內部分石油企業已經開始采取停產等大環境下,這部分青年大學生就業更不容樂觀,亟須有效的職業指導,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大學生活、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選擇合適的成功道路。

據統計,筆者所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學院所屬通用理科專業青年大學生高考第一志愿報考率大致為15%。大部分生源錄取專業為調劑專業,大學生缺乏專業興趣和不能正確的評價自己,以至于在每年轉專業時,不少學生盲目從眾,即使轉不成功,也不及時調整,影響集體學風和個人學業。作為輔導員,如何開展有效的職業指導,使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和現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特殊性。

輔導員開展大學生職業指導具有天然的便利條件和優勢。第一,輔導員與所帶學生接觸多,熟知他們的興趣特長、就業傾向、家庭背景等,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職業定位、職業生涯規劃,以及指導學生分階段實施規劃。

第二,輔導員能準確把握學生就業思想動態,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及職業觀,順利開展職業指導工作。

第三,輔導員了解就業動態,并有高度的熱情和責任心為學生收集、甄別和提供就業信息,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信息平臺。

三、行業特色高校中通用理科專業輔導員如何開展高質量職業指導

從輔導員工作視角出發,針對大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對于每位學生在校四年期間,輔導員除做好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外,還要根據計劃按照學生在校學習的不同階段開展不同方式的職業指導工作,使職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四年期間的全過程,從而實現高質量的職業指導。

1.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目前,筆者學校實施大一大二期末有條件轉專業政策。有部分高考分數偏低的同學在入校時就是一心想著轉專業,把理科通用專業作為“跳板”。作為輔導員要配合專業系開展好專業思想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專業情結。大學一年級邀請學科帶頭人、知名校友等介紹對專業的認識,從而影響學生熱愛所選擇的專業、加快對專業的深入了解。同時,要讓大學生對自身情況有正確的評價和定位,對自己的興趣、志向與現實情況做出科學的分析和正確的評價,減小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盲目從眾性,增加主動性,從而樹立學好專業知識的信心。

同時通過邀請本專業優秀畢業生,特別是在本專業發展出色的校友來校開展座談會或者集結優秀畢業生事跡進行宣傳等形式,給在校學生一個榜樣和奮斗的目標,能給低年級大學生描繪一個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路線,樹立高端發展方向。

2.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

理科專業畢業生,因為學科專業所教育和培養方向與大部分就業單位崗位需求不符,在畢業就業時相對困難,很少有單位點名要某理科專業青年大學生。造成很多理科專業大學生就業,特別是行業特色高校中的理科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其實,理科專業作為畢業生,在碩士博士階段深造需要扎實的數學物理等理論基礎素養,為不少研究生導師歡迎。在大學階段,要引導學生充分認可所學專業,并樹立遠大目標,認真對待專業知識,為今后的高端發展鋪路。

2015屆理學院本科畢業生憑借扎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升學或出國深造比例達50.46%,其中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升學比例達70.73%,總體高出全校平均17個百分點,且大部分升學畢業生被知名高校和中科研錄取。

3.做好青年大學生弱勢群體的職業指導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的《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百問》中,將就業弱勢群體分為心理、身體、學業、經濟、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就業困難學生。作為兼職職業指導師的輔導員,要不斷更新觀念,調整自身角色定位,切實按照職業化的標準進行職業指導。

對于弱勢群體大學生的職業指導,要挖掘根源、對癥下藥、分類援助。比如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弱勢大學生的職業指導,輔導員要從學業到觀念,從心理健康到校園生活,從經濟資助到綜合素質提升平臺搭建等多方面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予以幫扶。引導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逐步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充分利用國家、社會和學校提供的經濟支持政策給予重點幫扶;在學生工作、科技創新、文化體育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機會,提升就業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