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4-01 13:49: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

篇1

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面對事業、家庭、健康的突如其來的變化,庸常生活里的我們,似乎早就習慣了按部就班,習慣了去逃避,習慣了先說"那不可能",習慣了沒有奇跡,甚至,習慣了自己的習慣。可是正如《誰動了我的奶酪》中唧唧在墻上寫道的:"朝著新的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新的奶酪。"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講述的是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與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在迷宮里尋找奶酪的故事。他們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奶酪堆,開心極了,然而有一天所有的奶酪都消失了,兩只老鼠能迅速適應變化,馬上去尋找新的奶酪。而兩個小矮人則相反只會抱怨誰動了我的奶酪,直至過去了很長時間,唧唧改變了想法,決定克服心中的恐懼,到迷宮中去尋找新的奶酪,而哼哼還在想奶酪為什么會消失不見,還在等著奶酪自己回來……

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在尋找自己的奶酪呢?唧唧、哼哼、嗅嗅、匆匆各有各的特點,我們都希望像匆匆一樣,看到目標立即行動,誰都不希望像哼哼那樣,失去了以為他會回來,在哪里坐以待斃。我覺得我們要像唧唧那樣,克服恐懼,戰勝自己,朝著新方向前進,朝著另一個新的目標出發,尋找新的奶酪。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面對目前**社會治安形勢日趨錯綜復雜,公安保衛任務更加繁重艱巨,法律法規不斷地更新完善,執法執勤日趨規范,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許多公安民警的執法水平和技能與當前的執法環境不完全適應。許多民警就如書中的哼哼一樣碰到變化時,還是原地踏步一成不變地不做任何嘗試。"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當我們公安民警面對群眾的投訴,當我們面對與日俱增的案件量;當我們面對暴力襲警的違法者;當我們面對家庭親人的不理解時;我們是自怨自艾埋怨"誰動了我的奶酪呢";還是克服恐懼、戰勝自己重新啟程去追尋新的奶酪呢。

地球不可能因為你而改變它的運轉,別人也不可能因為你而改變他們的態度,能變的只能是你自己,生命在你自己的手中,只有你戰勝自己,才會有陽光的爛。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永遠戰勝不了自己。

篇2

閱讀是門藝術,在閱讀中發現樂趣、享受樂趣是我們應追求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書讀透,汲取其中精髓,從而充實自己。

漫畫、卡通、寓言、童話、勵志和小人書讓我百看不厭,眼前這本《誰動了我的奶酪?》似乎綜合了它們所有的口味,著實叫我喜歡。

書中有4個“人物”——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里,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唧唧終于沖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并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郁郁寡歡。

“奶酪”自然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沖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后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并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于“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么生活本身就會成為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和激情”再去變動和追尋。

篇3

從表面看,《誰動了我的奶酪?》和其他眾多裝禎精美的書沒大區別,只是薄了些,約4萬字,寫的是個可愛的寓言故事,每頁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愛個性鮮明的漫畫形象。可就是這本不起眼的小書,在歐美創造了出版業的奇跡:自1998年9月由美國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兩年中銷售2000萬冊,雄踞亞馬遜網上書店第一名約80周,同時迅速躍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周刊》最暢銷圖書排行榜第一名。

書中有4個“人物”——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里,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唧唧終于沖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并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郁郁寡歡……

“奶酪”自然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沖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后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并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于“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么生活本身就會成為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和激情”再去變動和追尋。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臟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時,《誰動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污跡,讓困惑者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作者斯賓塞·約翰遜博士是美國知名的思想先鋒和暢銷書作家,此外,他還是一位醫生、心理問題專家,也是將深刻問題簡單化的高手。在他清晰洞徹當代大眾心理后,便在該書中制造了一面社會普遍需要的鏡子——怎樣處理和面對信息時代的變化和危機。

篇4

《誰動了我的奶烙》這本小冊子曾在全球風靡一時,它通過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闡述了“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簡短的故事卻蘊涵著深刻的道理,也給不少人敲響鐘: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故事講述了發生在四個小生靈身上的事情,小老鼠嗅嗅、匆匆,小矮人哼哼、唧唧生活在座奇妙達標迷宮里,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尋找屬于自己的奶酪所不同的是小老鼠沒有復雜的腦細胞進行思維,卻可以在面對變化時迅速行動。而小矮人卻總是用智慧的頭腦將簡單達的問題復雜化,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束手無策。

所謂“與時俱進”我想就是時時更新自己,使自己每天都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積極投入到尋找好的奶酪的過程中。就好像你所學的知識和所從事的工作,他們是一成不變的嗎?當然不是,任何事物都在不斷地改變,當你每天早晨睜開眼睛的時候,陽關燦爛,因為太陽是新的;當你勞累了一天回到家喝杯咖啡,聽著音樂的時候,你很愜意,為什么?因為你今天的工作,學習的知識是新的!是的,到處都有新的東西。我們的生活是個萬花筒,分分秒秒都在變化。有的時候我們的確感到壓力重大,但不管怎樣,生活終究不會遵從某個人的意志發展,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做好準備,迎接變化,如果你真的被炒了,考試不及格,不必害怕,更不必怨天尤人,也許你會感到恐懼,但這毫無用處,靜下來像唧唧一樣仔細想想,這到底是為什么?想想清楚你的處境,承認變化,愉快地接受,積極采取行動并盡快調整自己,適應變化,去開創一條新的道路。

我們生活在競爭中,激烈的競爭與不定的未來要求我們不能碌碌無為,平庸一生。然而,成績、事業是說來就來?以為可以永遠這樣下去,殊不知自己的奶酪早以開始發。所以我說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我們必須馬上開啟身上潛在的智慧因子,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時刻問問自己:“這奶酪永遠屬于我么?永遠存在嗎?如果有一天突然消失,我當如何?如果我無所畏懼,又該怎么做?;歷史在前進,時代在進步,新舊交替更是頻繁,其實很多時候變與不變都取決于你自己。因此,打敗自己,戰勝自我,你才會發現現實的變化!才有可能不斷的創新。

篇5

一、主動融入還是被動卷入――態度決定命運

相信很多人讀過《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奶酪”指現實生活中我們追求的目標,如工作、金錢、健康、自由、精神上的寧靜等。此書描述的是四個小精靈在尋找奶酪過程中不同的態度和方式。嗅嗅,能及早嗅出變化的氣息;匆匆,能夠根據變化的情況迅速行動;哼哼,害怕改變,否認變化,逃避現實;唧唧,在確認變化會使事情變得更好時,它能夠及時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此書告訴我們一個真理:變是唯一的不變。

筆者認為:一線教師首先應意識到,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在農業社會里,知識的積累是有限的,知識的傳播只是小范圍的。安土重遷的小農意識導致了集權體制,導致了狹隘、封閉的思想和觀念。“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都是教師權威地位的體現,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受到無上尊重和推崇。隨著工業文明的來臨,工廠制的盛行需要大量有技術、懂管理的工人,教育開始走到民間,大班教學開始流行。但這時的教育猶如工廠流水線生產標準化產品一樣生產著學生,教師仍然掌握著課堂話語權。

現在是后工業文明時代、信息時代,知識呈幾何級爆炸式增長,知識的淘汰速度也是驚人的。互聯網的普及使這個社會越來越民主、開放,教師做為知識化身和權威象征的地位已受到動搖。我們已不可能再一味地COPY、PASTE若干年前的教學方式和知識。時代在變,你不得不變。事實上你已身處這一全球性的教育教學改革浪潮中,而做研究型和創新型教師、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是大勢所趨。

主動融入還是被動卷入?曾記否近代史上面對西方文化沖擊時,中日兩國不同的反應和命運。日本主動融入,明治維新獲得成功,成為當今強國的一員。中國堅守腐朽僵化的君主專制,最終被動地卷入到了世界工業文明的大潮,至今仍屬發展中國家。兩者態度不同,命運截然不同。被動卷入者往往會經歷更多的陣痛和掙扎,最終仍得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于國于民族如此,于人亦是如此!

二、今天你磨了斧子嗎――方式決定效率

一個伐木工人工作很賣力。第一天,他砍了18棵樹,老板表揚了他。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勁,但是只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板那兒道歉,說自己好像力氣越來越小了。老板問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時候?”“磨斧子?”工人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我們每天都在“砍樹”。備課、上課、批作業、出試卷、找學生談話,還得應付上級的各種檢查。我們非常敬業,對學生比對自己的孩子還有耐心;我們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我們甚至抱病堅持……同時,我們也在抱怨:為什么學生一屆比一屆不聽話,不愛學習?為什么我們的付出得不到學生的認可和感恩?我們在焦躁的同時,能否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多長時間沒磨斧子了?筆者認為:一線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有積極的工作態度,還得注意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讀書、寫作、思考、交流應該是最好的方式。

讀什么書呢?第一要讀教材。讀初中三年本學科的教材;讀小學、高中與本學科相銜接的教材;讀初中其他學科的教材。這樣可以了解本學科知識體系的編排及學生的知識儲備。第二要讀本專業的書籍,讀與教育教學理論、心理學有關的書籍,掌握最新的學術成果和研究動態,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庫。第三要讀一些雜書。可以讀有關人生理想和職業幸福,以及有關科技、軍事、動漫、宇宙探索、科普讀物等學生感興趣的書籍。

同時,還要多寫。寫什么?寫反思、寫隨筆、寫教學設計、寫案例、寫讀后感、寫論文。把你的所思所想化為文字,這樣更便于梳理思路,提升理論修養,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實踐。

邊讀邊寫邊問。問誰?問自己、問同事、問專家、問學生、問朋友。問的過程也是思考、交流的過程,是靈魂碰撞、茅塞頓開、瞬間得到啟發和靈感的過程。

“讀、寫、問”三者相結合,科學的工作方式只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磨刀不僅不誤砍柴功,而且能提高砍柴的效率,還能改善砍柴的心情。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記得常磨磨自己的斧子,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三、用黑色的眼睛看到光明――突破自我是專業成長的關鍵

老鷹通常能活70歲左右,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但是它在35歲左右時,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抓住獵物;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羽毛很厚,翅膀變得很笨重。這時候,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者經過一個極其痛苦的更新過程。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它必須努力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150天。它先用大喙擊打巖石,直到喙完全脫落,然后靜靜等待新的喙長出。再用新生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新指甲長出后,再用它把羽毛一片一片拔掉。5個月后,新羽毛長出來了,老鷹又將在藍天上威武地翱翔三四十年。

教師職業相對比較穩定,長年從事一項工作容易形成一種慣性思維。一般在從教十年左右,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教學風格都已基本定型。而此后,隨著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自己知識儲備的不夠,與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隔膜,有時領導的不體諒,家務瑣事,自己孩子的成長問題,等等,我們容易進入職業發展的“高原期”,產生職業倦怠。加上一些天生的弱點:貪圖安逸、惰性重、做事沒有恒心和毅力等,這些因素都使得新課改培訓時的“心動”往往很難真正變成“行動”。要改變這種狀況,突破自我是個痛苦的過程。而一旦蛻變成功,你將重獲新生,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新的天地,如老鷹重生一樣。

不管是上課、做課題、策劃主題教研活動,筆者都有在重重迷霧中摸索的時刻。有沮喪、有想放棄、重回“套子”里的沖動……這種時刻是痛苦的、黑暗的、迷惘的。只有一頭扎回書里面、或者獨自冥思、或者和關心教育的朋友談心,才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

篇6

論文關鍵詞:教學團隊;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專業發展

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始終是學校改革發展的永恒課題,其中關鍵一環就是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一、教學團隊的內涵與意義

教學團隊是以學生為服務對象,以自主發展意識較強的善于相互協作、溝通的一線教師為主體,以教學工作為主線,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為指導,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為目標,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進為主要途徑,以學校的基于問題的學習及科研項目為牽動,以專業自主發展、生成職業幸福感為重點的開展教學研究和提升辦學質量的核心隊伍。建設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學團隊,有利于教師間的相互協作與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利于發揮名師的引領示范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培養,有利于復雜的教學問題的有效處理和實現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

二、教學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為了保證教學團隊的有序運行,必須加強教學團隊的管理,完善教學團隊建設的相關制度與政策,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學團隊發展的政策和制度,確立名優骨干教師在團隊中的權利和地位,擴大教學團隊的管理自主權。

1.首席教師負責制

制定團隊首席執行教師聘任細則和團隊發展保障細則,對聘任條件、聘任方法和學習制度、管理考核制度做出詳細的說明;建立由領導班子和團隊首席執行教師組成的團隊學組,對學習共同體實行扁平管理,負責督促、指導教學團隊開展學習研討。這樣,領導不再搞行政干預,而是作為學習者、引領者,與教師共同參與學習研討,在活動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同時角色的轉換,也使教師群體更愿意接受和吸納指導者的意見,使團隊學習更具實效性。

2.團隊管理自主制

教學團隊負責人在改革教學模式、內容和方法,制定團隊工作計劃、決定團隊成員的組成、調控內部經費使用、考核與評價成員、制定分配辦法等方面均應有相當的自主權。而學校管理層則從發號令者變換成團隊的指導者、支持者和服務者,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體制與機制來為團隊建設提供保障。每年初,由首席執行教師提出自己年度主攻的課題,并向全校教師進行闡述,教師自愿申報參加課題研究,首席執行教師將申報者組成一個團隊,共同開展該課題的研究,共同提升,共同發展。

3.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

要使教學團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必須建立有效的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在職稱評聘、外出培訓、人才選拔、科研立項、年度績效考核等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使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切身地感受到學校對自己貢獻的認可和客觀、公平的評價,保證教學團隊的高效運轉。在教學團隊內部,實行教師競聘上崗,促進專業教師的合理有序流動;建立學校評價、學生評價與團隊內部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評教制度,為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運行機制的保障。

4.形成合理的團隊結構

教學團隊應根據專業、課程建設的需要,及時提出隊伍培養、調整、補充的意見和建議,有計劃地進行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的選拔與培養。制訂青年教師的培養、進修規劃,充分發揮有經驗的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5.提升團隊整體的教學水平

要積極了解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圍繞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試方法,促進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積極開展集體備課、觀摩教學、經驗總結、試講、教師培訓、專家報告、專題討論等教研活動。通過各種切實有效的活動,加強教學經驗的交流,提高教學水平和師德水平。要鼓勵團隊教師積極參與科學研究,提高學術水平,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教學團隊的運營

1.引入“六頂思考帽”方式,不斷提升教師思考問題的能力

所謂“六頂思考帽”方式,即六種特定類型的思考方式,用不同顏色的六種思考帽,代表著六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它提供了“平行思維”的工具,運用的關鍵是思考者要學會將邏輯與情感、創造與信息等區分開來。戴上任一頂帽子都代表著一種特定類型的思考方式,它只能允許思考者在同一時間內只做一件事情,從而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意義思考和互相爭執上。如:評課時大家首先都戴上白帽子,向每位評課者提供自己發現的信息,接著又同時戴上紅色思考帽表達自己的感受;接著戴青色帽子的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戴黑色帽子的教師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最后由戴藍色帽子的教師綜合大家的意見,揭示問題,引發大家的思考。

通過六頂思考帽引領教師從不同的思維角度,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到研討評議活動之中,關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新問題、新困惑,在實際場景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推動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觀察和反思,幫助教師制訂改進計劃,實現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2.開展“觀課議課活動”,不斷提升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團隊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上,以教學方法的改進為切入點,著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在“觀課議課”活動中,講課教師完成問題積累,形成改進策略,逐步實施,形成風格雛形;聽課教師對比提升,幫助教師尋求最佳解決策略;團隊首席執行教師幫助團隊教師識別問題真偽,判定策略得失。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團隊觀課議課要關注教者的設計意圖,圍繞所用的教學方法談其優勢和劣勢所在,同時對別人的思考進行不斷的反思,切實提高團隊每一位成員的研究力和學習力。

這里的觀課議課不再是簡單的看和評。而是構建了四個板塊的立體流程,即研課——問題預設、磨課——加工生成、觀課——課堂“捉蟲”、議課——思辨達成。基本做法是:1)先由團隊教師以六頂思考帽的形式研究怎樣開展教學,利用課前測查找學生存在的問題,確認學生知識前量的儲備情況;2)利用模擬課堂發現預設中的問題,研究解決的方法,共同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核心問題;3)團隊教師課堂“捉蟲”并一起共同制作視頻案例進行提升,教師們通過研討共同明確視頻案例中的問題,確定案例主題和案例重點分析解決的問題;4)結合案例主題形成問題的解決策略。

3.搭建互助共進平臺。不斷提升團隊教師的學習力

(1)自悟研訓平臺

旨在提高教師的本體性知識的水平,更新條件性知識,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提高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水平。主要包括閱讀和培訓。其流程為:

獨立閱讀的流程為:個人閱讀—做筆記一寫讀后感一與其他教師交流學習心得。要讓《靜悄悄的革命》、《誰動了我的奶酪》、《魚的故事》、《這是我們的船》這類引發思考、催化團隊共進的書籍成為每位教師的枕邊讀物;要讓名師成長系列叢書,成為校內骨干教師模仿、津津樂道的共識;要使各學科課程標準成為教師教學的行動指南,要讓每位教師對各學段目標爛熟于胸。

集體培訓的流程為:專業引領下的課標解讀一案例研究一網上學習一問題解答一個人實踐。可以邀請學科研究人員對教師進行培訓,對課標進行重新解讀;教師要對個人進入課改幾年來的教學行為進行回顧,審視自己落實學段目標的程度和能力,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2)問題驅動平臺

旨在使教師利用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自悟和合作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使每位教師緘默性知識得以豐富。主要方式為發現、自省、主題交流和交互提升。

發現的主要流程為:集體備課~常態教學~同伴“捉蟲”一集體會診一二次備課一二次教學。自省的主要流程為:教前反思與設計一教學實施(教中反思、二度設計)一六帽評課(教后反思)一敘事研究(記錄反思)一共享收獲。主題交流的主要流程為:預設主題一課例實踐一集體研討一生成新主題一新課例實踐一再次研討。要力求在發現、自省流程中通過個人反思、團隊互助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教師對學段目標和教材的把握能力。交互提升包括兩條渠道,即對話渠道和網絡渠道。對話渠道:提出主題(主持人)一各抒己見(沙龍)一提煉共識;網絡渠道:個人發帖(論壇、博客)一參與者自主交流一專家點評。

要發揮校園網上的BBS論壇的作用,構建學校內部的博客群和網上備課系統,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使之成為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的平臺。學校還可承辦區級uc專題論壇和備課活動,為教師的學習和展示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