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詩意范文
時間:2023-03-24 08:4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出塞的詩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王昌齡《出塞二首》的全詩詩意: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斗結束后戰場上只剩下凄涼的月色。城頭上的戰鼓還在曠野里震蕩回響,將軍刀匣里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初中語文 辯論賽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110-01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檔綜藝節目《奇葩說》,被節目中犀利的語言與新穎的形式吸引。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筆者靈機一動:語文課上如果采用這種辯論賽的形式,是不是也會取得良好的成效呢?為此,筆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辯論賽的意義進行了思考,并就開展辯論賽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1 初中語文教學中辯論賽的意義
1.1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課堂形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語文課堂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學習興致索然。而利用辯論賽則可以將學生推至主動地位,從而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1.2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辯論賽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在《羚羊木雕》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于父母的做法眾說紛紜。于是,教師開展了一個小小的辯論賽,讓學生辯論父母的做法是否正確。學生各抒己見,將自己的意見提出來進行交流。通過辯論,學生理解了文中父母的做法,也懂得了自己父母深深的愛。
1.3促進學生辯證思維與語文素養的發展
辯論賽形式的語文教學就不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又避免了注入式、填鴨式的古板,為學生辯證思維與語文素養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1.4促進思想交流,開放學生思維
辯論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反向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為特征,由小組或全班成員圍繞特定的論題辯駁問難,各抒己見,互相學習,在辯論中主動獲取知識,開放思維,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
1.5有利于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
辯論賽會需要用到許多的觀點和論據,這些觀點和論據積累多了,可以作為學生的寫作素材,豐富習作內涵。
2 初中語文教學中辯論賽的實施策略
前文說明,語文教學中開展辯論賽十分有必要。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實施辯論賽,才能使辯論賽發揮最大的功效呢?
2.1抓住課堂有利時機開展辯論活動
語文是一個開放的學科,語文教學中處處都存在可以進行思辨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抓住課堂有利時機開展辯論活動,讓學生通過辯論深化認識。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學中,一位學生提出:朱自清都已經是成年人了,他的父親卻要爬月臺給他買橘子,這不是溺愛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教師及時組織辯論,讓學生辯論這樣的“愛”是不是“溺愛”,值不值得提倡。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學生終于理解了文中主題,辨清了“愛”的方向。
2.2選擇良好的辯題,精心組織策劃
辯題是否科學,是否吸引人,是否有爭議性,是辯論賽實施成功與否的重要決定性因素。教師應該在組織辯論賽時選擇良好的辯題,選擇吸引學生關注的辯題展開辯論。例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的教學之前,教師安排學生收集資料,進行準備,并確定正反兩方,在課堂上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為題展開辯論。由于提前要求學生準備,學生找到了許多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在課堂上展開了唇槍舌戰。辯論的最后,學生認為由于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已經具有足夠的自信,意氣風發地在改革之路上奮力前行。此時,再進行教學導入,學生很快就能理解魯迅寫作這篇文章的主旨。
2.3把握辯論賽方向,掌控全局
學生進行辯論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偏題,教師應及時予以糾正。比如,在《愚公移山》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對“愚公是否應該移山”展開辯論。在剛開始辯論的時候,學生擺出了自己的觀點,辯論賽進行得十分火熱。但過了一會,反方一位學生說道:“愚公要求子子孫孫都要移山,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他斷送了子孫的美好前程。”這個時候,一位正方學生反駁道,“為什么移山就會斷送前程?你怎么就能確定不移山就一定有美好的前程?”反方學生回答:“不移山,他的子孫可以去讀書,去為官,去做很多事。”學生就愚公的子孫后代進行了辯論。這個時候教師暫停辯論,說道:“愚公移山說的‘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只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大家注意區別把握這一點。”
2.4做好辯論賽后總結與收尾工作
辯論賽結束之后,教師應該及時進行總結與收尾工作,并對學生辯論中表現出來的閃光點與不足之處進行總結與點評,使學生在今后的辯論賽中能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只有這樣,辯論才能不流于形式,確保其真正高效。
3 結語
辯論是聽說讀寫并重的一項實踐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素質,以學生主體學習活動為突破口。在辯論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聽說讀寫能力綜合運用,擺確鑿的事實,樹鮮明的靶子,展嚴密的邏輯,取有效的信息,讀大量的課外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我所用。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辯論賽的作用,并積極尋求語文課堂開展辯論活動的實施策略,科學組織與規劃,真正發揮辯論賽的作用,使語文教學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倪麗梅.舒爾娟.談語文課堂辯論式教學之辯題的選擇[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6(08).
[2]蔣賽.語文辯論式教學方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06).
篇3
日子像清風翻書,一頁頁過去,記住了對白,模糊了章節,泛黃了情節,流淌在毫底筆端,凝結在眉間心頭,但我卻還記得你,我的好老師。——題記。
您的一世艱辛,奉獻在那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崗位上,您的默默付出,給予了無數孩子美好的未來。有人把你比作園丁,辛勤地培育祖國的花朵,有人把你比作橋梁,帶領學生進入知識和科學的世界,而我卻不這么想,您就是一束微光,在我的人生路上步步照明,使我沒有了恐懼,沒有了孤獨,勇敢的向前走。你用你那比天還要廣闊的胸懷,給予我同媽媽般的關心和愛護……
一年級的時候便認識了您,略顯滄桑的臉上寫滿了自信,嚴謹下藏著的是淡淡的微笑,加上一身簡單而靚麗的打扮就這么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您便就這樣陪伴了我五年,五年的時間,不短不長,您便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張老師,還記得我們第一次打交道嗎?一年級的我走在操場上,卻被同學推了個馬趴,那時的您,微笑的伸出手,把我扶了起來,動作輕柔的把我扶到了醫務室,那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你的身影卻照亮了我的心。三年級開始,您教了我的數學,我們上課的開場白便不再是枯燥的“老師好”,而是您和我們一起大聲喊,“努力學習,一起加油!”每每這么喊,也著實嚇了來聽課的老師們一大跳,您卻笑瞇瞇的看著我們,仿佛在說,“你們是最棒的。”張老師,還記得您去張家界玩的時候嗎?回到學校,您滿面春風地提著兩大包東西進了教室,讓同學們一一閉上雙眼,將這些特產送到我們的嘴里,每個同學便都驚訝地瞪大雙眼,甜甜地對您笑一下,慢慢地品嘗,您卻支著下巴坐在講臺上看著我們,連眼里都含著笑容呢!每次過教師節,同學們都會送給您花,或者一束,或者一支,而您呢,總是拿來一個很大的花瓶,把花都放進去,然后擺在窗臺上,如果哪位同學回答的特別精彩,您總會在風趣的說一句,“ok,very good!”的同時,邀請他來到窗臺邊拿一支自己喜歡的花回去,拿花的同學每次都樂滋滋的,于是一堂課下來,無人不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而您呢?卻在下課時,把余下的花都一一分給沒有得到花的同學,在他們的耳邊輕輕鼓勵著加油。
您從來都像我們的知心朋友,還記得嗎?綜合實踐課的時候,您讓大家拿食材和用具,在教室里帶頭做起了菜,還讓大家分小組一起動手,您說您那時做的可樂雞翅都糊了,其實大家都說好吃呢。還有一次,您不小心錯怪了班里的同學,但是下午,您便再次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神情嚴肅的看著我們,當我們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您卻彎下腰,鞠起了一個90°的躬,于是教室突然便炸開了鍋,大家從來都沒有見過老師給學生鞠躬,您示意大家安靜,臉色更加嚴肅,“我今天給大家鞠躬,是因為我錯怪了咱們同學,老師向你們保證,這種狀況,不會出現了。”話一說完,教室里掌聲雷動,您的臉上也終于露出笑容。大家都知道你有嚴重的貧血癥,每次作業本上都會看到您用紅筆顫抖的寫下評語,而您呢,卻從來不把自己的身體放在第一位,即使上課時頭暈的扶著黑板,也要給大家上好這堂課。
我的好老師,升入初中后,便沒有方法再跟你聯系,因為我的數學差,您便對我非常的嚴厲,那時的我卻不懂事的不理解,現在才恍然大悟,是您一次次的把我帶出黑暗,一次次的扶正我長歪的枝椏,我的好老師,您還好嗎?您把“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記錄在了教科書的首頁,我知道,這是您對我們汲取知識的學子的承諾,是對望子成龍的家長的承諾,是對您內心良知的承諾!真心——啟迪智慧點化生命!您說過,人都要有目標,即使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也要有,要向著它努力!您鼓勵我們向著目標前進,向著目標努力,不輕言放棄。你守住孩子們那份真誠、善良和純潔的心靈,伴隨著我們成長,或許我們不是您教過的最好的學生,但是,您卻是我最好的啟蒙老師!
篇4
時光如梭,往事已隨潮歸去,而我就是那聽潮者,覓著潮聲點點追憶起過去。涌起的那蕩漾于溫暖心田的漣漪,激起了我心中久違的情愫,激起的那跳躍在滴答琴鍵的水珠,奏響了我心中最美的歌。
流暢柔和的前奏
即將面臨體育中考的我們,每天清早都在操場上瘋狂地練習著長跑。伴著東方微白的殘夜,您來到我們的身邊,陪著我們一起在橡膠跑道上揮灑汗水,一起高聲喊號。空曠的操場上,回蕩著我們的激情,流滴著我們努力的結晶。幾圈下來,您也已經大汗淋漓,雙腿如上了發條的面條,只剩下和孩子們一起的意念。我的視線定格在了隊伍的最后一排,您張著嘴,像一口煙囪似得大口大口的吸著空氣,眉頭緊鎖,目光堅定不移地看向前方。不管多么累您總是緊緊地跟著隊伍,時不時提醒隊伍要整齊,口號要響亮,鼓勵掉隊的同學,并激勵著我們不要停歇,堅持就是勝利。有幾次我甚至看到您的汗滲透了衣衫,您用行動一次次證明了人的極限是需要不斷開發的,您說:“你們是祖國新生的力量,不能輕易被小小的跑步打到,在這個世界上沒什么是不做不到的,連我都能做到,你們還有什么可顧忌的呢?”您激情澎湃的講話成為了我們的靈魂活力的源泉。這些話,這些事,這些情,已成為腦海中的朵朵浪花,即使轉瞬即逝,但沙灘上早已留下痕跡。
情感細膩的間奏
看著慘不忍睹的模擬卷,你似乎比我還要著急。幾次把我叫的身邊耐心指導,細心分析。我分明看到你拿試卷的手在不斷顫抖,也許又是昨晚通宵批卷了吧。碩大的眼袋上兩顆渾濁,布滿血絲的的眼珠焦急的凝視著道道錯題,流露出絲絲擔心。條條紅筆線劃下的是您的遺憾,個個方塊字寫下的是你一絲不茍的解析,句句教誨代表的是您對我下次考試的希望。看到我聽懂一道題,聽進一句教誨,您的臉上便綻出了洋溢著溫情的笑容,眼睛中都蕩漾著笑意,對我點頭示意。老師,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諄諄教誨,你的苦口婆心,它們將成為我成長之歌中的個個音符,為我奏出獨一無二、璀璨耀眼的樂章。
令人留戀的尾奏
炎炎夏日的到來,預示著我們的師生緣分已接近于尾聲,但這師生情卻并沒有因此而淡去。宿舍在一樓的我們,每天晚上無時不刻地與蚊子打交道。進過一晚上與文字的親密接觸之后,結局就是滿身的包,接下來幾天更是癢得難受。上完晚自習您本可以陪陪丈夫、女兒,可您卻拎著滿滿一大包走進我們的宿舍。您像變魔術似的掏出各種驅蚊手鏈、花露水一一分給我們,并叮囑晚上早早入睡。還記得那天晚上,您挽起長發,與平時嚴厲的樣子儼然不同,溫柔的如同母親一般的嗓音,如明媚的陽光撒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上。昏暗淡黃的燈光如一張金絲織成的布披在您的身上。我們大家圍成一圈享受著您的輕聲細語,您時而為這個同學擦拭膿包,時而仔細的查看著那個同學的包,很是心疼。您把每一個同學看成自己的孩子,您把您的一顆心都給了同學,細心呵護深深的感染著我,觸動了我內心最深處的心弦。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文陶冶;語言魅力;愛國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有。從我們古人留給我們那浩如煙海的愛國詩詞中就是明證。2009年湛江日報報一則報道《中小學生愛國教育亟待加強》引發我們深思。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出現危機了嗎?本文選取幾首小學語文教材內愛國詩歌為例,探討詩歌教育中如何對學生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愛國主義教育給我們的反思
在《中小學生愛國教育亟待加強》報道:“讓人們擔憂的是,在這次的愛國主義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卻沒有趕這個時髦,國慶閱兵和舉國歡慶的氣氛似乎并沒有給這些張揚、自信的孩子們帶來的一次洗禮……” 面對上面的報道,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我們不該反思嗎?
二、詩歌中的愛國情懷的培養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愛國主義詩詞在中國古典詩歌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這些愛國詩歌給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愛國史冊。從詩歌文學形式來看,中國人的愛國情節是非常強烈的,絕不是一般的國家可比的。本文選取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其二)、王昌齡的《出塞》、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賞析對象。學生們可以通過朗讀理解詩句,感受其中的詩文意思,領悟語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們的心情。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時說教好有效果。
為了便于賞析這些詩歌,筆者分為兩大類:一為太平盛世時期的詩歌,二為國難當頭時期的詩歌。具體如下:
(一)太平盛世時期的愛國詩歌
古代中國太平盛世的時期較少。在這些人民能夠安身立命,安居樂業的時代,我們的愛國詩人們,沒有放下為人們的福祉安康,為國家的繁榮強大而奔走呼號。此類詩歌還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詩;二是邊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邊塞詩。
1、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詩
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其二)。該詩選自魯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請看詩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本詩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江西省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七言絕句的《望廬山瀑布》堪稱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本詩融情于景,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
首句形象貼切比喻廬山的形狀及其煙霧情景。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學生對老師講解后了解到廬山的形狀,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們前去實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歡祖國山水。這就是語言修辭魅力所在。
次句“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掛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最后兩句句則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飛流”一詞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夸張,寫山的高峻。“疑是銀河落九天”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詩夸張、比喻、想象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對中國語言修辭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詩仙”的語言能力,學生對李白描寫的廬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自然得到應有的教育。
2、邊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邊塞詩
戰爭是慘烈的,王昌齡曾寫過“黃塵足古今,白骨亂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寫過“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的詩句。古代的邊塞之作,往往抒發了慷慨從戎、抗敵御侮的愛國思想,表現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勛的英雄壯志,也描寫了西北邊疆奇異壯麗的景色。同時也反映了征夫思婦們的幽怨和士兵們的艱苦,歌頌這些將士的愛國英雄氣概,同樣表達了深刻的愛國情懷。王昌齡的《出塞(其一)》選自語文版六年級上冊,詩文如下: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本詩表現了詩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將來抵御胡馬的侵擾;另一方面也飽含著戰勝敵人、保衛祖國的信心,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過詩意文化領悟到祖國文化,學生由衷的學國語言,愛國情懷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通過詩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筆下描繪的邊塞美景,打消了學生心目中塞外無風光的心理,學生自然喜歡這首詩歌。“秦”、“漢”兩字暗示邊塞戰事自秦漢以來連年戰爭,表達時間之久。用兩個字把戰事連年概括的也是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萬里”也表達出征戰之苦,“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讀到這里,學生對作者的抒發的感情已經接受并影響。最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也顯示出強烈的英雄主義氣息,字里行間也透出大國子民的一種內心強烈的自豪。學生讀此詩句除了領略到祖國文化的深沉與博大,也領略到語言文字的精簡凝練概括性強特點,自然激發了學習文化的重要性。
(二)國難當頭時期的愛國詩歌
當國家國力日減,面臨動亂,或將要滅亡之時,人心中的愛國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個朝代的這樣的國難當頭時期的愛國詩人,比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陸游、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等。小學語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義。先看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本詩深刻而形象地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學生結合作者寫作背景資料,在老師的講解下,不難理解本詩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詩所表達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寫作目的,賞析詩文的語言文化內涵,難道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還要擔憂嗎?
首聯寫詩人雖偏居“劍外”,但聽到官軍收復了遙遠的“薊北”后,喜極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復,曾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安史之亂被平定,想著自己即將會與廣大人民一樣獲得安定的生活,詩人怎能不喜極而泣、熱淚縱橫呢?聯系寫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亂事件,學生肯定能理解這兩句詩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學生學好祖國歷史、祖國文化的興趣。頷聯寫出了詩人的妻兒子女笑逐顏開、歡天喜地的心情,這使得詩人更是激動萬分,從而漫卷詩書、興高采烈。此兩句妙筆傳神,詩人那種大喜欲狂的情狀,躍然紙上,惟妙惟肖。本聯學生想象自己就是詩人,這種場景能不感染嗎?詩的后兩聯,繼續就喜意升華,由前面的國喜、家喜,轉入寫喜歸,表達了詩人意欲開懷痛飲,放聲高歌,準備趁著大好春光早日返鄉的心情。最后兩聯語言得到升華,學生想象這幾個畫面,很快理解這兩聯詩句的意思。
篇6
古詩詞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濃縮了中華文明成果。在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收錄一百多首,語句鏗鏘,極富韻味;語言簡潔含蓄,極富美感。長期積累古詩,會增強兒童對美的鑒賞力,起到感染和凈化學生心靈的作用。但古詩畢竟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較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精練、節奏性強、跳躍性大;從敘寫內容上看,它離我們所處的時代較遠……這些都給小學生解讀、體味古詩帶來了困難,也增加了古詩教學的難度。怎樣讓古詩教學精致起來,本文從三方面論述如下:
一、課前導入決定課堂的視角
【案例】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送元二使安西》
多媒體出示一副嵌名聯:山谷中靜 大海上平
師:這是我的學生為我寫的一副嵌名聯,老師的名字就藏在這副對聯里面,你們誰來猜一猜?
生:谷平、顧靜平、谷靜……
師:對了,你們真聰明,老師的名字就叫谷靜。我的學生還給自己喜歡的球星寫了一副嵌名聯,你們猜猜是哪位球星?
多媒體出示第二副嵌名聯:三朵梅花 五個西瓜
生:(異口同聲地)梅西
師:我國古代的對聯講究對仗、平仄和押韻。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首古詩,感受古詩文的韻律美。
小學生學習古詩,只需要解決誦讀和領悟詩文大意的問題即可,平仄、對韻超出了學生的學習范圍。從這個角度來看,以嵌名聯的方式導入本課,就不是很妥當,學生很難被超出自己認知能力的事物吸引。因此教師做了如下改動:
多媒體出示有關送別詩的前半句,教師感情引讀,學生通過回憶接讀后半句。
師: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_____。
生: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海內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生:天涯若比鄰。
改動的意義在于,老師通過課前活動引導學生積極調動大腦中已有的知識儲備,回顧了以往學習或積累過的古詩,并通過老師情緒飽滿的引讀,感受到了這幾句詩共同的感情基調,讓送別詩中淡淡的憂傷鋪陳于學生心底,為本節課的學習定下一個基調。
二、適時拓展開掘課堂的寬度
【案例】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上冊《出塞》
師:戰士們飽受思鄉之苦,思念家鄉,思念親人,他們還會想些什么?
生: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師:對這一句,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龍城飛將是誰?為什么如果他要在,胡馬就不能度過陰山?
師:你們在預習中應該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龍城飛將是――
生:李廣。
師:(投影出示)《塞下曲》(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棱中。
(學生借助注釋,通過小組合作了解了詩歌大意。)
師:這樣一位英勇無畏、武藝高強的將軍,連敵人都送他“飛將軍”的稱號,可見敵人也對他充滿了敬畏之情。這樣一位深受士兵愛戴和敵人敬畏的將軍,又怎么能不讓將士們懷念呢?
這里有對詩歌中人物的理解性拓展,讓學生對詩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并幫助他們感悟詩歌的內容和情感,接受傳統詩歌的浸潤。
三、有效遷移沉淀課堂的深度
【案例】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秋思》
教師在指導學生分析《秋思》的詩意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師:現在我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這首詩的?
生:一開始我們一遍又一遍讀,根據下面的注釋理解了這首詩的詩意。
生:我們還四人小組合作交流了這首詩中呈現的畫面。
生:還聯系了其他詩人的詩句理解這首詩。
師:我們可以把今天學到的學習古詩的方法歸納成――“四步讀詩法”:1.讀出古詩味。2.說懂古詩意。3.讀出詩中情。4.想象詩中畫。接下來,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學一首詩。
篇7
原型批評(又稱神話批評)理論認為,自原始時代以來,人類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經驗長期積累,“沉淀”在每一個人的無意識深處,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在他們的記憶中潛藏著人類“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思想”,這就是集體無意識,也是人類所繼承下來并使現代人與原始祖先相聯系的“種族記憶”。原型批評的奠基者、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在他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基礎上提出了“原始意象”的概念:“每一個原始意象中都有著人類精神和人類命運的一塊碎片,都有著在我們祖先的歷史中無數次重復的悲歡的殘余,而且總體上始終循著同樣的路徑發展。它猶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條大江。”(《榮格文集》,第15卷)
中華文明關于月亮的神話,關于廣寒宮、嫦娥的傳說,經常引發我們“月圓人不圓”的惋嘆,“明月”這一意象已經具有了“集體無意識”特征,成為中國文學的“原始意象”,充滿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情韻和“種族記憶”。
真正優秀的詩歌必然在藝術意象中體現出中華先民的典型情感體驗和生活精神原型。中國詩人對“明月”情有獨鐘,“明月”給詩人以空靈清幽的情思,“明月”給詩歌以博大幽遠的意境。那么,“明月”這一“原始意象”又包含了怎樣的“種族記憶”呢?
一.“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意象超越了詩人的“時間意識”。
松浦友久曾說:“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詩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過對時間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應而產生出來的。”“中國文明在‘詩歌’與‘歷史’方面具有特別卓越的傳統已成定論,而結合這兩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認為正在于這敏感的時間意識之中。”(松浦友久《李白――詩歌及其內在心象》、《中國詩歌原理》)
也就是說,中國文明對于時間意識的特別敏感在詩歌中有特出的表現,對于時間意識的敏感也是中國詩歌的感情的核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這是屈原的敏感。
詩人對時間意識的敏感,常常外化在“明月”這一典型意象中,因為在中國詩人看來,纖塵不染的明明月色是有生命的,因而月光通過生命意識又與詩人的“時間意識”相連結了。所謂“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詩人由明月想到先人,由先人回首現實,“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計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白居易《上陽人》),把時隔千載的人事勾連起來,使歷史與現實,眼前景物與心中情事,在時間上渾然一體。
在無情的時間之流中,人生是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一旦過了某個臨界點,便開始青春消逝,年華老去。“拜新月,新月不勝情;庭前風露清,月臨人自老,人望月長生。……回看眾女拜新月,憶卻紅閨年少時。”(吉中孚妻張夫人《拜新月》)
坡也在詠唱:“此身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月》),詩人對青春年歲敏感就是這樣特別。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人生易老,明月永恒,“明月”意象超越了中國詩人的“時間意識”。
二.“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明月”意象超越了詩人的“空間意識”。
“明月”意象不僅超越了詩人的“時間意識”,也替中國詩人超越了“空間意識”。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路長”(薛濤《送友人》),“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謝莊《月賦?歌》),千里相隔,關山難越,但明月把朋友間的空間距離拉近了。“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托芳菲明月之福,才能“萬里歸心”。
“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明月凸現了雄渾闊大的詩意;“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高適《塞上聽吹笛》),“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明月點綴出蒼茫悲涼的風情。
作為“原始意象”,明月賦予邊塞詩壯闊浩渺、遼遠豐滿的意境,給人一種激勵向上的情感魅力,并把地理空間轉化成了中華民族藝術上的心靈空間。連流行歌曲也唱著“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祈盼著能常“回家看看!”難怪外國人要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人眷戀自己的家園,甚至不認為別處可以發現更好的東西。”(埃爾韋?圣?德《中國的詩歌藝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跨越空間的隔絕。讓戍邊的征夫、閨中的思婦千里與共、對月相守。“明月”這一“原始意象”不僅替中國詩人超越了“空間意識”,也為中國文學創造了空間上的詩意美。
三.“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明月”意象寄托了懷鄉別遠的無盡愁思。
劉勰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文心雕龍?物色》)古今中外無數詩人詠月嘆夜、觸景傷情。對朗朗夜月,抒懷鄉別遠之愁思,正所謂“可憐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腸斷絕”(權德輿《秋閨月》)。“明月”意象是懷遠相思的最佳載體。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李白《長相思》),“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溫庭筠《菩薩蠻》),“行宮見月傷心色,夜月聞鈴腸斷聲”(白居易《長恨歌》),美好的月色在詩人眼中卻充滿了憂怨凄涼的意味,真是“可憐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棄疾《木蘭花慢》)。
明月載不動如許的幽怨:“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曹植《七哀詩》),“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溫庭箱《菩薩蠻》),思婦望月懷人之苦可見一斑;“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張九齡《自君之出矣》),因相思而“為伊消得人憔悴”;“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到團圓是幾時?”(呂本中《采桑子》)真可謂滿腹幽怨托明月;“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沈如筠《閨怨》),“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曾城”(李冶《明月夜留別》),表現了傾訴無人,惟有望月興嘆的隱恨;“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是對明月不解風情的幽怨。月若有情月亦老,滿眼清輝愁萬端。
明月傳遞著太多的鄉愁:“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月解團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朱敦儒《臨江仙》),“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蔡仲《蒼梧謠》)。歷代邊塞詩、鄉愁詩與“明月”結下了不解之緣。折柳曲中看邊關,明月殷勤寄相思。
梁啟超也說:“同一月夜也,……勞人思婦,對景獨坐,促織鳴壁,楓葉繞船,則有余悲。”詩人筆下之“月”,便是悲歡離合之“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明月”作為懷鄉別遠的“原始意象”,高高升起在歷代詩人的心靈上,意趣含蘊,空靈婉轉,涵詠了不朽的詩歌藝術生命,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濺起了無數美麗的浪花。
四.“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明月”意象承載了生命哲理的詩意感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月缺了,有再圓的時候,但生命隨月光的流逝而一去不回。“明月”意象蘊含了古人對生命歲月的傷感和思考。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往事如夢,月明依舊,徒喚奈何?杜牧也說:“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潤州二首(其一)》)無論是南朝士人的曠達,還是東晉名宿的風流,都只是歷史舞臺上的“匆匆過客”。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短歌行》)作為一代梟雄曹操也難免發出如此感嘆。“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石頭城》),便是劉禹錫對千古興亡的豁達情懷,舊時明月舊時城,惟留詩人長太息。
李白從“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醉意中探索著“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人生哲理,發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嘆。揭示出人生宇宙變與不變的哲理,明月變中有不變,它宵來曉沒,盈虧循環,是變,但明月自古如此,“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又是不變。月之不變對“古人今人若流水”之變,詩人“通古今而觀之”(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抒發了對人生短暫之惋惜,對自然永恒之感悟,對“憂患意識”之超越。“惟愿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里”,便是“超越”未果后的直面人生。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無語,流水無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無奈中,詩人們只有浩然長嘆。歷史上的英雄豪杰千古業績,詩人們的聰明才智滿腹經綸都在月光朗照里慢慢地消融。“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李白《蘇臺覽古》),是對歷史讀懂后的超脫;“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是對生命感悟后的曠達。
“明月”意象為詩人拓展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引起了詩人對生命哲理的追思,把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遼遠深邃的原始意識呈現在我們面前。
篇8
關鍵詞:江河記述;寫意;長江;黃河;湘水
I206.2
在“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的環境關懷中,古人對與其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河流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形成了頗具代表性的水經撰寫傳統,《尚書?禹貢》《山海經?五藏山經》《山海經?海內東經?附篇》《水經》《水經注》以及《水道提綱》等皆為這一傳統的具體體現,對此學界研討之聲不乏。與這種基于理性層面的記述方式不同,另有一種別樣的記錄江河的傳統,這里姑且稱之為“寫意”。流水既可以被嚴謹書寫,上升為“經”,也可以被審美觀照,行之于詩,在古人對河流認知、探索以及漸次親近的過程中,寫意與撰經同等重要,并行不悖。當撰寫水經的傳統已經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時,寫意江河似乎也不應當被忽視,值得我們返顧一論。本文試在唐詩語境下,以橫貫大陸西東的長江、穿越中原腹地的黃河和地處中南一隅的湘水為例,展現唐代詩歌中充滿著文人情懷的江河印象。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面對流水,性情不同,趣味也不同,此非一個“樂”字可了,品讀唐詩意象,見此情形多矣。能夠進入唐代詩人眼簾的江河并不多,文學意象較為豐富的大水脈只有長江、黃河、渭水、漢水、湘水等,他如遼河、珠江或閩江,彼時尚遠在多數詩人的視線之外。河流大都有著不同的性格和品質,在詩歌世界里,其靈性、其精神往往通過多個意象體現出來。意象讓河流變得詩意,河流因意象而豐富厚重;江河意象的形成固然與其水之清濁緩急、流之長短曲直有關,但主要還是歷史文化背景使然。
一、長江:一脈水流,兩重遺恨
唐詩中與長江有關的意象很多,如江水、江岸楓林、滟堆、猿啼、子規、巫山神女等等,其中涵義最為豐富和雋永的是江水意象。流動是水的特性,逝者如斯,但在詩人眼中,流走的不僅是水,更是水上所載之舟與舟上濟渡之人,而那人,又是剛剛道過珍重依依惜別漸行漸遠的至愛友朋。所以,江水意象之內涵與世間情事聯系得最為密切的便是離恨。水邊多別離,非獨長江如此,但在唐人筆下,江水著墨最多因而也最為突出。一脈水流詠出兩重離恨,仿佛世間所有的離愁別緒,都融進那無語東流的江水中了。首先,詩人以江水喻永恒,恒長但無情。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云:“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此數句道出了永恒宇宙與無常人世的強烈對比,永遠的江月、恒長的江水把這種對比推向極致,詩人的感傷喟嘆在詩行間顯現無遺。這是江水意象喻指的第一重離恨――死生之離、終極之恨。不廢江河萬古流,江水永遠東去,而人類縱然綿長永久,個體生命在存留瞬間之后,卻不得不匆匆舍下親朋故舊、辭別所依所戀,永遠地消失離去。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與江水相比,人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暫的;世間的死生之離日復一日無休止地上演,對應著江水年復一年表情似霜地流過。只要這一幕無情的對比仍在,詩人的離恨便永遠不可能消解,這一層別離,留給讀者的是關于生命深邃的哲理性的關懷。非但生命如此,歷史的風云變幻、朝代的昔更今替在江水面前也只是滄海一粟、天地一剎。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寺即陳將吳明戰場》云:“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人來少,云峰水隔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吳公臺為南朝古跡,位于揚州江都縣西北。詩人登古臺而“惆悵南朝”,托古詠懷,發思古之幽情;人事已往,惟馀舊壘古臺,只有那江水,昔也東流,今也東流,江潮起落,日日如此,任憑詩人灑落再多的惆悵感傷,也留不住它匆匆的步履。
其次,詩人托離情于江水,訴不盡別愁,這是江水意象在唐詩中喻指的第二重離恨――情感之離、久別之恨。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云:“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老友與詩人辭別,乘舟東下,詩人久立黃鶴樓頭,向舟行方向眺望。他掠過江面上點點帆影,目光惟聚老友所乘之舟,直至孤帆消失在碧空盡處。其時正當百花爭艷的陽春三月,長江之上必是舳艫相屬、萬里連檣,何以僅見“孤帆”?正所謂一切景語皆為情語,“孤帆”者,實乃詩人彼時唯一用心凝神之處,傷別、惜別,千般不舍都在此二字中了。詩歌至此,情意已見,但高明的詩人于詩尾巧用江水意象,再吟七字,將詩意伸足。舟帆行出視線之外,詩人的情感卻并未因之戛然而止,那兀自東去的江水,不正似詩人滿腔的依依惜別之情,追隨著友人離去的步伐,滔滔汩汩流向天邊、言雖盡而意無窮。明人唐汝詢言:“帆影盡則目力已極,江水長則離思無涯,悵望之情,俱在言外。”[1]632誠是。托離情于江水,無江水意象入詩,詩人的言外之意恐怕得不到如此完美充分的體現。這種寓無盡之別情于無邊之長江、賦抽象之思緒于具象之流水的寫法在唐詩中可謂俯拾即是,伴隨著“無情”的恒長,唐詩中不時響起一聲聲喟嘆。上引張若虛詩句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下吟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詩情在此由自然之景轉向了人間之情,這一轉變的巧妙實現,得力于有情江月與無情流水的互襯,孤月年年執著守候、江水卻日日兀自流走的意境描寫與世間男女“郎無情妾有意”的無奈何其相似、足可比照。江水是恒長的,但這恒長中帶著大自然的冷漠與無情,任憑人世的聚散離合一番番你方唱罷我登場,它且汩汩流淌、滔滔東去。他如韋承慶《南行別弟》云:“澹澹長江水,悠悠遠客情。”李商隱《妓席暗記送同年獨孤云之武昌》云:“迭嶂千重叫恨猿,長江萬里洗離魂。”所抒情懷皆屬此類。
唐詩中的長江,既有上述鮮明的江水意象,也有夾峙江水的兩岸意象,后者主要集中于三峽地區,如楓林、滟堆、猿啼、子規、巫山神女等等。諸意象中,屬猿啼著文人之色較多,因而文學意味也更濃。此意象常見于江上行舟詩中,所謂“猿聲一叫斷,客淚數重痕”[2]388,舉凡游子客愁、失意悵懷、舟人漂泊、生計多艱之悲全由“猿啼”二字起,而這數種悲感,又皆自“別離”而來――客愁因離鄉起,失意因去國起,漂泊因辭親起。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云:“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3]1748這使人聽罷泣下沾裳的淚,其實質依舊是離恨淚。因此,猿啼意象在唐詩中的使用,給江水又平添了一層離恨。借猿啼寫離思客愁的詩例極多,如僧貫休《三峽聞猿》云:“歷歷數猿聲,寥寥渡白煙。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馬戴《巴江夜猿》云:“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秋聲巫峽斷,夜影楚云連。露滴古楓樹,山空明月天。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二詩表面上只寫猿啼而不言客愁,但不言愁非無愁,實無須徑言也,所謂“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者,均是愁苦離恨極深之語。可見“猿啼”或“猿鳴”在長江行水詩中是一個詩意的符號,有“聞猿”、有“夜猿”,有“啼”、有“聽”,則“離”、“思”、“愁”、“苦”等情感自見,而諸語皆不必明白道出也。劉禹錫的《竹枝詞》似乎是個例外,詩云:“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個里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末二句說愁人自愁,愁腸自斷,干猿啼何事?誠然,清猿晨啼,其聲本無所謂喜,亦無所謂悲,但愁人若非自悲,又怎能聽出悲來?此詩感情深沉,一反常語,也一反常意,離思恨意明明因聞猿而生,卻偏說不是此聲悲。品其詩味,究其實質,豈非反語正意?因了猿啼又撇開猿啼,其間愁腸百結,比正用猿啼意象更增十倍。
江水可代永恒的自然,反襯出人世之短暫,又可代離愁,喻其不舍,謂其難止。永恒出自無情,感傷緣于短暫。詩人以有情寫無情,以無情襯有情,死生之離也好,情感之離也罷,兩重恨都從無情中來;而無論流水,或是猿啼,又都在有情之中。江水,原只是一脈長流蜿蜒,卻如此生動地化作詩人筆下的一個語碼,任其擷入詩行表情達意,唐之詩人賦予長江者,何其多情而生動!
二、黃河:天水豪邁,難求一清
黃河以其奔騰的氣勢、不羈的性情入唐詩,而唐人筆寫黃河者,又以李白最為特出。舉凡河水一瀉千里之壯闊、撼山動地之咆哮、橫空出世之超邁、落天走海之豪放,都能在李白筆下找到非凡的描摹,河水的自然意象因之在唐詩中定格。
著名的《將進酒》開篇即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在唐人心目中,黃河之水好似從天而降。這種對河源的有趣認識和詩性定位大概出于兩方面緣由:一是古人認為“河出昆侖”,而昆侖連帶著天庭西王母的各種傳說,陌生與不知導致了神秘和猜測;二是河水自高原沖落,沿途經過龍羊峽、黑三峽、青銅峽、晉陜、崤函等多個峽谷,坡降極大,水流湍激,其勢威、其情壯,恰好比銀河自九天陡然墜落。當然,河水不可能從天上來,但詩人瑰奇的想象、夸張的語詞足以寫盡黃河源遠流長似從天降、萬里雷鳴東走大海的非凡氣勢。同樣以精彩絕倫的詩筆描摹河水之壯闊宏大的還有《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谷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這是李白在華山之巔看到的黃河。河水源長,像一根細絲自天際逶迤而來;然甫出龍門,山開地闊,便豁然奔放一瀉千里,洪波滾滾直沖西岳。山阻水勢,但見河水咆哮著,劈山開道,奔騰入海,聲如雷霆,壯若被激;河面上浪花四濺,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繽紛、絢麗斑斕。李白筆落驚天,僅此數句便將河水的神韻――不可遏制的力量、排山倒海的氣勢、怒濤卷起的色彩、生命跳蕩的動感刻畫了出來。“氣勢”是河水的性格,也是其自然意象在詩國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所指。筆寫這一意象者,還有駱賓王《晚渡黃河》之“通波連馬頰,迸水急龍門。照日榮光凈,驚風瑞浪翻”、王之渙《涼州詞》之“黃河遠上白云間”、孟郊《泛黃河》之“誰開昆侖源?流出混沌河。積羽飛作風,驚龍噴為波”、溫庭筠《拂舞詞》之“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如殷雷。龍伯驅風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等等。就唐詩中描寫河水氣勢的作品言,不論階段抑或風格,與李白詠河詩句相較,皆可謂內容無出其外、成就無出其上。
河水入詩,不獨在自然意象,亦在社會意象,此其與長江不同之處。自然意象以氣勢勝,社會意象以悲涼或深沉勝。唐時,黃河上游隴西至河套一帶實為胡漢之間的界河,乃邊塞所在,渡河即出塞,渡河者多為與胡人作戰的將士或邊地幕府文人。從這一意義上說,河水又與戍邊、邊戰有關,并進而與邊關之思、征人之恨等情愫結下了不解之緣。王昌齡《旅望》云:“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首句“白花原”一作“白草原”,當以后者為是。《(雍正)陜西通志》卷十三“山川六?綏德州清澗縣”條載:“白草原,在縣東百三十里,黃河岸側。”[4]詩歌之作地既明,則“望京師”、“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云云,其情其景,皆有了著落。唐汝詢評曰:“京師遼遠,邊土蕭條,彼馬首而東者誰乎?大都皆狄虜也。此出塞之初,周覽邊庭之景象如此。”[1]648唐氏所解或未可盡信,然昌齡之詩意顯豁:河水奔流無盡,可詩人并不想彰顯其落天入海永不停息的力量,而是借此抒寫渡河者的孤獨、寂寞和一眼望不到頭的鄉關之思、盼歸之怨。河水在這首詩中呈現出的是與上一意象完全不同的面貌,不見聲之洪勢之壯,而是綿長不絕的離恨和凄苦。又有柳中庸《征怨》云:“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王偃《明君詞》云:“北望單于日半斜,昭君馬上泣胡沙。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詩語不僅明確表達了黃河兩岸胡漢相隔之意,而且在河水中融入了背井離鄉渡河出塞者無盡的幽怨淚,烙進了濃重而悲涼的歷史感。
作為社會意象的河水,還有著深沉的政治蘊含。河水在流經黃土高原時裹挾了大量泥沙,所以,“清湛”二字與河水無緣,早在戰國時期,“濁河”便是黃河的名稱。黃河中游沖刷下來的泥沙大都沉積在下游,下游河床因此不斷淤高,水患嚴重威脅著下游民生的安寧和祥和。于是,決溢、改道、泛濫、治沙與河水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如影隨形。古人有“千年難見黃河清”的說法,所謂“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人壽促而河清遲,一個人想在有生之年見到河水清流,幾乎沒有可能。河水總是渾濁的,濁時常有清時難,由此,聯想到政治清明的難求難遇,“海晏河清”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君主圣明、天下太平的象征,一如傳說中的天下大治即有鳳凰朝儀。于是,雄渾奔放的河水因為“圣人出則黃河清”的政治期待而擁有了嚴肅的政治意義,“臨河俟清”或“河清喻治”成為它最常見的社會意象,其詩歌抒寫特點是只重意象內涵而無須臨河望河,實其意而虛其水,上引李白詩句“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便是“臨河俟清”意象徑直的表白。有不少唐詩直接喻盛世為河清加以正面頌揚,如張說《東都宴》云:“堯舜傳天下,同心致太平。吾君內舉圣,遠合至公情。……喜氣連云閣,歡呼動洛城。人間知幾代?今日見河清。”杜甫《洗兵馬》云:“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頌。”薛逢《九日曲池游眺》云:“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繡轂盡為行樂伴,艷歌皆屬太平詩。”這些詩句逢盛世而詠河清,用樸素的語言極好地詮釋了河水“河清喻治”的意象內涵。“河清”在詩人筆下,或用于開啟全篇,導引出如泉詩思;或用于總括全詩,使詩意戛然而止。它代表的是盛世、治世、太平和一統,是詩人熱烈洋溢的歌詠、激情滿懷的頌揚。河水在這類詩中,失卻了它雷霆萬鈞不可阻擋的氣勢,但擁有了深邃的歷史政治內涵。
哲學家認為: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但在詩意的河流之上,人們可以無數次地往返。可以這么說,河流既是自然景觀,故而催生了撰經的記述傳統;也是文化景觀,由此觸發了寫意的傳錄方式。從新文化地理的角度看,文化景觀不是一個客觀“現實”,一個可以在世界的“某處”被發現的“現實”,而是多重現實的并存,意象的河流即是一例。唐人踏進不同的江河,猶如跨入不同的詩意領域,由此引發的感觸和詩興也全然不同:佇立江岸或泛舟江上時,詩人就進入了多愁而有情的水上意象空間;相反,面對著自天際逶迤而來、裹挾著大量泥沙的黃河,無論濟渡還是遠眺,詩人總免不了因其壯美而感發吟哦,又在濁河岸上浮想期盼河清海晏。而遠在江、河之南的湘水,其水體之清絕、傳說之凄美,加上多重的歷史元素和南來北往的失意士子,給這一文化景觀增添了一抹悲怨而又超然的色彩。我們通過水經撰述,可以閱讀到不同水系、不同河段在不同地形、不同季節的流淌,字里行間的目移讓我們認知江河的自然特性;而當我們解讀了唐詩中的流水意象,熟悉了江河詩性的奔流,就能臨水而神思,遠隔萬水千山悠遠時空,在唐人筆底詩意的流水中徜徉,和它們情感共鳴。寫意之河與撰經之河的不同,或即在此。
參考文獻:
[1]唐汝詢,選釋.王振漢,點校.唐詩解[M].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2]牛肅.紀聞“巴峽人”//太平廣記:卷328(“鬼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酈道元.水經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1.按《藝文類聚》卷7、《太平御覽》卷53所引稍異。
[4]沈青峰.(雍正)陜西通志[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曹寅.全唐詩:卷175[M].北京:中華書局,1960.
[6]李白.寄遠十一首(其六)//曹寅.全唐詩:卷184[M].北京:中華書局,1960.
[7]陳羽.湘妃怨//曹寅.全唐詩:卷348[M].北京:中華書局,1960.
[8]盧仝.有所思//曹寅.全唐詩:卷388[M].北京:中華書局,1960.
[9]裴夷直.贈美人琴弦//曹寅.全唐詩:卷513[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0]貫休.善哉行//曹寅.全唐詩:卷826[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1]陶翰.南楚懷古//曹寅.全唐詩:卷146[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2]李群玉.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曹寅.全唐詩:卷568[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3]黃滔.靈均//曹寅.全唐詩:卷706[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4]劉長卿.送侯中丞流康州//曹寅.全唐詩:卷151[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5]孟郊.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曹寅.全唐詩:卷372[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6]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曹寅.全唐詩:卷151[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7]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8]劉長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曹寅.全唐詩:卷151[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9]柳宗元.漁翁//曹寅.全唐詩:卷353[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0]李中.覽友人卷//曹寅.全唐詩:卷749[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1]皎然.杼山禪居寄贈東溪吳處士馮一首//曹寅.全唐詩:卷815.北京:中華書局,1960.
[22]劉長卿.卻赴南邑留別蘇臺知己//曹寅.全唐詩:卷147[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3]秦韜玉.長安書懷//曹寅.全唐詩:卷670[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4]貫休.偶作因懷山中道侶//曹寅.全唐詩:卷836[M].北京:中華書局,1960.
篇9
一、詩歌譜寫,意在表達
1.詩作成篇,體現社會現實
唐代是詩歌發展的頂峰時期,唐詩題材較為廣泛,除了抒發個人情懷以外,更多的詩歌體現社會現實生活,呈現普通勞動人民或宮廷生活狀況。如杜甫的“三吏”“三別”,王維的邊塞詩《使至塞上》等,體現將士出征作戰的悲壯生活。抒寫將士邊塞生活的,除了王維,還有王昌齡寫的《昭君出塞》以及王翰的《涼州詞》,寫到出征將士豪情萬丈,視死如歸揮灑熱血與青春,只為報效國家的悲壯情懷。唐詩中也有寫宮廷生活中的癡男怨女的苦悶之情,比如李商隱的詩歌。除了唐詩,還有兩漢時期的樂府詩歌,樂府詩歌《陌上桑》中的女子秦羅敷,還有《木蘭詩》里面的花木蘭,《孔雀東南飛》里面的劉蘭芝等,這些詩歌皆在表現人物內心情感。
2.詩歌之聲,抒寫個人情懷
詩歌這一特殊文學形式在各個時期詩人筆下大都通過自己的詩作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想法,詩人通過詩歌來與讀者進行對話。不管詩人所處的社會是興還是衰,是富有還是貧窮,在詩人的眼中,他們都希望不負有限的青春年華,希望為國家,為朝廷效力,希望走上仕途,發揮個人的智慧和才能。唐代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時期,在此期間產生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等璀璨的詩歌群星,他們大都博學多才,但因國家政治上的復雜性,都曾身處被貶之苦。在面對這樣的仕途坎坷,他們用自己的筆墨抒寫個人情懷,抒發內心的感受,借酒,借詩或依托山水田園來體現個人想法。如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蜀道難》等詩篇抒發政治失意,職場不得志的苦悶;杜甫的《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抒寫個人對國家興衰的喜與悲。
3.詩歌之美,呈現生活畫卷
中唐以來,由于城市經濟發展、文人理想破滅等種種原因,安逸享樂之風在社會上蔓延。史書記載有宋代“承平日久,國家無事”的太平盛世局面。事實上,這樣的國家局勢,在唐代詩人的眼里有另一種思考。山水田園派詩人如王維等描繪的意象為山水田園之間的隱逸閑適,在水墨畫清新淡雅、自然純樸景物中獲得心靈的釋放和苦悶之情的排遣。事實上,不管詩人是否真的喜歡這樣的田園生活,但在讀者看來,這樣的田園生活以自然風光無限美的意境帶給人們的是超然物外的內心體驗和摒除了爾虞我詐的繁復生活,獲得了內心的放空,得到了繁重精神壓力的釋放。
二、詩歌之美,美在藝術
1.詩歌與文學語言表達藝術
詩歌是講究上下對仗、用韻、用典、修辭格、平仄、意境等規格的文體形式。文學的社會功能在于引起人們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鳴,而詩歌的語言注重精準美,注重用詞凝練精致,注重意象和意境的感染力。因此,詩歌的語言藝術主要體現在字里行間的形式之美,也就是指詩歌語言表達的精準美給予人們表達能力的示范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不僅說明在詩歌閱讀中可以領悟詩歌語言的用語技巧和字詞表達,還要注重語言表達的精準美。
2.詩歌與音樂審美趣味
詩歌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并通過富有音韻節奏之美抒寫成句,以其音律和諧之感吸引讀者,讓讀者在詩歌作品中感受到音樂的節奏。音樂和詩句中體現的時間和空間,都能以詩人精致的筆墨刻畫得生動有趣,意味無窮。因而,詩歌之美,美在節奏,美在音韻,美在和諧。杜佑曰:“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說明樂工伶人與詩人合作,以增強其藝術效果及競爭力。
三、生活如歌詩意濃
1.生活中的“精、準、美”與“信、達、雅”
詩歌在當下語文教育過程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語文教材中精選部分古典詩歌作為學生學習古典文學的范例。語文學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獨立自主,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能夠自由表達的人,而語文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能夠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自由表達。表達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詩歌中的經典名篇的誦讀對于培養學生的音韻、聲調、表達的節奏與速度、以及鍛煉學生的語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語文學習過除了重視學生口頭交際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主要指寫作能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思維能力。清代翻譯家嚴復先生在《天演論》一書中提到文本翻譯的三個標準,即信、達、雅。學生良好的寫作主要表現在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符合邏輯,文章層次是否清晰,是否有錯別字,然后是文章的立意,寫作的視角,學生的思辨能力等以及學生語言表達的審美性。
2.漫步詩歌叢林,品味詩意人生
篇10
一、以課堂為基礎,做好積累,集腋成裘
1.改錯練習
改錯小練習可從高一第一堂課開始,每堂課前讓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十個易錯的詞語,讓學生來填空或改錯。為了找到十個有價值有代表性的詞語,學生積極行動,從課內找到課外,不亦樂乎。每人每學期輪到兩次,以每班五十個學生計,就可以糾錯一千個,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使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很快地脫離了“簡陋和寒傖”。
2.注重辨析
辨析詞義的方法,有替換比較法、指稱篩選法、修辭品味法、矛盾破解法、分析綜合法等。比較常用的是替換比較法,如2500年前的孔子,曾對著流逝(流瀉)的江水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門檻,我們更深切地領悟到了先哲的睿智。是“流逝的江水”還是“流瀉的江水”好呢?“流瀉”指液體、光線迅速地流出,射出,跑過。除非在長江的上游,落差很大,才可以說“流瀉”。“流逝”指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強調的是“逝去”。這樣一分析,哪個合適就顯而易見了。
通過辨析,“權利”和“權力”、“駭人聽聞”和“聳人聽聞”、“盈利”和“營利”這些容易用混的詞便區分得一目了然。
3.咬文嚼字
記得在學習孫犁《好的語言和壞的語言》一文時,有個學生指出:“我想還是那個和尚在言語上有工夫,才能如此引人入勝”中的“工夫”用錯了,應作“功夫”(“工夫”多指時間,“功夫”多指本領、造詣)。當時,我表揚了他,表揚他善于發現,不迷信權威。想不到,此舉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從此,他們對課文中的用詞字斟句酌,能夠進行批判性的學習,其投入的程度簡直可以用“一發而不可收”來形容。
例如,“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楊修之死》)這里的“盒”應作“合”讀音為“gě”。他們引《漢書律歷志》曰:“十合為升,十升為斗”,這里的“一盒”,應為計量單位,而不是我們現在的“一盒子”;又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合”又讀gě,容量單位。由許慎(約54~149年)編纂的《說文解字》只收有“合”字,并無“盒”字,說明三國時應該還沒有這個“盒”字;而且古人寫字是豎寫的,如果是“盒”字就應該念成“一人一口皿酥”。
高考題也給學生抓出了“小辮子”: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嗎?那是飛向蘇武牧羊的北海嗎?在佇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飛鴻乃是悠悠歲月的見證。曾幾何時,黑云掩沒了月色。雨雪紛紛地襲來,胡馬長嘶,篳篥哀鳴,狼煙在山頭升起,矢刃在石間摧折;當將軍戰死、燕姬自刎、旌旗橫倒、死尸相陳,戰場上的一切聲音沉寂之后,只有紅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誰家的“春閨夢里人了”。
“曾幾何時”意為“時間過去沒有多久”。而本文要強調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時間”。學生說,作者顯然把它當作“曾經”誤用了。
二、設計用武小練習,培養學生語言功夫
蘇霍姆林斯基曾調查過中小學生表達困難的主要原因,他說:“大量已學過的詞語還沒有進入學生的意識,還未能在思維和語言中投入周轉,他們還不會用詞來表達最微妙的感情,用詞來反映從周圍世界得來的印象。”怎樣改變學生詞匯貧乏、語言干癟、思路閉塞的現狀?背字典?不行。單純的大抄優美詞語?也不行!
“語言的功夫,從寫作的實踐上修養。語言從寫作實踐上豐富起來。”大作家如是說,“應當經常把你的語言放在紙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紙的砧,心的錘來錘煉它們。”
怎樣錘煉,我為學生設計了一些“用武小練習”。
1.為字作注解
給字作注解,不是讓學生查字典來釋義,而是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自己獨立地根據字形來解釋一個字的含義。如:
甲:日上三竿,如日中天,正是一天中最輝煌的時刻。
巳:蛇的象形字。故巳時即蛇時,巳年即蛇年。
這些有趣的注解,不一定是準確的,有的直解,有的曲解,有的純粹是憑想象作出的。但應該承認,有很多解釋令我們耳目一新。
說實話,這一步,也許對學生的實際意義并不大,但是引起了他們對語言文字的興趣。他們發現了文字中蘊涵的詩意,這種發現,這種重新命名,使學生建立了一套屬于他們自己的語言系統,也使他們明白,寫文章就是要表達這種詩意,就是發掘生活中的、隱藏在自己心靈中的詩意,“我手寫我心”,如此而已。
這個練習,我只搞了一個學期。但現在還有學生在不自覺的作注解。稍稍留心,在學生的隨筆里你經常會發現一些“掉書袋子”的現象。可見其對學生影響之大。
2.由字而詞,建立魔鬼詞典
如:
沉默:談話的中途,啞口無言的時候所表現出的美德。
謙讓:當確信自己放棄后別人不可能接受時的一種舉動。
孫犁說得好:“中國的文字裝進‘字典’,也是很豐富的。如果一個作家把這些字,和生活結合起來,用思想連串起來,他就會翻江倒海,寫下無盡休的作品、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
3.聯詞組段,遣詞造句
錢鐘書說:“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看學生用“紙”“天空”造的句子:
他將紙撕得粉碎,“嘩”地撒向天空。潔白的紙片如同雪花般隨風飄舞。他抬頭,茫然地望著。是的,他的心開始下雪……好冷……
一紙家書翻越萬水千山傳遞著平安。一串電波回蕩在藍色天空傳達著溫情。(陳燁)
蔚藍的天空中飛過幾架用紙疊成的飛機;地上,一群孩子正歡呼雀躍著。(邵紅)
兩個毫不關聯的詞語,通過巧妙的“撮合”,組合成如此生動的語段,這種詞語的學習方式,哪里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障礙物,分明是閱讀和寫作的拐杖、酵母和跳板!
在遣詞造句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教學生運用鋪排、鑲嵌、曲解、仿詞對舉、變類活用、詞語拆用等這些語言的變異技巧,從而訓練他們妙筆生花,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每周造一兩句,算一算,一學期下來有多少“經典名句”?到期末,我們再把它編成《吾人吾言》,結集“出版”,人手一冊。它的作用可不能小覷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在表達實踐中發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探究能力。我想,這些雕蟲小技,也都是極能培養學生的語言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