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幸福范文

時間:2023-03-30 08:43: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撿拾幸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聽種子突破外殼的聲音

我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聽著街道的喧鬧,車水馬龍,時不時傳來幾聲刺耳的車笛聲,這對我煩躁的心情無疑火上澆油,想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場景轉換,我腳踩幾片落葉,聆聽聲聲鳥啼,享受著美妙的時刻。一抹嫩綠吸引住我的視線,它的莖彎曲著,種殼突破一半,一顆晶瑩的露珠掛在葉子上,為它更添幾分韻味。它從一顆種子,經歷艱難險阻,突破重重關卡。終于,親眼看到陽光,親身經歷雨露,陽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潤,讓嫩芽茁壯成長。它的幸福就是享受陽光雨露,成就輝煌,種子突破外殼的聲音,清脆悅耳。聽,那是幸福的聲音

賞夕陽慢落山頭的美景

紅,黃是色彩系中的暖色系,有強烈的色彩效果,而夕陽西下能把紅。黃完美融合,把幸福詮釋出來,金黃色的陽光從云層中透射出來,外層是一圈淡黃色光暈,夕陽被山頭遮住半邊臉,仿佛是美人的面紗,想要走進她,一探神秘,為這美麗祥和的畫面畫上點精之筆,夕陽的幸福是有云彩的守護,山巒的寵愛,看到夕陽與山,云的完美融合,會使心靈得到莫大的撫慰。

篇2

我們是幸福的,在干凈整潔的教室里讀書,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成長,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快樂的成長,我們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下快樂的學習,相比起那些無家可歸的,四處流浪。一張桌子要有四個人來讀書的孩子們來說,我們是幸福的。

也許有些人雙目失明,他們可以用耳朵去傾聽大自然的聲音,盡管他們眼前一片黑暗,他們是幸福的;也許有些人雙腿殘疾,但他們可以由心靈去感受大自然,盡管他們面臨著痛苦,他卻幸福的;也許有些人雙耳失聰,他們可以用眼睛欣賞大自然,盡管他們的世界很寧靜,他們是幸福的。

相比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青少年來說,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成為國家棟梁,未做過增光添彩!這就是我的幸福!

幸福如秋天的落葉,撿起來便是黃金,幸福如閃亮的玻璃球藏在各個角落,撿起來便是那金銀珠寶啊!

也許幸福是一杯冬天的溫水,是餐桌上一頓豐富的晚餐,是手機上一張張發自內心的笑臉,是賽場上一句溫暖的鼓勵……

篇3

我堅信自己是幸福的,一向如此。為什么不幸福呢?我實在找不到不幸福的理由。

我真的無法解釋什么叫做幸福,我也從來沒有試圖去理解到底什么叫做幸福,不是我沒有求知欲,實在是因為我擔心,害怕當我明白什么叫做幸福以后,當我知道人家如何來定義幸福的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的跟隨了別人的方向,走向我自己幸福的反面。

我猜,所有的不幸福都是通過比較得出的荒唐結論,當一種幸福非得和另一種幸福比較、而且要死要活一定要分出個高下的時候,不幸福便產生了。但是,幸福真的只是自己的事情,每一個人的幸福均各自不同,無從類比。我不愿意相信托爾斯泰老先生說過的那一句著名的語錄: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我的幸福怎么可能和別人的幸福一樣或者相似呢?是否幸福,需要一個標準,我的關于幸福的標準怎么可能和別人的幸福標準一樣或者相似呢?一旦你采用了別人的標準來丈量自己的幸福,那么,你的不幸福便開始了。

為了完成這篇文章,我不得不在44歲這一年,去學習幸福的意義。

查閱了一些資料,倫理學給幸福的標準概念是:人在創造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個人、集體乃至人類的目標、理想和正義公益之事業的實現而得到人格上的滿足,叫做幸福。

麻煩了吧,本來很自在很幸福的我,一看到這個定義,頓時惶恐起來,發現了自己的渺小,原來幸福的意義那么宏大啊,甚至有些高不可攀。突然面對鏡中的我,捫心自問:

你真的幸福嗎?

不行,我還得查查。

中國幸福學(當然,我不太了解咱們中國什么時候有了這么一門學問,沒聽說過)認為:幸福是人們的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這個解釋簡單多了,至少他告訴我幸福是一種精神的愉悅,換言之,只要我精神愉悅了,你管了什么呢,反正我就幸福了。只不過,這個定義強調了“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我要是沒渴求呢?我今天一整天呆在家里無所事事,就不幸福了?多幸福啊!還有,渴求沒得到滿足或沒有得到部分的滿足就不幸福了?只要你不那么在乎結果,不一樣可以幸福嗎?

于是,查閱一番資料以后,我一頭霧水,突然間有了一種不那么幸福的感覺。

出問題了。

不行,我不能被理論,別人的理論牽著鼻子走,還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幸福吧。

我清晰的記得5歲那年,我有一塊二毛錢,那個時代那個年紀,巨款啊,全是毛票加分幣,揣在兜里,鼓鼓囊囊一堆呢。得意得很。出去玩兒,回來,錢丟了,丟得只剩兩分,好似晴天霹靂,自然嚎啕大哭。我外公見狀,問我:

“哭,能把錢哭回來嗎?”

我愣住。

外公:“如果能把錢哭回來,我陪你一起哭。”

我搖搖頭,我當然知道錢是哭不回來的。

外公:“那你哭個什么勁。”

我瞪大眼睛望著外公。

外公:“丟錢已經很慘了,哭一場,豈不更慘。”

我不哭了,終于明白,我的確丟了錢,但是,我不能丟掉我的幸福。

我就是在外公這樣的熏陶之下成長的。于是,我有時候會很不理解別人的一些行為。

我不理解,考第十名有什么好沮喪的,誰也不能證明第一名一定擁有比第十名更多知識;

我不理解,考上普通大學有什么好慚愧的,誰也不能保證重點大學的學生畢業后一定比普通大學的學生混得好;

我不理解,開10萬元的車有什么好悲哀的,城里面限速都是80公里;

我不理解,職位低有什么好難過的,當大官的責任還大呢;

我不理解,存款少有什么好痛苦的,至少我見過一個小伙子花掉自己所有的6萬元為心上人買了一只戒指,億萬富翁做得到嗎?我指的是傾囊而出。

篇4

——如煙往事,淺笑而安

作者:譚平

我們

有一小片

一小片土地。

就會埋頭的干,使勁的拼,默默的耕耘。

我們

有一顆

火熱的心,

就會燃盡著無私的愛……

如果

種出的是一株株花朵,

我們就擁有一朵朵的幸福之花;

如果

結出的是一粒粒果實,

我們就擁有一生一世的幸福之心。

雖然,

我們不能選擇什么時候來到這個世界,

也不能安排什么時候離開這里。

但是,

我們可以選擇自己什么事該遺忘,

也可以安排什么時候該放手。

其實,

只要我們微笑著

辛苦一日,可一夜安眠;

只要我們微笑著

勤勞一生,可一世幸福長存。

其實,

簡簡單單的生活就是幸福,

就在我們身邊;

其實,

幸福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

就在我們心里……

其實,

幸福就是對如煙往事,淺笑而安。

篇5

幸福是什么?有人認為,幸福是擁有用不完的金錢;有人認為,幸福是一杯綠茶,醇香又韻味無窮;還有人認為,幸福是一縷陽光,溫暖著你。可我卻認為,幸福就是那深深的愛,就是那一件毛衣,它給予你從肉體直至心田的溫暖……

記得我正上三年級時,一個冬天的下午,突然刮起了呼呼的北風,天氣驟然愈來愈冷。放晚學的鈴聲緩緩響起,我們趕忙走出校門。來到了校門口,我卻發現媽媽沒有來接我。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撲向自己親人溫暖的懷抱時,我羨慕極了。因為我家離學校太遠,中午我都是在姨媽家。晚上媽媽才接我回家。我左等右等,無情的寒風還使勁地往脖子里灌,我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媽媽呀媽媽,你怎么還沒來呢?是不是你不來接我了呢?”我的心里氣壞了,“對了,我也能自己回家的。”于是,我低著頭往回家的路走去。

夜幕慢慢地降臨,行人漸漸少了,我加快了步伐。刺骨的寒風不時地向我襲來,我縮著脖子,把衣服緊緊地攥著。可是,身體單薄的我還是被凍得牙齒磕磕作響。這時,我那不爭氣的淚水刷刷地流了下。正當我埋怨媽媽之時,忽然,一個熟悉、親切而又焦急的聲音在我身后響起,“哦,寶貝,媽來晚了……”“媽——”我轉過身,嗚咽著奔向媽媽。媽媽停下摩托車,連忙抱緊淚眼模糊的我。“呀!手這么冰,凍壞了?這樣可不行啊!”說著,媽媽立刻把她身上的毛衣脫了下來,緊緊地套在了我的身上。哦,那帶著媽媽體溫的毛衣,那溫馨的氣息頓時讓我倍感溫暖。“來,上車,抱緊點啊!我們回家咯。”摟著媽媽,我才發現其實媽媽也被寒風吹得發顫了。瞬時,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而剛才對媽媽的種種埋怨早已煙消云散了。一路上,盡管北風呼呼作響,我的小臉被凍得發麻,可是我的心是暖暖的,全身仿佛有一股暖流在流淌著,好暖,好暖。貼在媽媽背上的我,是多么的幸福呀。

這就是幸福,就這么簡單,一件帶著體溫的毛衣,一件平常的小事……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都會品嘗到了幸福。幸福的滋味,就是這樣,暖暖的,讓你的心變得溫暖;幸福的感覺,就是這樣,會讓你忘了前一秒的煩惱;而幸福的體會,就是這樣,會讓你感動、流淚,永遠難忘。

五年級:潔寶貝1

篇6

幸福教育工作包含甚廣,本文單從構建幸福教師這一方面,對學校管理者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認可。教育工作平凡而瑣碎,多數教師在崗上課、批作業、管理學生,年復一年,普普通通。不僅有的教師逐漸產生職業倦怠,學校領導也對這一流程司空見慣,久之視若無睹,甚至埋怨為何教師本人不能做出工作亮色。如同教師批改學生試卷只關注錯題一般,引起領導注意的反是教師工作中的疏漏和失誤,是班級成績的下降、班級紀律的松弛、班級衛生的死角等。如此一來,領導和教師之間關系緊張,教師亦難以激發工作熱情,陷入“痛苦教師”的泥沼。正確的做法是,校領導要及時肯定教師普普通通的教育教學工作,要轉換管理視角,由過多關注教師的“非”向教師的“是”傾斜,只要認真備好一節課、上完一節課、改完一次作業、教育一個學生,工作就是滿分。要多去發現,及時肯定,并讓教師察覺到你的發現和關注,啟發自我意識,從一點一滴的工作扎實做起。這是從橫向層面而言,從縱面來講,教師管理能力有差異,教學質量有高低,校領導不應只青睞于“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培訓學習、教研活動、課題開展乃至學校事務決策都只重視“優秀”教師,聽取他們的意見,非“優秀”教師幾成透明,極易造成自我忽略,導致事事不參與、時時沒意見,何談“幸福教師”?如同激活教育末端一樣,學校也要激活教師末端,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積極創建平臺,從教學、管理、教研、科研等各個方面耐心幫助他們成長和進步,使他們感覺到學校的重視,形成集體歸屬感,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認可的核心是尊重,尊重教師的工作,尊重教師的差異。

二是引導。談到幸福繞不過金錢和物質,很多教師的“痛苦”在于無權無錢,工資低、事務重、責任大,缺乏社會地位。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僅憑一個學校是無法扭轉和解決的。但是并非只有金錢才能催生“幸福”,學校可從四個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從思想觀念上引導。通過舉辦講座、開座談會、看幸福教育視頻等方式,學鎮西、魏書生等名家的幸福教育觀、幸福教育事例,端正教育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樸素的教育工作中發現幸福、感受幸福。二是組織各種形式文藝活動,節假日組織會餐,構建學校的和諧家庭氛圍。讓教師在業余生活、放松休息、集體團結協作中感受幸福。三是善于發現、及時解決教師的工作生活困難,讓教師切實感受到集體溫暖。四是通過教育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讓教師在學生微小而純真的舉動中感受幸福。

三是創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校為教師提供的種種幸福只是一個前提和保障,關鍵還在于通過各種途徑激發教師本身對幸福的創造力。一是在教書中創造幸福。在學校規章制度的督促下,教師本身通過加強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等日常工作,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淇沃寫蔥亂桓鏨杓疲在工作中解決一個難題,在教學成績中有一個提高,在教學理念上有一個頓悟,在課堂比賽中獲一個成功等,無不散發著幸福的火花,逐步形成在勤奮努力中創造幸福的習慣。二是在育人中創造幸福。學生的命運掌握在教師的手中,改變一個學生命運的同時往往改變著一個家庭的命運,無論學習成績優劣,學生都承載著家長的期望。教師通過自己日趨成熟的教學藝術,轉化一個個學習或習慣差的后進生,引導他們積極向上,養成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礎,不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嗎?三是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工作中同事之間接觸最為頻繁,倘若矛盾重重,相逢橫眉冷對,何有幸福可言?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至為重要,同事有喜及時相賀,有難及時相幫,發現工作失誤及時提醒,工作信息及時共享,幫忙而不拆臺,做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關系親密團結,自然生活中在和諧的暖意之中。四是在集體榮譽中創造幸福。學校面臨的評估檢查、活動競賽以及辦校聲譽都要普通教師來完成、來維護,教師通過扎實的日常工作為學校綜合成績打好了基礎,或因個人的工作亮點為學校帶來榮譽,在奉獻的同時,本身也是一種能力的展示,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證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五層次即自我實現的需要,在稱職工作中感受到快樂,在為集體爭取榮譽中創造幸福。

(作者單位:山東莘縣董杜莊鎮西吳家小學)

篇7

她平凡,平凡到許多人不認識她。

她偉大,偉大到我用一生去感恩她還不夠。

我不想像別人一樣,把母親這兩個字吹捧的那么虛偽,說什么母親吃剩菜剩飯,衣服上有補丁……試問,21世紀還有多少母親是這樣的。每一位母親都有自己為兒女奉獻的事例,而不是千篇都是寫的母親多么多么可憐。我的母親就時而細心,時而粗心。每天清晨,我去上學,她經常說:“小心過馬路。”中午還常常熬湯給我喝,這是她那么的細心;可有時,她又十分粗心,沒有發現我喝湯都是皺著眉頭的。

她的嘮叨聲;訓斥聲;笑聲;每一種聲音都銘記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的動聽。

在每一位母親的悉心教導下,我們告別了天真,走向了沉穩;脫去了童年的稚氣,獲得了自信,

拋棄了依賴,學會了選擇,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強。

有她,真好

她在我寂寞時,解除了我的孤單;

她在我難過時,解除了我的煩惱;

她在我驕傲時,解除了我的虛榮。

她常說我是她的天使,我說她才是我的天使,一直守護著我,卻從不要任何回報。

一滴白色的液體從臉頰上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后落入嘴角。

彼岸花,此岸淚。

篇8

關鍵詞:幸福城市;個人;幸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1-0057-02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大概有一百多個城市提出要建設“幸福城市”,“幸福”正在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流目標。毋庸置疑,這是城市發展的里程碑式的口號,是對以往提出的“生態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設目標的進一步反思和提升,是對人與城市之間最和諧關系的美好預期。幸福是主體的主觀感受,是純粹個體的事情。以城市為主體,推進和增加主體的幸福感受,必須首先理清城市在個人生活中所占據的角色問題。城市一方面是個人生活得以展開的平臺,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對個人生活能夠加以調節和控制的行政單位。因此,以城市為主體,建設幸福城市,就內在地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也就是一方面實現生活方式的革新,一方面實現城市對個人生活的有效調節和控制。

一、“幸福”與城市生活方式變革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現代社會,直接生活在城市中以及生活在鄉村卻受到城市影響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城市”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滲透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族群、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們,通過城市整合的過程融入相應的社會團體,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城市為代表的生活方式因其方便、快捷、舒適等特征逐漸在更多的人口中得到尊崇和推行的同時,也因其帶來的能源消耗、環境污染、氣候異常、資源日趨枯竭等問題成為我們反思的對象。

對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和反思首先集中在社會學領域,并逐步向其他領域擴展。對于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學者王雅林認為,可以通過城市生活活動的條件、主體和呈現形式三個維度加以考察,并且認為通過對有關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系列理論問題的研究,能夠達成社會學研究的最高使命,那就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或者說“幸福生活”不僅是理論研究的最高使命,也是我們進行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而要達到這種目標,首先就必須進行城市生活方式的轉型和改革。

目前,無論是“生態城市”、“智慧城市”還是“海綿城市”,實際上都倡導一種在方便、快捷、舒適的同時兼顧低碳、環保、高效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從廣義上涵蓋了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但是更為集中地表現在發展觀和消費觀之中。就發展觀而言,低碳生活方式要求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節約資源,以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為目標。只有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實現城市的山清水秀,居民的幸福生活。

二、“個人”的三層含義與“幸福城市”建設

城市的另一個角色是對個人生活進行有效調節和控制。但是,在城市的調節和控制之下的“個人”是一個模棱兩可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嚴謹的思索和理性的決斷,又可以代表個人的好惡和特殊利益。追求整體上的、普遍的“幸福生活”,首先需要對這個模糊抽象的“個人”概念加以分析。

“個人”第一層含義是抽象的人格。就抽象人格而言,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都有權從自我出發來決定什么對自己而言是幸福的,從而決定自己的思維和行動。如果個人只追求自己需要的滿足,只關注自己特殊的需要和利益,就必然帶來對環境的惡意破壞,對生態資源的無底線的消耗,生活也就距離幸福越來越遠。“個人”的第二層含義,是能夠進行道德判斷的道德主體。作為道德主體,個人對人際關系、人與環境、人與城市之間的關系有了更為深層的認識,自身行為與外在約束和規則之間的矛盾得到了和解。自覺的道德主體按照“善”的原則行動,人的行為既是善的,也是幸福的,但是這是一種理想的完美狀態。把“善”的原則作為行為的目標,同時關照具有特殊需要和利益的個人,也就是追求整體上的“幸福生活”,就需要同時揚棄抽象的人格以及完美的道德主體,這就需要“個人”的第三層含義,也就是“國家的公民”來完成。

個人作為國家的公民,在邏輯上是一個現實而且具體的環節。一方面抽象的人格揚棄了自己的抽象性和主觀性,按照國家的規定、客觀的各種約束和規則行動,通過走入現實而獲得了現實性和具體性;另一方面,個人通過參與國家制度的制定和建設,參與以城市為主體的各種活動,能夠將道德主體的“善”的原則升華為具有國家強力支持的客觀約束和行為規定,從而使“善”與“幸福”超越個人的追求而成為整體性的事業。只有作為國家的公民,既發揮自己的主觀性,又遵從現實的約束,才是現實的、具體的生活,只有在這種生活中,幸福才是現實的和有意義的。但是這種生活只有在理性的思考獲得了普遍性的力量,城市同時承擔起國家的責任,才能變成現實。城市承擔起國家的責任,就意味著必須將城市建構為一個更為普遍和強大的有機體,在其中“個人并不消失,而是通過他與更大的有機體的和諧關系獲得更充分的實在性。”

城市作為這樣的一種有機體,必須針對個人的三層含義提供相應的發展平臺和約束機制,這樣才能有效地讓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平等、自由、現實地追求幸福。在實踐中,針對抽象人格,城市應該建設健全的法律法規體制;針對道德主體,城市應該加強道德建設;針對城市公民,城市應該提供各種平臺,以便讓每個人都能現實地追求幸福。

低碳、生態、可持續發展、綠色的生活方式涵蓋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節約能源、愛護環境的手段,都能夠為山清水秀的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僅靠個人的自覺效果非常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這些生活方式不“方便、快捷”,而“方便、快捷”卻又恰恰正是城市中的個體從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出發而行動時所追求的主要目標。此時就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有詳細的法律和法規,作為客觀性的力量對個人的任進行約束。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與環保相關的立法。對于城市而言,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更深入細致地完善相關領域的立法活動,而是將這些法律和法規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加強執法,讓個人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受到制約。如果僅僅有法律和法規的約束,主觀的任性活動雖然可以被限制,但是此時個人的感受更多的是不自由、不幸福。但是這種不自由、不幸福的主觀感受,因其僅僅與個人的、主觀的、特殊的利益和需要相關聯,并不能作為“幸福城市”建設成功與否的標準。

目前,我國加強道德建設的主要途徑是樹立一些道德模范和榜樣。確實,“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但是希望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在具體的、煩瑣的、涉及各種特殊需要和利益的日常活動中按照道德模范和榜樣的標準生活,顯然是不現實的。合乎邏輯的道路應該是建構一種承載著道德標準的倫理實體,個體在具體的生活中不斷受到整個倫理實體的教化,通過遵守生活中的風俗和習慣,將追求“善”和“幸福”看作自己生活的任務和目標。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將“倫理”與“道德”結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在思辨的意x上,二者的邏輯層次完全不同。道德是個人反思的結果,道德判斷的唯一標準是個人的主觀意志。因此對于同一行為,從不同的主觀意志出發,可以有相反的道德判斷,甚至個人可以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加以善的解釋而不顧其客觀內容,通常我們稱之為偽善。倫理與道德不同,倫理是道德主體在現實的活動中的升華,一方面遵從主觀的道德判斷,另一方面遵從現實的法律規定,從而既揚棄法的抽象性,也揚棄道德的主觀性的更高的邏輯環節。因此,加強道德建設,在樹立道德模范和榜樣之外,還應該將具有道德追求的行為準則建設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風俗和習慣,建設為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必不可少的倫理原則,建設成為我們生活方式中的基本內容,這樣才能使道德判斷獲得客觀性的力量,從而影響個體的成長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綜合而言,以城市為主體,改變城市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的政府規劃、目標設計來建構一個“幸福城市”的發展藍圖,其真實含義就應該是以公民為對象,城市加強立法和嚴格執法的同時加強道德建設,改變整體的倫理風俗和習慣,以便讓每個公民都能在現實的和具體的生活中轉變生活方式,實現低碳生活,同時又將“善”和“幸福”作為自己生活的任務和目標。只有這樣建設起來的“幸福”才是真實、有意義的,只有這樣的城市,才是合理、現實的“幸福城市”。

參考文獻:

[1].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7.

[2]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課題組.當前中國城鄉家庭消費狀況[N].光明日報,2009-02-10.

On the City and Happiness in "Eudemonia City" Construction

ZHANG Qiong

(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44,China)

篇9

【關鍵詞】分形 簡單性 復雜性

【中圖分類號】C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5-0189-02

世界是豐富多彩、絢麗繽紛的,如千姿百態的云彩、彎彎曲曲的海岸線、綿延不絕的山脈、郁郁蔥蔥的森林、一瀉千里的江河等。人們可以從多種角度去看復雜的世界,本文將用分形的新視角來看世界的簡單性與復雜性,去發現復雜世界背后隱藏的奧秘,對世界進行一個新的理解。

一 對分形的理解

在運用分形的視角對世界的簡單性與復雜性進行分析前,我們首先要對分析工具——分形,進行定義和理解。

分形是從意思為“不規則的或者斷裂的”拉丁語派生出來的。分形的原意是不規則的、分數的、支離破碎的,它是一種具有自相似特性的圖形、現象或者物理過程等,來自于幾何學的研究。它與傳統的歐氏幾何有很大的差異和區別,歐氏幾何研究的對象是規則的、連續的、光滑的形體,而分形幾何研究的對象則是不規則的、不連續的、粗糙的形體。對于什么是分形,許多科學家都嘗試去理解和定義。

1.分形理論創始人Mandelbrot的定義

Mandelbrot在1982年曾試圖給分形下過一個數學定義,即如果一個集合在歐式空間中的豪斯多夫維數嚴格大于其拓撲維數,則該集合為方形集,簡稱為分形。一般說來,豪斯多夫維數不是整數,而是分數。1986年,他又提出了另一個比較實用的定義,即組成部分以某種方式與整體相似的形,稱為分形。

分形創始人Mandelbrot的兩個定義在一定程度上對分形進行了較好的描述和理解,也涉及了分形維數,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它把某些分形排除在外,難以概括分形的豐富性。

2.數學家Falconer的定義

Falconer參照生物學家的做法,通過列出分形的具體特性來給分形下定義。他從特性的角度將分形(分形集F)描述如下:(1)它具有精細的結構,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可以有更小的細節;(2)它是如此的不規則,無論從局部還是從整體看,它都無法用微積分或傳統的幾何語言來描述;(3)它本身的結構通常在大小尺度上有著某種自相似的性質;(4)它的分形維數大于它的拓撲維數;(5)在許多情況下,它可以由迭代方法產生;(6)它通常具有“自然”的外貌。Falconer指出,如果集合F具有上述所有或大部分性質,它就是分形。

Falconer對分形的定義非常詳細和具體,讓人們能很直觀地了解分形所具有的性質和特點。但其對分形的定義缺乏抽象性和精煉性概括,沒能很好地對分形的本質進行闡述。

由此,可以看出要對分形下一個明確而嚴格的定義不是容易的事,但從中我們能獲取一些對分形的理解,分形具有自相似性,分形圖案是通過對其自身進行成比例縮小復制而構成的,局部與整體相似。分形幾何的理論為人類看世界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和新的方法視角。

二 由分形看世界的簡單性與復雜性的奧秘

為什么幾何學常常被說成是“冷酷無情”和“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無力描寫云彩、山嶺、海岸線或樹木的形狀。云彩不是球體,山嶺不是錐體,海岸線不是圓周,樹皮并不光滑,閃電更不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面對復雜多樣的世界,從分形的角度來分析,能更好地揭示世界簡單性和復雜性的奧秘。下面將運用具體的例子進行分析。

1.自然界復雜性中的簡單性

自然界是奇妙無窮的,它蘊含著多樣性和復雜性。如森林、河流、云朵等。但就在這復雜性的背后卻隱藏著許多神秘的維度,許多分形現象。

首先,來看看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樹。當人們在一棵大

樹下乘涼時,會覺得樹的生長是毫無規律的,因為它的枝干看起來是向各個方向生長,大小和長短不一,這容易讓人們覺得它的生長只取決于陽光、水分等條件。但如果用分形理論去分析其,人們會驚奇地發現,其實樹的每一節枝干,看起來都與整棵樹驚人地相似。沿著樹根向上看,看到母支,接著再到更小的分支。如果注意這些分支或節點,然后再觀察更高的分支或節點,會發現分支的模式是相似的,并且這種分支的模式是貫穿整棵樹的。這是樹的分形現象,看似復雜的樹實際上是由簡單的模式不斷重復而形成的。

除了樹之外,云朵也是一種分形現象。看似變幻莫測的云朵,也存在著自相似性。云朵邊界形狀的形成,常常被認為是隨機的,沒有規律可循的。但從分形的角度去分析,會發現其自相似性。如果在一個規模上去觀察云朵,然后選擇一小塊放大,它看起來與之前選定的規模是相似的。對整片云彩不斷進行縮放觀察,可以發現,選擇的小部分就像之前更大的部分,它們具有不斷重復模式的相似性,復雜結構的背后是由許多簡單的結構重復組合而成的。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分形的魅力——復雜中蘊含著簡單性。

其實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這樣的分形結構,自相似性也普遍存在,并且多具有隨機自相似的性質。如海岸線的輪廓、地球的形貌、河流水系的分布、星系與星團的分布、月球的表面、動物的花紋、植物的葉脈、巖石的裂縫、下雨天的閃電等。當我們放大和縮小,物體看起來都是非常相似的。

但要注意,自然界中存在的分形現象多是近似自相似或統計自相似,它們的自相似性存在于一定的尺度范圍內,當對其進行縮小或放大到一定倍數時,其自相似性就不復存在了。

2.人類社會復雜性中的簡單性

簡單性構成了自然界中的復雜性。從分形的角度去分析,復雜的人類社會中也蘊含著簡單性,是由許多的簡單性構成。

例如,股民們關心的股票價格曲線。在很多人看來,它是非常復雜、變化莫測的。但如果將許多天的股票價格交易曲線進行觀察和分析,人們會發現,這些難以預測的股票價格曲線,從長期來說是有一定規律的、具有自相似性的,符合分形的規律。再如,人類自身的身體構造也是巨大的分形結構。人每分鐘的心跳頻率曲線、小腸血管的分布狀況等都是具有自相似性的。貌似復雜的、雜亂無章的曲線或血管分布,其實都是由許多簡單的具有自相似性的結構所構成。另外,可以把社會中的家庭看做是復雜社會中簡單的單位。復雜的社會就是由一個個簡單的單位構成,社會中的每個家庭雖然不完全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它們成為社會整體的再現和縮影。社會分形表征了社會生活和社會現象中一些不規則的非線性特征,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在生活中,因為簡單性構成了復雜性,使越簡單的反而是越接近最本質的、最真實的。例如,在理工科領域,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公式越簡單的、才是越正確的、越接近真理的;越復雜的,往往不是最后的和最終的結果。

從分形這一觀點來重新審視人類社會,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人類社會的事物都具有分形結構。復雜的人類社會也是由簡單性構成的,復雜性中蘊含著簡單性。

3.小結

從以上多個例子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的分形現象,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許多看似復雜的事物背后隱藏著簡單性。因此,從分形的角度說,世界是簡單性與復雜性的統一,許多的簡單性構成了復雜的世界。延伸開來,簡單的過程可以構成復雜的結果。這拓寬了人類的視野,改變了人類理解世界的方式,對于人類重新審視世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 由分形看世界的意義及應用

1.由分形看世界的意義

歐式幾何的研究對象都是規則的形體,而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卻是不規則的。分形抓住了世界現象的本質,從而研究世界上不規則現象存在的規律性。從分形的角度去看世界,我們發現了世界具有的另一種奧秘,世界的復雜性是由簡單性構成的。這對人類的認識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分形幾何理論對許多學科中的復雜問題研究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分形已經廣泛地應用到了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2.由分形看世界的應用

運用分形理論,人類可以測量出一片森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幫助人類進行環境保護,沒有分形,則無法測量。再如,利用分形理論可能有助于癌癥的早期診斷。在醫療成像領域,血液首先通過正常的血管,然后通過有腫瘤的血管,因為兩種血管網絡有不同的分形維數,不是整齊分岔,所以可以判斷出該部位是否處于癌變狀態。還有,由于斷層與裂縫系統具有分形分布結構,因此人類利用地下深部巖石裂縫發育帶與地表的自相似性,能較好地對碳酸鹽地區的油氣資源進行勘探,克服地質資源勘探難的問題。

分形科學不僅廣泛地應用在自然科學領域,其在社會科學中也有廣泛應用。

分形理論已成為經濟學家解釋復雜經濟現象的重要工具。例如,價格變化的分維測算、國民收入的分形與分維、經濟混沌及奇異吸引子的分維測度等新成果的研究為經濟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可以用分形方法在計算機上實現模擬自然景物、動畫制作、建筑物配景等。如電影《星球大戰3:武士復仇》就是利用分形來生成星球表面的地勢和死亡之星的輪廓等魔幻特效。另外分形天線、分形服裝、分形首飾、分形建筑等都是在不同尺度層次上的自相似結構應用。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分形的重要意義和應用,讓我們對分形理論有美好的展望,同時也相信分形理論今后的發展能夠更好地促進人類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伯努瓦·B.曼德布羅特.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陳守吉、凌復華譯)[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1

[2]朱華、姬翠翠編著.分形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0

[3]肯尼思·法爾科內.分形幾何中的技巧(曾文曲、王向陽、陸夷譯)[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9

篇10

關鍵詞:時間銀行;帕累托最優;公共服務;社會保障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各種利益群體偏好的變化,不斷增長的公共服務的需求也進入了一個更加多元、異質和動態的時期。然而,公共服務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卻與我國剛性的政府供給機制構成了一定的不和諧,政府供給能力總量不足且供給結構失衡。

帕累托最優對于公共服務的供求關系的帕累托改進最大的啟示就在于:公共服務的供給要最大限度的滿足公民的需求偏好。而這一方面要求公民有意愿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偏好,同時公民需要有暢通的渠道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偏好;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有動機去提供這些公共服務,并且政府要有足夠的財力可以去供給。“時間銀行”模式恰好符合這兩個要求:一方面,公民通過參加“時間銀行”表達自己的需求偏好;另一方面,相比直接提供公共服務,建立“時間銀行”體系的投入要少得多,而且一旦建成,只需要付出維護費用,投入產出比極高。

“時間銀行”雖是進口名詞,但相應的做法在我國也曾經出現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社區工作者關注到“時間銀行”這一互助模式。該模式從社區參與的角度,改善原有社區居民原子化狀態,通過有償志愿服務為主的網絡組織模式,既節約了社會成本和家庭壓力,又提高了社區居民各自的生活質量。雖然“時間銀行”模式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在具體運行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它也為提升我國社會保障水平,減輕我國的公共服務壓力提供了一條解決路徑。

二、“時間銀行”模式在中國公共服務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保障每個人都能夠有尊嚴的生存下去,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政府通過何種制度安排來達成這個目標,這個義務都是無法回避的。我國社會保障人口規模巨大、社會保障需求量趨勢顯著、國家經濟實力比較薄弱的現實,決定了建立基于勞動互換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最現實的選擇,它能夠以比較經濟的成本取得相對較高的社會效益,廣泛調動各種社會資源來彌補現行社會保障體系在社會服務方面的不足,從而有效提高我國的社會保障水平。

而“時間銀行”模式的本質是勞動成果的延期支付,符合社會交換的要求。因此,在中國公共服務中應用“時間銀行”模式,具有其可行性:

1.符合我國國情

社會迫切需求,國家又財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因此,建立基于“時間銀行”模式的公共服務模式符合國情,可以廣泛推行于我國各個地區,惠及各種經濟狀況和家庭結構狀況的所有有需求的人。

2.符合市場經濟原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奉獻與回報激勵機制有存在的必要性,權利與義務、奉獻與回報應該是匹配的。基于“時間銀行”模式的公共服務在志愿的基礎上強調回饋機制,符合了人們在追求崇高道德理想的同時又有實現自己利益的現實需求。人們在做好事的同時,其行為和效果受到社會認可與鼓勵,同時在遇到難處希望得到社會援助時從制度上得以保證,從而達成個體間心理與道德上的公允與平衡。

3.志愿者有閑暇和服務熱情

堅持參與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要有時間,二要有熱情。志愿者大多為老年志愿者和軍人與學生,這些人群不乏空余時間,并且有較高的服務熱情,他們參與活動是基于互助的需要以及社會責任的動機,而非純粹對利益關系的考慮和計算。

4.國內外已有探索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啟示

“時間銀行”模式目前已經成為國外社會為老服務的主流模式,大可推廣到公共服務的整個社會保障領域。從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西方國家社會養老保障的發展歷程看,單純的社會機構養老也并不是最佳選擇,以中國為代表的三代同堂模式正成為一種解決老年問題的范式。為此,許多國家政府都把居家養老服務當成現代社會解決養老問題的主流模式。

從國內發展來看,時間銀行這幾年陸續在天津、馬鞍山、湖南、揚州、無錫、杭州、寧波、廣州等地先后推行,取得了很多經驗,為下一步的建設提供了實踐和理論基礎。

三、結論

從帕累托提出的改進原則及最優原則可以得出結論:雖然每個消費者負擔不同的稅收價格,但他們享有等量的公共產品,從而公共產品供給的帕累托最優條件是所有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產品生產的邊際轉換率。這里的公共產品可以用公共服務來替代,但是,這一最優條件是有假設前提的,而且公共服務的提供并不是完全有市場提供的,政府作為提供的主體,同時作為一個自利人,不可能完全掌握消費者的需求信息。

具體到我國公共服務領域,部分群眾需求得不到滿足,同時滿足的部分又因各種主客觀原因不能發揮極致,目前政府能做到的只能是轉換思維,通過與其他非正式組織及個人的“合作共治”來達到一種帕累托改進,進而最終實現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的平衡。

因此,雖然“時間銀行”模式在我國仍然處于初步階段,但將其推廣到公共服務領域仍然具有較高的可行性。雖然說良好的制度選擇并不必然帶來最優的分工組織結構以及最優的資源配置,但是它至少意味著,公共服務需求與供給的帕累托改進是可以通過制度改進得以實現的。

參考文獻:

[1]高月蘭.對“帕累托最優”的倫理詰問[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05,(8)

[2][英]亞當?斯密.國富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3][英]亞當?斯密.國富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

[4]王智慧,劉芳.論帕累托最優概念的相對性與局部性[J].天府新論,2005,(9)

[5]馬貴俠.論“時間銀行”模式在居家養老中的應用[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6]王琳.循環互助的新模式――時間銀行[J].法制與社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