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4-02 05:53: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八拜之交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聞見后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結拜的兄弟、姐妹為“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顧名思義,就是和朋友有過“八拜”的友誼。那么到底哪8種友誼稱得上是“八拜之交”呢?
1.知音之交――伯牙 子期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是,他總因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而感到孤獨寂寞,苦惱無比。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是一位站在岸邊的樵夫,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后來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在子期的墳前撫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2.刎頸之交――廉頗 相如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被封為上大夫。后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并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使趙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趙國。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就想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后藺相如只好被迫回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的門客非常不滿,藺相如就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會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是懾于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頗聽說后,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3.膠膝之交――陳重 雷義
年輕時,陳重與同郡雷義結為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云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為孝廉,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一起到郡府就職。兩人都是樂善好施之人,處處幫助鄉鄰并舉薦提拔了很多德才兼備的人,卻從不夸耀自己的功勞。
不久,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為由,辭職一同還鄉。雷義回鄉又被舉薦為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準。雷義就假裝發狂,披頭散發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吁,而不去應命就職。鄉里都傳頌他們兩人的事跡,說:膠和漆自認融為一體,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世人贊曰:“膠漆雖然堅,不如陳與雷。”
4.雞黍之交――元伯 巨卿
山陽人范式,字巨卿。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朝廷最高學府)學習,結為兄弟,朝暮相隨了半年。由于范式思鄉欲歸,相約一年后的重陽節,范式到張家相聚。一年很快過去,重陽節這一天,張劭一早便灑掃草堂,催促母親兄弟殺雞設宴,自己整頓衣冠,在莊門處張望。然而一天眼看過去了,仍不見范式。母親和兄弟再三勸張劭回去,但他執意不肯,說“范兄不至,吾誓不歸”。到了深夜,家人都歇息了。忽然,張劭隱隱約約看見黑暗中一人隨風而至。他一看,正是范式,不禁大喜曰:“小弟自早等候至今,知兄非爽信也。”
然而,這已經是人鬼之間的交流了。
原來范張一別后,范式因溺身商賈,一時把約期忘了。直到鄰居送上茱萸酒,才突然想起雞黍之約。但山陽、汝南相隔千里,非一日可到,這時范式忽然想起古人有云:“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于是自刎而死,魂駕陰風,來赴雞黍之約。
張劭于是把母親托付給弟弟侍奉,赴山陽為范式送葬,并作出驚人之舉:在請求范妻將自己葬于范式墳旁一側后,竟掣刀自刎而死。
5.舍命之交――角哀 伯桃
戰國時,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風雪,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后世于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6.生死之交――劉 關 張
劉焉出榜招募義兵。劉備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后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問其姓名。其人曰:“姓張,名飛,字翼德。專好結交天下豪杰。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飛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與之同入村店中飲酒。正飲間,見一大漢入店坐下,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問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云長,因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次日,于張飛桃園中,結義起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志》之“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7.管鮑之交――管仲 鮑叔牙
齊國有一對兒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年輕的時候,管仲家里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每次都會多分些錢給管仲。后來,兩人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罵管仲是貪生怕死之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說他是留著命去照顧老母親。管仲聽到之后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可是鮑叔牙呀!”后來,齊國的國王死了,管仲就帶著小王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也帶另一王子小白逃出了齊國。不久之后,大王子被人殺死,齊國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后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當上了齊國的國王。小白當上國王以后,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推薦管仲當宰相。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么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得非常好。后來,大家在稱贊朋友之間友誼深厚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篇2
1、朋友,兒時需要玩的朋友;長大了需要共事的朋友;年老了需要說話的朋友。需要朋友猶如魚兒需要水、生命需要氧氣。培根說過:“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然而,在崇尚物質文明的今天,充滿誘惑的物欲肆意橫流在光怪陸離、紛繁復雜的人情世故中,找朋友就如在沙漠里找水;看友情就像在霧里看花。
2、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早已知道朋友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最后屏障。于是人們總試圖遮蔽自己,精細地調整著與對方的距離,小心翼翼地修飾著臉上的微笑。在這個一切都數字化的時代,友情似乎也需要像方程式一樣反復計算。無怪乎有人說:交朋友太累了。
3、有了朋友以后,我覺得,心里舒坦了不少。她們就像冬日里一束陽光,照耀著我。可是,當你失去朋友時,你會覺得,心里空蕩蕩的,感覺有一塊肉被狠狠的挖了出來,疼痛蔓延到了全身。朋友離開了你,你很傷心。友誼是個美好的東西,我們不能夠把它當成是一個物件,只能把它看成一種感覺。
4、朋友不是河水波浪泛起的泡沫,泡沫雖然也會折射陽光,但只是曇花一現;朋友不是沙灘中的沙礫,沙礫也會在陽光下閃爍,但沒有開采的價值。朋友是在危難時候助你的一臂之力;朋友是在困境時給你關切的一句話;朋友是在寒冷的時候送你的火種;朋友是在缺糧斷水時,自己勒緊褲腰帶給你的一把米一口水;朋友是在你情緒低落時給你的鼓勵鞭策;朋友是你絕望時給你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朋友是在你做人生拼搏時的給你的加油;朋友是你有了缺點錯誤給你的嚴肅批評。雖然朋友之間也有爭論,也要紅臉,也會幾天不說話,但過后的友誼更是親密無間。
5、善待自己,必須善待友情。一個人的天空是狹小的、單調的,友情織成的天空,是廣闊的,也是燦爛的。友情能給你的生活增添情趣,讓你更多的洞悉外面的世界。憂傷時,有朋友與你同擔傷痛,會減掉幾分;歡樂時,有朋友與你共享歡樂,會更加濃郁。友情是人生中一筆無價的財富。
6、朋友這個概念其實真的很廣泛,不同人的思想可以勾畫出不同的朋友輪廓,但在我心里朋友是與華麗的文字和裝飾無緣的,她是純樸的寫照,是回憶的筆記,是孤單的安慰,是在你悲傷無助的時候,給你安慰與關懷;在你失望彷徨的時候,給你信心與力量;在你成功歡樂的時候,分享你的勝利和喜悅。在人生旅途上,盡管有坎坷、有崎嶇,但有朋友在,就能給你鼓勵、給你關懷,并且幫你度過最艱難的歲月。
7、是朋友不會在乎你的容貌,是朋友不會在乎你的地位,是朋友不會在乎你的家境,她們真正在乎的是,絕不讓親愛的朋友受到一點點傷害。本文出處:
8、現實中,想想還是有一些值得留戀的名字,有的人也許就是一次開會,或這是一次學習,就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相互間還能問候鼓勵。還有的雖然不再同事,也經常有短信來往,經常邀約著聚聚聊聊,也是一種情誼,甚至有的朋友還為我含了一腔的不平,送了一份的祝愿,這已經是難能可貴的情誼了。對一些人去茶涼,甚至有事想起無事掛起的曾經還認為是朋友的人,也就讓他隨著記憶消逝吧,人總是要用自己的腳去走路的。
9、當人們在逆境中拼搏時,是朋友的祝福帶來了堅持到底的勇氣;在黑夜的獨守時,是朋友的陪伴掃除了心中的陰霾;在傷心流淚時,是朋友的傾聽讓內心得以坦蕩;在孤獨途中獨行時,是朋友的笑顏抹去了一身的疲憊……友誼,人世間不能沒有你!沒有你,即使是在陽光下也會感到心寒,在人群中也會感到不安,看一切美好事物也會催人淚下。你是畫筆,為我充填生活,你是夢的編者,在人生的舞臺上綻放亮麗的青春,釋放迷人的芬芳,使人魂牽夢縈,蕩氣回腸。
10、結交一個朋友就像翻開一本詞典一樣,我們總能從他人的經驗中得到可供自己借鑒的東西。朋友是真誠的花,是幸福的橋,只要大家都伸出雙手獻出真誠的友誼,那么,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
11、三國舊事依舊明朗,昔日之覆轍豈能重蹈。是誰讓一代梟雄董卓含恨離世?是他那信任的義子呂布。是誰偷換了曹太公墻上的那些金磚?是他最寵愛的小兒阿瞞?是誰捧著張飛的頭奔向敵營?是他親自挑選的副將。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歷史的天平上他們都讓親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殺;在理性的尺度上,他們顯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無知。
12、何為朋友?管鮑之交是朋友,酒肉朋友是朋友,八拜之交是朋友,狐朋狗友是朋友,生死之交是朋友,總角之交是朋友,高山流水是朋友,沆瀣一氣亦為朋友。古人云:與善人交,如入蘭芝之房,久而自芳,與惡人往,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誠然。
13、或許,朋友就是這樣,在一扇門的兩邊坐著,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世界。正是這扇看似冷漠的門,卻傳遞著最珍貴的友情,讓我們在人生的此岸得到慰藉,又給彼岸帶來憧憬。或許,朋友就是這樣。
14、“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歌是這么唱沒錯,但為什么我一看到你們--我昔日的兄弟,我認為我最好的朋友的時候,卻感覺到分外孤單……突然間,我明白了。玫瑰花的葬禮,請讓它埋葬我們從前的友誼。
15、如果你擁有朋友,就應善待友情。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間能尋求到一種語言與情感的相通,這是一筆精神上的巨大財富。擁有了朋友,就能從對方那里找到曾經沒有的感覺或答案;可以讓曾迷茫的你找到柳暗花明的感覺;也可以從對方學習到自己缺乏的知識……不同的人擁有各自不同的風景,不同的風景卻又展示出各種不同的韻味。你能在這些美麗的風景中得到許多快樂和欣慰。
16、朋友,是你傷心時的依靠,是你高興時與你分享快樂的人。一個人必須擁有一個真心對待你的朋友。真心對待你的朋友會把心里話告訴你,和你一起分憂解難。當然,你不高興時,ta也回來安慰你。
17、古人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真摯的友誼使人生充滿了熱情,正馬克思所說:“友誼像清晨的霧一樣純潔,奉承并不能得到它,友誼只能用忠實去鞏固。”友誼是美好的,是珍貴的,當一個人去維護友誼時,不亞于撐起人生的第三大支柱。
18、善待友情,其實也就是善待自己。也許你貧窮,也許你是凡人,也許你真的一無所有,但你卻不能沒有友情。人活一生,短短的幾十年,說長且短,而且注定將經歷太多太多的風風雨雨。如今在世俗、名利、金錢充斥的現實中,多少人卻無緣地把朋友與友情蒙上一層虛偽與失真的色彩,這也許是現代人性之所悲哀吧!
19、古語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以義擇友方為君子之交;以利結朋則為小人之交。《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千古流傳,令人稱羨,成為婦孺皆知的交友典范。因此,古人才有了“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的感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詩更將深厚感人的朋友之情推向浪漫的極致,直叫人為了朋友恨不能生死相許。
篇3
關鍵詞:明治大正年間 戲曲研究
一.明治大正年間中國戲曲研究的興起
傳入最早又歷來被日本人所喜愛的作品,要數《西廂記》。《西廂記》描述了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話說崔鶯鶯在和母親一起護送父親的靈柩回家安葬時途中受阻而暫住普救寺,得遇書生張生,張生為鶯鶯對父親的孝心所感動,鶯鶯也因為張生夜夜苦讀而生愛慕之情。叛將孫飛虎聽說崔鶯鶯有傾國傾城之貌,派兵圍住普救寺,要老夫人交出鶯鶯做壓寨夫人。張生一邊用緩兵之計穩住孫飛虎,一邊寫信給寫信給八拜之交杜確,杜確派兵前來打敗孫飛虎。事后老夫人雖感謝張生,卻以崔鶯鶯已經許配給鄭尚書之子鄭恒為由讓張生與鶯鶯只結拜為兄妹。不久張生患了相思病,而鶯鶯也因張生一次翻墻相見而錯怪他行為下流,得知張生病愈重而神情恍惚。老夫人以為鶯鶯與張生有越軌行為而逼問丫鬟紅娘,紅娘替張生與鶯鶯說情,并且指出老夫人拆散鴛鴦。老夫人無奈,告訴張生如果想娶鶯鶯必須考取功名。張生考得狀元。鄭恒卻謊稱張生已娶衛尚書之女。老夫人于是再次將鶯鶯許配給鄭恒。成親之日,張生歸來,鄭恒羞愧自盡。張生與鶯鶯終成眷屬。日本研究者久保得二曾寫下一首小詩描繪他讀《西廂記》的情景:碧天如夢夜微茫,最可憐宵最斷腸。簾外春寒月當午,滿身長影滿《西廂》。青木正兒對中國戲曲的研究,也是從《西廂記》開始的。
日本御文庫收集的主要作品有:張風翼:《紅拂記》;屠隆:《曇花記》;湯顯祖:《牡丹亭記》;徐復祚:《紅梨記》;薛近袞:《繡襦記》;范文若:《花筵賺》
在眾多中國的戲劇中,元曲尤其受到青睞。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
如元好問的散曲:
驟雨打新荷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乳燕雛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 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散曲有點像宋詞,元雜劇則為戲劇。包括《牡丹亭》、《西廂記》、《長生殿》、《桃花扇》等等。
元雜劇《竇娥冤》第三折賞析:(黑體字為筆者加注)
打嘴!那有這等說話!
[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見甘霖[ [正旦唱]【正宮?端正好】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元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此段描寫竇娥的憤怒與冤屈,竇娥剛直,率真的性格體現無疑)
[劊子云]快行動些,誤了時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前合后偃。我竇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劊子云]你有甚么話說?
[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懷恨,后街里去死無冤,休推辭路遠。
[劊子云]你如今到法場上面,有甚么親眷要見的,可教他過來,見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此句描寫竇娥顧影自憐,對身世悲苦的感嘆)
[劊子云]難道你爺娘家也沒的?
[正旦云]止有個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應去了,至今杳無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此句表達竇娥對父親的懷念)
[劊子云]你適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怕則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見。
[劊子云]你的性命也顧不得,怕他見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呵,
[唱]枉將他氣殺也么哥,枉將他氣殺也么哥。告哥哥,臨危好與人行方便。
[卜兒哭上科,云]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婦兒!
[劊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來了,叫他來,待我囑咐他幾句話咱。
[劊子云]那婆子近前來,你媳婦要囑付你話哩。
[卜兒云]孩兒,痛殺我也!(此句表達婆婆的凄苦)
[正旦云]婆婆,那張驢兒把毒藥放在羊肚兒湯里,實指望藥死了你,要霸占我為妻。不想婆婆讓與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藥死了。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藥死公公,今日
赴法場典刑。婆婆,此后遇著冬時年節,月一十五,有(氵蹇)不了的漿水飯,
(氵蹇)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此段表達竇娥對婆婆的孝心與極深的感情)。
[唱]【快活三】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念竇娥身首不完全,念竇娥從前已往干家緣,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鮑老兒】念竇娥服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此段表達竇娥對婆婆的不舍)
[卜兒哭科,云]孩兒放心,這個老身都記得。天哪,兀的不痛殺我也!
[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煩煩惱惱,怨氣沖天。這都是我做竇娥的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這句是竇娥安慰婆婆,其善解人意可見一斑)
[劊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時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劊子開枷科]
[正旦云]竇娥告監斬大人,有一事肯依竇娥,便死而無怨。
[監斬官云]你有什么事,你說。
[正旦云]要一領凈席,等我竇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
[監斬官云]這個就依你,打甚么不緊。
[劊子做取席科,站科,又取白練掛旗上科]
[正旦唱]【耍孩兒】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愿,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圣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劊子云]你還有甚的說話,此時不對監斬大人說,幾時說哪?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尸首。
[監斬官云]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沖天的怨氣,也召不得一片雪來,可不胡說!
[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滾似錦,免著我尸骸現;要什么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后,著這楚州亢旱三年。
[監斬官云]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劊子做磨旗科,云]怎么這一會兒天色陰了也?
[內做風科,劊子云]好冷風也!
[正旦唱]【煞尾】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三樁兒誓愿明題遍。(竇娥的三樁誓愿表達竇娥堅信“上天有理”的樸素思想)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飛六月,亢旱三年呵,
[唱]那其間才把你個屈死的冤魂這竇娥顯。
[劊子做開刀,正旦倒科]
[監斬官驚云]呀,真個下雪了,有這等異事!(結尾表達竇娥之冤感天動地)
[劊子云]我也道平日殺人,滿地都是鮮血,這個竇娥的血,都飛在那丈二白練上,并無半點落地,委實奇怪。
[監斬官云]這死罪必有冤枉。早兩樁兒應驗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說話準也不準,且看后來如何。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與我抬他尸首,還了那蔡婆婆去罷。
[眾應科,抬尸下]
日本學者y武雄認中國腳本有”歐美文學的價值”。還有一些人,則強調從中國戲劇可以了解中國國民性,從而為日本侵華效勞。
二.王國維與日本戲曲研究者
王國維(1877年―1927年),清末秀才,國學大師,著有《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書中對各朝代的詞進行了詳細評述。清朝滅亡時殉清投湖自盡。
王國維高度重視戲曲的價值,認為戲曲文學價值不低于史傳價值,戲曲家的地位亦不低于史學家地位。他尤其肯定元雜劇的文學價值。這對研究中國戲曲的日本學者有很大的啟發。在1910年寫的《錄曲余談》中,王國維說:余于元劇中得三大杰作焉。馬致遠之《漢宮秋》、白仁甫之《梧桐雨》、鄭德輝之《倩女離魂》是也。馬之雄勁,白之悲壯,鄭之幽絕,可謂千古絕品。今置元人一代文學于天平之左,而至此二劇于其右,恐衡將右倚矣。
日本學者鈴木虎雄受王國維啟發,同意王國維的戲曲家地位優于經學家的觀點。
早期戲曲研究者西村天因譯介《琵琶記》,在世界上屬首創。也曾得到王國維的鼓勵,王國維為《琵琶記》作序,在序中還對中國戲曲的翻譯提出了具體意見。如翻譯家必須精通本國文學,翻譯各民族不同的心理和情感屬譯事之難等。
三.青木正兒的戲曲研究和翻譯
青木正兒(1887-1964)是京都派中國學的著名學者,在中國戲曲研究上頗有建樹。著有《中國近世戲曲史》、《南北戲曲源流考》等等。青木正兒一向把自己的研究工作看成是繼續王國維的事業。他在翻譯中國戲曲的同時苦苦探索如何使譯文“不失中國之馨香”。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在不違背原意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個別字詞,使譯文更加符合日語的習慣,以保持原作的感情。
如《梧桐雨》第三折《慶東原》一曲,原文是:
一行人覷了皆驚怕,
嗔忿忿停鞭立馬。
惡披袍貫甲
明風風掣劍離匣
齊臻臻雁行班排
密匝匝魚鱗似亞
青木正兒的譯文是:
Aの者どもて@き恐る
\\かって怒りて鞭を停めRを立て
にくにくしげにz直垂に身を固め
きらきらとを鞘よりiきはなち
きちきちとBへとて
ひしひしと[の如くめかけた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