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重生范文

時間:2023-03-29 01:39: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浩劫重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舉行盛況空前的祭祀典禮

我痛苦并沉默地

把這個新生的生命放上祭壇

愛德•科諾洛斯將靈魂碎片

放在七星秘紋引上

再次征求我的同意

我卻萬分堅定地點了點頭

親手點燃了天堂之火

我能感覺靈魂碎片對祭品的渴望

等我想去挽救什么的時候

一股強大的力量卻形成結界

阻止我,不讓我靠近

原本是神明之物的靈魂碎片

此時卻變得陰濁

我抬頭

只看見天空之魔布納德邪惡的笑容

他想破壞儀式,但我卻無法阻止

一雙溫柔美麗的手輕輕將我推開

是云•雷娜

她將所有的魔魂晶石獻祭

終于鎮壓住靈魂碎片的魔性

但我知道她的心在痛

陰靈發出陣陣哀號

軍團長布蘭揮舞著手中的長槍

盡全力驅趕著阻撓儀式的魔怪

卻沒注意到有更大的危險

格那教皇墓穴里的怨氣復蘇

魔官格魯斯一步步逼近祭壇

安德羅妮正要上前解救布蘭

卻為時已晚

長槍無情地穿透布蘭的盔甲

魅絲差點失聲叫出來

但她不能破壞進行中的儀式

只能任憑血放肆地流淌

我還是沉默地看著這一切

結界之外的我什么也不能做

可是我的榮耀在哪

那把曾經可以毀天滅地的異端審判

空氣只是靜滯

我的法杖似乎也在憤怒

它期待著自由與榮耀再次降臨

但命運卻橫亙在命運面前

無數道瑰麗神奇的流光

圍繞著貝魯特•米亞特引以為豪的靈珠

非拉娜的身體在一點點地消融

她還是那么冷靜,沒有一點猶豫和驚慌

科諾洛斯仍閉著眼睛

似乎能毫不理會近在咫尺的塵囂

他明白自己肩負著卡薩諾王國

艱巨而又神圣的使命

幻化儀式對他來說駕輕就熟

這他重復了幾十萬次的工作

平日里在他手中是這么嫻熟

可今日卻萬分艱難

這是人和幻獸之間最大的差別

科諾洛斯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他在斷送菲拉娜的生命

王國最偉大的幻寵師的生命

菲拉娜曾經告訴所有人

與幻獸融合是她的本愿,更是她的榮幸

她只想讓自己的力量找到歸宿

納邦德爾沒有親自來參加這神圣的儀式

但我知道他肯定一次又一次祈禱著

我仰望著似乎就要沁出鮮血的殘陽

屏息凝神期待著融合的成功

祭壇里的廝殺仍在繼續

我熟悉的朋友們保護著祭壇

辛德衛隊長輕輕拍著我的肩膀

竟顯示出了他塵封已久的溫柔

我似乎感覺到身上的和諧之舞

充滿了無盡的神圣力量

蘇達爾在我耳邊低語

去吧,英雄,時候到了!

我毫不猶豫地執起異端審判

回頭向眾人告別

崔爾登握住我的手

我發現他的眼中充滿了希望

我要去拯救,必須去拯救

驅趕邪惡,保證儀式的進行

盡全力留住光明

來自心靈的詠唱過后

我看見世界末日般的慘烈景象

飛砂走石,山崩地裂

天啊!是勞倫斯和他的末日之歌!

一切都灰飛煙滅了

不管是在結界外還是在結界內

所有東西都開始消融

希望在一點一點終結

不!光明還在!

我還看得見科諾洛斯周身環繞的圣光

它還是那樣瑰麗神奇

似乎在盡全力抵抗黑暗

靈魂碎片慢慢變得完整

在那印痕中傾泄出無以倫比的金色光帶

空氣中還彌漫著血腥

黑暗中,我似乎看見菲拉娜站了起來……

她的身軀散發著游離的青光

我看不出她眼中是什么感情

這就是往日那個菲拉娜?

這就是她的新生?

這個我一直不敢相信的夢

終究還是發生了

茉莉•星見的預言實現了

浩劫卻提早到來了

菲拉娜閉上了眼睛

竟流下兩行清淚

連平日里冷酷無情的勞倫斯

此時也露出驚詫的神色

再殘忍的人都不忍心讓這唯美的畫面終結

但事實卻在我的意料之外

勞倫斯還是揮下了法杖……

我知道末日到了

黑暗的末日到了

任憑空氣沒有目的地漂浮

我不知道我屬于什么

耳邊是樹心城悠揚的仙樂

我睜開眼睛

是溫馨,綠色的溫馨

菲拉娜撩開蓋住我額頭的長發:

“沒事吧。”

我抬起頭

她還是菲拉娜,還是那個長發飄飄的菲拉娜

后記:

我通篇寫游戲,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個不公的社會,用游戲來表達再適合不過了

夏蟲怎可語與冰,很多人只看表面,認為我是玩游戲玩瘋了

可是,深入,每個人物都是一種精神

科諾洛斯,被我大眾化了,他就像我們每個人,不能抉擇,更沒有權力去改變和選擇,只能盡自己的力量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默默期待改變

菲拉娜體現的則是一種母性的奉獻和無私,當這個世界陷入一片混亂的時候,她毅然挺身而出,去拯救,去改變,然而,這大概是我們眾人所期望的,但有這種品質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篇2

全球十大最美沖浪勝地推薦

1、瑪努灣

瑪努灣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沖浪勝地之一,位于新西蘭懷卡托大區漢密爾頓的西部,在這里可以欣賞到世界最長、最兇猛的左手浪,這里還是電影《最后的天堂》的拍攝地。

2、班多藍海灘

班多藍沙灘坐落于愛爾蘭的多尼戈爾,因為這里浪大風急,為沖浪提供了優良的條件,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跳水愛好者前來。

3、大浪灣

大浪灣海域開闊,風流較大,浪濤洶涌,是絕佳的沖浪勝地,不僅很受當地人的歡迎,就連舒淇、張柏芝等明星都曾來這里沖浪。

4、威基基海灘

威基基海灘以細致潔白的沙灘、搖曳多姿的椰子樹和豐富多彩的水上活動吸引著萬千率旅游者,這里不僅可以劃船、沖浪,還有很多的歷史古跡可以參觀。

5、庫塔海灘

庫塔海灘被認為是巴厘島上最美麗的海岸,這里是玩沖浪和滑板的樂園,在庫塔的海灣中,兩端的浪非常適合初學者,中間的浪適合比較專業的沖浪者。

6、杰弗里灣

杰弗里灣之前是一個小漁村,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成為了很受歡迎的旅游勝地,這里有很好的沙灘,是沖浪者的天堂。

7、邦迪海灘

邦迪海灘是澳大利亞傳統沖浪救生訓練基地,也是著名的沖浪度假勝地,擁有著迷人沙灘和翻卷波浪,還有經過認證的沖浪學校來教零基礎的初學者學習沖浪。

8、布列克海灘

布列克海灘是一個知名的天體海灘,因沖浪和游泳而聞名,布列克海灘的浪花非常適宜沖浪,這里也因此成為了沖浪愛好者的天堂。

9、拜倫灣

拜倫灣是一個以沙灘和燈塔聞名的小鎮,洶涌澎湃的巨浪吸引著無數沖浪者前來體驗,這里還能乘坐熱氣球體驗跳傘的,或乘坐滑翔觀光飛機來俯瞰整個海灘的風光。

10、曼利海灘

篇3

這是一曲輪回千世的愛戀,血紅的曼珠沙華似烈似焰,燃燒著整個忘川河。濕迷的白霧影影幻幻,籠罩著凋落的彼岸之葉,慘淡而凄美。遠處,他白衣翩飛,朱唇輕啟,一曲離殤冰寒之極,血色冷凝……混沌之中,她輕聲嘆息,玉指翻飛,絲絲琴音凈是難耐,百草枯盡……究竟是知音難覓的苦楚,還是寂寞難耐的傷痛,無人可知。唯有那彼岸之花,年年花依舊,歲歲葉凋榮!

終有一日,孤單散盡,他偷渡于岸,正逢她輕駛而來。原來,他是那般潔凈不染紅塵,而她,亦是那般清純宛如冰雪。于是,彼岸花花葉相見,兩岸紅花似焰,綠草如茵,是相隔千年的期盼終于消逝,還是千年輪回的浩劫即將開始?南天門外一個聲音驟然響起:“曼珠,沙華私自相會,觸犯天規,打入人間世世不得相守!”淚潸然而下,他輕牽玉手,哽咽相問“曼珠,你,可曾后悔?”“沙華,此生若未能遇見你,千年守候只是一歲榮枯!”即使如此,又能怎樣,哪怕是長達千年的浩劫,也無法抵擋十指輕叩的諾言。秋風蕭瑟中彼岸花落,葉又重生,幾番輪回,她仍將他圍于心中,他亦不曾將她舍卻。苦戀千世,奈何橋前,前世輾轉,“沙華,你可曾后悔么?”“不曾”寥寥幾字,真情亦然,哪管孟婆湯的苦澀,黃泉路的凄涼!葉已落盡,彼岸花開,于是,在塵世間,英臺山伯化蝶逝,仲卿自掛東南枝……他與她卻仍未逃過命運的束縛,永遠只能檫肩而過,于是彼岸花早已無魂,花自獨開,葉自獨落,生生世世,亦不相見!

輪回之中,彼岸依舊花開,一如女子絕美的容顏,幽冷凄美,血色亦然,黃泉路邊,是否還有人癡癡等待,只為問他一句:“夢生彼岸君可悔?

靜寧一中高二:上官亦悠

篇4

在雨夜哭泣,是因為不想面對自己的眼淚,昂起頭,讓眼淚流進眼眶。當殘葉離開枝椏,也許她還沒做好化作春泥的準備。在離開的過程中,她也許依然鮮艷,卻是東風無力倍摧殘。所以她不得不選擇逐漸放下,無能為力。為了你,也為了自己。若-宸星!劃過的流星,易逝的美,注定匆匆而過。短暫的一瞬,漫長的永遠。也許只是閃爍一瞬,卻能回憶永久。如-茶蘼!茶蘼開放就意味結束。茶蘼是夏季最后盛放的花。當它開放的時候就意味著夏天的結束。

從來,花兒比綠葉更相信緣分,因為花兒想保留心中那份最為絢爛的一刻。雨的感傷蔓延,我的愁肆無忌憚,傷到至極便不再傷感。“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即使是電光火石,也只能自己去沖淡。看淡。

樸樹唱過一首《傻子才悲傷》。沒有低沉的音律,沒有傷感的文字,但卻透著傷。傻子不懂悲傷,卻悲傷泛濫。傻子要快樂,快樂卻不屬于他。淺唱低吟仍舊是悲傷。{引}

你是風箏,你是白云,你是星星···不管你是···都屬于天空,不屬于我,不該讓我手中的線,眼中的鏈子牽絆到你,讓你困擾。你應該自由翱翔天際。找尋屬于自己的蔚藍。

是,沒有你多么孤單。你,星辰鬧成一片,白云旖旎一片,月色笑成一彎,花兒紅成一片···我,傻傻望了一晚,怎么看都不煩。只要能讓你快樂,我什么事都不添亂。憑欄遙望,一把枷鎖,早鎖住了我的心,流浪了愛和憂傷、、、我是明月卻獨注那星辰的痕。

有的人相伴一生,只是因為習慣,有的人愛上一瞬,卻能回憶永久。那些遺落在夏天的日子,只能隨著陽光強迫埋葬。一望無際的彷徨,在我抬頭與低頭的倒影里,隱去了屬于自己的笑容。

花兒有自己的草地,星辰有自己的天空,魚有自己的大海。雨也有自己的歸依。人生似乎也這樣在迷亂和錯過中,走的都只是在一場浩劫里重生。安妮說:“有些事情可以遺忘,有些事情可以紀念,有些事情可以心甘情愿,有些事情無能為力,我愛你!這是我的劫難”。我愛你!這是我的劫難。你就是我的劫難。

愛與不愛沒有標準,只有一顆心愿不愿意。我們都只是人,并不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生物。或許不該去追問,只要接受。因為那是你的選擇,也是雨的抉擇。天下雨了、、、握傘的是我顫抖的手,遮掩的是愛你的心。需放下的是不能執著的執著。

或許無需吶喊,再多吶喊,撕心裂肺的吶喊只會被風,被雨吞噬,只剩下了心在呼呼做響。鞋子的幸福只有腳知道,我的幸福你不會知道。橘子酸多還是甜多,只有自己的感覺知道。嬌嫩的花瓣需要嬌嫩的資本,完美的愿意需要完美的給予,你要的愛太完美,而我給予不來你的完美。

篇5

一層神奇的粘土——發現K-PG界線

故事還要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講起。

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知名教授,就職于地球和行星科學系。當時他正在意大利中部的峽谷做研究。峽谷是做地質研究的好地方,不同年代的沉積層,一眼便清晰可見。他發現在白堊紀與古近紀石灰巖層中間,夾著約1厘米厚的粘土層——這就是白堊紀一古近紀界線,即K-PG界線(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沃爾特帶回了一塊巖塊標本向他的父親展示,并提出一個猜想:粘土層代表著一場生物大滅絕,它是恐龍和其它生物滅絕的標志點,因為很多生物只發現于這個粘土層以下,粘土層之上就再沒出現過。也就是說它們只在比這個年代更遙遠的時代存在,而在粘土層以后的年代中,它們銷聲匿跡,究其原因,卻沒有人知道是為什么。

沃爾特的父親劉易斯·阿爾瓦雷斯在物理學界大名鼎鼎,他是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將K-PG界線粘土送到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弗蘭克·阿薩羅和海倫·邁克爾一起研究它的構成。

通過同位素測定,他們發現該土層形成于大約6500萬年前。通過和普通巖層對比后,阿爾瓦雷斯發現K-PG界線粘土樣本中銥元素濃度很高。銥——鋼筆尖上的金屬,它堅硬而非常稀有,在地球地殼中實屬罕見,但在地球地核中含量充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地方存在著豐富的銥,那就是在小行星上。因此阿爾瓦雷斯認為,在地殼中發現高濃度的銥,可能是和小行星等天外來客有關。

與此同時,他們在檢測K-PG界線中的礦物構成時,發現其中有著細小的礦物結晶,比如撞擊石英。這些結晶在隕石坑中也發現過,只有高溫高壓下才會形成,這也是猛烈撞擊的重要證據。據此,阿爾瓦雷斯父子倆,以及核化學家弗蘭克·阿薩羅和海倫·邁克爾在1980年6月的《科學》雜志上共同稱,白堊紀-古近紀的生物大滅絕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在后的幾年中,他們檢測了來自不同地區的100個K-PG界線土層樣本,豐富的銥含量更支持了他們的假設。而按照普通小行星中銥元素的平均含量計算,6500萬年前飛向地球的小行星直徑約為10千米,相當于一個曼哈頓大小!粘土層中的煤灰粒子和木炭等燃燒產物,則是當時一場全球性大火遺留的痕跡。

瑪雅人的天然井——隕擊坑在希克蘇魯伯!

阿爾瓦雷斯的假設得到不少人支持,但是要進一步證明這次撞擊事件,必須要找到撞擊點。研究人員發現,從美國的加州,越是向東南方向走,K-PG界線土層就越厚,到達加勒比海甚至能厚達1米,其中撞擊石英的含量也逐步增加(撞擊石英含量與所受到的壓力有關),這可能暗示著撞擊就發生在加勒比海一帶。但即便如此,撞擊坑依然“下落不明”。

1978年,地質學家格倫·彭菲爾德為墨西哥石油公司從事勘探工作,勘探地點位于墨西哥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尤卡坦半島。所得資料顯示,在墨西哥海岸一帶的0.75千米深處,有一個馬蹄般的巨型大坑,直徑約為180千米,中心正位于當地的希克蘇魯伯村。從特殊的地形推斷,彭菲爾德認為這里曾經發生過災難性事件。在沒有得到墨西哥石油公司允許的情況下,他于1981年在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上公布了這一發現。

與此同時,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生阿蘭·希爾德布蘭德在海地考察加勒比海區域的K-PG界線時發現,其土層除了具有高銥含量、撞擊石英等隕石坑特征之外,還混有雜亂的巖塊,從而推測這可能是由于撞擊所引發的海嘯帶來的,而這個撞擊點就在附近。

更多的證據接踵而至:他們調用了墨西哥石油公司當年的鉆井樣本,找到了火山巖石中常見的一種“安山巖”,發現巖層有震動變質的跡象,而且所含成分與K-PG界線相似。更有意思的是,人們從一組衛星資料中發現在尤卡坦半島北部的奇琴伊察,有許多古瑪雅人用來祭祀的“天然井”,其分布與撞擊坑完全符合。這些“天然井”正是撞擊坑邊緣的滑動和塌陷造成的。這些證據都指向了一個結果——希克蘇魯伯就是當年的小行星撞擊點。

真實的科幻片——6500年前的末日浩劫

讓我們再現一下6500萬前的希克蘇魯伯。

這一天與以往沒有什么不同,恐龍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絲毫沒有想到一場滅頂之災即將降臨。外太空,一顆直徑約為10千米的小行星以30千米/秒的速度向地球呼嘯而來,直沖加勒比海。地球在數十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敲敲撞撞的事情發生過不少,小塊的隕石或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或落在地上只砸出一個小坑,很多隕石還被月亮抵擋了,而像這一天那樣遭到10千米直徑大小的小行星撞擊,確實是上億年,乃至十億年難遇的。

撞擊發生了。

撞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于100萬億噸TNT炸藥。撞擊區域內的所有生物迅速被摧毀。由于撞擊所引發的海嘯也從墨西哥灣一路加速,蔓延開來。海嘯足有100米之高,陸地迅速淪為一片澤國,動物避之不及。瞬間產生的高溫,使石塊熔化。石塊、熔巖彈漫天飛落。一部分石塊甚至被擊出大氣層,進入環繞地球運轉的近地軌道。在地球引力和高空大氣阻力的影響下,不久后又在世界各地墜落。在下墜時因為大氣的劇烈摩擦,使這些石塊成為一個個火球,點燃了世界各地的遠古森林,一場全球大火災發生了。也許有一部分動物幸運地躲過了一開始的猛攻,但這僅僅拉開了災難的帷幕。

燃燒所產生的厚重煙塵彌漫在空氣中,遮蔽了陽光,寒冷且昏天黑地的日子由此開始。光合作用的植物無法生存,食物短缺隨之出現。然而更為不幸的是,撞擊發生地尤卡坦半島的巖石中含硫量豐富,高溫燃燒導致大量硫氧化物產生并釋放到空氣中,它不僅對周圍的生物有即時的毒害作用,對氣候也有著長期的影響。加之高濃度的二氧化硫氣體能反射陽光,這使得寒冷的日子更加漫長。但即使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植物也在奮力的重生。隨著時間推移,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在逐漸回落,氣溫漸漸有所回升。但這卻不是美好世界的預示,因為二氧化硫以酸雨形式落下,好不容易重獲新生的植物再一次遭到摧毀。

經歷這一切之后,氣候的變化卻也遠不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就此回歸正常,災難遠沒結束,它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全球變暖。巖石和森林的燃燒,釋放出數十億噸溫室氣體,它們能在大氣中停留長達幾百年,使得地球以每100年20攝氏度的速率迅速升溫。急速的全球變暖,讓大部分地方變為荒漠,原本已經飽受磨難、脆弱不堪的生態系統完全崩潰。

塵封的世界,還是新時代的來臨?

K-PG界線塵封了恐龍和當時大部分生物的輝煌,為我們展示了其噩夢般的最后一夜——猛烈的撞擊、兇猛的海嘯、全球性的大火,接著是持續的寒冷、酸雨、長時間的干旱。植物逐漸死亡,食物鏈斷裂,以植物為生的食草動物也注定沒有好結局。隨后導致肉食動物也沒了能量供應,最終等待它們的則是死亡。與當時地球上將近70%的生物一起,昌盛了近1億5千萬年的恐龍家族也在頃刻之間消失無蹤。如此嚴酷的氣候環境持續了將近數千年。雖然看似漫長,但對地球演化的歷史長河而言,僅是眨眼一瞬。

但生命總是在持續和更替,恐龍滅亡也不能完全歸為“壞事”,它為新物種的誕生和發展讓開道路,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便是哺乳動物。雖然與恐龍相比它們體型實在太小,但恰是這個在恐龍時代使其處于食物鏈低端的特征,才使得它們能躲過劫難,到達今日的繁盛——小行星撞擊時,嬌小的體型減小了被飛濺的巖石和熔巖彈擊中的概率。同時它們還設法逃離地表,比如挖個地洞或者壓根就直接生活在地下,給自己的身軀提供一個藏身之所。

篇6

他說:“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和尚說:“沒有什么東西是放不下的。”

他說:“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和尚讓他拿著一個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熱水,一直倒到水溢出來。

苦者被燙到馬上松開了手。

和尚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傻孩子.

忘了吧.所有你留戀的.你回憶的.你擁有過的.

那些.都已是記憶.

缺失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無法面對.

傻孩子.

你無法輕易忘記放棄.是因為你付出過.

付出了.她就會像柱子一樣扎根在心.

不要刻意去逃避.刻意忘記.那只會讓你更痛苦.

繞開這個柱子.尋找未來的幸福生活吧.

那里.有你的理想.

傻孩子.

開始新的習慣吧.

習慣.每天一個人生活.

習慣.一個人過生日.一個人行走.

習慣.走過熟悉的路.面對熟悉的景.

你逃不掉.逃不掉的.

那么.就勇敢面對.現實.

現實是.一切.畫上了句點.

傻孩子.

勇敢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吧.

這個悲傷軟弱滿面憔悴的自己.

這也是你.成長中的你.

這個你.正在逐漸死去.

新的你.即將重生.

找尋你的路.你的未來.

你知道的.所有的浩劫.都是成長的祭奠.

做最好的自己.即使.一個人.

傻孩子.

好.好.盡情發泄吧.

剝開自己的心.用文字.用聲音.用所有能發泄的方式.

泄完了.就要振作.

看吧.你失去的.其實微不足道.

還有那么多人關心著你.以不同的方式.

所以.你并不孤獨.

正是這樣的失去.讓你看清現在所擁有的幸福.

傻孩子.

別哭.別再哭.

不值得.真的.不值得了.

把過去塵封吧.別委屈.別不甘心.別不接受.

開始新的旅程吧.去遇見新的風景.新的際遇.

做你該做的事吧.有很多事.等待著你完成呢.

傻孩子.

生活褪去了曾有的顏色.暫時寧靜.

別沉淪在這片寧靜里.那會毀掉你.

你要明白.雖然殘忍.但這個決定.足夠正確.

現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

為了你的理想.你必須學會適時放棄.

給對方最好的關懷.就是.變的更好.更強大.更幸福.

現在我對你很好、很好、很好,你不需要、你無所謂、你不在乎,你不珍惜。。。。

當某天,你被傷害,想起我。那時的我再也做不到像現在這樣一如既往、不顧一切的對你好了。。。

因為那時的我,已經將你放低。。。。

原來,放低一個人,最后是被對方逼出來的。。。。

真的是這樣,沒有什么放不下的,痛了就放下了。有些放不下的,只能證明他們是最美好的。

但其實說白了,真的沒有什么事放不下的,時間就是見證。。

哭,是一種答案

淚,是一種解脫

愛,是一種快樂

情,是一種無奈

恨,是一種痛苦

分,是一種自由

離,是一種選擇

別,是一種等待

或許人生只有這樣才完美

沒有人喜歡黑與白的搭配

即使這樣有些單調與平淡

但是灰黑色的結合會痛苦

如果你能告訴我永遠到底有多遠

我就會告訴你我們的愛情的期限

雖然不是一萬年那么纏綿與美麗

但我會一直愛到你不愛我的那天

因為那天我們的永遠已到了終點

不必強求,不必挽留

告訴自己,需要面對

篇7

生態與環境保護是新產品研發時必須融入的基本知能與策略思考。具備生態與環保考慮的紡織產品是21世紀紡織產品的新生命,是企業永續繁榮的機會。企業的經營已經無法自外于對地球生態環境保護與對人類生命尊重的責任與義務的。研發人員的責任與義務是必須與企業的責任與義務相互結合的。雖然企業的責任與義務的推動是出自于企業本身經營的理念與良知,但是受到政府相關法令的規范也是必然的。各國政府的產經與環境政策的執行同樣會受到全球跨國性的官方或民間的生態環保壓力團體的監督。事實上,除了紡織業界與政府之外,甚多的學術研究機構或跨國性的合作研究團體也正在默默地為維護美好的地球生態環境付出心力。

責任義務鏈的交錯關聯

這個責任義務鏈是交錯關聯的,彼此之間有責任有義務也包括了奉獻。一個新的紡織產品有可能因為牽涉到不利于生態與環保的問題而演變成國際問矚目的焦點,如果我們稍加留意國際間紡織產品的市場動態,這種個案是曾經發生的。以下幾則國際間、政府與著名企業對于生態與環保的具體的規范列與策略值得研發人員參考:1997年在日本京都舉行的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要求先進國家對于造成全球溫室效應的氣體的減量比例與期限。此后雖然仍有多次的討論以及各國政經環境的差異在執行上仍有爭議,但這個具有壓力與制裁性的要求已經可以看出對于地球環境的保護已經是全球各國的共同責任。紡織產業屬于高耗能產業紡織研發人員的種種注重環保的產品設計,將可以對地球環境的保護盡個人一己之力。

生態標準:責任義務鏈的中樞

生態環境與信息科技已被視為21世紀產業兩個重要的課題,其中生態與環境保護包括對生命的尊重已經逐漸被列為產品必須附帶的基本責任。工業的污染將可能引發地球生態的浩劫,無害人體的紡織產品被視為尊重生命的基本要求,能源短缺也將是這個世紀可能面臨的嚴肅問題。

目前在紡織品生產過程中我們必須考慮的是:流程須合理的縮短,污染排放(Emlssions),如廢氣排放(AirEmissions)廢水排放(Effluent)之降低的制作流程設計與選擇,選擇能源耗用(Energy Consumption)較低的素材與制作流程,可回收素材的使用與加工技術,避免染整藥品與產品潛在毒性(Potential Toxicity)。此外,絕對的生態清潔產品(AbsoluteIy EcologicallyCleen Products)已是21世紀紡織產品研發的重要方向,這類的產品研發是責任也是公司的利基所在。我們必須具有對地球能源短缺的危機意識與必須減少地球過重的污染負荷的醒悟。所謂3R也就是將意識與醒悟付之實踐的手段之一,所謂3R即:Reduce:減少廢棄物、制程減廢及抑制廢棄物之發生,Reuse資源再使用,Recycle:資源回收再利用(即再資源化)。

在前文提到的責任義務鏈中,融入全球一些著名的生態環保的規章環保品牌的基本規定與精神,是很重要的。賦予生態與環保的要素在產品的生命之中一是責任也是防止產品因對人體,生態與環境的不利影響而造成對公司重大損失的方法。生態標準已經日益成為生態責任義務鏈的中樞。

責任義務鏈

運作的實例

日本政府環境省(Mlnistry of theEnvironment)轄設之地球環境局針對21世紀地球環境的保護明白的訂出其職責(根據2001年1月,日本環境省的該省最新局,部介紹)摘要如下地球暖化防止,臭氧層(Ozone Layer)的保護,酸雨(Acid Rain)的防止,森林減少與沙漠化之防止,南極地區環境保護等。此外環境保健部也對可能影響人體健康與生態環境的化學物質做出規范:公害與健康被告者賠償,化學物質審查與制造規范,PRTR法案(化學物質排放量管理)等。環境管理局也針對生產工廠與事業場對于危害健康與生活環境的防患訂定相當明確的管理機制。

日本Mizurqo株式會社是全球著名的運動用品公司之一,該公司對于21世紀的地球環境保護訂定了明確的方向為配合1997年在日本京都舉行之地球溫暖化防止京都會議(PCC COP3)規定日本在2010年之C02排放量須較1990年減少6%之規定,該公司擬訂其日本國內之所有事業之C02排放量在2010年時要比1990年減少10%,對于造成酸雨主要原因之SOx、NOx之氣體排放抑制,該公司明確宣稱要努力在2007年將NOx之排放量較]998年削減80%,基于對森林的保護該公司將紙的購入量擬訂2005年時要比1998年減少50%,2004年時的產業廢棄物量要比1998年減少30%。

篇8

[關鍵詞]人物塑造 精神升華 猶太文化傳統

[中圖分類號]I3/7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0)01-0025-02

一、猶太民族歷史文化傳統下的猶太文學特點

猶太民族自公元七十年被羅馬帝國趕出家園,就一直在流浪,他們生活貧困,但卻崇尚知識、擅于精神探索,二戰后美國文壇猶太裔作家人才輩出,各領,形成群星璀璨的格局。他們的創作主要是以猶太人為題材,專注于再現美國社會中猶太人的生活,這種“越民族化、越世界化”的文學現象透過以猶太人為代表的現代人生活,反映的不僅是某個少數族裔在美國社會中的境況,而是現代人生存的普遍狀態。

美國當代文壇中第二代猶太作家,索爾•貝婁,伯納德•馬拉默德以及艾薩克•辛格雖然大都出生在美國,但都對猶太文化懷著深深的眷戀。他們從傳統中吸取養分,在作品中宣揚和捍衛傳統道德價值。雖然作品色調灰暗,但卻流露出他們對人性的樂觀和肯定,集中反映的是現代人的精神世界,體現了他們對傳統道德與自我本質的種種思考,承載著他們對人類的終極關懷。

猶太作家貝婁于四十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被批評家們譽為福克納、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文學繼承人并榮膺諾貝爾文學獎。貝婁以城市街道的動亂作為小說背景,人物多數是城市中的猶太人。他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古老的傳統,大量運用猶太人的寓言和傳奇,同時又在作品中體現了美國猶太人尋找自己新的命運時錯綜復雜的心情。不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更加融入了福樓拜、狄更斯、巴爾扎克等人所著歐洲小說的傳統風格。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猶太作家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亦可謂獨樹一幟,其主要作品均是以意第緒語寫成,與猶太人正式場合下使用的希伯萊文相比,意第緒語更加活潑、生動,詞匯豐富,生活氣息濃厚。但真正使得湮沒的希伯萊古老傳統重又煥發光輝的猶太作家當屬馬拉默德,他與貝婁等同批作家相比,更多采用意第緒語的口頭傳統,猶太人的苦澀、含混的笑話以及遠古時代的抑揚陳詞,猶太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等等,這一切無法使人不意識到當今美國現實中猶太人的存在。他的作品在背景人物、主題上都具有鮮明的猶太特色。

二、厚重的歷史文明傳統下的猶太人物塑造之凄美

一個民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必然植根于其民族傳統,猶太人幾世紀以來,生活在半封建的孤立狀態中,飽受貧困壓榨之苦。他們篤信宗教,崇沿道德法規,在學術研究方面具有豐富久遠的傳統。自移居美國以來,猶太人逐漸失去他們本族的文化。大戰的浩劫將這一文化在歐洲的殘跡滌蕩一空。因而他們有如流浪異鄉的孤兒般割斷了與過去的聯系,而戰后美國的繁榮對他們來說卻無緣無份。在物質生活上,他們處于被剝奪的地位,在精神上處于無所依恃彷徨的狀態。猶太知識分子在現代世界中處于困境:思想上、政治上的理想破滅;與過去歷史切斷關系后在日亦繁榮的社會中所處的孤獨狀態;與美國社會的格格不入。在戰后數十年間猶太作家創作的小說中,主人公幾乎都是孤獨無緣、飄忽無依、搖擺不定的人。“異化”、“犧牲品”、“邊緣人”、“受難者”、“傻瓜”和“倒霉人”等等成為描述猶太人敏感性的最流行的詞匯,“猶太人”也成為人類普遍被隔絕的形象。

凄美的猶太人物首先以“傻瓜”、“倒霉人”的形象來塑造,這是戰后猶太作家經常描繪的一類文學人物。這些注定失敗、一貫把事情弄糟糕的倒霉人,他們的失敗不僅是由于他們作為猶太人或外來移民所處的階級地位,還由于他們本人內心復雜的神秘莫測的性格。伯納德筆下的主人公多是猶太移民,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凡人。主人公多是些小人物,卻如他本人一樣,在與不可捉摸的苦難命運做斗爭,從而讓我們從這些小人物的身上看到了人的尊嚴和偉大。了解到普通猶太人在舊大陸的生活思想和情懷,以及身處新大陸的猶太人的彷徨困惑。一貫倒霉的人物在馬拉默德的作品中也顯露無遺。《魔桶》的主人公列奧是位力圖逃避過去、追求新生活的知識分子,但他追求新的生活卻被惡夢纏住,沒人愛他,他也不愛別人。這個被世俗拋棄的寒酸書生,沒有朋友、沒有社交、更沒有金錢。而當代猶太小說中,“倒霉人”的原型是辛格短篇小說《傻瓜吉姆佩爾》中的主人公,小人物吉姆佩爾,善良天真,被世人捉弄,在生活中四處碰壁,正如貝婁《只爭朝夕》中的威廉,由于過分單純常常被人欺騙,卻從不肯放棄對人的信任。“傻瓜”這一形象,源自意第緒語的口頭文學傳統。猶太人在自我解嘲中化解生活加諸的種種不平,在洞悉自己的困境中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在“傻瓜”看似笨拙的外表之下,藏著圣徒般的心。“信”,不是因為他們呆,而是因為他們執著于信仰。“碰壁”,在他們看來是上帝安排的考驗。只要堅信善的存在,人性的美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的靈魂就可以得到凈化升華。

無論是傻瓜吉姆佩爾,還是列奧、威廉,從另一個角度上看,都屬于一種“受難者”“犧牲者”的形象,這是猶太文化襯托下的又一類典型文學人物。盡管猶太人自稱是“上帝的選民”,兩千年來,他們一直在異族的統治下求生存,社會地位低下,飽受歧視。尤其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滅絕的大屠殺,猶太作家自是不可能漠視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大浩劫。在他們看來,猶太人是世上一切“受難者”的代表。“受難”,不僅僅是猶太人獨有的生存狀態,而是現代人不可回避的命運。現實雖然殘酷,猶太小說的主人公卻在默默忍受苦難中,領悟到了生存的意義。猶太文化認為生活的重心在未來,人就要在今生中不停頓的自省中獲得思想的凈化與升華。猶太人相信舍已為人,人是應該受苦的。馬拉默德所說的“人人都是猶太人”的經典名言。在他的短篇小說《魔桶》中,猶太經院學生列奧找媒人介紹婚姻,卻愛上了媒人粗野墮落的女兒,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拯救她,并在受難的過程中找到了自我。

“邊緣人”亦是戰后美國猶太文學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貝婁《只爭朝夕》中的湯米•威廉便是這類人物之一。這一形象也能從猶太歷史傳統中尋根溯源,找到根據。我們知道,猶太人的歷史是流浪的歷史,失去了故國,被迫與其他民族雜居,為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受盡了歧視和壓迫。他們處于社會的邊緣,無法融入主流文化。這種被排斥的地位讓他們對異化、孤獨等西方當代主題早已有了深刻認識。在美國式生活方式的侵襲下,隨著猶太社區的解體,他們面臨著喪失傳統的危險,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本質危機。他們與逝去的歷史傳統產生了隔膜,卻無法毫無顧忌地投入美國社會,是名副其實的“邊緣人”,精神上彷徨無依。威廉就是這樣一個處于社會邊緣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人物。他也曾有過美好的理想,為追求自我價值毅然棄學,奔向好萊塢。但七年后才發現這只是一種幻想,朦朧地得知自己的失敗后,他轉而成為一個兒童玩具推銷員。這是一個穩定的工作,但又因小小的賭氣,憤憤不平拂袖而去。他知道在這個世界里不昧良心很難生存,但他又懷了一種“對真理的情感”寧做一個“受苦的人”而不愿意“清醒”。在如今的金錢世界中,湯米固執地追求“真正的自我”,拒絕出賣給虛假的價值,其結果當然只能是軟弱無力與孤苦無助。而他的父親阿德勒醫生的形象卻截然不同,阿德勒醫生年過八十而精力充沛反應靈活,永遠是衣衫整潔,“站得筆挺”。而湯米在小說中處處顯得萎靡不振、邋里邋遢。二者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照。他的父親是社會主流的弄潮兒,成功者的代表。那么他對這種“邊緣人”的態度如何呢?父子親情能否超越這種社會定式?事實上兩種人水火不容,老醫生對兒子的痛苦不聞不問,湯米在困境之下求助于他,他卻抱了堅壁清野、滴水不露的態度。湯米成了金錢世界真正的受害者。他感到紐約簡直是一個“父不父、子不子”的地方。“邊緣人”在金錢泛濫的社會里連親情的紐帶都不能維系。

三、小結

透過猶太作家的小說作品,猶如體驗了猶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和歷史傳統。一位杰出的猶太作家亦是一位道德學家,在他們的作品中,重要的不在于所呈現的各種感情,而在于人物面臨的各種抗爭。作品洞悉了世代猶太同胞的悲慘際遇:他們雖囿于環境,卻有著人的尊嚴,找到了再生之道。他們身處充滿敵意的荒蕪世界,卻在利他主義和自我分析中獲得了精神力量,精神上的皈依、道德上的重生。

正是這三位個性文學天才對猶太文學的不同理解和執著追求,也正是他們所竭力挖掘的道德和世俗這兩個性質相反的生命元素的對立所形成的張力,才使得猶太文化和歷史成為了世界化的文學現象,并因此被世人所認同,而他們作品人物的內心斗爭與思想升華傳達了無盡的人生意義,使得猶太文化所隱含的藝術價值難以被后世所忽略。

【參考文獻】

[1]Michael P. Kramer.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Ezra Cappell. New Directions in Jewish American Fiction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2.

[3]虞建華.美國文學詞典•作家與作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4]李鑫華.論前景化在魔桶中的表現意義[J].國外文學(季刊),2001(3).

On the Embodiment of Jewish Culture in Text Creation of Jewish Literature

WANG Yu xi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chool,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32, China)

篇9

打造“永生不死”之身

科學家稱,人類在未來20年將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

不久前,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對外披露,他將實施一個名為“俄羅斯2045”的驚人計劃。該計劃也被稱作“阿凡達計劃”,其目的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延長人的生命,直至實現“不死之身”。據說該計劃目前已獲俄羅斯科學教育部大力支持,已有5000多名科研人員和志愿者報名參加。

“俄羅斯2045”的設想源自于2002年上映的好萊塢科幻大片《時間機器》。這部影片講述,青年工程師亞歷山大乘坐自己制造的時光機器來到80萬年后的地球,發現在經歷了月球破碎、冰河時期等大浩劫后,地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也已經分化成了生活在地面上和地底下的兩個種族,人類的科技幾乎消失殆盡。不過,亞歷山大在一個山谷里遇到了全息“虛擬人”沃克斯。“他”看起來和真人一模一樣,擁有人類的感情和記憶,但實際上卻是一個靠核能驅動的大型數據庫。亞歷山大曾經在21世紀的紐約圖書館見過沃克斯。也就是說,沃克斯目睹了幾十萬年中人類的毀滅和重生,堪稱“永生之人”。

“俄羅斯2045”將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到2020年),打造出可以通過人腦進行遙控的機器人;第二階段(到2025年),將已去世的人的大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讓其生命在機器人身上得到延續;第三階段(到2035年),研發出可以存儲人的全部性格和記憶的“人造大腦”,當一個人去世后,可以繼續他的生命;第四階段(到2045年左右),最終打造出“虛擬人”,即具有人類的思維、意識和感情,但沒有肉體的全息影像,它將像《時間機器》中的沃克斯一樣成為“永生之人”。

“俄羅斯2045”的終極目標是在2045年左右,實現將人類的思維移植到機器人上,由此打造人類的“不死之身”。而現年61歲的美國科學家雷蒙德·庫茲威爾更是爆出驚人言論。他于2012年7月撰文說:在未來20年里,納米技術將取代人體許多重要器官,科學家將實現“長生不老”的夢想。庫茲威爾說:“我和其他許多科學家都相信,在未來20年左右時間里,我們將有能力對人類這款還屬于‘石器時代’身體的‘軟件’進行重新編程,以使我們停止衰老,甚至返老還童,納米技術將確保我們一直活下去,直到永遠。”

庫茲威爾以成功預測多項發明的誕生而著名,他做過的其他重要預言還有:納米機器人將取代血細胞,其工作效率將提高幾千倍;未來25年里,我們在奧運會上可一口氣跑完15分鐘的短跑沖刺,可深潛4小時不用換氣;對于心臟病患者來說,今后只要送到醫生那里進行一個小手術就行了,納米血細胞機器人可讓他們繼續生存下去;納米技術將大大拓展我們的心智能力,我們將具有在幾分鐘之內就寫出幾本書的能力;如果我們想進入虛擬現實模式,納米機器人將關閉我們的大腦信號,然后將我們帶到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字全息圖可隨時進入我們的大腦,為我們答疑解惑……

庫茲威爾的這些預言乍聽起來并不現實,但他指出,事實上,這些預言都基于以下事實:人類對基因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認識正在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加速。他在其著名著作《奇點臨近》中寫道:技術水平上升一倍所需要的時間正在不斷縮短。這是一條指數級增長曲線,當抵達一定的臨界點后,技術水平的上升將呈現井噴式加速,原本需要20年才能達成的技術進步,將只需要10年、5年,然后是2.5年、0.75年即可實現,如此不斷加速。他認為現在我們正處于這一臨界點附近,我們即將迎來一輪急劇的技術進步加速階段。

庫茲威爾說:“我們可以期待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類變成了電子人,我們擁有人造的四肢和器官。”

人工組織替換生物學上的血肉之軀

醫學研究的發展,在挽救生命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延年益壽的希望。

如果上述兩則消息讓你覺得不可思議,那么建議你到一個地方去看看,或許你就會改變自己的看法。

那里是凱文·沃里克的辦公室。沃里克是英國雷丁大學的控制論教授,被人稱為“身體黑客”,以將傳感器和射頻芯片植入自己的身體而著名。在他的辦公室里,你將看到幾輛微型賽車——這些賽車是如此之小,即使當作你8歲時的生日禮物也會令你感到失望。不過,它們可不是普通的玩具車,當它們馳騁在老鼠的大腦里時,可以影響和操縱老鼠的大腦意識。在沃里克看來,未來人類的身體真的會變得不那么重要,身體不過就是大腦活動的工具而已,他甚至預測大腦本身也并非不可替代。

醫學研究的前沿科技,從人工心臟到干細胞研究,在挽救生命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延年益壽、“永生不死”的希望。以下是醫學研究領域的一些最新進展。

心臟的再生與康復

十年前,接受人工心臟移植的患者只能在醫院里延續他們的生命。而如今,可裝在背包里的6千克重的人工心臟泵取代了原先重達180千克的人工心臟泵,使得接受人工心臟移植手術的患者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55歲的意大利人彼得羅·佐澤托,在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之前依靠SynCardia人工心臟維持生命的4年里,每天都能騎自行車和散步。一般來說,在患者死亡或獲得捐助者的心臟之前,SynCardia心臟可為患者額外爭取到12周的生命,而佐澤托則創下了4年的生存紀錄。

篇10

關鍵詞 地震;海德格爾;向死而生

作者簡介 溫繼往,湖南文理學院法學院學生;陳宇宙,湖南文理學院副教授,博士,湖南常德415000

中圖分類號 B51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2728(2008)08―0022―03

2008年5月12日,天災突然之間降臨。天府陸沉,神州浩劫。財產的損失,已使人瞠目,而人員的傷亡尤使人斷腸。每一個中國人其實都是災民,都是這場災難的幸存者!經歷了這場震災后,人們正重新驗悟生存。我們需要重建那破碎的家園。我們更需要撫慰那受傷的心靈。

重建不是重復,撫慰不是忘卻,我們要做的遠不止回到我們以前的生活,因為苦難讓我們重新體驗著生活的意義!災難總是反思與革新的契機:當大地忽然搖動時,一個人一輩子對不動產的積攢,一個國家30年來的GDP崇拜,突然似乎顯得荒謬。我們不死,不是因為死者有什么地方不如我們;我們不死,只意味著我們被賦予了振興這個國家的責任。如果富起來的人們不懂得什么是幸福,那這場災難把人拉回到了“生存”的基本面上。我們重新體驗著生存的意義,我們在毀滅中重生,我們在逝者的奠基上重生,我們向死而生:死亡的洗禮使我們變得和過去不一樣。我們知道,死亡領悟,向死而生,正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在林中路上的思。

一、向來沉淪的此在

海德格爾哲學關注的一直是存在,它通過對存在的提問、對存在意義的追問,將此在與世界關系的哲思反映出來。在海德格爾看來,存在總是存在者的存在,但存在不是任何一種特殊的存在者,也不是對存在者的整體抽象。然而我們能通過某一特殊存在者來通達存在,在這種存在者那里,存在不是完全被封鎖著而是已經以某種方式展開了。展開意即有所領會。人,就是這一特殊存在者,人不是現成的存在者,人是一個未定型的始終面對可能性籌劃自身的開放的存在者,這樣存在才能在此“存在出來”。在海德格爾哲學里,這樣的人被稱為“此在”。“此在”這一稱謂,關注的是人的存在,強調的是人這一存在者是有存在論上的與存在有直接親緣關系的優越性,這一優越性是通過此在的生存得到規定的。所以。此在“是先于其它一切存在者而從存在論上首須問及的東西了”。這里被“問及的東西”就是對此在的存在論分析,即此在的生存論。

此在的生存問題是此在在存在者層次上的存在問題。此在基于生存的可能性來領悟自身的存在,而這些可能只有此在“在世界之中”這個基本機制中才能展開。其展開狀態和方式根植于此在的結構整體的整體性之上,海德格爾稱之為“煩”。存在論層面上規定的“煩”,不能問它煩“什么”,它就是“煩”,是一種純情緒狀態,“在一種尚待闡明的意義上,Sorge是一種對現存狀態,對存在自身的奧秘和對那種改變著各種在者的存在的奧秘的煩心、煩和責任”。

海德格爾對煩的分析表明,此在向來就是“被拋”沉淪于世的。“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與他人共同存在。”共在是此在的本質規定性,屬于此在的內在結構,即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與他人一起存在。此在“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機制就是生存,而存在就是生存的種種可能性。正是這種可能性的可選擇性,此在對自己的將來能夠選擇,選擇作為自己存在或者不作為自己存在。而不作為自己存在即沉淪對此在的誘惑在于它能使此在投入到眾人,得到一種安寧,這種感覺會使我們認為生活一切井然有序,免除了我們對各種不確定的可能性作出選擇的痛苦,并不要承擔為這種選擇所應該承擔的后果。所以此在向來沉淪著。

二、地震啟示“無”:將此在從沉淪中喚醒

此在向來沉淪。然而在地震這個突然降臨的毀滅性的災難面前,我們所有的基于生活的解釋,我們沉淪的方式,在頃刻間毀于一旦。地震將此在帶到了一個近似于“無”的境地:此在為之煩忙的一切都已經失去。但此在仍在,“只要此在作為其所是者存在,它就在被拋擲狀態中而且被卷入眾人的非本真狀態的旋渦中”。這種狀態被“畏”這一特殊情緒擺到我們面前。“畏不是怕”,“怕”必定是有具體的東西,即“怕什么”,但是在地震中所有“什么”都毀滅了,所以畏沒有畏什么,“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震后,一切都變得陌生,我們除了存在,一無所有。無論我們愿意不愿意,我們都將繼續自己對生活的籌劃。但是在純粹的“無”中這一切都不再可能。海德格爾認為,純粹的無乃是意義的失落,是對一切存在的意義的否定,而這個純粹的無,乃是“死”帶給此在的。地震中無數生命的遠去,對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中,“能在”雖然沒有份量,但是卻不是此在愿意負荷起來的。此在總是把自己的能在交給常人,“幫忙”這種情況總是經常并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死亡這件事情上卻是任何人也無法“替代”幫忙的。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為誰而死”,總是在“某件事上”,當此事過去后,被替代者還是要死的。“任誰也不能從他人那里取走他的死。”“死亡是此在本真的存在,此在就是向死亡存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死亡決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種從生存論上加以領會的現象。”

在地震帶來的災難后,孑然一身的此在意識到了完整的自我。然而,要成為自己,還必須聽從良知的呼喚,“嚴格說來,所謂‘良知的呼喚’是一種內心的會話,‘良知的會話是在緘默方式中獨自地、不斷地進行的”’。這種呼喚的發出者是此在自己。我們在經歷了地震中一系列事件后,一旦我們明白我們的處境,良知就會不斷地提醒我們的責任。愿有良知,就是愿意選擇最本己的可能性并為此負責。此在的這種選擇,海德格爾叫做“決斷”。存在論上的決斷是在看到自己的終結和整體而決定和選擇,是一種先行的決斷,是面對死亡的決斷,由此此在自己才有了真正的自我。

地震之后,作出這樣的決斷,意味著當此在籌劃其當下的人生時,永遠會以“如果沒有明天”這樣一個假設出發。那么在當下的環境中,此在不會將自己的存在托付給常人,此在會承擔起自己的本真的生存,而對生活的籌劃也將站在更高的層次上。不至于又投入到常人中尋求那種安寧,并承擔起“能在”這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在地震帶來的毀滅中,此在在沉淪的迷夢中被喚醒,主動承擔起自己的存在。但是此在作為一個“能在”的存在者,盡管在當下的“無”的境遇中能承擔起其存在,但此在的將來還是可以選擇的:作為自己或者不作為自己而存在。因此“此在的存在的闡釋,作為解答存在論基本問題的基礎,若應成為源始的,就必須首要地把此在之存在所可能具有的本真性和整體性從生存論上帶到明

處”。海德格爾將此在的整體性的問題的回答歸結到對死亡的領悟之上。

三、向終結存在:將完整的此在帶到明處

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人們,對死的向終結存在的理解應該更為深刻。在死亡突然襲來之際,地動山搖的感覺使將死亡看成是一個在某個未知的將來的事情的想法顯得如此幼稚。死亡當然意味著終結,但是卻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結束。此在生存著走向死亡,“死亡所意旨的結束意味著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頭,而是這一存在者的一種向終結存在。死亡是一種此在剛一存在就承擔起來的去存在的方式”。由此我們便將此在看作是一個走向尚未的“活的”整體,而不是到死亡就嘎然而止的現成存在物。因為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自己的終結,那么從存在論的角度說,此在在每時每刻都是一個能在的整體。由于死亡這一終結是使一切可能性不再可能的存在可能性,每時每刻都在經歷著自己的終結的此在,每時每刻都終結于可能性。所以,將死亡理解為“向終結存在”是把握此在之能在的整體的前提條件,唯其如此,此在才能作為可能之在而本真地在世。將此在的終結由亡故到死亡理解轉換后,海德格爾就能理所當然地從正面提出他的死亡概念:“死作為此在的終結乃是此在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確知的,而作為其本身則不確定,不可逾越的可能性。”

唯有這樣理解和領悟死亡,使這種“威脅”始終保持在我們頭上,此在才能在時間的流逝中保持其本真的存在,而不會因為震后生活的恢復,意義的復興而重新遮蔽存在,回到以前的生活中去。那么我們的人生籌劃就能始終保持一種緊迫感,它迫使我們放棄“安寧”,承擔起人的“能在”,真正體會到“去存在”的意義,以一種“假如明天不再降臨”的心態去努力實現人的生存的意義和尊嚴。因為對死亡的領悟,我們不能以地震不再降臨的偶然性為人生規劃的前提。

這樣,在“向終結存在”中,此在獲得了一個“未完成的”整體性,而在對死的“畏”中,此在從沉淪中抽身而出,得到了其本真性。所以,海德格爾的死亡概念的分析,使海德格爾通達存在的此在作為“完整的”“本真的”在生存論上帶到了明處。為存在論的分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作為一種人生哲學,他也為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明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四、也許明天會更好

海德格爾將此在的整體性結構規定為煩。煩作為一種存在論上的沉思,作為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其實我們并不陌生。煩在不斷地提醒著我們當下的處境,不停地告訴我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他要求我們“終日乾乾,夕若惕”,要隨時準備好面對生活,而“面對死亡的決斷”,則是以一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氣概,坦然擔負起自己的存在。

一般看來,好像海德格爾的這一系列規定將我們的人生推入到一個相當無趣的境地。在這種認識里,在地震災區的重建中,我們不是對著廢墟“煩”,就是面對著一無所有“畏”,而堅強者也不過是面對毀滅作出烈士般的選擇。這樣的人生無疑是灰色的。其實,海德格爾在存在論上對人生態度的規定遠不同于認識論上的理解。存在論上煩的沉思并不與任何一個我們享受生活的方式相抵觸,決不是板起臉孔訓人。因為我們只有先活著,才能對生活進行思考!沉淪這個存在論上的概念絲毫不帶有道德上的色彩,它甚至是我們一直以來并將延續下去的生活方式。地震后我們的生活當然還要繼續。正是在生活中,蘊涵著人生百態,以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成果,換句話說,不繼續沉淪就無法對生活進行真正的沉思。但是如果我們一直安心于沉淪中。一如既往地感到輕松愉快,認為生活一切都井然有序,繼續享受那種安寧,那不是擺脫了“煩”,而是煩的非本真狀態――畏的種種表現。而面對死亡的決斷,就是在沉淪中能在常人中抽身而出,能回到本真的狀態對我們的生活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就是此在對自身的超越和對生存境遇的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