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古詩范文

時間:2023-04-03 09:18: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楓橋夜泊古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楓橋夜泊古詩

篇1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

篇2

古詩是美的,古詩美,美在它的簡約,美在它的意境――凝練生動的優美詞句卻蘊涵著引人入勝的深邃意境。

古詩教學也應當是美的――簡約明晰而又靈動智慧的美。

古詩“言約而意豐”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在“疏通文句”時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式的“翻譯”上。那么,怎樣才能讓古詩教學“散而不亂、細而不碎”呢?

一句話――抓詩眼!

我們說眼睛是最能傳神的器官,被稱為心靈的窗戶。人有眼,詩詞亦有眼。我國的古典詩詞大多受字數、句數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用字,力求達到一字傳神的效果。這種在關鍵處畫龍點睛的字詞,便是所謂的“詩眼”。“詩眼”是全詩中最精彩是最傳神,最能表現詩文主旨的詞語或句子,是“詩人眼睛看大千”,是“詩人的視角”。往往一字就使全詩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若能敏銳的抓住詩眼、詞眼,往往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顯得大氣智慧,避免了單調的逐句逐句的講解,致使古詩的教學支離破碎。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所作,有“中國詩詩眼”的美譽。安史之亂后,中原百姓淪入深重災難之中,已中幾年進士的張繼還沒來得及被任用。在這種情況下,他來江南游歷,足跡遍布會稽、吳郡一帶,舉目無親,無依無靠,沒有官職,生活艱難。就在這種國難身貧的困境中,張繼那漂泊無依的小船來到了楓橋之地。那是一個深秋的夜晚,張繼停船在楓橋邊,感物傷懷,殘月、烏啼、霜天、江楓、漁火、寺影、鐘聲,與詩人愁苦的心境交織在一起,他提筆寫下這首《楓橋夜泊》。一個“愁”字乃全篇詩眼所在,真切自然地抒發了一位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鄉愁緒。學習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

在教學《楓橋夜泊》一文時,筆者始終圍繞這個“愁”字作文章:

1.抓住“愁”字,初悟詩情。

(1)學生朗讀古詩,找出最能表現詩人此時情感的字(愁)――開課伊始,便先抓住詩眼。.

(2)詩人為什么愁,我們來看看詩題。

(3)泊”是什么意思?為何夜泊楓橋?(適時的穿插介紹詩的寫作背景,了解游子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鄉愁緒,讓學生走進張繼的內心之中。)

(4)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全詩。

2.從“愁”字引出想象,感悟詩的意境。

(1)接下來讓我們走進古詩,走進張繼的生活,看看哪些詞句你體會到愁?

(2)讀到“月落烏啼霜滿天”時,你腦中出現了哪些畫面?描述你腦中的“江楓漁火”。

(3)讀著“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夜半鐘聲到客船”,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你們看到月落烏啼的畫面,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但是在作者的家鄉,他和親人,他和朋友卻有過怎樣溫馨的畫面呢?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你看到的情景寫下來。(生寫話并描述想象的場景)

(5)師引:多么美好的畫面啊,但此時這樣美好的一切卻全被這鐘聲敲碎了。這里沒有鳥語花香的美景,有的只是――

生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師:這里沒有親人熟悉的面容歡樂的笑聲,有的只是――

生讀: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師:這里沒有家鄉的暢快,有的只是游子的滿腹愁緒啊。一個字:愁!

生齊讀全詩

……

詩是美的,想象是美的。通過想象,訓練了語言,讓學生感受家鄉生活的溫馨美好,理解詩人的游子的愁緒也就水到渠成了。

3.從“愁”字出發,課外延伸,學習《泊船瓜洲》。

(1)接下來,我們學習另外一首古詩。這首詩勾畫了一幅怎樣畫面,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請你運用上一首詩學到的辦法,自學這首詩。(出示《泊船瓜洲》)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提供作者生平簡介。

(3)在理解詩意基礎上,思考:這一首詩與《楓橋夜泊》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4)學生帶著不同的感受讀詩。

篇3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最是江南采蓮時

有些詩,需要在琵琶聲里,緩緩念出。

這聲音不能靠近,猶如月色花影,它是芬芳的,空靈的,嫻靜的,帶著春意的歡喜泊在江南的綠韻中。

有些詩,需要伴著舞蹈而行。弦聲切切,舞姿翩躚,有多少婉轉纏綿,在水袖輕舞間,春去夏來。

江南的夏日,離不開一池池清荷。碧綠的荷葉,玉石翡翠般擠滿荷塘。是怎樣的一種繁茂和旺盛啊!

塘水清澈可鑒,那些調皮的小魚兒,尾鰭輕搖,你的心中早已是漣漪四起。目光追隨著小魚兒,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恍惚間,如在夢中。

你聽,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一群采蓮的姑娘翩然而至。她們素衣羅裙,低眉含笑,婉轉的姿態,如荷葉間散出的古典的沉香。

這些采蓮的女子,任纖纖細指在荷葉間翻飛,粉粉的臉蛋如荷花盛開。在她們的船頭,剛剛采下的蓮蓬已經像小山一樣堆起。

你聽,有清涼的歌聲響起。原來,快樂的不只是魚,還有這些采蓮的姑娘!原來,這首詩所表現的便是這份勞動生活的快樂。

這樣的一份自然、純粹和美好,怎能不讓人心生喜悅和向往?還好,我們可以以歌記之,以舞載之。

“樂府”便是這樣一種很特殊的官署,主要任務就是制定樂譜,訓練樂工,采集民歌。“漢樂府”當然是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為什么這樣一首簡單,甚至有些稚拙的詩歌能流傳至今,并令每一個傳唱它的人歡喜不已?詩中大量運用重復的句式和字眼,樸素明朗,猶如天籟。它是人類美感本能的自然流露,并且,它的單純、稚拙是不容模仿的。

原來——簡單,最美!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霜滿天泊楓橋

如果要我畫一幅以《楓橋夜泊》為主題的畫,我一定會把畫面的背景確定為深藍色。那像海一樣深藍色的憂郁,是這幅畫彌散開來的無法抑止的氣息。

遠處:秋夜無言,殘月似鉤;秋霜如雪,寒氣逼人;老樹靜立,寺宇若現。近處:江畔楓樹,隱隱綽綽;漁舟燈火,閃閃爍爍;客船夜泊,清冷寂寞。此情此景,令人深感孤寂與落寞。而棲鴉的夜啼、古寺的鐘聲,使羈旅之情更加不堪。

張繼流傳下來的作品并不多,據《全唐詩》中記載,大約30篇左右。而讓他聲名遠揚的便是這首《楓橋夜泊》。

詩的首句,只七個字,寫出了三層意思,即詩人看到的、聽到的,以及感受到的。詩人看到的是:月亮已經落下去了,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時分落山,這就交代了夜泊的時間。詩人聽到的是:夜間烏鴉的啼叫。烏鴉夜間一般是不叫的,一定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擾。我們可以想象,也許是來了一條客船,也許是月亮落下時光線明暗發生的變化,驚動了這幾只烏鴉。詩人感受到的是:寒霜滿天,涼氣浸骨。三種不同的感受組成了一個特定的景象。我們不難推測,這是在深秋,或者初冬,一個上弦月的子夜。

詩的第二句,“江楓”和“漁火”都是“暖色”,而第一句中的“霜天”和“殘月”都是“冷色”。這樣的一種冷暖交織,與詩人愁苦的心境互為映襯,真切地表現出詩人孤寂、惆悵之情。

梁代是一個非常崇尚佛教的時代。“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描述就是這種情景。寒山寺建成于梁代,據說有一個叫寒山子的和尚在這個寺廟做過主持,故稱“寒山寺”。自張繼寫了《楓橋夜泊》這首詩之后,寒山寺就更加有名了。

篇4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7A-

0070-01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獲得心理機能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依托現有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利用音樂、道具和其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適應當前教學要求的場景和氛圍,引領學生形成深刻的情感體驗,進而不斷提升學生對課文的認知與理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以下,筆者將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導入、教學知識講解和課堂教學拓展等應用進行闡述,以期待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發展。

一、設置懸念再現情境,完成課堂教學導入目標

學生由于受到自身成長現狀和認識水平的影響,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認知和了解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課堂教學情境的再現則為學生快速了解教學內容、完成課堂教學導入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尤其是一些與現實環境緊密聯系的生活例子更容易引發學生的思考。在課堂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設置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情境,綜合使用教材、道具、生活場景等,調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以小學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烏鴉喝水》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在教室中設置一個較為常見的生活場景:運用多媒體設置森林背景,教室中放置一個盛有水的錐形瓶、一堆石子以及一些干樹枝。教師把這些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場景引入課堂中,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一時間,學生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而后,教師指定一名同學身穿“烏鴉”演出服進入教室,并按照課文的故事腳本做出四處尋找水源,非常口渴的樣子,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被“烏鴉找水”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當“烏鴉”尋找到一個水瓶子卻無法喝到瓶中的水時,教師及時拋出問題:“烏鴉怎么樣才能喝到水呢?”學生們紛紛開動腦筋,七嘴八舌地回答:“把瓶子放倒!”“把瓶子打碎!”“把瓶子掛起來!”……課堂情境的設置為教學增添了懸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為接下來的課文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渲染氣氛營造情境,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過程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的情境創設和氣氛渲染可以為學生理解課文、感受情境提供良好的條件,尤其是配合音樂手段的應用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綜合感官,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過程,進而實現課堂教學效能的全面提升。以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古詩《楓橋夜泊》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初對《楓橋夜泊》的主要內容、詩歌的意境和中心思想進行講解,使得學生能夠初步認知、了解這首古詩。而后,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音樂、詩歌朗誦等手段渲染氣氛、營造詩詞意境,引領學生靜靜地體味和深切感受詩歌內涵。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楓橋夜泊》的電視詩歌作品,播放預先選定的音樂,讓詩詞中游子的思鄉之情浸潤于學生心間,將古詩中的意境與音樂、畫面融于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情感體驗過程。最后,教師充分借助現有的氛圍、情境,帶領學生朗誦古詩《楓橋夜泊》,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他們對詩詞的理解就會深刻與自然,進而完成了相應的教學目標。

三、圖文并茂展現情境,實現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化教學直觀、形象性地展示課文內容,將學生引入一個動靜結合、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當中,引發學生的遐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深度拓展與延伸。比如在語文S版二年級下冊《可愛的西沙群島》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將“我的家鄉西沙群島”有關的電影資料、圖片作品展示給學生,引領學生深入領略西沙群島的美麗海景、多樣化的海洋植被,感受西沙海底世界的萬千景象,進而引發學生對于家鄉的無限遐想。而后,教師充分依托課堂學習氛圍和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通過文字形式抒發感想,逐步將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拓展。最后,教師借助《我的家鄉西沙群島》的多媒體背景,選擇多個與家鄉有關的音樂作品,組織學生進行“我愛我的家鄉”詩歌朗誦活動,實現教學、情景、朗誦的全民融合,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

篇5

【片段一】

師:當代詩人陳小奇寫過一首歌,歌名叫《濤聲依舊》。這首歌不但曲譜得好,詞也寫得相當不錯。請看其中的兩句。(出示)誰來讀一讀?

生:流連的鐘聲,還在敲打著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云煙。

師:第一次看到就讀得不錯。什么是“無眠”?

生:睡不著,失眠。

生:難以入睡。或者說是因為思想上的一種愁而睡不著。

師:什么在敲打著我的無眠呢?

生:鐘聲。

師:哪里的鐘聲呢?

生:寒山寺的鐘聲。

(出示清代王士禎的《夜雨題寒山寺》: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

師:為了聽鐘聲,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師:多少個月?

生:120個月。

師:多少天?

生:3650天。

師:這是哪里的鐘聲?沒錯!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奇怪的是作者為了聽寒山寺的夜半鐘聲,盼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這鐘聲的魅力為什么如此之大?

(出示明代高啟的《泊楓橋》:幾度經過憶張繼,月落烏啼又鐘聲)

師:這是哪里的鐘聲?更讓人奇怪的是高啟每次聽到鐘聲都想起了誰?

生:張繼。

師:幾度就是——

生:每次。

師:為什么幾度經過憶張繼呢?

(出示元代顧瑛的《泊閻門》:西風只在寒山寺,長風鐘聲攪客眠。宋代陸游的《宿楓橋》: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鐘)

師:七年前陸游到過哪里?聽到過什么?

生:陸游到了楓橋寺,聽到的是鐘聲。

師:七年可以變成多少年?十年可以嗎?

師:把十年換上去,讀——(生讀:十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鐘)

師:還可以換嗎?百年、千年?(生把“七年”換成“百年”“千年”讀)

師:一年又一年,變的是南來北往的人,不變的卻是——

生:鐘聲。

師:所以在陳小奇的筆下有這樣的鐘聲——(生讀)在王士禎的筆下有這樣的鐘聲——(生讀)……

師: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為什么不同的詩人都會寫到寒山寺的鐘聲?

生:張繼是誰?

師:是呀,寒山寺旁邊有那么多的景物,為什么詩人只關注到了鐘聲?這些都跟一個人、一首詩有關。

【賞析】在上述教學片段中,特級教師王崧舟首先讓學生欣賞與寒山寺鐘聲有關的現代歌詞,引發對《楓橋夜泊》背景的聯想和想象,接著引入一首首經典詩文,激發學生對寒山寺、對鐘聲的好奇。于是乎,是什么讓這些文人墨客對它們有如此的情懷,為什么千年不變的鐘聲會如此吸引大家……一連串的問題把學生帶入詩的意境中。在王崧舟看似隨意實則匠心的導引下,一縷淡淡的客愁被輕輕地敲打了出來,彌漫了課堂,彌漫了心靈,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調。

【片段二】

師:讀詩文不但要讀出味道,更要體會它們帶給我們的那種情緒、那種感覺。請選擇一個詞形容自己讀后的感受、感覺和情緒。

(生分別說出:深情、舒服、憂愁、凄苦……)

師:鐘聲給人什么感覺?

生:悲傷。

師:把感覺帶進去再讀。(生讀)

師:讀《朝辭白帝彩云間》和《絕句》會憂愁嗎?

生:不會。

師:為什么讀《楓橋夜泊》讀出的是凄苦、悲傷呢?不著急,靜靜讀此詩,可以看插圖和注釋,聯系生活,更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看看詩中哪些字詞給你這種感覺?

(生圈畫、批注)

師:這個晚上,詩人在睡覺,詩人睡著了嗎?詩中哪個詞直截了當地告訴你,張繼根本睡不著?

生:愁眠。

師:把它圈出來,反復讀讀。“愁眠”是什么意思?說說它的近義詞。

(生相繼說出:失眠、無眠、難眠)

師:這愁眠之人是誰?

生:張繼。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無法入眠的他看到了些什么?我們按詩的順序一件一件說出來。

生:月落。

師:月亮全部下去后,江面會是什么景象?

生:漆黑而幽暗。

師:詩人看到天地幽暗,心情更加——

(生相繼說出:沉重、憂愁、悲傷……)

師:因為愁眠還看到了什么?

生:江楓——秋天的楓樹,樹葉是火紅的,樹枝是枯萎的,隱隱約約、朦朦朧朧。

師:還看到了什么?

生:漁火。

師:怎樣的漁火?

生:淡淡的、忽暗忽明。

師:詩人的心情該是——

生:特別憂愁,不一般的憂愁。

師:因為愁眠,他聽到了什么?

生:鐘聲。

師:在哪?

生:姑蘇城外寒山寺。

師:什么時候?

生:半夜。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還聽到了什么?

生:烏啼。

師:那是怎樣的烏啼?

生:孤獨、凄慘。

師: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感受到了什么?

生:霜滿天。

師:霜應該在大地,所以李白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張繼感覺出了問題或出錯了嗎?

生:這是作者的一種遐想。

師:這位同學告訴我們作者看到霜滿天與什么有關系?(作者的心情)霜滿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冷感覺。張繼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

師:此時張繼最渴望跟誰在一起?

生:家人、妻子、朋友。

師:有人相伴嗎?

生:沒有。

師:無情之對、無親之對。能不愁嗎?

師:《楓橋夜泊》在張繼筆下流淌著,請聽。(配樂,師范讀、生讀)

師:突然,聽——(播放視頻)夜半,寒山寺的鐘聲來了,透過秋霜,穿過江楓,劃過水面來了,這鐘聲仿佛在對張繼說些什么?拿起筆,展開想象,請用“張繼啊,張繼——”開頭,寫一寫。注意,此時此刻,你要化身為寒山寺的鐘聲來到客船,你想對孤獨的張繼,對寂寞的張繼,對憂愁的張繼說些什么呢?

(生練筆)

師:寫多寫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筆的時候,你有一種感覺,你有話想對張繼說。其實不是鐘聲,而是你的心聲。那悠悠傳來的鐘聲,好像在對張繼說——

生:張繼啊張繼,不要覺得孤獨,天地間萬物雖若有若無,可現在有我鐘聲為你做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開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應該有的愁,心靜自然涼。

……

師:鐘聲悠悠傳來,鐘聲終將消失,隨著鐘聲的消失,張繼的憂愁也終將消失。

篇6

走進古詩苑,我看見:西塞山前的盛春,白鷺飛翔,桃花繽紛,落在水中隨波流去,鱖魚正肥,一魚翁正在斜風細雨中垂釣。

漁歌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走進古詩苑,我聽見:山村的夏夜,鳥驚、蟬鳴、還有稻田里一片蛙聲,編織成一支醉人的鄉村夜行曲。

西江月(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走進古詩苑,我看見:姑蘇城外的秋夜,霜天殘月,江畔紅色的楓樹,江中漁舟的點點火光,繪制成一幅精美的楓橋夜景圖。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蹄霜滿天,江風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走進古詩苑,我看見:北國的冬日,萬里冰封,天女散花,把整個世界打扮成一個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天國。

夜大雪歌(陸游)

朔風吹雪飛萬里,三更蔌蔌嗚窗紙。

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啊!在古詩苑漫步,來到一個美麗的水亭邊,我忘卻了回家的路:

如夢令(李清照)

篇7

【關鍵詞】“和” 古詩詞歌曲 藝術歌曲

和,是萬事萬物之本,《辭海》將“和”解釋為和諧,協調。早在公元773年,周太使伯在回答鄭恒公關于“周其弊乎”的詢問時,就提出了關于“和”的論述,他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他認為和諧才能生成萬物,相同就不能發展,只有把一種事物與另一種事物之間相平衡與協調,才能豐富增長,生成美好的事物。在中國古代,哲學家和美學家對“和”的認識更多在于音和、心和、人和、政和四個方面。他們追求宇宙和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而使人的心理也處于和諧的狀態,并使人們在禮儀的基礎上相互協調、和諧一致。這一思想也決定著以“和”為美的古代音樂美學思想,從一開始就是從尋求相互對立因素的諧調統一角度上去認識美的。《禮記?樂記》中記載有“其聲和以柔”,“樂者,天地之和也”。《國語》、《荀子?樂論》中均傳達了同樣的意思。因此,從音樂的層面來講,“和”代表的是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是一種境界,一種追求。就是要把音樂中高低長短、強弱不同的聲音按內在的規律有機的組合起來,把不協調之聲變為協調,把矛盾的音響變為和諧,從而生成美的音樂。可見,“和”的美學思想對音樂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一、鋼琴伴奏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地位與作用

古詩詞藝術歌曲是藝術歌曲的一種,它有別于中國近代其它的一些優秀的藝術歌曲。它們雖然彼此都講究人聲美,韻律美與旋律伴奏美,但古詩詞藝術歌曲更注重詩的意境與表現手法,更注重古曲的那種古色古香的韻味。

(一)藝術歌曲及其特征

藝術歌曲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普遍盛行的一種抒情獨唱歌曲。其特點是歌詞多半采用著名詩歌,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曲調表現力強,表現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較復雜,伴奏占有重要地位。《新哈弗音樂辭典》一書有這樣記載:“藝術歌曲是作為室內音樂會目的而創作的歌曲,以區別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傳統上是為詩歌所譜寫的音樂,歌詞具有很強的文學性,而且與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藝術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創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興發揮改寫而成。”可見,藝術歌曲的特征是體裁比較獨特,對詩詞與音樂、人聲與鋼琴伴奏、表演者的專業技術水平與內在的音樂表現能力要求甚高。旋律、人聲部分優美典雅,以選擇最能表達詩歌神韻,最能體現曲中情境的表現手法盡可能的滲透到詩歌的靈魂中去。鋼琴部分的伴奏則盡可能的創造出曲中的氛圍以及背景音樂的音響效果、以配合人聲更好的豐富、補充、延伸詩詞的意境。

(二)鋼琴伴奏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地位與作用

詞曲交融,詩樂合一是古詩詞藝術歌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個“樂”既包含了人聲的旋律部分,也包含了鋼琴伴奏的旋律與音響。可見,鋼琴伴奏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古詩詞的伴奏很有特色,首先,它通過奏出的音響效果來襯托某種景象,以此來呈現詩詞特定的意境。如《楓橋夜泊》的伴奏中,前奏一開始就是連續左手的三個純五度低音,奏出了寒山寺那特有的鐘聲效果,為詩詞中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勾畫出了意境。其次,通過模仿自然界的聲音來渲染情緒氣氛,以表現某種情境。如《楓橋夜泊》的伴奏中,右手帶裝飾音的九連音與左手帶裝飾音的二分音符始終貫穿于整首樂曲,其作用就是通過模仿古琴的琴聲來呈現詩詞的情境,創造出了詩詞所要表達的那種“月落烏蹄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滿”與“愁”的氛圍。可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不再從屬于演唱者,它已由原來純粹配角的地位轉變到在某些場景能擔任部分主角的地位。它的作用就是要配合人聲強調詩詞的內在含義、烘托詩詞的情緒與氣氛,豐富人聲與琴聲對詩詞意境的想象,從而擴大、加強詩詞的表現力,挖掘詩詞中不盡之意、弦外之音,使古詩詞藝術歌曲更加具有滲透力和感染力。

二、“和”在古詩詞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中的體現

明人徐上瀛在《溪山琴況》中提出了古琴表演藝術的24個審美范疇,即所謂“二十四況”。其中最具有理論核心意義的就是“和”。徐上瀛提出,“吾復求其所以和者三,日弦與指合,指與音合,意與意合,而合至矣”。即在演奏技巧上要運用自如,要有駕馭琴曲的能力,在演奏的處理上要使琴曲的演奏有韻味、要符合演奏的章法,最后才能達到如火純精的音樂表現與意境。這是以古琴來說明“和”在琴樂演奏與審美中的不同層次與體現,但對于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和”有異曲同工之處。

(一)演奏技巧與音響效果的“和”

演奏技巧與音響效果的和諧,是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的靈魂。如果說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人聲部分的旋律是運用一切聲樂技巧來表現詩詞美妙的節奏,優美的意境的話,那鋼琴伴奏部分則運用了一切技巧為詩詞中所需要的意境與情境提供了藝術音響效果。正如徐上瀛所說的“日弦與指合,指與音合,”。只有具備伴奏所需要的一切技術,具備善于運用技巧的能力以后,才能去駕馭伴奏,才有可能去尋求與詩詞意境相符合的音響效果的和諧。如,《楓橋夜泊》伴奏中,右手運用手指多肉部位貼住琴鍵,指面由外向里,手臂輕輕再推出去的技巧去彈奏旋律,這樣可以軟化琴錘與琴弦之間的擊弦硬度,放緩榔頭擊弦的速度,讓聲音柔和、連貫、流暢。彈奏出的音響效果也相對比較古樸典雅、含蓄深沉,從而更深層次地表現詩詞的意境。又如《楓橋夜泊》中,右手運用指面輕輕的觸摸琴鍵的方法,以奏出柔和、清晰的撥弦音響效果,以此表現出古曲獨特的琴韻。

(二)人聲與琴聲的“和”

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繹中。“聲琴并茂”也是一大亮點,即歌聲與琴聲的交替融合與和諧。前奏部分是整個古詩詞歌曲的開始,沒有人聲,只有鋼琴的琴聲在獨立的抒感。這就要求琴聲對人聲的導入要準確,情調、韻味要鮮明,氣氛的烘托要有意境,要跟歌者共同營造出良好的歌唱與表現氛圍。對于中間人聲占主導的部分,伴奏的琴聲應做好相應的控制,不能喧賓奪主,彈得跟獨奏一樣,要有層次的、有內涵的為歌者的人聲彈奏出合適的音響效果,合適的背景音樂。為演唱者的藝術表現創造條件。間奏部分由于也是獨立彈奏的部分,琴聲的音樂表現力就應加強,音色的控制要更為細膩,為整首藝術歌曲的演唱做好結構的展現以及承上啟下的作用,也為演唱者下面的演口目再次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尾奏對古詩詞藝術歌曲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琴聲既有對整首歌曲情態的豐富與補充,也有對整首詩詞意境的擴展與延伸,給人以弦外之音的感覺。因此,只有人聲與琴聲巧妙、和諧的融合在一起了,整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繹才完美。

(三)激情與理性的“和”

篇8

關鍵詞:古詩;內涵;路徑;詩魂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6)08-0016-03

曾經在特級教師王崧舟的一次講座中聽到這樣一則案例:

一位老師在教學完《江雪》這首古詩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天這么冷,雪這么大,老翁為什么要出來釣魚?”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因為老翁家里窮,所以冒著嚴寒出來釣魚”,有的說“因為他是一個釣魚迷”,還有的說“因為他剛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如此回答,真叫人啼笑皆非。甚至有學生這樣質疑:“這首詩是假的,因為天這么冷,雪這么大,河面上早就結冰了,他怎么釣魚呀?”而有學生馬上反駁:“結了冰也可以釣魚,他可以帶一把小鏟子,在江面上用鏟子鑿一個窟窿,照樣可以釣魚。”一首意境深遠的經典,被解讀得面目全非,也難怪王老師會調侃說:“如果柳宗元他老人家還活著,聽到這堂課,一定會氣得吐血。”

很明顯,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對這首詩都缺乏深層次的了解。如果老師知道當時柳宗元因為被貶,前途未卜,而郁郁寡歡,就不會把學生引進一個死胡同了。從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僅僅透過字面是很難理解古詩的真實意境的,只有走向古詩的更深處,才能真正走進詩人創作時的內心世界。現就古詩教學的基本路徑談談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從素讀到細讀

中國古代有一種讀書方法,叫“素讀”。這種方法不追求對內容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只是反復有聲地朗讀,直至把誦讀的內容背誦得滾瓜爛熟,這是一種很樸素的讀法。

拿到一首古詩,最初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大聲地讀,不僅要熟讀能背,而且要讀出古詩的韻律之美。竇桂梅老師指導學生朗讀古詩很重視平仄之法,他要求學生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讀法朗讀古詩,也就是四聲讀法,一聲二聲可以拉長聲音讀;三聲四聲讀得短促一點。這其實就是“素讀”。這樣朗讀可以讓學生通過聲音的長短來體現古詩的平仄之韻味。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不僅能夠真切感受到古詩韻律美,而且能夠慢慢體會到詩人在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

當然,僅僅停留在“素讀”的層面還是不夠的,因為這樣并不能真正走進古詩之中,這時就必須指導學生對古詩進行“細讀”。什么是細讀?用特級教師王崧舟的話來說,文本細讀是指讀者通過對文本的仔細閱讀,對其進行細致、精確的語義分析,從而實現對文本意義準確、透辟的解讀。這種讀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詩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就必須引導學生細細揣摩。王安石曾經用過“到”“過”“入”“滿”等字。經過十多次修改才從“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這句詩受到啟發,決定改用“綠”字。這個“綠”字到底好在哪里?通過細讀,我們就能明白,這里是形容詞作動詞用,形象鮮活,春意盎然,讀來仿佛有陣陣春風撲面而來之感。

細讀不僅僅幫助讀者理解詩人用詞的準確性,同時也能幫助讀者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如上面所提到的《江雪》一詩,如果認真細讀,就會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我們把每句詩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這不正體現了詩人當時真實的情感嗎?細細品讀,在很多古詩中我們都能找到揭示主旨、凝聚思想、概括要義的“詩眼”,比如賈島《題李凝幽居》一詩中“僧敲月下門”的“敲”字,襯托出了月夜的寂靜;李白的《贈汪倫》,主要寫友情,詩人以水之“深”比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張又恰當地流露了對汪倫情誼的贊美。

二、從知其人到論其事

盡管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僅僅通過朗讀是不能夠完全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的。因此,也有人說“不知其人,難入其詩”。所謂知其人就是要了解詩人生平、思想、際遇等。因此,教師在講授古詩時,不能忽視對詩人的介紹。只有讓學生在“知其人”的前提下,才能理解詩人真正的寫作意圖,才能夠走進古詩的情境之中,和詩人的心一起跳動。

比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這首送別詩,與其他的送別詩又有不同之處。一般的送別詩多是對友人眷戀不舍、依依惜別,如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王昌齡卻用“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來表達自己的清廉正直。要想了解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就必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王昌齡本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36歲就考中了進士,通過殿試被任命為校書郎,曾經得到唐玄宗的賞識。但從43歲時受到排擠,兩次被貶,一直在縣一級做副職,屬于8品官位。官越做越小,肯定要遭到人們的非議,因此詩人才會寫下這樣的詩句。

“知其人”對古詩的理解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同時我們還要做到“論其世”。因為詩人的創作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如果不了解當時的政治背景,是很難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真實心境的。我們都知道,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他推行變法屢遭保守派的阻撓和反對,還被辭了官。宋神宗熙寧八年二月,王安石再度出山,擔任宰相,繼續變法,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王安石又一次離開家鄉趕赴京城。作為政治家,王安石很清楚此去變法未必能夠成功,他深為自己的前途命運擔憂,再加上家中的兒子身患重病,因此剛離開家鄉就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感慨。只有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才能夠透徹地理解這首詩的內涵。

三、從一首到多首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個體,它與其它的文學作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古詩也是如此。葉圣陶先生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些例子”。因此,我們要通過教材的學習使學生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對一首詩的理解帶出對更多首詩的學習,提煉、歸納、總結,充分發揮教材中古詩的作用。

例如張繼的《楓橋夜泊》寫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夜泊楓橋時所領略到的一種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鄉愁緒。中國古詩是以文化意象來作為它的血肉的,而構成詩歌的“意象”也就當仁不讓地成為文化象征的一種符號。我們都知道在古詩中借“明月”來寄托相思的詩句甚多,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亮”已經成為古詩中鄉愁的文化符號。

在本詩中,詩人雖然在敘寫憂愁,但是讓人們回味的并不是這“許多愁”,而是寒山寺里傳來的夜半鐘聲,這“鐘聲”在撫慰著詩人的心靈,這鐘聲蕩滌了詩人所有的愁緒。因此,在教學此詩時,可以將古詩中有關“鐘聲”的詩句找出來學習。

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

――(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

幾度經過憶張繼,月落烏啼又鐘聲。

――(明)高啟《泊楓橋》

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鐘。

――(宋)陸游《宿楓橋》

一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清)陸鼎《寒山寺》

通過《楓橋夜泊》的“鐘聲”帶出更多的“鐘聲”,既能使學生加深對本詩的理解,又能彰顯“鐘聲”這一極富詩意且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意象。

篇9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模式;讀;悟;拓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8-0029-02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古詩詞字數雖少,但意象頗多,與學生生活距離較遠,難以產生共鳴。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我們宣化區一批教師進行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實踐,本著“模式不固式,教學有變式”的思想,提出了以“讀、悟、拓”為理念的高效課堂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以冀教版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為例,談些做法。

一、讀

教師以讀為主線,貫穿全課;學生以讀為主線,讀中感悟。古詩詞不讀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領略其韻味。

一讀――要讀準古詩詞的聲調。

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讀準古詩詞的聲調,正如朱熹所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只有這樣才能讀得流暢,進而要“多誦遍數”,方得“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二讀――要讀準古詩詞的節奏。

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指導學生按意義單位或音節單位在適當地方用“/”畫出古詩詞的節拍,例如孟浩然《過故人莊》中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前者按照意義單位劃分為兩個節拍,后者按照音節單位劃分為三個節拍。讀準節奏對于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很有好處。

三讀――要讀準古詩詞的語速及語調。

一般而言,若古詩詞表達出激動、愉悅、開朗等表示“喜”的情調時,語速應歡快些、高亢些。例如讀辛棄疾的《西江月》上闕,就需要用歡快、愉悅的語速、語調去讀,才能讀出“豐收在望”的喜悅之情;若古詩詞表達出痛苦、悲傷、凄慘等表示“悲”的情調時,語速、語調則緩慢些、低沉些。

這只是初讀,了解詩詞大意。還需精讀,品讀,想象畫面,感悟詩情。

讀的過程是一個反復咀嚼、仔細品味詩詞的過程,也是理解深化的過程。現以《楓橋夜泊》為例來詮釋品讀。

(一)一讀一品――品物境

學生邊誦邊吟,邊吟邊品,品到妙處,詩中之景物便活了起來:月亮、烏鴉、白霜、楓樹、漁船、燈火……紛至沓來,映入眼簾,揮之不去,構成多彩多姿、變化多端的畫面。

(二)再讀再品――品情境

詩情寓于景物,要通過景物去想象情景。月――想象――(夜);烏――想象――(孤);霜――想象――(寒);愁眠――想象――(無助)……頓時一股凄涼之情油然而生,滿眼蕭瑟,淚眼汪汪,幾欲斷腸,與作者達到心靈共鳴,品出了詩情。

(三)三讀三品――品意境

品出意境,景物越來越模糊,情愈來愈悲,自己仿佛就是離鄉人,心中凄凄慘慘,心神迷迷離離,恍恍惚惚,步入了物我兩忘的情形。此時,一首詩才算被真正讀懂了。

二、悟

悟是感悟,領悟。在學習中,怎樣能把古詩詞讀“厚”,讓它變得豐滿、呈立體是這個環節的關鍵。

(一)再現形象

讀書的過程就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把有聲的語言變成有形畫面的變化過程。宋代詩人張舜民就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比如《別董大》一詩中,讓學生理解“千里黃云”,就是通過形象的描述進行的。

古詩詞中許多好詞佳句是匠心獨運,畫意濃濃。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枝紅杏出墻來”――春意盎然圖;“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漠落日圖;“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國雪景圖;“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原牧歌圖,等等,都是神來之筆,詩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二)填補空白

通過啟發學生想象,就填補了詩句的含蓄和跳躍,豐富了詩句的語言和畫面。如《村居》就要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來補充詩中的“空白”,在教師的引導下,一個個兒童放風箏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學生就會把一些隱含在字里行間的內容補充出來,把“碎片”還原成完整的形象。

三、拓

拓是知識的補充和拓展。古詩詞語言精練,意蘊含蓄,寥寥數字的古詩詞背后都蘊藏著豐富的內涵,所以,知識的補充與拓展必不可少。拓展的方法主要有:

(一)從古詩詞的詩意著手進行拓展

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具體教材,選擇與課本中詩意相關的古詩詞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如在教李紳的《古風》一詩時,學生對詩中“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很快就明確了,但對后兩句“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理解就比較困難,教師可及時將詩人聶夷中的《田家》一詩介紹給學生:“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教師適當地對“,秀”等字加以講解。學生通過朗讀,交流、討論,興致很高地從中尋找前一首詩所提問題的答案。使學生理解在“四海無閑田”的情況下,“農夫猶餓死”的原因,透徹地理解詩歌的意思。

(二)從古詩詞寫法著手進行拓展

教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時,在朗讀詩,理解詩的大意后,學生對詩中借“月落、烏啼、江楓、漁火”等來襯托詩人愁郁的心情有了初步的感知。這時,教師可再引導學生了解張祜的《題金陵渡》。通過一遍遍地朗讀、分析,學生知道詩人是以夜江、星火等來襯托自己身在異地,夜宿他鄉而難以入睡的愁郁心情。把兩首詩作比較,學生便容易發現,兩位詩人采用了相同的寫法,表達了同樣的感情,雖然兩首詩所描寫的時間、地點、環境不同,但因兩位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所以,他們會有相同的感受。

篇10

古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學習古詩可以使小學生受到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熏陶,增強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那么,如何讓學生領悟到古詩的意境并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感悟識記法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應讓學生反復吟誦,借助書中的注釋,理解詩的大意,只有經過充分地、反復的誦讀,身臨其境進入詩的境界,細致地感受詩的形象美,使學生深入領悟作品中的情致與趣味,從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在反復閱讀的同時,還要求學生了解作者及歷史背景,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識記。例如曹植寫的《七步詩》,據古書記載曹丕因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華,害怕他與自己爭奪王位,就命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來,否則就要用刑罰來處治他。七步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詩人發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憤責問。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古詩的識記。

二、朗讀指導法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正確朗讀,更能夠領會詩所表達的意境,理解詩的內容。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注意掌握作者的感情基調。在古詩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以各種方式朗讀,自己練讀、全班試讀、同學間互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詩句的音律節奏,領略詩的音樂美。教師在課堂上要用一定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朗讀水平,還能夠加深對詩的內容的透徹理解。熟讀是學習的基礎,只有反復誦讀,才能對詩的韻味、聲律、意境等有較好的理解。教師在古詩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古詩的特點,積極啟發學生投入到古詩的學習中。讓學生聞前人之所聞,想前人之所想,同時要教會學生學習古詩的一些方法,不斷向課外拓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三、借助歷史還原現場法

由于古詩產生的年代距離我們久遠,所反映的思維、民俗、情感以及社會、人文、地理與學生有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可聯系現實生活,把學生耳熟能詳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或讓詩人穿越時空的隧道來到我們身邊,還原現場,拉近距離。不能夠實景實物進行觀察,但可借助多媒體、幻燈片、圖片和錄音等輔助手段,動態演示,向學生描述自己在詩中所看到的畫面,使學生置身于其中,目視其文,耳悅其聲,心醉其情。通過把詩描述成散文等方法,喚起學生心中的意象,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教學時還應指導學生想象詩的情節、場景。教學《送孟浩然廣陵》一詩,只需要引導學生從詩文入手,從詩中描繪的場景和畫面入手,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順理而下,學生自然就領悟了詩中的意味:晴空萬里,江水浩蕩,江面一葉孤舟,而去。站在黃鶴樓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遠逝而去。他敬愛的好友孟浩然就在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這片帆上,望呀,望呀,舟帆遠去了;望呀,望呀,舟帆只剩影兒了;眨眼之間,帆影也不見了。”可見詩人對好友的思念之切。于是,長嘆道:“唯見長江天際流”。感情真摯,感人至深。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