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國際互聯網范文
時間:2023-03-19 16:14: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找準 切入點 課堂思維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0-058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語文教學中找準有效切入點,往往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點燃學生的思維之花。
一、巧抓題眼,有效切入――“窺一斑而見全豹”
古人云:“題者,額也;目者,眼也。”題眼,是文章的中心體現,是建構全文的重要紐帶,更是文章的靈魂所在。抓住了題眼,自然也就能明確重點,準確而迅速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思想主旨。
比如,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時,筆者從題眼切入,抓住關鍵詞“自豪”,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文中的‘我’是指誰?‘我’為什么會感到自豪?是什么原因促使‘我’感到自豪?”學生帶著疑問深入閱讀課文,體會小駱駝心情變化的原因和過程,感悟小駱駝的自豪之情。
又如,教學《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時,筆者從標題入手,緊抓“奇妙”一詞,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首先提出統領全篇的問題:“國際互聯網究竟‘奇妙’在哪里?你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國際互聯網的‘奇妙’?”然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深入探究、分析討論,讓學生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從而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再如,教授《美麗的南沙群島》《特殊的葬禮》《滴水穿石的啟示》《山谷中的謎底》等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題眼“美麗”“特殊”“啟示”“謎底”等去思考梳理“它們在文中是怎樣表現出來的”,這樣學生自然就走進了思考、理解、分析、鑒賞、品味、體悟的習得過程中。
二、巧抓矛盾,有效切入――“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或前后內容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或存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矛盾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矛盾點和爭議點,巧設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大膽生疑、質疑,自主合作探究,從而讓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和他的大黑騾子》一文,通過記敘紅三軍團過草地時,因為斷糧,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愛的大黑騾子和其他五頭牲口全部槍殺充饑的事,表達了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思想感情,贊揚了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在學習時,有學生感到疑惑不解:“這么愛他的大黑騾子,他為什么還要去殺掉自己的大黑騾子?這不是割自己的肉嗎?”于是,筆者及時抓住這一矛盾點,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大膽質疑,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是啊,既然那么喜愛他的大黑騾子,為什么還要命人殺了它呢?當他要殺大黑騾子時,的心情真的平靜嗎?同學們,你能說一說你的體會嗎?”通過這一矛盾的揭示,學生深刻感悟到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的情感,領會到戰士們對深切的愛戴之情,從而真正把握了課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意蘊。
三、巧抓細節,有效切入――“一枝一葉總關情”
細節是文學創作中最小的組成單位,具有準確性、概括性、形象性、人文性以及情感性等特點。在許多的優秀文學作品中,一個不起眼的標點符號都可能是作者對語言文字的精心雕琢,人物中一句簡單的話語、一個深情的眼神或細微的動作都可能蘊藏著作者獨特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含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那些不被注意的細節,巧設疑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細細品味、反復推敲、探幽析微,領悟作者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從而深化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文本感悟、鑒賞及品味能力。
如蘇教版語文三年上冊《掌聲》一文中有幾處細節描寫:“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輪到英子上臺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筆者抓住“默默”“總是”“立刻”“低”等詞語,引導學生思考:“她為什么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作者為何會特別強調‘總是’?這樣有何用意?輪到英子上臺時,她為什么要立刻把頭低了下去?你覺得當時英子在想些什么?”學生通過深入探究、分析很快就能明白,英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是因為她小時候生病落下了腿部殘疾,怕被同學嘲笑,這深刻地揭示了英子膽怯、自卑的心理。
篇2
妙招一:懸念引導法
有時作文開頭不一定要直接進入主題,而要故意“賣關子”,設置一些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內容,引起他們的注意。比如一位小朋友在《我與爸爸打賭》中這樣寫道:“我數學考了一百分,匆匆忙忙地夾起書包,像小鳥一樣飛回了家。對,這樣的好消息不能一下子就讓爸爸知道,我何不來個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里便設置了一個懸念,怎能不吸引小朋友們閱讀呢?
妙招二:回憶聯想法
有時作文需要通過對往事的回憶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怎樣才能自然地導入過去的事情呢?小朋友們可以通過聯想的方法進行回憶。比如《心愛的儲蓄罐》中的開頭:“每當我看到書桌上的儲蓄罐時,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往事,想起姑姑送我儲蓄罐的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小作者由“儲蓄罐”展開聯想,回憶往事。這樣的開頭不僅自然,而且讓讀者倍感親切。
妙招三:引用法
引用也是作文開頭常用的一種方法。比如《我的媽媽》的開頭:“‘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當唱起這首歌時,我就不禁想起我的媽媽,想起那件刻骨銘心的事。”小作者引用了一首歌的歌詞開頭,很有詩意。又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當我吟誦到這句話時,往事又依稀浮現在我眼前,那是我在學習上向困難挑戰的一件事。”小作者引用了名言警句導入對往事的回憶,別具一格。
妙招四: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是這樣解釋的: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不拐彎抹角。其實,這種開頭很多小朋友都喜歡運用,以一兩句話直接進入作文的主要事情中。比如《我愛奶奶》的開頭:“從小我非常喜歡奶奶,自從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我就更愛我的奶奶了。”小作者三言兩語就導入到我愛奶奶的一件往事里,顯得干脆、利落。
妙招五:提出問題法
篇3
怎樣讓學生學會質疑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平等關系,讓學生敢問
由于學生生活的空間狹小、掌握的知識面窄,生活經驗貧乏,閱讀理解能力還不強,提出的問題不可避免的帶有膚淺性和片面性,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做恰當的鼓勵、肯定,保護他們樂于發問的興趣和熱情。應該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初步達到深刻性和理解性。
理解性,即在理解的基礎上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通過思、查、問等手段達到懂,這是對理解的加深。如在學《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一文時學生提出“為什么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查找資料學生不難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和互聯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生對互聯網的認識更為直觀了。
懷疑性是對課文內容的懷疑或否定,如學《霧凇》一文時,學生提出“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間應該是東北最為寒冷的季節,為什么水庫里排出來的水有4℃之高?”因為水在流經水庫大壩時產生巨大的沖擊力,即使外部的氣溫很低,水的奔騰咆哮也可使水溫上升很多。通過通讀全文,學生就不難理解了。這種問題更進了一層。
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和關心學生,才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才能建立起朋友似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才能無拘無束地學習,才敢大膽地思考,大膽地去創新,大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提出問題。
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問
融洽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放開膽子敢問,而濃厚的興趣是學生想問的源泉。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獲得知識的開端,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因趣生疑,由疑引發好奇心,由好奇引發需要,因需要積極思考,進而促使學生不斷地發現問題。
例如,在教學《游園不值》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討論理解題目意思是,在游園時沒有遇到主人后問:“讀了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看著題目,爭先恐后地說:詩人去游園為什么沒有見到主人?詩人沒有見到主人有沒有失望?詩人見到了哪些景色?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就會慢慢地有了提問的樂趣。
三、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問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材料。”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哪些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有一定聯系,學生了解一些,但僅憑已有的知識又不能完全解決,在這個結合點上產生問題,它最能激發學生的認識沖突,最能有效地驅使有目的去探究。
有了情境,小學生便有了自己思維的空間,有些小學生便會在情境的感觸下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主動提問,因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對小學生會提問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創設情境會促使小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小學生在自己的參與實踐中會產生諸多復雜的心理體驗,這就是問題情境加上它的活動給他帶來的體驗會深深的刺激他。教學活動在知識和情感兩條主線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識就往往通過情感功能更好的被小學生接受內化。
四、掌握質疑方法,讓學生善問
“授人于魚,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要使學生善問,必須“教以漁。”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里就有一個方法問題,要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
課堂上,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不住要領,有時提出的問題太簡單,沒有思維價值,有時冥思苦想提不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也就是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提問。例如,從課題上質疑。 課題是文章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就可以看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我板書課題后,總是留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抓住課題中的關鍵詞進行質疑;從課文遣詞造句的妙處質疑。引導學生在自讀課文時,找出文中精彩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從中去尋找問題;從課文矛盾處質疑?在文學作品中,經常會看到一些不合常規的表達方式,其實這種表達方式體現了作者的獨特情感。例如《說勤奮》一文寫到:“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躲”與“高聲朗讀”用在一句話之中,這是矛盾的,可以依據此矛盾質疑:這兩個詞用在一起說明了什么?學生討論后得知這種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體現作者的特殊用意。
篇4
關鍵詞:設計;語文;課外作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266-01
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傳統的作業設計過多考慮作業量的大小,單一化、機械性作業內容過多,忽視了作業質量的優劣,忽視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忽視了學生的能力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些作業,偏重書本,不但脫離了生活和學生實際,加重了學生負擔,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
《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所以,作業的設計應當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改變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下面,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我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幾點看法:
一、作業設計應體現其有效性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強烈愿望,而要改變這種現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則更需要有效地設計作業。因此在作業設計過程中,作業設計應能達到學習者所要實現的目標,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體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性。
二、作業設計應體現其靈活性
傳統教學將作業視為課堂教學強化知識的工具,偏重于重復訓練。而我認為,作業應當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以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課程下的作業設計應該是開放的,應該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讓作業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座橋梁。
1、設計自主性作業
在傳統的作業中,問題都是課本(或教師)提供,而不是學生自選的。這樣的作業在訓練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方面無所作為。這就要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強調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其自我教育能力,從而逐步實現由依賴性學習向獨立性學習、由他主學習向自主學習的過渡。可以這樣做:一是教師考慮作業時,要針對學生的差異,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二是對于家庭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2、設計生活化作業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把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可以這樣做:一是結合家庭生活,給家長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一課時,我布置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在家長的陪同下嘗試在互聯網上查找相關的學習資料,和同學相互交流或練習上網發電子信件。學生通過實踐、探究、體驗,不僅了解到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感受到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精彩。二是結合社會生活。社會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如:快到國慶節了,可以讓學生動手做小國旗,搜集詩、辦小報等,這樣讓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學生就會樂于學,也能學得生動活潑。
3、設計趣味性作業
小學語文作業要講究形式多樣、豐富,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如:在學習《唱臉譜》一課時,我讓學生根據文本資料制作自己感興趣的一種臉譜面具,感受祖國文化的韻味。還比如:學完課文后將所學的知識實踐一下。學了《生命與水》一課,我讓學生運用課文所學的知識,學會科學飲用水。
三、作業設計應體現其針對性
我們的教育對象存在極大的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此外,由于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知識和能力差異也是存在的,針對這些情況,在布置作業時,就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便于學生選擇練習的數量和難度。如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作業設計成“作業超市”。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的作業。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各種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還滿足了他們不同的求知欲望。學生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各得其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會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也會慢慢地提高。
四、作業設計應體現其簡潔性
篇5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引者、組織者,但切不可忘了,只有善于引導的教師才能將學生帶入知識的殿堂,才能將處在迷惑中的學生自然引到正確的課堂教學軌道上來,才能生發高效、互動的教學現象。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呢?
一、表層閱讀時需要引導
部分學生缺少發現問題、深入研究的鉆研精神。淺顯如話的文本學生會覺得沒有深入體會的價值,略顯深奧的文本學生又覺得自己根本“嚼”不動。學生只求表面明白意會,卻道不出個所以然來。教師應當把學生的表層閱讀當做精彩生成的良機,善于捕捉學生向更深處體悟的“拐”點,珍視、利用學生有價值的膚淺感受,有效帶領學生在疑惑處深入文本,在疑惑處探索文本,促進學生認知和思維的發展。
如在評價《九色鹿》中的國王時,學生一開始普遍認為他是昏庸的國君。學生對國王的這種認知過于淺顯,有限的生活經驗使他們無法領會“無奈”“只好”的背后之意,也沒有學會辯證地評價人物的性格特點。于是,教師設置了追問:國王壞到一無是處了嗎?課堂頓時冷靜了下來,學生進入了思索。很快,有學生就找到了文中描寫國王的“慚愧”“斥責調達”的語句,推翻了之前的表層認知:原來國王也有善的一面。但這樣的解讀同樣還停在理解文本上。為了讓學生領悟到作者的用詞之妙,教師乘勢而上:從國王“無奈”,只好“重金懸賞”追捕九色鹿這些語句中,你又讀出了些什么?這下,學生很容易就體會到國王“無奈”之舉,同時也悟出了“無奈”一詞傳達出國王內心的掙扎。可見,教師沒有一棒子“打死”學生的淺層感受,而是有目的的層層剝離語言的外殼,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思維深處。學生以后再閱讀人物類的文本時,就會帶著審視、辯證的視角去體悟,這樣的課堂教學是科學高效的。
二、理解困惑時需要引導
“學貴有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疑惑,則表明學生的思維正處在“憤悱”狀態之中。這是鮮活的課堂資源。教師只有明白學生的“憤悱”點,才能及時指導,讓困惑點搖身一變,成為學習的新起點,點燃學生深入探究的激情。
如在《理想的風箏》一課中,學生不解的是:在劉老師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能反映他頑強堅定的信念,為什么一定要寫“風箏”?學生的疑惑是實實在在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到文中找:風箏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寫風箏的意圖是什么?經過反復研討后,學生逐步明晰:風箏是一種意象,它傳遞出的是劉老師對自由的向往和挑戰自己的精神。因此,劉老師愛放風箏、作者寫放風箏處處都折射出這種精神。可見,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教師應將“大問題”分解為難度小的問題,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資料,供學生揣摩,讓學生展開與文本的深層對話,解開內心的困惑。
三、認知錯誤時需要引導
學生不是神人,不可能不犯錯,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并善待學生的錯誤。教師發現錯誤后要引導學生進行剖析,肯定學生正確的部分,把這種肯定轉化為改正錯誤的動力,激發學生自我審視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會有柳暗花明的驚喜。
如教《梅蘭芳學藝》時,教師可設置情境:讓學生像梅蘭芳一樣練眼一分鐘。學生根本做不到一分鐘內專注地看靈活多變的事物,紛紛“倒苦水”:有的說眼酸,有的說流淚水,有的說梅蘭芳不怕苦,還有的說做這種事很無聊。教師為了引導學生走出認識的誤區,隨即調轉話頭:為什么梅蘭芳要做這么無聊的事情呢?在討論回答中,學生被梅蘭芳鍥而不舍的精神感動了:不管做什么事情,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不會成功的。教師從學生的認知錯誤出發,不僅化解了學生的錯誤認識,又豐富了學生對梅蘭芳的認識,在對比烘托中彰顯了梅蘭芳勤學苦練的高尚品質。
四、感受低迷時需要引導
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對同樣的事物每個人的感悟不同。這是教學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體驗,允許、鼓勵學生從多元化的視角去解讀、建構文本,鼓勵學生發出和文本不同的聲音。當然,課堂中學生的思維也不是越發散越好,教師要巧妙化解學生偏離了正確方向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一文介紹了網絡的神奇和快捷,學生對這一點也不陌生,互聯網的用處他們能娓娓道來。可是,有的學生卻發出了質疑的聲音:互聯網這么重要、方便,為什么父母卻禁止玩呢?一言既出,學生們立即交談起來。為了不讓課堂成為學生的“發泄”之地,教師趕緊“剎住”,來了一場臨時的辯論:上網好不好呢?學生似乎都傾向于上網好。為了讓辯論達到一定的效果,教師成了辯論的反方。經過師生之間的集體辯論,學生在思辨中了解了上網的利與弊,也明白了上網的注意點。因此,當學生認知的方向發生偏離時,教師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讓學生的觀點、思想進行碰撞,促進學生及時反思、改進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在思辨中回歸作者的本意。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提問意識;主動提問;善于提問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問題是,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提問意識不強,忽視對教學內容進行主動探究。這樣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還難以發揮學生在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轉變這種情況,教學中應該加強指導,讓學生主動提問,活躍課堂氛圍,更為有效的投入學習之中,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小學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1.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提問
小學生好奇心理強,因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提問意識。從而讓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之中,激發提問和探索的欲望。例如,《三顧茅廬》這篇課文學習時,要抓住“三顧”這個關鍵詞語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學生仔細閱讀題目之后,很容易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劉備要拜訪諸葛亮三次呢?這其中有什么深刻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觀看的電視、電影,或者搜集到的課外資料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認真思考,激發對該問題思考和探究的興趣。從而將該學生有效導入課文內容學習之中。有利于更好地投入學習活動,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題。又如,在《奇妙的國際互聯網》學習時,學生很容易被題目所吸引住。當看到這個題目之后,便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表現在哪里?它給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哪些變化?這樣的提問與課文內容密切聯系,有利于將學生更好地引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更好地參與課文內容的學習,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2.創造良好條件,讓學生敢于提問
任課老師應該轉變思想觀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建立平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提問,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一方面,要建立寬松、愉快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開展交流和討論,激發課堂活力,將自己所想到的問題主動提出來,讓師生共同討論和學習。例如,《九寨溝》這篇課文學習時,任課老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九寨溝的圖片,播放有關九寨溝的視頻。學生很快會被其中的美景所吸引,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更為主動的提出問題。例如,“九寨溝的景色有何顯著特點,全文表達怎樣的中心主題,對我們寫游記類的作文有哪些啟發”。另一方面,要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平等友好的對待每位學生,對學生的提問要點頭、微笑,允許在授課時學習提出問題,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發表獨特的意見和看法,進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問
任課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掌握提問技巧,從而在學習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任課老師的提問應該具有啟發性,善于把握課文關鍵內容,從而引起學生注意,并產生疑問,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例如,《負荊請罪》這篇課文學習時,任課老師要圍繞這個成語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圍繞中心主題提問:課文以什么為線索講述故事?表達怎樣的中心主旨?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何啟示?進而有效利用問題,更好引導學習課文內容,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外還可為學生提供范例,將提問的角度、思路和方法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多層次和多角度考慮,主動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
4.提高思想認識,讓學生善于提問
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熟練掌握技能,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前提下,善于提出問題,問得清楚明了,問得恰當有效,對整個課文內容學習具有啟示作用。要問得恰當,在該問的地方才提出問題,不是一遇到疑問就提出來,提問要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例如,學習時《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應該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恰當提問:全文表達的中心主旨是什么?徐悲鴻的經歷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啟示?這樣的提問對有效把握主旨,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具有啟示作用。因而提問前應該認真思考,確保問題的有用性,更好地引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同時,提問還要清楚明了,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對問題的思考和課文內容的深入探討具有積極作用和指導價值。此外,提問還應該表現出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過于簡單,不能從課本或資料書中簡單的得出答案,而應該經過推敲、歸納、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答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
5.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增強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同時還要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讓學生善于提問,敢于提問,在提問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促進學習效率和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來光耀.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提問意識培養分析[J].學周刊,2015(5):47
[2]陸彥芳.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J].黑河學刊,2013(9):133-134
篇7
【關鍵詞】閱讀興趣;讀書技巧;讀書條件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如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這“甘露”的獲得,不能只滿足于課內有限的閱讀內容,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采集吸收。要讓學生有廣泛的閱讀,有更多的積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話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在課外閱讀指導實踐過程中,我嘗試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想讀
“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的課外閱讀,重視語言積累,并且對學生的閱讀量也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提倡學生多讀課外書,不時給學生布置一些讀書任務,然而卻時常遭遇尷尬,“老師,我家中有許多書可以看可就是看不懂。”“老師,我不知道買什么書才好。”……諸如此類,一學期下來,推脫課外閱讀的理由積了一大籮筐,能堅持課外閱讀的學生寥寥無幾。
許多研究結果表明: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閱讀當然也不例外。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心靈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情感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欲望,讓他們快樂地看書。
1.1現身說法,激起共鳴。
于是我借了一些中外名著(青少年讀本)擺在班級的顯眼位置,一開始孩子們極少光顧借閱,我便多次有意地從書架上取書閱讀,然后不露痕跡地贊賞作品的精彩,吸引孩子去看。學生終于經不住我的“誘惑”,沒有枉費我的良苦用心,不但認真看完了班里的名著,還纏著我給他們借新書。我還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使學生們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閱讀嘗試。
1.2巧用故事,誘發興趣。
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教師可以用聲情并茂的講述,把孩子們帶入一個或神奇,或驚險的情感世界里。記得有一次,我給學生們講《草船借箭》的故事,當我講到諸葛亮令軍士高喊“謝謝曹丞相贈箭”之時閉口不語,學生迫切想知道結果。而我卻讓他們先猜猜結局。在一一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三國演義》一書。此時,學生濃厚的興趣被激起了,紛紛要求借書。讓學生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二、指點讀書技巧,讓學生會讀
雖然興趣是激發學生閱讀欲望的重要因素,但學生若憑興趣漫無目標、不講方法地去茫茫書海中闖蕩,其意義和收效可想而知。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向學生傳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2.1借助工具書、網絡等媒體。
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學會正確使用工具書幫助閱讀是課外閱讀的重要方法。如學習了《宇宙生命之謎》一課,為了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系,我讓學生閱讀《人與自然》一書,學生在這里受到更大的心靈震憾;學習了《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之類的課文后,我指導學生去網上查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以此培養他們查找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2.2做讀書筆記。
孩子們閱讀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節,對作品的思想和語言僅滿足于一知半解。因此做讀書筆記是克服這一毛病的最好辦法。小學生在做讀書筆記前要告訴他們讀書筆記的形式,主要在書上作眉批、摘錄名言警句、概括主要內容、寫提要和讀后感等。這些方法可按課外閱讀的目的與需要靈活應用。
2.3結合課堂教學傳授方法。
課內閱讀教學是學生獲取課外閱讀方法的主要途徑。日常教學中我們常要求學生先通讀全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再找出不懂的地方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解決疑難字詞,接著在重點詞句的地方作上記號,最后熟讀全文質疑問難。指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遷移到課外,這種方法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易接受,效果也好。
三、營造讀書條件,讓學生多讀
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情境和閱讀氛圍,是很難收到良好的課外閱讀效果的。因而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
3.1組建互動圖書平臺。
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閱讀的物質資源是基礎。因此,我們首先應為學生提供豐富課外閱讀資源。為了彌補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建議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由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里,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同時,還可采用由學生損贈一部分優秀書刊,用班費訂閱一部分優秀書刊等方法開設圖書角和閱覽角。
3.2確保充足的閱讀時間。
為了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閱讀。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給學生釋放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閱讀變得輕松。因此,我常安排自習課作為學生讀書的時間,讓學生每人帶一本書,在教室中進行閱讀。書可以是自己帶來,也可是與同學換著讀;一有機會就讓他們走進圖書室,到浩瀚的書海中去遨游。平時,我總是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量,盡量減少無意義的機械抄寫,作業盡量安排在學校完成,以確保學生在家中也能自由支配一定的時間進行閱讀。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閱讀時空。:
篇8
以計算機為載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化學教學,能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收到其他教學手段難以收到的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所作的一些嘗試。
一、創造動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是創造性活動中不可少的心理驅動力。只有對某件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對其給予熱情的關注,也才能持久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抽象的理論和概念,講不清,道不明。運用計算機形象的動態表現功能,把知識的學習融入娛樂形式中,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寓教于樂的多媒體教學優勢。
例如,在CuSO4晶體形成過程的教學中,向一杯蒸餾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銅粉末,開始時Cu2+離子和SO42-離子在水中不斷運動,且速率越來越快。有的Cu2+離子和SO42-離子從粉末狀固體表面跑到溶液中去,有的離子卻又從溶液回到固體表面,白色粉末逐漸變成藍色晶體。隨著背景音樂節拍的強弱變化,兩者速率慢慢接近,最后它們的速率相等,隨之音樂也變得柔和。這就是最直觀的溶解與結晶平衡,同時也真正體現了動態平衡的實質。
又如,講解電解原理時,盛有氯化銅溶液的電解池中,帶正電荷的銅離子向陰極移動,得電子后析出紅色固體;陰極區附近溶液由藍綠色*以水合銅離子為主+逐漸變成黃綠色*以四氯合銅離子為主+。同時,帶負電荷的氯離子向陽極移動,失去電子后的氯原子結合成氯分子,產生黃綠色氣體。當失去的電子在導線中移動時,計算機發出“嘟、嘟、嘟”的聲音,電解原理的演示畫面十分生動、形象,學生看了興趣十足。
實際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水解平衡、電離平衡、電鍍、可逆反應等都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轉換思維模式,突破教學難點
化學教學的難點之一是微觀世界看不見、摸不著、難理解。而運用多媒體技術三維制作,使小分子動起來、高分子轉起來、晶體搭起來,使難點化解成可視的圖像、圖形,變微觀為宏觀,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例如,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在音樂伴奏和文字注解下模擬氫氣與氧氣反應的微觀過程,把學生帶到了奇妙的原子、分子世界,學生大開眼界。接著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通過慢放、定格和重放等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動畫過程,把難以捉摸的質量守恒定律形象化,從而突破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難點,學生易于掌握。
又如,在講解原子概念時,為突破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這一難點,利用計算機模擬水分子的分解過程,清楚地看到氧原子與氫原子的分離:兩個氧原子形成一個氧分子,聚集成氧氣跑出來;兩個氫原子形成一個氫分子,聚集成氫氣跑出來。通過演示,運用圖形、圖像把原子概念的難點化解,學生很容易理解、掌握這一概念。
在講授電子云概念時,一般的講法是通過照相的方法解釋電子云的形狀,但很容易使學生理解成多個電子同時在核外運動,而實際上卻是一個電子在不同時刻運動軌跡的疊加。常規的教學方法可用幻燈、投影,由于畫面是死的,學生還是不好理解;若用#,則不然,用一幅三維空間畫面,表現出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另一幅畫面模擬照相技術,讓學生好像親身進入原子核內部,親眼看到電子的運動,把難以想像的微觀世界宏觀化,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電子云的概念。
三、模擬錯誤操作,強化實驗教學
實驗操作教學是實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實驗中的一些錯誤操作,僅憑教師分析錯誤原因及其危害,學生印象不深,實際操作中仍會出現錯誤。用計算機的動畫模擬錯誤的實驗操作,把動作放慢,實驗步驟分解,不僅把錯誤的原因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而且還可以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從而強化了實驗教學。
例如,濃硫酸稀釋操作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液體飛濺出來;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濃硫酸沖出試管外,危及學生身心健康。學生看到錯誤操作的危險性,加深了對錯誤操作危害性的認識,從而對規范學生實驗的操作大有幫助,利于培養實驗操作技能。
又如,氫氣的尾氣處理,沒有檢驗純度便點燃,結果導致發生裝置爆炸;氯化氫尾氣處理,用直導管通入水中,液體倒吸入裝置導致炸裂。通過這些錯誤操作的模擬演示,學生不但能夠找到操作錯誤的真正原因,而且既避免了實驗事故的發生,又提高了自身實驗操作能力。
四、增大教學信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在新授課中用得比較多,在復習課中也具有明顯的優勢。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加大知識密度,增加教學信息,因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例如,復習硫元素的有關性質時,不可能把做過的演示實驗統統重復一遍。要以實驗為主線,把一些需要重現的性質、用途、制法等重要內容,從實驗的角度闡述、歸納已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手段復習,利于學生加深對問題的深層次理解,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
又如,在復習同分異構時,教學內容多,不僅要展示烴類同分異構、鹵代烴同分異構,還要展示烴類含氧衍生物的同分異構、烴類含氮含氧衍生物的同分異構。各類有機物的典型同分異構關系都有多步的動態轉化畫面。若用常規的復習方法便無法收到這樣大容量、高效率的復習效果。
計算機輔助化學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但不是一種萬能的教學手段。根據教學實際情況,要正確、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如果一味運用計算機模擬演示實驗,則會影響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如果一味運用計算機模擬學生實驗,則會影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如果一味運用計算機進行單元復習,則會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長林:《計算機輔助教學對突破化學教學難點的作用》,載《中學化學教學參考》,1999(9)
2.鐘宏釗:《山區縣中學實行化學多媒體教學可行性初探》,載《化學教學》,1999(8)。
3.胡道道:《國際互聯網及其在化學中的應用》,載《化學教育》,1999(10)。
篇9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電化教育;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生物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與改革,要求教師必須要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始新課程的研究與探索。課程改革給中學生物教學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也引起了我們更多的思考: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形成能力?如何構建師生互動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更新教育觀念,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生物課堂教學之中,無疑是生物學科教學的一次革命;改變教學手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無疑會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同時也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間[1]。
信息技術綜合利用計算機的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多種信息,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象直觀,化小為大,化靜為動,化難為易[2]。例如在講述細胞的結構時,如果只用“一張嘴巴”干巴巴地說細胞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學生還是很難想象它的結構,如果用多媒體展示細胞的微觀結構,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由于生物學科的特點,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整合,較其他學科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學科的特點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一)生物的微觀性決定了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合的必要性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學的研究已經進入分子水平、基因水平,而這些是我們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細胞結構極其微小,通過掛圖和語言描述,往往使學生難以理解;分子結構更是難以想象,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模擬顯示任何細胞結構,可以極大地延伸思維,極大地拓寬時間、空間領域,使細胞能被我們所看到。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資源。微生物的種類僅次于昆蟲,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類群。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觀性,以及研究手段的限制,許多微生物的種群還不能分離培養,其已知種占估計種的比例仍很小。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微觀的東西宏觀化,更有利于生物學科的教學和學習。此外,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一些因不具備條件而無法開展的實驗,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眾所周知,很多學校根本沒有全部開展教材規定實驗的能力,教師往往是講實驗,通過習題練實驗。這樣的“實驗課”怎能讓學生興趣盎然?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教師打開了一扇折中的大門。通過觀看別人實驗,分析實驗過程雖然比自己動手差了許多體驗,但是也遠遠好過用文字語言枯燥的描述。
(二)生物的多樣性展示了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合的可行性
生物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現已發現的生物有200多萬種,每一種又有許多個體,每一個體又有許多結構和生理特征,生物現象更是紛繁復雜、包羅萬象;這些生物分布在世界各地,很難直接看到他們的形態和結構。而利用信息技術于生物學科中,則能在瞬間表現那些用一般教學手段所不能表現的許多生物現象,例如,不同環境中生活的生物、生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海底世界的奇妙、克隆羊多莉的誕生等等。
(三)生物的運動性體現了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合的優越性
信息技術可以將宏觀縮小,微光放大,長時間變短,短時間變長等。如,細胞分裂周期有的達幾十個小時,一粒種子從萌發到開花短的要一二個月,長的達幾十年,我們不能直接觀察其整個過程,但信息技術可以模擬顯示生物的運動、形象逼真。還有一些生物現象有一些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如DNA的解旋、復制、轉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受精過程、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如果用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學生很難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通過軟件進行模擬顯示,就很容易理解。
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進行整合與創新,既會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又有利于教師講清所傳授的知識,變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生物為“研究”生物。傳統的教學媒體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生物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在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過程中,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信息技術的運用水平,以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不當使用,以及使用時機把握不好等原因,出現了明顯的誤區。
二、信息技術和生物學科整個的誤區
(一)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不到位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被灌輸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然而有一些在利用信息技術時卻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整個課堂全部是老師在展示、在講解,教師仍然獨霸課堂,學生仍然處于被灌輸、被動的接受教學信息,依然走的是應試教育的模式,教師只不過是想給別人擺出一種穿長衫而站著喝酒的姿勢而已。教與學的本質沒變,師生角色沒變,教學模式、教學結構依然沒變,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積極性仍然沒有發揮出來。可見,在教育思想、觀念不轉變的條件下進行教育的改革,只能是一種形式主義。
(二)形式過于多樣,過分追求藝術性,忽視服務性
普通課件制作工具主要有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軟件,許多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常常追求課件形式的優美,如圖片的大量插入,動畫的大量運用,色彩和背景的多變等等,這些形式上的優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但長期使用,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新鮮感、興奮度會不斷下降。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追求教學媒體的多樣化,追求技術的表面形式,忽視了信息技術的工具性,忘記了信息技術的輔,整堂課又是課件,又是教學錄象,又是實物投影,又是網絡教學,整堂課如同技術展示,學生也如同霧里看花[3]。
(三)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忽視傳統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能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條件,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正是培養創新人才所需要的。然而,一些學校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卻始終將信息技術看作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如一些學校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不管是什么學科,不管要進行教學的內容是什么,計算機輔助教學言必“多媒體”,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計算機教學就不是現代化教學、不用多媒體上課就不夠檔次一樣。
(四)教學課件很少有集體開發,多為個人制作
個人制作的課件可塑性低,具備鮮明的個性特征,不同的人開發的課件所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思想是不同的。在生物學教學的實踐中,教師個體獨立開發的課件大大地促進了生物學教學,提高了生物學教學質量。但由于教師教學任務重,技術水平欠缺,常常要較長時間才能開發一個較成熟的課件。為此,迫切需要將校本教學的研究成果和思路融入教學課件中,構建生物教學資源素材庫,使教學課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我個人認為: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要注意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簡潔。課件制作要注意文字簡潔、圖片精要、動畫得體、不要過于花哨。二、便捷。課件制作要界面友好,運行快捷,便于操作。三、及時。課件使用要及時得體,做到及時展示,及時關閉,這樣有利于集中的學生注意力。四、實效。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要為教學服務,能真正解決難點,突出重點,能啟迪思維,能引導發現。此外課件的使用最好還要體現個性化教學的要求,課件中要包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內容。
所以,信息技術在生物課堂的整合過程中,不是通過生物教學提高信息技術水平,而是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學科教學中去,以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達到的直觀、高效等教學效果。在整合過程中也要注意技術的服務性,即技術的運用要為學科教學服務,符合心理學、教育學和學科教學規律,使技術的運用恰到好處,要不斷總結傳統媒體的優勢,實現傳統媒體與信息技術的優勢互補。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不斷發展豐富的,生物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必須是有機的結合,整合是動態的、變化的、發展的。我們只有積極行動起來,用現代化教育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質,適應信息時代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在生物學科教學中,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整合,合理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徐海明,魏向軍.淺談信息技術在生物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05,(7):33-34.
[2] 王輝.談談CAI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生命世界,2010,(4):92-93.
[3] 王志剛.多媒體與生物整合誤區探索[J].教壇聚焦,201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