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先生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4-04 22:36: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東郭先生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時要分清善惡明辨是非分辨好壞,幫助應該幫助的人,不應該去聯系像惡狼一樣的人。否則好心沒有好報,給自己帶來一些沒有必要的傷害。
2、“東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經成為漢語中固定詞語, “東郭先生” 專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濫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則是指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舞蹈藝術有舞蹈藝術的形象,舞蹈音樂有舞蹈音樂的形象,二者結合形成了舞蹈這一神奇的藝術,她既是流動的畫卷、吟誦的詩歌,又是可被聆聽的交響音樂。在享受舞蹈美的同時,人們既能看到畫面的壯觀,又可讀到詩歌的韻味,還可聽到音樂的奔瀉,所以神奇。因為舞蹈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門類,包含很多,研討的東西也很多。本文就舞蹈藝術形象和舞蹈音樂形象兩者統一問題,說點沮淺的認識。
一、舞蹈藝術形象
舞蹈藝術形象是由舞蹈的文學形象和舞蹈的表現形象相結合形成的。大家都知道,舞蹈是通過人體動作姿態的表演,再通過眼、腦、心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思考與體驗,用精煉的形象和技巧,集中某些特點,敘述和塑造一些有個性的人物和故事,而當這些人物和故事產生舞蹈詩、舞蹈小品、舞蹈劇的時候,舞蹈藝術形象就展現在廣大的觀眾面前了。
在舞蹈藝術形象產生的過程中,舞蹈的文學形象極為重要,什么是文學形象?說白了就是舞蹈的文學劇本,它和舞蹈中的音樂一樣,是舞蹈的靈魂。舞蹈不僅僅是用肢體語言來表演,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較強的文學性。文學,她是詩歌、小說、散文;舞蹈,她是人體、動作、姿態。舞蹈表現要從文學藝術中吸取精華,提煉一種內在的思想、深沉的涵義,還要有可舞性。在舞蹈藝術形象的創作過程中,舞蹈的文學性占據主要位子,有時候不光是對日常生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對舞蹈文學性的理解,如何讓舞蹈藝術形象具有文學性,具有深刻的意境,具有較強的感召力、生命力,那就要善于把握日常生活中的亮點,到人們的情感世界中去尋覓、發現,展開遐想與思維的翅膀,去獲取靈感,產生激情,讓創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唯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文學性的舞蹈藝術作品。
在塑造舞蹈藝術形象的同時,舞蹈的表現形象也是舞蹈藝術的一個要素,她是在舞蹈文學形象的基礎上,通過舞蹈家的直觀感受,以人體動作的色彩、線條、神韻作為手段,來渲染和表現主題,吸引人們對生活情景的自由聯想。在舞蹈藝術作品中,舞蹈表現形象的情感活動為主體意識,通過客觀規律,通過各種技巧的走向,在表現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把情感活動提升到第一位,由它來左右舞蹈構思和創作,要真正達到表現形象的深度,必須從認識上通過形象思維,在舞蹈家的表演中塑造真正的舞蹈藝術中的表現形象,而這種形象的產生是建立在舞蹈文學形象的基礎上的,從而達到與舞蹈文學形象的有機結合,產生舞蹈藝術的藝術魅力。
二、舞蹈音樂形象
舞蹈音樂形象是由主題音樂形象和情緒音樂形象相結合而形成的。舞蹈音樂形象,在舞蹈藝術中同舞蹈文學形象一樣的重要,是舞蹈中的主心骨,沒有音樂的舞蹈是沒有靈魂和色彩的,因此舞蹈更需要有有聲的音樂來依襯。說到舞蹈音樂形象,首先是主題音樂形象。主題音樂形象是在一個舞蹈作品中貫穿始終的主線,舞蹈的表現形象是沿著這根主線并在文學形象的支配中進行拓展延伸的。主題音樂形象是非常明朗,她是舞蹈文學形象的解釋,觀眾通過聽、看來享受舞蹈藝術。在舞蹈中主題音樂形象是多種的,作曲家是根據舞蹈文學形象提供的文學內容進行創作,不管是舞蹈劇、舞蹈詩,還是舞蹈小品都有主題音樂形象,這當中包含著情節、人物、故事敘述的內容等等,英雄人物有英雄人物的主題音樂形象,反派人物有反派人物的主題音樂形象,主要人物有主要人物的主題音樂形象,一般人物有一般人物的主題音樂形象。如芭蕾舞蹈劇《紅色娘子軍》中的洪常青有洪常青的主題音樂形象,吳清華有吳清華的主題音樂形象,南霸天有南霸天的主題音樂形象,其他如《白毛女》、《沂蒙頌》等也與此類似。而情緒音樂形象則不同,情緒音樂形象是在主題音樂形象的發展中行進的,情緒音樂形象包括很多,如激烈的、緩慢的、快樂的、痛苦的、美好的、丑陋的、抒情的、發泄的、莊嚴的、豪放的、喜的、悲的等等,這些都是在主題音樂形象的空間中,根據舞蹈表現形象的需要對舞蹈藝術進行豐滿,使舞蹈的形象更具典型化、個性化、更具強烈的藝術感召力。主題音樂形象和情緒音樂形象結合,形成整個舞蹈音樂的形象,然后與舞蹈藝術形象結合一體、才能達到完美統一的藝術效果。
三、舞蹈藝術形象與舞蹈音樂形象的統一
前面說了舞蹈藝術形象和舞蹈音樂形象的粗淺概念,下面說說二者之間的統一。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其舞蹈藝術形象與舞蹈音樂形象應嚴絲合縫、珠聯璧合,這樣才能使人們對舞蹈這門綜合藝術,達到更深層的了解,并為她那超越尋常的藝術魅力而陶醉、傾倒。
篇3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理活動,而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興趣能激發人的求知欲望,使整個認識活動積極化,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觀察變得敏銳,想象變得豐富,思維變得活躍,情緒變得高漲,使學習活動有生氣、有成效。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學習的效果與興趣的濃厚程度是成正比的,興趣越濃,學習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意培養并鞏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課堂氣氛自然和諧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的場所。如果師生關系融洽,課堂上就容易出現活躍的氣氛,使學生情緒高漲,自然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切不可忽視愛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愛是師生關系的劑。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沒有愛,海倫?凱勒不會成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羅素指出:“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睂W生往往是愛哪位老師,就對哪門功課感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使課堂教學新穎有活力
說:“我們的教書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樣,注滿就算完事,最主要的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味?!痹诮虒W活動中,切忌“填鴨式”的滿堂灌,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毫無興趣可言。為使學生對語文課感興趣,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新穎性,讓學生有新鮮感,使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思維活躍,思路廣闊。
首先,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而不再是做一名“忠實的聽眾?!蔽以谥v授《東郭先生和狼》一課時,充分給學生一個展示表演才能的機會,讓學生按掛圖內容進行表演,他們將東郭先生的愚蠢,狼的兇惡表現得栩栩如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都躍躍欲試,能認真思考問題,積極發言,最后我問:“東郭先生收拾好東西,趕著毛驢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又跑來一只狼……”讓學生們說說東郭先生會怎樣做,把發散思維較好地運用在教學中,既訓練了想象與語言表達能力,又強化了學生對寓意的理解――對兇惡的人是不能講仁慈的,這節課由師生雙方共同完成,使學生身臨其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其次,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當改變教學順序,一成不變只會讓學生厭煩。因此,我在教學活動中,針對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教法。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采用舉一反三法。教講述一段,半扶半放學一段,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其余的段落讓學生自己學習?!斗部ā芬徽n,理清脈胳,抓住線索,弄清哪些是信中內容,哪些是凡卡的回憶,讓學生說說凡卡給爺爺的信能收到嗎?爺爺會接他回去嗎?進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體會到舊俄時代窮孩子的悲慘命運。《景陽岡》一課,采用重點突破法;《種子的力》一課直奔中心,抓住“力”字層層深入,明白種子的力實際指愛國的、進步的、抗日的力量。
再次,教學手段要有直觀性。直觀的教學手段包括:教具直觀,聲像直觀,板畫直觀等。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等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如講授《舍身炸暗堡》一課時,觀看《》的錄像片,讓學生體會英雄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學習《詹天佑》一課時,在黑板上畫了“兩端同時鑿進法”和“中部鑿進法”的示意圖以及“人”字形線路,從而體會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愛國精神,運用實物,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使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激發興趣。如認識蔬菜、水果等。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板書的作用,往往用板書來展示課的主要內容和中心?!都街械牡氐缿稹芬徽n,運用表格分列出地道的結構和特點、作用及有關語句。有時,板書由師生共同完成。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小女孩第一次劃著火柴,看到的情景及產生此景的原因,由老師總結,其余幾次擦燃火柴的情景由學生完成,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熱情關懷學生,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最大的發揮
親密友愛的師生關系是促進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劑,教師熱愛學生才能使學生產生愉快的積極情緒,相反,當一個學生從心理上和任課教師有抵觸情緒,那是時決不會學好這門課的。因此。我在日常教學中,從學習上,生活上關懷愛護每一個學生,使學生能在教師身上感到溫暖與親近。
篇4
小學生感恩故事演講稿(一)
從小時候起,我就聽過許多與感恩有關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樵夫在山里遇到一只老虎,老虎向他張開了大嘴,但是卻沒有咬他,只是用眼睛看著他。樵夫發現老虎的嘴里嵌著一根木刺,明白這是老虎在向他求助。最后他大著膽子把手伸進虎口,把木刺拔了出來。后來,老虎不但沒有吃他,還經常叼來山雞、野兔放在樵夫的門口表示感謝。你看,這只老虎多么懂得知恩圖報啊!
還有一些故事是相反的。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則故事叫做《農夫和蛇》:蛇在路上凍僵了,一個農夫看它可憐,就放在懷里暖,蛇倒是活過來了,可是它活了之后馬上就咬了農夫一口。我國古代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就是《東郭先生和中山狼》:狼遭到獵人的追殺,東郭先生把狼救了,可是狼反而要吃了他。蛇和狼恩將仇報,心腸是多么歹毒啊!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假如不知道感恩,知恩不報,甚至恩將仇報,那就與蛇、狼之類沒有什么區別了,說是“禽獸不如”也不為過。因為人家老虎還懂得報恩呢!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感恩。我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說的是有一位好心人,看到他家和近的一個乞丐非??蓱z,所以經常施舍錢給那個乞丐,這樣過了兩三年。有一天,在他又一次把錢遞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對他說:“先生,有個問題我憋了很久了,我想請問你:前年的時候,你每次都給我十塊錢;去年減為一次給五塊,到了今年,一次只給兩塊了,這是為什么呢?”這位好心人就解釋說:“因為兩年前,我還是個單身漢,所以有能力多給你些錢。可是去年我結婚了,今年家里又添了一個小朋友,家庭負擔就重了,所以只能節省一些。”這個乞丐一聽,氣憤地說:“你怎么可以拿我的錢,去養活你的老婆小朋友呢?”
各位同學,你們在笑的時候肯定在想:這個乞丐也太不知道好歹了。他對接受施舍習以為常,把受人恩惠看作理所應當,沒有一顆感恩的心。
可是,聽過之后,請大家想想我們自身,是不是也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最后,請讓我用兩句詩來結束:
假如我是一汪清泉,
我要感謝源頭活水;
假如我是一棵小樹,
我要感謝根下沃土。
小學生感恩故事演講稿(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讓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到一家條件非常好的合資企業應聘。招聘的考官問他的問題是:“請問你給你母親洗過腳嗎?”年輕人回答:“沒有”。考官便說:“那我希望你下個禮拜再來面試,但有個條件,回去做一做”。年輕人回到家里,把面試的全過程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他的母親。母親為了能讓孩子進入條件這樣好的企業工作,成全了兒子的愿望,把自己的雙腿伸進了兒子第一次給他端來洗腳水的腳盆里。當年輕人第一次摸到母親那雙象棒槌一樣細細的腿時,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他想起:自己的大學學業不就是靠著母親這樣一雙細細的棒槌一樣的腿四處奔走,為人打工、賺錢完成的嗎?他又想起:每到月初,自己就在那兒心安理得地等媽媽寄錢來,卻從未想過媽媽籌錢這么困難!從此,他每天都要給母親洗腳。一個禮拜后他去面試,那位考官問他:“回去做了沒有?”他點點頭:“做了”,考官又問:“我們公司這么要求你,還愿意來嗎?”年輕人說:“公司能不能錄用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大學里沒有學到的,做人的,根本道理——感恩”。
這個故事,是我無意中看到的。可以說,當時深深震撼了我!其實,洗腳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然而它卻包含了一種文化——感恩文化。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若要茁壯成才,則離不開這種感恩文化,離不開對身邊事物的感恩。
我想,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會發現世界是多么美好;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會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會快樂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也許,你來自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但那青山綠水和純樸的村民卻會永遠定格在你的心中,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因為這一切曾經是你振翅高飛的源泉;
也許,你很難忘記那位頭發花白和藹可親的老教師,因為他曾在你學業的道路上遇到困惑迷惘之時,為你指明了方向;
也許,你時常會想起一雙陌生但溫暖的雙手,因為這雙手曾在你吃力蹬車時推過你一把,幫你越過那道坎,走上平坦的大道。
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所以在為人處事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做到感恩為先,因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所保留,有所觸動,人生才會充滿希望,充滿歡樂,充滿溫暖和感動。
小學生感恩故事演講稿(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是愛的接力》
感恩很簡單,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遺憾的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別人的幫助,這樣,感恩就無從談起了。
我想,我們首先應該感謝的是給了我們生命的父母。但是,我們做到了嗎?
讓我們一起自我檢討一下吧。在舉步維艱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埋怨過父母沒有和我們商量就把我們帶到了這個未知的世界?當自覺處處不如人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望父成龍,望母成鳳?每一年的那一天,爸媽為我們慶生的時候,我們是否因為覺得派對不夠排場而覺得委屈生氣?我們想過母親懷胎十月是怎么過的嗎?在那漫長的十個月里,媽媽她睡了幾個安穩覺,爸爸又合了幾夜眼,我們關心過嗎?
當我們學會了比較,不再以自己的爸爸媽媽為榮;當我們不愿意在同學們面前介紹這就是我的爸爸,這就是我的媽媽的時候,我們想過他們的感受嗎?我們是否想過,我們的父母也很自卑,我們了解他們心痛卻仍然無怨無悔付出的心情嗎?
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身邊的關愛無處不在。 記得那次,我坐在公交車上,看見一位老爺爺拄著拐杖被路人扶上了車,第一排座的一位年輕人站了起來,扶著老爺爺在車座坐了下來。過來一會,年輕人下了車,老爺爺送給了年輕人一個真摯、感謝的笑容,這一定讓年輕人心里溫暖許久。
我們都有為了某件事而努力過。為了實現目標,我們有過不眠不休,也曾衣帶漸寬。記得嗎?在我們努力的同時,是誰在我們需要幫助時為我們奔前走后?是誰叮囑我們注意身體?是誰在桌角輕輕放了一杯溫熱的茶水?是誰在我們沒有勇氣的時候給了我們肩膀?
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但很多時候,也不能少了別人的幫助。所以,我們也應該為別人的成功做點什么,不是嗎?
古人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不是為了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恒回報。
篇5
第一,反彈琵琶,“奇”從“異”中來。
人們的思維,往往會產生“定勢”,喜歡把“現成的”當做是“正確的”對待。這種定勢作用源于人們的從眾心理和對事物、觀點的直接而全部地接受。誠實,是做人的基點。古人也云:言必信,行必果。殊不知:謊言,也是美麗的。因為善意的謊言中充滿著無盡的愛意。相對于“相聚”,“離別”是痛苦的,但離別又是新的開始?!堕L處是把雙刃劍》一文可做例證:
如果說,你會因為你的某個短處而遭遇到一些失敗,這句話你肯定不會反駁。但如果說,你的長處也會讓你因此獲得災難,你肯定不會贊同。其實,長處還當真不一定只給你帶來幸運。
我們在小學時都學過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故事中的東郭先生是一個有著菩薩心腸的好人。當他看到一頭逃亡的狼時,禁不住狼的苦苦哀求,他仁慈之心大發,幫助狼躲避了獵人的追趕。但他的仁慈在這里卻讓他差一點兒喪命:獵人走后,狼執意要吃掉他。仁慈無疑是一個人在品德上所具有的長處,可是這個長處這次沒有給他帶來幸運,而是帶來了災難。幸虧農夫及時趕到,智除惡狼,才使我們的好心人幸免于難。看來,如果長處使用的場合不對,倒有可能害了自己啊。
因此,我們在習作時,可以反彈琵琶,逆向思維,從中得出在一定范圍內正確的結論,讓讀者感到新奇、驚異。
第二,泛化人稱,“妙”從“活”中生。
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其一,將人稱“擴大化”。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應該胸懷天下。因而在立意時,可將題目中的“我”“你”“他”從“小我”的窠穴中跳出變為“大我”——祖國,華夏,九州。這種立意因有高度而彰顯出深遠。如,“祝你生日快樂”一題,我們可以把“你”看做是祖國母親,慶祖國華誕。也可以將筆觸直接定向一個文化遺址、名勝古跡等。
下面是2009年一位考生的《生日快樂》一文的片段:
你長大了,大到可以保護我們。
我們都生活在你的庇護下,安定溫暖。你有強烈的責任感,你盡全力來保護我們,你決不允許我們受欺負,你決不允許我們受委屈。你從一個孩子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我們堅強的后盾,有你,我們走到哪里都不怕。我們那么自豪,那么驕傲,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大聲地告訴世界,我,是中國人!
60歲,花甲的年齡,可你并不老,你正昂首闊步,用最年輕的姿態走向世界。我可以看得見,你堅定的眼神和偉岸的身形。在你60歲生日來臨之際,我們祝你,生日快樂。
作者把對祖國的祝福寫到這個地步,令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本文的視角很獨特,考生由祖國60華誕這一大事入手,角度不凡,奠定了文章的大氣。建國60年,其間發生過許多大事,作者用散文化的筆法,予以描寫講述,給人留下“雪泥鴻爪”的詩意,文筆很大氣。按照時間順序安排材料,且詳略處理恰當,文章剪裁也很大氣。
其二,將人稱“物象化”。即在構思時,可以將題目中的人稱活化為一個具體的“物”,或小草,或樹木,或花朵,文中或始終貫穿著作者的感悟,或在結尾處卒章顯其意。
請看《我心中的歌》的開頭:
我是一朵生長在半坡上的花兒,我并不起眼,甚至讓人忽略。
小小的素白的花瓣是我的舞裙,雖然樸素,但卻有的是溫柔。我在風中搖曳,在陽光下舒展。淡淡的清香混雜在濕潤的空氣之中,如果不去刻意品味,你是很難發現那屢屢醉人的馨香是來自我。在林林總總的大千世界,我是如此渺小,我的一生都默默無聞,沒有恩觀賞、贊美、留意,悄悄無聲。我是一朵很小的野花,一朵不被人重視的野花。
文章可謂立意新穎。作者自始至終著意于展現“草根”之精神:一朵小花,個頭雖小,熱愛生命、裝扮大地的精神一樣令人感喟。小花的歌聲一樣悅耳動聽,一樣催人奮進。如此構思,實在有些與眾不同。
第三、拜賢謁圣,“情”從“古”中發。
穿越時空隧道,與古之圣賢交談,聆聽他們的教誨,感悟人生的真諦。與陶淵明相聚東籬邊,感受閑適脫俗的悠然;與屈夫子相聚汨羅岸,感受九死不悔的執著;與李太白相聚明月下,感受酒酣狂舞的灑脫;與文天祥相聚伶仃灘,感受萬事留名的忠貞;與楚霸王相聚烏江口,感受生當做人杰的豪邁。“視通萬里,思接千載”,飛揚我們的思緒,讓心靈連接古今,心為所動,情為所感,自是動人心弦。
就“一道風景線”一題,有的考生以《李清照,心中的美神》為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著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
伴著晨曦,越過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清冷無奈……維納斯因斷臂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你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你無疑是枝頭的一朵奇花,凜冽的秋風摧殘著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的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謝。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絕的美麗!
篇6
關鍵詞 新聞標題 語言失誤 失誤原因:
中圖分類號 G210 文獻標識碼 A
新聞標題是新聞的概括和總結,要準確、真實、新穎,要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新聞標題的重要性是不青而喻的。但目前有的新聞標題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考察新聞標題中語言失誤的類型、失誤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一、語言失誤的類型
1.詞語失誤
這方面的失誤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詞語錯誤
新聞標題里用錯詞語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有音同、音近、形近引起的錯誤,有感彩問題引起的錯誤,有套用格式引起的錯誤,等等。如:
①南普陀燒香貢品“神秘失蹤”(2008、3、29《廈門日報》)
“貢品”是“古代臣民或屬國獻給帝王的物品?!焙苊黠@,用在這里是不合適的,應該是另一個詞“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先用的瓜果酒食等。”
②與社區“問題”青少年“零接觸”(2004、1、20《上海法制報》)
“零××”是一個常見的格式,比如“零距離”就是沒有距離,“零增長”就是沒有增長。這個格式在新聞標題中頻繁出現,但用錯的地方也不少,比如此例,“零接觸”就是沒有接觸,很明顯是錯誤的,應該是“零距離接觸”。
(2)用字錯誤
這類失誤是非常多的,主要是音同、音近、形近導致的失誤,用錯字以后就不再是詞語了。如:
③學伐的“三重門”(2008、12、2日《北京晚報》)
“學伐”應該是“學閥”,“指憑借勢力把持教育界或學術界的人?!爆F代漢語里沒有“學伐”這個詞。
④簡潔凝練鐫永(2008、11、15《集郵報》)
該例是由于音近、形近引起的錯誤,說文章意味深長應該是“雋(juan)永”而不應該是“鐫(iudn)永”。
(3)成語誤用
由于成語言簡意賅,書面語色彩濃厚,所以經$"ill現在新聞標題中。但是誤用成語的情況時有發生。
⑤林志玲秀鉆戒疑已訂婚,家人封口否認(2008、4、28《南國都市報》
由于成語運用錯誤,意義也出現了錯誤。既然“封幾”,怎么還能“否認”呢?從意義上看應該是“矢口否認”,也就是“完全不承認”。
⑥戶口簿出錯小學生“喪偶”兩年,“這么點小事”派出所不以為然(2007、7、15《新民晚報》)
“不以為然”是“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輕視意)。”從語境上看,這個成語是不合適的,應該是“不以為意”,就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p>
(4)網絡詞語誤用
現在網絡詞語非常豐富。新聞報道要具有時效性、現實性、新穎性,網絡詞語必然會在新聞標題中有所反應,但運用不合理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比如,2005年11月25日《沂蒙晚報》在報道CBA比賽時,說蔣興權是“骨灰級教練”,這其實是夸他,但蔣興權大怒,認為這是咒他。由此可以看出,網絡詞語不是不能用,但一定要看對象,看場合,不能用在不懂這些網絡詞語的人身上。
(5)縮略語誤用
作為新聞標題,語句不能太長,這時候就可能要用到縮略語,但標題運用縮略語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誤,生僻的縮略語不應該出現在報紙的標題上。直接從標題了解文章內容,如果出現生僻的縮略語,那么標題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如:
⑦長期房顫,有何危害(2002、4、22《文匯報》)
看到“房顫”,立即想到房子顫動。看下去,才知道兩者并不搭界,報紙上是指長期快速心房顫動?!胺款H”是行業性縮略語,在一般的報紙上出現時。面對的就不只是本行業的人,所以,它出現在標題上就不太合適。如果是為了簡潔、整卉,可以給它加上引號。
2.語法失誤
語法失誤的類型很多,比如,搭配不當、詞性誤用、殘缺或多余、語序不當,等等。這里僅舉幾例。
⑧田亮滿意首部處女作(2007、7、12《揚子晚報》)
這里的“處女作”指田亮演的第一部電影,前面的“首部”是多余的,
⑨代售票點不設任何飯店(2006、1、16《南寧晚報》)
在這個標題里,很明顯。應該是“任何飯店不設代售票點”,或者,“代售票點不設在任何飯店”。
④黃河流量銳減全球變暖主因(2005、10、25《大公報》)
從這個標題看,“黃河流量銳減”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這當然不對,文章要表達的意思正好與標題所顯示的意思相反,是“全球變暖是黃河流量銳減的主要原因”。
3.文史知識錯誤
在新聞報道的標題里,經常會用到一些文史知識,如果拿不準,一定要查資料,不能僅憑印象亂寫。如:
⑩讓“東郭先生”不再“濫竽充數”(2009、4、22《今日浦江》)
東郭先生出自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的故事,他與“濫竽充數”沒有關系,“濫竿充數”的是南郭先生。
4.歧義
有的新聞標題,從字面上看不止一個意思,這就影響了人們快速地接收信息,這是一種語病。如:
西方勢力施壓北京奧運必成輸家(2008、2、21《參考消息》)
該標題有兩解,一是“西方勢力施壓北京奧運,必成輸家?!币皇恰拔鞣絼萘κ?,北京奧運必成輸家?!币霚蚀_表達意思,可以在停頓處加標點,也可以在停頓處空一格。
⑩大牌明星成“全球最差酒店房瘩”(2008、9、8《上海星期_三》)
“全球最差”是修飾“酒店”還是修飾“房客”?從標題里我們無法得知。要想消除歧義,我們可以改變語序,“大牌明星成‘全球酒店最差房客”’;或者增加虛詞,“大牌明星成‘全球最差酒店的房客”’。
5.排版失誤
由于排版的需要,有的標題一句話會排成兩豎行或兩橫行,為了美觀,兩行的字數應該相同或大致相同,有的報刊為了形式上的整齊而影響意義的表達。如:
教師上百次
年生被判死刑(2005、12、19《生活報》)
這個標題讓人非常吃驚,光看標題,人們的反應就是“年生被判死刑”,很明顯不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們在看標題時習慣于在行與行之間停頓。該標題犯了“以形害義”的錯誤。
二、語言失誤的原因
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是多種多樣的,形成這些失誤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它們與新聞的特點、從業者的專業素養、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新聞的時效性
新聞一定要新,過了時間就不是新聞了,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再加上現在傳媒競爭激烈,如果搶在其他報刊的前面刊發就會帶來好的經濟效益,所以,從新聞的采寫到編排,印刷、發行,時間非常緊張,如果遇上突發事件更是如此新聞在寫作、編輯的過程中來不及推敲,只能依靠平時的積累,新聞標題出錯也就在所難免了。
2.新聞的創新性
創新包括多個方面,在語言問題上的創新主要包括使用新詞新語、使用新的格式等,這樣可以收到簡潔、幽默、新
穎等作用。由于新聞標題的重要性,所以要創新最好在標題上就顯示出來,這樣才能吸引讀者。但是,由于時尚語言畢竟不是成熟、規范的語言形式,在運用時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失誤。
3.從業人員的語言素養低
現在報刊一些從業人員的語言素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筆者收集的例子中,錯誤最多的是錯別字,有些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字詞,在新聞標題中卻可能出錯,這實在是不應該。如:
⑩飲食不規律――提妨胃“罷工”(2004、12、10《科學時報》)
4.社會環境的影響
當今社會浮躁之氣甚濃,新聞從業人員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響,有的人只關注新聞是否轟動,能否取得好的經濟效益,而不太注意語言文字的問題,沒有認識到新聞的語言文字對大眾潛移默化的影響,沒有認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社會責任,其實有的錯誤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
5.報刊版面的要求
由于版面的限制,新聞標題一般不會太長,這時候就要運用成語、縮略語等簡潔的語畝形式,但由于成語以及縮略語的運用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運用時要特別注意,否則就容易出現錯誤。
三、減少失誤的方法
我們認為,要想減少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方法很多,但有兩點是必須注意的。
1.提高從業人員的語言素養與責任感
現在的新聞從業人員大多是科班出身,是從大學新聞系畢業的,他們學了很多有關新聞的知識,但對語言文字卻不太重視,有些人關于語言文字的功底還停留在中學水平。采寫新聞的時間一緊張,很多低級錯誤都出來了:筆者曾經教過新聞專業的現代漢語課,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學生對這門課不重視,認為這是中文系的專業課,新聞系的學它干嘛。我花了不少時間才讓學生認識到語言文字知識對新聞系學生的重要性,不管是采訪、寫稿還是編輯,都離不開語言文字方面的知識。所以,要提高從業人員的語言素養一定要從源頭抓起,各個高校的新聞系一定要重視語言文字課程。
媒體不僅給人們報道新聞,它還會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就有語言文字方面的影響。所以,從業人員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認識到自己的文章應該遵守國家的語言文字政策,應該在語言規范方面做出表率。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會認真對待自己的文章,那么,新聞中的很多語言文字錯誤就可以避免。
篇7
(湖南省衡山縣長江鎮中心學校421300)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學語文。課外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鞏固,而傳統的語文課外作業形式單一、機械重復,不是抄寫就是背誦、默寫,學生叫苦不迭,哪還有興趣可談?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并且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呢?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老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如何在原來的平臺上有所突破,改變以往沿襲多年的陳舊模式。其實只要我們有心,改變并不難,至少我們能夠在課外作業的布置上多花些心思,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作業的形式多得很,作為教師要善于設計靈活多樣、趣味性強的課外作業內容,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把語文知識的鞏固、語文技能的培養與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乃至游戲相貫穿,使學生在作業中感到樂趣無窮,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科學地合理地多樣地進行課外作業設計,使課外作業與時俱進,讓學生享受參與的樂趣,真正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學作業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歡樂。
教育心理學指出,單調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而興趣,一般表現為對某種事物的愛好,當個體從事這種活動,會感到精神愉快,精力充沛,積極而有效。因此,作業的設計也應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拓展延伸練習;注意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做”為“我要做”。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多種作業類型,唱一唱、查一查、演一演、做一做,畫一畫等形式時常出現在我布置的課外作業練習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更應該利用這個“編外老師”,注意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聯系教材,設計幾種學生感興趣的課外作業,“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一看作業的內容就有一股子躍躍欲試的興趣,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漲,就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同時使學生不但不覺得作業是負擔,還感到是一種享受,使課外作業成為學生成長的生活需要和學習需要。
1觀察型作業
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強,愛關注變化無窮的事物,特別是對一些有變化的事物興趣倍至、尋根問底,根據教材的特點,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平時多布置一些觀察性作業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觀察世界,通過實際操作,真實的體驗,結合學生的合理想象,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教材中能夠設計觀察型作業的課文特別多,如教完《小壁虎借尾巴》就布置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動物尾巴的形狀、顏色以及了解它們的作用,記得有一個學生特別喜歡吃魚,所以他就專門觀察魚的尾巴,每次父母上街買菜,總不忘了讓父母買條活魚回來,先觀察一番再宰殺。一段時間下來,他對不同的魚的尾巴的形狀、力量的大小就能說得頭頭是道。如上《火燒云》一課前,我先布置學生認真觀察火燒云的特點,寫好觀察日記,并讓他們仔細去觀察朝霞和晚霞,同時結合一些有關的氣象諺語,讓學生通過觀察后進行驗證。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晨東云長,有雨不過晌。早晨云擋壩,三天有雨下”……這樣學生既樂于去完成作業,學起課文來又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同時又學會了一些生活經驗,可謂一舉兩得。學了《四季的腳步》布置學生觀察校園景色的變化,家庭餐桌上時令蔬菜的改變,他們所穿的衣服的變化。雖說是“一葉知秋”,但這一片小小的樹葉讓學生對四季的變遷有了一個初步完整的印象,并也提高了他們觀察力,豐富了想象的空間,實踐證明,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完成語文作業,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2實驗型作業
小學生總愛把玩具拆了裝,裝了拆。學生這愛玩、愛探索的天性,老師應很好的引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有趣的實驗。比如教了《做風車的故事》、《放風箏》等課文之后,就可以布置學生去仿做或創新。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運用課本知識,動手做做,這樣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他們的思維特點,而且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布置這類作業時,我充分利用生活這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讓學生栽培各種花草,飼養小動物,自己種蔬菜,并與父母栽種的進行比較等等,寫好觀察日記,記錄自己勞動的汗水、成功的喜悅。
3閱讀型作業
老師和家長都知道,大多數的學生愛讀課外書籍,但往往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不懂得選擇,容易迷上一些渲染暴力或者一些封建迷信等等不健康之類的東西,不好的書就像不好的朋友,可能會把你戕害。讀一本好書,就如同沾染滿身芬芳。這就特別需要我們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我根據學生這一愛好,挖掘教材因素,設計出閱讀型作業給學生做。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利用周末的時間,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圖書館、閱覽室等渠道自主地閱讀一些經典的短小精悍的著作,并找出一句自己認為的句子抄下來,進行評比,作為一周的每天寄語。這樣不僅大大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學好學活,進行創造性學習,這雖然有時似乎看起來與課本關系不大,但日后對學生的人生走向卻是很重要的。
4繪畫型作業
涂涂畫畫是幼兒園的娃娃都愛干的事情,具備了些許繪畫知識的學生更是如此,因此,可常常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把有關文章用圖畫表現出來,如學了《院子時的悄悄話》,讓學生用圖表現樹的年齡大小——年輪。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學生特別喜歡臨摹課本中的插圖,然后添上自己喜歡的色彩,于是我及時引導學生涂涂畫畫,方法是:先讀懂課文,然后臨摹,并鼓勵他們大膽想象,脫離原圖,再合理地配上顏色,最后評比。同時畫畫家鄉清清的河水,榮枯生長的一草一木等等家鄉的景色。幾個回合下來,學生的繪畫水平有了不少的提高,在學校的書畫比賽中,有好幾幅得了獎。
5復述型作業
有不少的小學課文,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很合學生的口味,而聽故事、講故事又是兒童的一大樂趣,所以我又常常根據教材的特點,激發學生完成復述型作業,要求不變文意,不照背課文,可適當補充內容,恰如其分的融入現代元素。比如在學習《東郭先生和狼》中,讓學生自主由想象如果獵人沒有來,東郭先生又該如何脫困呢?狼是不是一定要把它打死而快呢?為了使學生把課文復述得更好,先讓學生在同學之間互講,取長補短,然后再講給小伙伴或家人聽。
6表演型作業
學生模仿能力強,不少學生還具有表演天賦,而他們所學的課文,有不少就是劇本的“原型”,選擇恰當的課文,輔導學生編排課本劇來表演。有的課文學完后,為了讓學生對文章有進一步的理解,我布置學生分組排演課本劇進行比賽,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將課文理解透徹,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改編,每個學生既是演員,又是編劇,還是導演。教學《西門豹》時,我讓學生把課文當成劇本,每位學生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他們自主分角色扮演西門豹、巫婆、官紳等,把每一個角色表演的入木三分,淋漓盡致,“觀眾”也從表演中體會到西門豹的聰明才智,為民處害后的痛快?!蛾套邮钩?、《皇帝的新裝》、《守株待兔》、《拔苗助長》……這些都是極好的課本劇材料。
7搜集型作業
篇8
關鍵詞:舞蹈;技術技巧;作品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2-0113-01
一、技巧的重要性
舞蹈中的技巧種類繁多,如旋子、蹦子、飛腳、側空翻、小翻、出場、各種變形跳躍等等。在舞蹈表演中技巧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訓練的價值和舞臺表演的應用價值,在國內已經引起許多舞蹈教師的重視。舞蹈技巧的訓練使學生的力度、軟度、彈跳和爆發力有了極大地提高,豐富了舞蹈語匯,擴大了舞蹈藝術的表現力?,F今許多優秀的舞蹈家正證明了這一點。
舞蹈《頂碗舞》獲得了民族舞二等獎。這個劇目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關鍵在于它巧妙的運用了維族原生態民間舞盤子舞中的頂碗技巧。女演員們在表演中頭頂盛滿清水的小碗,在優美而歡快的音樂中,從容流暢地移動舞步和變化隊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風中飄蕩。其高超絕妙的頂碗技巧個清新獨特的藝術風格,一下子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評委和觀眾。
眾所周知我國的著名舞蹈家黃豆豆是一名基本功非常扎實,技巧能力超強的舞者。由他表演的舞蹈《秦俑魂》是在舞蹈界一直流傳的經典劇目。在這個作品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高超技巧,是能力素質的極限展示,再配合上鋼勁有力的舞蹈動作,形成了中國古典舞蹈的一大特色。
上述兩個舞蹈都是符合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們對技巧進行合理的運用,體現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
二、技巧的作用
舞蹈演員,通過技能技巧的長期訓練,首先可以“解放”身體的各個關節,達到四肢靈活、運用自如、姿態矯健、造型挺拔,從而使演員在舞蹈上的一招一式、一舉一動,具有壯健、勻稱、和諧的塑型美,為塑造各種人物形象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東郭先生》劇目中,狼的出場動作采用的是踺子小翻接側滾翻亮相,一氣呵成,順暢連貫。觀眾獲得的第一感覺是:這只狼陰險而狡詐、敏健而兇殘。而追趕惡狼隨后出場的獵人,采用了踺子直體后空翻的技巧動作,有如神兵天將,大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之勢。僅僅簡單的出場表演,兩個劇中角色在技巧的襯托之下,便盡顯其鮮明本色:一個是動作敏捷、性情殘暴、急于逃命的狼,一個是智勇雙全、無畏無懼、為民除害的獵人。舞蹈技巧的成功運用,充分體現了作品對英雄品格的崇尚,使得舞劇中塑造的特殊形象,更為鮮明、生動、近乎完美。
《金山戰鼓》劇目中,梁紅玉身受箭傷,她看著滿身是傷的兒子,看著遍地焦土的祖國,悲憤難耐,一個大鵬展翅似的前空翻,從道具鼓上凌空而下,那種蕩氣回腸,無以言表的情感,已在不經意間打動所有觀眾。伴隨著華麗的翻騰,人們把梁紅玉視為英雄、視為神,從她身上看到的是戰勝敵人的勇氣和力量。這一美的技巧動作,塑造了美麗的人物;神話般美麗的人物,講述了一個美麗的故事;震感人心的美麗故事,是觀眾得到了美的感受。
舞蹈藝術中的技巧,是構成舞蹈語言形式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舞蹈美的客觀性表現中,舞蹈技巧屬于有形可見部分,完美的武功技巧訓練可使演員具有縱橫馳騁、剛柔疾徐、游刃有余的形體藝術體現表現力,從而在舞臺上達到“技巧無痕”的境界。
(一)技巧與舞蹈教學的關系
舞蹈技巧的訓練水平,是衡量學生和演員專業水準的重要標志,是舞蹈藝術形式美高水平的體現,可以全面提升舞蹈藝術的觀賞價值。因此,重視學生舞蹈技巧課程教學訓練水平的提高、強化藝術體能的開發,全面打好舞蹈專業基礎,使學生將來能在舞蹈藝術的舞臺上有所作為,這正是舞蹈技巧課程的價值所在。
(二)技巧與舞蹈表演的交融
在舞蹈表演鎮南關,出色的技巧與完美的藝術表現是相輔相成、互不可少的兩個方面。沒有技能技巧根本談不到藝術表演;脫離了藝術表演,技能技巧也將失去它自身的存在價值。二者的完美統一,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美學原則。
技巧對表演來說,的確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礎,而且技巧本身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審美對象。然而,它卻不是表演獲得成功的唯一條件,也不是審美的主要目的,說到底,它不過是藝術表演的手段,只有當表演技巧為藝術表演的目的服務,并且獲得與藝術表演的完美統一,它才可能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
篇9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俗稱燈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形式之一。然而,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使幾乎所有的傳統文化藝術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沖擊,紛紛在困境中尋求著現代語境中的生存之道。
1中國皮影藝術與數字動畫結合發展的必然性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皮影藝術綜合了戲劇、戲曲、繪畫、雕刻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它人物雕刻精細、神態栩栩如生、形象俏麗多姿集中體現了我國傳統美術的特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失的瑰寶,但是現如今,它的生存和傳承面臨著巨大的困境。而我國的動畫在多方面壓力的夾擊下,再加上自身存在的諸多缺陷,致使其發展之路崎嶇坎坷,令人擔憂。在這嚴峻的形式下,為這二者尋求適合它們立足和發展的最優路徑就迫在眉睫。“傳統的皮影藝術與動畫都是一門視聽藝術,無論是皮影造型還是現代動畫中的造型都是構成視覺的基礎,二者有著共同的特點。總體上來說,現代動畫的題材和皮影的題材都一樣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且皮影戲在表現手段、制作流程、社會功能和故事來源等方面,均和動畫有極大的相通之處。同時,皮影戲與動畫在創作理念和表演方式都具有娛樂性都能夠傳承文化,都是一種平面藝術、屏幕藝術。因此,皮影與動畫的結合對二者來說都是一項嶄新的突破?!?/p>
2中國皮影藝術與數字動畫的耦合性
數字動畫設計與皮影文化傳承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耦合。將數字動畫設計應用于皮影文化中,可促進皮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與歷史性傳承。由于當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娛樂形式的增加,傳統皮影藝術由于其自身制作工藝與操作程序存在局限性,正面臨著失傳的尷尬局面。將數字動畫設計技術應用與皮影戲的制作中,不僅可以真實再現皮影戲本身所具有的藝術特性,展現其文化精髓,還可以根據不同時代背景下,受眾的不同審美需求和偏好對皮影造型進行隨意的修改和完善,而且用數字動畫技術模擬傳統皮影人物的造型,不僅解決了只有傳統受過訓練的老藝人才能制作和操縱皮影的狹隘面,也為數字皮影動畫的實現奠定了基礎,例如,《鐵扇公主《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榜》等美術片,都是汲取皮影造型與動作技巧來制作的,形成濃郁的民族氣息。
中國傳統皮影藝術的造型手法具有藝術夸張和藝術典型化的特色,皮影造型采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在這一點上與我國的繪畫藝術有著共通的妙處。人物的裝束與容貌、情態夸張幽默、浪漫詼諧,卻又不失生動形象、逼真寫實。
從皮影戲的表演劇目上講,長久流傳下來的皮影戲,經歷了千錘百煉,經歷了歷史的考驗和推敲,可以說個個都是精品,包括每部戲的布局、道具、一招一式、唱腔念白都是專業而考究的。將皮影戲引入動畫,必將提升我國動畫的藝術感染力和文化價值。
3二者結合發展的歷史梳理
縱觀皮影藝術與動畫結合的發展歷程,二者最早結合運用是在1941 年我國上映的《鐵扇公主》。1955 年根據明朝馬中錫的《中山狼傳》改編而來的《東郭先生和狼》上映,這部動畫作品采用皮影藝術的表達方式來制作,全長僅 4 分 15 秒,卻制作精細巧妙,更加充分地展現出皮影戲這一表演藝術的獨特魅力。同年,我國還制作了另一部皮影動畫《會搖尾巴的狼》,片長 5 分鐘 17 秒。這兩部動畫也都是我國比較早期的皮影藝術與動畫結合表現的作品。此后的20余年里,中國皮影動畫的發展并沒有什么突出的成績。直到 1980 年又一部以皮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動畫作品《張飛審瓜》出現,該片取材于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時長30分鐘左右。
篇10
對于《狐貍和烏鴉》這則寓言故事,教師們并不陌生。大家對故事中的“狐貍”,幾乎都沒有什么好的看法,所以一提到“狐貍”,腦海中很快就會出現“狡猾”“可惡”等詞語。一直以來,教師們大多如此,其他行業的人也是少有例外。學生們又是怎樣認為的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他們在《狐貍和烏鴉》的續寫練習《受騙以后》中的表現。
在回憶了《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內容,簡要復習了狐貍、烏鴉的性格特點之后,學生們通過讀文字、看插圖明確了本次“說說寫寫”的要求,馬上自主續編故事。接著,他們興致勃勃地在小組里交流了各自續編的故事,并相互啟發,使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飽滿。然后,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各推選出一位代表在全班展示。學生們的想象力真是豐富,故事的情節也頗為動人――
1.烏鴉為了報復狐貍,事前就將一塊肉浸泡在毒藥中。結果,狐貍吃了這塊肉就口吐白沫,四腳一蹬,被毒死了。
2.烏鴉找了一塊外形、顏色都很像肉的石頭,等狐貍來騙自己的時候,就“丟”了下去。只聽“啪”的一聲,伴隨著“啊”的慘叫,狐貍被砸死了。
3.烏鴉先引來了老虎再站在樹上等狐貍過來。狐貍只顧著看樹上烏鴉嘴里的肉,卻沒有發現老虎就在一旁,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兒,就被老虎當成點心吃掉了……
總之,狐貍要么被毒死,要么被砸死,要么被淹死、咬死、打死、摔死。即使不是死路一條,也是或被打得滿地找牙,或被打得頭破血流,或被打得腿斷腳瘸,落得了可悲的下場。
觀看著“代表”們眉飛色舞的表情,傾聽著他們繪聲繪色的講述,我的心里卻愈發不安,甚至是隱隱作痛起來。大多數“代表”的講述中,想象的場景、情節比較血腥、殘忍,表露出來的暴力傾向相當明顯。我認為,小學生因為年齡小、閱歷少,看問題不免膚淺和片面,往往愛憎分明,所以,他們有此等想法可以理解,卻不可以遷就。我們做教師的應當清醒地意識到,學生的講述無疑是他們內心思想的真實流露,暴露出他們以暴制邪這一缺失理智的情感沖動。而此等情感、思想等,有害于學生積極心態、健康情操的形成和發展,也有違《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如,“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提高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如若任其發展和蔓延,后果不堪設想,有必要予以糾正。須知,教學生學作文,應該就是在教他們學做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分和天職。
我們還應當清楚:寓言故事中所批評、諷刺或嘲笑的人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其他事物,往往就是現實社會中某些類別人物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說,寓言中的人物就存在、生活在我們的周圍甚至是眼前。對待寓言故事中那些被看成反面或者近乎于反面的人物,我們習慣的思維、做法就是嘲笑、挖苦、憎恨,少有寬容、理解、幫助。因為習以為常,所以幾乎很少有人提出異議。即便有些異議的火花閃爍,也很快被絕大多數人習慣思想的傾盆大雨給澆滅了。
學生對待寓言故事中反面人物的態度、情感、思想等,自然會讓他們對現實社會中有些缺點、缺陷、缺失的人物,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只不過是問題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罷了。對于他人的問題、不足,不管三七二十一,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勝人一籌,想到的就是調侃、嘲笑、捉弄一番,甚至是報復、殘殺,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態?毋庸置疑,其暴露出來的心態是灰色的、消極的、負面的。作為教師,豈可等閑視之,無所作為?應該努力讓他們的心理變得充滿陽光、積極健康。
“同學們,在你們的想象中,狐貍騙了烏鴉一塊肉,烏鴉卻害了狐貍一條命。你們以為誰的想法更危險,誰的做法更可怕?”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引領學生學會寬容、適度懲戒。
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我不停地巡視,傾聽著他們的觀點――要知道,“狐貍”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分子,是動物們的鄰居之一,也應該是大家的伙伴,大家應該幫助他才是啊;也許狐貍說的是真話,因為他的孩子確實已經餓得不行了,他迫于無奈才出此“騙”的下策;狐貍雖然愛占小便宜,但這是缺點,而不是犯罪;即使有罪,也應該是罪不至死啊;狐貍畢竟不是《東郭先生和狼》中的狼,也不是《農夫和蛇》中的蛇……
漸漸地,我的心里敞亮、舒適了很多。我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狐貍更是如此。請用筆寫下你們不僅合情而且合理的想象,給予狐貍改錯的機會吧!”學生們沉思片刻,隨即埋頭寫起來。學生們的心地總是善良的,他們大多給予了狐貍改錯的機會,請看其中一位學生作文中的部分內容:
烏鴉見狐貍說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心里想:也許狐貍說的是真的,我不妨再相信她一會。于是,烏鴉將這塊肉一分為二,一半掛在樹枝上,一半丟了下去。狐貍接住了那半塊肉,連聲道謝后,拔腿就往家里跑。
烏鴉悄悄地跟在狐貍的后面,來到了狐貍家門外。小狐貍們看見媽媽帶著肉回家了,興奮得又蹦又跳,馬上開始大飽口福。狐貍看見孩子們吃得那么開心,滿意地笑了??墒牵约簠s沒有舍得吃一口。
忽然,狐貍的一個孩子問道:“媽媽,這肉是怎么來的?是騙來的嗎?”狐貍愣住了,望著那個發問的孩子,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才好。
“媽媽,如果這肉是你騙來的,我就不吃!”那個發問的孩子停止了動作,望著狐貍媽媽。其他孩子也不再動嘴,等待著狐貍媽媽的回答。
狐貍壓根兒也沒有想到孩子們會這樣問、這樣做,支支吾吾地想應付過去。她嘆了一口氣兒,吞吞吐吐地說:“孩子們,媽媽……也……實屬無奈啊……”但孩子們不肯罷休,好像得不到明確答案寧肯挨餓似的。
烏鴉看到這一幕,若有所悟,連忙開了口:“孩子們,這肉是我送給你們媽媽的。你們媽媽沒舍得吃上一口,立馬跑回家給你們吃的?!?/p>
……